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养条件下透析液和反渗水微生物监测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

血液透析室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

d i 0 3 6 / i n 1 7 —4 9 ( ). 0 0 0 . 2 o :1 . 9 9j s . 6 31 0 R 2 1 . 2 0 0 .s
血液透析 室透析 液及 透析用水 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
卢慧懿 ,邱炽 昌 ( 州市惠阳 惠 区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 广东惠阳56 0 心, 12 ) 0
本 中的细菌 菌落数 ( F mI。计 算公 式 :细 菌菌 落数 ( F m1 一平 皿上 的细菌 菌落数 ×5 C U/ ) C U/ ) 。
1 2 2 医务 人 员手和 空气 污染检 测 用浸有 含相应 中和剂 的无 菌洗 脱 液棉 拭 了涂 抹 医务 人员 双 手 ,进 .. 行 菌落计 数并检 测病 原菌 ,以细菌 总数 ≤5 F c ,不检 出致病 菌为合 格 。空气 :用 9m 直 径血 平皿 C U/m c 在 治疗 室 、处 置室布 点 ,面积 ≤ 3 m。 布 3个 点 ,面 积为 ≥ 3 m。者 布 5个 点 ,暴露 5 n后送 培 养 ; 0 者 0 mi 以细菌总数 受≤ 2 O F m ,不 检 出溶血性链 球 菌为合格 。 o C u/
中 ,有 多 种 环 节 可 能造 成 污 染 ,应 加 强透 析 液 的监 测 工 作 。
[ 键 词 ]透 析 液 ;细 菌 ;污 染 ;监 测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R 5 . ;R17 495 1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1 7 ~10 (0 0 2 o 4 0 文 6 3 4 9 2 1 )0 一R 4 — 2
[ 稿 日 期 ]2 1 收 0 0—0 —1 4 1
[ 作者简介]卢慧懿 ( 9 9 ) 1 7 一 ,女 ,广东惠州人 ,护师,从事血透专科护理 工作。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微生物控制-刘丁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微生物控制-刘丁

●培养介质 低营养成分培养基有TGEA培养基、R2A培养基、
CPS培养基、DP琼脂培养基等。 ●孵育时间
35℃是最不适宜获得最高菌落数的温度,计数 结果不及28℃时的14%,20℃时的20%。 ●孵育温度
细菌总数会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一般12-14d 可达到最高计数,而在前6天,增长速率最快。
特点
●对透析机内部的水进行加热(85℃),的同时 加入化学剂(柠檬酸),达到消毒除钙的目的。
问题
●有化学残留的可能,需检测残余量(PH) ●对设备稳定性的影响比热消毒更严重。
柠檬酸:消毒、脱钙 乳酸:脱脂 果酸:抑菌、缓腐 氮化硼:高温润滑
特点
●常温下用化学消毒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
对透析机消毒,次氯酸钠是最常见的消毒剂。
培养基/方法
PCA/倾倒平皿时 PCA/均匀涂布法 m-SPC/滤膜法 R2A/均匀涂布法
R2A/滤膜法
细菌总数(CFU/ml)
2d 3d 7d 35 120 400 390 400 430 70 940 1700 1500 3400 3800 440 1000 2300
耐氯菌在R2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28℃培养5-7天后, 生长缓慢的耐氯菌菌落开始出现,其对1.0mg/L的游 离氯的抵抗力很强。
头脑 80%
心脏 75%
肌肉 75%
肺 86%
每位患者按每周3次,每次150L计算:
●每年:23400L的透析液,其中99%为反渗水,
每所医院血透中心按50位患者计算:
●每年:>1,000,000L的透析液
2008年全球范围的透析中心估计25,000所
●每年:需要25,000,000,000L的透析液
基本要求

不同检测方法对透析用水细菌监测的应用效果评价

不同检测方法对透析用水细菌监测的应用效果评价

不同检测方法对透析用水细菌监测的应用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检测方法检测透析用水细菌的效果。

方法:遴选2021年11月份我院透析用水样本共计60份,检测方法分别应用①过滤法;②涂布法;③倾注法,分别采用普通琼脂(48h,36℃)及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 (168h,20℃)实施细菌培养,互比其细菌菌落数。

