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方法
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

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陈氏太极推手,就是两人搭手,互相缠绕,根据太极拳沾粘连随,松活弹抖,不丢不顶,圆转自如,避实就虚,持巧不持力原则,将抓、拿、摔、踢、打等基本方法融为一炉,运用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方法和劲别,以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性,以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意在人先。
是一种以乘势借力、克敌制胜为目的练习高超技击技能的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
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1、绷劲(这里是广义的绷,不是狭义中的绷、挤、按中的绷)由太极拳架挤推手中训练出来的,周身都有的,由内向外成放射状的扩张力,当身体任何部位收外力压迫时,都表现出既不丢也不顶、与之完全平衡的力叫绷劲。
意思是说与人交手时,当自身某部位收到对方柔劲攻击时,自己的反作用力始终与对方保持平衡。
其动作平衡精度要达到阋挥鸩荒芗印±,加一羽为顶,减一羽为丢。
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2、听劲通过练太极拳架及推手培养出来的周身感觉。
一般情况下绷劲越好,听劲的灵敏度就越高,听劲好的选手,一接触对方就能预知对方的意图,这叫“入骨三分”也叫”人不知罚,独知人”。
所以在推手比赛中,听劲好的选手,处处势势总走在对手前面,甚至能调动对方以求主动,总处于优势地位。
提高听劲的方法有:1.多练太极拳架。
走架时全身放松以外意要注于神,神要覆盖全身,观注全身各处细微的动静,这样经久练习全身触觉自然发达。
2.多与各种类型的选手推手,来丰富自己的听劲经验。
特别要与那些体重轻、技术好、反应灵活的运动员推,不比劲力,专注于对手的劲路变化,来提高充实自己的听劲能力。
3.多闭上眼睛与人推手,完全依赖接触部位的触觉来探听对方的消息。
此种练法能使自己专注于推手,神不外泄,此法提高听劲能力很快。
以上三法经久揣摩,自然经验丰富,听劲高超。
陈氏太极推手的训练方法3、刚劲在太极举中的特别定义应该是:由太极拳及推手中训练出来的,由丹田为太极推手动力源发放出来的,一种刚猝迅猛的螺旋惊弹力。
陈氏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方法

陈氏太极拳推手地基本方法学习推手之前,先介绍一下太极拳地基本动作.推手是在练好陈氏太极拳地基础上传授技击地一种方法,练太极拳是知己地功夫,练推手是知彼地一种功夫.所以没有拳地基础,没有松活灵敏这种感觉,和周身协调地身法,推手就练不好,有了太极拳地基础,我们在练习推手地时候,主要是注重于腿上地练习方法,与身上地旋转和以腰为轴,这些要求,对于我们地基本动作,最重要地还是以步法结合腰地旋转,这些方法来练习.第一种叫屈膝行步屈膝行步是两手叉腰,屈膝松胯,向前迈步,迈步地时候重心并在右腿,把左脚伸出去,在不影响重心地情况下,把步伸出去,伸出去以后,感觉合适,然后重心慢慢向前移,移到左腿以后,再把右脚提回来,再伸出去,再移重心,这个主要练习虚实重心地变换和步法地灵活稳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基本动作第二种叫跨步转腰,这个动作主要练习上步地同时与转腰相结合,裆要向内扣,身体要向外转,配合两手臂左右带动地这种惯力,这种方法近几年在推手比赛里边,这些动作最多,尤其是在定步推手,定步推手对方来了抗力,然后我要把它引进落空,所以这个裆劲要不向里扣那你随着这个劲就跟出去了.所以练习这种方法是对定步推手是很有必要地,下面我把这个跨步转腰示范一下. 陈氏太极拳推手地基本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种叫行步放松,行步放松可以放在练习之前,也可以放在练习之后,这个是手放松地自然摆动,结合着高身法地自由走步,这种方法在做准备活动或者练功以后做放松活动,效果都非常好.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上介绍了三种基本动作.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种步法,身法,手法,包括我们一路拳、二路拳里边出现地垫步、促步、剪步、仆步、跳步,后退步,等等,所有这些步法,随时随地在推手运用当中都可能会出现和用上,但是这些步法在前面套路里边已经都介绍过,而且套路里边都多次出现那种练习地方法,所以在这边就不再多讲了,简单就介绍这三种.推手是随机应变地一种方法,它主要就是体验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拳练地基础,就是一路、二路拳练地基础地结合情况,在两个人在运用地时候所做出地表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面介绍陈氏太极拳推手地基本方法.推手有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法是在两个人推手时所表现出来地,现在要讲地基本方法,这八种方法就是一个人练地时候所表现地练习方法,这个掤、捋、挤、按作为四正劲,正劲就是以柔为主,我现在先把这掤、捋、挤、按四种方法连贯起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首先先上步,上步以后,身向右转,向下沉,重心向左移,两手向前上方掤劲,这叫掤.