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
南海局势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南海问题一直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点之一,涉及到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海洋权益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南海局势愈发复杂,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不断升级。
为了深入了解南海局势,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南海问题,为我国南海问题处理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1.南海问题的重要性南海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是我国在亚太地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问题。
南海问题处理得当,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
2.南海局势的复杂性近年来,南海局势愈发复杂,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不断升级。
一方面,部分国家不断侵犯我国南海岛礁主权,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另一方面,南海油气资源丰富,各方利益交织,使得南海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三、实践内容1.实地考察我们一行人前往南海相关海域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岛礁设施、海域环境、周边国家船只活动等情况,了解南海局势。
2.访谈调研我们访谈了南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了解他们对南海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3.文献研究我们查阅了国内外关于南海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南海问题的历史渊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四、实践结果1.南海问题现状当前,南海局势复杂多变,我国在南海岛礁主权、海洋权益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部分国家通过非法侵占、军事化等手段,试图改变南海现状,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2.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坚持“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3.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各异,部分国家支持我国立场,但也有国家试图借机扩大自身在南海的影响力。
五、实践结论1.南海问题是我国在亚太地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2.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

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南海问题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
该地区涉及多个国家的主权争议和海洋权益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针对南海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被提出,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方案。
一、国际法场:国际法场是废除主权争议的一种方案。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可以在200海里外的专属经济区内具有主权权利。
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南海周边国家都宣称拥有南海的主权权利。
因此,如果各国遵守国际法,那么所有国家在南海拥有的主权争议都可以被解决。
二、对话和协商:对话和协商是通过会谈和谈判解决南海问题的一种方案。
在2016年,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该协议强调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协商来解决争端,并通过平等互利的方式加强合作。
另外,中国和菲律宾也开展了双边磋商,就南海争端进行了协商。
三、共同开发:共同开发是在争议海域开展经济合作的一种方案。
例如,在南海的黄岩岛、赤瓜礁地区,中国和菲律宾曾有合作。
这种方式既可以解决争议,又可以共同获得经济利益。
然而,共同开发也有一些局限性,因为各国的国内法规存在差异,再加上主权争议,达成共识并非易事。
四、强化安全合作:强化安全合作是防止南海争端升级的一种方案。
南海争端已经持续多年,如果安全合作得不到加强,就有可能引发冲突和战争。
因此,南海各国需重视安全合作,通过建立互信机制、加强交流等方式,构建安全和谐的南海地区。
综上所述,以上四种方案都可以解决南海问题。
但是,每种方案都有自身的利弊和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讨和完善。
我们期待南海周边国家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通过对话和协商,共同开发,强化安全合作等方式,加强合作,实现长期和平与稳定的南海局势。
形势与政策——南海问题

汉朝中期中 国人已经发 现经南沙群 岛到印度洋
的航线。
2021/3/2
唐朝时南沙 群岛划归琼 州府管辖。
清朝将南沙 群岛划入中 国版图。
5
2、南海问题的由来
对南海主权的法理依据:
国际法规定,岛礁的 归属有四大要素,第一谁 最先发现,第二谁最先命 名,第三谁最先对它实施 行政管辖,第四国际社会 是否承认。
浅谈浅中谈中国国南南海海问问题题
目录
➢南海问题的由来
➢南海问题的实质 ➢中国的应对之策
中国南海
我国是
一个陆海大 国,不仅拥 有960万平方 公里的领土, 还有300万平 方公里的海 疆。
2021/3/2
3
1、什么是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主要是指对中国南沙群岛 的主权争议和部分海域的管辖权争议。
2、南海问题的由来
东汉 《异物志》 三国 《南国异物志》 东吴 《扶南传》
历史证明中国 人民最早发现、 命名南沙群岛。
南群岛不是“无主地”,而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021/3/2
6
中2、国南对海南问沙群题岛的拥由有来无可争辩主权
南海主权得到国际上承认:
《波茨坦公告》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 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 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 归还中国,这包括了南沙 群岛。
