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本人铁饼技术动作的特点及训练

浅析本人铁饼技术动作的特点及训练

浅析本人铁饼技术动作的特点及训练作者:宋爱民来源:《少年体育训练》2009年第02期我是1978年出生。

身高1米78,体重90公斤,1994年11月进入河北省田径队女子铁饼组.我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女子铁饼第四名,2006年在亚运会上获得冠军,并在2006年世界杯比赛中获得第三名,之所以能在这些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是多年来对正确技术的学习、研究和理解分不开的。

一、技术分析1、预摆阶段:从容、镇定,放松,整个预摆动作协调,幅度大。

2、双支撑起转阶段:通过观看技术录象,能清楚的看到在预摆结束瞬间,肩横轴与髋横轴的扭转幅度较大,几乎成“十”字交叉形,这说明在此刻,腰部的肌群充分被拉长了。

为后面进入旋转动作准备了弹性能量,这是我技术的优势。

在此阶段我的左肩和左膝是同步运行以及身体重心偏高。

两膝关节的弯衄结构较小,这就对后续动作有一定的影响。

左肩和左膝的同步运行有利于积极主动的进行旋转,为提高起转阶段的饼速打下基础。

两膝弯曲小,身体重心高,易于起动。

但是重心高不稳固,易偏离中心轴,形成重心不稳失去平衡。

3、左脚单支撑阶段:右脚离地瞬间。

左脚转动到与投掷方向成45度左右的角度,是右腿的内侧肌群拉紧,借助于肌肉的弹性及其下肢动作的蹬伸,给了一个身体向投掷方向转动的力,同时由力的反作用使得小腿自然后背。

在左脚转动的基础上大约与投掷方向成三十度角时,左脚开始了蹬伸,而右脚的摆动是以大腿带动小腿的摆动,由后下向前上方摆动,再与左脚的蹬伸结合。

蹬起角度大,使身体重心升高,同时,造成身体离地面的距离加大,且为右脚落地造成不良影响。

此阶段,我的左脚的动作超越了左髋,有向左扭转的迹向,表明上肢速度快,利用上肢后摆加快下肢的转动,下肢动作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第二次扭紧的超越器械姿势。

4、腾空阶段:左脚离地瞬间,身体重心伸高,说明向上的腾起角度较大,同时身体躯干的倾角较小,含胸较少,也与双支撑起转阶段的弯曲角度有关。

腾空阶段在利用左脚单支撑给予的反作用力,推进旋转,是第二次扭转形成超越器械的开始,也是超越器械形成的关键。

大学生铁饼教案

大学生铁饼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铁饼的基本知识,掌握铁饼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教学重点:1. 铁饼的基本技巧。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铁饼投掷技巧的掌握。

2. 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教学准备:1. 铁饼若干个。

2. 投掷场地。

3. 投掷标靶。

4. 教学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铁饼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组织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了解铁饼的基本技巧。

二、基本技巧教学1. 教师示范铁饼投掷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教师讲解铁饼投掷的注意事项,如握饼姿势、投掷角度等。

三、团队协作训练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接力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与他人配合,提高团队协作水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铁饼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第二课时:一、课堂复习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铁饼投掷技巧的复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二、实战演练1. 学生进行铁饼投掷比赛,提高实战能力。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投掷动作,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实战演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在铁饼投掷技巧和团队协作方面的掌握程度。

3. 了解学生在课后对铁饼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反思:1. 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铁饼技术教学教案

铁饼技术教学教案

铁饼技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铁饼运动的基本技术要领。

2. 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提高运动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铁饼运动的基本技术。

2. 铁饼投掷的动作要领。

3. 投掷技巧的训练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铁饼投掷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投掷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1. 铁饼运动器材。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3. 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2.1 讲解铁饼运动的基本技术要领。

2.2 示范铁饼投掷的动作要领,强调重点环节。

2.3 让学生分组讨论,理解投掷动作的细节。

3. 实践训练(10分钟)3.1 让学生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铁饼投掷的实践训练。