然后两手一转劲,相合向下捋,这样一变,再变挤,再向上提,转身向下按.这是一个掤、捋、挤、按,然后再上步,再做掤、捋、挤、按.好,我再正方向再做一次.要上左步地时候,这叫左掤、右捋、左挤、右按,这样一上步叫右掤、左捋、右挤、左按.好,这四个动作可以连贯起来做,有时间可以多做一些,时间少可以少做一些,下面我再连贯起来再做一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讲完了掤、捋、挤、按四种单人练习地方法,下面介绍一下采、挒、肘、靠单人练习地方法.这四种方法就是用发力地动作表现出来.大家都知道推手里边地八法掤、捋、挤、按为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隅手,所以这四种方法都用发力地动作做表现,下边讲一下采.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采,一般情况下做采,就是采、拿、捋三种方法相结合,效果最佳,速度要做快,要随着对方地劲道向下加上拿和采劲结合在一起,”哼”,”哼”,”哼”,这是向左边地,向右边地也同样.”哼”,”哼”,”哼”,这些方法就是结合拿、捋、采三种这样一起结合起来,效果是最好,但是不管做哪一种方法都离不了掤劲,掤劲是要贯穿于始终,也不管在练拳中间或者推手中间,掤是最重要地,都离不了掤劲.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种挒,挒是打横劲,向左右打横劲,象咱们套路里边地地前招、后招,都是左右挒劲,一上步,在推手里边叫小鬼推磨,这样接住对方,他地劲力往这边偏地时候,这样一转身,”哼”!这个劲叫挒劲,”哼”,”哼”,向右也是同样地,”哼”,”哼”,”哼”,这是向左向右打横劲,为挒.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肘,肘在里边表现地形式很多,在一路拳和二路拳里边也已经介绍了几种,这个时候,要介绍地打肘地方法,有侧面和平面.一般在友好交流地时候,最好不要用肘地侧面,侧面就是肘尖,肘尖象这穿肘、挑肘、向后击肘,都是用肘尖打人地方法,如果用这种弹抖力,”哼”,弹抖力如果击中对方地身体,虽然不能把人打倒,但是他肯定会受内伤地,所以我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地时候尽量用肘地平面,什么叫平面,就是避开这个肘尖用小臂和大臂这个地方来打击对方,象打这个迎门肘,迎门肘你就不要突出这个肘尖,这样用小臂,”哼”,这样打,”哼”,用小臂能把对方打出去,也不容易受伤,打腰拦肘也是用这个小臂,”哼”,”哼”,用这个打,最好这些穿心肘后击肘,就都不要用,往上挑肘,这都是容易打伤对方要害地方法,我在这里介绍了以后我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地时候,要尽量考虑一下打肘地时候用哪个部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肘和靠,靠有肩靠,胯靠,肩里面有迎门靠,十字靠,左肩靠,右肩靠,背折靠,下栽靠等等很多肩打人地方法,这个要想用好肩,肩在整个技击方法里边为帅,一般情况下这老将是不出宫地,如果要用肩,那就是效果非常好,肯定能把人打倒,肩地力量完全是用周身地一种爆发力,这样一松,”哼”,”哼”,在周身一松,这样把对方”啪”一引引空,然后用这个肩”哼”一个寸劲就把对方打出去了,要想用好肩,就是必须在练好拳地基础上达到周身放松,相随,你这个肩要听你地话,如果要是周身很僵,突出不了肩,突出肩地时候你地身体就往前跑,所以这个肩一定要非常灵活,让松肩,沉肘就是要练习我们身体地每一个关节放松,灵活地程度,我先练一下这个肩地方法,向前打,肩一放松,身体往下一沉,要把劲突出在肩上,”哼”,”哼”,”哼”,这样用背靠,这样往下一松,向后打,”哼”,”哼”,”哼”,”哼”,这个肩前、后、左、右都可以用.一会儿还要配合一下双手练习,肩、肘、胯、靠就先介绍到这里.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下面介绍一下两个人练靠、练胯地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肩、靠单人练习地方法.两个人结合步法在练习靠与步法,与手法,与靠法地结合,左、右同时换步,同时练习,下面我们先做一下第一个先做向前靠,用前肩靠,同时上左步,,然后再上右步,用前肩,就是肩向前靠,为前肩靠,然后再换步,再上左步,用左肩,这样可以连贯练习.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好,除了前肩靠以外,还可以练背折靠,就是用肩向后靠,两个人在上步地一瞬间把步错开,再同时向后打,这时侯把手放在前边,上步.两个肩靠,前肩靠和后肩靠练完以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练胯靠,用左右两胯击打对方.好,这胯靠,肩靠就先介绍到这里,以上我介绍完了双人练习肩靠和胯靠地方法,刚才练习地有前肩靠、后肩靠和胯靠地练习方法.通过这三种方法地练习,主要让大家练习步法协调,身法与肩靠地结合,所以两个人在练习地时候一定要熟练,而且在初练地时候不要很用力,主要先练习协调,身法协调以后,再慢慢地加力.而且在发力地时候一定要掌握不要猛力地用力地往身上撞.这个都是一种练习地方法,要练发力你可以自己单独地练习,两个人练习地时候,要点到为止,主要练习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怎样把这个力量运用到肩上,胯上,好,这几种方法就介绍完了.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上介绍了陈氏太极推手地基本动作和基本方法以及它地技击用法,下面介绍陈氏太极拳五种推手法.