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 上的锰结核、约3100亿 吨镁、170亿吨锡和铜、 29亿吨镍及锰、8亿吨钴、 5亿吨银、800万吨金、 60亿吨铀、250亿吨重水。
12
2、南海问题是对其资源的争夺
目前南海探明石油储 量位居世界海洋石油的 第五位,天然气探明储 量位居第四位,是世界 上一个新的重要含油气 区,被誉为“第二个波 斯湾”。
说说你南海问题的看法

说说你南海问题的看法南海问题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区争议,涉及多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中国拥有南海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并将其视为自己的领土。
然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也声称对南海部分地区拥有主权。
这些争议存在已久,并导致了地区紧张局势的升级。
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对抗和谈判达成共识。
国际法应该作为解决争端和纠纷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中国提出通过双边和三边对话来寻求和平解决办法,与其他国家保持直接对话,避免第三方干预。
南海是一个重要的航运通道和海上贸易要道,具有重大战略地位。
国际社会应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推动共同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通过合作,各方可以共同开发南海地区资源,维护航行自由和海洋安全。
应该注意南海问题不应被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所操控。
各方应本着公平、公正和平等原则行事,并避免采取单方面行动,以免加剧紧张局势和破坏地区稳定。
国际社会应呼吁相关各方克制和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议。
南海地区应遵守国际法的规定,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中国一直主张通过谈判协商解决南海争议,反对通过冲突和武力来解决问题。
双方应通过直接对话和和平谈判找到可接受的解决方式,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为加强南海地区的信任和合作,各方应积极推动建立和平机制和海洋合作框架。
国际社会可以发挥重要的调解和协调作用,帮助各方尽早解决争议。
南海问题的解决应符合国际法原则和精神,坚持和平、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各相关方应减少紧张和冲突,为解决南海问题创造有利条件。
南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以开放和建设性的态度来进行对话和协商。
通过对话和协商,各方可以达成共识,并为和平解决南海争议创造良好的氛围。
各国应尊重各自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并遵守国际法规定的义务。
南海问题不仅对当事国家重要,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产生影响。
通过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各方间的沟通和协商,有助于解决南海问题。
各方要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议,避免使用武力或恶化紧张局势。
南海问题分析

2、中央面临着战争与和平的两难战略选择
不仅仅是菲律宾,事实上,实际军事占领或者口头宣称拥有中国南海诸岛主权的,还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哪些岛礁被侵占了,哪些海域中国依然坚守?军事准备、外交博弈,中国如何才能协调出击?共同开发,强硬对抗,解决南海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四国五方”军事占领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都附有一个南海诸岛的小地图,标有9条断续的国界线,从事海洋工作的人都把它称为“九段线”。
在远离祖国大陆1500公里之外的南沙海域,南沙岛屿狭小,难以大量驻军,后勤保障困难,不利于长期固守。多年来,由于中国海军远程投放能力不足,只能守卫7个面积狭小的礁盘。
为了守卫这些岛礁,中国海军建立了“南沙巡防区”,以定期轮换方式驻守。台湾海岸巡防署在太平岛设立了南沙指挥部,总兵力约110人。
在南中国海,越南占领的岛礁已形成230海里的岛链,菲律宾在所占岛礁上进驻了1000名的海军陆战队士兵,马来西亚拥有一条600米长的简易飞机跑道。
在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明确各方不采取单方面行动后,菲律宾近日再次通过法案,将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划入“领海基线”。
一位军事专家说,“和平不是靠千万次发誓与协议来实现的”。
二、南海问题是一个“双重两难”的战略难题
1、国家面临内外双重战略压力
目前,南海的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南沙群岛争端解决没有实质性进展。而且,国家面临着双重压力:外部的挑战大于外部的机遇、内部的劣势大于内部的优势,这给中央形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部分东南亚国家、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在南海海域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资源分配等争端。
由于大多涉及南沙群岛主权及其海域争端,因此也称“南沙争端”。
长期以来,“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直是中国处理南海争端的核心战略.这是1984年,由邓小平同志提出来的。
那个年代,中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圈,周边地区局势紧张,而内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经济发展落后,海军力量极其薄弱,根本无力顾及南海问题。
但,时过境迁,30年后的今天,综合国力已然雄厚的中国不思变革,依旧守着那顽固的政策。
殊不知,30年来,中国已经失去得太多了。
回顾历史,南海问题存在已久。
但在70年代以前,就没有这么多的领土争端和主权主张。
那时中国的外交是十分强硬的,无论是美国,印度,越南,柬埔寨,苏联。
任何一个敢于挑战中国主权的国家,都被我们给打回去了。
想想当时,中国仅有小米步枪都不怕美国的飞机大炮。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态度提出以后:大使馆被炸、飞机入境撞毁我战斗机、舰船侵入南海、在我南海岛屿升国旗、捕鱼、勘测石油等等。
而30年来,南沙群岛近乎已被东南亚小国割分完毕。
而如今我国在这方面的态度依然只有容忍。
这种容忍确实换来了经济高度增长,人民生活安康富裕。
但终究中国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和在世界的地位。
近日的黄岩岛中菲对峙一个多月,菲方无视历史与中方的交涉,一再宣称黄岩岛是菲方领土,更使得中国颜面尽失。
菲政府千方百计想把黄岩岛问题国际化,甚至要求联合国介入。
