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推手五个基本动作

合集下载

太极推手八法五步之棚捋挤按

太极推手八法五步之棚捋挤按

太极推手八法五步之棚捋挤按太极推手有八法五步之说,八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

五步是,进、退、顾、盼、定。

由它们构成了十三势,也称太极十三势。

棚捋挤按是常用之法,也是基本功,这里和大家讨论下八法中的棚捋挤按。

掤劲:掤劲是向上向前之劲。

掤劲如围墙,意御敌于门外。

用于攻防和走化。

是太极拳中的主劲,有人称太极拳为掤拳,也就是说太极拳处处要有掤意,要求两臂具有一种圆撑力,这种圆撑力是由内向外的膨胀力,在任何情况下均有一定的弹性,故曰:“掤在双臂”。

也正如拳诀所说:“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诀云:掤劲义何解?如水负行舟。

先实丹田气,次要顶头悬。

周身弹簧力,开合一定间。

任有千斤重,漂浮亦自然。

在应用掤劲时需注意如下几点:展开剩余72%(1)沾住对方而不是对抗对方。

(2)掤劲之手臂与自己身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3)掤劲在使用中应贯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原则并要粘着对方。

捋劲:在太极拳中为化劲。

根据对方的来劲,进行走化。

“捋在掌中”是指捋时前面一个手,劲点在近腕部的尺骨处,轻贴在对方的肘部,后面一个手劲点在掌心或掌背,接触在对方的腕部处,两手相距对方一小臂间距离。

它可以根据对方外力的变化情况,向自身侧面斜线走化。

因势利导,化开对方之劲。

然后可变着进击。

诀云:捋劲义何解?引导使之前。

顺其来势力,轻灵不丢顶。

引之使延长,力尽自然空。

重心自维持,莫被他人乘。

在应用捋劲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顺对方的劲而动,略改变其方向。

(2)要转腰、坐胯、圆裆、含胸拔背而不僵滞。

(3)需沾粘着对方腕肘,防止对方受捋而采取攻势。

(4)捋时一定要轻,起牵引作用,改变其方向时,不易使敌方发觉。

挤劲:挤为进攻劲。

在捋开对方来劲之後,可随时以挤手进而攻之,把对方击出。

正如拳论所说:“捋挤二法趁机使。

”我们一般在推手时,常用捋挤劲。

“挤在手背”,是用合劲或长劲使之。

合劲是两手合成一劲施于对方身上,长劲是全身之劲串成一线,伸腰长往而发之。

太极推手基本功口诀

太极推手基本功口诀

太极推手基本功口诀
1、领步趋步、势头高低:先以平均步长前行,脚尖平着地;有意识地把身体放倒,势头要向前抬高。

2、推手转身、推手步法:把身体向左一转,身体转动要协调;然后把右脚向前踏,注意距离要保持。

3、向身抬手、抬手伸拳:把双手抬至肩前,伸拳时要略弯曲;掌心朝上保持平衡,身体呈半圆形状。

4、收手搬腿、腿掌形成:腿膝收至胯前,掌在髋外侧形成;捏手握拳配合勾,腰部收敛自然合。

5、收拳挨腿、拳法有讲:拳向前抬至头上,腿向后挨前面;双手紧握不松懈,有序有节奏才有劲。

6、收拳潜步、步法自然:收回双拳再后腿,一步深蹲两拳对;脚步自然有条理,上体平稳地向前行。

太极拳推手要领

太极拳推手要领

太极拳推手要领练太极拳为什么必须练推手呢?因为太极拳一百多个动作的实用价值都得从推手中体验出来。

但我们得认识推手不是打架,也不等于对打,切忌摔扭和用力推手。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推手要领。

太极拳推手要领推手的方式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为单手定步;二为双手定步;三为活步(九宫步);四为大捋。

单手定步的推法现在练习的很少,对初学人门的人来说,单推手是必要的练法。

这简单的两人都限单手一粘一走,然对于初步听劲增强腰腿功夫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流行的定步双推法都属于增长功夫的基本练习,必须在这种方法上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学入门但求上下一致进退精通圆活,动作不妨稍快,进一步研究掤捋挤按,你粘我走,我粘你走,但不能太快了,太快则粘走都不踏实,每一动作都容易忽略过去,听劲的意义不符合了。