3.2 注意纠正学生在投掷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动作。

3.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4.2 学生分享自己在训练中的收获和感受。

4.3 针对学生的表现,给出改进建议和下次训练的要求。

5. 安全提示(5分钟)5.1 强调训练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5.2 提醒学生注意自我保护。

5.3 确保训练环境的安全。

本教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铁饼运动的基本技术。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运动兴趣。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铁饼运动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表现,包括投掷姿势、动作要领等。

3. 搜集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七、教学反思2.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

3.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介绍铁饼运动的历史和发展。

2. 推荐一些铁饼运动的优秀运动员和比赛赛事。

3. 引导学生关注铁饼运动相关的资讯,扩大知识面。

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

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

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文章分析了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项专修课的铁饼训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性的建议:加强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坚持终身学习,及时更新铁饼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重视铁饼教学中的力量训练。

标签:四川高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问题与对策铁饼项目是田径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人力与美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

如今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铁饼技术教学训练的方法手段都在不断更新。

然而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铁饼教学训练的新方法新手段并没有及时地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得到有力的推广和普及。

本文将对四川某高校体育专业的铁饼教学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教学训练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以四川某高校体育专业的铁饼教学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咨询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存在的以下问题:(1)教师对学生专项能力知识的分析和了解不足。

在对铁饼专项同学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铁饼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不管成绩好坏,技术对与错,各自的技术动作已经成型,而在入校后,老师没有认真了解学生以往是否学习过铁饼,或者掌握铁饼技术的水平程度。

而是都根据自己掌握的动作和理论对队员进行重新教授。

这种方式难免会造成学生与以前所学技术动作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了自身的动作四不像,既没了以前动作的优势部分,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教师技能水平影响教学效果。

调查发现,一个田径班都是一个老师负责所有田径内容的教学。

而大多数老师都是从事径赛项目教学为主,这种能力结构必然出现老师能力与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对称的现象。

即,在教授投掷项目是老师将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这样以来,由于老师本身的技能水平不足,他的技术就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铁饼训练技术探析

铁饼训练技术探析

铁饼训练技术探析发表时间:2009-08-17T16:16:33.327Z 来源:作者:王宏斌(七台河市体育局,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导读] 掷铁饼是田径运动中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在掷铁饼的技术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旋转和前进相结合.摘要:掷铁饼是田径运动中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在掷铁饼的技术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旋转和前进相结合.投掷者要在旋转中前进,且要有很好的支撑,保持身体平稳,并调动全身肌肉参加工作,达到高度协调的程度.经常练习掷铁饼,能有效地发展人们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速度及灵敏性等素质。

关键词:铁饼;训练;技术;分析掷铁饼是田径运动中一项技术比较复杂的项目,在掷铁饼的技术中,最主要的特点是旋转和前进相结合。

投掷者要在旋转中前进,且要有很好的支撑,保持身体平稳,并调动全身肌肉参加工作,达到高度协调的程度。

经常练习掷铁饼,能有效地发展人们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速度及灵敏性等素质。

1 铁饼概述在田赛项目中,掷铁饼是一个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并沿多轴旋转的投掷项目。

同时它也是奥运会、洲运会、世锦赛和全运会等重大综合性运动会比赛中必不可缺少的竞技项目之一。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它经历了多次技术变革,由原地投掷到侧向上步投掷最后发展到旋转投掷技术,在背向旋转投技术方面又出现了波浪式、踏跳式和背饼式等动作。

从铁饼的技术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铁饼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投掷技术。

同时,纵观这些技术变革,都是以增加器械的工作距离,提高器械的最后出手速度为目的。

因为根据器械飞行的远度公式S=V~2sin2α/g,可知器械的飞行初速度是影响掷铁饼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旋转助跑”是最后用力前积累动量的过程,是整个技术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速度力量则是获得最大出手初速度的关键,训练的核心无疑是速度。

