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合集下载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指南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指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VAP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VAP的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VAP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VAP传播的基本措施。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以及从同一患者转移到另一患者时,必须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用肥皂和水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气管插管、吸痰、换药等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吸痰时应使用无菌吸痰管,并及时更换。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气管插管,确保插管深度适宜,避免气道损伤。

定时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出气道分泌物。

对于痰液黏稠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振动排痰等方法,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加强口腔护理口腔是细菌定植的重要场所,加强口腔护理有助于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

对有发生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洗必泰漱口液,每日至少两次。

五、预防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VAP的重要危险因素。

将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的返流。

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可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胃酸分泌,预防胃食管反流。

六、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防止细菌耐药。

根据患者的痰液或血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选用敏感抗生素。

七、呼吸治疗设备的管理1. 呼吸机及其附件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呼吸机内部机械部分不常规进行灭菌或消毒,呼吸回路管道、呼气活瓣、湿化器等每周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连接呼吸机管道上的冷凝水要定期引流、倾倒,操作时要避免引流液流向患者侧。

2. 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调节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不足。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防控措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VAP的感染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呼吸道管理1. 吸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2. 气道湿化:机械通气时,应保证足够的气道湿化,避免分泌物干燥,易于排出。

3. 气管插管维护:定期更换气管插管,避免插管相关感染。

注意观察插管的位置和固定情况,防止插管移位或脱落。

二、严格无菌操作1. 手卫生: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则,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2. 个人防护:与患者接触时,应根据患者携带的病原微生物情况,决定是否穿戴隔离衣和手套。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

三、预防胃肠道感染1.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尽量减少使用或尽早停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

2. 鼻胃管:选择直径较小的鼻胃管,减少胃液反流。

限制镇静剂和镇痛剂的使用,注意鼻饲后是否有胃潴留。

3. 胃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以免破坏肠道菌群平衡。

四、早期拔管和脱机1. 评估患者拔管指征:及时评估患者的拔管指征,如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恢复等。

2. 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减少呼吸机支持,促进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

3. 拔管后护理:拔管后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气道护理,预防拔管后呼吸道感染。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1. 抗生素选择:根据患者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避免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使用,减少菌群失调的风险。

2. 抗生素疗程:确保抗生素疗程足够,避免过早停药。

六、环境消毒和通风1. 病房环境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

2. 通风: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防治指南
感谢观看
VAP的预防措施
洗手和手部消毒
01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彻底洗 手,并定期对手部进行消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及护理后应立 即洗手。
口腔护理
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保持口腔 卫生,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和误吸 。
对于口腔内有伤口或感染的患者,应 特别注意口腔护理,避免感染扩散至 下呼吸道。
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 查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如出 现发热、咳嗽、脓痰、肺部湿啰 音等,同时排除其他感染源。
VAP发病机制
01
02
03
口咽部细菌定植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口 咽部细菌定植,通过气道 插管进入下呼吸道,引发 感染。
胃食管反流
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胃 食管反流发生率增加,胃 内细菌进入下呼吸道,引 发感染。
3
监测人员
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监测,并确保监测的准确 性和及时性。
VAP的控制策略
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 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均应洗手或
使用手消毒剂。
无菌操作
在插管、吸痰等操作时应遵守 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吸痰,保持呼吸道 通畅,避免分泌物淤积。
减少使用呼吸机时间
根据患者病情,尽量缩短使用 呼吸机的时间,以减少VAP的
VS
职责与任务
制定VAP防控方案和流程,监督实施情况 ,评估防控效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定期评估和改进防控措施
评估内容
定期对VAP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医护人员的执行情况、防控效果等方面。
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控措施,不断完善防控方案,提高VAP的防控效果。
THANKS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医院中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出现的肺炎。

呼吸机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设备,但同时也容易导致肺部感染。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需要全面的护理方法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以下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供护士和医护人员参考。

1.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手是医护人员最常接触患者的部位,也是细菌最容易传播的媒介。

护士和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之前,务必要进行正确的手卫生。

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确保双手的清洁和消毒。

2. 定期翻身患者长时间卧床使用呼吸机,容易导致体位变化不足,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这样就会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性。

护士和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改变体位,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的发生。

3.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或治疗感染。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也会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VAP的发生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4. 定期拔痰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痰液,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增加VAP的发生风险。

护理人员应该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拔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5. 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呼吸机本身也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如果不及时进行清洁,就会成为VAP的源头。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清洁消毒,尤其是呼吸机的呼吸管路和湿化器等易污染部位,确保患者使用的呼吸机是清洁的。

6. 严格控制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常常需要的设备,但也是VAP的重要风险因素。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气管插管,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细菌感染。

7. 积极进行康复护理对于需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康复护理同样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积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呼吸康复训练、体位调整、被动运动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呼吸机的使用时间。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

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预防与控制1、建立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医院感染的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知和严格遵循。

2、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呼吸道感染病人单独安置,按标准预防执行。

对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

5、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在进行与气道相关的操作,如气管插管或切开、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

6、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

7、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水,且应每24小时更换。

8、注意口腔卫生,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h-8h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宜使用—次,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

