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四驱(21) 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

合集下载

玩转四驱(1) 四驱基础知识讲解篇

玩转四驱(1) 四驱基础知识讲解篇

玩转四驱(1)四驱基础知识讲解篇四驱,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贴着4×4或AWD商标的汽车。

相信“四驱”这个概念在每个网友心里都有不同的解释,其实很简单,就是四个车轮都有动力的车就是四驱汽车。

但是要是再往进一步说,四驱车的结构都是一样的嘛?为什么有些恶劣地形有的四驱车能过去有的四驱车过不去?发烧级的四驱车仅仅是外观比较威猛?如果您对这些问题还有疑问,不用着急,在这里可以让您对四驱的一切变得明晰。

一、差速器/差速锁——不能混淆的基础概念!①差速器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之后不久,差速器这个东西也就随之诞生了,它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为了汽车能正常转弯。

过去的马车两侧车轮是通过一根硬轴链接的,所以两侧的车轮的转速永远是相同的,因为无法差速,转弯的时候内侧的车轮除了滚动摩擦外还会有滑动摩擦,还好马车的车轮是木头做的,耐磨……同理汽车在转弯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一根硬轴链接,那么转弯时汽车的轮胎等部件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今汽车都是两个半轴的设计,将两个半轴链接起来的就是差速器,有了差速器也就允许两侧车轮有转速差。

『直行状态下差速器不工作』『转弯状态下差速器工作』能达到实现两侧车轮转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差速器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

为了通俗易懂,我们做一个比喻:差速器壳体里面的一组行星齿轮就可以抽象地看作为只有一个齿的“齿轮”,也就是一根棍子,这个棍子可以链接两侧的半轴,并带动两个半轴旋转。

注意,这个棍子除了随着传动轴公转,同时还可以自转。

如果两侧的车辆受到的摩擦力是相同的,那么这根棍子就不会有自转,即两侧车轮转速也相同;如果有一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侧,那么这根棍子本身就会发生自转,这样在不改变公转转速的情况加上自转,就可以达到两侧转速不一样的目的。

也就是说,如果一侧的轮子被卡死不能转动了,那也无妨,虽然动力依然存在,但这个会自转的棍子就会带动那个没有被卡死的轮子转动。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

奥迪的quattro技术图文2006-11-08 17:37quattro,中文译名“昆特”,通俗诙谐叫法“裤衩”,明白奥迪的人对它都不会陌生,他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奥迪独有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确实,该系统在国内知名度很高,关于该技术或者系统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在本文中,笔者会为您带来一些很多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quattro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能和无极变速箱搭配等等。

当然,quattro的机械结构和工作原理肯定是文中重点。

Quattro从实质上说是一家德国的改装公司,隶属于奥迪公司,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改装奥迪的各个车型,同时为奥迪提供技术支持,它和奥迪的关系就如同AMG和奔驰。

四驱技术就是quattro公司最为有名的技术系统,叫的人多了,人们就把quattro等同于了奥迪独有的四驱系统,而很少有人知道quattro其实也是一家改装公司。

为了让大家记住这一点,笔者再提一句:奥迪高性能车S、RS系列都是出自quattro公司之手。

说完厂家,下面切入正题,开说quattro技术。

上图是搭载quattro系统汽车的结构图,动力从发动机发出后通过变速箱传到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前差速器将动力直接传给前轴驱动,中央差速器将动力传给传动轴再到后桥,驱动后轮。

Quattro四驱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托森中央差速器和紧凑的传动结构设计。

从图上可以看出,quattro系统的变速箱、前差速器和中央差速器整合在一个壳体里,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成本比分体式低,传动效率却比分体式高。

发动机的动力从变速箱输出以后直接连接到托森中央差速器上,通过齿轮驱动托森中央差速器的壳体旋转,壳体再带动蜗杆行星齿轮转动,然后把动力分到两跟输出轴上。

前端的输出齿轮通过一跟短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前桥差速器上;后端直接连接长长的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后差速器上。

