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行为在经济学中,边际效用是指一个单位的变化给予个体带来的满足度或效用变化。
边际效用理论是消费者行为的核心概念之一。
通过理解边际效用与消费者行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和预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市场供求的变化。
消费者数量庞大,需求多样化,边际效用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式来分析消费者如何作出选择。
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会考虑当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
换句话说,他们会衡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或服务对他们满足度的影响,然后根据边际效用做出选择。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人正在考虑购买一杯咖啡。
他已经喝了一杯,但是仍然感到渴望。
这时,他可能会考虑购买第二杯咖啡。
然而,由于他已经满足了自己的渴望,第二杯咖啡的边际效用可能不高。
于是,他可能会决定不再购买第二杯咖啡,而是选择其他能给他带来更大效用的商品或服务。
在消费者行为中,边际效用不仅仅用于衡量单个商品或服务,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商品或服务之间的效用。
当消费者在面对多种选择时,他们常常会计算每个选择的边际效用,并选择给予他们最大满足度的商品或服务。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市场上存在多样化的产品,供应商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特点和价格的商品。
边际效用的变化对消费者行为和市场供求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当一个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增加时,消费者愿意为之支付更高的价格。
相反,当边际效用减少时,消费者会降低购买数量或者转向其他替代品。
然而,边际效用并不是唯一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其他因素如价格、收入、个人喜好等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
比如,如果一个商品的价格较高,即使边际效用较高,消费者也可能会因为经济因素而放弃购买。
此外,边际效用理论也可以用于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时间和空间变化。
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时间和空间因素也是重要考量。
例如,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边际效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早晨购买一杯咖啡可以给予消费者较高的效用,而在晚上购买可能效用较低。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

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用于解释和分析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选择行为。
本文将从效用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与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效用理论的起源效用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
边沁在其著作《论财富》中首次提出了“效用”这一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对商品或服务满足其需求和欲望的程度。
边沁认为,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会根据自己对不同商品的效用进行选择,追求效用最大化。
2. 马歇尔的效用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对效用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发展。
他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即当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增加时,对个体而言,其边际效用逐渐减少。
这意味着人们在选择时会考虑到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并在边际效用相等时进行取舍。
3. 效用理论与需求曲线由于效用理论的引入,需求理论得到了重大突破和发展。
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根据其效用程度进行选择。
基于这一理论,经济学家提出了需求曲线的概念,在价格和需求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关系。
需求曲线表明,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效用相对减少,从而导致需求减少;反之,当价格下降时,其效用相对增加,从而导致需求增加。
4. 效用理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效用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个体在增加或减少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分析进一步深化了效用理论的研究。
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会比较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以确定最优决策。
当边际效用大于边际成本时,个体会选择增加消费;反之,当边际效用小于边际成本时,个体会选择减少消费。
5. 效用理论的应用效用理论在经济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中,效用函数可用于衡量个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效用理论可以帮助政府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效用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选择偏好。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消费者行为特点
消费者行为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可 诱导性、动态性等特点,受到个人因 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发展历程
古典消费者行为理论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 派,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 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产品特点
明确产品的核心卖点,突出其与竞品的差异化优势,满足消费者 特定需求。
目标市场
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进行精准营销。
消费者需求
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其实际需求。
营销策略制定及执行过程
01
价格策略
根据边际效用原理,制定有竞争 力的价格策略,确保产品在市场 上的竞争力。
促销手段
02
03
渠道拓展
运用多种促销手段,如打折、赠 品等,吸引消费者购买,提高市 场占有率。
积极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 高产品覆盖面,方便消费者购买。
边际效用原理在案例中体现
1 2
消费者购买决策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其实际效用与价格 之间的平衡,即追求边际效用最大化。
企业决策依据
企业根据边际效用原理,合理调整产品价格、产 量和营销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品牌建设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品牌形象塑造
品牌忠诚度培养
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树立品牌知名 度和美誉度。
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建立稳定的 客户关系,培养消费者品牌忠诚度。
品牌价值传递
通过广告宣传、口碑传播等方式,向 消费者传递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06 案例分析:某产品市场成 功运用边际效用原理
西方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 原因: ▪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
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
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原点。
4.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不递减
解释: ▪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 心理原因:人性。 ▪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MU
只生一个好? 婚姻——为什么离婚?
