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刹车类和双向往返

合集下载

制动系统分类

制动系统分类

制动系统分类制动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车辆运动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通过摩擦来减速或停止车辆。

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原理,制动系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制动系统的分类。

一、按照制动方式分类1.摩擦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制动方式,它通过摩擦力来减速或停止车辆。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盘式刹车和鼓式刹车。

盘式刹车主要由刹车盘、刹车片、卡钳等组成,鼓式刹车则包括鼓轮、制动鞋等部件。

2.液压制动系统液压制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油压来实现制动的方式,它由主缸、助力器、管路、刹车片等组成。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主缸会产生高压油液,并通过管路传输到各个轮子上的刹车片上,从而实现减速或停止。

3.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实现自控和自动化的制动方式。

它主要包括电子稳定系统(ESP)、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和智能制动系统(IBS)等。

二、按照结构分类1.单向制动系统单向制动系统是指只能实现车轮的单向制动,即只能减速或停止车辆,而不能让车辆倒退。

这种类型的制动系统在山区或陡坡上使用较为常见。

2.双向制动系统双向制动系统是一种可以实现车轮正反双向制动的结构,它不仅可以减速或停止车辆,还可以让车辆倒退。

这种类型的制动系统在平地行驶时使用较为常见。

三、按照原理分类1.机械式制动系统机械式制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机械力来实现刹车的原理。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手刹和脚刹,通过拉起或踩下手柄或踏板来实现刹车。

2.液压式制动系统液压式制动系统是一种利用油压来实现刹车的原理。

当踩下刹车踏板时,主缸会产生高压油液,并通过管路传输到各个轮子上的刹车片上,从而实现减速或停止。

3.电子式制动系统电子式制动系统是一种利用电子技术来实现刹车的原理。

它主要包括电子稳定系统(ESP)、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ACC)和智能制动系统(IBS)等。

四、按照应用场景分类1.普通道路用制动系统普通道路用制动系统是最常见的一种,适用于平坦道路和低速行驶,其主要特点是刹车力度均匀、稳定性好。

2020年高考物理核心探秘 专题03 刹车问题-2020年高考物理核心探秘

2020年高考物理核心探秘 专题03 刹车问题-2020年高考物理核心探秘

专题三、刹车问题问题分析刹车问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问题.一般情况下,车辆刹车后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在摩擦力作用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解题.处理问题时,常用到三个基本公式:速度公式0t v v at =+,位移公式2012x v t at =+和公式2202v v ax -=.车辆刹车后,当速度为零时,车辆就停止了,不能往回走,这与一般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零后,物体会往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考生在处理刹车问题时忽视了这点,而不加分析地直接套用公式解题,那么就容易陷入“刹车陷阱”中.因此,在处理刹车问题时,首先要判断出车辆从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即刹车时间t 停,判断方法如下:根据速度公式0t v v at =+停,其中t v =0,故刹车时间为0=v t a停,比较刹车时间与题目中所给时间t 的大小,若t t <停,则将时间t 代入公式计算;若t t >停,则将t 停代入公式计算.透视1 考察刹车过程中的惯性问题刹车过程中的惯性问题是以刹车过程为背景,考查车速、车的质量与惯性的大小以及刹车后滑行的路程长短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理解牛顿的惯性定律与质量、速庋的关系,刹车后滑行的路程与车速、车的加速度的关系.【题1】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 ) A .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 .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 .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解析】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车的惯性就越大,A 错误,B 正确;由于车与地面的摩擦力是不变的,即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变,故车速越大,滑行的路程就越大,但惯性的大小不变,它与车速没有关系,C 正确,D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 、C .透视2 考察刹车过程中的位移情况在求刹车过程中的位移情况时,一定要求出车辆从刹车到停止的刹车时间,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如果不能够真正地掌握一些公式的物理意义以及在实际情况中的一些特殊情形,而想当然地将题目中所给的时间直接代入公式,盲目地套用公式,那么就容易陷入题目中所设置的陷阱里,以致解题出错.【题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m ,则刹车后6s 内的位移是 ( ) A .20 m B .24 m C .25 m D. 75 m【解析】常见错解:由2s aT ∆=得2971a -=,2a =2m/s ;由21012s v T aT =-,得20191212v =⨯-⨯⨯,010v =m/s .将6t =s 代入位移公式,可得201242s v t at =-=m ,从而选择B .纠错:因为汽车在05m v t a==s 时就已经停止了,此时将6t = s 代入位移公式计算就不正确了. 正解:根据题意以及公式2s aT ∆=可得2971a -=,即2a =2m/s ;又根据公式21012s v T aT =-可得20191212v =⨯-⨯⨯,即010v =m/s .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的刹车时间05m v t a==s ,而6m t < s ,所以在汽车刹车后6s 内的位移为22010222v s a ==⨯m=25 m .故正确答案为C . 【题3】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为5 2m/s ,那么开始刹车后2 s 内与开始刹车后6 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解析】常见错解:刹车后2 s 内汽车的位移为211(20252)2x =⨯-⨯⨯m=30 m ,将6s 代入公式中求得刹车后6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221(20656)2x =⨯-⨯⨯m=30 m ,故121x x = 纠错:因为汽车在20=5t --停s=4 s 时就已经停止了,此时将6t = s 代入位移公式计算就不正确了.正解:汽车刹车后的刹车时间为20=5t --停s=4 s ,即汽车经过4 s 的时间完成刹车过程.在开始刹车后2s 内汽车的位移为211(20252)2x =⨯-⨯⨯m=30 m ,开始刹车后6s 内汽车的位移为开始刹车4s 肉汽车的位移,即221(20454)2x =⨯-⨯⨯ m=40 m ,则1234x x =. 透视3 考察刹车过程中的速度情况刹车过程中所求的速度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一般的速度大小,另一种是求刹车过程中的最大速度问题.前一种比较简单,后一种复杂些.在刹车过程中,为了使车辆安全停止,刹车时的速度不能过大,否则就可能会出现交通事故,能够使车辆安全停止的最大速度是车辆驾驶者必须注意的一个数据,驾驶时不能超过这个速度.处理有关刹车的最大速度问题时,可以通过加速度和不出现事故的最大刹车距离来求解.【题4】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4 m ,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取g=10 2m/s ,则汽车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 。