很显然,变速箱输出的动力首先要经过托森中央差速器,然后再分配到前后桥。

然后转动前后四轮以驱动汽车前进。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

奥迪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
・ 38 ・
其后“ ut o 系统再一次进化 , Q at ” r 在前后差速器 引入了 E L电子差速锁 , D 而中央差速器仍继续沿用 托森差速器 。随着 汽车电子系统不断进步 , 发展 至 今 ,Q a r” “ u t o 系统只在中央差速器上保 留了托森部 t 件, 而将前 、 后两边的车轮交 由 E P电子稳定程序 S 监控, 从而代替了各种结构笨重的差速锁机构。我 们现在所驾驶的各式新款奥迪带“ ut o 功能 的 Q a r” t 轿车, 便是这种最新的托森差速器加 E P s 结构的四 驱 系统 了 。
图 1 “ u t o 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Q at ” r
维普资讯
设计 ・ 计算 ・ 研究 ・





与 研

20 0 6年
第6 期
这种设计非常紧凑 , 可靠性高 , 成本 比分体式 的 要低 , 传动效率却 比分体式的要高。由于奥迪使用 前置发动机, 发动机放在前轴之前 , 所以空间非常有 限, 如果装上 V 发动机 , 8 那么空间更加紧张。有 了 这样紧凑的传动系统设计 , 确实 给发动机舱腾 出了 不少空间, 让散热 、 空调等系统有足够的布置空间, 整个发动机舱的匹配更加合理。 2 2 性 能特点 . 由 此可见, uto 的四驱系统使用 了三个差速 “ ar Q t” 器, 分别是传统的前差速器、 后差速器和一个托森中央 差速器。前后差速器负责调节左右车轮的转速差, 托 森中央差速器负责调节前后驱动桥的动力分配。 这样的设计对整车 的行驶性能会有 什么样 的影响 呢?它与普通前置前驱的奥迪车型在性能上的区别 在于 : 普通的奥迪车采用 了发动机前置、 前轮驱动设 计, 因此 , 整车的重心靠前 , 这样 , 在极 限转弯时 , 轮 胎能提供的横向加速度有限, 由于车头太重 , 车辆就 会偏离原有的运动轨迹 , 向转向圆弧的外切线运动。 这就是我们常说 的转向不足。此时 , 前轮 已经快要 达到附着极限了 , 如果再加油转弯 , 就很容易完全丧 失附着力而冲出弯道 。如果装上 了“ a r” Qut o 全时 t 四轮 驱动 系统 , 况就会 发 生变 化 。通 常 , 辆 的 四 情 车 个车轮分别获得 2 的驱动力 , 5, 9 6 这样 , 与普通前置 前驱的奥迪车相 比, 平均分 配到驱动轮上 的扭矩就 减小了一倍 , 那么打滑空转的机会也减小 了一倍 , 加 速出弯时前轮失去 附着力 的机会也减小 了一倍 , 所 以转弯极限得到提高 , 在下雨或冰雪天气 , 这种性能 更能得 以体现。如果转弯速度更快 , 前轮就会利用 托森中央差速器起作用而不会失去横向附着力 。如 前文所说 , 托森 中央差速器是根 据轮胎 的附着力大 小分配扭矩的, 当前轮超 过了所能承受的负荷, 开始

适时四驱的工作原理

适时四驱的工作原理

适时四驱的工作原理
四驱汽车是一种通过四个车轮驱动力来提供动力的汽车。

适时四驱系
统是四驱系统中的一种变体。

它可以根据需求,自动或手动地将驱动
力分配到一些或全部车轮上。

下面详细介绍适时四驱的工作原理。

1. 传动系统
适时四驱系统始于传动系统。

它需要一个特殊的传动系统,使动力能
够在车轮之间分配。

这种传动系统由多个驱动轴和齿轮连通组成。

2. 控制模块
适时四驱系统还需要一个控制模块,控制传动系统的驱动力分配。


个模块可以通过取得来自各种传感器(比如油门位置、转向、速度、
车辆倾斜等)的数据来智能调节转向力。

3. 锁定齿轮
适时四驱最独特的特点是可以手动锁定齿轮以改变动力分配。

当路况
越来越崎岖、陡峭时,驱动轮的牵引力会下降,特别是当车轮挂在空
中时,因为没有牵引力的平面接触地面。

如果单个车轮的牵引力很差,可以通过锁定四驱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齿轮,将所有车轮连接在一起,使四个车轮都发挥牵引力。

