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5月第28卷第5期

文章编号:1005-2224(2013)05-0321-0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赵顺英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A

赵顺英,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秘书、北京市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等。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哮喘;

支气管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儿童

Keywords :respiratory diseas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asthma ;bronchoscope ;sleep apnea syndrome ;bronchiolitis ;at ?omizing inhalation ;children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国内外在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面均有研究。本文仅就疾病诊治方面主要研究进展尤其是能为临床提供指导部分介绍如下。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

2011-08-30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IDS )和美国

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 )共同制定并在线公布了“3月龄以

上婴儿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同年10月该指南全文刊出于《Clinical Infeet ?ions Discases 》杂志[1]。

指南涉及的诊疗内容包括根据病情轻重,选择CAP 患

儿诊疗场所[门诊、住院或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诊断性检查项目、抗感染治疗、辅助外科治疗及非抗感染治疗、

初始治疗无效者的管理、出院标准和CAP 预防等7个方面。本指南在几方面对我国有借鉴意义:(1)X 线胸片检查和复查的指征;(2)对CAP 患儿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3)抗感染治疗方面。X 线胸片检查推荐:对于疑

似CAP 患儿,若病情稳定能在门诊进行治疗,则无需常规进行X 线胸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所有住院诊治的患儿,均应进行正、侧位检查以了解肺炎部位、范围及实质病灶

浸润特征,明确肺炎并发症,指导治疗。对于治疗顺利逐渐康复痊愈的患儿无需复查。对所有肺炎或疑似存在低氧血症患儿,均应进行SpO 2检测,可作为是否需要住院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抗感染治疗提出4个问题,即对门诊和住院怀疑CAP 患儿抗感染治疗的推荐、如何将细菌耐药减到最低、CAP 抗微生物治疗的合适疗程、对有预期治疗效果的CAP 患儿如何随访。高质量证据提示,学龄前儿童不必常规抗菌治疗,因为病毒病原是该年龄段CAP 最常见病原。对门诊CAP 患儿据年龄(<5岁和≥5岁)选择治疗药物:<5岁者推测为细菌病原者,推荐大剂量阿莫西林,推测为非典型微生物病原者,推荐阿奇霉素,推测为流感病毒肺炎,选择奥司他韦;≥5岁者尤其须警惕非典型微生物,无法排除者则可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指南对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选择有详尽的推荐表,包涵儿童与成人治疗和预防推荐,涉及目前常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10d ,对某些脓胸患儿,适时胸腔引流下抗菌药物疗程需2~4周。

虽然目前我国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反应性支原体肺炎在我国各地均存在,因其易导致肺不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而影响患儿生命质量,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及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须达成共识。韩国和日本将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经抗生素治疗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在加重的肺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能迅速退热并使影像学改变好转[2-4]。笔者经临床病例统计分析认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高热仍持续1周以上,C-反应蛋白(CRP )>40mg/L ,肺部高密度均匀一致实变阴影超过2/3以上肺叶,CT 值>40Hu ,伴或不伴胸腔积液,可视为需加用激素治疗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但有关激素治疗的剂量不一。Lee 等[3]使用泼尼松1mg/(kg ·d )口服,连用3~7d ,效果明显。Youn 等[4]对小部分泼尼松1mg/(kg ·d )口服治疗无反应者,改甲基泼尼松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电子信箱:

zhaoshunying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224602.html,

专题笔谈

儿科临床医学研究进展

·

·

321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 May.2013Vol.28No.5

龙10mg/(kg ·d )静点2~3d 并在1周内减停,或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 )1g/(kg ·d )1~2次,所有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在几天内均明显改善且无相关副反应。而Tamura 等[2]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甲基泼尼松龙30mg/(kg ·d )连续静点3d ,纳入标准为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7d 以上、临床不见好转、影像学加重的患儿,平均加用激素天数为(10.1±2.8)d ,结果所有患儿应用激素后14h 内热退,住院时间和疗程缩短,预后良好。这篇文献纳入患儿标准与笔者得出的难治性肺炎需激素治疗判断指标在时间上类似。有关糖皮质激素剂量国内尚无定论,应结合患儿临床、影像学表现及CRP 考虑不同剂量激素治疗。笔者研究发现,影像学表现高密度实变和CRP 明显升高>120mg/L ,在除外感染基础上可加大激素用量(文章待发)。

虽然目前公认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包括肺炎支原体直接侵犯气道和肺部以及肺炎支原体激发机体的过度炎症反应,但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机制不明。国外零散研究提示可能与肺炎支原体型别或载量、宿主免疫状态、肺炎支原体耐药或合并感染有关,其中耐药问题许多国家均有研究报道;但对于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应用何种抗生素治疗尚无定论,我国虽有使用氟喹酮的报道,但因与激素共用,具体疗效尚有待于证实[6]。

腺病毒肺炎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和北方一些地区有小规模流行趋势,重症病例较多,并有一定病死率,故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7]。在临床和影像学方面,腺病毒肺炎有其相对特征性表现,诊断依赖于咽试子、气道抽吸物或灌洗液病毒抗原和(或)核酸检测阳性。重症病例特点为高热持续不退、面色苍白、精神差、烦躁等感染中毒症状重;双肺布满湿啰音、喘鸣音;X 线胸片表现为迅速融合的大片状实变影,多为多叶多灶受累;有肺外受累如心脏、肝脏、中毒性脑病甚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病例可由于脏器功能衰竭而致。此外发现,腺病毒损伤气道上皮,一些重症或死亡病例支气管镜下表现为黏膜糜烂剥脱或支气管样塑形物阻塞气道,影响自主通气功能和机械通气[8]。对于重症病例,除考虑选用利巴韦林、IVIG 、全身激素之外,须强调及早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治疗、及时发现气道阻塞表现并及时应用支气管镜清除阻塞物(黏膜剥脱或支气管样塑形物)、及早机械通气治疗。2