这里最重要的诀窍有四点:太极拳推手要领一要慢:不论是粘是走都得寸寸节节找劲听劲,不轻易放过一分;太极拳推手要领二要圆:双手最忌走直角,处处须保持弧形状态;太极拳推手要领三要定:定步推手只许换步不许走动。

因推手的寸的是要在腰腿上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方来逼只能用坐腿腰的方法去消对方的来势,习之久之腰腿自有功夫;太极拳推手要领四要近:凡找劲听劲锻炼腰腿功夫,都须逼近才能切实。

活步推手:进两步退两步,彼此不变方向,我按进一步,挤进一步,彼捋退一步,掤退一步,彼此周而复始,借此练习进退轻捷,推须不变方向,才能逼出腰腿功夫。

大捋:进四步退四步,彼此向四隅进退,我按进一步,肘进一步,挤进一步,靠进一步,掤退一步,捋退一步,采挒退一步切肘,向我方后让一步,这一步包括采挒切三个动作,因捋是退三步,故名大捋,无论练习哪种推手法,最忌不按规则和用力冲击,绝不能有胜负观念.我们只需认一个条文钻究,这一条钻通了,其它的条文就同时通了,这就是用心之久,豁然贯通的道理。

譬如一间房子有几个门可以出入,要进房的人只需走一个门,不过这个门却是必要的,得不到这个门是永远无法进入这间房子的,我们要知道这几个从东边来的人走东门,从西边来的走西门,从各人所接近的走。

太极拳推手慢动作教学

太极拳推手慢动作教学

太极拳推手慢动作教学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推手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平衡力和协调性,以及提升太极拳的实用性。

以下是太极拳推手慢动作教学的步骤:
1. 起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保持放松,双手自然下垂。

慢慢向上提腕,同时屈膝,收腹,使身体重心下沉。

2. 斜飞:将身体向右侧倾斜,轻轻用右手推出,同时左手自然放松,保持身体稳定。

身体向左倾斜时则相反,左手推出右手放松。

3. 掌心下垂:双手下垂,同时保持手臂放松,手指自然张开。

4. 肘平腕低:将手臂放低,同时手肘微微抬起,手腕保持水平。

5. 前挤:右手向前推出一小步,同时左手提起。

6. 后推:右手回收,使手臂回到身体侧面,同时左手向后推出。

7. 扭腕:双手同时用力旋转,使手掌向上转动90度。

8. 搂手:双手向前伸直,手腕相对,合并于胸前。

9. 放松:放松手臂,双手下垂。

以上就是太极拳推手的慢动作教学步骤。

在慢动作练习的同时,要注重呼吸、身体的放松以及轻柔的力量运用。

通过不断练习,掌握太极拳推手的技术要领,逐渐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太极拳的实战能力。

太极拳16字要诀

太极拳16字要诀

太极拳16字要诀握
太极拳的16字要诀包括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动作,它们是太极拳推手的基础和技击的主要方式。

“掤”意思是张开,象征着在技击中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
“捋”的意思是顺着对方的力道往后牵引,避免与对方硬碰硬;
“挤”是向前推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迫使对方的防守后退;
“按”是向下按压,用以阻止对方的进攻并寻找机会反击;
“采”的意思是抓住,可以从对方的力量中找到机会进行反击;
“挒”的含义是打开或撕开,意味着使用斜方向的劲力来分离对方的防御;
“肘”是指用肘部进行攻击,因为肘部的力量非常大;
“靠”则是利用身体的重心和冲击力进行攻击。

这些动作的练习要求速度均匀,不缓不急,如行云流水一样。

例如,“掤”需要做到肩胯要开,手足要合,吸为开,呼为合,起为开,落为合。

此外,演练太极拳时全身肌肉、关节一定要松开,最忌肌肉紧张。

太极拳推手的入门知识

太极拳推手的入门知识

太极拳推手的入门知识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训练方法,通过推手训练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度和
应对外力的能力。

以下是太极拳推手的入门知识:
1. 姿势:推手时,保持松散的身体姿势,站稳,双腿微曲,重心根植于脚底,保持身
体竖直。

2. 基本动作: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动作包括“按、推、扯、挤、按、靠、贴、掷”等。

