穿越影像世界,探求法律真谛——《影中觅法:寻找电影中的法律世界》评介
法律知识点电影

法律知识点电影电影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常常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中,有一类电影以法律题材为背景,展现了法律知识点和法律情节。
通过观影,我们可以探寻法律的底线,了解司法程序,以及深入思考公正与不公的界限。
本文将以电影为线索,介绍几个经典电影中的法律知识点,同时探讨这些知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法庭辩护。
在电影《辩护人》中,律师金仁宇通过反复自问、质疑,最终将一个看似死罪的酒后驾车案反转为正当防卫。
这部电影中的关键法律知识点是‘正当防卫’,它告诉我们,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
反过来说,对于他人的生命和财产,我们也应该保持尊重和不侵犯。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不仅了解了法庭辩护的过程,还可以思考到底何为公正,法律界限何在。
这个问题进一步引出了下一个知识点——公正与私利的辩证。
在电影《十二怒汉》中,陪审团成员们必须就被控杀人罪的年轻男子进行辩论和评定判决。
他们中的一些人一开始认定被告有罪,但是通过讨论和分析证据,最终达成了全体陪审团一致的无罪判决。
这部电影中的关键法律知识点是“推定无罪”,这一原则强调了法律的公正性和证明责任的原则。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审判中不同意见的碰撞和调和,在辩论中寻找公正与真相。
接着,让我们关注一下证人证言的重要性。
在电影《证人》中,年轻的阿密士被牵涉到了一起谋杀案中,并作为证人卷入其中。
他所提供的证词对于案件的审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部电影中的关键法律知识点是“证人证言”,它告诉我们在法庭上,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于案件的结果至关重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证人应当如何作证,如何处理并排除虚假证词,以及如何利用证人证言来还原案件的真相。
最后,我们来谈谈权力与正义的争斗。
在电影《刑侦兄弟》中,两位警察兄弟在追捕罪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涉及权力腐败的巨大阴谋。
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破案的压力,还有权力和利益集团的打压。
这部电影让我们思考法律与正义之间的关系,权力与公正的冲突,以及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法网边缘电影观后感

法网边缘电影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叫《法网边缘》的电影,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这部电影没有那种好莱坞大片式的轰轰烈烈和惊心动魄,但它就像是一杯温水,慢慢地渗透进你的心里,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深深吸引。
影片围绕着一个看似普通的法律案件展开。
主人公们不是那种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一群普普通通、为了正义和真相不断努力的平凡人。
电影中的场景也特别真实,没有那种刻意营造的奢华或者夸张,就是实实在在的办公室、法庭和大街小巷。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其中一场法庭辩论的戏。
双方律师你来我往,言辞激烈。
那种紧张的气氛,就好像空气都凝固了。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也跟着提到了嗓子眼儿,一直在为主人公捏一把汗。
当时,原告律师那咄咄逼人的眼神,仿佛能把对方给生吞了;而被告律师呢,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镇定自若,但额头上那细细的汗珠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关键的细节。
还有一个场景,是主人公在堆满文件的办公室里加班到深夜。
昏暗的灯光下,他疲惫的身影显得格外孤独。
桌上的咖啡杯已经空了,旁边是一堆被揉成团的废纸,那都是他不满意的思路。
他一边抓着自己的头发,一边对着那些文件喃喃自语,仿佛在和它们对话。
窗外的世界早已沉睡,只有他还在为了真相苦苦挣扎。
这个画面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执着和无奈。
电影里的人物关系也特别有意思。
主人公和他的搭档,一开始总是互相看不顺眼,动不动就拌嘴。
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们逐渐理解了对方,从互不相容变成了默契十足的好伙伴。
这种转变不是那种突然的、戏剧性的,而是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中慢慢发生的,让人觉得特别自然和真实。
另外,电影中对于法律的探讨也让我陷入了思考。
法律到底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还是只是一种冰冷的规则?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法律被利用、被曲解的一面,也看到了人们为了追求真正的公平而付出的努力。
这让我意识到,法律并不是完美的,它需要人们不断地去完善和维护。
