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代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汉武帝时代》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高一历史《汉武帝时代》教案、教学设计
4.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尝试绘制汉武帝时期的思维导图,梳理所学知识,提高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5.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史记·孝武本纪》等相关文献,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拓宽知识面。
6.学生选取一个汉武帝时期的文物或古迹,进行实地考察,拍摄照片并撰写考察报告,分析其在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及价值。
7.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2.让学生认识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3.通过学习汉武帝时期的文化成就,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
4.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对待历史问题能够客观、公正地分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a.列举汉武帝时期的三个政治成就,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b.简述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c.阐述汉武帝尊崇儒术的原因及其在后世的发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3.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较为薄弱。教师应注重挖掘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能存在依赖心理,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手段感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汉武帝简介】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

【汉武帝简介】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

【汉武帝简介】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生于长安,幼名彘,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曾孙,其母是皇后王娡。

4岁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公元前141年—公元前87年),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

曾用年号:建元、元朔、元光、元封、元狩、元鼎、征和、后元、太始。

谥号“孝武”,后葬于茂陵。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就是说威严,坚强,明智,仁德叫武。

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

第二: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

第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

第四: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

第六: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

正如历史正剧《汉武大帝》所云: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武帝创立年号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

他登基之初,继续他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

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

在军队和经济上则加强中央集权,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同时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

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儒学成为封建正统地位地位铺平了道路。

不过事实上汉武帝时期从来不曾缺少法治思想,在宣扬儒学的同时汉武帝亦采用法规和刑法来巩固政府的权威和显示皇权的地位,因此汉学家认为这更应该是以法为主以儒为辅,内法外儒的一种体制,对广大百姓宣扬儒道以示政府的怀柔,而对政府内部又施以严酷的刑法来约束大臣。

历史论文汉武帝范文

历史论文汉武帝范文

历史论文汉武帝范文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统治下的汉朝达到了繁荣的巅峰。

在其在位期间,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在政治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的统治效率。

他实行了中央一元化的制度,取消了诸侯国,削弱了贵族的势力,使得国家的政治稳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居乐业。

其次,在经济上,汉武帝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

他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并鼓励民间商业,使得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此外,汉武帝还大力开拓南方的土地,推行水利工程,使得南方成为了汉朝的经济中心。

最后,在文化上,汉武帝注重教育,提倡儒家思想,推崇孔子思想,使得国家的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他还支持文学和艺术的发展,鼓励文学家和艺术家,使得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总之,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他在位期间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得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汉朝的辉煌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还开发了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往来,加强了对外交流和文化交流。

他还大力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鼓励人才的成长,使得国家的科技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对外征战方面,汉武帝统一了南蛮地区,镇压了匈奴的威胁,加强了对北方边疆的控制,为汉朝的安全稳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然而在历史学家看来,汉武帝在位期间也有一些弊政,比如他的王莽改制失败导致社会不稳定,农村地主对农民压迫加剧等。

但无可否认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君主,对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武帝的治理思想和改革措施影响深远,无论是统一政权还是发展经济文化,都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他的执政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世帝王的典范。

汉武帝的时代,被称为“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时代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1.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
思 想 文 化 领 域 经 济 领 域
长安:太学 地方:官学
五铢钱
2.食盐和铁器的生产和销售收归中央
听 故 事
汉武帝时,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 大。河间王刘德的声望很高,天下英 雄豪杰都争相投奔他。一次,汉武帝 问他治国之道,他对答如流,言谈中, 还讲到历史上商汤和周文王以小国 得天下的事情。汉武帝听后很恼火, 用讽刺的口吻对刘德说:“商汤以 七十里取天下,文王以百里取天下, 河间王就好好努力吧! 思考: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这种现象在西汉是怎么产 生的?
汉武帝(前157年—前87) 年,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汉 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汉文 帝刘恒的孙子、汉高祖刘邦的 曾孙。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 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 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之 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 使西汉王朝出现大一统的局面, 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 的国家,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皇帝。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2.史料二反映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从史料分析中可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甲同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不允许百家争鸣, 不利于学术文化发展。所以,鼓励传播儒家思想对中国 文化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乙同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仅有利于汉朝统一思想, 加强皇权,而且儒家的道德教化、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思 想对今天的中国甚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 鼓励传播儒家思想是千秋事业。
...... 。
3.这些制度对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且对中国历史起了推动作用。
练一练: 1.汉武帝在位初年,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 的粮食和钱财,这说明了( )

