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与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
【精品】血管性痴呆

【精品】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英文名称:vascular dementiame 简称:VaD [编辑本段]疾病定义因血管病导致脑梗塞造成的痴呆,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
痴呆可发生于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连续的急性脑血管意外之后,个别人也可发生在一次严重中风后。
梗塞灶一般较小,但效应可累加。
一般在晚年起病,包括多发脑梗塞性痴呆。
由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叫血管性痴呆。
[编辑本段]疾病表现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如脑梗塞或脑出血等)所致精神障碍中的一种,一般在 5060 岁发病。
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
病程短则 2 个月账达 20 多年,平均 5.2 年。
其早期表现主要是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可有近期记忆力轻度受损、注意力不集中和一些情绪变化,无明显的痴呆,所常将此表现称为脑衰弱综合征。
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如发音不清、吞咽困难、而肌麻痹、失认、尿失禁、偏竣、凭空听见声音(幻听)、看见实际不存在的东西(幻视),或情感脆弱易激惹、哭笑无常等等。
1/ 18[编辑本段]血管性痴呆分类 VaD 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
1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 MID 定义为大血管阻塞所导致的大面积梗死,尤其是多发生在内环状动脉或 Willis 环及其它主要大脑动脉上。
2 关键性梗死性痴呆关键性梗死性痴呆是由重要皮质、皮质下功能区域的几个小面积梗死灶,有时甚至是单个梗死病灶所引起[6]。
最为人们所知的是双侧丘脑梗死导致的具额叶特征的痴呆,其它关键部位如角回、基底前脑-基底下丘脑结构、带状回的病灶也可导致痴呆。
3 小血管性痴呆小血管疾病引起的损害可以是皮质性的,也可是皮质下的。
皮质下梗死可出现在丘脑背内侧核,尾状核,额叶皮质和上述结构在白质的联系通路等部位。
发生在基底节和脑桥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出现假性球麻痹,额叶皮质的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可产生伴额叶体征的痴呆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体质因素及中医诱因

阴虚质 8(4畅04) 34 ( 10畅90 )
0畅006
气郁质 16 ( 8畅08 ) 31 ( 9畅44 )
0畅481
与非复发组比较:1) P<0畅05;下表同
平和质 3 ( 1畅52 ) 27 ( 8畅65 )
-
特禀质 0 ( 0畅00 ) 9 ( 2畅88 )
-
表 2 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诱因情况〔n(%)〕
1 资料与方法
1畅1 研究对象 2006 年 8 月至 2011 年 5 月大连医科大学附
属第二医院中医康复科中风住院患者 510 例。 按有无发作分 为复发组 198 例,年龄(68畅29±8畅87 ) 岁,男 97 例,女 101 例,非 复发但 312 例,年龄(64畅05±10畅15 )岁,男 164 例,女 148 例。
0畅873 0畅231 14畅271
BMI
0畅641 0畅218 8畅681
颈动脉粥样硬化 0畅770 0畅221 12畅146
P值 0畅012 0畅015 0畅001 0畅000 0畅000 0畅000 0畅003 0畅000
OR 值
95%CI
2畅029 1畅169 ~3畅521
1畅883 1畅130 ~3畅139
阳虚质
198 61(30畅81) 1) 21(10畅61) 1) 64(32畅32 ) 1) 17(8畅59) 1)
312 40(12畅82) 53(16畅99) 70(22畅44) 24(7畅69)
0畅000
0畅046
0畅014
0畅718
湿热质 8(4畅04) 1) 24 ( 7畅69 )
0畅098
198
68畅29 ±8畅87) 142(71畅7) 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如果分水岭出现梗死,患者容易出现()A、ADB、痴呆C、认知功能障碍D、路易体痴呆小血管的脑卒中在血管性卒中中占()A、1/3B、2/3C、1/4D、1/52011年9月,Stroke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指()A、血管因素导致从轻度功能认知损害到痴呆的整个认知损害全过程B、血管因素导致或与之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C、有记忆损害的患者D、以上都不是关于国际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叙述错误的是()A、危险评估,评估年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卒中/TIA发作史B、忽视卒中和危险因素的治疗C、继发疾病的治疗,治疗抑郁、焦虑、激越等继发疾病D、关注患者的认知、总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水岭包括()A、前分水岭B、深部分水岭C、后分水岭D、以上都是不属于小血管脑卒中的是()A、分水岭梗死B、腔隙梗死C、脑白质病变D、双侧丘脑的腔梗不属于所有原因痴呆的核心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语言功能正常B、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受损C、生活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