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导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3.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1)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关系(2)学唱“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愎春清谷天r夏满芒夏暑咱连;秋处露秋寒霜降f餐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f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r下半年是八廿三。

S :32« , RS :WZX・:馆锻・E :与分,花:満均,谷:谷孔s :Sza. ;«:小注.芒:芒紳・Si:逼至,s⅛⅛:小0大呂. 次立秋,a :2 ,吞:白命秋∙⅛>分,X :写丢圧,SJ5. 冬立务,吞:小厨•吞:X⅛ ,s Z::备至,小夭專:小3?.大馬.三.课堂小结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学唱二十四节气歌。

这些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O安全教育:课间上下楼梯时要注意安全。

课间与同学讲讲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2. 造纸术(1) 纸的前世:龟甲、兽骨、青 铜器、玉石器、竹木简、丝帛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 价格昂贵。

(2) 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 造纸术的外传: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 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 又传入欧洲(14世纪)和北非。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 活字印刷术(1)印刷术的历史:中国约在 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 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 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种活字印刷方法,比15 世纪德国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二、讲授新课【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国古代B 丸发明Q ⅛d¼⅜9-4f Λ⅞ »4>"鲂*介昱牛叫•代.―乂 息“之一*>4J4>阅读、思考用土豆或胡萝 卜作材料,刻制 一枚自己的印 章。

rF*KΛ 古代翁8 AjCM<- 久代%” 人艮爼It 占刚 套戌Q 峙尢才 K *1 •>息X 水足 中時B 丸成6 戍.—・人离M "此上《> 一瑁Λ*<0X∙1*∣ 4 Θ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认识?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2. 自主学习2.1 教师发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2.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的影响。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合作4.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古代科技的发展,展开调查和研究。

4.2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

5. 成果展示5.1 各小组展示调查和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后作业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古代科技的发展,思考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7.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反馈。

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质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质教学设计

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中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引以为骄做和自豪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影响了世界,加快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其惠及范围和产生的历史意义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

通过教学增强学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策、鼓励学生,意识到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小游戏、指南针教具辅助教学,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交流和比较,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璀璨,激发自豪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引导学生学习先人的创新精神,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通过谈话了解到,学生借助课本以及课外书知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但在认知上仅局限在这些科技成就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并不清楚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学术界对“四大发明”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视频导入师:请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奥运会开幕式。

师:谁能告诉我,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生: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二)探究交流师: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现在把它拿出来结合课本的介绍在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每个小组,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肯定赞赏)师:每个同学的资料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发明,请大家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造纸术组、印刷组、火药组,这是指南针组,各组交流自己的材料,然后展示给同学们。

(三)探究性学习师:准备好了吗?我看见不少同学都跃跃欲试了,哪个组先?这个小组最自信,那就根据学生兴趣,介绍四大发明:小组展示,汇报成果造纸术:生汇报从书写材料的演变,纸的发明者,发明时间,制作流程,传播情况,对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汇报(小组内进行补充)从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中体会到纸的重要活动园:作比较那同纸相比,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世界影响纸作为书写材料有它的独特优势,所以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通过学习古代科技人物和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知识产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2. 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 古代科技人物及其事迹4. 古代科技与知识产权5.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古代科技人物及其事迹、古代科技与知识产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2. 案例教学法:以古代科技人物和事迹为例,分析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启发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古代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等,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 介绍古代科技人物及其事迹,如蔡伦、毕昇等,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c. 分析古代科技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尊重知识产权。

d. 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3. 教学资源:课件、图片、视频、教材等。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科技发明,如四大发明,以及其他的科学技术成就。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古代科技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理解和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理解科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

2.难点:理解科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讨论法:学生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搜集相关的科技发明资料,用于教学。

3.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如四大发明,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搜集相关的科技发明资料,进行分享。

4.巩固(5分钟)通过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技发明的影响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名师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名师教案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2.查资料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补充下表,并与同学交流。

3.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1.古代科学:医学、农学、天文学、算学2.屠呦呦与青蒿素——2015年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1)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关系(2)学唱“二十四节气”歌交流和展示。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2.造纸术(1)纸的前世: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丝帛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2)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造纸术的外传: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14世纪)和北非。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3.活字印刷术(1)印刷术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种活字印刷方法,比15世纪德国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

(3)印刷术的外传: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

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4.指南针(1)古代的指南针(2)指南针的历史影响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

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5.火药火药的历史: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

人教统编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本课的编写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第十一条“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第十二条“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

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五年级学生已能够自主阅读名人小故事,并且能够从中领会名人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

但是他们搜集的相关资料内容过于庞杂,还不会有重点的进行选取;有的学生在阅读众多名人的小故事时,没有比较清晰的思路;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内容多为文字,会产生阅读懒惰心理。

以上几点会让学生产生学习障碍。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老师要用不同的授课形式,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角度呈现课本中文字的内容,使平面的课程成为立体化的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心的感触,并且有强烈的发言欲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了解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上,中国古代科技领域广、影响大,众多伟大科学家在不同领域取得了当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2、学生感受古代科学家的勤于思考、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亲身实践、勇于创新、不拘泥于现状等科学精神。

3、思考:自己在心里树立一个怎样的奋斗目标;怎样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4、学生知道古代科技巨人的事迹和了解古代科技史的基本常识,有助于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对祖国科技文化遗产的珍爱之情。

学生感受古代科技的辉煌灿烂,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古代科技巨人的勤于思考、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亲身实践、勇于创新、不拘泥于现状等科学精神。

难点:感受古代科技的辉煌灿烂,建立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学生搜集张衡、李时珍、鲁班的诸多成就和相关小故事。

2、学生搜集我国其他的古代科技家的主要成就。

3、教师准备课件。

4、教师准备背景图、金银花和鲁班锁。

五、使用教材的构想:本课是对我国古代诸多科学家的主要成就的一种了解。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概述2. 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影响3. 当代科技发展及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4.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的教育5. 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道德素养。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 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道德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展开:(1)讲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2)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科技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创新的兴趣。

4.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古代科技的了解。

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古代科技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历史的了解程度。

2. 情感态度:评价学生对祖国科技的自豪感,以及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3. 能力发展: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