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3专题检测卷(四) Word版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试卷集(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试卷集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一基因工程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三胚胎工程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二细胞工程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五生态工程高二生物选修3单元检测: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专题一基因工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①限制酶主要是从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②DNA连接酶都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得到的③所有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均由6个核苷酸组成④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的位点不同⑤有的质粒是单链DNA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2.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B.DNA连接酶和RNA聚合酶是构建重组质粒必需的工具酶C.可用含抗生素的培养基检测大肠杆菌中是否导入了重组质粒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不一定能成功表达3.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C.质粒都可作为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可识别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Ⅰ、EcoRⅠ、HindⅢ和BglⅡ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切割出来的DNA黏性末端可以互补配对的是() A.BamHⅠ和EcoRⅠB.BamHⅠ和HindⅢC.BamHⅠ和BglⅡD.EcoRⅠ和HindⅢ5.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6.1982年,世界上第一例体型比普通小鼠大1.8倍的“超级小鼠”培育成功。
江苏省扬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三次)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氧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B. DNA和磷脂都含有P元素C. 核酸中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D. 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答案】A【解析】最基本元素是碳,A错误;DNA和磷脂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正确;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磷酸、五碳糖和含氮碱基组成,其中的N元素存在于碱基中,C正确;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D正确。
2. 在下列生理状态下,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加的是( )A. 细胞衰老B. 植物越冬C. 种子萌发D. 种子休眠【答案】C【解析】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导致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A错误;作物越冬时结合水的比例升高,B错误;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含量升高,代谢旺盛,C正确;动物休眠时结合水的比例升高,代谢减慢,D错误。
3. 纤维素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食物中的纤维素虽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能促进肠道蠕动,吸附排出有害物质。
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 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C. 纤维素、淀粉和核糖都是生物大分子D. 用斐林试剂检测出现紫色【答案】B【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但是不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A错误、B正确;核糖是五碳糖,属于单糖,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斐林试剂是鉴定还原糖的试剂,而纤维素属于非还原糖,D错误。
4. 下图是细胞中常见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叫脱水缩合B. 甲分子的R基为-CH3C. 化合物丙叫做二肽D. 脱去的水中的氢来自乙的氨基【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两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二肽的过程,AC正确;图中甲的R 基-CH3,B正确;脱去的水中的氢来自甲的羧基和乙的氨基,D错误。
5. 以猪的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为实验材料,最不可能提取到的物质是( )A. 蛋白质B. DNAC. 糖类D. 脂质【答案】B【解析】猪是哺乳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其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但是细胞膜的成分中没有DNA,故选B。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 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中,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2.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β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3.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入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的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人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4.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应严格选择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避免产生对人类有害的物质B.当今社会的普遍观点是禁止克隆人的实验,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C.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原因之一是有人滥用此技术选择性设计婴儿D.生物武器是用微生物、毒素、干扰素及重组致病菌等来形成杀伤力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6.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7.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消化酶抑制剂,让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安全,不同物种的酶在结构上有差异,该抑制剂对人体消化酶无影响B.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该抑制剂被高温破坏后不会影响人体C.不安全,该抑制剂基因能直接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D.不安全,该转基因玉米可能存在一些未被人知的潜在威胁需要进一步评估8.治疗性克隆有何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B.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C.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D.①、②过程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9.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10.