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介绍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第一部分重庆大学城概况1、重庆大学城区位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地处中梁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50万左右,建设总投资约300亿元,是西部新城率先启动的第一个功能片区,以教育科研为主,是重庆市重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
按照“五城”(教育城、科技城、人才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化”(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生态化)的理念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2、重庆大学城院校规模及人口自2005年大学城开城以来,已有7所高校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入驻学生达到8万人,到2015年,14所高校全部建成,师生规模25万人。
3、区域交通目前,重庆大学城已经形成了一横五纵的交通线路,区域交通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
此外,规划中的地铁一号线和双碑隧道已经动工,预计将在2012建成,届时,将大大缩减大学城与主城其他区域的距离。
4、周边产业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
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西部新城的城市中心区)10平方公里。
产业区由芯片制造园、封装测试园、软件园、应用产品园、科技创新区和生活配套区组成。
目前,IBM、惠普、方正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入驻西永微电产业园。
按规划,到2015年,西永微电园将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园区产业人口也将达到8万人。
小结大学城所在的西永组团是重庆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沙坪坝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重庆大学城和西永微电园将产生带来的消费人群,拉动区域内的商品房住宅和商业的需求。
同时,轨道交通和配套的逐步完善,将增加西永组团的辐射范围。
——第一部分完——第二部分大学城商业市场1、大学城商业物业发展情况重庆大学城的商业发展可以分两个阶段1.1、初始阶段(2005-2007年)2005年9月,重庆大学城正式开城,但周边商业配套几乎为零。
南北大学商圈对比——以重庆大学城和长春大学城为例

2 . 人身 安全 问题 : 熙街 虽 然规划合 理 , 但 由于地 处边 缘地 区 , 且 公 路宽 敞 , 所 以商 圈周 围的机 动车 速度 较快 , 由于有 些学 生 不遵 守道 路
交通安 全法规 , 随 意闯 红绿灯 , 所 以 出现 了不 少车 祸 ; 后街 公路 本来就
狭窄 , 加 之政府 对流 动摊 位 的管 辖属 于 定时抽 查 式 , 一 些流 动摊 位通 常避 开监 管人 员监 管 的时 间 , 占据公 路 约二分 之一 进行 生 意 , 所 以有
阶段性成 果 , 项 目编 号2 O 1 4 1 0 2 0 0 0 1 3 。
摘要 : 目前 , 随着大 学生数量增 多, 各个投 资者也看到 商机 , 从 而使高校周边 商圈蓬勃发展 。但是 , 由于各个地 区的经 济繁 荣程度有所差异 , 故高校商 圈发展水平也不尽相 同。本文选取 了南北两个城市 , 即重 庆市和 长春 市的大学城商 圈 进行 对比 , 由此 发现 两地 商圈在 发展过程 中 出现 问题 的异 同, 并综合对 两个 大学城 出现 的相同问题提 出适 当建议 。 关键 词 : 重庆 大学城 ; 长春 大 学城 ; 发展 问题 ; 异同
流动摊 位 的公 路基 本堵 塞 , 加上 外卖 摩托 车 到处窜 行 , 学生 在商 圈 购 物 的人 身安全 隐患也 是相对 较大 的 。 随着 城 市 化进 程 的推 进 , 城 市 规模 大 幅扩 张 , 城 市环 境 恶化 , 城 3 . 卫 生环 境方 面 的问题 : 熙 街 的街道 卫生 质量 较高 , 由于垃 圾桶 市 内部大 学 规模 的发 展失 去 了空 间和环 境 的优 势 , 另外, 交通 工具 的 每 隔5 0 米都 有 一个 , 而 且环 卫工 人每 天打 扫街 道 的频率 较高 , 加 之商 发达 缩短 了空 间的距离 , 促成 了大学 校 园的郊 区化 。重 庆大学 城和 长 圈的绿 化面 积 较大 , 所 以整体 卫生 环境 较好 ; 后 街 的街道 由于每 天都 春 大学 城都 是远 离市 区 , 且环境 相对 优美 。重庆 大学城 紧邻 莲花湖 景 有 流动 摊位 占据 , 妨 碍 了环卫 工人 的 打扫 , 特别 是有 些烧 烤 摊位 的地 区, 而 长春大 学城 紧邻 净 月潭 景区 , 两者 在选 址上 相似 度 极高 。不 仅 方 上有 油 , 冬天 地面 还有 冰 , 所 以卫 生环境 要 改善就 得 多方 面努 力协 如此 , 两者 到市 区都有直 达 的地 铁和 轻轨 , 所 以大 学城 虽在郊 区 , 但 还 调 。