“人体器械体系”围绕纵轴向投掷方向的旋转助跑,是区别于其他直线助跑的田赛项目的特点。

从整个掷铁饼过程来看,掷铁饼的运行速度是一个不断增加的过程。

学校体育学-铁饼教案

学校体育学-铁饼教案

学校:班级:人数:课次:授课教师:
组织:二列横队,间隔两米
教法:教师示范、语言提示,学
生模仿练习。

要求:动作准确,到位,舒展放
松,幅度大,充分热身。

组织:
教法:1、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握饼
动作要领:将铁饼平放于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中,拇指和手掌靠住铁饼,其余四指的最末指节扣住铁饼边缘,然后,持饼臂自然的垂于体侧,手腕微屈,使饼的上沿微靠于前
动作要领:预摆——预摆方法有两种:一是左上右后摆饼法,二是身体前后摆饼法。

两种预摆方法手臂要自然放松,随着持饼手掌的摆动,身体重心随之由左腿向右腿上移动,
动作要领:铁饼位于体后最大限度时上体向。

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以四川某高校为例

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以四川某高校为例
高。
( 2 )教 师技 能水 平 影响教 学效 果 。调查 发现 , 一 个 田径 班都是 个 老师 负 贡所 有 田径 内 容 的教 学 。而大 多 数 老师 都 是从 事径 赛 项 目教 学为 主 , 这种 能力 结构 必然 出现 老师 能力 与教 学 内容不 能完 全对 称 的现 象 。即 , 在教 授投掷 项 目是老 师将 会 出现 捉襟 见肘 的 情 况, 这样 以来 , 由于老 师本 身 的技 能水平 不足 , 他 的技 术就 直接 影响 课程 的教 学效果 。 ( 3 )教 师对 队员 力量训 练 的忽 视 。调 查 得知 , 在铁 饼教 学 中进 行 比较 多 的 是技 术练 习, 而 力 量素 质却 被 忽视 , 基 本 只 是学 生进 行 自我 训I 练, 而 且 强度较 小 , 达不 到铁 饼技 术需 求 , 铁 饼项 目作 为一 个 力 量与 技 术 结合 的项 目, 力 量不 可 忽视 , 技术好, 身体 素 质优 秀 , 而 力 量不 行 , 那 么成 绩 肯 定 受很 大制 约 , 男 子 2公斤 饼 , 在 比赛 中 , 如 果 力量 偏小 , 甚 至 可 能影 响到 旋转 和 最后 用力 ,2 公 斤 铁饼 比较 大 而且 重 , 如果 队 员力 量偏小 , 往 往思 维会 定位 在如 何握 持住 铁饼 , 而 把其 他技 术动作 忽略 了 , 从 而影响 整体 成绩 。 ( 4 )教 师对铁 饼新 型技 术认识 不足 。 ① 对支 撑 腿积 极后 插下 放认识 不 足 。据 观 察 , 许 多运 动 员的 摆 动 腿 在 完成 大 半径 旋 转 、 腾空 、 落 地后 , 支 撑 腿 往往 是被 动 地 下落 , 然 后再 进入 旋转 , 许 多基 层教 练员在 训f 练中 也往 往只 强调 摆动 腿在 旋 转中 的蹬摆 作用 , 而忽视 了支 撑腿在 旋转过 程 中的作 用 。 ② 对 头 部动 作 的认 识 不 足 。在掷 饼 的 时候 头 部动 作 起 着关 键 作用 , 低头眼望地面, 易破坏旋转轴。旋转阶段 : 头与身体转动不同 ( 超 前超后 ) , 并眼望 地 面 , 易 使 重心偏 离旋 转轴 。最 后用 力阶 段 : 头

掷铁饼的教学与训练

掷铁饼的教学与训练

掷铁饼的教学与训练掷铁饼的教学与训练一、掷铁饼技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技术重点:掷铁饼技术教学重点是最后用力技术最后用力是决定掷铁饼远度的主要技术环节,其对远度的贡献率约占60%~70%左右。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掷铁饼最后用力的基本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原地投掷铁饼技术与完整技术中的最后用力技术结构基本相似,但是最后用力是在旋转的过程中,有一定速度情况下,快速完成持续再加速的动作过程,因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原地投掷技术,还要让他们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反复体会最后用力的技术,把最后用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

另外,背向旋转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用力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技术本身又比较复杂,特别是双腿支撑旋转进入单腿支撑旋转阶段,旋转中既要控制手中的铁饼,又要考虑方向、位置、动作的平衡等。