2023年高考小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023年高考小专题复习学案 专题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专题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知识梳理】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不变的运动,其v-t图线是一条。

2.四个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若是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若是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3)速度位移关系式:,若是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4)平均速度公式:,则速度位移关系式为。

3.位移的关系式及选用原则(1)不涉及加速度a时,选择。

(2)不涉及运动的时间t时,选择。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题技巧1.基本思路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2.正方向的选定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通常以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0=0时,一般以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相反时取。

3.解决匀变速运动的常用方法(1)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可以看成反向的运动。

(2)图像法:借助v-t图像(斜率、面积)分析运动过程。

三、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1.刹车类问题(1)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运动,加速度a突然消失。

(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

(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运动。

2.双向可逆类问题(1)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

(2)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 【专题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1.一架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的时间为t ,则战机起飞前运动的距离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vtB .2vtC .212atD .22v a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5s 内的位移为x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49x B .9x C .3x D .29x 3.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第二秒内的位移为3m ,第三秒内的位移为0.125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3m/sB .23.5m/sC .24m/sD .24.25m/s4.一列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 地驶向B 地,火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a ,到达B 地时恰好静止。

机车刹车配置知识点总结

机车刹车配置知识点总结

机车刹车配置知识点总结1. 刹车系统概述- 刹车系统是机车重要的安全配置,用于减速和停车。

- 刹车系统由几个部件组成,包括制动器、刹车盘、刹车片、刹车油管路、刹车液和刹车控制系统等。

2. 刹车系统分类- 根据制动原理,刹车系统可分为摩擦式和液压式两大类。

- 摩擦式刹车系统是通过使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产生摩擦力来制动。

- 液压式刹车系统则是利用液压原理传递力量来实现制动。

3. 刹车盘和刹车片- 刹车盘是固定在车轮上的金属圆盘,通过与刹车片接触来产生制动效果。

- 刹车片是用于挤压刹车盘的摩擦材料,通常有有机材料、半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

4. 刹车制动器- 刹车制动器是用于挤压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的部件。

- 常见的制动器类型包括钳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

5. 刹车油管路和刹车液- 刹车油管路是输送刹车液的管道系统,通常采用耐热、耐腐蚀的金属管或软管。

- 刹车液是传递液压力量的介质,根据沸点和抗潮性能可分为几种级别。

6. 刹车控制系统- 刹车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刹车的部件,可分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