哮喘

对于学龄前期儿童反复喘息的治疗是各国研究的热点。最近Zeiger 等[9]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文章引起全球关注,该研究小组对278例12~15个月反复间歇性喘息且哮喘预测指数阳性患儿进行了两组布地奈德治疗观察:一组应用布地奈德0.5mg/次,2次/d ,雾化吸入;另一组在临床诊断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给予布地奈德1mg ,连用7d ,结果发现:在1年的研究期间内,所有预后指标尤其是急性加重发作频率、需治疗的呼吸道疾病发生频率等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明确提示,对于发作性病毒相关喘息,连续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并不能防止急性加重发作的发生、不能减轻病情,也不能减少急性症状的治疗,但确实增加了激素剂量;但该研究未使用安慰剂对照,故每组治疗方案是否有效尚无法定论[9-10]。

近年来,哮喘患者“个体化治疗”概念引起关注和接受,哮喘的非均质性及哮喘患者对治疗药物的不同反应使个体化用药成为必然。哮喘个体化治疗得益于对哮喘表现型的认识,如过敏性哮喘、病毒诱发性哮喘、运动诱发性哮喘,部分患儿为多因性或与肥胖有关。目前正在进行哮喘患者内表型(Endotype )的研究,即根据哮喘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分型,因哮喘诱发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病理生理不同,因而决定其具不同临床表型。研究提示,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儿对吸入糖皮质激素(ICS )的反应要优于阴性患儿,存在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肺功能不佳、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较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高、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较高、外周血IgE 较高、甲酰胆碱PC 20较低、阳性哮喘家族史或重症或症状频繁、病程2年以上者,常预示ICS 较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 )治疗反应更满意[11]。LTRA 则在另一些情况下显示出优势,如不愿或无法使用激素、病毒诱发性哮喘者等。此外,运动诱发性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低龄(<10岁)、病程较短、尿白三烯水平高、嗜酸粒细胞半胱氨酸白三烯1受体表达下降(<60%)者,常预示LTRA 治疗反应较好[12-15]。

最近有研究对经低剂量ICS 治疗控制不佳患儿进行随机双盲三阶段交叉设计研究比较加倍ICS 剂量、低剂量ICS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 )、低剂量ICS +LTRA 等3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发现,ICS +LABA 组治疗反应良好发生率高于加倍ICS 剂量组和低剂量ICS +LTRA 组[16]。值得关注的是,165例患儿中161例(98%)对不同治疗方法反应不同,两两比较发现,50%~60%患儿低剂量ICS +LABA 治疗反应更佳,另30%左右患儿应用加倍ICS

剂量或低剂量ICS +LTRA 治疗反应更好[16]。3

支气管镜治疗

目前支气管镜进入更深入应用阶段——进行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国内已应用支架解决先天性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狭窄和(或)软化,使手术后顺利脱离呼吸机;或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引起持续喘息、反复肺炎等[17]。也有应用球囊扩张和冷冻治疗感染后支气管闭塞和支气管内增生性病变等,但因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国内刚刚起步,更多病例积累经验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18]。4

呼吸睡眠方面

美国儿科学会2012年推出《阻塞性睡眠窒息综合征(OSAS )的诊断和处理》,主要结论如下:(1)推荐所有儿童和青少年都应该筛查是否存在鼾症;(2)多导睡眠监测·

·

322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5月第28卷第5期

(PSG)应用于有打鼾和OSAS症候和体征的青少年和儿童,若无条件进行PSG,应用其他替代诊断试验;(3)腺扁桃体肥大患儿,切除手术是一线治疗;(4)术后应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5)治疗后若有持续症状和体征或高危因素患儿,应进行客观检查;(6)如不能进行手术切除或手术后OSAS持续存在,推荐CPAP;(7)对超重或肥胖患儿,除其他治疗外,推荐控制体重;(8)轻度OSAS患儿如存在手术禁忌证或手术后仍轻度OSAS患儿,应予鼻内激素治疗[19]。

5毛细支气管炎治疗

高渗盐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并能降低患儿临床病情严重度评分,可显著缩短喘息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未见严重副反应[20]。目前国内开始临床应用这一方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6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

关于雾化吸入治疗的用药方案及药物配伍信息非常有限。美国发表的“常用雾化吸入药物混合配伍指南”采用了易于使用的表格形式,为临床提供了可供雾化吸入的药物及其配伍的各种参考信息。在该指南的基础上,2012年结合了中国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现状,制定了儿童雾化吸入药物治疗共识,根据不同疾病提出雾化治疗的推荐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21]。

参考文献:

[1]Bradley JS,Byinton CL,Shah SS,et al.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older than

3months of age: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by the Pediatric In?

fections Disease Society and the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America[J].Clin Infect Dis,2011,53:e25-76.

[2]Tamura A,Matsubara K,Tanaka T,et al.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

nia in children[J].J Infect,2008,57(3):223-228.

[3]Lee KY,Lee HS,Hong JH,et al.Role of prednisolone treatment in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

Pediatr Pulmonol,2006,41(3):263-268.

[4]Youn YS,Lee KY.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Korean J Pediatr,2012,55(2):42-47.

[5]刘金荣,赵顺英.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表现特征和预测因素.

中华儿科杂志,2012,50(12):915-918.

[6]Lu A,Wang L,Zhang X,et 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224602.html,bined treatment for child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with ciprofloxacin

and glucocorticoid[J].Pediatr Pulmonol,2011,46(11):1093-1097.

[7]Tang LY,Wang L,et al.Adenovirus serotype7associated with

a sever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disease outbreak in infants in

Shaanxi province,China[J].Virol J,2011,8:23.

[8]钟礼立,梁沫,谢乐云,等.腺病毒肺炎12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24-727.

[9]Zeiger RS,Mauger D,Bacharier LB,et al.Daily or intermit?tent budesonide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wheez?

ing[J].N Engl J Med,2011,365(21):1990-2001.