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④克隆技术⑤转基因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如图所示为治疗性克隆流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和②分别采用的是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胚胎干细胞来自于囊胚中具有全能性的c细胞C.图中获得的组织器官移植给个体B不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如果克隆过程中需进行基因改造则应选择c细胞为受体细胞12.治疗性克隆有希望最终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如图表示治疗性克隆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实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B.上述过程利用了动物体细胞融合技术C.①、②过程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胚胎干细胞的不断增殖和分化潜能保证①过程的进行13.下列做法不符合伦理道德观念的是()A.基因检测疾病B.为了生男孩儿设计试管婴儿C.基因治疗D.培育转基因抗虫棉14.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和毒素等.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是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染性强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播不受气候影响15.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下列不属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点的是()A.传播不受气候影响B.传染范围广C.传播途径多D.传染性强16.下列哪种生物不能作为生物武器()A.炭疽杆菌B.伤寒杆菌C.乳酸菌D.天花病毒17.生物武器的传播途径包括()①直接传播②食物传播③生活必需品传播④施用者人体传播.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8.生物技术运用于战争或恐怖活动,则后果将更为可怕,下列关于生物武器及相关约定的阐述中,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的类型包括致病菌、病毒、生物毒剂及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B.转基因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武器具有目前人类难以预防和治疗的特点C.生物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具有传染性强、不易被发现、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等特点D.我国对于生物武器采取的态度是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19.如同发明炸药时没有想把炸药用于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一样,科学家在创造DNA重组技术时,也不是为了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抵挡新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生物武器就这样悄然出现了.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武器难以检测,杀伤时可能并不会被马上察觉B.生物武器没有明确的标识,潜在危害大C.依靠科学力量和人类的文明合作,生物武器也会受到限制D.生物武器适应能力强,不受气候影响20.生物武器的危害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防护生物武器的无效措施是()A.提前接种和个人防护B.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C.注意切断传播途径D.只注意环境消毒,不注意动植物灭菌二.解答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21.文化污染(如日本的动漫)、转基因技术、生化武器、生物技术伦理、生态安全等问题成了2014年两会科技界代表讨论的热烈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转基因食品是将含有的生物及其产生的产品制成的食品.生产转基因食品首先要培育转基因生物.(2)若培育转基因动物最好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植物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进行培养直接产生试管植株,但动物的体细胞不能直接培养成动物新个体的原因是;克隆羊多利(dolly)培育成功说明具有全能性.(3)在培育转入胰岛素基因酵母菌过程中,目的基因的供体细胞为(供选答案: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受精卵、干细胞),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从构建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4)人大代表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忧心忡忡,因为转基因生物存在,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使人不育等.(5)中国政府对克隆人持反对态度,但认可对早期胚胎培养用于科学研究.用于人体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不使用固体培养基的原因之一是动物细胞存在抑制.这种液体培养基一定要添加动物的;细胞培养需要在95%的空气和5%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培养箱中进行,其中5%的二氧化碳的作用是.22.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使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灾难.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1)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安全三个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2)在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3)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了试管婴儿技术,而2002年,英国一对夫妇通过设计试管婴儿,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挽救患地中海贫血症的男孩.这两项技术的区别是不需要经过基因检测.23.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1)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同时花粉的传播距离和有限,不会造成转基因农作物与其它植物的杂交,因而也不太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2)在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例如,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的生物上;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避免能够表达出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等等.(3)一些持反对态度的科学家认为,由于克隆技术尚不成熟,现在就做克隆人很可能孕育出有严重缺陷的孩子.但是坚持克隆人的科学家则认为,一些技术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和等方法得到解决.(4)对于克隆技术的争论,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但不反对.24.叶绿体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整合到叶绿体基因组中,该技术能有效改良植物的品质.请回答.(1)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其他植物体内,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其原因是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生殖细胞中B.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C.转基因植物中的质基因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D.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2)来自原核生物中有重要价值的外源基因,无需改造和修饰就可在叶绿体中高效表达,据此分析,原因是.(3)对大多数高等植物而言,与传统的细胞核转基因相比,叶绿体转基因更稳定,其遗传方式(答“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不会随(“花粉”或“卵细胞“)传给后代,从而保持了(“父本”或“母本”)的遗传特性.25.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挑战了原有的社会伦理道德秩序,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支持者认为,克隆人是一项科学研究,应当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允许有一定的发展.反对者则认为,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地制造都不健全的人.(2)在针对克隆技术的争论中,我国政府态度明确,及时立法,规范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我国明确禁止生殖性克隆性,一再重申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3)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前者的生殖方式上是.26.如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1)如图A、B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分别是,甲称作.(2)乙是具有和的胚胎干细胞.(3)相同的胚胎干细胞,通过C过程“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的结果.上述“克隆”过程是胚胎干细胞和的结果.(4)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27.治疗性克隆是指把患者体细胞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中构建形成重组胚胎,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分离出ES细胞,获得的ES细胞定向分化为所需的特定类型细胞(如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血细胞),用于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1)治疗性克隆采用的技术有,和干细胞培养.(2)ES细胞可从重组胚胎培养到囊胚时期的中分离.(3)在培养液中加入可诱导ES细胞定向分化成所需的各种特定类型细胞,体现了ES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4)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为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可将正常胰岛素基因导入ES 细胞中,检测该基因是否插入到ES细胞的DNA上,可采用技术;再将此重组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后,筛选得到的胰岛细胞,并扩增培养后输入患者体内,这种治疗方法称为.28.如图是治疗性克隆的过程图解.请回答相关问题:(1)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ES细胞主要是从早期胚胎细胞或胎儿的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2)“治疗性克隆”过程中的最组新细胞如果培养后移植到子宫内能够成功孕育出一个新个体,则称作克隆,我国政府对其的态度是.相比较而言,试管婴儿的产生过程中,在“试管”内完成的步骤为体外受精和.受精前精子可通过培养法或法获能,然后与培养至期的卵子在获能培养液小滴内完成受精,是否受精的标志是.自然条件下,受精是在雌性的内完成的.(3)相同的胚胎于细胞,分化的结果各种各样,其原因是.对白血病患者通过“治疗性克隆”的技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移植过程中的反应和供体细胞来源不足等问题.29.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很多,争论激烈.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如图是人类治疗性克隆过程示意图.去核的卵细胞实际上是将卵母细胞去核,在用微型吸管吸除卵母细胞核时应一并吸除位于透明带与之间的.胚胎干细胞是由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对于人类治疗性克隆,我们国家政府的态度是.(2)多年来,在美国人每天的食品中含60%~80%的转基因成分.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了漠视的态度,这反映了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方面的观点是.而在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方面比较担忧,原因是.(3)生物武器的特点是、传染面广、难以防治.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的扩散.30.图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1)过程A表示,由此产生的重组细胞②的主要遗传物质来自图中的.(2)图中B表示的生物技术名称是;C表示定向诱导技术,其诱导的对象是[ ] 细胞.(3)进行生殖性克隆,不需要进行定向诱导,但必须进行.31.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安全和理论问题,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安全、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2)生物武器包括、、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3)我国对于“克隆人”这一技术总体上来说是禁止性克隆,但不反对性克隆.(4)设计试管婴儿与普通试管婴儿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入前需要对胚胎进行.(5)对于“基因身份证”,反对者认为: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和治疗遗传病目前困难重重,而且存在个人基因资讯泄露造成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风险,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32.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安全和理论问题,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为了减少转基因技术对人类的危害,在转基因生物或其产品的研究过程中若用大肠杆菌作为转基因受体的菌株,限定必须使用在条件下便会死去的菌株.(2)生物武器包括、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等.(3)我国对于“克隆人”这一技术总体上来说是禁止性克隆,但不反对性克隆.(4)试管婴儿技术中为了某些需要,需要对胚胎的性别进行鉴定.目前最有效最准确的方法是SRY﹣PCR法,操作的基本程序是:从被测的囊胚中取出几个(填“滋养层”或“内细胞团”)细胞,提取DNA进行扩增,用位于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即SRY基因)制成的探针进行检测,与SRY特异性探针出现阳性反应者,胚胎性别为.(5)设计试管婴儿与普通试管婴儿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入前需要对胚胎进行.(6)对于“基因身份证”,反对者认为:通过基因检测确定和治疗遗传病目前困难重重,而且存在个人基因资讯泄露造成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风险,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四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问题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B;2.C;3.A;4.D;5.B;6.B;7.C;8.C;9.B;10.B;11.C;12.D;13.B;14.D;15.A;16.C;17.C;18.C;19.D;20.D;二.解答题(共12小题)21.外源基因;受精卵;体细胞失去了全能性;动物细胞核;胰岛B细胞;cDNA;安全性;接触;血清;维持培养液的PH值;22.环境;蛋白质;试管婴儿技术;23.生殖隔离;存活时间;特定缺陷;蛋白质;基因诊断;染色体检查;禁止生殖性克隆;治疗性克隆;24.C;叶绿体DNA和与原核生物DNA结构类似;不遵循;花粉;母本;25.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不接受;多了胚胎移植前进行遗传诊断这一环节;有性生殖;26.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或动物细胞培养);囊胚;自我更新(自我维持);分化发育潜能;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无排斥反应;27.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内细胞团;分化诱导因子;全能性;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DNA分子杂交;能分泌胰岛素;体外基因治疗;28.原始性腺;生殖性;禁止的(不接受或不允许、不赞早期胚胎培养成、不支持、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早期胚胎培养;化学;MⅡ中;透明带和卵黄膜间隙有两个极体;输卵管;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免疫排斥;29.卵细胞膜;第一极体;早期胚胎;发育的全能性;不反对;相对安全的;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原有的动态平衡,加剧环境污染,危害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或人类健康;传染性强;30.细胞核移植;乙;细胞培养;④;内细胞团;胚胎移植;31.食物;生物;致病菌;病毒;生殖;治疗;遗传学诊断;基因歧视;32.37摄氏度人体温度;致病菌;生殖;治疗;滋养层;男性;遗传学诊断;基因歧视;。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3文档: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4.2~4.3 Word版含答案