这些动作主要通过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运动来实现。

3. 注重感觉:推手中,重要的是发展感觉和意识。

要通过练习,逐渐培养出对对方力
道和意图的敏感感觉。

4. 粘连:太极拳推手中,粘连是关键技巧。

要用轻柔的力量与对手保持接触,并通过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和姿势,使对手难以感受到你的力量。

5. 四平八稳:太极拳推手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

要注意保持身体的中心稳定,
避免被对手推倒。

6. 放松:推手时,要保持身体的松散状态,避免用力过度或僵硬。

只有放松的身体才
能更好地感受和应对对手的力量。

7. 学习对抗:太极拳推手是一种互动的训练方法,要学会与对手进行对抗。

通过与对
手的对抗,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原理和技巧。

8. 慢慢来:太极拳推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训练。

开始时可以从简单的动作和技巧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复杂度。

以上是太极拳推手的一些入门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果你对具体的太极拳推手技术和方法有更多的疑问,建议向太极拳教练或相关专业人士咨询。

太极拳推手的五个技巧

太极拳推手的五个技巧

太极拳推手的五个技巧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太极拳推手的技巧,欢迎阅读。

太极拳技巧之一:搭手即掤,八法相主
太极拳中各种劲都强调掤劲,在推手时太极拳不主张硬冲、硬拼、硬抗、硬顶,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丢,不许逃跑。

这种掤劲,不只是表现在手上,周身处处都有这种掤劲。

掤劲的延伸一共有多种劲,不同的是使用的角度或者是使用的部位,所以说掤劲是太极劲的基本特征。

太极拳技巧之二:彼此接触点上,都有我的“耳朵”
既然是根据敌人的变化而变化,那么首先要要做的就是了解敌人的意图,也就是敌情,正所谓一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太极拳特别强调的是知彼,只要和对方有所接触,就要找出对方的特点。

所以学习太极拳推手,首要任务是练习听劲。

太极拳技巧之三:谁先合,谁能赢
从总体上控制对方、包住对方、笼住对方。

或用一手、或用双手、或用双臂、或用双肘、或用一手一肘、或用肘弯里侧夹住对方、或上下配合别住对方……总之,凡是使对方处于背势者,都属于拿,都属于合。

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一个先字,谁能先合,谁能赢。

即要主动,首先要从精神上控制他、包围他、藐视他,使他处于我的包围圈之内,决不能让他合住我。

因此,平时练拳必须注意聚精会神的合力之法,做。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推手

太极拳推手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方法。

它是通过双方配合,利用太极拳的技巧和原理,将对方的力量导引并运用自己的力量,达到协调身体、提高技巧、提升意识和修炼内功的效果。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太极拳推手。

一、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技巧太极拳推手分为固定步和自由步两种推手形式。

在固定步中,双方站在一定的范围内,像搏击比赛一样进行推手。

在自由步中,双方可以自由地走动,进行推手。

不同形式的推手对操作难度和技巧都有不同要求。

下面介绍一些太极拳推手的基本技巧。

1、接触和释放接触和释放是太极拳推手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在接触的瞬间,需要相应地调整身体和体位的平衡。

在释放的瞬间,需要运用生力和散力的技巧,将对方的力量导引并释放出去。

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太极拳的原理,充分发挥身体的力量和灵活性。

2、听力听力是太极拳推手中非常重要的技巧。

听力可以帮助人感知对方的力量和意图,从而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

同时,听力还能帮助人在推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对方的攻势所影响,从而更容易控制局势。

3、引力和助力太极拳推手中的引力和助力是非常关键的技巧。

引力是指通过身体的移动和经脉的运用,将对方的力量提升,然后再一举制敌。

助力则是指在对方施加力量的同时,自己也要施加力量,并将两种力量融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协调和合作,发挥出更强大的力量。

4、流动和连续太极拳推手中的流动和连续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只有在动作的过程中坚持流动的原则,才能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同时,太极拳推手的连续性也非常重要。

只有让动作顺畅地衔接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推手武术形式。

二、太极拳推手的训练效果太极拳推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以下几个效果。

1、协调身体太极拳推手需要让人在动作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身体和姿势,这样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通过不断的训练,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得到更好的健康和发展。

2、提高技巧太极拳推手是一种非常高难度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不断提高太极拳的技巧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推手五个基本动作太极拳推手五个基本动作推手是检验太极拳功底的一种重要方式,下面给大家介绍推手中五重要的姿势。