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时代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背景
西汉一直认为和亲是屈辱的,加上匈奴时常侵边, 武帝时期西汉展开反击。 文景之治为这场战争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武帝的雄才大略得以施展。

过程
《汉书》曰:“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讨 匈奴,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首虏甚 多。”“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故曰祁连山。焉 支山即燕支山也。” 《十道志》曰:“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 乃作此歌。”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 不蕃息。 ——《史记· 匈奴列传》注引《西河旧事》 霍去病
汉武帝功绩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 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 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坛,礼百神, 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 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 以养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 武帝纪赞》
汉武帝从“无为”到“有 为”
1、主导思想:
从“无为”到“有为”
政治上: 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思想文化上的统治 思想上 : 2、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民族关系上: 各民族紧密联系
三次发动对匈奴战争 设置河西四郡(目的、名称、作用)
三、西汉的盛世
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表现 ① ② ③
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
作用
疆域辽阔,影响远播,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史记· 平准书》
农业生产
三腿耧车
代田法 ——用力少得谷多
代田法是西汉中期农学家 赵过所发明并推广的一种耕作 方法。其方法是把田地开成一 条条宽深各一尺的沟和垄,沟 和垄的位置每年都有轮换,因 此称为“代田”。 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 发芽长叶以后,便在中耕除草 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 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 能起到防风抗倒伏,抗旱的作 用。

汉武帝的介绍

汉武帝的介绍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出生于皇室,父亲是汉景帝刘启,母亲是王皇后。

他在十六岁时即位,并被誉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文学家。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巩固皇权,中央设置了中朝,地方设置了十三州部刺史,并制定了严格的监察制度。

他开创了察举制选拔人才,颁行推恩令等一系列政策,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汉武帝的统治使大汉王朝达到了强盛的局面,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的基础。

在他的领导下,大汉王朝开辟了辽阔的疆域,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

总的来说,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充满了辉煌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

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巩固皇权,更在于推动社会进步,开创汉朝的强盛局面。

论述汉武帝及其时代

论述汉武帝及其时代

论述汉武帝及其时代
汉武帝(前前206—前87年)是秦朝统一中国以来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统帅,建立了汉朝,是春秋战国政治体系的第一个统一的代表。

他的帝国是古代中国最大、最强大的帝国,也是古代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

汉武帝时期自尽政治咄咄逼人、铁腕发展,极大加快了汉朝的发展,使得古老的中国迅速实现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他的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使中国从农业社会进入到商业社会,开创了帝国年代,启蒙了中国从古老到现代的历史。

在汉武帝时期,汉朝开始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形成统一的行政组织,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实行统一的政法,为汉朝建立起稳固的政治基础。

汉武帝治国给予官府、地方行政主体以特权和优厚待遇,促进统一,解决了秦汉之间的诸侯独立现象,树立了汉武帝在时代中的历史地位。

汉武帝优化了税制,改革财政,大力倡导经济自由化政策。

结合农业劳动,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深化服务于军队的公共制度,为汉朝的军事强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汉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汉武帝的军事实力也强大,分别征服了九州和汉朝六治等诸侯国,使之安置于汉朝的统治之下,使整个中国大地实现统一,开创了新的历史。

他的战争也加速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迅速增加国力实力,提升中华民族的国力,提高中华民族的统一意志。