先前水平降低D、无法用谵妄或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来解释Binswange’s疾病的特点是()A、脑白质改变为主,伴随腔隙梗死、脑室扩大,但U形纤维不受累B、双侧丘脑的腔梗C、侧脑室角的脱髓鞘表现D、右侧大脑半球受损丘脑性遗忘症的关键病变是()A、左侧大脑半球病变B、右侧大脑半球受损C、分水岭梗死D、乳头丘脑束的损害分水岭梗死最主要的原因是()A、血液动力学的变化B、斑块完全阻塞血流C、脑出血导致D、以上都不是前额叶皮质下VaD的症状中,错误的是()A、记忆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较AD轻B、关键病变是乳头丘脑束的损害C、抑郁、人格改变和情绪波动很常见D、起病缓慢呈断续式,有时很隐匿双侧大脑半球病变表现为()A、语词遗忘B、全面性遗忘症C、视空间记忆障碍和位置记忆障碍D、位置记忆障碍答案:CBABDAAADBAB。
2024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

2024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血管性痴呆是指以脑血管病或脑血流受损为主因的痴呆,属千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范畴,VCI综合征包括脑血管病或脑血流受损促成的所有认知障碍。
就患病率和发病率而言,血管性痴呆是第二常见的痴呆,仅次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
神经影像学极大提高了发现并诊断脑卒中和无症状脑血管病的能力,这两者均可损害认知。
但神经影像学检查也可检出无症状老年患者的脑血管性脑损伤,因此仅有脑血管性脑损伤并不足以诊断血管性痴呆。
必须根据临床特征以及脑成像发现的脑血管性脑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来临床判断脑血管病是否足以引起血管性痴呆。
与AD等晚年神经变性疾病类似,血管性神经病理改变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常伴有其他神经病理改变。
本文将总结成人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评估和诊断。
定义血管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是指以脑血管病或脑血流受损为主因或促成因素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通常见千以下两种临床清况:临床确诊脑卒中后出现痴呆或脑成像发现痴呆患者有血管性脑损伤,但无脑卒中临床病史必须根据临床特征以及脑成像发现的脑血管性脑损伤位置和严重程度,来临床判断脑血管病是否足以引起血管性痴呆。
应认识到血管性痴呆是综合征,而非疾病。
可引起血管性脑损伤或功能障碍的心脑血管病都可能导致血管性痴呆,包括任何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如心原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脑小血管病)或出血性脑卒中。
沪另U出潜在心脑血管病后才算完成血管性痴呆的诊断,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未来血管性脑损伤的二级预防方案。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由美国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与脑卒中研究所-加拿大脑卒中网络VC I 协调标准的编写组和美国心脏协会提出是指“由血管因素引起或与之有关的认知障碍"。
VCI的概念涵盖痴呆,还涵盖轻型认知障碍,包括脑血管病所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要点

《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国诊疗指南(2019)》要点目前国际上围绕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指南主要包括:199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学会(NINDS-AIREN)Eli、2006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大卒中网(NINDS-CSN)、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AHA/ASA)、2014年国际血管性行为与认知障碍学会(Vas-Cog)和2011年我国发布的VCI指南及2018年由全球27个国家的专家共同制定的血管损伤认知障碍分类研究指南。
在这些指南中,脑小血管病是引起VCI的重要亚型,也是临床上导致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原因。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是临床中常见认知障碍的一种,发病率高,社会负担重,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合理诊疗至关重要。
一、定义脑小血管病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综合征。
脑小血管病常见的病因类型包括:小动脉硬化性、脑淀粉样血管病、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变、炎症和免疫介导的小血管病、静脉胶原病和其他小血管病等。
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及视空间功能等认知域的损害。
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可呈现出相似的认知减退模式,常累及注意力、加工速度和执行功能等领域,而记忆任务受损相对较轻。
二、流行病学脑小血管病是与年龄相关的高患病率疾病。