[10]Hedlin G,Konradsen J,Bush A.An update on paediatric asth?ma[J].Eur Respir Rev,2012,21(1):125,175-185.

[11]Knuffman JE,Sorkness CA,Lemanske RF Jr,et al.Phenotypic predictors of long-term response to inhaled corticosteroid and

leukotriene modifier therapies in pediatric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9,123(2):411-416.

[12]Kondo N,Matsui E,Nishimura A,et al.Pharmacogenetics of asthma in children[J].Allergy Asthma Immunol Res,2010,2

(1):14-19.

[13]Bacharier LB,Boner A,Carlsen KH,et 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sthma in childhood:a PRACTALL consensus re?

port[J].Allergy,2008,63(1):5-34.

[14]Papadopoulos NG,Arakawa H,Carlsen KH,et al.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ICON)pediatric asthma[J].Allergy,2012,67

(8):976-997.

[15]Martin RJ,Szefler SJ,King TS,et al.The predicting response to inhaled corticosteroid efficacy(PRICE)trial[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19(1):73-80.

[16]Lemanske RF Jr,Mauger DT,Sorkness CA,et al.Step-up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uncontrolled asthma receiving inhaled

corticosteroids[J].N Engl J Med,2010,362(11):975-985.[17]许煊,丁辉,李丹丹,等.纤维支气管镜下带囊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气管狭窄2例[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4):

250-254.

[18]孟晨,刘霞.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气道阻塞、狭窄22例[J].

中华儿科杂志,2012,27(11):838-841.

[19]Marcus CL,Brooks LJ,Draper KA,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Pe?

diatrics,2012,130(5):576-584.

[20]彭万胜,陈信,李冬娥,等.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

志,2011,6(5):358-363.

[21]洪建国,陈强,陈志敏,等.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65-269.

2013-03-27收稿本文编辑:陈婕

·

·

323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年5月第28卷第5期 文章编号:1005-2224(2013)05-0321-0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赵顺英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A 赵顺英,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工作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秘书、北京市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副组长等。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哮喘; 支气管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毛细支气管炎;雾化吸入;儿童 Keywords :respiratory diseas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asthma ;bronchoscope ;sleep apnea syndrome ;bronchiolitis ;at ?omizing inhalation ;children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国内外在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面均有研究。本文仅就疾病诊治方面主要研究进展尤其是能为临床提供指导部分介绍如下。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 ) 2011-08-30美国儿科感染性疾病学会(PIDS )和美国 感染性疾病学会(IDSA )共同制定并在线公布了“3月龄以 上婴儿和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同年10月该指南全文刊出于《Clinical Infeet ?ions Discases 》杂志[1]。 指南涉及的诊疗内容包括根据病情轻重,选择CAP 患 儿诊疗场所[门诊、住院或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 )]、诊断性检查项目、抗感染治疗、辅助外科治疗及非抗感染治疗、 初始治疗无效者的管理、出院标准和CAP 预防等7个方面。本指南在几方面对我国有借鉴意义:(1)X 线胸片检查和复查的指征;(2)对CAP 患儿检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3)抗感染治疗方面。X 线胸片检查推荐:对于疑 似CAP 患儿,若病情稳定能在门诊进行治疗,则无需常规进行X 线胸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所有住院诊治的患儿,均应进行正、侧位检查以了解肺炎部位、范围及实质病灶 浸润特征,明确肺炎并发症,指导治疗。对于治疗顺利逐渐康复痊愈的患儿无需复查。对所有肺炎或疑似存在低氧血症患儿,均应进行SpO 2检测,可作为是否需要住院及进一步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抗感染治疗提出4个问题,即对门诊和住院怀疑CAP 患儿抗感染治疗的推荐、如何将细菌耐药减到最低、CAP 抗微生物治疗的合适疗程、对有预期治疗效果的CAP 患儿如何随访。高质量证据提示,学龄前儿童不必常规抗菌治疗,因为病毒病原是该年龄段CAP 最常见病原。对门诊CAP 患儿据年龄(<5岁和≥5岁)选择治疗药物:<5岁者推测为细菌病原者,推荐大剂量阿莫西林,推测为非典型微生物病原者,推荐阿奇霉素,推测为流感病毒肺炎,选择奥司他韦;≥5岁者尤其须警惕非典型微生物,无法排除者则可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指南对流感病毒感染的药物选择有详尽的推荐表,包涵儿童与成人治疗和预防推荐,涉及目前常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10d ,对某些脓胸患儿,适时胸腔引流下抗菌药物疗程需2~4周。 虽然目前我国缺乏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但重症或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反应性支原体肺炎在我国各地均存在,因其易导致肺不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后遗症而影响患儿生命质量,因此,早期识别和干预及对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须达成共识。韩国和日本将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定义为经抗生素治疗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仍在加重的肺炎;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能迅速退热并使影像学改变好转[2-4]。笔者经临床病例统计分析认为,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后,高热仍持续1周以上,C-反应蛋白(CRP )>40mg/L ,肺部高密度均匀一致实变阴影超过2/3以上肺叶,CT 值>40Hu ,伴或不伴胸腔积液,可视为需加用激素治疗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5]。但有关激素治疗的剂量不一。Lee 等[3]使用泼尼松1mg/(kg ·d )口服,连用3~7d ,效果明显。Youn 等[4]对小部分泼尼松1mg/(kg ·d )口服治疗无反应者,改甲基泼尼松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100045电子信箱: zhaoshunying2001@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224602.html, 专题笔谈 儿科临床医学研究进展 · · 321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诊疗常规

