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结构布局

合集下载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血液净化室布局血液净化室应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相关区域及通道有明确的划分并标识清楚,应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间、工作人员休息室、干库房、湿库房、水处理间。

半污染区:包括透析间、隔离透析间、病人通道(包括更衣更鞋)及病人休息室、工作人员通道(包括更衣更鞋)、接诊室等。

污染区:包括医用污物通道及医用污物间等。

一、透析准备间(一)透析准备间用于透析准备,应大于10m2,并根据透析室的规模适当增加面积。

(二)透析准备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Ⅱ类环境要求,与透析区相通。

方便使用。

透析中使用的药品、生理盐水应在透析准备间准备和配制。

备用的消毒物品(无菌物品、静脉穿刺包)应在透析准备间储存备用。

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可以存放在准备间。

应配备透析治疗车,内含透析操作必须的物品及药品。

二、干、湿库房血液透析室应在清洁区设置储藏消耗品、布类、文件的干库房,物品应分类存放;在清洁区设置储存透析液或透析干粉的湿库房,通风良好,安置空调,保持较低的室温。

并建立有严格的库房管理制度。

三、水处理间水处理间应为水处理机所占面积的1.5倍。

地面承重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水处理间应保持合适的室温,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防鼠防蝇设备。

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自来水供应应满足水处理机的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入口处压力应符合设备的要求,供水和排水管路应选无毒的材料,保证管路通畅,无死腔。

四、透析间(一)透析间是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的区域。

(二)透析间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Ⅱ类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或净化装置、空调等,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建议墙角为弧形。

设置地漏。

配备供氧设备及负压吸引。

(三)一台透析机和一台透析椅(床)为1个透析治疗单元,透析治疗单元的面积不小于5m2 ,透析单元之间的间隔应大于0.8m。

血透室三区划分要求

血透室三区划分要求

血透室三区划分要求血透室是一个专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地方,是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对血透室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

一般来说,血透室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前区、中区和后区。

前区是血透室的入口,也是患者检验和评估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评估,包括患者的肾功能、血液生化指标、心血管状况等。

同时,这个区域也用于患者的登记和个人信息记录。

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应该设置专门的办公区域,确保患者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中区是血透室的核心区域,主要用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在这个区域,需要安排透析机和透析椅等设备,确保患者可以舒适地进行治疗。

透析机应该按照一定的间隔摆放,防止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每个透析椅都应该有照明设备和插座,方便患者使用个人电子设备。

在中区还需要配置一些辅助设施,如温控设备,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此外,还需要设置紧急援助装置,以防发生治疗中的突发情况。

这个区域应该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治疗环境的卫生。

后区是血透室的出口区域,也是患者的休息和观察区域。

在治疗完成后,患者需要在这个区域进行休息,以确保他们恢复正常的身体状态。

这个区域还需要设置护理站,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护理服务和协助。

同时,这个区域还应该配备洗手间和更衣室,方便患者进行个人卫生和更衣。

除了以上的三个区域,还需要设置一些通用设施和区域,如医疗储藏室、办公室、洗手间和走廊等。

这些设施和区域应该能够满足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需求,同时也要符合卫生和安全规定。

总之,血透室的三区划分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合理的区域划分和设施配置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为了保证血透室的正常运行,还需要定期的设备维护和消毒工作,以及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质量管理。

不仅如此,也要注重患者的教育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血液透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血液透析室是对患有慢性或急性肾衰竭、免疫性疾病和中毒等疾病的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场所。

一、分区布局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开展透析器复用的,还应设置复用间。

二、人员(一)至少有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肾脏病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0台血液透析机以上,每增加10台血液透析机至少增加1名执业医师;(二)每台血液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三)至少有1名技师,该技师应当具备机械和电子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医疗知识,熟悉血液透析机和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四)医师、护士和技师应具有3个月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三、房屋、设施(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使用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血液透析单元间距能满足医疗救治及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二)透析治疗区内设置护士工作站,便于护士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护理技术操作;(三)水处理间的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四)治疗室等其他区域面积和设施能够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其他医疗机构至少配备5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设备、供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配备相应的设备。

(二)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

(三)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1台能够上网的电脑。

五、规章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职责、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至少包括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设备设施及一次性物品的管理制度、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血液透析室建设基本条件一、分区布局1、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2、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

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3、透析治疗区由若干透析单元组成。

每个透析单元由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少于3.2平方米,床(椅)间距不小于0.8米。

4、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4个以上透析单元。

5、水处理区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

6、血液透析室应当设置护士站,护士站应当便于对患者实施观察及技术操作。

二、设备基本设备: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水处理装置、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必要的职业防护物品;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配备相应的设备急救设备: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抢救车信息化设备:至少具备一台能过上网的电脑三、人员配备1、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

2、独立建制的血液透析室应当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并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设置在相关科室内的血液透析室,其医师可由相关科室统一安排,应当有至少1名主治医师负责血液透析室的日常工作。

3、血液透析室医师负责制定和调整患者透析方案、处理急慢性并发症、评估患者的透析质量等,并做好相关记录。

4、二级医院血液透析室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一定血液透析工作经验的执业医师担任。