三、诊断(一)临床特点和评估1.临床特点:多数脑小血管病患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无症状性脑小血管病、腔隙性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取决于病灶的部位、程度及数量等。
2.神经心理学评估:(1)总体认知功能筛查、评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MSE)是国内外常用的认知功能筛查量表,由于耗时短、容易操作,作为鉴别健康老年人和痴呆的初筛量表广泛应用于社区和医院。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我国广泛用于筛查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进展

860综述新医学 2023年12月第54卷第12期脑白质高信号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研究进展赵丹 吕艳 赵仲艳 吴婵姬 徐汝艳 黄仕雄【摘要】脑白质高信号(WMH)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之一,近年来研究显示WMH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
该文主要就WMH形成机制、WMH与认知功能的关系、WMH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深入了解WMH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关键词】脑白质高信号;认知功能障碍;脑小血管病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Zhao Dan, Lü Yan,Zhao Zhongyan, Wu Chanji, Xu Ruyan,Huang Shixiong. Hai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Haikou 570311,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Huang Shixiong, E-**********************.cn【Abstract】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WMH) is one of the imaging markers of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certain relationship between WMH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is article,the mechanism of WMH form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MH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the mechanism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caused by WMH were reviewed,aiming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MH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Key words】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 Cognitive impairment;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脑白质高信号(WMH)是脑小血管病在影像学上的特征表现之一,是多种病理损害的结果[1]。
认知损害和痴呆的血管性作用

动脉结构与功能的病理生理学
血管老化——年龄与大动脉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有着极 强的相关:
颈动脉壁厚度(动脉粥样硬化)——老化指数 主动脉僵硬度(动脉硬化 ) ——老化指数
血管老化指数与认知损害或静止性脑小血管病强烈的 相关
提示存在联系大动脉损伤和脑小血管病的共同病理生 理机制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管 性认知损害
微出血 微梗死 WMLs 弥散张量成像
上所见的各向 异性或平均弥 散度的改变
遗传性小血管综合征—CADASIL
偏头痛、情感障碍、复发性卒中、认知损害 广泛的WMLs、腔隙性脑梗死、微出血及脑萎
缩 Notch3基因发生错义突变所致
推荐
对进行性认知损害的患者,用MRI T2梯度回波序列(IIa级推荐,B级 证据) 、Notch3基因检测(IIa级推荐,A级证据)以识别CAA特征的 多发脑叶出血是合适的。
痴呆诊断必须依据认知测验,至少评估4项认知域: 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应独立于继发血管事件的运动/感觉 功能缺损。
很可能的VaD
存在认知障碍和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证据,且
血管事件(如症状性卒中)与认知缺损的发生之间 存在明确的时间关系(3月),或
认知损害的严重性和类型与弥漫性皮质下脑血管病 变间存在明确相关性(如见于CADASIL)。
没有卒中前后发生提示非血管性神经退行性疾 病的缓慢进展的认知衰退病史。
可能的VaD
存在认知损害和脑血管病的影像学证据,但是
血管病变(如静息性梗死、皮质下小血管病)和认知损害间无明确相关性 (时间上、严重性或认知受损类型)。
诊断VaD还缺乏足够的信息(如有提示血管病变的临床症状但没有CT/MRI)。 严重的失语会妨碍恰当的认知评估。如在引起失语的临床事件发生前有记录
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北京天坛医院龙洁一、概念痴呆(Dementia):是多种原因导致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一组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语言功能、视空间能力、认知功能(计算、理解、判断、抽象思维、学习能力等)障碍,同时可以伴有人格、行为、情感等异常,如:性格改变、情绪不稳、易激惹等。
