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Faraday相对法测定磁化率的原理和方法-论文

合集下载

利用物理实验技术研究材料磁性质的方法

利用物理实验技术研究材料磁性质的方法

利用物理实验技术研究材料磁性质的方法磁性质是材料科学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材料的磁性质,科学家们利用各种物理实验技术进行详尽的研究。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磁化率测量。

它可以用来确定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磁化方向对外磁场的依赖关系。

磁化率测量常常采用交流磁化法或连续变化磁场法。

交流磁化法通过对材料施加交变磁场,测量材料的磁化强度随频率的变化情况。

连续变化磁场法则是利用特殊的设备来改变施加在材料上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并测量材料的磁化强度随磁场的变化情况。

另一种常用的物理实验技术是法拉第效应测量。

法拉第效应原理指出,当导电材料通过磁场时,会在其两侧产生电势差。

这种被称为法拉第效应。

通过测量产生的电势差,可以推断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磁化方向。

实验中通常采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来测量电势差。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材料的磁性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的研究领域。

除了磁化率测量和法拉第效应测量,还可以利用磁疗法测量材料的磁性质。

磁疗法是指利用磁场对材料实施磁化处理,然后测量其磁性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超导磁体产生高强度磁场,将材料放置在其中,并测量材料的磁化强度和磁化方向。

磁疗法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材料的磁性质,并揭示材料的磁性转变过程。

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研究材料磁性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来获取材料的磁共振信号,并通过处理和分析这些信号来揭示材料的磁性质。

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的特点,可以在不接触样品的情况下获取关于材料磁性质的详细信息。

总结起来,利用物理实验技术研究材料磁性质的方法多种多样。

磁化率测量、法拉第效应测量、磁疗法和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这些方法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互相补充,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材料的磁性质。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会有更多更先进的方法被应用于材料磁性质研究,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加详尽准确的研究结果。

卡帕桥测磁化率操作

卡帕桥测磁化率操作

卡帕桥测磁化率操作以卡帕桥测磁化率操作为标题,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一、实验背景磁化率是材料磁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描述了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磁化程度的大小。

卡帕桥测磁化率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磁化率的方法,通过测量材料在不同磁场下的电阻变化来计算磁化率。

二、实验原理卡帕桥是一种基于电阻变化原理的测量方法。

当材料置于磁场中时,其磁化程度会影响材料的电阻。

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可以间接计算出材料的磁化率。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需要一块待测材料和一些电路元件,如电阻、电感等。

2. 搭建卡帕桥电路:将电路元件按照卡帕桥电路图连接起来。

卡帕桥电路一般由四个电阻组成,其中两个电阻是相等的,另外两个电阻是待测材料的电阻。

3. 施加外加磁场:将待测材料放置在磁场中,并施加外加磁场。

外加磁场可以通过永磁体或电磁铁实现。

4. 测量电阻变化:将卡帕桥电路接入电源,测量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压或电流,并记录下来。

在不同磁场强度下重复测量,得到电阻与磁场的关系。

5. 计算磁化率:根据电阻与磁场的关系,可以使用卡帕桥公式计算出材料的磁化率。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材料的温度变化,因为温度也会对磁化率产生影响。

2. 实验时要保持电路的稳定性,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电源波动、电路接触不良等。

3. 在测量时要注意减小电路中的噪声,可以采用屏蔽措施或增加滤波器。

4.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电阻与磁场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磁化率。

磁化率的大小与材料的磁性有关,可以用来判断材料是顺磁性、抗磁性还是铁磁性。

通过对不同材料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它们的磁化率,进一步研究材料的磁性特性。

六、实验应用卡帕桥测磁化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物理实验和工程领域。

通过测量材料的磁化率,可以评估材料的磁性能,为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磁化率的测量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磁性转变、磁场效应等现象,对于理解材料的磁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磁化率的测定