这一切,都是菲律宾要在世界上强化和确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中国承认了南海极其诸岛,从来就不是中国的固有领海和领土。
所以菲律宾以及南海周边所有国家,都可以对南海极其诸岛主张主权!中国政府不知道在等什么,对黄岩岛没有任何行动,几艘渔政船不过是表明一个不强硬的态度。
菲律宾说你不该欺负弱小,你就不敢动手,菲律宾说中国不会动武,中国就不动,中国是期望不战而屈人之兵吗?以菲律宾的所作所为,居然还能无动于衷,我们不得不佩服国家的忍耐力啊。
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

南海问题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一、南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南海位于东南亚,是中国和东南亚周边国家交界之地,涉及的主权争议主要集中在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
南海问题历史悠久,一直是东南亚地区的争端热点之一。
1.历史中国是最早在南海进行开发利用的国家之一,早在南海诸岛发现之前,中国就在南海沿岸已经建立了广泛的海上商业网络,并形成了独特的南海文化。
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国家的侵略和殖民扩张,中国的南海领土被不公正地割让给了法国、英国和越南等国。
二战后,中国政府开始重新主张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但这些活动并没有引起其他国家的重视和回应。
1982年,中国与东盟10个成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明确规定各国应通过谈判解决南海争端,但争议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国际上也一直存在对中国南海主张的争议。
2.现状目前,南海局势依然复杂,南海主权争议的主要焦点是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对南海诸岛及其附属海域的主权争议,尤其是中国和菲律宾之间的争端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
中国主张的“九段线”是南海战略中的核心元素,是1970年代后中国进行南海主权主张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和平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大力发展南海经济,加强在南海的海洋开发活动。
但在南海主权争议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与有关国家进行双边谈判,主张靠直接当事国的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并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签署。
二、东海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东海是一个半封闭式海域,与日本相邻,距离中国沿海不远,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主权纠纷区域。
东海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
1.历史在二战结束后,日本放弃了其在东海的主权追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正式宣布东海和周边海域为其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日本则计划组建自卫队并重新声明所谓的“钓鱼岛主权”。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争议随着恢复外交关系而逐渐升温。
1985年,双方达成一项共识:中日将通过谈判解决“鲸鱼岛纠纷”。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张宗云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
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
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一、南海的地理和历史情况1、南沙群岛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共有1500多种鱼类,全世界独有的鱼类300多种。
如果合理利用,每年能捕2000万--3000万吨鱼。
2、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
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350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3、南沙群岛风光秀丽、地貌惊险。
南沙群岛地貌复杂多样,象个蚂蜂窝。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1932年和1935年,中国参谋本部、内政部、外交部、海军部、教育部和蒙藏委员会共同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名称共132个,分属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群岛管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其中包括了南沙群岛。
而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中国是历史上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利用南沙群岛,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国际社会也对此长期承认。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20世纪50年代,“东亚和东南亚沿岸和近海地学计划委员会(CCOP)”在南沙海域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
南海问题
摘要:
南海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升温的趋势,引发各方关注。
南海问题并非自
古就有,该问题的出现和升温背景复杂。
南海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
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线同东海分界。
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
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
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岛礁
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
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
关键字:南海问题、背景、资源丰富、解决对策
(一)南海的现状