住院诊疗常规 呼吸系统疾病: 目录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 二、社区获得性肺炎 (3) 三、肺脓肿 (5) 四、支气管扩张 (6) 五、肺结核 (7) 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 (10) 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1) 八、支气管哮喘 (12) 九、肺血栓栓塞症 (14) 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6) 十一、特发性肺纤维化 (18) 十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20) 十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22) 十四、气胸 (23)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 症状:(1)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流涕、鼻塞、咽痛、发热等o (2)常有刺激性干咳,晨起或夜间明显,受凉、吸入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诱发或加重,初期咳少量黏液性痰伴胸骨后不适感;伴有细菌感染时咳嗽剧烈, 咳痰量增多,为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尔痰中带血。(3)全身症状较轻,体温一般不超过38 ℃。 2、体征:两肺呼吸音粗,有时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在咳嗽、咳痰后消失,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有哮鸣音。 3、胸部X线可见肺纹理增多或正常。 【入院指征】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可入院治疗: 1、疑有肺炎的老年或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衰、中重度COPD、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神经肌肉疾病和恶性肿瘤等)的患者。 2、经门诊治疗3周以上效果不佳症状持续的患者。 【住院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病原学。 2、胸部X线。 【住院治疗】 1、支持治疗:补充水和电解质。 2、对症治疗:物理降温、解热镇痛、化痰、止咳。 3、抗感染治疗。 【出院指征】 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平稳。 【岀院带药】适当给予止咳、祛痰药物

呼吸系统疾病病案 (1)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题 (一)患者,男,23岁,因咳嗽、咯血、发热1月入院。患者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血,为痰中带血,量少。并有午后发热,最高体温38℃,不伴畏寒,次日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夜间盗汗明显,食欲下降,睡眠差。在当地卫生院予静脉抗生素(具体不详),疗效欠佳,遂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 3Kg。既往体健,无“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体查:T37.8 ℃ BP120/80mmHg 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侧锁骨上各扪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边界清楚,质韧,固定,有压痛。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80次/分,律齐,无杂音。余(-)。 门诊资料:血象:WBC 9.0×10 9/L N 56% X线:双上肺见云雾状渗出灶,边缘模糊。 问题: 1.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什么? 2.护理诊断是什么? 3.为明确诊断尚需完善那些辅助检查? 4.简述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 (二)患者,男性,28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三天入院。三天前淋雨后出现高热,体温达39.2℃,畏寒,咳嗽,咳痰,伴右侧胸痛,咳嗽时加剧,无皮疹、咯血。既往体健。

体查:BP 100/60mmHg ,急性热病容,口角疱疹,右下肺叩诊呈浊音,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肝脾不大。余(-)。血象:WBC 11.0×10 9/L N 86% X线:右下肺大片密度增高影 B超:右胸腔少许积液。 述其护理诊断及措施。 (三)某患者,男, 68岁。因发热、咳嗽加重3天,意识不清1天入院。既往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30余年,活动后气短8年,有高血压病史5年。入院查 体:T38.8℃,P120次/分,R32次/分,BP158/84mmHg,嗜睡,球结膜充血,轻度水肿,唇紫绀,气管居中,桶状胸,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20次/分,律齐,无杂音。肝右肋下3cm,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病理征阴性。 动脉血气分析:PH7.28,PaCO 210.64kPa,PaO 2 3.99kPa,BE 4.0 mmol/l,HCO3ˉ 34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问题: 1.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什么?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

1 呼吸系统疾病诊疗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采集】 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 (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 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 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呼吸系统疾病PBL病例

呼吸系统实验课内容和要求 呼吸系统疾病PBL病例 刘大爷怎么了? 第一部分 刘大爷今年68岁,退休赋闲在家多年。从年轻时就喜欢抽烟,平均每天能抽两包烟(40 支)。20余年前开始经常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近5年每到冬季,稍有着凉,极易患上感冒,而且,犯病时咳嗽、咳痰加重,还会出现心悸、气短,最近又出现双下肢水肿。老伴愈来愈担心刘大爷的身体情况,每当天气晴朗,气候暖和的时候,就陪刘大爷到户外慢走,然而,上下三层楼刘大爷都要在中途休息两次。上周一场大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刘大爷有些着凉,感觉身体不适,咳痰增多,并出现明显的气喘,呼吸困难,即使在室内轻微活动也明显感觉气短,并且食欲也不好。女儿一家前来探望,为刘大爷做了平日喜欢的饭菜,但刘大爷没有一点食欲,女儿十分担心。刘大爷却安慰女儿说:“吃得少,体重也没减轻,多年的老毛病了,不用担心”。然而,当天晚上刘大爷出现了烦躁、失眠,深夜服了2片地西泮(安定)以后睡着了。但在清晨老伴发现刘大爷神志不清,急忙呼叫120急救中心,护送刘大爷来急诊室就诊。 第二部分 当时诊室内医生们正忙于为一位心脏骤停的病人做心脏复苏抢救,由

一名实习医生首先接待刘大爷。实习医生听完刘大爷老伴上述的病情介绍后,顿生疑虑:刘大爷多年咳嗽肯定有慢性支气管炎,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又似心脏病,可为什么出现了神志不清呢?难道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疾病兼而有之?还是呼吸系统疾病引发了一些列病变?带着疑问实习医生开始对刘大爷进行查体。查体:BP135/90mmHg,HR106次分,R23次/分,T37.6℃。诊室一位胸牌上写着教授黄X的医生忙完其他病人后急忙向刘大爷走来,并询问实习医生:“情况如何?”实习医生立刻回答:“多年慢性支气管炎,昨晚服2片安定,今晨发现神志不清,对了,还有心脏病症状!”黄教授边听边坐到办公桌前开辅助检查单,同时下医嘱采血后立即低流量吸氧。辅助检查: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清Na+、K+、Cl- 第三部分 辅助检查结果出来了: 血常规:红细胞(RBC)6.5×1012/L,血红蛋白(Hb)18.5g/L,白细胞(WBC)12.8X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N)0.86,淋巴细胞(L)0.11,嗜酸性粒细胞(E)0.03;血清钾离子(K+)4.2mmol/L,钠离子(Na +140mmol/L,氯离子(CI-)100mmol/L;血pH7.40;动脉血氧分压(PaO2)52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70.2mmHg,二氧化碳结合力27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重度顺时针转位,右室高电压。X线胸片:两肺透过度增强,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诊疗常规

