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巧学精练

合集下载

【获奖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获奖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

【获奖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获奖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新人教必修3-—唯有多情成佳作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锦瑟.(sè)改弦.更张(xuán)惘.然(wǎnɡ) 他生未卜.(pǔ)B。

宵柝.(tuò) 沧.海桑田(cānɡ)晓筹.(chóu)泥.古不化(nì)C.庇.护(pì)心宽体胖.(pán)逮.捕(dài)众口铄.金(shuò)D。

谄.媚(chǎn)缠绵悱.恻(fěi)勾.当(ɡōu)瞠.目结舌(chēnɡ)2。

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难道,哪能C。

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

此日六军..同驻马六军:六支军队3。

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周遭在..间 B。

山围故国C.沧海..可到家..月明珠有泪 D。

犹及清明4。

下列对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用典)B。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对偶)D。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拟人)5.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六岁便忧郁而死。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给人以迷惘的感觉.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他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对比,把罪责归给了杨贵妃,为唐玄宗辩护。

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1 新人教版必修3一、双基夯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sè)马嵬.(wéi)杜鹃.(juān) 报晓筹.(shòu)B.惘.然(mánɡ) 仰慕.(mò)意蕴.(yùn) 典籍.(jí)C.琴弦.(xián) 未卜.(bǔ)亵渎..(xièdú) 传宵柝.(tuò)D.阜.盛(bù) 口呐.(nèi)和煦.(xù) 冉.冉升腾(rán)【答案】C(A项中“筹”应读“chóu”;B项中“惘”应读“wǎnɡ”,“慕”应读“mù”;D项中“阜”应读“fù”,“呐”应读“nè”。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C.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D.如何世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答案】D(D项中“如何世纪为天子”应为“如何四纪为天子”。

)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B.此情可待..成追忆(可以等待)C.望帝春心..托杜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D.空闻虎旅传宵柝.(打更的梆子)【答案】B(B项中“可待”应为“岂待”的意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使展览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金黄、火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练:(8)李商隐诗两首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练:(8)李商隐诗两首

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同步精练(8)李商隐诗两首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琴弦(xuán) 未卜(bǔ) 附和(hè) 戏谑(xuè)B.烙印(lào) 惘然(wǎng) 晓筹(chóu) 马嵬(wéi)C.沧海(cāng) 锦瑟(sè) 伺机(sì) 笨拙(zhuó)D.叱咤(chà) 宵柝(tuò)哀凄(qī)浸渍(z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无端华年杜鹃沧海桑田B.蓝田篮球惘然置若忘闻C.九州神洲崔嵬巍然屹立D.隐晦隐讳宵柝霄衣旰食3、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这里指一生C.只是当时已惘然惘然:迷惘,茫然D.海外徒闻更九州徒闻:徒然去打听4、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并称为“小李杜”,生活在朋党斗争十分激烈的唐中叶后期,一生不得志,没有任过重要官职,四十五岁死于郑州。

B.李商隐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优秀的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 600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C.《锦瑟》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其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给人迷惘的感觉。

D.《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他通过对史实的描述和对比,把罪责归给了杨贵妃,为唐玄宗辩护。

5、把句子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后的升华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③境生于象而超乎象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漂浮于天上的云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⑥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_______。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优化指导】高中语文2-7李商隐诗两首课时演练新人教版必•、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锦瑟(sO)改弦更张(xuan)惘然(wang)他生未卜(pti)• • • •B.宵柝(tud)沧海桑tH(cdng)晓筹(chou)泥古不化(ni)• • • •C・庇护(pi)心宽体胖(pdn)逮捕(dai)众口砾金(shud)• • • •D.谄媚(chan)缠绵俳•恻(fQi)勾当(gou)瞠目结舌(cheng)• • • •解析:A项,“弦”应读xidn, “卜”应读bu; C项,“庇”应读bi; D项,“勾”应读g6u。