另 外 , 后街 没什么 垃圾桶 , 只 有进店铺 里 面可 能有 扔 东西 的地 方 , 是未 与城 市 的发展 脱 轨 。另外 , 两个 大学 城 的大学 数量 基 本一 致 , 重 这 就导 致 了 自发 垃 圾堆 的产 生 。而 长春 风 又大 , 风 一 吹垃 圾 到 处都 庆 大学 城 有 1 3 所大 学 , 而 长春 大 学城 有 1 4 所大 学 , 所 以商 圈的 客流量 是 。总 的来说 , 由于流 动摊位 很少 有人管 治 , 加之垃圾 桶 较少 , 其 卫生 大致一 样 。因此 , 对 两个 相似度 极大 的大学 城的商 圈进 行研究 排 除了 情 况很不 尽人 意。 些其 他外在 因素 , 比如 在消费 群体方 面 , 基 本上锁 定 了大学生 , 而 且 4 . 服 务质量 问题 : 通过对 重庆 大学 城商 圈周围 的 同学进 行访 谈 以 大 学生 的数量 大致 相 同。 及对 长春 大 学城 商 圈周 围的 同学进 行 问卷调 查 , 我 们发
重庆市彭水县大学城规划

重庆市彭水县大学城规划
虽然重庆已经有了一座大学城,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可能还在大学城里面求学,觉得大学城的环境相当不错,你可能不知道重庆又在打造的这一座大学城重庆高职城,他的环境也不错。
但是他主要会让高职大专类院校入驻,主要培养一批又一批的职业人员去建设我们的美好国家,既然这是一座大学城,那么它的建设面积也不会小。
据相关信息显示,这座大学城的规划建设面积约1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比较好,北接龙洲湾,南至外环高速,东靠铜锣山脉,西临云篆山这样的地理位置意味着这里的交通会很方便。
大学城的建设是合理的,但是并不是像说的那样那么容易,毕竟修建它需要投资约495亿元耗费的时间也是大于5年,高职大学城和一般的建筑也是有区别的,它的建设要考虑教室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室里面安装的设备是不是最好的,所以这一高职城会耗费很大的人力,很多资金。
不过等到这一高职城修建完成以后,重庆会有更多的专业人才被培养出来,对于一些求学的人来说修建这样的大学城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像重庆这样修建高职城的城市并不多,重庆高职城建设的格局最初是服务重庆,然后是走向全球。
在科教兴国的现在,这样一座大学城来的真的很及时,他能够为重庆,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提供动力。
如果你是一个想要去做专业技术学习的人,那么你过几年就可以
去重庆学习了,你的内心对于这样的大学城还是很期待的,当然你也会听到一些这做大学城负面的信息,像挂羊头卖狗肉、房地产城之类的。
重庆大学城的发展

重庆大学城的发展按照规划,重庆大学城总共占地33平方公里(包含10平方公里拓展区),自2003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已投入80亿元,目前13所入驻大学校舍已基本完工。
随着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大学陆续入驻大学城,该地区师生总人数已达15万人。
大学城初具规模,让重庆真正步入了“北扩西进”的发展时代,“西部新城”与“两江新区”一西一北双动力驱动重庆腾飞,已经成为一种现实。
西部新城、两江新区重庆动力“双引擎”如果说,“两江新区”的成立,表明在以长江和嘉陵江为轴线的1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重庆城市的“龙形骨架”已经勾勒成形,“龙身”及其“躯干”也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的话。
那么,位于沙坪坝辖区内以大学城为核心的西部新城,则无疑是“重庆巨龙”的“龙头”和“首脑”。
西部新城中国“硅谷”正在崛起据了解,重庆西部新城主要由五大片区组成:重庆大学城、重庆西永微电园(西永综合保税区)、铁路物流园、重庆台资信息产业园和西部新城城市中心区,它将是主城区空间向西拓展的主要方向,是联系成渝两地和重庆都市圈与渝西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到2015年,其常住人口将突破60万,大学城师生和微电园IT从业人员也将达数十万。
2012年之后,西部新城将造出至少3个千亿工业园,相当于3个北部新区的实力。
去年,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惠普(HP)宣布,在重庆设立年产400万台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西部新城发展与西部硅谷如影随形。
随着西永微电园、台商工业园、物流园的崛起,西城将培育出至少3个上千亿产值的园区。
目前,富士康、惠普,以及芯片巨头日月光等均已经进入西永微电园,中国的“硅谷”正在崛起。
两江新区改变中国西部经济面貌两江新区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部署,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功能类似、政策比照”,是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及广大内陆地区的综合类开发“新区”。