结果:无论在细菌检出率,亦是培养培养菌落计数中低温度长时间培养(20℃,168h)要远远优于高温度短时间培养(36℃,48h)(P<0.05)。

结论:低温度长时间培养(20℃,168h)——TGEA过滤法更加适宜应用在透析用水质量的监测当中,其检测结果准确、便捷等优势,能够保障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安全。

关键词:细菌培养;TGEA培养基;透析用水;血液透析;细菌菌落数血液透析是肾衰竭患者替代肾功能的方法,而血液透析用水的质量是血液透析的重中之重。

通常情况下,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都会与透析用水(360L)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正常人饮水量仅是该数据的1/30,倘若透析用水中含有污染物(化学污染、内毒素、细菌等),都会通过透析膜进入患者体内,而透析中任何一个患者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带来威胁,并影响血液透析的质量。

此外,伴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医生越来越重视透析用水的质量。

基于此,本次研究将不同透析用水检测方法进行一一比较,旨在选择可行性的检验方法,保障血液透析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样本来源遴选2021年11月份我院透析用水样本共计60份,分别来源于水处理系统进水软管连接部位、透析机断开、回水口及出水口部位。

1.2材料①微生物检测试剂盒;②TGEA由天津施特雷商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③无菌过滤膜(0.45µm);④抛弃型无菌过滤杯(Microsart®@filter);⑤微生物限度三联不锈钢过滤器(Combisart®)德国赛多利斯公司提供;⑥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由北京路桥提供;⑦菌落计数仪器由西班牙IUT公司提供;⑧生化培养箱(LRH250A)。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的调查与分析

2 结果
2008年1月~2008年12月常规监测出、入口透析液43例,全面监
测A、B液,反渗水20例的细菌含量见表1。从表1可见入口处透析液
存在污染,B液细菌数严重超标。
表 1 2008 年 1 月~2008 年 12 月 A、B 液,反渗水,出、入口透析
液含菌量 (cfu/ml)
监测项目 监测份数
2012cfu/ml;反渗水平均细菌数为2cfu/ml。结论 入口处透析液在配制过程中有多个环节可能造成污染,B液污染特别严重,应加强透
析液监测。
关键词:血液透析液;细菌污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09)11-0080-02
血液透析系统包括透析机、透析器、透析液和水处理及其他 辅助装置,该系统的污染可直接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和热原反应。 常见的原因有血管通路部位、透析器、透析机和透析液的污染[1]。 为发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透析液细菌污染的原因及对
防治艾滋病意识,避免风险因素;全民普及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基本知识,进行性健康和安全性行为教育等干预工作,改变危险行为,预
防控制艾滋病在本地区的传播与蔓延。
关键词:少数民族;艾滋病;认知;态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09)11-0081-03
工作单位:533000 百色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本研究为广西百色市科技局立项,项目编号:908038 收稿日期:2009-05-22
对象 男护生 女护生 注:*p<0.05。
例数 23 26
M(不适应) 3.1±1.1* 1.3±0.8
表 1 男女护生 CMI 评分结果 (分)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1、透析用水每天检测电导率,每周检测水的硬度和游
离氯含量(<0.5ml/L),每月细菌培养一次。

要求细菌数
<200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

2、内毒素检测每3个月一次,要求细菌数<
200cfu/ml,内毒素<2Eu/ml,以上检查结果和化验单应登
记并保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4、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

5、透析液按要求配备,做好配制记录,有专人核查登记,浓缩B液在配制后24小时内使用。

做好质量控制,取
浓缩液样品1份,按倍比稀释倍数加透析用水34份,稀释
成透析液,检测下列各项指标:①电导度:0.13-0.14s/m;
②PH:7.1~7.3;③渗液压:280~300mmol/L ;④血气分析:PCO25.3~8.0kp(40-60mmHg) HCO3-30~35mmol/L。

6、透析液每批次进行细菌培养及溶质浓度测定,并登
记检查结果,归档保存。

7、当疑有是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要求透析器入口液的细菌菌落总数≤
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不得检出
病原微生物。

8、浓缩液配制桶,每日用透析用水清洗1次,每周至
少用消毒剂进行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

