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政治新教材部编版必修四课件:1.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合集下载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最新版)高二政治《哲学与文化》课件(统编版必修4)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
义 根本观点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区特
人人都有、零散的、不自觉的、 并非人人都有、系统化、理论化
别 点 不系统的
形成
自发形成
哲学家自觉研究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联 ②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 系 般的问题
③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哲学的起源
相关链接
《尔雅》中说:“哲,智也。”《说文解字》中说:“哲,知也。” 在古汉语中,“知”通“智”。“哲学”的英语单词 philosophy源于 希腊语philosophia(希腊语的拉丁字母拼法)。它由philo(爱、追求) 和sophia(智慧)构成,意思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最早使用这一概念 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教学课件
人们要想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在其中
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
哲学 学知识,而且还需要
知识
什么是?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学课件
目录
追寻哲学的起源 探究哲学与世界观
【详解】 受错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科研工作者要用科学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指导具体科学研究,故D正确; 材料说明的是哲学在具体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A、B、C均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 高中政治 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阅读与思考
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来做事做人。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逆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 指望得到上天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 奋进,不屈不挠。有人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具有崇 高理想和远大志向,积极进取乐于奉献;有人自以为看破红尘完 全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对他人冷漠无情,毫无爱心,无所作为。
2020年高中政治新教材部编版必修四课件:1.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归纳·释疑】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关系
含义
区 别
形成
特点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
是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
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缺 乏理论论证
哲学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 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的 是系统化、理论化、有序、逻 辑完整的体系
关系
联 系
世界观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但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 ②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 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名师点拨】 图示法把握哲学是什么:
【典例·示范】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
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要
探究:(1)搜集生活中思考世界、思考人生的事例,体会其中包含的道理。 (2)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哲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归纳·释疑】 1.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高于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 更好的艺术。 (2)哲学依赖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一系列问题,成为哲学产生和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3)实践需要哲学。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哲学为我们 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和思维前提。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实__践__活动。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 妙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哲学智慧是人们在_认__识__世__界__和_改__ _造__世__界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_外__部__世__界__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_追__问__和_思__考__。在生活实践 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 成的观念_指__导__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1.1追求智慧的学问(最新版)高二政治课件(统编版必修4)

在 哪
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成了一条独 木船。独木船下了水,年轻人把老师请上了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 声唱起歌来。
里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
? 了!”苏格拉底说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 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到。”
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知识梳理
生活
人
产生
实践
哲学
指推 导动
具 体 科 学
系统化 理论化
世界观
决体 定现
方法论
本课总结 记忆过关内容
三个概念
哲学 世界观 方法论
三个关系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
4个反对
反对把简单的、零散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反对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反对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 体科学; 反对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经济规律
文化发展
揭通示信某技一术具体 领域的规律。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探寻适合本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活动产业, 始终坚持贴近乡村、贴近农民。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振兴产业。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
自然界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整 (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从不同角度理解哲学
1、从哲学本义看,哲学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2、从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 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从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 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 精华。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1.1追求智慧的学问(共35张ppt)

B.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错误倾向 A.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B.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情。
注意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的思想观念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我命由我不由天 决体 定现
勤勉、刻苦
我命天注定 颓废、消沉
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关于世界 是什么、 怎么样的 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 指导认识 世界和改 造世界
小结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注: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三、哲学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具体科学 分类
哲学致力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自然、社会、思维认识
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即自然科学知识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
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即社会科学知识 经济学、政治学、法学
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即思维科学知识 心理学、逻辑学
当你脑中有了这些问号,你就已经开始进行哲学思考了。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什么?
【哲学本义】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追求 + 智慧 = 爱智慧/追求智慧
【汉语释义】“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 或“追求智慧之学”
哲学的含义: 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总体上 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的产生: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改造世界的角度)
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柏拉图:“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
惑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我是谁,我从哪来?”
“我要到哪里去?”
“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
系统化
注意: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一看 哲学与世界观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A.闻鸡起舞
B.王书杰每天五点起床学习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E. 水的分子式H2O
F. 地球是圆的
G. 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
H. 宇宙便是吾心
I.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ABEF是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属于世界观。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更为宏观和本质的分析。
各种 世界观
一看 哲学与世界观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 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 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
明代的王守仁:“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 无善”。
世界万物是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
Q1:你有世界观吗?人人都有世界观吗?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
体现
科学应对
惑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我是谁,我从哪来?”