- 手动控制通常是通过车手操作刹车手柄或踏板来实现。

- 自动控制则是利用传感器和电气控制来实现刹车控制。

7. 刹车系统故障排除- 刹车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制动失灵、刹车磨损、刹车油泄漏等问题。

- 对于不同的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修和保养。

8. 刹车系统保养和注意事项- 定期检查刹车盘和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 定期更换刹车液,保持刹车系统的正常运行。

- 注意刹车片和刹车盘的磨合,避免急剧加速和急剧刹车。

9. 刹车系统的升级和改装- 针对某些性能要求较高的用户,可以对刹车系统进行升级和改装,包括更换高性能刹车片、刹车盘,以及改进刹车控制系统。

总结:刹车系统是机车上最为重要的安全配置之一,了解和掌握刹车系统的知识可以帮助机车用户更好地保持机车运行的安全和可靠性。

通过对刹车系统的知识点总结,可以更好地理解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方法,从而保证机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版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

版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 (1)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设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1,运动时间为 t1;在水平面 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2,运动时间为 t2,则:
由 x=v0t+12at2 得: x1=12a1t12① x2=12a2t22② 由最大速度相等得:vm=a1t1=a2t2③ t1+t2=10 s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
(1)第1T、第2T、第3T……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 :xⅡ :xⅢ :… :xN= : : :… :(2n- 1).
(2)通过第1x、第2x、第3x……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为:
tⅠ :tⅡ :tⅢ :… :tN= :( 2 - 2 :… :( n- n-1).
:( 3 -
多维练透 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8 s内的位 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6 m,则汽车的加速度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t′= 22t,故C、D正确.
答案:ACD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 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 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
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正确的是( ) A.v1 :v2 :v3= : :1 B.v1 :v2 :v3= : 2 : 3 C.t1 :t2 :t3= : 2 : 3 D.t1 :t2: t3=( 3- 2 :( 2- :1
A.x1 :x2= :3,v1 :v2= :2 B.x1 :x2= :3,v1 :v2= : 2 C.x1 :x2= :4,v1 :v2= :2 D.x1 :x2= :4,v1 :v2= : 2

专题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原卷版)

专题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原卷版)