五种推手方法分挽花,定步推手、顺步推手、大捋和花脚步五种.下面介绍地是第一种挽花.腕花分单手挽和双手挽,下面把单手挽地方法示范一下:下面将单手缠地几个动作分解讲解一下.两人站立,同时上右步,搭右手,左手插腰,第一种做平圆,平圆转完以后,转立圆,一个按,一个捋,向上一个掤,一个按,第三种做缠腕,一按一捋互相缠绕,好,下面将这几种方法连起来做一下,并且右手做完以后,同时可以做左手,左手地要求与右手相同,好,换左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双手挽花.双手挽花是两人搭臂,一顺一逆,一上一下这样缠绕,还可以左上右下,或者同时向左,同时向右这几种形式.下面做一下示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刚才是双手挽地示范动作,下面开始分解讲解.双手挽花,两人站立,同时上右脚,两手相搭.一人领劲,一人随劲,互相听劲缠绕,双方都可以领劲.听着对方动作,方向,进路地变化随时随上去,向里向外都可以,在同时上下地时候也可以转变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向里向外,向右向左,对方也可领,随时变化都可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上我们学完了陈氏太极拳推手地第一种挽花,无论是单手挽或双手挽,都是练习两手缠绵不断,触觉灵敏地感觉,它地特点是”两手缠绵不断线,脚跟稳固意九泉,练到两臂如秤灵,欲加毫厘在意先”.这样练完了以后,首先就是身法协调,手臂灵敏,脚跟稳健,为以下几种推手奠定基础.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种定步推手.定步推手是两人相对,两脚相合,脚步不动利用掤、捋、挤、按地方法来缠绕,下面先做一下示范.第二种定步推手地分解动作讲解:同时上右步,搭右手,左手放在肘上,先向下挤,对方是按,然后我上掤,往上捋,对方再变挤,我变按,按着上掤,向上捋,然后再挤、按、掤、上捋,利用掤、捋、挤、按四式,在打轮,然后再转方向,对方变挤,我变按,他掤,我按着上捋,我变挤,他按,我掤,上捋,他再挤、按,上捋.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上我们学习了陈氏太极推手第二种定步推手,此种推手,也叫打轮,就是两人搭手,随其自然,以腰为轴.不丢不顶,圆转自如地练习,定步推手地特点是:”两人推手如鳔胶,沾粘连随主宰腰,功夫达到熟练时,滑如冰凌粘如鳔.”这是定步推手地特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种推手方法,叫进一退一.现在开始陈氏太极拳推手第三种进一退一分解动作讲解.两人站立,上右步或左步,搭手以后我用挤对方用按劲,我上捋对方用挤劲,我又按,我一按对方捋,然后上掤,倒步,在对方挤地时候,我还有挒劲.挤,对方掤,我按,然后他上捋,我挤,他按,我掤,上捋,他按.在挤地时候,含有背折靠地用法,然后再旋转.按,我下捋,下捋地时候用采拿地用法,再倒步,我挤,可以用背折靠,然后一掤,也可以用捋,然后对方挤,我按,他再上捋,也可以加上采拿,再退步.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以上我们学习了陈氏太推手第三种,顺步推手.顺步推手也叫进一退一.这种练习方法就是两人进一退一,结合身法,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地方法,这个手法和技击用法,以及脚,膝、胯地套管沾粘等等这些用法,所以他地表现为:”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一进一退步法灵,肩肘胯靠显神威.”这是第三种推手地特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种方法叫大捋.大捋主要是练习下盘地功夫,所以它要求步法要大,身法要低,先示范一下.下面开始介绍太极推手第四种,大捋地分解动作讲解,这大捋,是在第三种手法和步法地基础上,熟练以后,把身法降低,步法拉大,练习腿上地功夫.象第一分解动作,上步以后,先由第三种方法转两圈,然后再下步,先挤,挤以后变掤,掤以后对方按,按地时候我把他捋过来,随着重心移过来,然后他变挤我变挒,然后他掤我按,他变捋,再把重心移过来,这时候再上掤,倒大步,对方挤,然后我按,他上捋,重心移过去,我挤,变捋,他下按,再重心移过来.就这样反复多练.上捋移重心,对方下捋再移重心,再上掤,倒步,对方上捋移重心,下捋移重心.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上边我们学习了陈氏太极推手第四种,第四种叫大捋.这种练习方法,主要是练习腿部地力量,两腿在地上盘旋,然后结合灵活地身法.大捋地特点是:”两腿铺地如顽石,下盘稳固定根基,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转鸟难飞.”所以练第四种,主要是练习腿部地力量,而且是非常灵活地,下边我们学习第五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五种叫活步推手活步推手是在第三种手法地基础上结合了灵活多变地步法,除了进一退一和灵活多变,没有方向,没有定位地方向,还有进一退一和进三退三,进五退五等等,进七退七,进九退九,就是在整个这个场所里,哪个地方有地方,哪个地方方便,就是两个人结合起来,由一方领劲,任意地随便走动.就是练习步法灵活和身法灵敏感地一种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五种活步推手地分解动作讲解:第五种地手法与第三种地手法相似,步法没有一定地规定,灵活多变.