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_Part121
最新九年级数学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最后一个数是
,第 n 行共有
个
数;
(3)求第 n 行各数之和.
第 3 课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会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并会根据特定问题,选择所需公式并会带入具体的值求解. 【知识梳理】 一.代数式:
(1)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 式。
15、(2011 山东济宁)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
1
1 1 11 1 11
=1- ;
= -;
= - ;……
1 2
2 23 2 3 34 3 4
解答下面的问题: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1
(1)若 n 为正整数,请你猜想
=
;
n(n 1)
(2)证明你猜想的结论;
111
1
(3)求和:
+
+
+…+
.
1 2 23 3 4
16、(2011 常德)先找规律,再填数: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 1 2 2 3 4 2 12 5 6 3 30 7 8 4 56
............
则 1 + 1 _______
1
.
2011 2012
2011 2012
6.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 大小比较: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 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人教版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教案(135课时)

其中 a、 b、 c 表示任意实数.运用运算律有时可使运算简便
3.实数的运算顺序 : 在同一个式于里,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同
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到 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
4. 实数大小的比较
⑴ 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数大
.
⑵ 正数> 0,负数< 0,正数>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
(6) 开方 如果 x 2= a 且 x ≥ 0,那么
a = x; 如果 x3=a,那么 3 a x
2.实数的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a+b = b+a ; (2)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ab = ba.
(4) 乘法结合律 (ab)c=a(bc) ; (5) 分配律 a(b+c)=ab+ac
⑶十字相乘法 ,⑷ 分组分解法 .
3. 提公因式法 : ma mb mc m(a+b+c).
4. 公式法 : ⑴ a 2 b 2 ( a+ b)(a - b) ;⑵ a 2 2ab b 2 (a + b) 2; ⑶ a 2 5. 十字相乘法 : x2 a b x ab ( x a)( x b) .
6.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 (1) 一 “提”(取公因式) ,二“用”(公式); (2)
3. 实数的分类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 有理数 :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 无理数 : 无限不循环小数 . 注 : 凡是分数都是有理数 .
4.易错知识辨析
实数
有理数 无理数
正整数
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备战九年级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2课 反比例函数(全国通用)

y y
3x 2 12
3
,
解得
x1 y1
4 3
,
x2 2
y2
6
x
∴B点坐标为(-4,-3),
对于一次函数y= 3 x+3, 2
当x=0时,y=3,即OC=3,
∴S△AOB=S△ACO+S△BCO
= 1 ×3×2+ 1 ×3×4
2
2
=9.
(3)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2,6),B(-4,-3),
x 5 2m
,
令y=0,则x=5m,故点F(5m,0),
故FG=8m-5m=3m,而BD=4m-m=3m=FG,
又FG∥BD,故四边形BDFG为平行四边形.
19.(202X·怀化)如图,△OB1A1,△A1B2A2,△A2B3A3,…,
△An-1BnAn,都是一边在x轴上的等边三角形,点B1,B2, B3,…,Bn都在反比例函数y= 3 (x>0)的图象上,点A1,
A2,A3,…,An都在x轴上,则An的x 坐标为____2__n_,__0___.
20.(202X·温州)点P,Q,R在反比例函数y= k (常数k>0, x
x>0)图象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分别过这三个点作x轴、y轴的 平行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面积从左到右依次27为S1,S2, S3.若OE=ED=DC,S1+S3=27,则S2的值为____5____.
B.y2>y3>y1
C.y1>y3>y2
D.y3>
8.【例2】(202X·内江)如图,等边△OAB的边OA在x 轴上,反比例函数y= 6 的图象经过点B,则
x △OAB的面积为____6____.
9.(202X·抚顺)如图,在△ABC中,AB=AC,点A在反比例
中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轮第3章第12讲 二次函数