呼吸内科分册(含血液、支气管镜) 一、呼吸系统疾病················第一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第二章、流行性感冒·····················第三章、急性支气管炎····················第四章、慢性支气管炎····················第五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六章、支气管哮喘·····················第七章、肺部感染性疾病···················第八章、肺脓肿·······················第九章、支气管扩张·····················第十章、肺结核·······················第十一章、肺血栓栓塞症··················第十二章、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第十三章、原发性支气管炎肺癌···············第十四章、间质性肺疾病···················第十五章、胸腔积液·····················第十六章、气胸·······················第十七章、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第十八章、呼吸衰竭·····················二、血液系统疾病·······················

第一章、缺铁性贫血·····················第二章、巨幼细胞贫血····················第三章、再生障碍性贫血···················第四章、慢性病贫血·····················第五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三、支气管镜操作······················ 四、肺功能测定和血气分析·············

各科诊疗常规

各科诊疗常规 (一)DIC诊疗常规 1.DIC是一种继发于不同疾病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常继发的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产科意外,肿瘤及白血病,外伤及手术,输液及输血反应,肝脏疾病,血管疾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心肌梗死,自体免疫性疾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心肺复苏术后等。 2.DIC的特异性表现为广泛微血栓的形成伴受累脏器的功能障碍和凝血因子,血小板大量消耗及纤溶亢进引起出血。 典型病史包括基础疾病史,可有出血,微血管栓塞症状,低血压及休克表现,溶血表现。 体征:皮肤瘀斑,阴道流血,手术刀口大量渗血等多发出血倾向,体温升高,血压降低,低氧血症。 辅助检查:初筛:PT,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血小板计数。 确证:3P试验,FDP,D-二聚体。

其他:AT-Ⅲ含量,血浆FⅧ,血浆FⅧ:C活性DIC评分法。 3.诊断: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化验(DIC指标等) 4.鉴别诊断:1)重症肝炎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5.治疗: 一般治疗:清除病因和诱因 1)清理病理产科的子宫内容物 2)控制感染及败血症

3)抗休克 4)纠正缺氧(必要时呼吸机支持通气) 5)支持疗法 特殊治疗: 1)抗凝:肝素治疗:普通肝素5-7U/Kg/h 静脉输注,连用3-5天;低分子肝素75-150 IU/Kg/d,连用3-5天。 2)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新鲜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600-1000ml;血小板10U每次;纤维蛋白原首次2g,以后0.5g,Q8h或Q6h静滴;凝血酶原复合物400 IU静滴。 3)改善微循环障碍: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d;复方丹参20-30ml,Q12h 4)抗血小板:用于慢性DIC。噻氯匹定250mg Q12h口服,连续5-7天;双嘧达莫500mg Qd静点,连续5-7天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 考纲要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肺栓塞、肺癌、呼吸衰竭(★)、胸腔积液(恶性、结核性)(★)、脓胸(★),血胸和气胸、肋骨骨折(这两部分放到外伤部分讲解)。 1.技能不考,但笔试要求的:肺脓肿、间质性肺炎等可以写在鉴别诊断中。 2.既往年年超纲出现在副诊断中的有胸腔积液,现在终于正式录用为大纲考查内容了。 工具箱

并发症 治疗 如出现并发症(如心、肝损害),应给予相应治疗 健康教 育 哮喘健康教育、COPD健康教育 肿瘤 (肺 癌) 手术治疗:肺叶切除、全肺切除 放疗+化疗(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较好)+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诊断公式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老年人(吸烟史)+咳、痰、喘+桶状胸+肺功能检查(一秒率FEV1/FVC%<70%+RV/TLC>40%) 慢性肺心病=(肺病+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病史+右室肥大(P2>A2、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征阳性、下肢水肿) 注意事项 1.COPD病程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考试时有些试题需要考生写出COPD具体处于哪个期; 2.COPD严重程度分级也是考生常常漏写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 3.慢性肺心病虽然大纲不要求,但考试中常出现,通常出现在副诊断当中,所谓心肺不分家,所以心衰、呼衰也可能出现在副诊断当中。 男性,72岁。间断咳嗽、咳嗽10年,活动后气短2年,呼吸困难加重1天。 患者10年前始多于春季出现咳嗽、咳痰,痰多为白色黏痰,有时可出现发热、咳黄脓痰。一般经门诊口服“头孢菌素”及止咳化痰中成药后症状可逐步好转。每年持续1月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病情加重要积极寻找原因并及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并予以解释。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征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体征 一、以大叶分布的肺脏炎性病变,病理改变分为三期,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 Lobar pneumonia is defined as an infection of lung parenchyma with a lobar distribution of consolidation. Its pathological chang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include congestion, consolidation and resolution. 症状Symptoms 青壮年,诱因,起病急 Young adults with motivation, sudden onset. 寒颤﹑高热﹑胸痛﹑咳嗽﹑铁锈色痰 Chills, high fever, chest pain, cough, rusty sputum. 体征signs 急性热病容,呼吸困难,口唇疱疹。 Face of acute ill and fever, dyspnea, herpes labialis 视诊:呼吸动度减弱 Inspection: decrease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触诊:语音振颤增强,气管居中 Palpation: increase of vocal fremitus, trachea in middle position 扣诊:浊音 Percussion: dullness 听诊:管状呼吸音,胸膜摩擦音,湿罗音 Auscultation: bronchial breath sound, pleural friction rub, rales. 二﹑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 has been defined as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airflow limitation, which is partially reversible and generally progressive. The exact cause of COPD still remains unclear, but mostly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ly pulmonary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he harmful gases or particles. 症状:Symptoms 慢性咳嗽,咳痰,白色粘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可为脓性, 冬季加剧. Chronic productive cough, whitish mucoid frothy sputum, yellowish sputum when complicated with infection. aggravation in the winter, 气短或呼吸困难, 喘息 short of breath or dyspnea, wheezing, dyspnea with exertion. 体征:signs 1.视诊: 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呼吸动度减弱 Inspection: barrel chest, decrease of respiratory movement 2.触诊:语颤减弱 Palpation: decrease of vocal fremitus.