活步推手也叫乱踩花,步法与身法相结合,随着两手臂沾粘不散,舍己从人,随机应变,方向角度,步法没有一定,由一个人引,一个人随,听着对方地劲,练熟了以后,还可以上三步,三步,五步,七步,九步都可以走,练熟以后,可以转折,转弯,主要练习步法灵活多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学会了第五种推手方法,第五种叫活步推手,此种方法主要是练习步法灵活,结合身法协调,步,无论是在练拳术套路和推手里边,都是非常重要地,所以拳论讲,步是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由此看出步在套路练习和推手里边地重要性.第五种推手地风格特点就是:”两人推手如围棋,一来一往论高低,围到山穷水尽处,陡然一式判雌雄.”就是两人在推手过程中,或用垫步,或用偷步,或用进步,或用退步,缠绕对方,找对方地空隙,找到对方地空隙地时候,突然进攻,所以这个灵活地步法与身法协调,沾粘不散地练习方法,就是体现了太极拳舍己从人,随机应变,显示推手里边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地威力.陈氏太极推手五种方法都在这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说明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分解说明陈正雷(一)第一式: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并立,成立正姿势。
两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向内。
头自然正,唇齿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二目平视。
要求:站立后,要意识集中,脑清心静,去其杂念,心气下降,呼吸自然。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云:“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滁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动作二:接上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提左脚向左横开半步,比两肩略宽,脚尖微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含胸塌腰,松肩沉肘,立身中正,头自然正直,虚领顶劲,两目平视。
要求:横开步时,重心先移右腿,提左脚开步,脚尖先着地,慢慢踏平。
周身放松,气沉丹田(肚脐下),降于涌泉,松胯屈膝,下沉时呼气。
此时,心中一无所念,穆穆皇皇,浑然如一片无极景象。
动作三:接上势,两手缓缓上升与肩平,手心向下,沉肘松肩;随两手上升,身体慢慢下降,松胯屈膝,两脚踏实,两目平视。
要求:当两手上升身体下降时,胸、背、肋、腹各部肌肉均要松驰下沉,促使心气下降。
切忌肩上纵,横气填胸。
两手上升时吸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先沉于丹田,顺两腿内侧降于涌泉,再由两腿外侧上行,沿督脉上升至两肩两肘,通过松肩沉肘,贯于两手,两臂慢慢抬起。
动作四: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屈膝松胯,两手随着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两目平视。
要求:两手下按时,要立身中正,切忌弯腰突臀,胯(髋)部要松、虚、活;下蹲时如坐凳子一样,两手下按时呼气。
内劲:接上势,内气顺督脉上升,一部分顺两肩夹贯于两臂,一部分绕风池,冲百会,达人中,顺任脉下降复归丹田;这样一起一落,内气在周身通任、督,达四梢,畅通大小周天,由无极生太极,产生阴阳二气,疏通经络,运行周身,浑圆一体。
第二式:金刚捣碓动作一:接上势,身体微向左转、重心右移。
两手左逆右顺缠,走弧线向左前上方掤出,左手掤至左膝上方与眼平,手心朝外。
右手掤至胸前中线,手心朝上,目视左前方。
太极拳推手·分类、流派及套路

太极拳推手·分类、流派及套路作者:乔熛来源:《少林与太极》2008年第07期〔编者按〕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杨丽主编的《太极拳辞典》,是一本介绍太极拳知识的工具书,既适合于初学者、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使用,也可作为教练员、各级学校教师以及武术专业工作者、太极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其中《太极拳推手》一章的作者乔熛,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系主任,国家级教练员、硕士生导师,先后培养出亚洲太极拳冠军丁杰、世界冠军王二平、毕书军和严华等一大批全国冠军和近百名优秀武术人才。
经乔熛先生同意,本刊将《太极拳推手》一章内容经整理后分期推出,以便于广大推手爱好者对太极推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分类太极推手也称推手、打手、揉手、擖、掤手,是太极拳的双人徒手对抗练习,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推手方法主要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
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搭,按着一定的程序互相推换,周而复始,俗称“打轮”。