按照相关规划,到2020年,两江新区将建成功能现代、产业高端、总部集聚、生态宜居,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我国内陆开放示范效应的新区。
熙街

区域介绍
• 重庆市大学城位于沙坪 坝区西部虎溪镇和陈家 桥镇,规划占地约 2193.97公顷,其中居 住用地约620.98公顷, 高校用地933.34公顷。 大学城规划居住人口43 万人,其中大学生16.4 万,教职工与附属人口 3万,一般城市人口 23.6万人。规划入住15 所高校。 重庆市大学城将以其生 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 浓郁、科技产业发达、 综合配套完善、开放式 现代化的风格,成为西 部地区的高级人才培训 中心、科学研究与创新 中心、国际科技教育交 流中心。
•
地块位置
• 项目建筑用地560亩,总 建筑面积约12万方。 • 地块位于大学城腹心地 段。四周紧邻三大学府, 城市主干道及轻轨站。 • 地块南面,正对重庆大 学北大门,富力3#商业 地块。 • 地块东面,正对富力项 目沿杰青路的商业街; 紧邻轨道交通(地铁)1 号线大学城站,富力五 万平米MALL。 • 地块北面,正对重庆师 范大学南大门,地块西 面;正对四川美术学院。
休 闲 娱 乐 区
各种空间组合
项目定位
服务主体:大学生、居民
大学、小区有的
大学、小区没有的
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 堂、球场、宿舍、少部分景 观等等
酒吧、商店、餐馆、旅 馆、网吧、交流的环境 等等
紧张、压抑、不轻松的气氛
自由、放松、悠闲的感觉源自定位:休闲、购物和各种文化交流为主体的街区型开放式公园
文化和消费的传统模式
文化和消费的结合模式
文化建筑的传统模式
文化活动和商业结合模式
用地结构分析
集中 商业 根据项目定位,和前期分 析: 1、将靠近轻轨站的区域设置 为集中商业区。 2、将靠近三所大学的区域设 置为贴近学生生活所需的餐 饮零售和休闲娱乐。 3、右边靠近居民区的区域设 置几个不同的主题公园,同 时满足大学生与该区居民的 各种不同的需求。 4、在中心区遇设置缓冲的景 观区,使之成为连接不同功 能部分的锁链。 餐饮 零售 主题公园 中心 景观 主题公园 休闲 娱乐 主题公园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

自2005年大学城开城以来,已有7所高校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入驻学生达到8万人,到2015年,14所高校全部建成,师生规模25万人。
重庆大学
5700
25000
重庆师范大学
2800
17000
重庆医科大学
4100
11000
四川美术学院
800
3000
重庆科技学院
2000
11000
重庆医专学院
500
商务酒店区
位于3-1和3-2区域,由一栋7层和两栋8层小高层组成,均为独立酒店,共有客房241间。目前,已经有一家酒店成功招商入驻。
4.1.4、商铺价格及销售情况
龙湖澜溪坊商业,一层临街商铺价格1.5万元/㎡,二层商业价格1.3万/㎡,三层商业由于赠送了大面积的露台,商铺价格高达1.8万元/㎡。目前,龙湖澜溪坊商业已经销售了95%以上,仅剩下少量面积较大的商铺。
5000
重庆电子科技技术学院
1350
10000
合计
82000
3、区域交通
目前,重庆大学城已经形成了一横五纵的交通线路,区域交通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此外,规划中的地铁一号线和双碑隧道已经动工,预计将在2012建成,届时,将大大缩减大学城与主城其他区域的距离。
4、周边产业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西部新城的城市中心区)10平方公里。产业区由芯片制造园、封装测试园、软件园、应用产品园、科技创新区和生活配套区组成。目前,IBM、惠普、方正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入驻西永微电产业园。按规划,到2015年,西永微电园将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园区产业人口也将达到8万人。
重庆市南岸区景点介绍

重庆市南岸区景点介绍
1. 重庆大学城
重庆大学城是南岸区的一个重要景点。
大学城内聚集了重庆多所高校,场馆设施齐全,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是学生们和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 南滨路
南滨路是南岸区沿江的一条风景线,路两侧有各种建筑和公园,沿路走走,能够感受重庆的山水之美,也可以欣赏到江景。
3. 洪崖洞
洪崖洞是南岸区的一个古老景点,是一处老城区,古街巷上建筑风格独特,有很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游客们来此能够品尝美食和购买纪念品。
4. 红光桥公园
红光桥公园是南岸区一个著名的景点,景色优美,是拍照和散步的好地方。
公园内建有标志性的红光桥,夜景非常美丽。
5. 朝天门广场
朝天门广场是南岸区的一个中心区域,周围有多个商业街和购物中心,同时也是南岸区的政治文化中心。
6. 华岩寺