在文学方面,汉武帝非常重视文学特别是古汉语文字。

他促进了古文字的研究与推广,促进了现代文字的发展。

并编写了《汉书》、《论衡》和《汉法》等三部经典巨著,营造了汉朝文学文化的浓厚气氛,对后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今天,汉武帝的影响仍然广泛存在,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创造力仍然影响着现代社会。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是怎样的?即大一统时期有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56-230年)和汉武帝时期(公元前221-280年)两个时期。

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和过渡。

西汉灭亡之后,汉武帝时期(即汉孝武帝)正式建立起来,从此中华进入大一统王朝时代至汉朝中后期。

汉武帝元朔五年设立郡县制度。

公元前133年设置十二诸侯王,以刘姓为国号,是为世侯。

在汉代,郡县制度始于孝武帝刘骏,到汉和帝、汉建中元年设卫尉,汉景帝时设郎官,汉和帝中平五年增设郎中令以下职官,汉武帝灭桓、哀二王,除郎中令外,开始设五官大夫管理诸侯王事,以后历代沿袭,至汉武帝时,则仅剩卫尉。

从地方上讲,汉代也设立行中县,但因县分布于平原地带和地方上也分设州、县,故不可称为郡县制。

从中央上讲汉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级,而公位有公、侯、伯、子、男四级,伯位有公、侯、伯、子四级,子位有子、臣四级。

这套制度在武帝、宣帝时都经过了整顿和完善。

武帝以后,各级军事首长有特权;汉承秦制,因其地势较大,各州实行了推举官员的制度,以官僚代替地方百姓行使主政大权(即汉初的世袭制度);汉代推行高举高举制度也就推行了特殊的政令和法律,比如军制中推行军事特权的“推恩令”就是中央对地方(郡县)的特权政策。

随着国家的稳定,分封制在汉以后逐渐转向私有制,从而导致皇权被削弱。

此外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军队制服制度也改变了。

而且因为汉代分封制度的延续,皇朝的统治力量依然强盛,西汉时期的汉朝(西元前230年——221年)虽是多民族王朝的王朝,但民族种族矛盾得到缓解,王朝政策不是完全以国家利益为中心,所以,西汉还没达到统一。

不过,西汉后期已经建立起了汉朝。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皇家大一统王朝。

公元前206年,刘邦杀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04年,刘邦废长子汉景帝刘启,立刘恒为帝。

至此,西汉建立完成。

至此,西汉正式建立起来。

汉初经历昭帝朝(前207年——201年),武帝时期(前207年——221年)、前221年——220年(汉建中五年)、西汉末年(222年——223年)汉武帝刘彻,从此终结了秦统一中国之路,也终结了中国大一统王朝之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00年)开始制曲。

什么是曲?
•凡是谷物以至豆类,不论生熟,整粒或粉末,只要经过微生物作用的,都叫做曲。

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微生物自然培养物。

开辟了独一无二的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酿酒的道路。

酒的起源有哪些说法?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古人把酒的作用归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

果酒和乳酒--第一代饮料酒
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时代(新石器时期)的醴酪(周记、礼运篇),这是中国有文字记录的最古老的酒。