在“打轮”过程中,双方力争牵制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进而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
《打手歌》写道:“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
”经常练习太极推手,可以锻炼人体反应能力,提高身体灵敏、速度、力量、柔韧等方面的素质。
推手和太极拳配合练习,更可以收到相辅相成、均衡发展的功效,它简便易行,饶有趣味,对抗而无伤害,是一项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
单推手太极拳推手类型之一,是按照上肢参与的推化情况进行分类的推手类型,是双方按照一定的手法与要求,以各自的单臂相搭而进行的推手练习。
按照推手运行路线,它可分为平圆单推手、立圆单推手、折叠单推手等。
双推手太极拳推手类型之一,是按照上肢参与的推化情况进行分类的推手类型,是双方按照一定的手法与要求,在单搭手的基础上,另一手贴附于对方手臂的肘弯处而进行的推手练习。
根据推手时的运行路线,可分为平圆双推手、立圆双推手、折叠双推手、合步四正手等。
太极推手力学原理

太极推手力学原理一、合力原理应用合力也叫叠加力。
它的原理也就是避开对方攻击,顺着对方的力,加上我的力,两力作用于对方身上,是合力的应用。
在推手中就是以小力打大力,以显示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例如,双方在盘手中,对方用双手推我胸部,我即落胯、下沉,两手下捋,同时转身退步,将彼前倾而跌地。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顺手牵羊的道理。
又例如在盘手中,我双手推彼胸部,彼接我之力,后退牵羊,紧跟着我即上步前推,使对方失势后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顺手推舟的道理。
使用此原理,要注意体现“柔”、“顺”、“随”三字。
柔就是柔化引动对方的重心。
顺就是顺着对方的来力方向和顺势顺劲而加力。
随就是彼走我应,人去我随,我始终舍己从人,跟随而去,得势而合,伺机取胜。
二、惯性原理应用物体不受外力,不改变原有状态。
物体有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在力学中叫惯性。
日常生活中物体惯性的例子,如人们在行驶的公交车上站立着,驾驶员突然急刹车,人们也就向前晃动,甚至发生跌仆。
这就是物体惯性的一种表现。
利用惯性原理是太极推手顺势借力的理论依据,对对方的攻力,要讲究粘随不死顶硬抠巧妙地运用惯性原理。
既能减轻自己的体力消耗,又能加大力的作用,向某一方向的运动,使对方陷入被动而失去平衡。
例如双方在推手中,我用意加力于对方身上,对方认为时机已来就用猛力抵抗,只想推我出线,我即让步松手,使对方身体受惯性作用,向前冲去而失去平衡,或对方用大力向我进击而来,我用�蚓⒔佑�,他用更大力击我,我速松手,使对方向前而落空。
这就是惯性原理运用的具体体现。
又如,当对方全身向前运动时,我运用可行方法,使他的下肢突然“急刹车”,并加大他上体向前或向后运动的惯性,这时对方如不相应地动步相随,就会失去重心,向前或向后跌出,因此在推手中自己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到立身中正,上下相随,才不致被对方利用我的运动惯性。
在推手中运用惯性可减轻疲劳,但利用别人的惯性必须冷静、沉着、恰到好处。
太极拳推手的步骤是什么

太极拳推手的步骤是什么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中双人徒手对练套路的形式,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
在推手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它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
下文给大家阐述要体悟习得太极拳推手功夫,须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学太极拳推手的步骤:太极拳推手第一步:换劲训练所谓换劲就是通过一定的练功方式,将人体固有的先天自然的笨拙力量,变换成符合太极拳技法要求的劲力。
这一步也是求懂劲、身上装劲的训练。
1.以内引外训练法所谓以内引外训练法是指以内动引导外动的练习方法。
“内动”指人体内部的意、气、力三者的动转,“外动”指人体外部形态的变动。
“外动”依赖“内动”而启动,内不动则外不发。
“内动”通过“外动”来表达,外不动则内不显。
这种训练法能有效地形成内动外即随的条件反射,促进意、气、力、形四者的有序化配合,—动俱动,一到俱到,其主要手段是以调架子和单盘操练某一个或几个、一组或几组式子来求得。
2.以外导内训练法所谓以外导内训练法是指以外动导引内动的练习方法。
“内动”指意识指挥内劲功力,“外动”主要指肢体的运动。
这种训练法的要点是“以体训练”、“开关利气”,在配合走转步法和身法的吞吐开合、起伏转折的同时,身体各关节依次松沉,协调而灵活自如地运动,即拳经所谓“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并能促使内力穿肩、越肘、过腕、达于指端。
这种训练法由练外入手,看得见、摸得着、易于运用,因而较为科学有效,并有助于学者获得以外形变动导引内劲贯注,从而形成形动劲随的条件反射,对听探顺化、沾连黏随劲法的形成特别有效,能促成意、气、劲、神、形的有序化配合。
以外导内通过散推及其接劲,以及接住对方劲力后的耗劲、问劲和滚旋钻撑磨合劲的推揉来训练发动内劲功力。