近来,围绕关于南海主权与权益之争的“南海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一方面,一部分声索国在加紧开采临近的南海海域的资源,
包括采取国际招标合作的方式,以图将这一问题国际化。
另一方面,
这些国家也在努力通过武器采购快速实现武备现代化,以为其主权
诉求壮胆,它们也正在引入外部势力介入南海争端。
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基本未受到严重挑战。
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组织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
活动。
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
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
这种“渐进
式”的过程,大体上是以舆论造势、外交试探再到驱逐中国渔船、
实际控制周边海域的方式进行的。
至2009年,越南、菲律宾、马
来西亚等国已在占据的岛礁上扩展建设,以逐步实现“驻军常态化、
工事永久化、阵地纵深化”。
它们改变抢占岛礁扩大“主权”范围的
政策,转为以军事控制、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并重的方式强化对南
沙群岛的“有效占领”,企图谋求对南沙群岛“主权”的合法化。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目前南沙问题十分复杂,已经形成“六国七方”介入、“四国五方”军事占领的武装割据格局。
周边
国家在强化对已占岛礁及海域实施军事管控的同时,又加紧了“主
权”宣示和资源的开发与掠夺。
美、日及印度等区外大国积极介入
南海事务,强化军事存在,使南沙群岛问题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明显。
(二)南海问题的由来
南海作为海上运输通道,连接亚太地区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是世
界上第二繁忙的国际航道。
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经过南海地区的油流,是经过苏伊士运河油流的5倍,是经过巴拿马运河油流的15倍;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台
湾98%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必须经过该区域;同时南海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1998年经过该地区输出的液化天然
气占世界液化天然气总贸易量的2/3。
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南海上空是世界重要的航空通道,南海
特殊的战略地理位置使区域内外势力争夺南海控制权的竞争逐步加剧。
南海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
随着开发力度的加大,南海石油产量将进一步增长。
南海地区将成为我国未来的主要能源供应来源。
南海周边三省区矿产资源品种繁多,部分矿种蕴藏量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
分布较集中,矿种相对配套,开采方便,所以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不久前,广州地质调查局利用地震波探测海底地表反射,发现了中国南海区域有“可燃冰”存在。
由于特殊的物理性能,天然气和水可以在温度摄氏2度至5度内结晶,而南海海底600米至2000
米以下的温度和压力都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
据估计,我国南海海底有巨大的“可燃冰”带,能源总量估计相当于中国石油总量的一半。
南海作为资源富集区,可支撑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而,南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与经济资源有关的开发活动,关系南海周
边国家的经济安全与持久发展,亦成为引发和加剧南沙争端的重要因素。
1973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历时九年,于1982年通过了一部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
但公约的产生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部分南海周边国家都以通过国内立法的形式,对部分南沙岛礁主权和海域管辖权提出要求。
这些单方面的主张都与中国在南海地区享有的历史性权利产生了冲突和矛盾,导致了南沙争议目前格局的形成。
自上个世纪南沙岛礁占领格局形成以来,争议各方之间围绕岛礁主权、海域管辖和资源开发的争议,虽然发生过零星的冲突,但争议的主要表现形式仍是主张争议,主要通过各自发布官方声明声索主权。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周边国家实施海洋战略,海洋立法
推进、海上执法力量加强,海洋管辖力度逐年加大,实施海洋管辖成
为其巩固占领岛礁、控制争议海域、保证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
此
外,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域外大国的介入以及南海地区的军备竞
赛加剧,使得南沙争议进一步升温并一度成为国际热点问题(三)解决南海问题的主要对策
(1)明确目标
我国现在的领土上还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除了南
海问题,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
这三个领土上的问
题都需要我们毫不松懈的解决。
南海问题是首要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
其他战略,关系到我国以后的发展大局,南海问题的平解
决后,我们要正视台湾的回归。
到时候,南海,台湾海峡
都是我国的内海或领海,我国就间接控制了东亚。
东南亚
的命脉,任何国家都不敢不对我国侧目而视,到时候日本
自然不会对我国不加尊敬,钓鱼岛的收回就不是问题了。
(2)坚持原则
1、主权比资源重要
从现阶段来看对南海的主权比起资源来说更重要一些,虽然两
者都是好东西,但是如果现实不然我们鱼和熊掌兼得的话,我
想我们先舍弃的应该是资源,毕竟主权关系到我国未来的长远
计划。
2、尽量避免战争
我想我国应该始终坚持尽量避免战争这一原则,战争对人对己
都是残酷的。
我国在世界上具有的地位不断提升,这也与我国
坚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密不可分。
我国在世界和平上要起到
一个大国应有的作用。
总的来说要放长远目光,积极谈判,争强军事力量,非软弱而有谋略的外交是我认为的我国解决南海问题的方案。
结束语:随着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增大和中国经济的外向性增强,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只有很好的解决南海问题,中国才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须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争取更多的海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