配制桶消毒时,须在桶下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配制桶滤蕊,每周至少更换1次。

透析液细菌培养的取样注意事项

透析液细菌培养的取样注意事项

透析液细菌培养的取样注意事项很久以前,细菌培养的取样,分进口和出口但是,当时的翻译失误,把透析机的入口出口,翻译成了透析器的入口和出口透析机的入口和出口,就是反渗透水进入机器的位置和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

正确的取样就是取反渗透水和透析液。

透析器的入口和出口,应该是同一个位置。

因为,这两点的细菌培养结果应该是完全一样的,细菌不会通过透析膜,所以,透析液里的细菌数量不应该因为通过透析器有任何改变但是,事实上,我们从透析器的入口采样的结果通常是可以培养出细菌;而透析器出口采样,则没有细菌被培养出来。

为什么呢?因为,快速接头不是无菌的,快速接头的密封圈外侧的位置是永远无法消毒的位置。

通过快速接头,透析液入口快速接头取样,可能会受到快速接头的二次污染。

而从透析器的出口取样时,我们可以发现透析液流过的所有途径都是无菌的,这里的取样结果才是正确的。

至于一些机器提供了采样口,那个准确的讲应该是生化检验的取样口,那个位置也不适合取样进行细菌培养。

有采样时可能操作不规范造成细菌超标。

我学到采样步骤是这样的,采样得由两个人完成。

1。

人都得带无菌手套2.甲准备取样。

乙给采样口消毒,准备好酒精灯,打开采样得注射器给甲,甲采样后用酒精灯封管,放在无菌盒里送到预防科!!(不知道对不对?)采样用酒精灯灭菌,为什么呢?因为用其他的消毒方式,容易有消毒液混入采样液体,持续灭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那么酒精灯烘烤的灭菌方式适合什么样的情况呢?必须是比较开放,光滑,容易迅速被火焰加热的情况,例如试管口,例如橡胶塞。

而机器的取样口完全不符合这样的情况,所以用酒精灯烘烤并不会杜绝二次污染的发生,所以,4楼,你做的很繁琐,很辛苦,用用心,很尽力,但是,没有效果。

机器设置的取样口,只是生化取样口,不是细菌培养取样口。

在金宝机器上,在透析液管路和反渗水的输入管路上,都应该串联两个“扎不烂”(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理解),这个就是金宝公司提供的采样口,这个采样口是可以用来取样做细菌培养的,这个采样口是可以用酒精灯烘烤方式的。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做好水处理设备的维护与养护。

二、做好透析用水水质和透析液的监控。

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细菌数不能超过100cfu/ml。

2、透析液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细菌数不能超过100cfu/ml。

3、每季度进行一次透析用水、透析液内毒素检测,采样部位同上,要求透析用水内毒素<0.25EU/ml、透析液内毒素<0.5EU/ml。

4、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一次,透析用水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

透析用水允许的化学污染物的最大浓度。

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CHINA HEAL T H INDUSTRY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监测结果分析蒋保军祁阳县人民医院,湖南永州426100[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的情况,分析其主要污染的菌株。

方法 采用倾注法对水及透析液中细菌含量进行检测,采用常规方法对细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定性凝胶法对水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 透析用水的平均菌落数为132 CFU/mL,其内毒素的阳性率为6.1%,透析器的入口处透析液的平均菌落数为263 CFU/mL,透析器出口处平均菌落数为651 CFU/mL,透析时透析液中平均菌落高于透析用水,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污染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及球菌。

不同时间其细菌含量不同,在4~10月份其平均细菌含量较同年其它月份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透析液在制备、运输等多个环节中均可能引起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再次污染,对水路进行合理设计及定期消毒是减少透析用水再次污染的主要措施,同时建立定期开展细菌学监测。