(1)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由题意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4)2-3(a≠0), 把A(1,0)代入,可得0=a(1-4)2-3,解得a= 31, 故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31(x-4)2-3;
(2)求 tan ∠ABC.
解:令x=0,则y=13(0-4)2-3=37,则OC=73. ∵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4,-3),A(1, 0),则点B与点A关于直线x=4对称,可得B(7,0),
②当AB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有AB∥PQ,AB =PQ,
当P点在Q点右边时,则P(4,n), 把P(4,n)代入y=-12x2+x+32, 可得n=-52,则P4,-52;
③当AB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如图2所
示,AB与PQ交于点E,则E(1,0),
∵PE=QE,∴P(2,-n),
把P(2,-n)代入y=-12x2+x+32,
3.已知函数 y=-3x2-6x+1,此抛物线的开口向 ___下___,对称轴为直线__x_=__-__1___,顶点坐标为 __(_-__1_,__4_)_;当 x=__-__1__时,抛物线有最__大____ 值,最值为___4_____;当 x__<_-__1___时,y 随 x 的 增大而增大;当 x__>__-__1__时,y 随 x 的增大而减 小.
第一轮 考点突破
第三章 函 数
第12讲 二次函数
1.(2020·哈尔滨)抛物线 y=3(x-1)2+8 的顶点坐 标为_(_1_,__8_)__.
2.(2020·上海)如果将抛物线 y=x2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y_=__x_2+__3_.
3.(2020·淮安)二次函数 y=-x2-2x+3 的图象 的顶点坐标为_(-__1_,__4_)_.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教学案完整版

是
。
5.2 的相反数与倒数的和的绝对值等于
8.数轴上点 A 表示数-1,若 AB=3,则点 B 所表示的数为
9.已知 x<0,y>0,且 y<|x|,用"<"连结 x,-x,-|y|,y。
10.最大负整数、最小的正整数、最小的自然数、绝对值最小的实数各是什么
11.绝对值、相反数、倒数、平方数、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各是什么
12.把下列语句译成式子:
)
(A)1
(B)-1
1 (C)2
1 (D)3
8.当 a 为实数时, a2 =-a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在(
)
(C) 原点右侧(B)原点左侧(C)原点或原点的右侧(D)原点或原点左侧
a
b
ab
*9.代数式|a| +|b| +|ab| 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
(A)2 个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个
(C)4 个
(D)无数个
10.已知实数 a、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
,整数有
,负数有
。
4. 若 a 的相反数是 27,则|a|=
;5.若|a|= 2 ,则 a=
5.若实数 x,y 满足等式(x+3)2+|4-y|=0,则 x+y 的值是
6.实数可分为(
)
(A)正数和零(B)有理数和无理数(C)负数和零 (D)正数和负数
7.若 2a 与 1-a 互为相反数,则 a 等于(
n个
(6)开方 如果 x2=a 且 x≥0,那么 a =x; 如果 x3=a,那么 3 a x
在同一个式于里,先乘方、开方,然后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 3.实数的运算律
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整套教案(完整版)

A.2.5B.2 C. D.
5.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15B.25C.55 D.1225
(1)正有理数集合:{…};
(2)有理数集合:{…};
(3)无理数集合:{…};
(4)实数集合:{…}.
2.(2011陕西)计算:| -2| =(结果保留根号).
3.设a为实数,则|a|-a的值( )
A.可以是负数 B.不可能是负数 C.必是正数 D.正数、负数均可
4.(2011贵阳)如图,矩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
第八章 统计与概率
第1讲 统计
第2讲 概率
第八部分 中考专题突破
专题一 归纳与猜想
专题二 方案与设计
专题三 阅读理解型问题
专题四 开放探究题
专题五 数形结合思想
第九部分基础题强化提高测试
中考数学基础题强化提高测试
中考数学基础题强化提高测试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全套