华岩寺是南岸区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建于唐代,寺内供奉着萨迦派的圣地、永嘉大师像,寺庙长期以来是佛教徒们信仰的圣地。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第一部分重庆大学城概况1、重庆大学城区位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地处中梁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50万左右,建设总投资约300亿元,是西部新城率先启动的第一个功能片区,以教育科研为主,是重庆市重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
按照“五城”(教育城、科技城、人才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化”(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生态化)的理念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2、重庆大学城院校规模及人口自2005年大学城开城以来,已有7所高校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入驻学生达到8万人,到2015年,14所高校全部建成,师生规模25万人。
学校名称占地规模(亩)师生人数(人)重庆大学5700 25000重庆师范大学2800 17000重庆医科大学4100 11000四川美术学院800 3000重庆科技学院2000 11000重庆医专学院500 5000重庆电子科技技术学院1350 10000合计820003、区域交通目前,重庆大学城已经形成了一横五纵的交通线路,区域交通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
此外,规划中的地铁一号线和双碑隧道已经动工,预计将在2012建成,届时,将大大缩减大学城与主城其他区域的距离。
4、周边产业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
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西部新城的城市中心区)10平方公里。
产业区由芯片制造园、封装测试园、软件园、应用产品园、科技创新区和生活配套区组成。
目前,IBM、惠普、方正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入驻西永微电产业园。
按规划,到2015年,西永微电园将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
园区产业人口也将达到8万人。
小结大学城所在的西永组团是重庆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沙坪坝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重庆大学城,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在高校扩招、城市化加速推进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市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城市发展战略向西拓展、解决主城区高校办学用地困难、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形成聚合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迫切需要,在整个重庆城市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一、重庆大学城建设规划
重庆大学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坐落在中梁山、缙云山之间的虎溪镇和陈家桥镇,是重庆西部新城的中心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从沙坪坝区中心到大学城约20分钟车程。
(一)规划定位
1、规划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高校用地面积1.8万亩,其它为基础设施和开发用地。
2、规划居住人口:重庆大学城所在地区将形成总人口达50万人的重庆西部新城,其中入住高校师生、家属及其他社会服务人员30万人。
3、规划理念: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网络化。
4、定位标准:西部领先、国内一流。
5、建成目标:教育城、文明城、人才城、科技城、生态城。
6、独具特色:(1)打造校园建设的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后勤生活资源一体化,文化娱乐体育等校区公共设施一体化,信息通讯系统一体化。
(2)将以大学城为中心的西部新城建设形成五大功能集聚区:一是入驻高校所集聚形成的高等教育集聚区;二是形成包括铁路物流枢纽站、高速公路、城市路网及轨道交通在内的交通功能集聚区;三是建设成为重庆主城区继观音桥、南坪、三角碑、杨家坪之后的第五个商务集聚区;四是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地、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五是建设成为生态旅游、休闲娱乐集聚区。