4. 车辆倾斜
适时四驱还可以通过探测车辆倾斜角度来改变四驱系统中的动力分配。

当车辆驶过一个路况较差或不平坦的区域时,车辆可能变得不稳定。

适时四驱系统可以通过探测车辆倾斜角度来自动调整动力分配,在需
要时为车辆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总体而言,适时四驱通过传动系统和控制模块协同工作,能有效地将
驱动力分配到适当的车轮上。

经过优化与设计,适时四驱能够为驾驶提供额外的稳定性和牵引力,让驾驶感到更加稳定和舒适。

四驱动力详解

四驱动力详解

四驱动力详解详解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2011年02月15日 11:16 来源:51汽车我要评论(0)字号:T|T四驱对于许多人而言并不陌生,出现最多的车型自然是SUV,4*4或4Motion字体印在车尾便标示着这款车型拥有四驱动力。

今天笔者将为各位细解一番Quattro、4 Motion、4 MATIC、Xdrive等。

Quattro、4Motion是奥迪和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注册商标,值得注意的是仅凭Quattro 或4Motion并不能完全绝对地表示四驱系统的核心技术。

因为同为大众旗下的奥迪与大众品牌技术共享,因而两种不同品牌的四驱系统在某些车型上的核心技术可能是一样的:如大众辉腾和奥迪A8这两款纵置发动机轿车,其四驱系统均以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为核心。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看Quattro和4Motion究竟有何异同。

四驱车型尾部标识及奥迪A8与大众辉腾Quattro1980年,第一辆奥迪Quattro在日内瓦车展的亮相标志着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诞生。

在30年的历史中,奥迪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经历了6次革新,成为反应迅速、稳定可靠的四驱技术代表。

其核心为纯机械结构的Torsen(托森)中央差速器。

4Motion1986年大众公司率先在GOLF车型上配备的“syncro”四驱系统就是今天4Motion的前身,当时以硅油粘性耦合器作为限滑传动装置。

1998年公司引进瑞典Haldex耦合器,从此采用Haldex限滑技术的四驱系统被命名为4Motion。

该技术凭借电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等优良特性成为大众公司四驱技术的核心。

Quattro技术核心——Torsen中央差速器Torsen差速器,为蜗轮蜗杆行星齿轮结构,它的工作是纯机械的而无需任何电子系统介入,基本原理是利用蜗轮蜗杆的单向传动(运动只能从蜗杆传递到蜗轮,反之发生自锁)特性,因此比电子液压控制的中央差速系统能更及时可靠地调节前后扭矩分配。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四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2)三、四驱形式的分类——三大类①全时四驱全时全轮驱动——简称AWD(all wheel drive的简写)。

具体的含义是:汽车在行驶的任何时间,所有轮子均独立运动。

全时全轮驱动车辆会比两驱车型(2WD)拥有更优异与安全驾驶基础,尤其是碰到极限路况或是激烈驾驶时。

理论上,AWD会比2wd 拥有更好的牵引力,车子的行驶是依据它持续平稳的牵引力,而牵引力的稳定性主要由车子的驱动方法来决定,将发动机动力输出经传动系统分配到四个轮胎与分配到两个轮胎上做比较,其结果是AWD的可控性、通过性以及稳定性均会得到提升,即无论车辆行驶在何种天气以及何种路面(湿地、崎岖山路、弯路上)时;驾驶员都能够更好的控制每一个行迹动作,从而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而在驾驶时,全时全驱的转向风格也很有特点,最明显的就是它会比两驱车型转向更加中性,通常它可以更好的避免前驱车的转向不同和后驱车的转向过度,这也是驾驶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特点之一。