专题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考点要求】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导出公式,并能熟练应用.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知道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考点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基础回扣】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常用推论(1)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2-v 02=2ax .(2)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v 0+v 2=2t v . (3)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相等.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比例式(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2)前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4∶9∶…∶n 2.(3)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n -n -1). 【技巧点拨】1.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基本思路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注意:x 、v 0、v 、a 均为矢量,所以解题时需要确定正方向,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选用一般问题用两个基本公式可以解决,以下特殊情况下用导出公式会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1)不涉及时间,选择v 2-v 02=2ax ;(2)不涉及加速度,用平均速度公式,比如纸带问题中运用2t v =v =x t 求瞬时速度; (3)处理纸带问题时用Δx =x 2-x 1=aT 2,x m -x n =(m -n )aT 2求加速度.3.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倒过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图象法:借助v -t 图象(斜率、面积)分析运动过程.5.两种匀减速运动的比较(1)刹车类问题①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即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②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③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问题①示例:如沿光滑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②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1】基本公式的应用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x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x t 2B.3x 2t 2C.4x t 2D.8x t 2 【例2】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2020·山东潍坊市二模)中国自主研发的“暗剑”无人机,时速可超过2马赫.在某次试飞测试中,起飞前沿地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过程中连续经过两段均为120 m 的测试距离,用时分别为2 s 和1 s ,则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是( )A.20 m/s 2B.40 m/s 2C.60 m/s 2D.80 m/s 2【例3】刹车类问题若飞机着陆后以6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着陆时的速度为60 m/s ,则它着陆后12 s 内滑行的距离是( )A.288 mB.300 mC.150 mD.144 m【对点练】1. (2021·安徽芜湖市期末)假设某次深海探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科考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匀减速并计时,经过时间t ,“蛟龙号”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 0(t 0<t )时刻距离海面的深度为( )A.vt 0(1-t 02t) B.v (t -t 0)22t C.vt 2 D.vt 022t2.如图1所示,某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个点,测得x AB =2 m ,x BC =3 m.且该物体通过AB 、BC 、CD 所用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可以求出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x CD =5 mC.可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125 mD.可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5 m3. (多选)(2020·甘肃天水市质检)如图2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 垂直进入三个完全相同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图2A.v 1∶v 2∶v 3=3∶2∶1B.v 1∶v 2∶v 3=3∶2∶1C.t 1∶t 2∶t 3=1∶2∶ 3D.t 1∶t 2∶t 3=(3-2)∶(2-1)∶14. (多选)在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以10 m/s 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为5 m/s 2,方向沿斜面向下,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7.5 m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1 sB.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3 sC.物体运动时间可能为(2+7) sD.物体此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5 m/s考点二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基础回扣】1.自由落体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基本规律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gt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12gt 2. ③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v 2=2gx .2.竖直上抛运动(1)运动特点: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加速度为g ,上升阶段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2)基本规律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gt ;②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gt 2. 【技巧点拨】1.竖直上抛运动(如图3)图3(1)对称性a.时间对称: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同理t AB =t BA .b.速度大小对称: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2)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3)研究方法2.如图4,若小球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做有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求解时可看成类竖直上抛运动,解题方法与竖直上抛运动类似,既可以分段处理,也可以全程法列式求解.图4【例4】自由落体运动(2020·浙江Z20联盟第三次联考)跳水运动员训练时从10 m 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了多张照片.从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可知,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实际高度分别为5.0 m 和2.8 m.由此估算手机连拍时间间隔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值()A.1×10-1 sB.2×10-1 s C.1×10-2 sD.2×10-2 s 【例5】竖直上抛运动(2020·江西六校第五次联考)一个从地面上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 的时间间隔是5 s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3 s ,则A 、B 之间的距离是(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 )A.80 mB.40 mC.20 mD.无法确定【对点练】 1.(2021·山东临沂市期末质检)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 内的位移恰为它在最后1 s 内位移的三分之一.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不计空气阻力,g =10 m/s 2)( )A.15 mB.20 mC.11.25 mD.31.25 m2.(2019·全国卷Ⅰ·18)如图5,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H 4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t 2t 1满足( )图5A.1<t 2t 1<2 B.2<t 2t 1<3 C.3<t 2t 1<4 D.4<t 2t 1<5 考点三 多过程问题1.一般的解题步骤(1)准确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画出物体在各阶段运动的示意图,直观呈现物体运动的全过程.(2)明确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性质,找出题目给定的已知量、待求未知量,设出中间量.(3)合理选择运动学公式,列出物体在各阶段的运动方程及物体各阶段间的关联方程.2.解题关键多运动过程的转折点的速度是联系两个运动过程的纽带,因此,对转折点速度的求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例6】(2021·辽宁模拟)航天飞机在平直的跑道上降落,其减速过程可以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航天飞机以水平速度v 0=100 m/s 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以大小为a 1=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阻力伞脱离,航天飞机以大小为a 2=2.5 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下.已知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滑行的总位移x =1 370 m.求:(1)第二个减速阶段航天飞机运动的初速度大小;(2)航天飞机降落后滑行的总时间. 【课时精练】一、夯实基础1.(2020·上海市建平中学高三月考)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 )A.速度B.时间C.路程D.加速度2.(2020·浙江宁波市鄞州中学初考)高空坠物已经成为城市中仅次于交通肇事的伤人行为.某市曾出现一把明晃晃的菜刀从高空坠落,“砰”的一声砸中了停在路边的一辆摩托车的前轮挡泥板.假设该菜刀可以看成质点,且从15层楼的窗口无初速度坠落,则从菜刀坠落到砸中摩托车挡泥板的时间最接近()A.1 sB.3 sC.5 sD.7 s3.(多选)(2020·山东济宁市月考)物体做直线运动,为了探究其运动规律,某同学利用计算机位移传感器测得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为x=6+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10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C.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D.任意1 s内速度的增量都是-2 m/s4.(2019·江苏盐城市期中)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经过2 s与5 s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B.4∶5C.3∶4D.4∶35.(多选)(2020·贵州瓮安第二中学高一期末)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内的位移是2 m,第4 s内的位移是2.5 m,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2~4 s内的平均速度是2.25 m/sB.第3 s末的瞬时速度是2.25 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6.(多选)(2020·黑龙江鹤岗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如图1所示,在一个桌面上方有三个金属小球a、b、c,离桌面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1∶h2∶h3=3∶2∶1.若先后顺次释放a、b、c,三球刚好同时落到桌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则()图1A.三者到达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之比是3∶2∶1B.三者运动时间之比为3∶2∶1C.b与a开始下落的时间差小于c与b开始下落的时间差D.三个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与小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7.(多选)(2020·陕西延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二模)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经3 s到达最高点,空气阻力不计,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初速度v0为60 m/sB.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5 mC.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5∶3∶1D.物体在1 s内、2 s内、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9∶4∶18.距地面高5 m的水平直轨道上的A、B两点相距2 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2所示,小车始终以4 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10 m/s2.可求得h等于()图2A.1.25 mB.2.25 mC.3.75 mD.4.75 m二、能力提升9.(2020·山东济南一中阶段检测)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险情紧急刹车,汽车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刹车时第1 s内的位移为13 m,在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可能为10 m/s B.汽车加速度大小可能为3 m/s2C.汽车在第1 s末的速度一定为11 m/sD.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一定为4.5 m/s210.(2020·安徽阜阳市期中)一滑块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3所示,已知AB=15 m,BC=30 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5 s,求:图3(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3)滑块在A点时离初始位置的距离.11.(2020·全国卷Ⅰ·24)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可用F=kv2描写,k为系数;v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1.21×105 kg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装载货物后质量为1.69×105 kg,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 值可视为不变.(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大小;(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12.如图4所示,质量m=0.5 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4 m/s的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D点上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途经A、B两点,已知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在B点时速度的2倍,由B点再经过0.5 s滑到顶点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AB=0.75 m.求:图4(1)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2)物体从底端D点滑到B点的位移大小.13.因高铁的运行速度快,对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较高,高铁列车上安装有多套制动装置——制动风翼、电磁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摩擦制动系统等.在一段直线轨道上,某高铁列车正以v0=288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列车长突然接到通知,前方x0=5 km处道路出现异常,需要减速停车.列车长接到通知后,经过t1=2.5 s将制动风翼打开,高铁列车获得a1=0.5 m/s2的平均制动加速度减速,减速t2=40 s后,列车长再将电磁制动系统打开,结果列车在距离异常处500 m的地方停下来.(1)求列车长打开电磁制动系统时,列车的速度多大?(2)求制动风翼和电磁制动系统都打开时,列车的平均制动加速度a2是多大?。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3 刹车陷阱 追及相遇(附答案解析)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03 刹车陷阱  追及相遇(附答案解析)