呼吸系统病历模板

XXX市XXX山乡卫生院 住院病历(记录) 姓名XXXXX病案号0078954 性别男家庭地址XX山XXX村年龄88岁邮政编码334218 婚况已婚入院时间2011年10月08日职业离体干部病史采集时间2011年10月08日出生地江西XXX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民族汉可靠程度可靠 国籍中国发病节气立秋 主诉:反复咳嗽、咯痰、胸闷、气喘3天,加重2小时 现病史:缘于3天前夜间乘凉时不慎感受风寒,当即出现头痛、流、的职确良 14 第页 ------------------------------------------------------------------------------------------------------------------------------------------

江西省XX市XXX乡卫生院 病程记录 姓名:科别:床号:住院号: 手有 夺奔跑 25 第页 ------------------------------------------------------------------------------------------------------------------------------------------

XXX市XXXX乡卫生院 住院病历(记录) 姓名XXXXX病案号 性别男家庭地址XXX山XX村年龄88岁邮政编码334218 婚况已婚入院时间2011年10月06日职业离体干部病史采集时间2011年10月06日出生地江西XX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民族汉可靠程度可靠 国籍中国发病节气寒露 主诉:反复咳嗽、咯痰、胸闷、气喘3天,加重2小时 现病史:缘于三天前夜间乘凉时不慎感受风寒,当即感鼻塞、流涕、畏寒,自用午时茶、快克胶囊等感冒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继而感心慌、气喘、胸闷,伴有发热、咯痰,痰色黄质稠,曾在我院以“肺心病”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今为求进一步治疗而由家人送我院诊治,发病来,食欲差,无盗汗及胸痛,无咯血及尿血,无腹泻,小便如常,睡眠状况差。 既往史:既往有肺结核病史20年(已愈),老慢支病史15年,曾在我院以“肺心病并心功能不全Ⅲ°、心律失常型冠心病、肺部感染”予对症治疗,预防接种史不详。出生原籍,无疫水疫区接触史,无冶游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生活条件可,情志开朗。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有接触过敏史。已婚,配偶及子女体健。(无月经史:初潮~岁——末次月经时间~,有无痛经史。)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 第页 ------------------------------------------------------------------------------------------------------------------------------------------

呼吸系统疾病病例分析1

福建省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科护理学实验报告班级组别姓名座号 实验内容实验一呼吸系统及其疾病护理案例分析课 情景一 张先生,39岁。以寒战、高热及胸痛3天入院。3天前淋雨后病人突发寒战、高热(体温39.8℃)伴头痛,右上胸部刺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右侧卧位可缓解。曾到附近诊所诊治,经青霉素肌内注射2次(量不详).症状未见好转。昨日胸痛加剧,并有咳嗽,咳少量铁锈色痰伴气促。 护理体检:T 39.8℃,R 30次/分.P 110次/分,BP 120/80mmHg。急性病容,鼻翼扇动,面颊绯红.口唇发绀,颈软,右上肺触诊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少量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水肿。 X线胸片显示右上肺野大片致密阴影,呈肺叶分布。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0×109/L,中性粒细咆88%,伴核左移。 1、最可能的临床初步诊断是什么?一般首选何种抗生素? 肺炎球菌肺炎,一般首选青霉素G 2、列出该病人目前主要的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①体温过高与细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 ②疼痛:胸痛与肺部炎症累及胸膜有关 ③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导致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④潜在并发症:休克型肺炎 ⑤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发生、发展、治疗等相关知识 3、作为护士应重点观察病人的哪些情况? 严密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尤其应注意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及发绀,及时适宜给氧,警惕休克型肺炎的发生。若患者高热持续不退或退后复升,极度呼吸困难、心悸、神志明显改变,不能随体温下降而缓解提示可能有并发症存在 4、针对病人的高热症状,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①高热时物理降温,如在额头上冷敷湿毛巾、温水擦浴、酒精擦拭、冰水灌肠等,使体温逐渐下降,不宜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药,防止大量出汗和虚脱。病人出汗后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并注意保暖,鼓励过饮水 ②高热及暂时不能进食者需静脉补液,滴速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肺水肿 ③口腔护理:高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障碍,易出现口唇干裂、口周疱疹或口腔溃疡,应鼓励病人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 ④密切监测体温 情景二 病人入院后2天,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多汗,脉搏细速及呼吸急促,急测血压80/55mmHg。 1、请分析病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休克型肺炎 2、怎样配合医师进行紧急抢救?

儿童呼吸科常见疾病

儿童呼吸科常见疾病 1、儿童呼吸科常见疾病 1.1、感冒 感冒主要是因为鼻子和咽喉周围出现了炎症,也被称为咽鼻炎,多发生于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幼儿感冒后,易引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因此,须尽快治疗并积极预防。 1.2、肺炎 肺炎是肺部产生炎症而引发的疾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寄生性细菌引起的。大部分幼儿的肺炎是由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等并发症引发的。 1.3、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支气管发生炎症而引发的疾病.多发于2周岁以内的幼儿身上,特别是3-6个月的。 1.4、急性扁桃体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主要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类,多发于变换季节的时候,1周岁以上的幼儿常患此病。 2、引起儿童呼吸科疾病的原因 2.1、春天是各种细菌和病毒开始繁殖时期,加上春季气候开始变暖,衣物得到及时增减,非常容易着凉,就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同时到春季之后如果穿太多衣服容易出汗,这就容易出现感冒。 2.2、由于儿童呼吸道发育不完全,鼻腔相对成人比较短,而且鼻