也正因为AWD的存在,为汽车提供了“主动安全、主动驾驶”的机会。

目前应有这种技术的厂家已经有不少,这其中包含我们熟悉的奥迪quattro、大众4motion、奔驰4matic、讴歌sh-awd等等……操作方式:直接驾驶代表车型:A4 3.2 fsi quattro、大众cc、奔驰s350 4matic、讴歌mdx等②分时四驱分时四驱(part-time 4wd)——这是一种驾驶者可以在两驱和四驱之间手动选择的四轮驱动系统,由驾驶员根据路面情况,通过接通或断开分动器来变化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模式,这也是越野车或四驱suv最常见的驱动模式。

分时四驱靠操作分动器实现两驱与四驱的切换。

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兼顾耐用,但缺点是必须车主手动操作,有些甚至结构复杂,不止是一个步骤,同时还需要停车操作,这样不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遇到恶劣路况不能迅速反应,往往错过了脱困的最佳时机;二是因为分时四驱没有中央差速器,所以不能在硬地面(铺装路面)上使用四驱系统,特别是在弯道上不能顺利转弯。

奥迪q5l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奥迪q5l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奥迪q5l模式下的工作原理
奥迪Q5L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发动机工作原理、变速器工作原理和四驱系统工作原理。

1. 发动机工作原理:奥迪Q5L搭载的发动机采用燃油燃烧产生动力的原理。

发动机通过燃烧混合气体(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产生爆炸力,使活塞运动,驱动曲轴转动,从而产生动力推动车辆运行。

2. 变速器工作原理:奥迪Q5L装备有自动变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力传动机构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

当车辆行驶时,发动机转速会影响液力传动机构内液体的压力,进而改变动力传递的比例,实现变速。

3. 四驱系统工作原理:奥迪Q5L的四驱系统是基于前驱系统设计的。

在普通行驶模式下,发动机动力主要传递给前轮,从而推动车辆前进。

而在需要提高牵引力或遇到路面变化时,四驱系统会自动调节力量分配,将发动机动力传递给四个轮子,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稳定性。

总之,奥迪Q5L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发动机产生动力,并通过变速器和四驱系统将动力有效传递给车轮,从而实现车辆的运行和操控特性。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5- VW4MOTION

汽车四轮驱动技术5- VW4MOTION

陡坡缓降控制HDC (Hill Descent Control)
HDC (Hill Descent Control) 译为“陡坡缓降控 制”,顾名思义,就是让车辆能在受控制的情况下,安全 通过陡坡路况。这套系统首见于 1997 年 Land Rover 发表的 Freelander 车款上,随后延伸使用于同厂招牌车 系 Discovery 上;BMW 于 1994 至 2000 年间曾为 Land Rover 背后东家,因此也将此项 HDC 技术运用在 BMW 新车系 X5 身上。 这套 HDC 系统的原理,是结合引擎刹车与 ABS 防 锁煞车系统共同作用,令车辆在下陡坡时维持“低车速但 不丧失轮胎抓地力”的状态。HDC 必需在变速箱档位位 于 1 档或是倒档 (下陡坡有前进下坡和倒车下坡两种) 时 作用,系统基本上会设定车速上限,以 Land Rover 车 系为例,HDC 设定后的上限车速为 9 km/h,以便驾驶 者能从容控制车辆。
稳定管理系统PSM
保时捷稳定管理系统PSM(Porsche Stability Managemtnt)采用多个传感器对行车的方向,速度、横 摆速度及横向加速度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随即计算出 车辆的实际行驶方向。一旦车辆出现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 的趋势,PSM将对相应的车轮实施独立制动,以使汽车不 偏离正确的行驶方向。如果采取单纯制动仍达不到理想的 效果,那么PSM将进一步干预发动机管理系统并调整发动 机的输出功率,以确保车辆的方向稳定性。幻灯片 44
当 HDC 设定、车辆进入陡坡后,引擎刹车本身可以 提供相当程度的减速效果,而没有轮胎锁死之虞。当陡坡 坡度过大、引擎刹车将不足以维持车速上限之际,HDC 便能藉由 ABS 系统,在必要时启动刹车点放作用,降低 渐增的车速,以维持稳定而安全的速度下坡。如果驾驶人 在下陡坡的过程中、必须转向闪避障碍时,HDC 系统也 会测知、并进一步将车速上限降至 6.4 km/h,以确保完 全控制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 ABS 系统作动与否,乃是视 车速有无超出车速上限,与传统上 ABS 防锁刹车功能是 在驾驶人踩刹车减速、令轮胎将锁死之际才启动是有所不 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玩转四驱(21)奥迪四驱技术详细讲解2011年05月03日 01:00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苑璐[汽车之家技术] 奥迪品牌给国人的印象一直是大气稳重的行政用车,从奥迪Q7和Q5的推出便打破了这个局面,原来主打轿车的品牌同样可以做出高品质的SUV。