P’ Q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区别
▪ 边际效用递减是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消费产生的现象。 前提是偏好没有改变。
▪ 在极少数情况下,有的消费是量越大越满足,但始终 存在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以后必然出现边际效用 递减。
预算线上的每一点, X1X2两种商品组合不同, 但支出相等。
X2(衣服) B
A点,全部买X1,无法买X2; B点,全部买X2,无法买X1。 0
A X1(食品)
2.预算线方程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 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
P 1X1P 2X2I
X2 IA
P2
O
P1X1+P2X2=I
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答案:A
练习
▪ 2、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 用MUx为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不确定
▪ 答案:C
▪ 3、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 ,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 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 用边际效用为( ) A、87 B、40 C、31 D、71 答案:C
边际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边际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边际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消费者行为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边际效用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边际效用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分析边际效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边际效用如何引导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进行最优选择。
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一步阐述边际效用理论在实际消费中的应用。
一、边际效用理论的概念和原理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由于额外消费或额外获得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变化。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随着消费数量增加,边际效用递减,即对于每一单位增加的消费,边际效用都会相对减少。
这是因为人们对同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是有限的,初始的消费能带来较大的满足感,随着消费数量增加,附加的满足感逐渐减少。
二、边际效用对消费者决策过程的影响边际效用理论对消费者的决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面临多个选择时,消费者往往会根据边际效用来做出决策。
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会权衡每个选择的边际效用,并选择边际效用最大的选项。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消费者会根据产品的价格、质量和自身需求来选择购买哪种商品,以获得最大的边际满足。
三、边际效用对消费者最优选择的引导作用边际效用理论还对消费者在有限资源下进行最优选择起到了引导作用。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特性,当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降低到与其他商品相当时,理性的消费者会转向选择其他商品,以获得更高的边际效用。
这种最优选择的原则在消费者行为中经常出现,例如,当某种食物的味道变得平淡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其他更具口感的食品。
四、边际效用理论在实际消费中的应用边际效用理论在实际消费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企业通过研究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能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外,边际效用理论还可以指导企业在定价策略上的决策,以确保产品的价格与边际效用相匹配,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个人消费层面,了解边际效用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合理规划资源,避免过度消费或浪费。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品牌手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
总结词
消费者对某品牌手机的购买决策主要基于其功能、外 观、价格和品牌形象等因素。边际效用分析表明,消 费者在购买决策中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即 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最大的产品。
详细描述
该品牌手机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 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会综合考 虑该品牌手机的性能、外观、价格和品牌形象等因素。 通过边际效用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性价 比高的产品,即单位货币带来的效用最大的产品。因此 ,该品牌手机需要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优化外观设计、 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加强品牌建设,以吸引更多消费 者的关注和购买。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 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消费 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02
边际效用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的 偏好、收入和商品或服务的特性 。
边际效用的特点
主观性
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个人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观感受,不同消费者对 同一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可能不同。
递减性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递减,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 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逐渐降低。
经济学家开始关注消费者行为,提出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
论等基本理Hale Waihona Puke 。20世纪中叶02
随着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兴起,消费者行为研究开始更多地关
注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和决策过程。
20世纪末至今
03
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
数据和工具,推动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流派
不确定性
由于消费者偏好、收入和商品或服务特性等因素的变化,边际效用 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准确预测。
微观经济学第3章效用论

能使销售量增加(万元) 做广告次数 电视 电台 报纸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4
3 2.2 1.8
1.5
1.3 1 0.9
2
1.5 1.2 1
第5次
1.4
0.6
0.8
假设每做一次广告,电视、电台和报纸的费用分别为30万元、10万元和20万 元。问:应如何在不同媒介中分配广告预算,才能使总广告效果最优。 解:因广告费资源有限,故当各种媒介上的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相等时, 广告费的分配为最优。 三种媒介第1次广告,每元广告费的边际效果可计算如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 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 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 减的。 用数学语言表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基数效用论的解释)
一是由于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 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剌激的反应程度 是递减的。 二是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 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 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衣物
〃B 〃A
0
食物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的含义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 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若用商品1替代商品2,我们用MRS12表示;若用商品2代替商品1,则 用MRS21表示。
TU = f(Q)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每 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用公式表示
消费者行为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消费者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某
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总量)
函数形式:TU = f(Q)
边际效用: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 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增量)
函数形式:M= UΔTU (数)据 =dTU (函 数 ) 式
一、欲望与效用
1. 效用
定义:人们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获 得的满足程度。
正效用:物品给予的满足程度越高,效用越大。 负效用:从消费物品过程中感到痛苦。
影响效用及其大小的因素
物品的客观物质属性:饥则食,渴则饮,寒则衣 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因人: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因时:冬天和夏天的阳光 因地:沙漠中的水
P1×Q1+P2×Q2++Pn×Qn =M 消 费 者 的 预 算
MU1 =MU2 ==MUn =λ 消 费 者 均 衡 条 件
P1
P2
Pn
λ为 每 一 元 货 币用的,边假际设效为 常 数 。
三、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1. 消费者均衡及其均衡条件
漫画(6元/本) 每元漫画
支出的
数量 总效用
MU
漫画与 煎饼的 总效用
一、欲望与效用寻找衡量效用的标尺……
1.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以主观心理因素界定效用,用 具体的数值来衡量消费者满足的程度。
基本观点: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可用具体数 值衡量消费者满足程度,即效用可以加总求和。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称为:效用单位。 流行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初。 常见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
261
14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14
面积OabQ0 是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OP0bQ0 是实际支付的总价格
P0 ab 是 消费者剩余( CS )
P a
P
b
0
O
Q0
= f (Q) Q
CS
Q0 0
f (Q)dQ P0Q0
15
例:某商品的需求线是=124-4P,供给曲线 是=-26+2P,若政府决定对生产商征税, 每单位商品征收6元的消费税,问消费者剩余 损失了多少?
