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 1》WORD版教案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爱之链_0.doc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爱之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一、设境感知爱:课前播放歌曲《爱的奉献》老师这儿有一个繁体字,你认识它吗?认真看一看它与简体的爱有什么区别?真细心,那你认为什么是爱?或者说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爱?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有不少关于爱的词语、句子、名言,能和大家交流交流吗?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温暖的充满爱意的语言一起走进爱的故事去细细品味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二、复习梳理课文脉络课文讲述了哪几个人相互关爱的事?指名回答,教师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三、品读感悟爱、寻觅爱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第一至四自然段,找出具体写乔依帮助老妇人的段落。
2、静心默读这一段,让自己的心与文字一起跳动3、读了这一段,你似乎看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师:是啊,乔依的行为就像一幅幅图画定格在我们心中,你能通过读再现这一幅幅画面吗?师:谁来读?师:你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真的感动了,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一起走近乔依吧!师:读书就要细心,细心品位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会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
如果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解读词句,你的感受会更深刻。
紧扣文中的细节描写,再次速读14自然段,,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把你的一份理解、一份感受用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记录下来。
师:在寒风瑟瑟,雪花飞舞的日子里,乔依失业了,他的心里非常凄凉,齐读第一自然段。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爱之链1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爱之链1苏教版传授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娴熟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能议决朗读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2、依附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3、关联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议决描写人物的神态、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格的写法。
4、小练笔: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传授重点:引导学生从乔依和他的老婆的行动、神态描写中领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传授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传授准备:歌曲《爱的奉献》传授历程: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纷纷扬扬颠簸愣住天经地义餐馆亲吻2、用听写的词语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看老师写课题(夸大“链”的写法),齐读。
4、你们还记得课文中讲了哪三件事吗?二、爱的场景,爱的感受。
1、师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裹挟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平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自己读一读文章1——8自然段,用笔画下有关的语句,在左右写下自己的感受。
(1)交流讨论。
(2)谁愿意议决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2、纵然老妇人此时险些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盼望着能有人来帮她一把。
就在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他是怎么说的?(指名读)从他说的话中你领会到了什么?3、乔依又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下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左右写下你的感受。
(1)交流讨论。
(2)再来看看这次帮助,在风雨交加的乡间公路上,乔依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心中十分悲凉。
当他看到在寒风中又冷又怕的老妇人,他毅然这样做——齐读第4自然段。
六年级上册《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

六年级上册《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4、品味两处环境描写,体会其作用。
教学重点:读通、读顺课文,掌握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流程:课前欣赏一组爱的图片,播放《爱的奉献》。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一组和爱有关的课文图片,还听了一首优美感人的歌曲,大家知道叫什么名字吗?(生答)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是啊,“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多媒体出示繁体字“爱”)这是一繁体的“爱”字。
认真观察它的字形,和简体的“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多了心)是啊,手牵着手,心贴着心,心手相依,这就有了爱,爱是病床前那一束洁白纯净的茉莉,爱是蔺相如对廉颇的默默忍让。
爱是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展开双臂的最后姿势。
3、师:今天,在这浓浓的爱的氛围中,我们再来分享一篇和“爱”有关的小说【板书课题:爱之链】。
链,金字旁,本意指金属串成的链条。
可以组词--(铁链、项链……)那题目的意思就是--爱的链条指名读课题。
(相机评价:再深情一点,轻柔一点……)齐读课题。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文中的“爱”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
二、交流展示、反馈自学情况。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课文,你们都预习了吗?课文读了几遍?看来,同学们自主学习的习惯非常好,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读书的收获活动一:字词我会认师:生字新词是我们读通课文的拦路虎,你能扫除吗?出示词语:A 、雪花飞舞纷纷扬扬颠簸寒战提醒:“颠簸”的“簸”字是多音字,还有个音是第四声,可以组词“簸箕“。
师:这些词语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奖励你再读一组。
B 、矮小凄凉餐馆愣住亲吻师:愣是后鼻音女同学齐读C 、车胎瘪了脚腕蹭破没穿袜子沾满油污指名读师:这些词组描写的是谁的形象?再指名读D 、荒无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师: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还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爱之链-1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爱之链-1一、教学目标1.了解爱之链的构成和特点,学习其中的课文《江南的小镇》。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于文本细节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发掘自己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爱之链和《江南的小镇》的深入学习和阅读理解。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情境导入1.对爱之链中的一个环节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爱之链的构成和特点。
2.安排有关江南小镇的图片或者PPT展示,让学生通过图片的形式感性地感受这个小镇的风貌和氛围。
3.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经验,讲述自己小时候与家人一起旅行时到过的小镇,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感性思维。
3.2 阅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阅读《江南的小镇》,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轮流讲述这个小镇的特点和文化。
2.教师可以使用音频或视频的形式来讲解课文,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细节和情感体验。
3.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己阅读课文中的困惑和疑问。