优秀的品质也让奥迪Q5国产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场面。

既然说到了SUV车型,必然要关注它们的核心部分,那就是四驱系统。

我们对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并不陌生,因为它是最早将四驱装置运用于拉力赛中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汽车厂商。

在对其四驱系统进行解析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奥迪Quattro四驱系统的历史。

Quattro/4Motion核心技术与发动机布置形式关系列表类型Quattro4Motion 纵置发动机Torsen中央差速器Torsen中央差速器横置发动机Haldex中央差速器Haldex中央差速器『奥迪Quattro与大众4Motion之间的区别』● 奥迪品牌介绍奥迪品牌由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于1909年7月16日创立,奥迪著名的四环标志代表了四个汽车品牌:奥迪(Audi),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

四大品牌于1932年6月29日组建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

『奥古斯特·霍希(左)』1965年,二战后在巴伐利亚重组的新汽车联盟被大众公司收购,随后1969年3月10日,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合并。

新公司定名为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

1985年,奥迪-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的名称被简化,简称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同年,公司总部迁往了英戈尔斯塔特。

奥迪股份有限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

● 奥迪四驱技术历史回顾奥迪目前使用的四驱系统即我们所熟悉的“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车上的标志为中网的“Quattro”和尾部的小壁虎的Logo。

Quattro一词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四”的意思,而对于奥迪来说Quattro还有其他含义。

1980年奥迪公司研发了Quattro四轮驱动系统,并把它装备在一辆基于奥迪80底盘的双门轿车上,这辆轿车的名字也叫Quattro。

另外奥迪旗下还有一家名叫Quattro的子公司,专门实验和研发高性能车型。

因此,Quattro既代表着奥迪四驱技术,又代表一种车型,还是一家公司的名字。

『奥迪Quattro赛车』『奥迪Quattro概念车』奥迪的Quattro技术亮相于1980年,到目前为止经历了6代技术的沿革,最早该技术是应用在轿车上面,采用了开放式中央差速器(手动锁止)+前轴开放式差速器+后轴开放式差速器(手动锁止)的结构。

1987年,奥迪将标志性的托森中央差速器(A型)正式引入到第二代Quattro体系中并沿用至今,期间Quattro体系不断进行研究和创新。

第三代Quattro首次应用于自动挡车型。

到了第四代Quattro系统,首次应用B型托森中央差速器和EDL电子差速锁,通常情况下前后轴扭矩分配比例为50:50,差速器自动锁止时可将最多80%的扭矩传输给前轴或后轴。

而第五代Quattro则与ESP系统进行了结合。

『奥迪Q7是Q系列的首款车型』2005年,奥迪的第六代Quattro技术正式推出。

Quattro的核心技术中央差速器升级到了C型,采用行星齿轮结构的扭矩感应式C型中央差速器结构更加精巧,自动锁止功能的反应时间更为迅速。

同年,全系标配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技术的奥迪Q7正式问世,这款充满动感的顶级豪华SUV标志着奥迪Q系列车型的诞生。

