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版”港珠澳大桥——甬舟铁路全面启动勘察设计

合集下载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

感谢观看
历史沿革
规划研究
建设进展
2008年2月,杭州湾跨海铁路通道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
2011年1月,通苏嘉城际铁路通过铁道部审查,之后陷入停滞状态。
2015年,宁波市争取铁路总公司支持把杭州湾跨海铁路嘉兴方案与通苏嘉城际铁路衔接。
2017年3月,经中国铁路总公司同意,通苏嘉铁路南通西至张家港段纳入盐通铁路提前同步实施。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利用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向南跨过长江后,经过苏州市、嘉兴市, 通过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跨越杭州湾海域(跨海29.158千米),进入宁波市,全线正线运营长度为310.027km, 其中新建线路长度为300.954km,设计时速350km/h,设10座车站。
通苏嘉甬高铁是补齐长三角城际交通南北纵向供给短板的关键所在,并在嘉兴通过苏杭联络线和沪甬联络线 与沪昆高铁连通,实现宁波经嘉兴东进上海,苏州经嘉兴西进杭州。
线路走向
沿线车站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起自江苏省南通市南通西站,与盐通铁路正线贯通,向南利用沪苏通长江公铁四线桥跨过 长江,经张家港、常熟、苏州城区、吴江、浙江嘉善至嘉兴城区,引入嘉兴南站,经海盐西设站,以单建铁路桥 的形式跨杭州湾进入宁波市,在杭州湾新区登陆并经慈溪设站,至慈城北设线路所,通过联络线引入庄桥至宁波 站,并预留慈城线路所衔接拟建的宁波西站和甬台温高速铁路的通道接轨条件。
苏州东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区,全长 15.55公里,是中国建设标准最高、 里程最长的时速350公里高铁城市隧道,为江苏段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隧道由京沪高铁北侧入地,依次穿越京 沪高铁、阳澄环路、312国道分流线、G2高速公路、苏州地铁 5号线、3号线、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312国 道、娄江、东沙湖、现代大道、凤里街、斜塘河、金鸡湖大道、启慧路、独墅湖大道、创苑路、吴淞江、东方大 道,于东方大道南侧出地面。整条隧道共穿越 3条铁路、2条地铁、20余条重要市政道路、4处重要河流湖泊、1 处大型居民社区建筑群及部分厂房。

宁波至舟山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宁波至舟山铁路线路走向方案研究

2 线 路 走 向方 案研 究思 路
2 . 1 合 理 适 宜 地 把 握 项 目功 能 定 位
宁波 至舟山铁路 由宁波 枢纽 引 出, 途 经金 塘 岛 , 止于 舟 山本 岛, 货运 方面主要承担金塘 港区集装箱 的集疏运 并兼顾 少量 舟山 工业园 区的货 物运输 。客运 方 面承担 舟 山的旅 游客 流并 兼顾 舟 山本地居 民的出 岛出行 需求 。综 合 以上分 析 , 本项 目是一 条 客 、
线 引出 , 以海底 隧道 方式下穿金塘水道 , 途经舟 山金塘 岛、 定海城 区和 临城新 区的方 案 , 线路 走 向满 足地方规 划要 求 , 站点 布设适
宜, 可实施性强 。 关键词 : 铁路, 线路走 向, 方案研究
中图分类 号 : U 2 1 2 . 3 2
文献标识码 : A
第3 9卷 第 2 5期 2 0 1 3年 9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 HI T E C T URE
V o l _ 3 9 No . 2 5
S e p . 2 0 1 3
・1 51 ・
文章编号 : 1 0 0 9 — 6 8 2 5( 2 0 1 3) 2 5 - 0 1 5 1 — 0 2
货并重 的地 区干线铁路 。
2 . 2 正 确 选 择 接 轨 方 案
新建铁路进 行接轨方案研究时 , 应首 先考虑设 计线 在路 网上 的作用 。系统分析路 网区域 内相邻线 路关 系 , 重 点把握 与周边 路 网顺畅衔接 。此外 , 接 轨方 案 与线 路 走 向相互 影 响 , 设 计 时应 综
又 能带动地方经济发 展的 目的 。应兼顾 国家 、 地方、 铁路 的关系 , 环形铁路 枢纽格局 , 枢 纽 内铁 路通 道将 实现 客货 分线 运行 , 符 合 使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得 到完美的统一 。 宁波 市城 市总体 规划 提 出 的“ 南 客北 货 ” 布局, 即主城 区南 侧庄