第一种姿势叫挽花,可以单手挽也可以双手挽,比如甲乙两人对立,两脚不动,甲与乙两脚套在一起,互相用滑空的方法,对挽连绵不断。

彼此用牵牛之法,将脚跟牵动。

有功夫时,让你有牛大之力也牵不动,脚蹋地丝毫不动。

两手如称杆之灵,用缠丝劲,如蚕作茧,丝头不断,完全是用巧。

推得功夫成熟时,特殊表现:未会牵牛意如何,两手犹如用丝箩,年年祈与人间巧,不到人间巧更多。

第二种姿势叫挤。

就是甲乙两人交手,甲的左腿进入乙的右腿里面,彼此都是弓步法,甲用双手按住乙的胳膊,乙用滑空法走出去,用两手捋住甲的右胳膊往左引,甲用右肩靠住乙的胸往外挤,又用乙的背折靠的方法,将甲的来劲滑空,用两手按住甲的胳膊,甲用滑空法走出去,捋住乙的胳膊,乙用棚劲,棚住甲两手,右腿后退一步。

甲左腿往前一步蹋到乙的右腿里面,乙用双手捋住甲的左胳膊,甲用左肩靠住乙的胸,又用乙的背折靠的方法。

乙用滑空之法走出,捋住甲的左胳膊。

甲棚住乙的两手,用左腿往后退一步,内脏有打左肋靠之法。

乙用右腿往前进一步,如此两个人一来一往对推,不间断,这样推法就成圆圈了,棚捋挤按也都用上了,十三式的精华也都会在其中。

推成之后,离开推手就可以得到技击的作用。

这样推成功后的特点表现是: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第三种姿势叫推手,甲乙两人对立,彼此两脚不动,甲用双手按乙胳膊,乙用棚法将甲滑空,。

乙再用两手按甲胳膊,甲用棚法将乙滑空。

可以推得很长时间,什么时侯没有力气,什么时候停下来,这个推手的方法完全杀走法,也就是滑空之法,两人推得功夫纯熟时,推得身上比冰凌还滑,胳膊如棉花裹铁。

两个人的内劲接连得如胶似漆,粘沾不散,这个功夫推的只有半个圈,只有一个按,一个棚,没有捋和挤。

推得长久时特点表现:滑如冰凌,粘如胶,软如棉花,硬似铁。

第四种方法叫捋。

就是甲乙两个人把棚捋挤按四种方法套在一起,手法与第三种的推法一样,与第三种推法不同的是;甲乙二人的前腿肚都要铺地,在地上盘旋,使裆内都有弹簧力,这个推法完全是叫下盘稳固腿上有力,也就是陈氏一代太极大师陈长兴所说: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这个方法就是培根润源的方法。

这个方法推成功之后,特点表现为:两腿仆地犹顽石,下盘稳固定根基,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

第五种姿势叫花步。

就是甲乙二人的手法和步法与第三种相同,二人推过三四个回合之后,彼此都变了方法。

就是舍己从人,随机应变,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方法。

两个人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方式,彼此或用垫步,或用偷步,或用横步,或用跃步,灵活运用。

步为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有时该进两步的进两步,该进三步的进三步,彼此两手套在一起。

或用肘,或用靠,乘虚而入,乘空而击。

甲攻乙,乙用滑空之法将甲的来劲滑空(引空),乙用攻法攻甲,甲用滑空之法将乙的来劲引空。

甲乙彼此围攻之势互不相让,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强中还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英雄。

这个推手之后特点表现为:二人推手如围棋,一来一往见高低,围到山穷水尽处,陡然一势判雄雌。

太极推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散手,太极推手也绝对不是摔跤或者是盘手绕圈子,她是用来检验太极拳架是否准确的一种训练方法,是进阶太极散手的一个过程。

cntaijiquan很多人都这么抱怨,这擂台上的比的是太极推手吗?怎么看上去象摔跤啊。

其实,太极推手从其功能上来说并不非常适合用于比赛的,她不是摔跤或者是盘手绕圈子,她只是检验太极拳拳架是否准确的一种训练方法,是进阶太极散手的一个过程。

练拳架是训练知己的功夫,能够培养内气,增长内劲,提高功力。

而推手可以用来训练知彼的功夫,不推手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对方的进攻,也不会知道自己拳架哪里有缺陷,也就不能进一步准确拳架,也就很难再提高功力和技术。