看到最后,当真相终于大白的时候,我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
关于法律电影的观后感

关于法律电影的观后感法律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影片,常常能够引发观众对法律与正义的思考。
这类电影通常以法律案例为背景,通过展现律师、法官、被告等角色在法庭上的对决,揭示法律与人性、权力与正义之间的较量。
作为观众,我通过观看一系列的法律电影,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首先,法律电影给人们展示了法律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律师们如何根据法律规定和证据展开辩论,法官如何根据法律条款和判例裁决案件。
这些过程无一不体现了法律的权威和公正。
法律作为一套制度化的规则,不仅仅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工具,更是对公民权益的保障和人类文明的基石。
在电影《12怒汤》中,陪审团通过合法的程序对被告作出裁决,展现了法律的公正和威严。
其次,法律电影还揭示了法律与人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律师们在辩护时,不仅仅需要符合法律规定,还需要考虑被告的人性和尊严。
在电影《律政英雄》中,主人公为了辩护一名被告不顾一切地寻找证据并最终成功洗清了被告的冤屈,展现了律师在法律与人性之间的艰难抉择。
这些电影激发了观众对于法律的认知和思考,让人们意识到法律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还需要关注和理解当事人的感受和情感。
此外,法律电影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电影《辩护人》讲述了一位为了寻求正义而奋斗的律师如何捍卫弱势群体的故事。
这些法律电影通常以真实事件为基础,通过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呈现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正和不平等。
观众通过这些电影,可以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并反思现实社会中的不足。
此外,法律电影还引发了对权力和正义的深入思考。
作为一个公民,每个人都有义务遵守法律,但是权力是否滥用,正义是否得以实现,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影片《法官与罪犯》中法官以自己的方式对待每一个案件,力求以人性化的方式审理,让观众对于法官及其权力的行使产生了思考。
这类电影通过展现法律体系中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冲突,引发了对于法律行为的评价和反思。
从电影中学法律

机械工程系工业工程0611班梅浩 06123135在电影中学法律论文法理分析:法律背后的文化差异与法律冲突的关联《刮痧》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剧情扣人心弦,节奏紧凑,演员的表演尤其是梁家辉的演技更是可圈可点。
有时候我怀疑《刮痧》就是一部法律人拍摄的法律电影。
影片开场其实就是一个法律问题。
一边是人们在抗议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成分,抗议这些游戏对青少年的伤害,另一边又举行着为电脑游戏的设计者进行的颁奖仪式。
对立双方各自表达自己的立场,而又互不侵扰(非暴力),你能说这不是一个法律问题吗?——关于言论和表达自由、集会自由的法律问题。
在法庭中,我们可以思考,原告律师在庭审中的辩护技巧是否可取,是否符合一个律师尤其是公益律师的职业伦理?而综观整个案件,我们还可以思考关于儿童保护的问题,尤其在法律制度方面,应该有什么样的程序和制度来保障儿童权利?甚至片中许大同被抢劫的片段,也能引发关于在抢劫案件中当事人如何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法来保护自己?什么是正当防卫?更甚,我们可以讨论在法庭不能给予人们公正的判决时,人们所采取的私力救济行为——大同偷走丹丹和在圣诞夜的“壮举”……但我最想探讨的是法律冲突问题——由文化引发的法律(包括法律观念)冲突。
法律冲突的产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利益冲突会引起法律冲突,立法技术的不成熟或者失误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也会引发法律冲突。
其中文化差异是引发法律冲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一个人到一个和自己的文化有很大差异的地方,往往会发现身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即使语言相通但仍可能不知道怎样行为才是恰当的或礼貌的,甚至还会因为对规范的不了解而导致误会或冲突的发生。
就像电影里的丹丹,抱着“打是心疼骂是爱”的想法对待自己的好友却换来老师的严厉批评;大同的老板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同打丹丹是给自己“面子”——因为大同遵照的是中国人的逻辑和行为习惯;甚至电影中原告律师之所以能成功地激怒大同,就在于他知道说大同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说“孙悟空是一只道德败坏的猴子”,是中国文化所不能容忍的,大同的愤怒其实是对来自异文化的侮辱的抵抗。
有关法律题材电影的心得体会6篇

