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
小马过河教案十篇

小马过河教案十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使幼儿懂得“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2、能围绕某一主题用轮流的方式与他人交流,在集体面前说话时语言比较完整,态度大方。
3、使幼儿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去试一试。
活动准备:课件《小马过河》、图片。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难点:知道大小、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改变的道理。
审美元素:故事通过小马过河遇到困难以及前后两次不同的处理方法,让幼儿懂得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
活动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
有一只小马,他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教师讲故事,当讲到”跑着跑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河水“哗哗哗”地流着。
能不能过去呢?”提问:你们猜一猜小马能不能过河呢(幼儿回答)二、老师继续讲述故事,激发幼儿讨论。
1、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当讲到:” 松鼠认真地说:“当然!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呀!”提问:小马一开始是怎么想的?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说的?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呢?听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话,小马会怎么做?它是怎么想的呢?2、继续欣赏故事,讲到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子,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提问:小马是怎么做的呀?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又会怎样做呢?3、继续欣赏故事,至故事结束。
提问:小马有没有过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三、完整欣赏故事《小马过河》。
教师:我们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听一遍。
提问:1、小马帮妈妈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想的?2、老牛伯伯对他说了什么?小松鼠又对他说了什么?(学说对话)3、小马是怎么做的?4、妈妈对他了说了些什么?(练习对话)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6、为什么小松鼠认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认为河水很浅呢?7、组织幼儿讨论:通过这件事,小马懂得了什么道理?你喜欢小马吗?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小马过河》教案15篇

《小马过河》教案15篇《小马过河》教案1活动由来:幼儿对看图说话活动特别感爱好,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1、情感:引导幼儿认真观测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知识: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测、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技能:进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技能与口头表达技能。
活动预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二、活动过程与指导:1、展示课件,老师讲解并描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末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3、老师总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慧能干。
4、幼儿自由看图讲解并描述故事。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延伸活动: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解并描述的材料,请幼儿认真观测图片,大胆讲解并描述。
户外活动:体能练习:幼儿广播体操、武术操。
游戏:卖蒜。
自由活动:自选各种球类玩具。
安全提示:留意天热休息。
在卖蒜过程中,钻时不要猛跑,后面的小伙伴太危急。
《小马过河》教案2设计意图为突破本故事的重点与难点我特意制作了TPP,在展示TPP时我先出示图片,让小孩子比效与分析小马、老牛、松鼠的身高与小河的水深,他们过河时会涌现不同的结果。
以观赏TPP为切入点,引起小孩子们的爱好,再讲故事。
在课堂上提问:老牛对小马是怎样说的,小松鼠对小马是怎样说的,老马对小马又是怎样说的。
而小马又是怎样做。
请小孩子们争论:为什么老牛对小马说水没到膝盖,而小松鼠却对小马说他的小伙伴淹死呢?他们三种小动物身高有什么不同。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

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1]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精选4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马过河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棚、驮”等14个生字,会写“愿、意”等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坊”。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3.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
2.分角色朗读,理解老马说的话的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出示小马图片)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朋友。
谁想和新朋友打个招呼?他就是我们的新朋友小马。
他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有关他的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吧。
(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两遍)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本课生字词。
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
(2)去拼音认读,开火车认读。
(3)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主认读。
(4)请学生把认读的生字、新词带进文中,再读课文。
3.小组合作,相互交流识记方法。
(1)熟字相加:马大=驮麻石=磨土方=坊扌当=挡(2)记词组:深—浅(反义词)4.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并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探讨书写笔顺。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练习。
注意:“愿”的下半部分“心”字在“厂”的里面;“该”“刻”有相同的偏旁“亥”,书写时,注意“亥”中两撇要平行,第二撇要比第一撇短。
小马过河教案(优秀7篇)

小马过河教案(优秀7篇)《小马过河》教案篇一知识技能: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练习用“四周、如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马过河》,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想知道小马为什么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怎样?)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让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两遍。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读下面带生字的句子。
(1)一匹(p!)小马连蹦(b8ng)带跳地驮着半(b4n)口袋麦(m4i)子向磨坊跑去。
(2)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向四周(zh#u)望望,怎么办呢?如(r某)果妈妈在身边多好哇!(3)牛伯伯(b$bo)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4)松鼠说:“水深得很哩!小马,你不要命啦!昨(zu$)天,我的一个伙伴(b4n)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5)小马甩甩(shu3ishu3i)尾巴,跑回家去问妈妈。
2.抽读词卡。
一匹半口袋麦子伙伴如果四周牛伯伯昨天甩尾巴3.抽读字卡。
匹半麦伴如周伯昨甩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想一想,课文里讲了几种小动物?讲了他们的什么事?第二课时一、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一边认真读课文,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小马为什么过河?妈妈怎样说的?小马听了怎样?(2)小马过河遇到什么困难?它当时怎样想的?怎样做的?(3)老牛和松鼠对小马各是怎样说的?小马以后怎么做的?(4)小马跑回家后对妈妈说了些什么?妈妈怎么说的?(5)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要求:先自己在书上找出答案,然后小组交流,再全班讨论。
重点指导以下部分:(1)、(2)题,通过指导朗读理解:“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小马的天真活泼。
《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5篇