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步骤
用已知XM的莫尔盐标定磁场强度。 先将干燥清洁的空样品管挂在天平托盘下
的挂钩上,调节样品管位置,使样品管底部 处于磁场中心处(不能与磁极接触,并与探 头有合适的距离)。先在磁场为零时,称取 空样品管质量W管,后称取处在磁场中的质 量W管’。
实验步骤
取下样品管,装入莫尔盐,边加样边振动 并用玻棒压紧,使样品装填均匀紧密,约 12cm高。准确量取样品层高h,同样称取 已装样的样品管在无磁场和有磁场时的质 量W管+样品及W管+样品’ 。
B4em h e 9.271 4 024 JT-1 ( 2 )
实验原理
摩尔磁化率的测定
采用古埃磁天平测定物质的XM,如图
实验原理
将盛有样品的样品管悬挂在两磁极的中间, 是样品管底部处于两极的中心,即磁场最强处。 这样圆柱形样品就处于一不均匀磁场中心。 作用在样品上的力为
f = 1/2kH2A
H为磁场中心磁场强度,A为样品横截面积
实验原理
XM = X顺 + X反 对于顺磁性物质,只有当|X顺|>>X反时, 近似得XM = X顺;对于反磁性物质,则只 有X反,故XM = X顺 。 摩尔磁化率X顺和分子永久磁矩m间的关 系为
X顺 = L 3kTm 2 或X顺L 3kTm 2
实验原理
分子磁矩和未成对电子数
μm= n(n+2)μB ( 1 ) 其中B为波尔磁子
实验原理
对于顺磁性物质,会有一个力把样品拉入
磁场,f指向磁场强度最强的方向。反磁性物 质会有一个力把样品推出磁场,f指向磁场强 度最弱的方向。当样品受到磁场作用力时,天 平的另一臂上加减砝码使之平衡,设W为样 品管置于磁场内外称量的质量差,
XM2( W 空 管 + 样 品 H - 2W 样 W 品 空 管 )ghM 样 品

磁化率的测定

磁化率的测定

实验十六 磁化率的测定1. 摘要磁化率的测定是一个经典的磁学测量方法。

1889年Gouy [1]建立了在均匀磁场中测量磁化率的古埃法,1964年Mulay [2]设计了在非均匀磁声中测定磁化率的Faraday 法。

摩尔磁化率定义为据κ的特点将物质分为三类:κ>0称顺磁性物质;κ<0称反磁性物质;另外有少数物质的κ值与外磁场H 有关,随外磁场强度的增加而急剧地增强,且伴有剩磁现象,称此为铁磁性物质(如铁、钴、镍等)。

凡原子分子中具有自旋未配对电子的物质都是存在固有磁矩的顺磁性物质。

这些原子分子的磁矩象小磁铁一样,在外磁场中总是趋向顺着磁场方向定向排列,但原子分子的热运动又使这些磁矩趋向混乱,在一定温度下这两个因素达成平衡,使原子分子磁矩部分顺着磁场方向定向排列而得以增强物质内部的磁场,显示顺磁性。

凡是原子分子中电子自旋已配对的物质,一般是反磁性的物质。

大部分物质属反磁性。

其原因是物质内部电子轨道运动受外磁场作用,感应出“分子电流”而产生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诱导磁矩。

一般说来,原子分子中含电子数目较多电子活动范围较大时,其反磁化率就较大。

实际上顺磁物质的磁化率除了分子磁矩定向排列所产生的χ顺外,同时还包含有感应所产生的反磁化率χ反,即:χM =χ顺+χ反由于χ顺比χ反大1~3个数量级,因此顺磁性物质的反磁性被掩盖而表现出顺磁性。