答案:B2.下而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 •B.此情可待成追忆■C.望帝春心托杜鹃• •无端:没有來山地,无缘无故地可:难道,哪能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六军:六支军队解析:六军:周制,答案:D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千载谁堪伯仲间B.山围故国周遭在• •• •C.沧海月明珠有泪D.犹及清明可到家• •• •解析:“故国”古义为“过去的都城”,而现在指:①历史悠久的国家;②祁国;③故乡。

答案:B4.下列对诗句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止确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出日暖玉生烟。

(用典)B.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己先斑。

(对偶、借代)C.矮纸斜行闲作草,睛窗细乳戏分茶。

(对'偶)0.随意春芳歇,王孙口可昭。

(拟人)解析:B项运用了对偶和借喻的修辞格。

答案:B5.下列有关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此界的欢乐。

B.庄牛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瑟声Z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瑟芦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彖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南海鮫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白己的才能不为世所用的悲哀。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必修3

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锦瑟》,完成1~4题。

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里运用了比兴手法。

“无端五十弦”喻往事繁多,也可说是喻已逝的年华,慨叹自己年已半百,追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

2.典丽精工是李商隐诗歌的特点之一。

诗中的颔联和颈联用的典故渲染了一种什么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怅惘、悲伤的内心情感。

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3.最后一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最后一联是对上文的总结。

“此情可待成追忆”,是说上面说的那种情感已在心底沉淀了很久,现在再回来想,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是说“当时”的感受,可联系上文看,这种惘然之情现在更甚。

难怪张中行用“一切都如隔世”为此句作注!4.《锦瑟》一诗的语言有何特点?该诗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该诗语言婉曲含蓄,意蕴朦胧,于典故传说的运用中使用了象征的手法,使诗作更耐人寻味。

诗以埋怨锦瑟起兴,提出“思华年”主题,三、四句使用“庄生梦蝶”“杜宇啼春”的典故分别喻往事如梦和感伤不已。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 第7课 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07课时李商隐诗两首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马嵬.(wéi)惘.然(wǎnɡ)宵柝.(chè)B.弦.柱(xuán)驿.馆(yì)眉睫.(jié)C.栩栩.(xǔ)金钗.(chāi)痴.心(chī)D.自缢.(shì)厮.守(sī)哗.变(huá)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帝..春心托杜鹃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B.此日六军同驻马..驻马: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C。

不及卢家有莫愁..莫愁:不要愁苦D。

无复鸡人..报晓筹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3.有关下列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他生未卜此生休:在另一世界无法卜知这一世界的欢乐。

B.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句用庄子梦为蝴蝶不辨物我的典故,写琴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琴声的这种境界也是作者如梦似幻的身世的象征。

C.沧海月明珠有泪:此句用了海底鲛人眼泪变明珠的传说,托寓自己的才能不被世用的悲哀。

D.无复鸡人报晓筹:是说唐玄宗在被迫西逃入川的路上,再也听不到往日宫中鸡人报晓的声音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福建省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7 李商隐诗两首学校班级姓名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根据拼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⑴望帝春心托杜juān()⑵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ɡ()然⑷空闻虎旅传xiāo()柝⑸如何四jì()为天子2.文学常识填空。

李商隐,字,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3.根据要求填写诗句。

⑴《锦瑟》一诗中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的句子是,。

⑵《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⑶《马嵬(其二)》一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昔乐今苦,昔安今危的两句是,。

⑷《马嵬(其二)》一诗中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

二、课时达标4. 《锦瑟》一诗中,诗人用“锦瑟”起笔,有什么作用?5.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6. 《马嵬(其二)》一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意思?7. 《马嵬(其二)》一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请简要分析。

三、能力提升(一)语言综合运用8.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诤友”之间,无论见地如何,都能披肝沥胆....、以诚相见。

B.珠宝专卖店的柜台里,各种式样的名贵宝石俯拾皆是....,吸引了许多顾客。

C.各种形式的周刊、杂志、分类细密的专业报刊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

D.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不仅“低碳阅读”是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践行当代人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的节俭简朴、节制实用的理念,也是回归阅读的本意。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李商隐诗两首练习(含解析)