尽量避免使用H2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9、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

10、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若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措施方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措施方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措施方案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可用于治疗呼吸衰竭和相关疾病,包括肺炎。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导致呼吸困难和其他呼吸系统问题。

为了预防和控制肺炎的传播,以下是一些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措施方案。

1.定期进行呼吸机设备的维护和清洁:呼吸机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防止污染和感染的传播。

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的清洁和消毒方案,包括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对呼吸机进行清洁,以及定期更换和维修设备。

2.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医护人员在接触呼吸机设备、进行呼吸机操作或与患者接触之前和之后,都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包括使用洗手液或洗手液和水洗手,以减少传播细菌和病毒的风险。

此外,医护人员还应遵守正确的手部消毒程序,以确保手部彻底清洁。

3.保持呼吸机设备和使用环境的清洁:除了呼吸机设备本身的清洁之外,更要注意保持呼吸机使用环境的清洁。

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干净,及时清理痰液和污染物,并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表面进行清洁,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4.严格遵守呼吸机使用指南: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呼吸机使用指南,包括正确的呼吸机设置和操作,以及适当的呼吸机调节和监测。

此外,医护人员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呼吸机和氧气供应的评估,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5.提供持续的教育与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和控制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以了解最新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最佳实践。

这样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认识和了解,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总结起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措施方案包括定期进行呼吸机设备的维护和清洁,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保持设备和使用环境的清洁,严格遵守呼吸机使用指南,并提供持续的教育与培训。

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9篇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9篇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9篇第1篇示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因呼吸机使用引发的肺部感染,是重症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1. 保持呼吸机清洁卫生呼吸机是患者的生命支撑设备,应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卫生。

定期更换和清洁呼吸机的管道、过滤器、呼吸面罩等配件,避免细菌病毒在呼吸机上滋生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呼吸机管道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长时间使用未更换的管道容易导致感染。

建议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并确保更换过程中的消毒措施到位。

3. 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使用呼吸机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呼吸状态,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

避免呼吸机吹气过强或过弱,引发肺部感染。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洁患者口腔、鼻腔和喉部,预防呼吸道感染。

定期进行吸痰,避免痰液滞留堵塞呼吸道,导致感染。

5. 提倡深部呼吸运动鼓励患者进行深部呼吸运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交换,预防肺部感染。

6. 科学使用抗生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但不能滥用抗生素。

需根据患者的病原体进行选择,按照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7. 定期评估患者病情重症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需要定期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和感染指标,及时调整护理方案,防止感染加重。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保持呼吸机清洁卫生、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保持呼吸道通畅、提倡深部呼吸运动、科学使用抗生素和定期评估患者病情等方面。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在呼吸机辅助下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2篇示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因使用呼吸机而导致的肺部感染,是重症监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些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方法。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引起其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感染。

为了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介绍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 呼吸机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呼吸机之前,需要对呼吸机进行全面的维护和清洁。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呼吸机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保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

•定期更换呼吸机的滤芯和其他易耗品,保持呼吸机的卫生。

•充分清洁呼吸机的外壳和管道,防止细菌滋生。

2. 使用呼吸机时的卫生操作在使用呼吸机时,需要采取一些卫生操作,减少感染的风险:•使用干净的手和穿戴好手套,避免将细菌带入呼吸机。

•定期更换呼吸机的管件和面罩,避免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注意呼吸机的使用环境的清洁,保持干净整洁。

3. 呼吸机使用后的处理在使用完呼吸机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保证呼吸机的卫生:•即时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呼吸机和相关器械。

•定期对呼吸机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注意呼吸机的存放环境,保持干燥清洁。

4. 呼吸机使用者的个人卫生呼吸机使用者的个人卫生对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也很重要:•定期洗手,切忌用脏手触摸呼吸机和相关器械。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燥。

•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随访,及时发现问题。

5. 监测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及时的监测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健康档案,对呼吸机使用者进行定期的体检和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和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早期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

•加强对呼吸机使用者的宣教,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接种预防病毒性肺炎的疫苗,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疫苗,及时补种。

