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少教多学刘卫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年前毛主席的批示: 此件应发给中央宣传部各 正副部长、中央教育部各正副 部长、司局长每人一份,北京 市委、市人委负责人及管教育 的同志每人一份,团中央三份。 并请他们加以调查研究。现在
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 力太大。讲授又不甚得法。 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 举行突然袭击。这三项都 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 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 动地得到发展的。
一、问题:为什么教学成绩上不去 归因:一是教师,二是学生。
• 教师的问题: • 观念落后、能力不够、不够敬业 • 呈现在课堂:效率低下
• 学生的问题:愚笨、懒惰、基础差、习惯 差
• 1、学生愿意读书吗? • 2、学生为什么要读书?
• • •
分析:学生愿意读书吗? 学习语文状况调查。 年级越高越不愿意读书; 从北京调查1000名学生看,从初一68、78%的 喜欢到了高一下降到38、94%;无所谓的从初 一的19、76%上升到到高三的39、82%;高二 竟达46、3%;不喜欢因为教材的原因占44、 1%;认为教师讲解没有意思的占35、28%;
如何实现“少教多学”? 刘卫平
2011、8、30
引子: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表现在:一是书包越来 越重。有权威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小学生 书包平均重量为3.5公斤,初中生达到了5.5 公斤。在部分地区,“拉杆书包”成为畅 销品。这里除了部颁教材和练习册外,大 量充斥的是教辅书,它们大多出自行政部 门和学校的摊售、书店随教材的搭售及家 长和学生的购买。此外还有大量的“解题 技巧”、“特级教师”辅导材料、“重点 中学”习题集,其炮制者多为一些不良出 版商、少数名校的“名师”,及师范院校 的“研究所”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教 研室”。
• 二、少教多学的理论基础 • 1、最早的“少教多学”理论阐述: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592—1670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
毛泽东 一九六四年三月十日
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也非常关注“减负”问题, 曾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大家从培养社会主义 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认真做好“减负” 工作。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这是第一次把“减负”工作明确写入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之中。《中华人民共和 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 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 体学生,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 三十五条则指出“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 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 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 度……推进实施素质教育。”
二是作业越来越多。根据国 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中 小学生占用1.5小时去完成 每日课后校内布置作业的人 42.8%,占用2小时的达到 18.4%,占用2.5个小时的 达8.0%,占用3小时的达 7.9%,仅有22.9%的学生 能在40分钟以内完成校内 作业。许多课外作业机械性 十足,做作业越来越成为 只动手不动脑的“力气 活”。
• 有无可能实现呢? • 看几段视频:
• • • •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一、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二、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学习天地 三、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享受成功的机 会 • 四、给学生创设展示才华的平台
• • • • • • • • • • • • • • •
高一年级学生调查:322人 活跃、生动的课堂59、8%; 气氛轻松的课堂59、3%; 师生互动的课堂49、4% 精选精讲精练的二课堂42、2%; 条例清晰、重点、难点突破好的课堂37\9% 创新的课堂34、5%; 有课外延伸的课堂26、4%; 对旧知识进行有效复习的课堂18、6%; 容量丰富的课堂17、1%; 高二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调查:350人 上课气氛活跃、教师能控制好课堂、学生有所收获95% 师生互动,反对照本宣科按幻灯片念80% 教师有激情,幽默或有哲理70% 补充一些课外知识,拓展视野60%
• 读书是否对学生有利?---诱发动机---马斯 诺的需要层次说---生理、安全、尊重、爱、 自我价值实现。读书内在的需要与快乐— 存在的价值---展现机会---得到激励。
• • • • • •
分析:学生为什么要读书? 1、学生读书是天职。 2、为了上更好的大学。 3、书中自有黄金屋。 4、读书的过程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读书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教师不但要改造教 学内容与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还要自己成为一 位把读书实现个人价值的人,这不仅需要改造自 己的学习思想,还需要教师在学习行为与学习习 惯上成为学生的典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 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近期 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则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 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 担。”“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 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 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 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促进学生 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可见“减负提质” 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要求。
“当美国高中生在做卫星、做飞机、 做潜艇研究的时候,我们最聪明的孩 子都在做习题;当英国伊顿公学的学 生在运动场上为强健体魄流汗的时候, 我们的孩子在做习题;当法国中小学 生在每周三游览各个博物馆的时候, 我们的孩子还是在做习题。”
三是学习时间越来越长。如我市大部分中学 早读课在7:20。许多学生必须在6:30之 前出门搭公交车,甚至还更早;中午放学时 间是11:40;下午上课是14:15,无法休 息;下午放学时间大都在17:40或18:00, 还要晚自习,或者写2—3个小时作业。中小 学生在校时间长,中学生课业负担重,长期 处在紧张状态,其结果是导致中小学生“身 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 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