当上述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严重损害时称之为痴呆。
血管性痴呆(血管病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由于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全面认知功能障碍,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社会交往,称之为血管性痴呆。
二、人脑的正常老化人类在出生时脑内有80亿~200亿个神经元及不计其数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后在人的发育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外界信息,每个神经元又形成了10万个树突、轴突间的联系。
人类的学习能力在年轻时候最强,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人脑神经元在不断的死亡、减少。
到65岁以前神经元减少30%,70—89岁的人脑容积从1350g减少到930g。
30岁—40岁全脑血流量开始减少,每十年减少3.2ml/100ml。
以上变化发生在正常老人,视为大脑的正常老化。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老化所带来的脑老化,会导致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下降。
但一般不足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交往,甚至很多老人可以很好地完成一定的工作。
但是老年人中2-7%存在有痴呆,其中50~60%为(Alzheime Dementia AD);25~33%为(Vascular Dementia VD);15%为混合型痴呆,而这些早期痴呆患者与年龄老化所表现的脑功能减退现象是很不容易区分的。
(一)、脑血流量减少:血管性痴呆患者存在着脑血流量减少,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1、脑血管本身病变: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壁损伤、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而导致脑血流量减少。
2、血液成分异常:高脂血症、血糖增高、红细胞压积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等造成高粘、高凝血症,使脑部血流不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果
2.1WML与认知功能关系WML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01,P=0.036),与CDT评分也呈负相关(r=-0.482,P=0.028),与MoCA并无显著相关性(r=-0.123,P=0.682)。
2.2腔梗与认知功能相关性枕叶腔梗数目与MMSE评分有正相关性(P=0.048),颞叶腔梗数目与CDT评分呈负相关(P=0.047),额叶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39),其余无明显相关性。见表1。
〔关键词〕脑白质变性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14)09-2437-02;doi;10.3969 /j. issn. 1005-9202. 2014. 09.060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常好发于老年人,在老年性痴呆比例中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其常见的发病原因是缺血性、出血性脑卒中及其他能够造成脑缺血缺氧的脑血管疾病〔1〕。其中最为常见的病因为缺血性脑卒中(也称脑梗死),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脑梗死的最常见致病因素。脑微小动脉缺血性梗死后,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愈合,最后形成形状不规则的腔隙,称为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腔梗与脑白质病变(WML)两者与VD有着重要的相关性〔2〕。腔梗和WML均可通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证据及认知功能减退而确诊为VD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年龄50~78〔平均(63.36±10.01)〕岁,男25例,女35例,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24.53±3.62)分,钟表绘图量表(CDT)(3.46±0.51)分,蒙卡量表(MoCA)(21.51±3.49)分,WML0级12例(20.0%)、1级28例(46.7%)、2级14例(23.3%)、3级6例
1.2研究方法:检测指标包括:一般信息〔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等〕、血常规、血生化、神经精神量表(包括MMSE、CDT和MoCA)、腔梗数量和WML(通过MRI或MRA评估)等。MMSE总分30分;CDT满分4分,主要反映患者认知中的视觉空间、计划性等功能; MoCA满分30,主要观察患者认知功能中的记〔5〕忆能力、注意及执行力;WML根据Fazekas量表分级0~3级。
3.43±0.41
21.24±3.65
r/P值
-0.028/0.756
-0.235/0.047
-0.058/0.778
顶叶
2.00±1.14
24.57±3.68
3.49±0.51
22.14±4.46
r/P值
-0.036/0.792
0.057/0.782
0.233/0.253
额叶
2.25±1.43
22.89±2.45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WML能够不同程度地导致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发生腔梗的部位及数量、WML均是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但鉴于本研究纳入样本数量较小,所以仍需要大量而长期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3.21±0.91