“我要到哪里去?”
“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
系统化
注意: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一看 哲学与世界观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 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A.闻鸡起舞
B.王书杰每天五点起床学习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E. 水的分子式H2O
F. 地球是圆的
G. 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
H. 宇宙便是吾心
I.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ABEF是对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不属于世界观。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更为宏观和本质的分析。
各种 世界观
一看 哲学与世界观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 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整个宇宙就是靠 水蒸气维持的有生命的机体。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万物的本原是“火”,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火构成的。
明代的王守仁:“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 无善”。
世界万物是上帝花了六天时间创造出来的
Q1:你有世界观吗?人人都有世界观吗? 每个人都要接触周围的事物,都会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对事物的认识,这种
体现
科学应对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C.②③
D.①④
D
牛刀小试
2.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下列属于世界观
的有
①逆来顺受 ②量力而为
③人定胜天 ④看破红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C
牛刀小试
3.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
卓越一拔尖”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首次增加了心理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知识目标:
1、了解哲学的含义、来源和作用; 2、识别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哲学史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感悟哲学与我们生活 息息相关。
一、哲学的起源
活动探究一:
1、在新冠病毒的肆虐情形下,印度一些民众靠着喝牛尿,
泡牛粪这样奇葩的方式来防范病毒;
的、个别的问题,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 问题,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课堂训练
3、分析下列观点,哪些是世界观? (1)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 (2)暖冬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3)人类活动是造成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
(√4)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5)上帝创造了一切。 (√6)世界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人可以利用规律,但不
(√3)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活动探究七:思考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和我们平时所学的物理学、化学、经济学 一样么?若不一样,区别在哪里?若它们不同,那么它们之间是否 毫无联系?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产生
助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指导我们的美好生活。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1.1追求智慧的学问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2

钱学森对我国国防科技事业以及社会主 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能够取得如此 巨大的成就,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重视学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 哲学指导自己的工作。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黄 楠森教授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到了我们国家 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所有人认真听取 钱老见解的时间了。
钱学森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
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注意: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上,必须反对“等同论”、“取消论” (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替代论”(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下列属于方法论的是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③吾心就是宇宙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小结: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区别 和根本观点(解决“世界是
(含义)
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方法论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就成了方法论(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1)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 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人的思想观念(看法)
人民利益至上 决
定
众志成城 全民抗疫
体 利益集团利益
至上
统哲
现
一学
消极等待 不作为
方法论 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做法)
物 理 学
苹
万
果
有
具
落
引
体
地
力
科
事物 是普 遍联 系的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情景材料三 当你听说放鞭炮可以驱邪的时候, 你为什么不惊讶?只要你惊讶,你就 会产生联想,你也许会问:鞭炮是什么?是怎样生产制造的?其原料是什么?“邪”是 什么?“邪”是哪里来的?“邪”被鞭炮驱走后,又到哪里去了? 到外国去了吗?还是 到月球去了?如果第二天“邪”又回来了,要不要再放鞭炮? “邪”到底多长、多高、 多宽、多重……正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中所说:“惊讶,这 是哲学家尤其具备的一种情绪。”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1课时 追求智慧的学问
情景材料一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文philosophia。philo是爱或追求,sophia 是智或智慧。英文philosophy的意思是“爱智之学”或“爱哲之学”。中国古 古代无哲学一词,而有哲学之实。《易传· 系辞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道就属于哲学的范围。“道学”“理学”“心 学”“义理之学”“玄学”“学术”等都是中国人言说哲学的特殊方式。我们 今天使用的汉语“哲学”一词是日本学者西周于19世纪后半叶翻译过来的, 他 借用了汉语的“哲”字,省去了英文中的“爱”字,译为“哲学”。
情景材料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就像是一只从哲学鸟巢里孵化出来的鸟儿, 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鸟巢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了! 其实,科学从来都没有脱离 过哲学,科学仅仅只是一个风筝而已,割断哲学这根线,科学飞得再高也得从天 上掉下来!