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宁波枢纽接轨方案研究

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宁波枢纽接轨方案研究

经 济快 速 发展 ,支撑 舟 山战 略发展 目标 的实现具 有 镇 海 支线 、北环 线所 组成 ,其 中杭 甬客 专 、萧 甬线 、
重 要 意义 。
甬台温 线 、北 环线 为双 线 ,其他 线 路均 为 单线 。枢
1项 目概 况
纽 内现有 车站 l3个 ,即萧 甬线上 的 慈城站 、宁波北 站 、庄 桥 站 、宁波 站 :甬台温铁 路上 的云龙 站 、奉 化
一 路 ”和 长江 经 济 带 国家经 济发 展 战略 的 需要 、是 至 马岙 )。
浙 江舟 山群 岛新 区加快 实 现 “四 岛一城 一 中心 ”发 展 目标 的 需要 、是实 现浙 江省 目标 的 需要 、是强 化 宁波和 舟 山 同城 化 效应 的需
宁波 枢纽 位于 浙江 省 宁波市 ,现为 通 过式铁 路
要 、是促进舟 山群 岛海 洋旅游 业进一 步发展 的需要 、 枢 纽 。目前 宁波枢 纽 的既有 铁 路主 要 由杭 甬客 专 、
是 巩 固国 防 的需 要 。项 目建 设对 于 加 快 舟 山社 会 萧 甬线 、甬台温 线和 枢 纽 内的 白沙支线 、北 仑支 线 、
宁波 至舟 山铁 路 西起 宁波 东站 ,经 宁波 市鄞州 站 ;镇海 支线 上 的镇海 西站 (原沈 家 站)、镇 海 站 ;北
区 、北仑 区,至舟 山市金 塘 岛 、册 子 岛及 本 岛,终 于 仑 支线 上 的宁 波 东站 、邱隘 站 、宝幢 站 、大碘 站 、北
2018 No.3
32
铁道勘测 与设计 RAILWAY SURVEY AND DESIGN 201 8(3)
新建 宁波 至舟 山铁 路宁波枢 纽接轨 方案研 究
王 长城

中国在建最长大桥

中国在建最长大桥

中国在建最长大桥中国的桥梁数不胜数,有长有短的,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在建最长大桥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揭晓答案。

中国在建最长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国在建最长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同时杭州湾跨海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

杭州湾跨海大桥地处强腐蚀海洋环境,为确保大桥寿命,在国内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设计使用寿命大于等于100年的耐久性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钢管桩的最大直径1.6米,单桩最大长度89米,最大重量74吨,开创了国内外大直径超长整桩螺旋桥梁钢管桩之最。

杭州湾跨海大桥深海区上部结构采用70米预应力砼箱梁整体预制和海上运架技术,为解决大型砼箱梁早期开裂的工程难题,开创性地提出并实施了“二次张拉技术”,彻底解决了这一工程“顽疾”。

直饮水。

杭州湾跨海大桥50米箱梁“梁上运架设”技术,架设运输重量从900吨提高到1430吨,刷新了目前世界上同类技术、同类地形地貌桥梁建设“梁上运架设”的新纪录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10公里滩涂底下蕴藏着大量的浅层沼气,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滩涂区的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开创性地采用有控制放气的安全施工工艺,其施工工艺为世界同类似地理条件之首。

中国大桥世界之最排名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正在中国的江河大海上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大桥正在成为一张中国的新“名片”。

中国桥梁界为世界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

桥梁数量最多,中国既保留着像赵州桥那样历史悠久的古代桥梁,也在不断地建造着刷新世界纪录的公路、铁路新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尤其引人注目。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总数接近80万座,铁路桥梁总数已超过20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

桥梁跨度最大,跨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桥梁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近十几年来,我国几乎每年都在刷新世界桥梁建设的纪录,世界十大拱桥、十大梁桥、十大斜拉桥、十大悬索桥,中国分别占据了半壁江山或一半以上。

通苏嘉甬勘察设计招标

通苏嘉甬勘察设计招标

一、招标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单位(以下简称“招标人”)现对通苏嘉甬勘察设计项目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参加投标。

1. 项目名称:通苏嘉甬勘察设计项目2. 招标内容:通苏嘉甬铁路项目勘察设计3. 项目概况:通苏嘉甬铁路项目是一条连接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和宁波市的高速铁路,全长约25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项目总投资约500亿元人民币,建设工期预计为5年。

4. 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通苏嘉甬铁路项目的勘察设计;(2)项目所需各类技术文件、图纸的编制;(3)项目施工图审查及后续设计优化;(4)项目验收所需的各项技术资料整理。