在不很精确的计算中,可近似地视χ顺为χM 。

顺磁化率与分子磁矩的关系一般服从居里定律(2.16.2)式将物质的宏观性质χM 与物质的微观性质μ联系起来,因此可通过实验测定χM 来计算物质分子的永久磁矩μ。

实验表明,对自由基或其它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和某些第一族过渡元素离子的磁矩μ与未成对电子数n 的关系为B n n μμ)2(+= (2.16.3)联系(2.16.2)和(2.16.3)两式,可直接得到n 的表达式 11)2(84.22-++=T n n n 顺χ (2.16.4)(2.16.1)(2.16.2)关键词:顺磁 反磁 分子磁矩 摩尔磁化率 古埃氏天平 2. 仪器药品磁化率的测定通常可用共振法或天平法。

磁化率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磁化率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磁化率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磁化率是磁介质材料对磁场的响应能力,是描述材料磁性质的重要物理量。

测量磁化率的原理是通过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测量磁介质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场强度之间的比值,即磁化率。

测量磁化率的方法包括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

静态方法是指在稳恒磁场作用下测量磁化率,常用的有差动法、极化法、弗朗克-开尔法等。

动态方法是指在交变磁场中测量磁化率,常用的有交变哈密顿法和温度依赖磁化率法。

差动法是常用的测量磁化率的方法之一,它利用了磁场的线性性和叠加性。

差动法的测量原理是在同一均匀恒定磁场中,分别测量放置在磁感应强度相同但方向相反的两个试样的磁感应强度,通过计算两个磁感应强度的差值和试样的体积和质量可以得到磁化率。

极化法是利用了磁场的非线性性,将试样放置在一个强磁场中,使磁矩方向随时间发生正、反变化,测量磁矩的变化曲线,在分析磁矩与磁场的关系得到磁化率。

弗朗克-开尔法是利用磁矩与温度的关系测量磁化率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将试样置于一定磁场中,温度从高到低变化时,测量试样在不同温度下的磁矩和磁场强度,从而求出磁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交变哈密顿法是基于频率依赖磁化率原理的测量方法,它是通过在交变磁场中测量试样的阻抗变化来确定磁化率。

温度依赖磁化率法是通过测量试样在不同温度
下的磁滞回线和磁场强度得到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磁化率测量技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磁化率测量技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磁化率测量技术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磁化率是描述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磁化程度的物理量,它对于材料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材料科学领域,磁化率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磁性材料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以了解材料的磁性行为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磁化率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方法和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一、磁化率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磁化率是一个材料在外磁场下的磁化程度与外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磁化率测量方法包括交流磁化率测量和恒定磁化率测量。

交流磁化率测量主要用于测量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和交流磁化特性,常用仪器有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磁性交流测量系统。

恒定磁化率测量则主要用于测量材料在恒定外磁场下的磁化行为,常用仪器有霍尔效应磁强计、磁电平衡测量系统等。

二、常见的磁化率测量方法1.霍尔效应磁强计:霍尔效应磁强计是使用霍尔效应原理进行磁场强弱测量的仪器,可以测量恒定磁场下样品的磁化率。

其原理是利用在磁场中的材料中的霍尔电势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样品的磁化率。

2.振动样品磁强计:振动样品磁强计是一种通过磁场对样品进行力的作用,进而使样品振动,并通过测量振动频率来确定样品磁化率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和交流磁化特性的测量。

3.磁电平衡测量系统:磁电平衡测量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上出现的电势差来确定样品磁化率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将磁场作用在样品上,观察样品中出现的电势差,根据电势差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得到样品的磁化率。

三、磁化率测量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1.磁性材料研究:磁化率测量技术在磁性材料研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测量磁化率,可以了解材料的磁性行为,如磁化强度、磁滞回线等,进而指导材料的优化和改进。

例如,在磁存储器件中,磁化率测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材料的磁化稳定性和磁耦合效应,从而提高材料的性能。

2.功能性材料研究:除了磁性材料,其他功能性材料的研究中,磁化率测量技术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铁电材料的研究中,磁化率测量可以帮助了解材料的铁电性能和铁电相变行为,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古埃法测定磁化率