情景材料二 钱学森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同时又坚信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真理”。从1956年开 始,钱学森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沟通与嫁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和纽带, 创立了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并强烈呼吁发展交叉学科。他指出:“马克思 主义哲学确实是一件宝贝,是一件锐利的武器。我们在搞科学研究时,当然包括 交叉学科,如若丢弃这件宝贝不用,实在是太傻瓜了!而如果能在交叉学科的研究 中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那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必然的, 无疑义的。”1957年,他在《技术科学中的方法论问题》一文中提倡说,在技术 科学的研究中, 我们需要把理论和实际灵活地结合,不能刻板行事。 1978年,他指出,哲学作为科学技术的最高概括,它是扎根于科学技术中的,是以 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哲学不能反对,也不能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因科学 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家要力求主动,不断吸取新科学、新技术的成就作为发 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1)区别: ①内涵: a.人们对_整__个__世__界__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 b.哲学就是关于_世__界__观__的学问。 ②特点: a.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b.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_自__然__知__识__、_社__会__知__识__和_思__维__知__识__,把不自觉的、 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_系__统__化__、_理__论__化__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同人们在日常 生活中产生的_零__散__的、_不__自__觉__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联系: ①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_世__界__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②世界观研究的问题,都是_哲__学__研究的对象。
【典例·示范】 青岛海湾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舟山跨海大 桥等一座座跨海大桥的建成,使人们不可避免地思考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人类 的力量如此巨大,是否意味着人类可以随意征服和改造自然?材料表明
() A.哲学可以指导人类正确改造世界 B.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D.哲学推动着人类不断地思考问题
【思维·建模】
【解析】选B。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即思考人与世 界的关系问题,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符合题意且正确;A、D 都强调哲学的指导作用,不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C 错误。
2.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联系: (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之所以富有生机和活力,就在于它 从不断发展的具体科学知识中概括出_最__一__般__的结论。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_世__界__观__和_方__法__论__的指导。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 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探究:(1)搜集生活中思考世界、思考人生的事例,体会其中包含的道理。 (2)与同学们交流分享,哲学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归纳·释疑】 1.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高于生活,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 更好的艺术。 (2)哲学依赖于实践。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一系列问题,成为哲学产生和发展的 源泉和动力。 (3)实践需要哲学。人们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哲学为我们 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一般的理论指导和思维前提。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区别: (1)具体科学知识: ①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即_自__然__科__学__知识; ②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即_社__会__科__学__知识; ③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即_思__维__科__学__知识。 (2)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_某__一__具__体__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 其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_最__一__般__的本质和_最__普__遍__的规律。
2.哲学与方法论: (1)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_方__法__论__。 ①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_世__界__观__,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 认识世界和_改__造__世__界__,就成了_方__法__论__。 ②一般说来,世界观_决__定__方法论,方法论_体__现__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 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_方__法__论__,也不存在脱 离方法论的_世__界__观__。
【易错警灯】 (1)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倾向:①认为哲学无用, 可以不要哲学的“取消论”;②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把 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这种“哲学万能论”是十分有害的。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不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 关系。
关键能力·素养形成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框 追求智慧的学问
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一、哲学的起源 1.哲学的本义: (1)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_智__慧__的学问, 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_世__界__的关系。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_追__求__智__慧__。 (2)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_智__慧__之__学__。 (3)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_灵__魂__”。
2.哲学的产生: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实__践__活动。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解决问题的巧 妙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哲学智慧是人们在_认__识__世__界__和_改__ _造__世__界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_外__部__世__界__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_追__问__和_思__考__。在生活实践 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 成的观念_指__导__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议题一 哲学与实践 议题诱思:身处地中海的古希腊天生与水朝夕相处,海水就像神灵一样,带给希 腊人无穷遐想。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文明也顺着海路、陆路、商路等涌动而 至。古希腊就是这样幸运,器物文明和实用技艺让它足以享受美好生活。但希 腊人并不安于现状,他们在悠闲之中,发展出了“哲学”这个东西,泰勒斯是希 腊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水是万物的本原”是泰勒斯提出的经典命题。 哲学虚无缥缈,但却魅力无穷!正是由于有了哲学,古希腊的文明才辉煌灿烂, 流传千古。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哲学不等于智慧: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 的学问。 (2)哲学不等于智慧。哲学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3)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但并不是说没有学过哲学的人就 不聪明、没有智慧,学过哲学的人就一定聪明、有智慧。事实上,按照哲学的 本性而论,哲学是让人知道自己缺少智慧,因而去追求智慧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