道窄,黏膜柔软,血管丰富,支气管肺部尚未完全发育,同时清除细菌能力差,因此常常儿童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 2.3、同时,春季气候相对较为干燥,风多,容易引起花粉、飞尘的扩散,有些宝宝因为接触这些致敏因子出现鼻子骚痒咳嗽等呼吸道过敏症状,对这些宝宝需要戴口罩减少过敏也是有很大帮助。 3、儿童呼吸科疾病和成人疾病的不同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成人病症有明显的不同,儿童呼吸系统和成人确实有明显的不同,儿童呼吸系统的发育不像成人那么完善,从他的鼻子开始说,儿童的鼻子比较短,再小一点的幼儿鼻毛比较少,这样造成他对一些有害物质的过滤不像成人那么好,就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的疾病。另外儿童的咽部、喉部还有气管和支气管相对成人来说比较细小,而且血管网比较丰富。这样在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容易发生呼吸衰竭。另外儿童呼吸道疾病在发病的时候也有和成人不同的特点,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成人比较常见流鼻涕、打喷嚏等局部症状,幼儿却是全身的症状,像突然的高烧,有的孩子有咳嗽,有的孩子不一定有咳嗽,甚至有的孩子还表现其他系统的症状,比如像呕吐、腹泻。 儿童呼吸科疾病的治疗 1、感冒 若幼儿体温超过38℃,应该喂退热剂,也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全身或放在盛有温水的浴缸里,以助其退烧。 咳嗽和多痰时,可常喂温热的大麦茶,不仅能减少咳嗽,还有助于

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5-2224(2010)05-0321-05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李昌崇,张维溪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志码:B 李昌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温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儿科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副组长、委员等职。 关键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Keywords :children ;respiratory disease 2009年,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甲型H1N1流感,儿科呼吸科医生做了大量工作。同时,在临床诊疗工作之余积极投身于临床研究之中,国内儿童呼吸系统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发表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现对2009年在国内外主要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的论文进行总结。1 指南的制定和研讨会的召开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各种导管的留置以及呼吸机的普及,加之对免疫缺陷病和真菌感染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上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董宗祈、江载芳和赵顺英教授牵头制定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 (2009版)》[1] ,以期指导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合理诊断 和规范化治疗。指南将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和拟诊3个层次,规范了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从而促进了对其研究的深入。 当前各地从事支气管镜术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支气管镜术的麻醉方法和操作程序存在差异,对镜下所见和治疗方面的认识也不尽相同。支气管镜术的规范化以及培训将提高我国儿科支气管镜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先进技术的引入和临床应用亦将大大提高儿科疾病的诊断水平,儿科支气管镜术潜在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目的,全国儿科支气管镜协作 组拟定了《儿童支气管镜术指南(2009年版)》[2] 。指南的制 定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支气管镜术的开展。 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儿童,用药宜慎重。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位居儿童疾病谱首位,呼吸道用药需求量大,临床医师处方不当的现象容易普遍存在。单就我国感冒药而言,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而且种类繁多,不同商品名的感冒药常含有同一成分,重复使用极易引起中毒。为了避免因治疗用药不当所造成的危害,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呼吸用药安全知识的了解,国内部分儿科呼吸学专家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和用药规范,共同制定了《儿童呼 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3] 。 2009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主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儿科呼吸研讨会在春城昆明胜利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三地的儿科呼吸科专家齐集一堂,共同探讨儿科呼吸领域的重要学术话题。该届大会的主题是:齐心协力,共抗呼吸道感染[4]。这对加强多渠道的国内外合作交流,继续开展中国两岸三地儿科呼吸领域的合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耐药肺炎链球菌导致的感染有增多趋势,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是控制其流行、维护公众健康的迫切措施。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于2009年6月组织儿科学专家就儿童肺炎链球菌疾病进行了专题研讨,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尤其国内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负担和有关疫苗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对我国5岁以下儿童肺炎链球菌疾病的免疫预防提出了积极的建议[5]。 全国小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8月在陕西榆林市召开。与会代表和专家针对HAP 这一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内容涵盖了HAP 的定义、病原学、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和耐药机制、抗菌药物的治疗策略、选择与合理应用以及支持治疗等[6]。儿童HAP 诊治指南还在起草之中,该指南的制定将进一步规范儿童HAP 的诊断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浙江温州325027 电子邮箱:wzlichch@https://www.360docs.net/doc/0b11224602.html, 2009 年我国儿科临床医学研究进展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常规(201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一、概述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由于素体脾肺亏虚,或素有内热,致卫外不固,难以抵御外邪侵袭,经常出现流涕、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多由于患儿禀赋不足,肾气不充、肺脾气虚、营卫失调、积热内蕴等,导致卫外不固,邪毒侵入,留伏体内,反复发作,毒恋日久,进一步损伤正气,形成恶性循环,直至小儿逐渐生长发育至肺脾肾脏气充实而止。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诊断要点(采用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6期)王力宁等编写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标准) (1)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感冒6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感冒5次以上(2)5岁以内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或者6岁以上小儿每年患气管炎、肺炎2次以上。 (3)2次上呼吸道感染距第1次至少7天以上。 2、类证鉴别 与普通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疾病每次都是急性发作,以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为诊断依据;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为诊断依据。 (二)西医诊断 1、诊断要点:如下表所示。(参照王力宁,汪受传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指南.中医儿科杂志,2008,4(6):3~5) 表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参考标准

