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房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探究
妇科病房的无缝隙护理管理分析

妇 科 病房 的无 缝 隙护理 管 理分 析
王 春 香
【摘要 】 目的 研究 分析无缝 隙护理管理在 妇科病房 中的作 用与影 响。方法 选取我 院 妇科 于 2011年 1—7月收治的 330例患者 ,将其 按照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15例 ,两 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无缝 隙护理管理 ,对 照组患者进 行常规护理干预 ,对 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治疗组患者痊愈 85例 ,好转 25例 ,无效 5例 ,总有 效率 为 95.6%; 对照组痊愈 72例 ,好转 27例 ,无效 15例 ,总有 效率 86.9%,两组治疗效果对 比P<0.05,具有 统计 学意义。结论 在妇科 病房实施 无缝 隙护理管理可 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 ,使患者能够得到全面护理 ,值得在临床推广。
全 面的护理管理 ,使病 人能够感受 到最 体贴 、最 经失 调 40例 。按 照随机 分组 的方法将 其分 为治
人 性 化 的护 理 管理 。为进 一 步研 究无 缝 隙 护理 疗组 和对 照各 115例 ,两组在年 龄 、病情等方 面
管 理 在妇 科 病 房 的应用 效 果 ,笔 者选 取 了我 院 均无显著性 差异 P>0.05,具有可 比性 。
问题 ,以便 及时解决 。积极 听取 意见 ,采用更符
DOh 10.3760/cma.j.issn.1007—1245.2011.23.035 作 者单 位 :51 221 9 乐 昌市人 民医 院河 南分 院 妇产 科
合病 人所需 的方法与措施 。第三 ,对所有 日常护 理 服 务 、疾病 护 理 等制 定标 准 流程 和 临床 路径 并培训 ,且随着病 人需要而进行变动 ,使 其更加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妇科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折, 纠正胸廓畸形 , 减少并发症 , 与以往传统镇痛方法相 比 , 效 果
和 优 势 更 加 明显 , 但 对 护 理 的要 求 更 高 , 应 在 进 行 常 规 护 理 的基 础上加强心理 护理 、 呼吸 道护 理及 引 流管 护理 , 并 进 行 康 复 指
管, 保持 引流管通畅对术 后恢 复极 为重要 。麻 醉清 醒后取半 卧 位, 以利 于胸 腔 内积 液 引流 。经 常挤 压 引流 管 , 观察 引 流液 的 量、 质、 色 。若引流量 >l O O m l / h, 且 为鲜 红色 易凝 固液体 , 可能
命体 征变化 , 并 注意有无排斥反应 。严格掌握输 液总量及速度 , 详 细记录液体 出入量 , 发现异常情 况及 时处理 。 2 . 2 . 2 体位 护理 患者 术后全麻 清醒前 , 取仰 卧位 , 头偏 向一 侧, 防止 舌后 坠阻塞 呼吸道 , 全麻清 醒 、 血 压平稳后 改为半 坐卧 位, 床头抬 高 3 0 。 ~ 4 5 。 , 每2 h翻身 1 次, 防止褥疮发生 。 2 . 2 . 3 呼吸道护理 保 持呼吸道通畅 , 密切观察血氧饱 和度的 变化 , 术后 可 以长期给予 雾化 吸入 协助排 痰 , 每 日3次 , 雾化 液 为: 生理盐水 2 0 m l +庆大霉素注射 液 8万 u+糜蛋 白酶 注射液 4 0 0 0 U混合。
姚启 娥 : 女, 本科 , 副主任护 师, 护 士 长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1 8
模式 , 取得 良好效果 , 现报告如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1 . 1 研究对 象
选取 2 0 1 2年 1 月 ~2 0 1 3年 3月行腹腔镜手术
的妇科 2 4 0 例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 排 除精 神异 常和 内科 严重 疾患
妇科病房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体会

5 讨 论
强 了 护士 双 向培 训 , 断 提 高 护 士 专 科理 论 水 平 与 护 理 技 术 。 不 3 3 落 实层 级培 训 科 室 按 照 护 士 层级 制订 培 训 计 划 , 括 基 . 包 础 培训 及 专 科 培 训 。护 士 成组 排 班 , 落实 组 长 导 师 责 任 制 , 长 组 负 责 本组 组 员 的工 作 质 量 监 控 与 培 训 。按 照 每 月 的 培 训 计 划 ,
性化 、 个体 化 服 务 , 病 人 从 住 院 到 出院 的整 个 过 程 中体 会 到 护 理 工 作 的 连 续性 和 完 整 性 。 同 时提 高 专 科 水 平 , 强 了护 理 人 员 与 使 加 病 人 之 间 的 交 流 , 细 节入 手 满足 病 人 各 种 需 求 。 无缝 隙 护理 管理 体 现 的是 以病 人 为 中心 、 速 反 应 、 究 效 率 、 从 快 讲 无缝 隙 服 务 、 性 个 化 服 务 等 基 本精 神 。 关 键 词 : 缝 隙 护 理 ; 科 病 房 ; 理 管理 无 妇 护
实 行 小组 培 训 、 组 考 核 , 长根 据 组 员 需 求 及 工 作 情 况 自主 安 小 组 排 时 间组 织 护 士 培 训 与 考 核 , 护 士 培 训 与考 核有 效 落 实 , 年 使 使 轻 护 士迅 速成 长 . 高护 理 质 量 。 提 3 4 落 实 层 级 管 理 分 层 级 合 理 使 用 护 士 ,使 护 士 工 作 积 极 .
妇 科 病 房 实 施 无 缝 隙 护 理 管 理 体 会
王欲晓 . 陈焰 烈 。 方 丹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组护理满 意度为 8 5 . O %。观察组患者安全感 、 尊重感 、 满 足 感 比例 均 明显 大 于对 照组 , 差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学意 义 ( P< 0 . 0 5 ) 。