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4.3 禁止生物武器目标导航 1.通过讨论、阅读、查找资料,简述克隆人、试管婴儿、基因检测等生物技术在应用中可能和已经带来的伦理问题。
2.说出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3.举例说出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重难点击 1.克隆人、试管婴儿、基因检测等生物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2.生物武器的主要种类、特点、给人类带来的威胁。
课堂导入方式一:“逃出克隆岛”“两个男青年和数百名居民居住在21世纪中叶的一个与世隔绝的社区里。
和所有其他居民一样,希望自己被选中成为神秘岛的访客。
据说那是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然而青年随即发现所有它存在的证据全是谎言,他与社区内所有居民一样都是克隆人,他们生存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宿主提供各种需要更新的器官。
为避免任人宰割,成为别人的“零件加工厂”,青年毅然决定展开逃亡之旅,寻找身世之谜”。
这是影片《逃出克隆岛》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
影片向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诸如利用“克隆人”作为器官供体合不合乎人道。
克隆人该不该有人权等。
如果将来某一天你也需要用“克隆人”的器官来挽救生命,你会接受“克隆人”的器官吗?方式二:生物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不仅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也对人们传统的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在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群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例如,人工授精曾一度被认为是对人类的威胁,目前克隆人又带来了同样的恐惧。
生物技术介入人类自身的繁衍,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祸还是福呢?方式三: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故事。
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做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
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
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
什么是生物武器?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探讨生物武器。
方式四:生物技术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好的影响和改变的同时,某些国家也将生物技术应用于战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复习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复习测试题全套及答案微专题突破基因工程◊核心精要◊一、与核酸有关的各种酶的比较名称作用参与生理过程应用作用位点(如下图)DNA连接酶连接两个DNA片段基因工程a限制酶切割某种特定的脱氧核昔酸序列aDNA聚合酶在脱氧核廿酸链上添加单个脱氧核昔酸DNA复制aRNA聚合酶在核糖核莒酸链上添加单个核糖核昔酸转录解旋酶使碱基间氢键断裂形成脱氧核昔酸单链DNA复制及转录b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逆转录、基因工程a作用位点示意图二、易混概念辨析1.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部分基因文库(1)从定义上区分①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牛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基因文库是指储存有某种牛物基因的菌群的总称。
②基因组文库:如果基因文库中含有一种生物的所有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
③部分基因文库:指含有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的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
(2)从范围上区别:基因文库包含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库有某一种生物的全部基因,它的范围要大于部分基因文库。
2.启动子、终止子、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1)从定义上区分①启动子:位于编码区上游紧靠转录起点的位置。
它的主要功能是引导RNA聚合酶与基因的止确部位结合。
只有在启动子存在时,RNA聚合酶才能准确地从传录起点开始,沿着编码区正常地进行转录。
②终止子:位于编码区下游紧靠转录终点的位置。
它的特殊的碱基排列顺序能够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并使其从DNA模板链上脱离下来。
③密码子:指信使RNA±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信使RNA±四种碱基的组合方式有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3种是终止密码子。
④终止密码子:是信使RNA上能够终止蛋白质合成的密码子。
⑤起始密码子:位于信使RNA±,是蛋口质合成开始的信号,有两种:AUG、GUGo(2)从本质上区别启动子和终止子都是DNA分子中具有调控作用的脱氧核昔酸序列,而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都位于信使RNA上,分别是翻译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任何一种氨基酸。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学业分层测评4 含答案 精

学业分层测评(四)(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A.改造基因结构B.改造蛋白质结构C.改变肽链结构D.改变氨基酸结构【解析】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其实质就是改造基因结构。
【答案】 A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正确的是()【导学号:72240016】①蛋白质分子结构合成②DNA合成③mRNA合成④蛋白质的预期功能⑤根据氨基酸的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的序列A.①→②→③→④→⑤→①B.⑤→④→③→②→①→②C.④→①→⑤→②→③→①D.②→③→⑤→①→②→④【解析】蛋白质工程的操作流程为: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即基因)→修改或合成的基因表达出相应的蛋白质。
【答案】 C3.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无需构建基因表达载体B.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有的仍是天然的蛋白质C.蛋白质工程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改造蛋白质【解析】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
这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径,接下来是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进行。
因此,基因工程技术利用的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以及操作流程也适用于蛋白质工程技术中,A项错误,C项正确;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是改造后的蛋白质或者是新的蛋白质,B项错误;蛋白质工程的操作对象是基因,属于分子水平,D项错误。
【答案】 C4.以下蛋白质工程中目前已成功的是()A.对胰岛素进行改造,生产速效型药品B.蛋白质工程应用于微电子方面C.用蛋白质工程生产高产赖氨酸玉米D.生产生物体外耐保存的干扰素【解析】蛋白质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A项所述已经成功。
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选修3专题检测卷三 含答案 精品