有关法律题材电影的心得体会6篇有关法律题材电影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通常法律给我的印象是无私而威严的。
特别是法制片的观后感,在我的印象中,说不清为什么它总是给我一种冰冷而严厉的感觉,对它难免又生出遥远之感。
但是,看完了这部法制微电影以后,我发现,其实法律又是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它活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中,即使事实上,我们很少关注它。
令我未曾料到的,确实法律中蕴含的汩汩深情,它因法治参与者的无私投入而更加灼灼生辉。
一位抵抗冰雪与寒风奔波于忙碌街道的出租车司机,微笑着为他人指明了方向、解决了困难,却默默掩埋了自己的苦楚;他的儿子和他一样备受怀疑顶着重压却最终执着追寻真理。
他们握紧了拳头,凭着一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信念,将自身利益毅然抛之不顾;他们向我们诠释了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一个普通人应有的争议和执着!他们的善良感动了我,他们的纯净感动了我,他们无私的精神感动了我。
我们的社会因他们的存在而更加温暖安定。
他们值得我们去尊敬,去称颂。
更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我不得不承认,那是一个充满十足温情正气盎然的,发人深思的故事。
差不多没有一个人甘心平平庸庸的生活,因为即使是小草也在努力着为春天增添一丝绿色,希望在春回大地的彩卷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其实,人生就如同炼钢!没有什么东西是与生俱来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炼!钱老师说那个掉包了假币的孩子是个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天生的英雄的。
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由于自身在犯了错误之后虚心改正,及时回头。
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都是教育我们要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不要认为那些事没什么,须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以电影中的学生为例。
可能刚开始时有一次交了假币,如果不引起重视,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在这个时候如果仍然不把这件事当回事,自己也没有警觉起来,只是认为挺轻松的,那么就会渐渐地养成习惯,进而思想道德逐步下降,最后走上犯罪的歧路。
含法律知识点的电影

含法律知识点的电影电影是一种娱乐形式,能够带给人们情感的共鸣和思考的机会。
但是,我们是否有想过,在我们喜欢的电影背后,是否隐藏着一些法律知识点呢?下面,我将介绍几部广受欢迎的电影,探讨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发现这些隐藏在剧情之中的法律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谈谈《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描绘了一位冤案受害者肖申克与一位牢狱之友亚当斯的友谊和勇气,展现了正义和自由的力量。
在故事中,肖申克通过法律知识的应用和仔细的计划,最终成功脱离了监狱。
这告诉我们,法律知识的掌握是保护自己权益的一种方式。
同时,电影中也涉及到了监狱体制和惩罚的探讨,引发人们对是否还存在死刑等问题的思考。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部备受赞誉的法律题材电影《12怒汉》。
这部电影以陪审团的角度出发,讲述了对一名被控谋杀的青年进行审判的故事。
作为陪审团的成员,他们需要逐条审查证据并做出裁决。
这部电影向我们展示了法庭上的审判过程和法官对证据的要求,强调了陪审员的责任和义务。
观影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不同角色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变化,对法律判断的多元性进行深入思考。
此外,还有一部引人深思的法律电影《断背山》。
该片讲述了两名男子之间的禁忌爱情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歧视。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对个人生活和权益的影响。
片中男子的同性恋身份被社会所禁止,他们因此面临各种法律和道德困境。
这个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同性恋权益和社会包容的重要性的深思。
而在《断背山》之外,还有许多法律题材的电影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
比如《风声》中所揭示的职业道德问题和《辩护人》中刑事辩护律师的使命与责任等。
这些电影不仅带给我们视觉和情感上的享受,更给予我们对法律和正义的思考和启迪。
通过这些电影的观看,我们既能够作为观众感受到其中的剧情和情感,又能够在观影过程中学习到一些法律知识点。
这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法律的普遍性和它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然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电影中的法律情节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法律世界。