古埃法测定磁化率

古埃法测定磁化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材料在外加磁场下的磁化程度。

该方法基于安培定律和法拉第定律,通过测量磁场强度与材料中感应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材料的磁化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埃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一、原理1.1 安培定律安培定律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与电流的关系。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与电流成正比,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古埃法实验中,利用安培定律可以计算出感应线圈中的磁场强度。

1.2 法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磁场对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作用。

当导体中存在磁场时,磁通量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动势的产生。

根据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强度的变化率成正比。

在古埃法实验中,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可以确定材料的磁化率。

二、实验步骤2.1 实验器材准备古埃法测定磁化率所需的实验器材包括:直流电源、感应线圈、磁场强度计、示波器、电阻箱等。

其中,感应线圈是用于产生磁场的装置,磁场强度计用于测量磁场强度,示波器用于观察感应电动势的波形,电阻箱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阻。

2.2 实验电路搭建将直流电源连接到感应线圈上,通过调节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电阻箱中的电阻,使得感应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

同时,将感应线圈和磁场强度计分别连接到示波器上,以便观察感应电动势和磁场强度的变化。

2.3 测量感应电动势和磁场强度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输出电压,使得感应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

同时,利用磁场强度计测量感应线圈附近的磁场强度,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2.4 数据处理根据测得的感应电动势和磁场强度数据,可以计算出材料的磁化率。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实验中的各种修正因素,如感应线圈的长度、截面积等。

三、数据处理方法3.1 计算感应电动势根据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感应电动势波形,可以计算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峰值来确定其大小。

3.2 计算磁场强度根据磁场强度计测得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磁场强度的大小。

磁光faraday效应的经典和量子理论描述

磁光faraday效应的经典和量子理论描述

磁光Faraday效应的经典和量子理论描述4张国营1张学龙2+殷春浩1韩奎1程勇1(1.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徐州.221008)(2.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上海.200093)摘要:本文分别从经典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角度对磁光Faraday效应进行了描述,绘出了量子理论的计算方法,讨论了稀土石榴石晶体中晶场和交换场的作用。

指出了产生磁光Faraday效应的机制.关键词:磁光Famda7效应,经典理论。

量子理论,晶体场,交换作用一.引言由于能产生磁光Faraday效应的晶体可成为新一代磁光记录材料,受到磁学界的高度关注。

实验和理论研究日益活跃‘”I。

磁光Faraday效应是指平面偏振光透过磁性材料时,偏振面根据磁化强度发生偏转的现象,而且只有平行于光传播方向的磁化强度分量才对偏振面的旋转起作用。

对一般磁性材料,在光频下可视磁导率口~1,电导辜o,-.0。

因而磁光效应问题可归结到介电张量【司来讨论。

晶体的介电张量一般可表示为,f毛l‘2岛31£=h£22屯l(1)l岛.E3:岛,J式中自j(f产1,2,3)一般为复数。

对对称性高于正交系的晶体,令a'b'c轴分别平行于坐标轴xXz,且磁化强度平行于c轴(z轴),则有占II=占22=sJ,占12=占掣=i6,E2l=占F=一占12=一i6,占13=岛I=占∞=E32=0,£33=sz于是(1)式变为e=雕i5刭00④£=I一勺{¨’L岛√若晶体无吸收,则(2)式表示的矩阵是厄米的,此时疆实数,对角元亦是实数。

有吸收时,确复数。

二.Faraday转动的经典描述1.偏振面的转动对光颓口=I,口=0贝H光波满足Vx琶;氓罢讲面V×青咱-】筹霞·肛叫:引“鸳如【=&e“‘~k【(4)胃:最。

-t肛“,:H。

oHoe州擘‰fⅣ=凰e“……=‘J+I二海市自然科学基金(03ZRl4071)和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基金(03SK03)项目资助课题+通讯联系人脚式中f一2t;《,Ⅳ是介质的复折射率,嚣是波矢方向的单位矢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