3.3 提高阅读理解技能1.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和家里都阅读一些关于小镇的文章和图片,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了解这个小镇。
2.教师可以布置细节把握和情感体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把细节记录在笔记本上,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感受。
3.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来给出自己的答案。
3.4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1.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来讨论和交流自己的观点,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以小组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于指定主题的观点和想法。
3.在课堂上分组进行口语表达演练,有老师抽取主题和情境,学生们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表达。
3.5 情感体验与创造思维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小作文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于小镇的情感体验和表达。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小镇的文化和美食,拓展学生的感性思维。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爱之链》优秀教学案例

1.情景创设:本案例中,教师通过播放音频、视频资料,以及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问题导向: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讨,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导向
1.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探讨,以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3.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践行爱心和责任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展现爱心的?他们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传递爱心,将所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生活,感恩他人,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爱之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4、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1、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记得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爱如茉莉》吗?谁来说说讲的是什么?(生回答)是啊,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万难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爱之链。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种怎样的爱?这“爱”发生在谁与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平翘舌音:餐、蹭、糙;前后鼻音:吻、腕;后鼻音:蹭。
2、指名读词语。
乔依颠簸凄凉矮小脚腕蹭破车胎瘪了袜子油污绝望餐馆亲吻粗糙脸颊荒芜人烟天经地义潸然泪下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荒芜人烟:指没有人居住的地方。
天经地义:指非常正确不容质疑的道理。
潸然泪下: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2、按提纲“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给全文分段,再试着概括段意。
第一段(1—8自然段):讲一天晚上在乡间的小路上下岗后又找不到工作的乔依非常热情地无偿帮助一位在寒风中几乎绝望的老妇人修好了汽车,老妇人非常感动。
第二段(9—11自然段) 写老妇人来到乔依妻子开的小餐馆,得到了女店主的热情服务和细心照顾,老妇人深受爱的感染,留给女店主一些钱就悄悄地走了。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爱之链1苏教版

4.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课文中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2.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在现实生活中去关注他人的需要,去帮助他人。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家庭的情感,懂得感恩。
3.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学生的提高。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之间的情感,感知爱的传递。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五、案例亮点
1.情感导向与人性化教学: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爱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善良情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人性化的语言和贴切的情感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关爱与温暖,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情景创设与现实结合:教师运用寒冷冬日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环境中。同时,教师还将课文中的爱之链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爱心的人。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课文相关的场景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
2.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寒冷冬日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描绘的恶劣环境,从而引起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主题升华: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的爱之链,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三篇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爱之链》教案三篇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
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三、学习1--8节: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指名说。
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
助人为乐,热情,真诚)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
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
”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之链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以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以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爱,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那飘雪的寒夜,爱就是一股驱走寒冷的暖流,就是一种克服困难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之链》。
(板书课题:爱之链)
2.围绕课题让学生质疑。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这爱发生谁和谁之间?这爱又是怎样被链接起来的?)请学生自渎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初读课文,掌握梗概。
1.自学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荒无人烟、天经地义
2.以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三、课题入手,初知由来。
想一想,议一议: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
四、设置悬念,留待探究。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互相关爱的事?
2.仅仅由乔依、老妇人、女店主这三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就能形成这条“爱之链”吗?
五、围绕爱的链条,探讨主要环节。
(一)重点探讨第一环节——乔依关爱老妇人
1.出示:第六自然段文字。
2.紧扣关键词句,思考探究内涵:
(1)老妇人怎样的举动让乔依“楞”住了?