李商隐诗两首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基础知识(18分)1.对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 B解析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一弦一柱思华年..华年:青春年华C.海外徒.闻更九州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四十年答案 D解析“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

3.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3分)( )A.庄生晓梦迷蝴蝶 B.蓝田日暖玉生烟C.空闻虎旅传宵柝 D.不及卢家有莫愁答案 C解析这是写当时唐玄宗、杨贵妃的真实逃难生活,是诗歌吟咏的内容,不是用典。

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根据律诗的特点,填入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

重衾幽梦他年断,。

月榭故香因雨发,。

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

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答案 A解析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只有A项最为恰当。

5.下面语段中加点的四个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天宝十四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唐玄宗同杨贵妃及朝中要臣仓.皇.出逃。

随行军队行至马嵬驿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死杨贵妃。

面对利刃强谏,进退中绳....的杨贵妃在一条白绫的死结....的君王最终还是做出了要江山弃美人的决定,倾国倾城里香消玉殒....。

A.仓皇B.进退中绳C.倾国倾城D.香消玉殒答案 B解析进退中绳:前进后退均合规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诗两首巧学精练一阅读下面几首诗,完成1~3题。

①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②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清·袁枚《马嵬》)③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鸣报晓筹。

此时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李商隐《马嵬》)1.对以上三首诗的形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三首诗中①诗为古体诗,②③诗为近体诗。

B.①②③诗均为古体诗。

C.①③为古体诗,②为近体诗。

D.①②③均为古体诗。

2.对三首诗的选材立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首诗均取材于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B.立意上,白诗第一句便揭示了故事的悲剧根源:唐玄宗迷色误国。

C.立意上,袁诗认为唐杨二人的生死别离和民间的疾苦离情一样值得人们同情。

D.李诗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把讽刺的矛头直接指向唐玄宗。

3.对三首诗的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袁诗“银河”用来比喻夫妻离散。

“石壕村”、“长生殿”暗含两个典故。

B.“莫愁”多指美女,李诗最后两句意为作为帝王的玄宗还不如普通之家的丈夫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呢!C.李诗和袁诗都化用了白居易《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诗句,用意也是相同的。

D.《长恨歌》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点明“长恨”题旨,给读者留下了袅袅清音,让人回味。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4~5题。

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4.选出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玉瀣:美酒名。

瀣xiè B.黄庭:山名。

C.元知:开始知道,才知道。

D.等闲:平常,不在意。

5.选出对语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两句,说明作者在夕阳斜照、苍烟摇曳的自然环境中,努力排除尘事的纷扰,表达了对当时昏暗朝廷、恶浊社会的厌弃和否定。

B.“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几句,隐寓着在现实生活里不愿如此而又不得不如此的慨叹。

C.“老却英雄似等闲”一句,表达了作者年已垂暮,壮心不己的英雄豪气。

说明作者不把奸臣的阴险放在眼里,表现了鄙视邪恶的大将风范。

D.这首词从语气上看,是当时作者被罢官家居时所写。

全篇基调,是用任情适性、满洒豁达的笔触,婉转表达其不能为国效力、惆怅失意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

水调歌头苏轼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余深然之。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余外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光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阶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问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此去,无泪与群倾。

6.对这首词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尔汝”是古代平辈之间不分彼此,表示亲昵的称呼,“恩怨尔汝”写一对青年男女在切切私语,谈爱说恨。

B.“一鼓”句运用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典故,表现勇士们跃马驰骋不可阻挡的气势,其中“填然”形容勇士们冲锋时的马蹄声。

C.“青冥”指天空,“飞絮搅青冥”描写声响的缥缈悠远。

D.“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表示八尺,“一落百寻轻”形容乐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

7.以这首诗的解说或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描写乐声的佳作,是作者应欧阳修之请,对韩愈描写音乐的名篇《听颖师弹琴》作“隐括”后创作的。

B.作者巧于取譬,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冲锋、暮云飞絮飘荡、百鸟合鸣、攀高步险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乐声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