专题检测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D.判断卵子是否受精的标志是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答案 D解析采集到的精子应经过体外获能处理,卵子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方可具备受精能力;排卵并非排出成熟卵细胞,它仅指从卵巢中排出卵母细胞;卵细胞形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应在输卵管内完成。
2.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兔子卵母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
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一般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答案 D解析兔子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的物质,重组细胞依次经历了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形成早期胚胎,细胞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一般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囊胚期已开始细胞分化。
3.下列各项中与“试管婴儿”的培育有关的是( )①体外受精②体内受精③主要在体外发育④主要在体内发育⑤运用基因工程技术⑥运用胚胎工程技术A.①③⑥B.②③⑥C.①④⑥D.①④⑤答案 C解析“试管婴儿”是让精子和卵子在体外条件下结合而成为受精卵,然后再利用胚胎移植技术送回母体子宫里发育成熟,妊娠与正常受孕妇女一样,怀孕足月,正常分娩。
江苏省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3综合检测卷 Word版含答案

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关基因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限制酶只在获取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内完成的C.只要目的基因进入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D.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可能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线索答案 D解析 在基因工程中,不仅要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还要用同一种限制酶在质粒上切割出一个切口,使目的基因与质粒切口的黏性末端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重组质粒是在细胞外进行的;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但不一定能成功表达;在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根据已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出它的结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最后通过化学方法,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目的基因。
2.下列关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能否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质DNA中B.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及其是否成功转录的方法都是分子杂交法C.目的基因的鉴定通常是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的D.如在受体细胞内检测到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确定目的基因首端含有启动子答案 A解析 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能否稳定遗传的关键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核DNA中;检测目的基因用的方法是DNA分子杂交法,检测mRNA用到的是DNA—RNA分子杂交法;基因能成功表达,说明其首端含有启动子。
3.下列关于图中P、Q、R、S、G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P代表的是质粒RNA,S代表的是外源DNAB.Q表示限制酶的作用,R表示RNA聚合酶的作用C.G是RNA与DNA形成的重组质粒D.G是转基因形成的重组质粒DNA答案 D解析 质粒是小型环状DNA分子,因此P是质粒DNA,S是外源DNA,G是质粒和外源DNA 通过DNA连接酶连接而成的重组质粒;质粒和外源DNA需经过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对转基因生物引起安全性争论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B.转移的基因一般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且往往属于同种生物的基因C.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不太清楚D.科学家对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答案 B解析转基因生物转移的基因虽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外源基因插入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且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及基因调控机制了解有限,所以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引发食物安全、生物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2.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科学家应科学地认识、评估和利用转基因生物B.社会公众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享有知情权C.转基因生物有可能被用于制造“生物武器”D.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和利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D解析转基因技术打破了自然物种原有的界限,改变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可能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3.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
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 )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答案 A解析由于转基因生物对人类的影响的正负效应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为了安全起见,将实验材料放在负压条件下操作与培养,目的是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避免造成基因污染。
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安全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规范生物技术的应用B.拥有生物武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各国均应加强研究和制造C.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D.高致病性的基因重组到高传染性的病毒基因组中,就可能在人或动物群体中迅速蔓延答案 B解析生物武器的生产、储运和使用都将对受害国的民众以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们造成极度恐慌和致死危害,我们应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5.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
他的依据是( )A.转入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杂交,形成新的病原体B.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超级杂草”C.科学家赋予了转基因生物某些特殊性状,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D.转基因植物花粉传播的距离有限,只能在种植区以内繁殖答案 C解析“转基因生物”导入了外源基因,其生存、竞争能力大大提高,增强了它们在该地区生存条件下的竞争能力。
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之后,由于没有天敌,极易造成生长失控,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
6.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转移到另一物种中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