《美食总动员》:从逆向思维中寻找进取的真谛

《美食总动员》:从逆向思维中寻找进取的真谛
刘冬
【期刊名称】《电影文学》
【年(卷),期】2008()13
【摘要】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的创意点便是出人意料地把美食和老鼠联系在一起,从逆向思维中寻找让人印象深刻的内涵。
《美食总动员》在故事套路上的确没有太创新的部分,然而导演的高明之处便是几种逆向思维的运用,包括老鼠和美食的碰撞,追求形象的逼真和质感,说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有怀揣梦想的权利。
这将影片推到另一个别开生面的境界。
【总页数】1页(P66-66)
【关键词】逆向思维;进取;隐喻
【作者】刘冬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穿越影像世界,探求法律真谛——《影中觅法:寻找电影中的法律世界》评介 [J], 王曙
2.在“范画”的追求中,寻找艺术的真谛 [J], 吴晶
3.在生活中寻找设计的真谛——访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教授 [J], 矫
龙
4.电影《美食总动员》中的多模态隐喻分析及其意义 [J], 张丽;关笑晗
5.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和谐发展的真谛 [J], 付国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律案例分析电影推荐(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日益加深。
一部优秀的法律题材电影,不仅能让人在娱乐中了解法律知识,还能引发人们对正义、道德、人性的思考。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部充满思辨与挑战的电影——《十二公民》。
一、电影简介《十二公民》改编自美国经典话剧《十二怒汉》,讲述了在一个虚构的法庭上,12位陪审员围绕一名被控谋杀的青年的案件展开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故事。
影片通过紧张的剧情、精彩的对话、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法律的公正以及正义的伟大。
二、案例分析1. 法律的公正与正义电影中,12位陪审员在讨论过程中,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偏见和情感,试图说服他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反思、辩论,最终达成共识。
这充分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它保障了人民的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在法律面前,每个人都应平等对待,无论贫富贵贱、身份地位。
2. 人性的复杂性电影中,每位陪审员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背景、价值观和情感。
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不断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
有的陪审员偏袒被告,有的则坚持公正;有的陪审员被情感左右,有的则理性思考。
这种复杂的人性,使电影更具现实意义。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
3. 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在电影中,一位陪审员因个人道德观念而坚持公正,与其他陪审员产生分歧。
这引发了关于道德与法律冲突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与法律往往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当道德与法律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这部电影给出了一个思考的方向。
4.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电影中,12位陪审员在讨论过程中,需要相互倾听、相互尊重、相互合作。
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达成共识,实现正义。
这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需要我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三、电影推荐理由1. 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十二公民》的剧情紧凑,引人入胜。
在短短的120分钟内,观众可以感受到法庭的紧张气氛、陪审员的矛盾心理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 服从 法律 , 这 对我 们每 个人 来说 都是 个难 题 。 ” 这是 既令 常人更 令 我们 法律学 人 深思 的 问题 。 近几 年来 , 涉及 在 校大 学生 的各 类 刑 事 案件 在 我 国频 频 发 生 , 例 如 复旦 研 究 生 林 森 浩 投毒 杀 害 室 友、 清华 大学 学生 刘海 洋用 硫酸 泼熊 , 就更 不用 提 当年轰 动 一 时 的 马加 爵 事件 了 , 这 些都 从 侧 面 反 映 出
一