因此,初学者必须花费较多的时间反复学习和体会转动中的平衡感、节奏感和超越器械的肌肉本体感。

教学时间的安排一般是原地投占30%,正面旋转投占10%,背向旋转占60%左右。

技术难点:掷铁饼技术教学难点是旋转与最后用力的衔接技术旋转腾空后,右脚着地到左脚着地,迅速形成双支撑用力,优秀运动员一般用0.1秒左右。

这是旋转结束和进入最后用力动作的开始,完成这一衔接阶段的动作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动作结构上形成了最有利的用力姿势。

这一动作衔接紧密,能够有效地提高旋转速度的利用率。

初学者往往在旋转后很难控制上体继续旋转的速度,很难及时完成右腿单腿支撑转动动作。

无法形成大幅度的最后用力姿势,或者常常使旋转和最后用力中间出现明显的停顿。

有的初学者旋转投的成绩不如原地投的成绩好,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在最后用力中右腿右髋不失时机地进行积极蹬转用力,是关系到由下而上用力的技术基础,它可以较好地形成和促使以腰部和胸部带臂鞭打的基本用力技术。

但是,初学者往往右腿只蹬不转,或是只用手臂去投掷铁饼,很难做到全身协调一致地鞭打用力。

背向旋转开始由双支撑旋转进入单支撑旋转技术,对下肢积极转动,上下肢的配合,左右侧轴的要求,前后动作的方向、路线,以及重心移动和平衡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初学者进行练习时常常是顾此失彼,难以照顾到方方面面,学习难度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院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分析
作者:唐海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3年第05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专项专修课的铁饼训练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性的建议:加强对教学对象的了解;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坚持终身学习,及时更新铁饼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重视铁饼教学中的力量训练。

【关键词】四川高校;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问题与对策
铁饼项目是田径比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人力与美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各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田径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

如今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铁饼技术教学训练的方法手段都在不断更新。

然而这些新方法、新手段,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铁饼教学训练的新方法新手段并没有及时地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得到有力的推广和普及。

本文将对四川某高校体育专业的铁饼教学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教学训练建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以四川某高校体育专业的铁饼教学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法、咨询法、对比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体育专业铁饼教学训练存在的以下问题:
(1)教师对学生专项能力知识的分析和了解不足。

在对铁饼专项同学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铁饼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不管成绩好坏,技术对与错,各自的技术动作已经成型,而在入校后,老师没有认真了解学生以往是否学习过铁饼,或者掌握铁饼技术的水平程度。

而是都根据自己掌握的动作和理论对队员进行重新教授。

这种方式难免会造成学生与以前所学技术动作发生冲突,从而导致了自身的动作四不像,既没了以前动作的优势部分,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知所措,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2)教师技能水平影响教学效果。

调查发现,一个田径班都是一个老师负责所有田径内容的教学。

而大多数老师都是从事径赛项目教学为主,这种能力结构必然出现老师能力与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对称的现象。

即,在教授投掷项目是老师将会出现捉襟见肘的情况,这样以来,由于老师本身的技能水平不足,他的技术就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师对队员力量训练的忽视。

调查得知,在铁饼教学中进行比较多的是技术练习,而力量素质却被忽视,基本只是学生进行自我训练,而且强度较小,达不到铁饼技术需求,铁饼项目作为一个力量与技术结合的项目,力量不可忽视,技术好,身体素质优秀,而力量不行,那么成绩肯定受很大制约,男子2公斤饼,在比赛中,如果力量偏小,甚至可能影响到旋转和最后用力,2公斤铁饼比较大而且重,如果队员力量偏小,往往思维会定位在如何握持住铁饼,而把其他技术动作忽略了,从而影响整体成绩。

(4)教师对铁饼新型技术认识不足。

①对支撑腿积极后插下放认识不足。

据观察,许多运动员的摆动腿在完成大半径旋转、腾空、落地后,支撑腿往往是被动地下落,然后再进入旋转,许多基层教练员在训练中也往往只强调摆动腿在旋转中的蹬摆作用,而忽视了支撑腿在旋转过程中的作用。