5、血液透析室护士的配备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等合理安排,每名护士负责操作及观察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得超过4个。

6、血液透析室护士应当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巡视患者及机器运作情况,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血透布局培训

血透布局培训
日期:2017年月日
分类:3个月新护士
记录者:庄津津
参加人员:
培训主题:血液透析室(中心)建设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
培训内容:
血液透析室(中心)建设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
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功能区域要求如下:
清洁区:医务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干湿物品应分开)。
半清洁区: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室。
污染区:普通透析治疗室、隔离透析治疗室、候诊间、污物处理室等。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用房、更衣间、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2.治疗室和透析治疗区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干燥,通风不良时应安装辅助通风设备,必要时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设备。透析治疗区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3.应配备便捷、有效的手卫生设施。
7.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水处理间应水、电分开,保持干燥和合适的室温,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照。
污物处理区应有良好的上下水设施,清洗消毒拖把与抹布的水池应以高低水池加以区分,不同区域的抹布应分池清洁消毒。医疗废物与普通废物应分开存放,标识清楚。
1每15个透析单元至少应配备1套洗手设施:流动水、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物品或设施。
2每个透析单元应配备方便取用的速干手消毒剂。
4.三级医院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其他医疗机构至少配备5台血液透析机。
5.每个透析单元使用面积大于或等于3.2㎡,单元间距大于或等于0.8M。
6.隔离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不得与普通透析患者混用。

血液透析室结构布局PPT课件

血液透析室结构布局PPT课件

.
8
透析治疗性相关感染
透析通路性感染 接触性感染 血源性病毒感染
.
9
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要求目的
1、透析病人感染的防控措施 2、实施顺利、有效、安全治疗的功能要求
.
10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 第48 号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已于2006 年6 月15 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 发布,自2006 年9 月1 日起施行。部长 高强 二○○六年七月六日
感染是慢性透析患者住院的第一原因。
感染是慢性透析患者生存期缩短和生活质 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上世纪90年代以后,感染率逐渐下降,但 仍然是慢性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原因。
.
6
血液透析病人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
7
慢性透析患者感染分类
1.尿毒症相关性感染 2.透析治疗性相关感染
.
16
血液净化室(中心)布局
(二) 接诊区
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 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 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
17
血液净化室(中心)布局
(三) 更衣室
工作人员和患者更衣室分开,工作人员更换 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患者要更换专用拖鞋后方能进入透析治疗室。
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
1
.
2
.
3
.
4
11%的透析患者死于感染
(HEMO study)
恶性肿瘤
不确定
10% 5%
53%
其他
21%

血液透析室分区示意图

血液透析室分区示意图
43
心血管疾病问题
▪ 因为
• 血液透析病人存在加速的动脉硬化 • 其第一位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
▪ 所以
• 定期监测 • 预防性治疗 • 治疗
44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因为
• 不但透析后要纠正 • 透析前也应当在安全范围 •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影响因素多
▪ 所以
• 最长每月透析前后测定一次
45
病人管理内容
▪ 透析不充分 ▪ 胃肠道水肿 ▪ 贫血 ▪ 感染消耗等其它因素
42
营养问题-炎症引起营养不良
刺激物 单核巨噬细胞产生IL-1, IL-6, TNF
厌食 发烧 睡眠障碍 体力下降
白蛋白 急性期反应蛋白
甘油三脂
Seminar in Dialysis. 2000; 13: 163-164
蛋白分解 蛋白合成 脂肪酸氧化

0.09

0.0002
26
AAMI、欧洲及日本对透析用水的微 生物标准
标准
细菌 (CFU/ml)
透析用水 内毒素
透析液
细菌
内毒素
(CFU/ml)
欧洲 日本 美国
≤100 n.s.
≤200
≤0.25IU/ml n.s.
n.s.
<100
n.s.
≤2000
n.s. <0.25EU/ml n.s.
27
透析用水 微生物要求
▪ 高素质
• 医疗和操作技术过关 • 具备相应血液透析基础知识
▪ 持有有效执业证书
• 医师执业证书 • 护士执业证书 • 技师执业证书
▪ 接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血液透析培训
6
血液透析室人员管理
▪ 对人员资质的要求 ▪ 对人员数量的要求 ▪ 制定人员职责 ▪ 业务提高策略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

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

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

不足10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四)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及配液间通风条件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
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
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
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
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三)接诊区
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
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
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
定的Ⅲ类环境(附
件 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
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
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
时血液透析机
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
救车(内含必
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
对Ⅲ类环境的
要求。

2、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用于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
析相关物品
等)等。

(六)专用手术室
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和移植血管搭
桥造瘘术。

3、达不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仅能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拔管、换药
和拆线等操作。

(七)水处理间
1、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的 1.5 倍以上;地
面承重应符合
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2、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

水处理设备
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

3、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
压力应符合
设备要求。

(八)库房
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应该在库房存放,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
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九)污物处理室
污物处理室用来暂时存放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品,需分开存放,按相关部门
要求分别处理。

(十)医务人员办公及生活用房
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如办公室,用餐室,卫生间,值班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