既然太极推手是一种训练方法,开始时就需要双方的互相配合,需要喂招和拆招,开始阶段说好谁喂招,谁拆招。

喂招的人要根据对方的水平给多大的力,给什么方向的力,而拆招的人需要考虑的是用哪个招式可以不丢不顶的化掉对方的那个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产生了丢顶,那就要在拳架上找问题并加以改正,然后再定型拳架,然后才是融汇贯通。

以后喂招的人可以加大力的强度、速度并改变力的方向,而拆招的人始终要贯彻不丢不顶地将拳中的招式发挥的淋漓精致。

当这种不丢不顶变成本能的时候,太极推手也就过关了。

cntaijiquan有人说我第一个提出太极拳需要检验,其实推手就是检验太极拳是否准确的方法,这绝对不是我第一个提出的。

只不过是很多人渐渐的把这种法则遗忘了,变成了拳架是拳架,推手是推手,这就不是很妥当了。

我一再强调太极拳需要检验,一是要检验定式动作的准确性,二是要检验运行线路的准确性。

定式动作的检验就是让对方在各个方向加上力,这个力能够传到足底。

太极拳其理论基础是太极的阴阳之理,而生理基础是中医的经络和骨骼学说。

定式动作必须符合经络和骨骼最佳的传力和受力点,才能将对方的力传到足底并承受住对方的力。

这也应了太极拳经典中的“太极拳需支撑八面”一说。

运行线路的检验是让对方推这你,你能够让对方在使不出力的情况下完成太极拳动作。

如果让对方使出力的情况下做动作,那就是顶;而为了让对方不出力,自己完不成动作就是丢。

因此检验动作就是训练不丢不顶的一种方法。

让对方推着你做动作就是太极推手的一种简化方式。

cntaijiquan要玩转太极拳需要功力和技术,缺一不可,就像太极阴阳的两个方面。

常言道“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看上去相互对立,但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为根、相互转化的。

通过拳架的训练能够增加内劲,增加功力。

通过太极推手的训练能够使不丢不顶的技术得到强化。

而推手训练又能够规范拳架提高功力,功力提高了,就会象大人玩小孩,不丢不顶的技术又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最后的太极散手就是功力和技术的完美结合,而做到“温柔时使人毫无痛楚,而翻跌绝妙;猛烈时亦可使人如受巨浪冲击”的技击高层境界。

要达到太极拳技击的高层境界,太极拳架拳架和推手训练缺一不可,但其根本是在拳架上,因为准确的拳架是快速产生内气、内劲的方法,有了内气才能在身体上产生阴阳、虚实变化,才能体现太极拳独特的技击魅力,推手是一种检验太极拳拳架是否准确的训练方法。

cntaijiquan太极推手,又称推手、打手、揉手、擖手,与太极拳套路是体与用的关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推手的基本技术包括掤、、挤、按、采、挒、肘、靠八法。