5. 投标人资格要求:(1)投标人须具备铁路工程勘察设计甲级资质;(2)投标人须具备类似项目勘察设计经验,近三年内至少完成过一项长度在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勘察设计项目;(3)投标人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人民币;(4)投标人须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5)投标人须无不良行为记录。

6. 招标文件获取:招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每天上午9:00至11:30,下午14:00至17:00(北京时间)。

招标文件售价人民币XXX元,售后不退。

7.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及开标时间为2023年X月X日9:00(北京时间),地点为XXX。

8. 评标办法:本项目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评标,评标委员会将根据投标文件的技术方案、服务方案、企业信誉、业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最终确定中标人。

9. 保证金:投标保证金为人民币XXX万元,投标人应在递交投标文件时一并提交。

10. 联系方式:招标人:XXX地址:XXX联系人:XXX电话:XXX邮箱:XXX二、勘察设计项目主要技术要求1. 勘察设计深度:本项目勘察设计深度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具体深度要求详见招标文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港珠澳大桥知识点(一)

六年级下册科学港珠澳大桥知识点(一)

六年级下册科学港珠澳大桥知识点(一)港珠澳大桥科学知识点1. 港珠澳大桥简介•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的香港、珠海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座跨海通道。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建成后成为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工程。

2. 港珠澳大桥的位置和规模•港珠澳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海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珠江口河口。

•大桥全长约55公里,其中桥梁部分约公里,隧道部分约公里,人工岛部分约公里。

•桥梁部分由港珠澳大桥主桥、香港连接线和澳门连接线组成。

3. 港珠澳大桥的主要特点•港珠澳大桥主桥采用了世界上首次应用的双层斜拉桥设计。

•主桥跨度408米,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之一。

•大桥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超长预制箱梁、全埋式铺装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桥梁的使用寿命。

4.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意义•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缩短了香港、澳门与珠海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交通出行。

•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经济圈,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港珠澳大桥成为世界上一项具有创新和借鉴意义的工程,为其他跨海大桥的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5. 港珠澳大桥的生态环保•建设大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珠江口湿地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大桥采用了隧道和人工岛等方式减少对海洋和河口湿地的影响。

•在人工岛上建设了大量的海洋生态繁育区,促进了海洋生物的繁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6. 港珠澳大桥的未来发展•港珠澳大桥建设后,预计将带动更多的经济合作和旅游交流。

•大桥周边地区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区域,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

•港珠澳大桥的成功也将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海大桥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的知识点解析,读者可以了解到港珠澳大桥的基本情况、建设特点、生态环保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读者也可以了解到港珠澳大桥的重要性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有所预期。

7. 港珠澳大桥的交通运营•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成为香港、珠海和澳门之间的重要交通枢纽。

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甬金铁路环境影响报告书

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评价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7月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五、联系方式及公众意见征集说明说明:本环评报告书简本是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摘要,环评报告书将根据公参征集的意见和技术评审会的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最终文本以环评审批部门的公示材料为准。

1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项目名称与建设性质项目名称:新建铁路金华至宁波至舟山铁路金华至宁波段(简称“甬金铁路”)建设单位:金甬舟铁路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小组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客货运铁路,正线数目为双线,设计最高速度160km/h。

建设期: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总工期为48个月。

1.1.2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预留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困难2800m;5、限制坡度:6‰;6、到发线有效长度:850m;7、牵引种类:电力;8、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动车组;货车HX系列;9、牵引质量:4000吨;10、闭塞方式:自动闭塞;11、建筑限界:满足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条件。

1.1.3 建设项目地点工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绍兴市、宁波市区境内。

金华至宁波铁路位于长三角南翼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线路西起浙江省中西部中心城市金华市,途经金华市所辖义乌市和东阳市、绍兴市所辖嵊州市和新昌县、宁波市所辖奉化市,向东延伸至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三角南翼经济文化中心、浙江省副省级城市宁波市。

线路西连金华(义乌)地区,与沪昆铁路、杭长客专、黄金铁路衔接;中间在嵊州站与规划的杭绍台城际交叉;东接宁波枢纽,与甬台温铁路,宁波北环线,宁波港口北仑支线和镇海支线,规划的甬舟铁路和穿山港支线衔接。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组合梁下部结构设计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组合梁下部结构设计