(2)如果你是老妇人,此时,你会怎么想?
(3)老妇人的举动合乎人之常情,丝毫没有不可思议之处,乔依为什么会“楞”住呢?
(4)怎么理解“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这是为什么?
(5)在这个句子中,哪是“因”,哪是“果”?
(6)在表示原因的前半句中,哪一个词告诉我们乔依以前在困难的时候,多次得到过别人的关爱?
(7)这样的原因让乔依产生了怎样的认识?他又是怎么做的?
(8)乔依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那么,他想得到其他什么回报吗?六、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第一段(第1—8自然段)。
第二段(第9—11自然段)。
第三段(第12自然段)。
七、作业: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文为什么要以“爱之链”为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人间的真情,知道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应该给予无私的帮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乔依和他的妻子的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2.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写一个小片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爱之链》,让我们一起去细细品味一下这根爱
的珠链上那感人的一幕幕。
2.你还记得那一个个故事吗?指名答,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二、学习2—8小节。
1.[出示投影片]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寒风挟裹着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一条乡间公路伸向远方。
这里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一切显得是那么寂静、荒凉。
一位老妇人的车在这抛锚了,此刻她的内心会是怎样的?请你自己读一读文章二至八小节。
静静地想一想,谁愿意先来交流一下。
(▲第二小节“又冷又怕在冷风中”发抖紧张地闭上眼睛▲第五小节“紧张绝望”荒芜人烟等了一个小时几乎完全绝望)谁愿意通过朗读把老妇人此刻内心的绝望、害怕表达出来。
指读——齐读
2.尽管老妇人此时几乎绝望了,但她的内心始终在期望着有人来帮她一把。
这时乔依驾驶着他那辆破汽车来到了老妇人面前,看到这一切,他怎么做的,请你自己去文中读一读、找一找。
交流:▲你从乔依安慰老妇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热情、体贴、细心)淡淡的几句话如暖风吹拂过老妇人的心田,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竭尽全力无私助人“难”手和脚腕蹭破出血顾不上擦“冷”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清水鼻涕流下来
▲[出示第六小节] 来,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相信你读了这段话,对乔依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乔依的行为会有新的理解。
齐读
交流,理解“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容质疑)多么质朴,多么纯洁的想法啊。
再读第六小节
3.引读6、7所以,当乔依修好车,老妇人满怀感激地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乔依,他从来没想到,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来就认为。
因此,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
4.小结:在乔依困难的时候,他曾经得到过别人爱的帮助,(板书……)所以当他看到被困雪地,孤立无助的老妇人需要帮助时,
不容质疑地伸出援助之手。
他不求报酬,只希望老妇人也能把悠悠爱心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三、学习9-11小节
1.这爱之链的第二个故事,就请同学们自己学习。
2.自读9—11节。
3.[出示填空]到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
是。
她还看到了什么?还会想起什么?你可以结合前文,也可以展开想象,自己先练习说一说。
自说——指名说还有谁愿意说,说出自己的见解。
4.让我们再次回到那简陋但温馨的小餐馆去感受这动人的故事,齐读9-11小节。
四、学习12小节
1.引读:关上店门,女店主走进里屋。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乔依帮助老妇人爱之链老妇人帮助女店主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请你再读读课题——爱之链,现在你如何理解这根爱之链,请你用简洁而富有创意的图画、文字或你喜欢的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你对课文及课题的诠释。
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2.上讲台交流展示
六、总结
1.是啊,所有发生的这一切感人的故事都是因为爱,也正是因为同学们心中有爱,才会激情勃发,创作出这么多有创意、有思想的好作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聆听一曲爱的赞歌。
2.[播放《因为爱》]
3.结束语:
因为爱,冰雪会消融,
因为爱,枯木会逢春,
就因为爱,希望绽放华彩,
就因为爱,能拨云见日,未来永值得期待。
就因为爱,所有的生命才收获了圆满,
就因为爱,奇迹正在赶过来。
就让我们一起把爱之链的故事延续下去吧!(板书……)
板书设计:帮助
乔依老妇人
关爱帮助
女店主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