7、管理运行模式:资源共享、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信息互通。
(二)入驻高校
重庆大学城规划入驻高校13所,即: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运动技术学院、第三军医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三)计划总投资
1、大学城规划总投资控制在300亿元左右(人民币)。
其中,大学城校园建设计划投资100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00亿元,商业性开发建设计划投资100亿元。
2、大学城校园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靠商请银行贷款、学校自筹和老校区土地置换,以及争取捐赠项目和申请政府补贴项目等。
其中,入驻大学城高校计划置换老校区土地2643亩,已签置换协议2261亩,协议置换资金71.39亿元;建安营业税返还1亿多元;共享体育艺术设施政府将按总投资的30%予以资金补助。
二、重庆大学城校园建设现状
重庆大学城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有关部门、沙坪坝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配合下,在虎溪镇、陈家桥镇广大父老乡亲的热忱支持下,重庆大学城的广大管理者、建设者历经几年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在一片山丘、农田上初具规模地建起了一座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现代化新城。
(一)校园建设概况
重庆大学城于2003年6月18日开工建设,截止2009年10月底,已入驻的13所高校全面开工建设,达到累计竣工校舍370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累计入住师生12万人的建设规模。
已入住学生的有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等11所高校,其管理运行已步入正轨、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后勤保障全面到位、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校园氛围逐渐形成。
另外,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运动技术学院等2所高校正在加紧建设的过程中。
(二)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五个一体化”
重庆大学城自2003年开建至今,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即将过去,已进入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的平稳发展阶段,大学城建设将从硬件投资转向“软件”发展,即:将“五个一体化”作为重庆大学城的特色稳定下来、巩固下来、体现出来。
目前,大学城资源共享平台已基本建成。
由市教委与惠普公司合作共建重庆大学城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着力打造教学资源、科研资源、生活服务、网上图书馆、学生就业信息、学生网上社区、电子商务和大学城门户管理等八大应用系统,形成辐射各高校、相关企业及社会的网站站点群,从而减少各高校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促进教育公平和谐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三)建设目标
重庆大学城高校在2009年将达到入住师生12万人;到2011年将达到入住师生15万人;到2013年将达到入住师生20万人;到2015年将全部建成,达到入住师生、家属及其他社会服务人员30万人的规模。
三、领导关心重视
重庆大学城建设自2003年6月18日开工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张怀西、张榕明、杜春林、郑万通,教育部长周济等先后视察重庆大学城并给予高度评价。
重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奇帆常务副市长多次亲临大学城视察,为规划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及时研究解决了大学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其他领导也先后多次到大学城指导,对大学城建设给予了极大关心。
四、社会反响
目前,重庆大学城已基本成型,初具规模,成为全国大学城中入驻学校最多、入住师生最多、结构布局合理、功能配备较齐全、手续办理规范齐备的一座新型大学城。
重庆大学城正在朝着大学之城、商业之城、文化之城、休闲宜居之城、高科技产业之城的目标有序推进。
经市政府批准同意,利用重庆大学城现有的教育用地,还将分别引进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中国银监会金融干部培训中心到重庆大学城办学,以丰富重庆大学城的学校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