第六代Quattro系统采用了托森C型中央差速器,它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变化是在一般状态下,前后轴的扭矩分配比被控制在40:60。

在路况不理想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至25:75或75:25。

由于前后轴之间使用了开放式差速器,所以当遇到某个车轮因失去抓地而空转时,四驱系统中的电子差速锁会通过ABS系统给打滑车轮施加制动力,避免了打滑车轮损耗掉更多动力,从而保持同轴的两个车轮尽可能的保持相同的转速。

● 关于托森差速器的作用原理,我再次引用百度百科里的解释:Torsen这个名字的由来取Torque-sensing Traction——感觉扭矩牵引,Torsen的核心是蜗轮、蜗杆齿轮啮合系统,从Torsen差速器的结构视图中可以看到双蜗轮、蜗杆结构,正是它们的相互啮合互锁以及扭矩单向地从蜗轮传送到蜗杆齿轮的构造实现了差速器锁止功能,这一特性限制了滑动。

在在弯道正常行驶时,前、后差速器的作用是传统差速器,蜗杆齿轮不影响半轴输出速度的不同,如车向左转时,右侧车轮比差速器快,而左侧速度低,左右速度不同的蜗轮能够严密地匹配同步啮合齿轮。

此时蜗轮蜗杆并没有锁止,因为扭矩是从蜗轮到蜗杆齿轮。

而当一侧车轮打滑时,蜗轮蜗杆组件发挥作用,通过托森差速器或液压式多盘离合器,极为迅速地自动调整动力分配。

可能通过我们对于奥迪Quattro系统每代的讲解,大家还不能清晰的对它们区分,所以我们制作了下面的表格,相信通过它您会更加清晰的了解到每代四驱系统的区别。

quattro系统特点与变化第一代quattro系统前、中、后使用了三个开放式差速器,其中中央差速器和后轴差速器均带手动锁止功能。

驾驶者可以根据不同路况需求,通过中控台的锁止开关控制差速器的工作状态。

第二代quattro系统与上一代的区别在于四驱系统中首次使用了托森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一般情况下,前后轴的动力输出比为50:50,某个车轴出现打滑现象,中央差速器可主动的将动力分配给附着力更好的车轴。

前轴与后轴之间仍然是开放式差速器,后轴带有手动锁止功能。

第三代quattro系统与前两代相比,将后轴差速器使用了带自动锁止的托森扭矩感应式A型差速器取代了原有的带手动锁止功能的开放式差速器。

从这代开始,奥迪四驱系统告别了手动调节差速器的历史。

第四代quattro系统自动挡车型使用了平行齿轮结构的纯机械式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

托森B型中央差速器同样具备自动锁止功能。

手动挡车型则仍然使用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

与上一代四驱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在前后轴上首次使用了EDL电子差速锁。

当单侧车轮出现打滑时,位于前后轴的电子辅助系统可对打滑车轮进行制动,有效增强另外一侧车轮的驱动力。

第五代quattro系统优化了托森扭矩感应式A型中央差速器,并且首次将四驱系统与ESP电子稳定程序配合使用。

这也是与上一代产品最大的变化。

第六代quattro系统采用行星齿轮结构的托森扭矩感应式C型中央差速器,自动锁止功能的反应时间更为迅速。

与上一代的区别主要在于将一般情况下的前后轴动力分配改变为40:60,而并非之前的50:50。

● 在售的奥迪品牌四驱车型奥迪品牌搭载“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的车型包括A4、A6、A8以及TT、R8等轿车、跑车以及Q5、Q7两款SUV车型。

而刚刚发布官图的奥迪Q3也正式加入了奥迪的四驱车型之中。

我们今天的这篇文章,主要是针对SUV车型,所以其它轿车车型暂时没有被提及,在以后我们还会推出四驱轿车篇,请大家稍安勿躁。

除了经典的纵置发动机并采用托森差速器外,奥迪旗下TT以及刚刚上市的奥迪Q3都是使用了横置发动机平台的车型,采用了Haldex多片离合式中央差速器,这种结构虽然原理上是大众的4motion系统,但是由于属于奥迪品牌下,因此同样叫做Quattro。