管 。③上 肢 护理 : 术后 3 d护 理 人 员 可 指 导 患 者 适 当
锻炼 患侧 上 肢前 壁 、 手指 , 第 1周 内主要 是轻 度 内收关
节, 尽量 避 免外展 上 臂 , 嘱患 者 注 意 保 护 患侧 上 肢 , 平
3 结 语
河南医学研究 2 0 1 4年 1月 第 2 3卷 第 1 期
HEN A N ME DI C AL R ES E AR CH J a n 2 0 1 4 ,V o 1 . 2 3 ,N o . 1
意 引流液 的量 、 性质, 一般术 后第 1 天 引 流量约 2 0 m l , 呈现 红色 , 之后逐 渐减少 且颜 色转淡 , 5 d后 酌 情 拔
无 缝 隙护 理管 理 是 指 以先进 的管 理 理 论 为 指 导 ,
2 护 理 结 果
对 照组 患者 疼痛 程度 0级 和 I级 3 0例 , Ⅱ级 和 Ⅲ 级 2 8例 , 干 预组 分 别 是 5 2例 、 8例 ; 对 照组轻、 中、 重
[ 4 ] 黄芳. 围手 术 期 乳 腺 癌 患 者 应 用 护 理 干 预 的 临 床 体 会 [ J ] . 中 国保
发觉 异常 应及 时上 报 , 情 况 许 可 时 积极 锻 炼 患 侧 上 肢 功能, 并 做好饮 食 及疼 痛护 理 。总之 , 护理 人员 应尽 自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科院感染中的作用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科院感染中的作用妇科院感染是指妇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引发的感染问题,严重威胁女性健康。
针对妇科院感染的防治,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从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概念、作用以及在妇科院感染防控方面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概念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模式,通过完善的机制体系和治理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和感染等问题。
其核心思想是:合理分工、责任到人、规范操作、完善制度、文化引领、技术支撑。
二、无缝隙护理管理的作用1、降低院感发生率无缝隙护理管理强化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感染,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减少医疗纠纷无缝隙护理管理规范了医疗行为,完善了医疗制度,激励了医务人员执业热情,促进了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的提高,从而有效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3、提高医疗质量无缝隙护理管理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重视医疗质量控制,从患者需求出发,重点解决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实现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方位护理,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保证。
三、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科院感染中的应用1、建立科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妇科护理规范、预防性手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等制度,为妇科院感染的预防与防控提供了制度保障。
2、提高护理质量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加强双手消毒和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就诊质量,减少感染风险。
3、推广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生素耐药监测,控制抗生素的滥用,全面预防院内感染风险,提高妇科治疗效果。
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规范操作、严密监督、勤勉工作的意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管理是科学、高效的一种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妇科医疗质量、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减少医疗纠纷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学习和掌握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促进医疗卫生质量水平的持续改善。
无缝隙护理模式

“无缝隙”护理模式具体做法:
1 需要住院有人接:在接到收治患者的电话后,立即派护士或护理员到门诊诊室接患者。
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主动搀扶,协助家属将患者护送到病房。
主动、热情、亲切地介绍院内环境,使患者未住院就感受到被关爱,被尊重。
2 住院手续有人办:将患者护送到病房后,护理员负责替患者交费、办理住院手续。
3 住院初期有人问:患者接到病区后,主班护士第一时间起身迎接,监测生命体征并通知责任护士;责任护士将患者带到病床前,并做好入院介绍与指导,每个病室放置的住院指南,消除患者住院陌生感。