C.乐声由起始的低抑幽怨,一变为雄壮高昂,再变为幽远缥缈,三变为和谐宛转,四变为冷涩艰险,使作者借助语言把乐师的高超技巧逼真地再现,使读者有如闻其声之感。

D.末句“无泪与群倾”是说作者因欣赏时感动得连连位下,以致再无泪水可以倾洒,反映了成功的演奏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1.A 2.C 3.C 4.B 5.C 6.C 7.B李商隐诗两首巧学精练二1.对下面三首绝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A.三首诗体裁相同,题材也相同,但诗人对历史人物——项羽,历史事件---乌江自刎的评价各异。

B.杜牧这首咏史诗不落窠臼,认为“包羞忍耻”才是“男儿”。

项羽如果能“包羞忍耻”,采纳江东人士的忠言,重返江东,卷土重来,还是大有可为的。

诗中表达惋惜、批判之意。

C.王安石认为“百战”虽“哀”,败势是难回,但江东子弟愿意与楚霸王同心,再整旗鼓,同挽残局。

诗中充满了对项羽的责怪、不满之意。

D.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

李清照诗中“不肯过江东”就是这种看法的体现。

李诗把项羽赞为“人杰”、“鬼雄”,认为项羽的英雄气概,令人钦佩。

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完成2~3题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对诗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滁州”指安徽省滁县,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说“环滁皆山也”,这里的“滁”即滁州。

B.“独怜”句中的“怜”是可惜、可怜的意思,“涧边”就是河边、水边的意思。

C.“上有”句中的“深”,有树木茂盛、枝叶繁茂之意,写出了画意般的深邃。

D.“野渡”句中的“野渡”说的是野外的渡口。

渡口在古代又称“津”,成语“无人问津”之“津”即是此意。

3.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

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

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

阅读李白的《将进酒》,然后完成4~5题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④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⑤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⑦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⑧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⑨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⑩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酒对君酌。

⑾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岑夫子:岑勋。

丹丘生:元丹丘。

两人均为李白好友。

陈王:陈思王曹植。

平乐:道观(guàn)名。

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4.对①②两句分析不当的一项 ( )A.①句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挽。

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之势。

B.②句悲叹人生短促,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

C.①句以河水一去不复返喻人生易逝,同时又正面衬托:用黄河的伟大永恒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D.①②两句作为诗歌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以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5.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诗歌多采用夸张手法,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如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表达一种豪迈的诗情,但给人一种空洞浮夸感。

B.全篇大起大落,诗情亦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C.这首诗是李白咏酒诗的代表,尽展诗人的个性,思想内容深沉,艺术表现成熟。

D.作者“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借酒兴诗情,抒发了对世态的愤懑不平之情,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人生态度。

参考答案:1.C 2.B(怜,可爱) 3.D(无拟人手法。

) 4.C(反衬)5.A(无空洞浮夸感,因为有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

)李商隐诗两首巧学精练三1.对下面两首“咏秋”的七绝,分析有错的一项是()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徐玑)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A.两首诗都跳出了同类作品悲秋的窠臼,刘诗以格调昂扬见长,徐诗以意境闲适取胜。

B.两首诗都押平声韵,都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

C.刘诗是身处逆境而志不灭的深情礼赞,给人以哲理启迪,徐诗是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D.刘诗用虚实结合写法,由虚入实,对比鲜明;徐诗用静动映衬写法,寓动于静,言近旨远。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①②题。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①对这首元曲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酾酒临江,横槊曹公”,意思是说曹操横槊船头,洒酒于江,表示凭吊。

B.“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指孙权赤壁一战,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

C.“便成名八阵图中”,是化用杜甫“名成八阵图”的诗句说明了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指明了鼎足而立的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及曹操。

②关于这首元曲,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以设问开卷,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以概括作结,全篇有分有总,首尾相应。

B.作者用“惊起”二字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出诸葛亮从南阳隐居到报效刘备而出仕的这一转变。

C.作者通过三国英雄人物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自己追慕古贤,意欲建功立业的宏图伟愿。

D.这首元曲风格雄健、高昂,大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而又没有“人生如梦”的悲伤感叹。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①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字,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