第1页(共21页)专题03刹车陷阱
追及相遇模型归纳
1.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两种运动
运动特点求解方法刹车类
问题
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刹车陷阱)双向可逆
类问题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 、v 、a 等矢
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2.追及相遇问题的两种典型情况
(1)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
类型
图像说明匀加速追匀速①0~t 0时段,后面物体与前面物体间
距离不断增大
②t =t 0时,两物体相距最远,为x 0+
Δx (x 0为两物体初始距离)
③t >t 0时,后面物体追及前面物体的过
程中,两物体间距离不断减小④能追上且只能相遇一次
匀速追匀减速匀加速追匀减速
(2)速度大者追速度小者
类型图像说明。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

刹车问题知识点总结一、刹车原理刹车是通过利用动能转换为热能来实现汽车减速和停车的过程。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液压力传递、摩擦和热量消耗三个方面。

1.液压力传递: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驱动主缸活塞压缩刹车油,将液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器(一般是四个车轮的制动器),使制动器内的活塞向外膨胀,从而使制动器施加制动力。

2.摩擦:刹车盘和刹车片之间的摩擦产生了阻力,使车轮减速甚至停车。

3.热量消耗:由于以上摩擦会产生大量热能,因此,刹车系统中通常会设置散热器来散发热量,以免温度过高造成刹车系统失灵。

二、刹车系统结构刹车系统主要包括了刹车踏板、主缸、真空助力器、制动液、制动盘和刹车片、制动器和刹车线等组成。

1.刹车踏板:驾驶员通过踩下刹车踏板来使液压力传递到制动器从而减速或停车。

2.主缸:当踩下刹车踏板时,驱动主缸活塞压缩刹车油,将液压力传递到各个制动器。

3.真空助力器:帮助驾驶员增加了踩踏刹车踏板的力量,同时减少了踩下刹车时所需的时间。

4.制动液:刹车踏板传递的液压力最终转化为制动液的压力,通过制动液将压力传递到制动器。

5.制动盘和刹车片:制动盘是安装在车轮直接的圆盘,而刹车片则是安装在制动器内的摩擦元件,由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来实现汽车减速过程。