同时在称呼上,改变以往的生硬模式,代之是温馨、亲切的称呼如阿姨、爷爷、奶奶等。
4 住院生活有人管:责任护士主动询问患者生活安排情况,积极帮助有需要的患者订饭;同时病房内备有便民盒、微波炉等各种日常生活用具,以方便患者。
对老年、有跌倒史的患者,在床头悬挂防跌倒、防坠床标识,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床档,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5 住院检查有人陪:护理员全程陪同患者外出诊疗、检查。
6 住院中期有健教: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的情绪和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使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的知识,直到出院。
7 住院后期有人护:为患者营造温馨、安静、舒适的的住院环境,细心的做好各项治疗护理,耐心的做好每一项基础护理,热心的满足每位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
如每天中午拉上窗帘;为有不能上午来打针的患者,建立“随到、随加药、随打针”等措施。
8 出院以后有回访:患者出院时,详细介绍出院带药、服药方法、专家和专科门诊时间,利用电话对患者的病情及康复锻炼进行详细指导,对康复治疗起积极指导作用。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关 键 词】 无缝 隙护 理 管理 ;妇 产科 ;应 用 效果 分析
中圈分 类号 :R473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671-8194 (2013)20-0317-02
本文将对 我院 自2012年 1月 1日至2012年 12月31日前来就诊 的80例 妇产 科患者进行 临床分析 ,从而探讨无 缝隙护理 管理在妇产 科 中的应 用效果 ,为提高妇产 科患者对护 理服务满意 度 ,降低 护患纠纷 发生率 提 供可靠依据 ,结果 如下 1。
发症发生率 明显小 于对 照组 ,患者满意度较 高 ,P<0.05,表 明舒适护 理可有效 减少患者痛苦 ,使患者获得 满足感和安 全感 ,为手术 顺利进 行创造 良好 的条件 ,是顺 应现代医疗服务发展趋势 的护理 方式。 参考 文献 [1] 袁 素萍 .舒 适护 理 模 式 在手 术 室 护理 中 的应 用 [J].中国 实用 医
结 论 。结果 研 究组 患者 护理 前 与对 照组 患者 焦 虑及 抑郁 情 况 无明显 差 异 ,且 P>O.05,差 异 无统 计 学意 义 ;研 究组患 者经 护理 后 ,焦 虑 自
评 量平 均 值 、抑 郁 自评 量平 均 值 以及护 理 满意度 情 况 均较 治疗 前 以及对 照 组患者 具 有明 显改 善 ,且 研 究组护 惠纠纷 发生率 为 2.50% ,明显
药 ,2011,6(16):213-214. [2] 王 海艳 .舒适 护理 在 手术 室护理 中的 临床应 用价 值 [J]_现代 预 防
医学 ,2012,39(2):512—5l3. [3] 李紫 尹 .舒适 护理 应用 于手 术 室护理 工作 中的临 床效 果[J]_中 国
现 代 医生 ,201 1,49(10):61.62. [4】 何 小 红 .舒 适 护理 在 内镜 下 十二 :肠乳 头 切 开术 中的 应用 [J】_护
妇科病房无缝隙护理的管理探析

2 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 院/ 深圳市人 民医院手显微 外科 ,广东 深圳 5 1 8 0 2 0 ;
3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 民医院妇科 ,广东 深圳 5 1 8 0 2 0 )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妇科 病房 的 无缝 隙护理 管理 效 果。方 法 选取 我 院 2 0 1 1 年 9月至 2 0 1 2年 7月收治 的 3 6 0例妇科 患者 ,按 照 随机 分 配的
【 A b s t r a c t 1 0 b j e e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o f g y n e c o l o g i c a l w a r d w i t h o u t g a p o f n u r s i n g ma n a g e me n t . Me t h o d s 3 6 0 c a s e s o f g y n e c o l o g i c a l p a t i e n t s
3 5 0 ・论
著 ・
D e c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6围衄
妇科病房无缝隙护理的管理探析
潘楚 云 钟 时 汝 朱 维 麦 丽冬
( 1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人 民医院感染 内科 ,广东 深圳 5 1 8 0 2 0 ;
,
f l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l n J b c t i o u s D i s e a s e s , t h e S e c o n dC l i n & a l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fJ o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z h e n P e o p l e s ' H o s p i t a l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2  ̄C h i n a ; 2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a n d Mi c r o s u r g e r y , t h e S e c o n d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fJ o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y t , S h e n z h e n P e o p l e s ' H o s p i t a l ,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2  ̄C h i n a , 3 D e p a r t m e n t f G y n a e c o l o g y , t h e S e c o n d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 J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S h e n z h e n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 S h e n z h e n 5 1 8 0 2 0 , C h i n 口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病房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
方法:我院自2013年1月以来,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并选取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9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纠纷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妇科病房;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99-02 妇科病房中,患者病情普遍复杂,病程较长,患者后期的恢复容易出现感染以及并发症等,因此,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本文通过研究在妇科病房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措施,并观察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妇科病房共有护士12名,包括护士长1位,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9.37±3.62)岁,其中初中以下学历1名,初中至高中学历4名,大专以上学历7名。
选取自2013年1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的90例妇科病房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2012年12月90例妇科病房患者为对照组。
对照组:年龄范围22-50岁,平均年龄(36.86±3.94)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18例)、阴道炎(21例)、不孕不育(15例)、月经失调(19例)、子宫肌瘤(17例)。
观察组:年龄范围21-50岁,平均年龄(36.27±3.16)岁,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炎(19例)、阴道炎(20例)、不孕不育(14例)、月经失调(21例)、子宫肌瘤(16例)。
两组妇科病房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护士长根据每位护理人员的实际能力以及特点,将其进行合理分组,将组员之间能力及特点进行互补,并且让护理人员参与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在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期间,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按照各个病房的特点,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班次安排,弹性安排每位护理人员的日工作内容,提高护理的连续性。
护士长可将权力适当下放,分层次管理,使得每位护理人员都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从而加强了监控力度,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增强开拓与时俱进的意识,组织护理人员定期进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自主服务意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方案。
医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的护理中,包括环境、沟通、护理服务等方面均要给予患者热情、周到、一体化的护理服务,综合分析患者具体情况,掌握其心理状态,根据情况进行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加强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改变以往患者呼叫护士服务的被动模式,为确保患者安全,增加直接护理时间,针对患者的个体特殊情况实施个性化教育,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动手宣传能力,提高相关知识向患者的覆盖率,严格履行签字制度,确保患者用药或手术均经知情同意,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vas评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好,并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纠纷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