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培养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认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这些图片有什么认识?1.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古代科技耀我中华》。

2. 自主学习2.1 教师发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2.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案例分析3.1 教师展示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技的影响。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4. 小组合作4.1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任务,要求学生围绕古代科技的发展,展开调查和研究。

4.2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调查和研究。

5. 成果展示5.1 各小组展示调查和研究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5.2 教师总结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6.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果。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 课后作业7.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古代科技的发展,思考科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7.2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反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教案

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四个话题:“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科学贡献,给与学生要学会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启示。

“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医药学,农业和历法、数学。

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他们的贡献。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让学生体会中国古代技术的发达。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让学生明白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创新性的重要性。

这四个板块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展示,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拥有灿烂辉煌的科技文明,中国古代的科技智慧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此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更多是知识层面的。

本课的学习目的并不是具体讲述这些科技成就,而是通过展示,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古代科技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民族。

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2.感受古代科技巨人的精神品质。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科技巨人的成就,学习其精神,做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教学难点】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

养成善于观察、思考、创新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准备:搜集和整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资料信息。

(一)新课导入1.名人故事:郦道元南北朝(北魏)2.新课导入:在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里,有许多像郦道元这样的科学巨人,他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科技成就……引出话题: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3.图片导入:上面几个人物你都认识吗?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杰出人物?(蔡伦、毕昇、祖冲之、张衡)(二)历史探寻1.交流互动:阅读教材第72页“阅读角”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2.相关链接:了解环形山。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其中的重要成就。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科技的具体内容,以及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科技成就。

2.难点:让学生理解科技成就背后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搜集相关的资料,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本,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中国古代科技的一些图片,如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等,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古代科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有趣的事例,呈现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1课时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1课时教学设计
学生A:哇,好漂亮的图片!
老师:是的,同学们。大家知道屏幕上的这四项伟大的发明是什么吗?
学生B:我知道!这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老师:非常好,学生B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些发明对社会有哪些贡献呢?
学生C: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让书籍更容易被制作和传播,促进了文化交流。
老师:两位同学都非常棒!你们不仅记住了这些科学家的名字,还了解了他们的贡献。那么,大家能否总结一下,这些古代科技成就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呢?
学生I:这些科技成就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3.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科技成就进行深入讨论。
(2)小组讨论内容:该科技成就的特点、原理、历史背景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
学生F:我知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是中医药的代表作。
老师:很好,学生F提到了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那么,谁能告诉我张衡和祖冲之的贡献呢?
学生G:张衡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和机械专家,他发明了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
学生H: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是世界上最早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程
道德与法治
类型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和科学家。
(2)使学生从中医药、农学、天文学等角度,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辉煌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能力。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科技成就吗?

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质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优质教学设计

9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教材分析《古代科技耀我中华》一课中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是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引以为骄做和自豪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影响了世界,加快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其惠及范围和产生的历史意义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

通过教学增强学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策、鼓励学生,意识到科技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发扬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和作出的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小游戏、指南针教具辅助教学,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交流和比较,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璀璨,激发自豪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引导学生学习先人的创新精神,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使学生自然而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三、学情分析通过谈话了解到,学生借助课本以及课外书知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但在认知上仅局限在这些科技成就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并不清楚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学术界对“四大发明”的看法。

四、教学重难让学生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视频导入师:请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奥运会开幕式。

师:谁能告诉我,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生: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二)探究交流师:同学们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现在把它拿出来结合课本的介绍在小组内交流。

(师巡视每个小组,对学生搜集的资料肯定赞赏)师:每个同学的资料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发明,请大家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造纸术组、印刷组、火药组,这是指南针组,各组交流自己的材料,然后展示给同学们。

(三)探究性学习师:准备好了吗?我看见不少同学都跃跃欲试了,哪个组先?这个小组最自信,那就根据学生兴趣,介绍四大发明:小组展示,汇报成果造纸术:生汇报从书写材料的演变,纸的发明者,发明时间,制作流程,传播情况,对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汇报(小组内进行补充)从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中体会到纸的重要活动园:作比较那同纸相比,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和不足?世界影响纸作为书写材料有它的独特优势,所以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通过学习古代科技人物和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知识产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2. 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 古代科技人物及其事迹4. 古代科技与知识产权5.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古代科技人物及其事迹、古代科技与知识产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

2. 案例教学法:以古代科技人物和事迹为例,分析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启发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古代科技成就,如四大发明等,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 介绍古代科技人物及其事迹,如蔡伦、毕昇等,引导学生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c. 分析古代科技与知识产权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尊重知识产权。

d. 讨论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等途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概况。

3. 教学资源:课件、图片、视频、教材等。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4.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使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通过图片、文字等多媒体材料进行探究,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深刻体会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充分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搜集相关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科技成果,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以及这些科技发明对后世的影响。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能够产生这么多重要的科技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深入思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古代科技耀我中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古代科技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古代科技的认识较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

此外,学生对本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对其他国家科技发展的了解不足,需要通过本课拓宽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了解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古代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谈话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4.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搜集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制作PPT。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有关中国古代科技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他领域的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传承和发扬古代科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关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编写时间: 2020 年 11 月 4日执教时间:年月日
3.我国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独具特色的古代科学】
1.古代科学:医学、农学、天文学、算学
2.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3.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
(1)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关系
(2)学唱“二十四节气”歌
三、课堂小结
这些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获得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城关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编写时间: 2020 年 11 月 4日执教时间:年月日
究,并在班级交流和展示。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造纸术
(1)纸的前世: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丝帛
缺点:书写比较麻烦,不易携带、价格昂贵。

(2)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3)造纸术的外传:751年,唐朝与大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俘,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又传入欧洲(14世纪)和北非。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城关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编写时间: 2020 年 11 月 5日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活动
【改变世界的四大发明】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1.活字印刷术
(1)印刷术的历史:中国约在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
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这种活字印刷方法,比15世纪德国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

(3)印刷术的外传: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


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

1450年,德意志人古
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2.指南针
(1)古代的指南针
(2)指南针的历史影响
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

汉代就制作出了实际可用的司南,至北宋时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并在南宋时期制作了更为方便和精确的罗盘针,大量使用于当时的海上商船。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3.火药
火药的历史: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13至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地区和欧洲。

4.总结:
6、课堂小结
(1)对中国的影响: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带来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但并没有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对世界文明(欧洲)的影响:①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促进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发展;②火药的使用,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③指南针的使用开辟地理发现迎来了新航路
开辟的代;
④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作业设计】用土豆或胡萝卜作材料,刻制一枚自己的印章。

城关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案编写时间: 2020 年 11月 5日执教时间: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