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下列选项中不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C.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态入侵答案 C解析“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应属“加工”过程而非转基因技术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7.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D.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答案 B解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生物安全、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
食物安全中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产生毒性蛋白或新的过敏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
生物安全中部分公众担心将各类转基因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并不是一定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安全中部分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破坏。
8.设计试管婴儿引发的主要问题是( )A.不适合胚胎的处理问题B.将此技术用于设计HLA的类型C.植入前遗传学的诊断技术问题D.设计试管婴儿的审批问题答案 A解析设计试管婴儿培养中在胚胎移植前要进行遗传学诊断,将符合需要的胚胎进行移植,不符合的胚胎处理掉。
对于处理不符合需要的胚胎应不应算谋杀是争论的主要焦点。
9.大多数人认为,用设计试管婴儿的办法救治自己的孩子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下列选项不属于他们的理由的是( )A.父母是出于爱子之心,为了救治孩子B.这是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办法C.提供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不会对婴儿造成伤害D.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答案 D解析D项是反对设计试管婴儿的理由。
10.基因身份证是指( )A.能够证明个人全部基因结构的证件B.能够提供个人完整遗传信息的证件C.记录个人某些基因资讯的证件D.用于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的证件答案 C解析基因身份证即记录个人某些基因资讯的“身份证”。
11.下列选项不利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解决的是( )A.1993年,我国制定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B.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办法》C.加强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检测D.减少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答案 D解析对待转基因生物的正确态度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
12.运用转基因技术培养的单细胞“工程硅藻”,可把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脂质形式储存起来。
科学家计划在海水中大量培养“工程硅藻”,捕捞后从中提炼“生物柴油”。
与矿物柴油相比,使用这种“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①可再生②不显著增加碳排放③不排放含硫废气④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A解析转基因生物柴油来自“工程硅藻”,其成分是脂质,与矿物柴油比较,其优点是:可再生,不显著增加碳排放,不会排放含硫废气,减少环境污染。
对生态环境是否造成负面影响还不确定。
13.有人认为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界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下列哪项是对上述观点的完全反驳( )A.种植转基因抗虫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B.种植抗除草剂农作物,可以保护农田土壤环境C.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某些化合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D.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D解析对转基因生物在环境安全方面的争论,一方的观点是现在的生物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处于自然和谐的动态平衡之中的,转基因生物势必会打破自然物种的原有界限,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破坏。
另一方的观点是转基因生物转移的只是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外源基因,转基因生物不会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充其量只能说是具有某种新特征的同一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转基因作物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
2000年2月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毫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
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以上材料你以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对转基因技术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D.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答案 B解析转基因作物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15.下列选项是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结果的预测及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A.克隆产物是科学家,因为克隆是形成完全一样的产品B.克隆产物是普通人,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C.只能克隆部分器官,不可能克隆完整的人,因为克隆技术有限D.克隆产物与该科学家完全一样,因为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科学家答案 B解析科学家对自身克隆的结果应该是得到与科学家生物学特征基本一致的人,而这个人不一定会成为科学家,因为科学知识是后天获得的,而非遗传。
动物的克隆已经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克隆人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
16.下列不属于克隆技术的是( )A.一小块胡萝卜经组织培养,发育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B.将人的DNA片段植入细菌体内后获得大量人的DNA片段C.农业生产上利用马铃薯的芽繁殖马铃薯D.小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答案 D17.体细胞克隆技术的发明,在生物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它也同其他事物一样,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下面哪项不符合克隆技术积极的一面( )A.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使生物进化B.有利于生物界基因库的保护C.有利于一些濒临绝迹的动物的保护D.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 A解析克隆技术只繁殖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不能丰富生物的多样性。
18.对于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感染者会突然发病B.受感染者无药可医C.会造成极度恐慌D.可以用疫苗预防答案 D1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的分析,不合理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B.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C.我国的政策是反对生殖性克隆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答案 A解析转基因生物有可能会在近缘物种之间通过花粉杂交,造成基因库的污染。
克隆技术还不成熟,克隆人会带来社会伦理问题等,所以我国反对生殖性克隆,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