20.15±3.88
r/P值
0.025/0.890
-0.096/0.644
-0.450/0.039
枕叶
0.83±0.24
23.56±3.98
3.36±0.31
23.14±5.29
r/P值
0.338/0.048
0.243/0.403
0.403/0.267
基底
0.97±0.34
25.51±2.89
本研究结果提示VD患者腔梗发生的部位和数量与认知〔9〕功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不依赖于脑WML。额叶部位梗死会导致MoCA分值降低,主要影响患者的记忆功能。MoCA评分对患者行情景记忆范围中的延迟记忆的评估,结合解剖学理论,内侧颞叶、额叶、丘脑前核主司人体的情景记忆功能,而其中额叶更倾向于编码信息和管理信息的功能〔10〕。研究结果与解剖学结构相吻合。枕叶主要负责处理机体的视觉信息,而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没有明确的影响。颞叶不仅与额叶共同对记忆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还负责处理听觉信息和管理情感,故颞叶的腔梗数目能够对CDT评分产生影响,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11〕。
脑白质变性、腔隙性脑梗死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研究脑白质变性(WML)、腔隙性脑梗死(腔梗)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与腔隙性脑梗死(腔梗)、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VD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影像学和认知功能评估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多发性腔梗、WML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呈负相关(r =-0.401,P =0.036),与钟表绘图量表(CDT)评分也呈负相关(r =-0.482,P=0.028);枕叶腔梗数目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 =0.338,P =0.048),颞叶腔梗数目与CDT评分呈负相关(r =-0.235,P=0.047),额叶与蒙卡量表(MoCA)评分呈负相关(r =-0.450,P =0.039)。结论发生腔梗的部位及数量、WML均是VD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影响因素。
表1不同腔梗部位与MMSE、CDT和
MoCA评分相关性(x±s)
腔梗个数
MMSE(分
CDT(分)
M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A(分)
皮层
0.93±0.89
24.33±3.54
3.41±0.47
22.14±3.43
r/P值
-1.248/0.145
0.450/0.695
-0.053/0.897
颞叶
1.00±0.33
24.55±3.33
-2438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5月第34卷
(10.0%),平均(1.53±1.64)级。腔梗部位共479个,皮层56个、颞叶60个、顶叶120个、额叶135个、枕叶50个、基底节58个。入组标准为:MRI上可观察到多发性腔梗、WML两者之一或两者兼有;仅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包括:患者伴有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衰减者;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者;严重精神疾患者;颅脑内存在大血管病变者;既往存在脑出血病史。
等影像学直接观察到,因此有学者考虑这两者能否对VD有着预测作用〔3〕,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定论。已经证实,影像学上观察到的腔梗数目和部位均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腔梗位于丘脑、壳核等部位时。至于WML与认知功能改变是否存在着确定关系仍然还存在着争议〔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VD患者与多发性腔梗和脑WML的相关性。
3.26±0.31
20.46±2.99
r/P值
-0.027/0.852
0.116/0.524
-0.188/0.302
3讨论
在VD患者的病因中,脑小血管疾病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有研究提出脑小血管疾病已经居于VD中的首要病因〔6〕。MRI等影像学证据在脑部生理和精神活动的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患者的主观认知功能却仍然无法从影像学证据中获取。MMSE评分以其简便、准确、敏感性高等优点在神经内科的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也正因为评分简便所以也只能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行大致的评估〔7〕。CDT评分所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主要为患者的视觉空间、计划性等功能,也即主要评估患者的执行功能〔8〕。而MoCA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对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血管性病因的诊断和评估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