②对头部动作的认识不足。

在掷饼的时候头部动作起着关键作用,低头眼望地面,易破坏旋转轴。

旋转阶段:头与身体转动不同(超前超后),并眼望地面,易使重心偏离旋转轴。

最后用力阶段:头与身体转动不同(快或慢),眼望投掷区,易破坏身体平衡,并造成出界或犯规。

调查发现,很多教师都忽视了头部运动在整个技术环节中的重要性,在整个运动中头部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成绩。

在目前的训练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运动员的头部运动不是简单的随着肢体运动,而是在动作方位变化的同时采用“摆头”的方式,即在肢体完成旋转后再迅速把头回摆至相应的方位,尤其是在铁饼将出手的瞬间摆头的动作更明显,通过人体力学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摆头”动作对运动员的最后用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迅速地摆头可以迫使或激发运动员最后“振胸”“甩臂”良好动作的出现,从而更有利于加大铁饼出手时的初速度。

③对左肩动作技术理解不足。

通过观察,学生在最后用力的时候左肩技术基本都是错误的,在技术动作完成的最后阶段左肩是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左肩在最后阶段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完成技术动作的标准,对于这一点,每个运动员都不可以否认。

但是左肩在投掷过程中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恐怕是许多人探究的问题了。

众所周知,超越器械原理是投掷项目中的重要原理,超越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投掷成绩的好坏,而超越器械的好坏与左肩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

超越器械要求下肢运动的速度快于上体的运动速度,在投掷运动中许多运动员很难做到这点或做得不充分,原因在于他们上体运动的速度过快。

如果我们在掷铁饼最后用力时,有意识地把左肩向右收紧,使非投掷臂向右后方贴近身体,直至在最后出手瞬间将左肩突然制动,就会比较容易形成掷铁饼所要求的超越器械。

这样做还可以更好地使上体与下肢形成扭紧状态,从而有利于发挥人体旋转的速度,进而可以提高铁饼出手瞬间的初速度。

④投掷臂动作对最获得后用力的直接影响的认识及运用方法认识不足。

在铁饼运动中,投掷臂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铁饼的运动轨迹,在投掷臂获得尽可能大的旋转力的时候,要保持铁饼与手臂之间的自然状态。

所以在整个铁饼技术中投掷臂动作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如果这一环掌握得不够,那就是前功尽弃。

这一点在投掷项目中非常普遍,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预
摆、起转、腾空、落地、蹬转、挺胸、收腹动作做得都不错,但最后铁饼的运动轨迹却很糟糕。

原因就在于他们忽视了投掷臂的动作,在整个投掷过程中投掷臂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能放松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投掷臂自然留住(这种自然留住就是良好的投掷臂动作),进而影响到在最后用力中投掷臂的鞭打动作。

所以在技术训练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强调投掷臂的放松,也就是说从肩关节开始放松,要求做到身体开始旋转后,能保持良好的投掷动作。

对于投掷臂最后用力的鞭打动作主要强调的是保持合理的铁饼运行半径,从而使铁饼获得更大的速度。

三、提高铁饼教学训练效果的对策
1、加强对教学对象的了解
加强对教学对象的了解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以前,认识分析教学对象对铁饼技术的熟悉和了解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动作技术特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提高铁饼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2、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根据田径教师的师资结构现状,在田径课程教学中合理搭配教师资源,发挥教师的优势,避免劣势,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坚持终身学习,及时更新铁饼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
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进修学习,掌握铁饼技术教学训练的最新方法和手段。

同时老师也要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充电,积极申请外出学习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重视铁饼教学中的力量训练
身体素质的技术学习的基础,在铁饼教学课时的安排上要做到技术和身体素质训练合理搭配,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有平.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竞技能力某些决定因素综合评价的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06.66-68.
[2]郭丽钦. 国内外优秀男子铁饼运动员6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01.02.61-63.
[3]田勇强,李虹.我国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部分身体素质指标的检测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 2002.01.69-71.
[4]李宝宅,刘素兰,李瑞先.国内外优秀铁饼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的对比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02.87-89.
【作者简介】
唐海(1983-)男,四川成都人,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级,主要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