性的法律问题 。例如 , “ 从《 肖申克的救赎》 看刑法 ” 这章末尾的反思 中, 将片中主人公安迪通过越狱 自 我 救赎 和著 名 的“ 苏格拉 底之 死 ” 进 行 了 比较 , 并 提 出 了一 个 这样 的 问题 : “ 面对 司法 中 的不 公 时 , 特 别 是 通过 正 当合 法程 序 而无法 实现 正义 时 , 是 像 片 中主人公 那样越 狱逃 脱 , 还是 坚守 自己对法 律 的信 仰 而
作者在这本书中根据教育部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 1 6门核心课 程, 对应地精心挑选了中外 1 6部电影作为研究素材。在这其 中, 他解读 了《 建 国大业》 、 《 东京审判》 等 影片中的宪法 、 国际法问题 , 并在讲述这些法律知识 时融人了爱 国主义的教育; 他漫谈 了《 肖申克的救 赎》 、 《 费城故事》 和《 一级恐惧》 等影片中的刑法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和刑事诉讼法知识 , 并在讲述这些 法 律知识 时揭 露 了西方 法制 的不 足 。他 更将 香港 无厘 头影 片 的代表 作 《 九 品芝 麻 官》 纳入书中, 将 中 国 法制史这个晦涩难懂的内容在嬉笑怒骂中讲 了个清楚明 白; 而根据莎士 比亚名篇《 威尼斯商人》 改编的 同名影片 , 经过他的诠释竟然成为了比较专业的国际私法知识的素材。特别是他对影片《 武侠》 从法理 角 度所进 行 的独到 解读 , 更是 体现 了其 深厚 的学 术功 底 。在他 这 本 书 中 , 既从 反 映 反垄 断 、 公 司 并 购 和 跨 国公司等时代法制主题的《 反托拉斯行动》 、 《 抢钱世界》 和《 跨 国银行》 等 国外影片中引出经济法 、 商 法、 国际经济法的有关问题 , 也从具有我国浓郁乡土气息的《 秋菊打官司》 、 《 马背上的法庭》 等国产影片 中析出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的有关内容; 甚至连 比较专业的知识产权法 、 环境法 , 也被他 在对影片《 灵光乍现》 、 《 永不妥协》 深入浅出地分析中变得不再陌生。当然也有与我们 日常生活最息息 相关 的 民法 , 如借 用对 奥斯 卡获 奖影 片 《 雨人》 中相关 民法 问题 的分 析 , 让 我们 深 刻 地感 受 到 了 民法 的
王 曙
( 湖 南女 子学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0 4 )
翻开 屈 振辉先 生 的新 著— — 《 影 中觅法 : 寻 找电影 中的法 律 世界 》 [ , 一 行这 样 的文 字赫 然 映人 我 的眼帘 : “ 法律 电影 是法 治 的现实反 映 , 也 是 法 治 的艺 术 再 现 与升 华 , 是 法 治 与 艺 术最 完 美 的结 合 。通 过 观看影 片 了解法 律常识 , 既增添 了普 法教 育 的趣 味性 , 又 能深 化 人们 对 法律 的理 解 。更 为 重要 的是 ,
它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法律在生活中的无所不在。 ” 也正如这段话所说 , 在本 书中, 作者 以法律学人 的特
有 眼光 为我们 展现 出一 个色 彩缤 纷 的 “ 电 影 中 的法 律世 界 ” 。而该 书 其 实也 是 他 近年 来 在 长 沙 市几 所 本 科高 校开设 公共 选修 课 “ 电影 中的法 律世 界 ” , 大胆进 行 高校大 学生 普法 教育 改革创 新 尝试 的成 果 。
+ 收稿 日期 作者简介 2 0 1 4— 0 4— 0 5 王曙 , 男, 湖南女子学 院讲师 , 主要研究方 向: 国际法 、 法律英语 。
[ 1 ] 屈振辉. 影 中觅法 : 寻找 电影 中的法律世界[ M] .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 , 2 0 1 3 . 2 3 l 1 9 2 Fra bibliotek 1 4年 6月
时 代 法 学
P r e s e n t d a y L a w S c i e n c e
J u n . 2 0 1 4
V o 1 . 1 2 No . 3
第l 2卷 第 3期
穿越 影 像 世 界 , 探 求 法 律 真 谛
-
《 影 中觅 法 : 寻找 电影 中的法律 世界 》 评介
当代大学生法制意识的淡薄。党 的十八大报告 明确指出 , 要“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 弘扬社会主义法 治精 神 , 树立 社会 主义 法治 理念 , 增强 全 社 会 学法 尊 法 守 法 用法 意 识 。 ” 大学 生 是 社 会 主 义 建设 事 业 的
接 班人 , 其法 制 素质 的高低 将直 接影 响未 来我 国法 治 的进程 , 因而对大 学生 进行 普法 教育 就显 得非 常重
无 所不 在 。
本 书也 浸润着 作者 对法 律 的文化 理解 , 这点 使我 印象最 深刻 地就 在 “ 从《 雨 人》 看 民法 ” 这 章 中。 为
了说明民法在我们 日常生活 中的无处不在 , 在结合片中片段展开分析时引用了大量 民间俚语 。例如 , 在 谈及买卖合同时他借用“ 一手交钱 、 一手交货” 来说明其流程 , 在提到借款合同时他借用“ 有借有还 、 再 借不难” 来说明其义务 , 在说起遗嘱和遗产时他借用“ 生不带来 、 死不带去” 来说明其特点。而他更是用 句“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总结了我 国《 民法通则》 中“ 1 6周岁以上不满 l 8 周岁 的公 民, 以 自己的劳动 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 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条款 的内容 。与此 同时, 该 书中也留出 了许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