[关键词] 血液透析;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污染[中图分类号] R1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3)08(b)-0166-02血液透析系统主要包括水处理系统、透析用水、浓缩透析液及透析机等设备组成,高质量透析治疗的过程中要保证合格的透析液,然而透析系统的不同环节操作不合理都会引起透析液的污染[1],本研究探讨血液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的情况,分析其主要污染的菌株。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主要对于透析用水、透析液、a液及B液中细菌含量进行检测,透析用水:主要是由普通自来水经过过滤、吸附、软化及反渗形成的反渗水,可以分为罐前反渗水及罐后反渗水;透析液:主要是由浓缩液(a液及B液):透析液按照1:34的比例进行混合而成,其中a液包含多种电解质,为高渗液,B液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 目的 比较不 同培养基 、 孵 育温度及 培养时间的选择对 透析液 和反渗水 微生 物监测总 菌落计 数的差 异, 确认透析液和反渗水微生物监测 的最佳培养条件 。方法 采用无菌透析液 和无 菌反渗 水配置模拟污 染水样 不论是 2 5℃还是 3 5 o C, T G E A的生长情 本, 倾注法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 ( E MB ) 、 大豆酪蛋 白琼脂 ( T S A) 、 胰蛋 白胨 葡萄糖浸 液( T G E A) 培养基 , 于2 5℃ 和3 5 c c分别进行培养 , 并记 录培养 4 8 、 7 2 h及 7 d的生长情况 。结果 与培养 7 2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结论 关键 词 : 血液透析液 ; 反 渗水 ; 总菌落数计算
c h o i c e o f h e mo d i a l y s a t e a n d r e v e r s e o s mo s i s w a t e r f o r n i f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mo n i t o in r g o f h e t e r o t r o p h i c p l a t e c o u n t , a n d f u r t h e r
P i n g t u n g C h r i s t i a n H o s p i t a l ,T a i w a n P i n g t u n g 8 1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c o m p a r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m e d i a , i n c u b a t i o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a n d c u l t u r e t i m e s o n t h e
d i fe r e n t me d i a
Z HOU Y u e c h a n g ,R EN L i n a , WANG Xu h u i , C HE N J i a n we n , C HE N Mi a o p e i , MA O
H o n g z h o n g , H A N L i i f e .
Co mp ar i s o n a na l y s i s of mi c r o bi o l og i c al m oni t o r i n g b e t we e n he mo di a l y s at e an d r e v e r s e o s m os i s wa t e r un de r
况 均最佳且最接近预期菌落数 ( P< 0 . 0 5 ) ; 各种培 养基 培养 7 2 h比 4 8 h 生长好 ( P< 0 . 0 5 ) ; 培养 7 d后 的菌落数 使 用倾 注平板法及 T G E A培养基对透析液和反渗水进行 微生 物监 测 , 需 同时在 2 5℃及 3 5℃条件 下培养至少 7 2 h , 方可产生有效 的监测报告 , 确保 患者的透析安全。
周悦昌 , 任 丽娜 , 王旭辉 , 陈建 文 , 陈妙 佩。 , 毛 鸿忠 , 韩 立 杰
( 1 .牡 丹江 市第 二人 民医院检 验科 , 黑龙 江 牡 丹江 1 5 7 0 0 0 ; 2 .牡 丹 江市第 二人 民医院血 液净 化 中心 , 黑龙 江 牡 丹 江 1 5 7 0 0 0; 3 .屏基 医疗 财 团法人 屏东 基督 教 医院教 学研究 部 肾脏科 研 究小组 , 台湾 屏东 8 1 1 )
中图 分 类 号 : R 4 4 6 . 1 1
文献标志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3 - 8 6 4 0 . 2 0 1 5 . 0 5 . 0 1 7
不 同培 养条 件 下 透 析 液 和 反 渗 水 微 生物 监测 的 比较 分 析
4 7 8
检验 医学 2 0 1 5年 5月第 3 O卷第 5期
L a b o r a t o r y Me d i c i n e ,M5
文章编号 : 1 6 7 3 . 8 6 4 0 ( 2 0 1 5) 0 5 4 ) 4 7 8 4 ) 6
( 1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 L a b o r a t o r y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o f Mu d a n j a n g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u d a n j i a n g 1 5 7 0 0 0 ,C h i n a ;2 .B l o o d P u r fc i a t i o n C e n t e r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f o Mu d a n j a n g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u d a n j i a n g 1 5 7 0 0 0 ,C h i n a ;3 .T e a m o f N e p h r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Me d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