谷物酿酒始于农耕时代还是先于农耕时代?
•酒政:是指在历史发展各个阶段国家对酒的生产、流通、销售和使用而制定实施的制度政策的总和。

•酒的特殊性:
•1、中国酿酒原料主要为粮食。

•2、酿酒与用酒是一项非常普遍的社会活动。

•3、酒是一类高附加值的产品。

•4、酒是一类特殊的食品,但不是生活必需品。

•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凡含有酒精(乙醇)的饮料和饮品,均称做“酒”。

•酒饮料中酒精的百分含量称做“酒度”。

•欧美各国常用标准酒度表示蒸馏酒的酒度:体积分数50%为标准酒度100度。

即体积分数乘2即是标准酒度的度数。

•原料经糖化(糖质原料不经糖化阶段),酒精发酵后的汁液称为酿造酒。

酒精含量15~20%。

单式发酵:葡萄酒、苹果酒
酿造酒先糖化再发酵
复式发酵
边糖化边发酵
按生产方法分类蒸馏酒
酿造酒
果露酒
、按葡萄生长来源不同分类:
山葡萄酒(野葡萄酒)
家葡萄酒
2、按葡萄酒含汁量分类:
全汁葡萄酒
半汁葡萄酒
3、按葡萄酒的颜色分类:
白葡萄酒:酒精含量:9~13%
红葡萄酒:酒精含量:9~13%
桃红葡萄酒:短时间浸泡或分离发酵
4、按葡萄酒中含糖量分类:
干葡萄酒:含糖量:≤4.0g/L
半干葡萄酒:含糖量:4.1~12g/L
半甜葡萄酒:含糖量:12.1~50g/L
甜葡萄酒:≥50.1g/L

淡色啤酒金黄色啤酒
棕黄色啤酒
根据色泽浓色啤酒
黑色啤酒
鲜啤酒
根据啤酒杀菌处理
熟啤酒
低浓度啤酒
根据原麦汁浓度中浓度啤酒
高浓度啤酒
啤酒分类
淡黄色啤
、按酿酒工艺方法分:
淋饭法
摊饭法
喂饭法
摊喂结合法
新工艺黄酒生产法
•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
白兰地、威士忌、劳姆酒、金酒、伏特加和中国白酒。

•清香型白酒、浓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其他香型白酒。

•其中其他香型白酒又可以分为兼香型白酒、凤香型白酒、药香型白酒、豉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特型白酒
酿造酒单式发酵:葡萄酒
复式发酵:先糖化后发酵:啤酒
边糖化边发酵:黄酒
蒸馏酒白兰地浓香型:泸州老窖
威士忌清香型:杏花村汾酒
琅姆酒大曲酒酱香型:茅台酒
伏特加小曲酒兼香型:白云边
金酒麸曲白酒
中国白酒液态法白酒
果露酒露酒:保健酒等
果酒:用鲜果汁或发酵汁配制的酒
白酒:在白酒中添加中药材等经脱色
而成的保健白酒等
V.O. very old 10-12年陈表示“很老”
V.O.P very old pale 表示“极老”
V.S.O.P. very superior old pale 20-30年“最老”
X.O. extra old 50年陈表示“超老”
X. extra 70年陈
白兰地商标上的英文缩写
•纯生啤酒
成熟的啤酒不使用加热灭菌,采用膜过滤的方法并采用无菌灌装的技术生产的啤酒。

口味纯正,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保存完好。

葡萄酒贮存的影响因素
•温度5-18度
•湿度最佳湿度70-75%,避免瓶塞干缩。

•亮度黑暗避光。

•稳定法国的酒在法国喝味道比在中国好!
•气味清新。

这么苛刻的条件只有在地窖里才具备!
葡萄酒越老越好吗?
•一般的餐酒适饮期5-10年。

•上好葡萄酒8-10年。

•极少数优秀葡萄酒,贮存得当,几十年。

如何判断啤酒的好坏
•色泽是否正常
•泡沫丰富与否
起泡性、泡沫形态、颜色、持久性、泡沫挂杯
•闻香气:麦芽香、酒花香
•尝味道:爽口
•二氧化碳气体:杀口性
白酒评酒规则
•评酒要做到准确、公正、无误,须遵守以下规则:
•1、评酒之前,评酒员要休息好,评酒期间禁用有气味的化妆品,不准携带气味浓的食品,以免干扰品评。