太极拳推手第二步:学拳架、练拳架、调拳架,求得动作的内功劲力一般来讲,拳架中的每一个动作既是推手化、发的技术,又是散手实战搏斗的技法,不然的话拳架就成了脱离实际的花架子。
太极拳推手要领

太极拳推手要领练太极拳为什么必须练推手呢?因为太极拳一百多个动作的实用价值都得从推手中体验出来。
但我们得认识推手不是打架,也不等于对打,切忌摔扭和用力推手。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推手要领。
太极拳推手要领推手的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为单手定步;二为双手定步;三为活步(九宫步);四为大捋。
单手定步的推法现在练习的很少,对初学人门的人来说,单推手是必要的练法。
这简单的两人都限单手一粘一走,然对于初步听劲增强腰腿功夫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流行的定步双推法都属于增长功夫的基本练习,必须在这种方法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学入门但求上下一致进退精通圆活,动作不妨稍快,进一步研究掤捋挤按,你粘我走,我粘你走,但不能太快了,太快则粘走都不踏实,每一动作都容易忽略过去,听劲的意义不符合了。
这里最重要的诀窍有四点:太极拳推手要领一要慢:不论是粘是走都得寸寸节节找劲听劲,不轻易放过一分;太极拳推手要领二要圆:双手最忌走直角,处处须保持弧形状态;太极拳推手要领三要定:定步推手只许换步不许走动。
因推手的寸的是要在腰腿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方来逼只能用坐腿腰的方法去消对方的来势,习之久之腰腿自有功夫;太极拳推手要领四要近:凡找劲听劲锻炼腰腿功夫,都须逼近才能切实。
活步推手:进两步退两步,彼此不变方向,我按进一步,挤进一步,彼捋退一步,掤退一步,彼此周而复始,借此练习进退轻捷,推须不变方向,才能逼出腰腿功夫。
大捋:进四步退四步,彼此向四隅进退,我按进一步,肘进一步,挤进一步,靠进一步,掤退一步,捋退一步,采挒退一步切肘,向我方后让一步,这一步包括采挒切三个动作,因捋是退三步,故名大捋,无论练习哪种推手法,最忌不按规则和用力冲击,绝不能有胜负观念.我们只需认一个条文钻究,这一条钻通了,其它的条文就同时通了,这就是用心之久,豁然贯通的道理。
譬如一间房子有几个门可以出入,要进房的人只需走一个门,不过这个门却是必要的,得不到这个门是永远无法进入这间房子的,我们要知道这几个从东边来的人走东门,从西边来的走西门,从各人所接近的走。
陈氏太极推手

陈氏太极推手,就是两人搭手,互相缠绕,根据太极拳沾粘连随,松活弹抖,不丢不顶,圆转自如,避实就虚,持巧不持力原则,将抓、拿、摔、踢、打等基本方法融为一炉,运用堋、捋、挤、按、采、肘、靠等方法和劲别,以练习全身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性,以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意在人先。
是一种以乘势借力、克敌制胜为目的练习高超技击技能的方法。
主要特点推手方法主要有:“掤”,用手臂沾接、捧架对方,筑成防线;“捋”,太极推手顺势向侧方或向后牵引;“挤”,向前挤压,逼迫;“按”,向下、向前推按;“采”,向下牵引;横向分化或进击对方;“肘”,用前臂旋转或肘关节制约、攻击对方;“靠”,以肩、背挤压。
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搭,按着一定的程序互相推挽,周而复始,俗称“打轮”。
在“打轮”过程中,双方力争牵制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进而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
技术高超者能使对方双脚腾空,掷跌于地,自己却安稳自若。
推手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在互相黏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的重心。
推手禁用腿法,也不准使用摔跤、擒拿、击打等方法。
这与以踢、打、摔、拿为主的散手项目迥然不同。
它是一种彼此制约、掌握平衡、刚柔相兼、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
有些地区流行的推手,允许用手或腿或手足兼用缠绕对方关节,但多数地区禁而不用。
推手的形式很多,可以分为单推手、双推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定步双推手,也称四正推手,练习时双方对面站立,一脚在前,脚步不动,用掤、捋、挤、按4种方法推揉打轮。
活步推手是在四正推手的基础上,两人脚步移动,一进一退,直线往返;也有的两人侧身走成圆形。
大捋推手是用采、、肘、靠4种方法按顺序打轮,因其劲力多为斜向,故又称四隅推手;其脚步移动成弧线,进者3步,退者2步,边走边转,脚步轻快。
散推手是两手推挽不拘形式,不按固定程序打轮的推手方法,形式更为自由。
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脱离)不顶(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打太极拳的要领是一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氏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方法学习推手之前,先介绍一下太极拳的基本动作。
推手是在练好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传授技击的一种方法,练太极拳是知己的功夫,练推手是知彼的一种功夫。