6.制动器和刹车线:制动器通常包括制动活塞、制动钳和制动盘等,通过制动线将制动力传递到刹车片,从而实现制动目的。

三、刹车故障原因刹车故障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到驾驶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刹车故障原因:1.刹车片磨损严重:由于刹车片磨损导致刹车片厚度变薄,使刹车效果变差。

2.制动盘变形:长时间过度刹车或者频繁急刹车会引起制动盘变形,严重时导致车轮抖动。

3.制动液泄漏:制动液泄漏后,制动力传递效率降低,会导致刹车踏板踩下去没有反应或者制动距离拉长。

4.制动器失灵:制动器内活塞卡住或者制动盘被污染会导致制动器失灵,严重时会造成刹车失效。

5.制动系统故障:主缸、真空助力器等刹车系统部件出现故障也会造成刹车失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专题3:刹车类和双向往返问题班级姓名分数
(限时35分钟,每题6分,1-7单选,8-13多选)
1.(2018·河南信阳调研)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以路段的起点作为x轴的原点,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刹车后的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满足x=30t-5t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10 m/s2
B.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s,加速度大小为5 m/s2
C.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加速度大小为5 m/s2
D.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加速度大小为2.5 m/s2
2.(2018·河南省八市高三上学期联考)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6s内和最后2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1︰1B.2︰1
C.3︰1D.4︰1
3.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6s内的位移是()
A.20m
B.24m
C.25m
D.75m
4.在某工地上一卡车以速度10m/s匀速行驶,刹车后第1个2s内位移与最后一个2s内位移之比为3:2,设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4s内卡车通过的距离是()A.2.5m B.4m C.12m D.12.5m
5.(2018·广东湛江模拟)如图所示,一骑行者所骑自行车前后轮轴的距离为L,
在水平道路上匀速运动,当看到道路前方有一条减速带时,立刻刹车使自行车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垂直经过该减速带时,对前、后轮造成的两次颠簸
的时间间隔为t.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前、后轮经过减速带这段时间内自行
车的()
A.初速度
B.末速度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
6.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恒定,前4 s内位移是1.6 m,随后4 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速度大小为6 m/s2
B.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 m/s
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 m
D.物体从冲上斜面至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 s
7.(2018·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物体正在刹车,已知第2s内的位移为6m,第3s内的位移为4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为9m/s
B.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
C.物体在第4秒内的位移为0
D.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为8m
8.(2018·四川雅安模拟)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A.v1∶v2∶v3=3∶2∶1
B.v1∶v2∶v3=3∶2∶1
C.t1∶t2∶t3=1∶2∶ 3
D.t1∶t2∶t3=(3-2)∶(2-1)∶1
9.(2018·宁夏银川模拟)2017年5月5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腾空而起,让国人无不欢欣鼓舞,引以为豪。

若大飞机着陆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为x=(180-0.05v2)m,则()
A.大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B .大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持续的时间为6s
C .大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初速度为60m/s
D .大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90m
10.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光滑斜面底端a 点上滑,最高可滑至b 点,
后又滑回至a 点,c 是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从a 上滑至b
所用时间为t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物块从c 运动到b 所用的时间等于从b 运动到c 所用的时间
B.物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等大反向
C.物块下滑时从b 运动至c 所用时间为22
t D.物块上滑通过c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整个上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
11.一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在光滑斜面上向上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 m/s 2,设斜面足够长,经过t 时间物体位移的大小为4m ,则时间t 可能为( )
A.1s
B.3s
C.4s
D.5+412
s 12.给滑块一初速度v 0使它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 2
,当滑块速度大小减为v 02
时,所用时间可能是( ) A.v 02g B.v 0g
C.3v 0g
D.3v 02g
13.(2018江西九江一中第一次月考)沙尘暴天气会严重影响交通.有一辆卡车以54 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十字路口有一位老人跌倒(没有其他人可以扶起他),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卡车匀减速前进,最后停在老人前1.5 m 处,避免了一场事故.已知刹车过程中卡车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 ( )
A.司机发现情况后,卡车经过3 s 停下
B.司机发现情况时,卡车与该老人的距离为33 m
C.从司机发现情况到停下来的过程,卡车的平均速度为11 m/s
D.若卡车的初速度为72 km/h,其他条件都不变,则卡车将撞到老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