第一篇 数与式专题一 实数一、中考要求:1.在经历数系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中,发展同学们的抽象概括能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数感和估算能力.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4.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二、中考热点:本章多考查平方根、立方根、二次根式的有关运算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另外还有一类新情境下的探索性、开放性问题也是本章的热点考题.三、考点扫描1、实数的分类:实数0⎧⎧⎪⎨⎨⎩⎪⎩正实数有理数或无理数负实数2、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1-=ab(a 、b ≠0)4、绝对值:从数轴上看,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0()0(0)0(||a a a a a a 5、近似数和有效数字;6、科学记数法;7、整指数幂的运算:()()mm mmnnm nm n m ba ab a aaa a ⋅===⋅+,, (a ≠0) 负整指数幂的性质:pp pa a a⎪⎭⎫ ⎝⎛==-11 零整指数幂的性质: (a ≠0)10=a 8、实数的开方运算:()aa a a a =≥=22;0)(9、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0、无理数的错误认识:⑴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如1.414141···(41 无限循环);(2)带根号的3)两个无理数的和、是无理数,但它们的积却是有理数;(4)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所以无法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种说法错误,每一个无理数在数轴上都有一个唯轴上把它找出来,其他的无理数也是如此.*11、实数的大小比较: (1).数形结合法(2).作差法比较(3).作商法比较(4).倒数法: 如6756--与(5).平方法四、考点训练1、(2005、杭州,3分)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是17的平方根,其中17正确的有(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2那么x 取值范围是() A 、x ≤2 B. x <2 C. x ≥2D. x>23、-8 )A .2B .0C .2或一4D .0或-44、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 为( )A .-3B .1C .-3或1D .-15、若实数a 和 b 满足 b=+,则ab 的值a +5-a -5等于_______6、在-的相反数是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327、的平方根是( )81 A .9B .C .±9D .±398、若实数满足|x|+x=0, 则x 是( )A .零或负数B .非负数C .非零实数D.负数五、例题剖析1、设a=-,b=2-,c =-1,则a 、b 、c 的3235大小关系是()A .a >b >c B 、a >c >b C .c >b >a D .b >c >a 2、若化简|1-x|,则2x-5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为任意实数 B .1≤X ≤4C .x ≥1D .x <43、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回答问题:小明和小芳解答题目:“先化简下式,再求值:其中a=9时”,得出了不同的答案 ,小明的解答:原式= a+(1-a)=1,小芳的解答:原式=a+(a -1)=2a-1=2×9-1=17⑴___________是错误的;⑵错误的解答错在未能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________4、计算:200120025、我国1990年的人口出生数为23784659人。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篇数学教案对于老师是很重要的。
教案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对教学进度和节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篇1)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学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圆满完成。
九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特制定以下教学复习计划。
一、学情分析经过前面五个学期的数学教学,本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态度已经明晰可见。
通过上个学期多次摸底测试及期末检测发现,本班的特点是两极分化现象极为严重。
虽然涌现了一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的优秀学生,但后进学生因数学成绩十分低下,厌学情绪非常严重,基本放弃对数学的学习了。
其次是部分中等学生对前面所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掌握不牢。
二、指导思想坚持贯彻党的__大教育方针,继续深入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
立足中考,把握新课程改革下的中考命题方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针对近年来中考命题的变化和趋势进行研究,积极探索高效的复习途径,夯实学生数学基础,提高学生做题解题的能力,和解答的准确性,以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
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及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教学。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学期,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所学内容,就将开始进入初中数学总复习,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教学内容分成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六大版块即:“实数与统计”、“方程与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圆”是学业考试考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训练
落在边AC的中点处,直线l与边BC交于点
考点七:简单的图形变换的应用
例12(2019•眉山)如图,在11 11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网格中有一个格点△ABC(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
(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要求A与A1,B与B1,C与C1相对应)
(2)作出△ABC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后得到的△A2B2C;
(3)在(2)的条件下直接写出点B旋转到B2所经过的路径的长.(结果保留π)
对应训练
(2)求线段B1C1旋转到B1C2的过程中,点
例13(2013•达州)通过类比联想、引申拓展研究典型题目,可达到解一题知一类的目的.下面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
原题: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 45 ,连接EF,则EF BE+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