注:(1)两次感染间隔时间至少7 d以上;(2)若上呼吸道感染次数不够,可以将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相加,反之则不能。若反复感染是以下呼吸道为主,则定义为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确定次数须连续观察1年;(4)反复肺炎指1年内反复患肺炎≥2次,肺炎须有肺部体征和影像学证实,两次肺炎诊断期间肺炎体征和影像学改变应完全消失。(5)按半年内呼吸道感染的次数诊断。半年内呼吸道感染≥6次,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其中肺炎≥1次)。 2、鉴别诊断: 需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呼吸道畸形、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等易引起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相鉴别。可进一步检查纤支镜、肺CT、呼吸道纤毛活检等。 三、诊疗计划 (一)阶段医嘱 急性感染期住院治疗,缓解期门诊治疗。急性感染期分别参考按照感冒、咳嗽、肺炎喘嗽诊疗。以咳嗽为例: 1、住院前期(1~5天): (1)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需住重症抢救室或普通病房。向家属初步交代病情严重程度、诊疗计划、预后转归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病情危重者应下病危通知书并让家属签署委托书、有创抢救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 (2)入院常规检查项目:血、尿、便常规、C反应蛋白、生化全套、免疫1加4、结核抗体、表面抗原及丙肝抗体(如需要查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痰涂片、痰培养(如严重感染要查血培养)、痰抗酸染色、心电图、肺功能、肺CT (必要时做)、全腹B超、心脏彩超。必要时请五官科会诊进行相关检查。 (3)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西医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药物及特色治疗。 2、住院中期(6~10天): (1)评估患者病情变化:根据细菌学检查调整抗生素使用,根据患者进食多少、心功能状况及电解质结果调整入液量,并根据中医辨证调整中医治疗,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防治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它包括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节为甚。呼吸系统疾病之所以为常见病,这与呼吸系统的解剖部位和生理功能有关。 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各级支气管及肺泡组成。鼻粘膜分泌液体,使吸入的空气湿润,并可包裹吸入的异物,通过咳嗽或鼻涕排出。鼻腔、鼻咽部及鼻前庭的鼻毛,可阻挡灰尘和外来的异物通过。咽喉部如扁桃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对细菌和病毒有防御屏障作用,但也可形成病灶。气管与支气管具有大量的腺体分泌粘液,细支气管有纤毛柱状上皮,纤毛不断地向咽部方向摆动,以排除分泌物或异物,因此它具有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腺体分泌和免疫等生理功能。肺泡内有巨噬细胞,它对细菌等病原起到吞噬消灭作 用。然而,呼吸系统暴露在人类生活的大环境中,在自然界中又存在各种细菌、病毒、粉尘等物质。正常人每天大约有1万立升的外界空气通过上呼吸道吸入肺内,上述物质就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空气中的细菌及过敏源随呼吸进入肺内毛细血管网,损伤肺小血管导致疾病的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除外在致病因素的影响,内在机体因素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老年人的组织代谢机能减退,支气管周围的弹性纤维网减少,因而对呼吸道的清洁能力降低,而容易发生感染。另外由于机体抵抗能力降低,免疫功能减退,周身脏器功能的衰退,如吞咽功能减低,异物不能及时排出而有损于呼吸道的通畅;心、肺、脑、肝和肾脏功能减退,都使机体的内在因素发生很大变化而导致感染的发生。由于上述原因,老年人的上呼吸道感染容易转为肺炎.而老年肺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可以有低热、轻咳、呼吸快、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精神萎糜,血白细胞总数不高,胸片肺内多为小片状阴影。 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首先应以预防为主。避免受凉,按时起居,避免劳累过度。保证饮食营养,增强机体素质。减少出入公共场合及与流感病人的接触,减低被感染的机会积极治疗原发病,对已有其他脏器疾病者更应抓紧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常规的消炎、止咳、祛痰及平喘治序外,应加强支持疗法,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室内应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多饮水,食用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及有营养的物质,给予静脉补液。注意口腔清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排痰以及保持呼吸道通畅。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系统病案分析

呼吸系统病案分析(一) 一、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0岁。因发热、咳嗽、胸痛3天于1994年3月5日9Am急诊入院。 患者发病前曾淋雨受凉,3月2日上午突然寒战、高热、频频干咳,右下胸刺痛,咳嗽及深呼吸时胸痛加剧,伴头痛及全身酸痛,不思饮食,全身乏力。起病后第三天咳出少量铁锈色痰,胸痛加剧,高热持续不退。昨晚10时左右突然恶心,呕吐胃内容物3次,随之胸闷气急,全身大汗,体温骤降,一夜未眠。病后未经治疗,3天未大便,小便黄少。既往体健,无病史可供。 体查:T ℃ P120次/分R40次/分/Kpa (80/52 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清,烦躁,急性病容,面色灰暗,鼻翼扇动,唇绀,肢端发凉。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颈软。右胸呼吸运动受限,同侧第四前肋以下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呈管状呼吸音,未闻及罗

音。心浊音界不大,心音低钝,心率 120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扪及,肠鸣音正常。腱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 辅助检查:Hb 140g/L;WBC ×10/L, N , L ,核左移。胸透见右下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二、分析要求 (一)本病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二)本病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三)本病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病案分析示例(一) ※本病例特点: 一、起病前有淋雨受凉历史。 二、突起寒战高热、咳嗽、胸痛、咯铁锈色 三、起病第三天出现休克。 四、右下肺肺实变体征。 五、辅助检查 (一)WBC 及N明显↑核左移。 (二)X线:右下肺大片均匀致密阴影。 ※本病可能的诊断

一、肺炎球菌肺炎——休克型肺炎。 二、急性肺脓肿 三、急性胸膜炎 四、干酪性肺炎 五、金葡菌肺炎 ※诊断分析 一、本病最可能的诊断: 肺炎球菌性肺炎——休克型肺炎。 诊断依据: (一)肺炎球菌性肺炎 1、有发病前淋雨受凉的诱因。 2、症状与体征符合肺炎球菌肺炎: ①突起寒战高热,伴头痛、全身酸痛, 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 ②咳嗽,右侧胸痛,咳铁锈色痰等呼吸系统症状。 ③有较典型的右下肺肺实变体征: 望:右侧胸廓运动略限; 触:右下肺语颤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