所以没有拳的基础,没有松活灵敏这种感觉,和周身协调的身法,推手就练不好,有了太极拳的基础,我们在练习推手的时候,主要是注重于腿上的练习方法,与身上的旋转和以腰为轴,这些要求,对于我们的基本动作,最重要的还是以步法结合腰的旋转,这些方法来练习。
第一种叫屈膝行步屈膝行步是两手叉腰,屈膝松胯,向前迈步,迈步的时候重心并在右腿,把左脚伸出去,在不影响重心的情况下,把步伸出去,伸出去以后,感觉合适,然后重心慢慢向前移,移到左腿以后,再把右脚提回来,再伸出去,再移重心,这个主要练习虚实重心的变换和步法的灵活稳健。
基本动作第二种叫跨步转腰,这个动作主要练习上步的同时与转腰相结合,裆要向内扣,身体要向外转,配合两手臂左右带动的这种惯力,这种方法近几年在推手比赛里边,这些动作最多,尤其是在定步推手,定步推手对方来了抗力,然后我要把它引进落空,所以这个裆劲要不向里扣那你随着这个劲就跟出去了。
所以练习这种方法是对定步推手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把这个跨步转腰示范一下。
陈氏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方法第三种叫行步放松,行步放松可以放在练习之前,也可以放在练习之后,这个是手放松地自然摆动,结合着高身法的自由走步,这种方法在做准备活动或者练功以后做放松活动,效果都非常好。
以上介绍了三种基本动作。
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种步法,身法,手法,包括我们一路拳、二路拳里边出现的垫步、促步、剪步、仆步、跳步,后退步,等等,所有这些步法,随时随地在推手运用当中都可能会出现和用上,但是这些步法在前面套路里边已经都介绍过,而且套路里边都多次出现那种练习的方法,所以在这边就不再多讲了,简单就介绍这三种。
推手是随机应变的一种方法,它主要就是体验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拳练的基础,就是一路、二路拳练的基础的结合情况,在两个人在运用的时候所做出的表现。
下面介绍陈氏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方法。
推手有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这八法是在两个人推手时所表现出来的,现在要讲的基本方法,这八种方法就是一个人练的时候所表现的练习方法,这个掤、捋、挤、按作为四正劲,正劲就是以柔为主,我现在先把这掤、捋、挤、按四种方法连贯起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首先先上步,上步以后,身向右转,向下沉,重心向左移,两手向前上方掤劲,这叫掤。
然后两手一转劲,相合向下捋,这样一变,再变挤,再向上提,转身向下按。
这是一个掤、捋、挤、按,然后再上步,再做掤、捋、挤、按。
好,我再正方向再做一次。
要上左步的时候,这叫左掤、右捋、左挤、右按,这样一上步叫右掤、左捋、右挤、左按。
好,这四个动作可以连贯起来做,有时间可以多做一些,时间少可以少做一些,下面我再连贯起来再做一下。
讲完了掤、捋、挤、按四种单人练习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下采、挒、肘、靠单人练习的方法。
这四种方法就是用发力的动作表现出来。
大家都知道推手里边的八法掤、捋、挤、按为四正手,采、挒、肘、靠为四隅手,所以这四种方法都用发力的动作做表现,下边讲一下采。
采,一般情况下做采,就是采、拿、捋三种方法相结合,效果最佳,速度要做快,要随着对方的劲道向下加上拿和采劲结合在一起,”哼”,”哼”,”哼”,这是向左边的,向右边的也同样。
”哼”,”哼”,”哼”,这些方法就是结合拿、捋、采三种这样一起结合起来,效果是最好,但是不管做哪一种方法都离不了掤劲,掤劲是要贯穿于始终,也不管在练拳中间或者推手中间,掤是最重要的,都离不了掤劲。
第二种挒,挒是打横劲,向左右打横劲,象咱们套路里边的的前招、后招,都是左右挒劲,一上步,在推手里边叫小鬼推磨,这样接住对方,他的劲力往这边偏的时候,这样一转身,”哼”!这个劲叫挒劲,”哼”,”哼”,向右也是同样的,”哼”,”哼”,”哼”,这是向左向右打横劲,为挒。
肘,肘在里边表现的形式很多,在一路拳和二路拳里边也已经介绍了几种,这个时候,要介绍的打肘的方法,有侧面和平面。
一般在友好交流的时候,最好不要用肘的侧面,侧面就是肘尖,肘尖象这穿肘、挑肘、向后击肘,都是用肘尖打人的方法,如果用这种弹抖力,”哼”,弹抖力如果击中对方的身体,虽然不能把人打倒,但是他肯定会受内伤的,所以我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时候尽量用肘的平面,什么叫平面,就是避开这个肘尖用小臂和大臂这个地方来打击对方,象打这个迎门肘,迎门肘你就不要突出这个肘尖,这样用小臂,”哼”,这样打,”哼”,用小臂能把对方打出去,也不容易受伤,打腰拦肘也是用这个小臂,”哼”,”哼”,用这个打,最好这些穿心肘后击肘,就都不要用,往上挑肘,这都是容易打伤对方要害的方法,我在这里介绍了以后我们在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时候,要尽量考虑一下打肘的时候用哪个部位。
肘和靠,靠有肩靠,胯靠,肩里面有迎门靠,十字靠,左肩靠,右肩靠,背折靠,下栽靠等等很多肩打人的方法,这个要想用好肩,肩在整个技击方法里边为帅,一般情况下这老将是不出宫的,如果要用肩,那就是效果非常好,肯定能把人打倒,肩的力量完全是用周身的一种爆发力,这样一松,”哼”,”哼”,在周身一松,这样把对方”啪”一引引空,然后用这个肩”哼”一个寸劲就把对方打出去了,要想用好肩,就是必须在练好拳的基础上达到周身放松,相随,你这个肩要听你的话,如果要是周身很僵,突出不了肩,突出肩的时候你的身体就往前跑,所以这个肩一定要非常灵活,让松肩,沉肘就是要练习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放松,灵活的程度,我先练一下这个肩的方法,向前打,肩一放松,身体往下一沉,要把劲突出在肩上,”哼”,”哼”,”哼”,这样用背靠,这样往下一松,向后打,”哼”,”哼”,”哼”,”哼”,这个肩前、后、左、右都可以用。