7. 注意呼吸机的质量和安全选择高质量和安全的呼吸机也是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购买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呼吸机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合适的通气方式
机械通气分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能够高效、可靠地支持肺通气,但也 意味着高并发症的发生。 无创通气保留了上呼吸道的完整性,并允许患 者饮食、交流以及咳痰。 近年来无创通气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
七、合适的通气方式
首选无创通气,必要时有创通气,尽 早撤机拔管,用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
八、适度镇痛镇静
应用RASS评分,夜间保持在-2分,日间保持在 0分左右 应用CPOT疼痛评分,保持评分≤3分 每2小时评估一次 每天早上7:30暂停镇静药(严密观察,防止拔 管),查房时试行脱机。每天评估脱机拔管的 必要性,若能成功脱机尽早进行拔管行无创序 贯治疗;若不能成功脱机再继续应用原来的镇 静药及继续机械通气,次日再做尝试
一、体位的管理
据科室的床情况制定统一的标准:摇高上部 床体至站在床尾看不到床头为宜,约30° 床头抬高后,患者会频繁下滑,护士会频繁 的上抬病人,导致了护士体力、人力的消 耗。科室制作了布制的滑移垫,既提高了患 者的舒适度,又节省了护士的人力、体力 床头抬高后,骶尾部剪切力增加,增加了压 疮的风险,对高危患者骶尾部预防性应用减 压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营养支持 合适的通气方式 适度镇痛、镇静 深静脉血栓预防 环境管理
一、体位的管理
如无禁忌症,患者一般取 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 除术后6小时的病人、颅 脑术后带引流管的病人、腰 部外伤、骨盆骨折的病人禁 止抬高。 颅内压高的病人抬高床头 20-30°,以免影响脑部供 血。 目的:能够减少胃内容物的 反流及误吸
五、清除、减少消化道致病菌
鼻饲前,抽吸胃内容物,观察胃残存量,如胃 内容 物>200 ml时应停止或减慢鼻饲速度,防 止出现反流。 每次鼻饲过程中每4小时用30ml温开水脉冲式 冲洗管腔,避免胃管内食物残留在管壁上,从 而导致细菌繁殖
六、加强营养
尽早开启肠内营养,在疾病急性期实施滋养喂 养,每日一瓶肠内营养液,从20ml/h开始,逐渐 增加至全量。目的是保护肠粘膜的完整,预防肠 道菌群移位,期间注意蛋白质的补充。 不能使用肠内营养者应用静脉营养:氨基酸,脂 肪乳、丙胺酰谷氨酰胺串联静滴
二、呼吸道的管理
尽量使用带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导管, 及时洗净声门下分泌物 在目前未做呼吸机内部消毒的情况 下,在呼吸机的呼出端接细菌过滤器, 每日更换,湿时随时更换,保护呼吸机 尽量使用带加热导丝的MR850湿化罐.
二、呼吸道的管理
尽量选择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容 易并发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下流至下呼 吸道增加感染的机会 气管插管期间尽量采用经口置胃管进行鼻 饲,减少经鼻插胃管诱发鼻窦炎,分泌物 下流至下呼吸道增加感染的机会 对暂时不能拔出气管插管的患者,尽早气 管切开,气管切开保留了吞咽功能,降低 了口咽分泌物和胃内容物误吸的风险。
二、呼吸道的管理
按需适时吸痰(反复频繁 吸痰增加气道黏膜损伤及 感染机会) 尽量密闭式吸痰 严格无菌操作,待气管如 血管
二、呼吸道的管理
每班监测气囊压力,咳嗽频繁者增加 监测次数,保持气囊压力25-30cmH2O. 为防止测压过程中造成的压力丢失, 我们在测压表与指示气囊之间接了一 个三通,先给测压表充气至32cmh20时 再与指示气囊相连接。可防止测压时 囊内压力明显下降,导致声门上滞留 物下坠至气道深部。
十一、其它措施
结合科室年轻护士较多、临床 经验不足的情况,科室引进了危 重患者早期预警评分 (NEWS),并根据科室患者的 实际情况与大夫协商进行了改 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 量。 NEWS在护士分层级管理方面起 着重要作用
谢 谢
23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我科自2013年-2016年呼吸机相 关性肺炎的发病情况
16 14 13.93 12
10 7.65 8 8.05 系列1 6
4 3.48 2
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
体位的管理 呼吸道的管理 口腔护理 手卫生 清除、减少消化道致病菌
四、手卫生
针对我科依从性高、正确率不够的情 况,规范洗手,提高洗手正确率,通 过科室日常督导、护理部、院感科每 月的日常质控、大质控,均将洗手纳 入检查内容并予考核,经过一年的努 力,洗手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五、清除、减少消化道致病菌
尽量选择幽门后喂养,可最大限度减少细菌通 过肠黏膜向外移行,并可维持正常肠道菌群平 衡 进行管饲前,先吸净痰液。 进食 30分钟内,尽量不吸痰,以免造成胃内容 物返流而吸入气管和肺内, 造成吸入性肺炎 用小号胃管少量持续匀速泵入
九、深静脉血栓预防
深静脉血栓预防本身与VAP没有直接关系。 但如果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 栓,会延长呼吸机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致使 VAP的发生率相应增加。 探视时指导家属进行肢体的按摩,增进感情, 促进血液循环 入科的患者常规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排除血栓 后常规使用气压泵治疗 无禁忌症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三、加强口腔护理
正确有效的口腔护理, 清除口腔的致病微 生物。每天给予至少3次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后及时进行首次口腔护理,减少 口腔的定植菌数量; 拔出气管插管后及时进行口腔护理,清除 口腔内的痰液及分泌物,减少细菌数量 每次翻身前吸净口腔分泌物,防止体位改 变致使口腔分泌物逆流入下呼吸道
十、环境管理
每个床位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等 固定,禁止与其它床位交叉使用 尽量采取自然通风
十一、其它措施
血糖的管理:控制高血糖,禁止低血糖,避免 血糖大幅度波动。使血糖维持在8mmol/l左右 早期活动: 人力充足时,早期下床活动 在人员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可让患者在床边坐 起,有利于呼吸功能锻炼、增加患者的信心、 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