奥迪Q3与大众途观使用的是相同的平台,在四驱的结构上使用的仅是多片离合器结构而并非是中央托森差速器结构,在这点上与大众途观也是一样的。

途观在我们的四驱测试中,由于其车轮电子辅助系统介入的力度不够,在交叉轴的测试中没能顺利的通过。

这次奥迪Q3的推出,会不会也在面对交叉轴测试中以失败告终呢?还是等到我们拿到测试车,再为大家展示吧!对于此篇文章,我们也会及时更新,请大家随时关注。

下面,我们就将进入到今天玩转四驱的具体内容当中,向大家分别来具体介绍一下奥迪Q5和奥迪Q7这两款车型的四驱系统以及它们在测试中的表现。

●奥迪Q5车型介绍之前奥迪Q5在国内有进口和国产两种车型,在动力配置上,进口车型可以选择2.0L涡轮增压和3.2L自然吸气两款发动机,与其搭配的变速箱均使用了当今先进的S-Tronic双离合器变速箱。

2.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55kW(211马力),最大扭矩输出达到了350N·m/1500-4200rpm;3.2L V6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达到199kW(277马力),最大扭矩为330N·m/3000-5000rpm。

相比之下,在扭矩的输出上2.0T发动机表现的更好,而且输出的转速范围也更加宽泛。

『奥迪Q5共有进口(左)和国产两种车型』2011款国产奥迪Q5仅有2.0L涡轮增压发动机一款配备,在动力输出上与进口车型完全一样。

在变速箱的配备上,除了2.0T动感型之外,其它车型均放弃了之前的双离合变速箱,而使用的是8速Tiptronic变速箱,原因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普通的“8AT变速箱更耐造,可以更好的承受扭矩施压,最终也使(2011款国产)奥迪Q5的四驱能力得到了提升。

通过下面的介绍你会更清楚的了解这一点。

● 奥迪Quattro四驱结构奥迪Q5是以托森差速锁结构为主的全时四驱系统,前后轴之间都使用了常规的开放式差速器,它们并不具备锁止能力。

为了有效的达到轮间限滑,奥迪Q5是通过EDL电子差速锁而实现的。

奥迪Q5在一般情况下,Quattro系统会在驾驶中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前后轴的动力分配。

在平时使用时,前后轴分配比为40:60,极限状态下,前轴最多可获得65%的动力,而后轴最多可以得到85%的动力。

● 奥迪Q5(进口)(7速双离合变速箱)售价:57.7~67.8万元进口奥迪Q5由于使用了S-Tronic双离合器变速箱,在面对单侧车轮打滑的情况时,系统对于打滑车轮的制动控制并不明显,这也是为了避免对离合器造成负荷过大的现象而做出的保护行为。

在交叉轴的测试过程中,车轮空转造成了一部分的扭矩流失,不过,最终它还是勉强通过了测试,只不过整个过程还不够流畅。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一汽奥迪-奥迪Q5(8AT变速箱)售价:37.98~56.77万元进口奥迪Q5面对越野测试失败的表现,厂家对在一汽生产的2011款奥迪Q5进行了变速箱的更换,这次使用了来自ZF的8AT手自一体变速箱。

结构上还是传统的液力变矩器结构,多档位的设计让其齿轮比更密,换挡速度也更快。

在四驱系统的结构上,与之前的奥迪Q5完全一样,更换了8速Tiptronic变速箱,厂家也宣称新款奥迪Q5的车轮电子辅助制动方面也更强。

那么它在越野的能力上能否有所提升呢?还是让我们的测试来告诉您吧!这次测试并没有沿用老款车型测试的斜坡和挖坑的方式,而是使用了难度更大也更加专业的四驱性能测试器械考验新款车型的脱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