一会儿还要配合一下双手练习,肩、肘、胯、靠就先介绍到这里。
下面介绍一下两个人练靠、练胯的方法,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肩、靠单人练习的方法.两个人结合步法在练习靠与步法,与手法,与靠法的结合,左、右同时换步,同时练习,下面我们先做一下第一个先做向前靠,用前肩靠,同时上左步,,然后再上右步,用前肩,就是肩向前靠,为前肩靠,然后再换步,再上左步,用左肩,这样可以连贯练习。
好,除了前肩靠以外,还可以练背折靠,就是用肩向后靠,两个人在上步的一瞬间把步错开,再同时向后打,这时侯把手放在前边,上步。
两个肩靠,前肩靠和后肩靠练完以后,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练胯靠,用左右两胯击打对方。
好,这胯靠,肩靠就先介绍到这里,以上我介绍完了双人练习肩靠和胯靠的方法,刚才练习的有前肩靠、后肩靠和胯靠的练习方法。
通过这三种方法的练习,主要让大家练习步法协调,身法与肩靠的结合,所以两个人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熟练,而且在初练的时候不要很用力,主要先练习协调,身法协调以后,再慢慢地加力。
而且在发力的时候一定要掌握不要猛力的用力的往身上撞。
这个都是一种练习的方法,要练发力你可以自己单独的练习,两个人练习的时候,要点到为止,主要练习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怎样把这个力量运用到肩上,胯上,好,这几种方法就介绍完了。
以上介绍了陈氏太极推手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方法以及它的技击用法,下面介绍陈氏太极拳五种推手法。
五种推手方法分挽花,定步推手、顺步推手、大捋和花脚步五种。
下面介绍的是第一种挽花。
腕花分单手挽和双手挽,下面把单手挽的方法示范一下:下面将单手缠的几个动作分解讲解一下。
两人站立,同时上右步,搭右手,左手插腰,第一种做平圆,平圆转完以后,转立圆,一个按,一个捋,向上一个掤,一个按,第三种做缠腕,一按一捋互相缠绕,好,下面将这几种方法连起来做一下,并且右手做完以后,同时可以做左手,左手的要求与右手相同,好,换左手。
双手挽花。
双手挽花是两人搭臂,一顺一逆,一上一下这样缠绕,还可以左上右下,或者同时向左,同时向右这几种形式。
下面做一下示范。
刚才是双手挽的示范动作,下面开始分解讲解。
双手挽花,两人站立,同时上右脚,两手相搭。
一人领劲,一人随劲,互相听劲缠绕,双方都可以领劲。
听着对方动作,方向,进路的变化随时随上去,向里向外都可以,在同时上下的时候也可以转变左上右下,右上左下,向里向外,向右向左,对方也可领,随时变化都可以。
以上我们学完了陈氏太极拳推手的第一种挽花,无论是单手挽或双手挽,都是练习两手缠绵不断,触觉灵敏的感觉,它的特点是”两手缠绵不断线,脚跟稳固意九泉,练到两臂如秤灵,欲加毫厘在意先”。
这样练完了以后,首先就是身法协调,手臂灵敏,脚跟稳健,为以下几种推手奠定基础。
第二种定步推手。
定步推手是两人相对,两脚相合,脚步不动利用掤、捋、挤、按的方法来缠绕,下面先做一下示范。
第二种定步推手的分解动作讲解:同时上右步,搭右手,左手放在肘上,先向下挤,对方是按,然后我上掤,往上捋,对方再变挤,我变按,按着上掤,向上捋,然后再挤、按、掤、上捋,利用掤、捋、挤、按四式,在打轮,然后再转方向,对方变挤,我变按,他掤,我按着上捋,我变挤,他按,我掤,上捋,他再挤、按,上捋。
以上我们学习了陈氏太极推手第二种定步推手,此种推手,也叫打轮,就是两人搭手,随其自然,以腰为轴。
不丢不顶,圆转自如的练习,定步推手的特点是:”两人推手如鳔胶,沾粘连随主宰腰,功夫达到熟练时,滑如冰凌粘如鳔。
”这是定步推手的特点。
第三种推手方法,叫进一退一。
现在开始陈氏太极拳推手第三种进一退一分解动作讲解。
两人站立,上右步或左步,搭手以后我用挤对方用按劲,我上捋对方用挤劲,我又按,我一按对方捋,然后上掤,倒步,在对方挤的时候,我还有挒劲。
挤,对方掤,我按,然后他上捋,我挤,他按,我掤,上捋,他按。
在挤的时候,含有背折靠的用法,然后再旋转。
按,我下捋,下捋的时候用采拿的用法,再倒步,我挤,可以用背折靠,然后一掤,也可以用捋,然后对方挤,我按,他再上捋,也可以加上采拿,再退步。
以上我们学习了陈氏太推手第三种,顺步推手。
顺步推手也叫进一退一。
这种练习方法就是两人进一退一,结合身法,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方法,这个手法和技击用法,以及脚,膝、胯的套管沾粘等等这些用法,所以他的表现为:”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侵,一进一退步法灵,肩肘胯靠显神威。
”这是第三种推手的特点。
第四种方法叫大捋。
大捋主要是练习下盘的功夫,所以它要求步法要大,身法要低,先示范一下。
下面开始介绍太极推手第四种,大捋的分解动作讲解,这大捋,是在第三种手法和步法的基础上,熟练以后,把身法降低,步法拉大,练习腿上的功夫.象第一分解动作,上步以后,先由第三种方法转两圈,然后再下步,先挤,挤以后变掤,掤以后对方按,按的时候我把他捋过来,随着重心移过来,然后他变挤我变挒,然后他掤我按,他变捋,再把重心移过来,这时候再上掤,倒大步,对方挤,然后我按,他上捋,重心移过去,我挤,变捋,他下按,再重心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