《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5篇阮子《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充满童趣,适合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议自练的形式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小马过河》的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
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去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本文以“过河”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还不是很强,注意力也不能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因此教学时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也可以播放与课文有关的动画视频或通过分角色表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重点1、会认13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恰当的语气。
3、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难点引导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想,亲自去试试才行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的图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过程设计一、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词语提示讲故事。
2、让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思考,不能光听别人说,自己一定要去试一试,找到解决的办法。
二、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明白道理。
难点讲故事,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
2、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马过河》。
四、分段研读课文(一)学习第1、2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想一想: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帮妈妈做事,要把半口袋麦子驮到河对面的磨坊去。
(二)学习第3~7自然段。
1、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呢?自由读这几段,想一想: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先后都问了谁?板书:能不能过去?老牛松鼠2、老牛是怎样说的?(指名读)板书:很浅,刚没小腿。
小马过河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马过河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小马过河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马过河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马过河的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马驮麦子去磨坊,路上要过一条小河,老牛说水很浅,可以过去,松鼠说水很深,他的伙伴昨天刚被淹死,不能过。
小马没了主意,只好跑回去问妈妈,妈妈要他亲自去试一试。
小马又回到了河边自己过了河。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得那样深。
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找到答案。
文章篇幅较长,涉及的事物较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故事情节已很明晰,语言发育还较薄弱,对故事中的道理还不能有深刻的理解,需教师层层点拨,习得语言,习得道理。
三、教学目标: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通过朗读、表演、给动画片配音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精亲自尝试的道理。
3、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老牛、松鼠说法不同的原因,进而理解老马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1、小马过河的多媒体课件。
2、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头饰。
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设疑激趣感知课文大意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小马过河》这篇课文。
同学们高兴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由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呢?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的问题!请大家把课文翻开,我们一边读一边理解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2、听课文范读,出示字卡用横线划出生字,思考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3、训练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10篇)《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马过河》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读书读得非常投入,有的同学甚至是声情并茂,我想采访一下,你已经读了几遍书?(五遍?)哦,真好。
你呢?(九遍?)真多。
那你呢?(大概十五六遍吧!)怪不得你读得那么好,老师也要向你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小马过河》。
二、学习新课:1、朗读关。
⑴这节课,我们要去闯五道难关,有没有信心?第一关是朗读关。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
⑵先请你们在小组里大显身手,如果你认为哪个同学读得好,就请你用自己的方式来夸一夸他。
⑶每小组选一名小选手来参加班级的朗读挑战。
⑷谁来评一评小选手们刚才的表现?⒉生字关。
⑴我们已经站在第二关的门口了,第二关是生字关,你们看,生字朋友已经在等着我们呢!谁想和它们交朋友?已经认识了的请你介绍给大家。
⑵读得这么好,看来同学们和它们已经是老朋友了。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结识的?⑶刚才,老师听这些生字朋友说,想请同学们帮一个忙,它们想请你们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好伙伴,谁来?⒊辩论关⑴同学们已经顺利地闯过了两关,现在我们要智闯第三关。
认真看书,边读边画老牛、小马、小松鼠的图片。
⑵看黑板上的老牛、小马、小松鼠是否合适?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理由。
拿起笔来,认真的读一读,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⑶把你想说的理由交流一下。
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①谁来读小松鼠的话?这只小松鼠挺着急的,谁还想读?多善良的小松鼠啊,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②谁来读读老牛的话,这位牛伯伯读得怎么样?老师也觉得真好,就这么读。
③小马过河了,他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马过河》教案五篇

《小马过河》教案五篇《小马过河》教案篇1教学目的1、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句子应有的语气。
2、能按故事进展的过程,理清表达的顺次,复述小马第一次到河边的状况。
3、能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训练说话1、今日学的课文叫《小马过河》。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他又是怎样过河的呢?2、听范读,划诞生字新词;思索问题:小马为什么要过河?3、训练说话。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组织同学争论:要是把磨房所在地点“河对岸”说进去,那就表达完整了。
你看应当加在哪里?〔磨房前面〕〈通过三次提问,逐步提高同学语言的精确性,从而训练同学的语言技能,培育他们思维的严密性。
〉4、学习字词。
读生字新词——正音。
提示同学留意易写错的字——字形。
生字组词,并抄写。
〈课堂上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同学读和写。
〉二、理清课文脉络,练习说话。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小马几次从家里来到河边?每次的结果怎样?2、梳理课文脉络。
〔板书:过不了河蹚了过去〕3、口头填空。
课文先写小马为什么要过河,接着写小马〔〕的状况,然后写老马〔〕,最末写小马〔〕。
〈援助同学理解课文的记叙顺次,并训练同学由句组段的说话技能。
〉三、指导朗读,练习复述1、课文哪几段写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状况?〔第3--6段〕2、指导朗读。
〔1〕理解下面的带点词语,据此读出句子的语气:“小马犯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假如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小马惊讶地问:‘水很深吗?’”〔2〕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出下面句子的语气:“老牛说:‘水很浅吗,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松鼠挡住小马,大叫:‘小马!别过河,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前后两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方法略有不同,但训练重点都放在引导同学进入角色。
〉3、练习复述。
〔1〕按故事进展的顺次,给以下词语排队编号:回家问松鼠问老牛犯难赶忙立即〔2〕指导复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
2、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3、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小马过河视频、三张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
2、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
(1)老牛说了些什么?(老牛为什么这样说?你说小马会相信老牛的话吗?)
(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这样说?他为什么和老牛说的不一样?你相信谁说的话,为什么?)
(3)你猜小马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3、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
(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
(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活动延伸:继续为幼儿提供看图讲述的材料,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大胆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