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为什么像水那样对生命如此不 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很低的价格,而 对于生命并非必不可少的钻石却极 其昂贵?
1
➢ 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获得的满足 程度,它是消费者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 同一商品对不同消费者的效用不同;对消 费者而言,在不同时候消费同样商品获得 的效用也有差异。
20
3、特殊的无差异曲线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 不变的直线 (2)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呈直角形状
21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定义: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 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商品X而必须放 弃的商品Y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X对商品Y 的边际替代率,以 ( )表示。
答案: 税前均衡价格为25元,均衡产量为24 税后均衡价格为27元,均衡产量为16 消费者剩余损失为:
1 27 25 24 16 40
2
16
六、需求曲线的推导
P (元)
T
5 4 3 2 1
0
仅就消费一种商品的行为进行分析
A
由表E
1 2 3 456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的条件 下,某种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消费量的 增加而减少。
dMU dq
d 2TU dq 2
0
7
TU Q
MU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 总效用曲线上升的速 度是逐步下降的,而 边际效用曲线则是负 斜率的。 对总效用求导是边际 效用,对边际效用函 数积分则是总效用。
在货币边际效用不变的假定下,消 费者如何将自己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各 种商品,以使自己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当消费者消费多种商品时,只有花 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 提供的边际效用都相等时,消费者获得 最大程度的满足。
10
max TU f (q1 , q2 , q3 ,)
s.t.
n
M
pi qi
一元效用函数: = f (Q)
= /Q
TU (Q) dTU (Q)
MU lim
Q0 Q
dQ
5
2、多种商品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多元效用函数:TU = f (Q1 , Q2 , Q3 , ... ) MU1 = TU / Q1 MU2 = TU / Q2 MU3 = TU / Q3 …...
6
二、边际效用递减法则( )
A、B 两点代表着不同
Y
的消费组合 ,但两者
给消费者产 生的效用
A
是一样的, 众多的这
样的点的轨 迹就是无
差异曲线 B
X
相应的效用函数为U=f(x,y)
19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代表的满 足程度越高; (2)同一消费平面中任意两条无差异曲 线不会相交; (3)斜率为负,凸向原点。
Q(个)
17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
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偏好的完全性 指消费者总是可以比较和排列所给出的不同
商品组合:A>B,A<B,A=B 偏好的可传递性 如果A>B,B>C,则A>C 偏好的非饱和性 对于任何一种商品,消费者总认为多比少好。
18
二、无差异曲线( )
1、含义: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带来同样满足 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消费组合的轨迹,也称等 效用曲线。
i 1
证明: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构造函数
L f (q1, q2,) M
n
piqi
i1
L
n
M i1 piqi 0
L qi
f
(q1, q2 ,) qi
pi
0
i 1,2,, n
得: MUi
i 1,2,, n
pi
11
从1/P1和2/P2的关系分析
➢ 当1/P1<2/P2时,意味着同样一元钱购 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品2 所得到的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应当减 少商品1的购买,增加商品2的购买,直到 两者的边际效用相等,从而获得最大效用。
➢ 反之亦然。
12
从/和λ的关系分析
➢ 当/<λ时,意味着用一元钱购买商品i所 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所付出的这一元钱的 边际效用。理性的消费者应当减少商品i的 购买,直至/=λ 。
➢ 反之亦然。
13
五、消费者剩余(’s ) 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总价格与
实际支D付的总三价角形格D之EP间的面的积差就额是。消费者剩余
Q 边际效用为零时,总
效用最大。
8
三、货币的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值(λ)就是单位货币 产生的效用。在货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消费量越少则其边际效用越高,消 费者愿意为这些商品付出的代价也越高。 所以,消费者的需求价格与其边际效用相 当。能够明白为什么钻石昂贵了吧。
MU
P
9
四、消费者均衡
异曲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Y2
O X
X
QX
.3722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思考:完全替代品 和完全互补品的边 际替代率?
23
3、和的关系
若假定消费商品1和商品2的效用函数可表示为 U = f (Q1 , Q2 ),则 U = f (Q1 , Q2 ) = c(常数) 代 表其中的一条无差异曲线。
MRSxy y x
MRSxy dy dx
即: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 点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无差异曲线在该点斜率的 绝对值。
22
2、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QY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
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放
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Y1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
3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用效用单位进行衡量,
并可以加总。 序数效用论:效用的大小无法衡量,但可以
通过顺序或等级加以比较。
4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与边际效用分析法 ()
一、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
1、一种商品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 )指消费者 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之和。边际效用 ( )是额外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