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组合梁下部结构设计唐斌;王东晖;别业山【摘要】港珠澳大桥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 m连续组合梁桥形式,非通航孔85 m跨下部结构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文章结合港珠澳大桥工程实践,详细阐述了85m连续组合梁下部结构设计特点,对预制墩身、钢管复合桩基础、埋置式承台新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承台和墩身均采用预制施工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有保证、结构耐久性好等优点.港珠澳大桥采用的全世界首例预制承台墩身整体设计、吊装施工方法,埋置式承台、钢管复合桩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跨海大桥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期刊名称】《高速铁路技术》【年(卷),期】2016(007)001【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港珠澳大桥;预制墩身;湿接缝;埋置式承台;钢管复合桩【作者】唐斌;王东晖;别业山【作者单位】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430056;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430056;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4300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1+21.1 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首座涉及“一国两制”、粤港澳三地首次统一使用国际建设标准、共同建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世界级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20年,东接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浅水区非通航孔桥采用85 m连续组合梁,5~6孔一联,全长为5 440m[3]。

九洲航道桥以东布置53孔,以西布置11孔。

桥面总宽为33.1 m,采用整墩分幅组合梁布置型式,两幅主梁中心距16.8 m,桥梁中心线处梁缝宽为0.5 m,单幅桥面宽16.3 m,主梁中心处梁高4.3 m,桥面横坡2.5%。

主梁采用“开口钢箱+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结构,下部结构采用整体式布置,钢管复合桩基础,埋置式承台[2],承台和墩身均采用预制施工。

1.2 水文与气象概况桥区天气特点温暖潮湿,气温年相差不大,降水量多且强度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年4月第4期
表1索鞍Von-Mises应力最值表
构件部件Von-Mises应力最大值/MPa
屈服强度滓s/MPa 空缆状态成桥状态
索鞍
鞍槽主体44.0125146
横肋46.0131146
底座22.187.7146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桥主索鞍各部分
的应力结果较为均匀。

成桥状态鞍槽主体应力最大值为125MPa,横肋应力最大值为131MPa,这个结果是因为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现象,可适当通过圆角处理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发现,高应力区都集中在连接部位和接触部位,随着远离接触点,应力迅速下降,这是符合圣维南原理的。

Von-Mises应力作为Von-Mises屈服准则的一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索鞍结构的受力状态。

对结构如此复杂的索鞍进行实体有限元分析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其应力状况。

该次计算索鞍鞍槽和纵横向加劲肋尺寸设计都较合理,因此应力结果较为均匀,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柯红军,李传习.基于ANSYS的自锚式悬索桥有限元建模和分
析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8(5):131-135,138.
[2]吴骏,余军思,杨健.抵母河特大桥主索鞍设计[J].中外公路,
2016,36(5):151-153.
[3]常志军,张克.西堠门大桥主索鞍座设计[J].公路,2009(1):
80-85.
[4]孟凡超.悬索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5]项海帆.高等桥梁结构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铁路版”港珠澳大桥——
—甬舟铁路全面启动勘察设计又一项挑战世界难题、突破科技壁垒的超级工程——
—甬舟铁路已于近日全面启动勘察设计。

同港珠澳大桥一样,全长77km的甬舟铁路主体工程也采用“桥+隧”组合方式,并将在这两个领域更进一步刷新世界之最:全长16.2km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海底高铁隧道;主跨1488m的西堠门特大桥,将成为世界同类项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铁合建大桥。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港珠澳大桥越海隧道全长6.7km,属于沉管公路隧道,而甬舟铁路金塘隧道是铁路盾构隧道,全长达到16.2km,意味着全线的1/5都将沉在东海海底。

项目设计方表示,这不仅是长度的简单增加,工程背后从量变到质变的难度跨越,挑战着科技极限。

甬舟铁路是浙江省“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
—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甬舟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张超永介绍,甬舟铁路设计时速250km/h,是实现浙江省高铁1h交通圈的重大举措,建成后不但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火车的历史,而且从宁波到舟山只要30min,从杭州到舟山只要80min。

甬舟铁路最引人关注的是穿越金塘水道段,前期研究过程中,对该段究竟采用桥梁还是隧道方式过海,业内争议较大,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通过筛选,推荐并评审通过了公铁分建的隧道方案。

该方案中,铁路单洞隧道全长16.2km,海底盾构段长10.87km,无论从水下盾构隧道长度还是盾构横断面规模来看,都属世界铁路之最。

由于地质条件差、水压超高、防灾救援设计要求高、海中对接难度大等现实因素,开挖的每一米,都将伴随着世界级难度的技术攻关。

张超永表示,该项目的建设将使我国桥梁、隧道设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桥梁结构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