推手时两人手臂相搭,按一定的程序相互推挽,周而复始,俗称打轮。

在打轮过程中,双方力争牵制对方,使其失去平衡,趁势将对方发放出去。

推手时双方必须保持手臂沾连不脱,在互相粘随的运转中动摇对方重心。

推手禁用腿法,也不准使用摔跤、擒拿、击打等方法。

它是一种彼此制约、掌握平衡、刚柔相兼、别具一格的对抗运动。

有些地区流行的推手,允许使用擒拿和踢撞等法,但多数地区是禁用的。

推手的形式很多,可分不单推手、双推手、安步推手、活步推手、大捋推手、散推手等。

其中最基本的是定步推手,又称四正推手,即采用掤、、挤、按四法推揉打轮。

活步推手是在安步的基础上脚步移动,一进一退,直线往返,也有的两人侧身走成圆形。

大捋推手是用采、挒、肘靠四法按顺序打轮,因其劲力多为斜向,又称四隅推手,其脚步移动成弧形,进者三步,退者两步,边走边转。

散推是不拘形式、不固定程序打轮的推手。

推手的运动特点是不丢(不脱离)不顶(不顶撞),以静待动,以柔克刚,与太极拳的要领是一致的。

太极拳推手歌任人巨力来打我, 风吹杨柳随风摆。

化解来劲随意动,意动神随劲相连。

不重招势但在意,有意无意是真艺。

分力走化合劲出,轻灵巧妙多变化。

一分一合一循环,循环往复是一圈。

八法八劲并五形,进退顾盼十三势。

环环相扣意不断,势势相接劲相连。

成败得失在截劲,截头截尾中间分。

截来截去处处空,来头去尾真轻松。

任督冲带奇经通,阴阳跷维八脉转。

上下相随身一家,左右相顾不出圈。

进退自如随心欲,开合伸曲变化灵。

来去一圈其中妙,一呼一吸一太极。

太极拳散手秘诀谱前言一、预备式及呼吸法纳新吐故气须圆,摄得真精鼎内煎。

提神顶劲精神注,坐腕沉肘势自然。

纳气两手托上行,提自丹田升在胸。

腹收精气全提注,势若腾空上苍穹。

待得吸尽变成吐,清气沉来浊气除。

腹松手按归元侯,浑然一息还太虚。

二气循环无先后,演成六个小周天。

呵吁呼咽吹与嘻,内外相生一念转。

* * 常转莫休息,激浊扬清精气添。

漫道添功如添线,月临十五自团圆。

二、太极四正方混沌初分日,阴阳一列看。

掤按像乾坤,捋挤似离坎。

掤劲含刚健,乘龙欲上天。

按顺坤柔德,从人自不难。

捋是刚中柔,顾后更防前。

挤乃柔中刚,发劲莫迟缓。

知此四正方,不外太极拳。

三、揽雀尾式出手含掤似围墙,虽逢强敌莫慌张。

变个圈儿左右化,后步挺劲作中梁。

若逢刚劲倚逞强,顺劲下捋敌难防。

左搬右拦伤人面,或按或捋自思量。

卦象乾健首万物,谨忌上方太刚强。

向下常将按劲先,敌虽强悍不相干。

变挤变捋从君意,拔背含胸最忌偏。

掤按双推须熟练,全凭腰腿作机关。

捋来挤去像离坎,刚柔相济势不偏。

上掤下按随时变,水火既济妙难言。

阴阳配备最称神,揽雀尾势推四正。

世人识得环中妙,真能四两拨千斤。

四、单鞭势式单鞭一势最称雄,左像箭来右似弓。

松肩沉肘挡四面,钢鞭一击追人魂。

近得身来劲变捌,或推或按任君施。

左顾右盼迎头打,进退从人莫相违。

五、提手上势式遇敌推扑双手合,垂肘松肩往下沉。

蹲腿含胸能蓄势,耸面一提见奇功。

下势先从左手掤,右手直探敌裆中。

待他左手抵防后,左搬右提分外凶。

提手本含上下式,全凭起伏建奇功。

气发脚跟劲到腕,管教强敌满天红。

六、白鹤亮翅式两臂环击状若何,闲来无事访白鹤。

自从单鞭逞雄后,顾盼轻灵数着它。

步要丁虚势要纵,即引即击快如风。

腰轮平转脊中正,舒展双翅立鸡群。

七、搂膝拗步式齐肩过胯膝外搂,指点掌印盖当头。

眉间霹雳一声振,强敌命亡魂归阴。

肘外须防敌按推,连环搂打任施威。

任他强硬如山岳,肩头一掌判雌雄。

八、手挥琵琶式双手紧抱一琵琶,折干剪腕用不差。

里外圈儿由我化,挥出专会破擒拿。

上打玄关下打阴,中间便施虎掏心。

此种机关休泄漏,一着伤人祸不轻。

九、上步搬拦锤式先搬后拦叫搬拦,先拦后搬叫拦搬。

这锤夹在搬拦内,乘机击打无后先。

相传共有七搬拦,当中直去在中脘。

左右斜开主肋下,上打咽喉下丹田。

步下往来分进退,迟速封闭认机关。

轻灵坚硬阴阳济,尾闾中正不许偏。

十、如封似闭式如封似闭更出奇,采挒推按四般施。

不像他家凭猛力,开弓发箭准相宜。

双推双扑势更凶,好似猛虎入羊群。

谨防刚劲刹不住,偶然过量即成空。

十一、十字手式左手采来右手提,紧贴紧靠莫相离。

横提骤向裆间去,变着双风贯耳宜。

十二、抱虎归山式抱虎单来贯耳双,举手横上打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