•2、评酒期间不允许食用刺激性食品,如生姜、生蒜、生葱、辣椒等和过甜、过咸、油腻大的食品。

不允许感冒。

•3、评酒前30分钟和品评中不得吸烟,评酒前要刷牙漱口,防止嗅觉和味觉迟钝。

•4、评酒中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交头接耳。

各自独立思考和品评,认真填写评酒单。

•5、未经允许,评酒员不得进入准备室。

•6、评酒时,酒样入口以布满舌面为宜,尽量少吞酒,以评酒为暴饮,是绝对不许可的。

酒精对机体健康的直接不良影响
⑴酒精导致宿醉
⑵酒精导致脑组织损伤
⑶酒精导致肥胖
⑷酒精伤害肝脏组织
⑸酒精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⑹酒精导致畸胎
⑺酒精导致癌症
⑻酒精滥用带来的长期后果
适度饮酒的量是多少?
•对每个人而言,每天合适的酒精摄入量没有一个定值,对酒精的耐受性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人体之间饮酒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这两个脱氢酶的活性,活性大,则饮酒量大,活性小,饮酒量小。

建议的饮酒量:
•平均身材的健康男性,一天饮酒不宜多过28ml纯酒精;而对于平均身材的健康女性,一天饮酒不宜多过14ml纯酒精;
•一般说适宜酒精量为0.5-1.0g/kg体重,这个量,被认为已足够来兴奋精神,而且不会导致对身体的长期伤害。

中国人一年中的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

•列举中国的酒器从古至今主要由哪些材料作成?
•请写出几个中国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典故?
•文君当垆、杯酒释兵权、酒池肉林、箪醪劳师
酿造工业(brewing industry)是指利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酶,对有机原料进行酶加工,获得产品的工业。

配制酒(Liqueur)又称为利口酒、利久酒、利乔酒、力乔酒、香甜酒。

是以中性烈酒如:Brandy,Gin, Whisky,Rum,Vodka或Wine等加入一定的加味材料,经过蒸馏、浸泡、熬煮等方法配制生产而成
多种微生物混菌发酵是酿造微生物作用的基本特点。

•干邑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白兰地,被称为“世界白兰地之王”。

世界著名的威士忌有苏格兰威士忌、爱尔兰威士忌、美国威士忌和加拿大威士忌。

酒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

黄酒生产是以米和水为主要原料, 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进行酿酒。

通常把米、水和麦曲比喻为黄酒的“肉”、“血”和“骨”。

金酒诞生于17世纪中叶,是由荷兰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西尔维斯(Sylvius)首创。

补酒又叫滋补洒。

其作用以滋补为主,尤其是那些大补
酒,。

药酒,虽然有些药酒兼具治疗疾病及滋补的双重功效,
但总的说来,药酒应以疗效作为其主要指标,因为它所用
的药材及其用量都是以对症下药为原则的,而且具疗效也
是须经临床验证的。

威士忌酒是用大麦、黑麦、玉米等谷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后放入旧的木桶中进行酵化而酿成的。

英国人称之为“生命之水” 。

威士忌在苏格兰地区的生产已经超过了五百年的历史,因此一般也就视苏格兰地区是所有威士忌的发源地。

•朗姆酒,Rum,也译为兰姆酒,是用甘蔗糖为原料发酵、蒸馏而成的蒸馏酒。

酒具或酒器:凡用于贮酒、量酒、温酒和饮酒的各种器皿都称为酒具或酒器。

酒具的种类品种繁多,可依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

、陶制酒具
远古时代的酒具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以及角器和竹木制品等。

2、竹木酒具
•一般选择树龄较长、木纹细腻、木质坚硬的木头,晾干、去皮、挖空,再打磨即成。

还有的木碗木杯是用树根制成,再漆上清漆或朱漆。

注酒入杯,酒色在杯底色的衬映下呈美丽的琥珀色。

•竹酒杯有筒制、根制两种。

筒制竹酒杯制作十分简单:取一节竹筒,一截为二,竹节为底,每节竹筒可形成两只酒杯。

将竹根晾干,把侧根、须根削去,再把主根挖空为容器,将外部打磨光亮即可。

3、青铜酒具
4、漆制酒具
5、瓷制酒具:
6、玉质酒具
7、金银酒具
8、玻璃、水晶酒具
食品酿造历程的三个阶段:
(一)大分子物质降解阶段——第一阶段
(二)代谢产物形成阶段——第二阶段
(三)产物再平衡——第三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