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基本知识
毛笔入门知识点总结

毛笔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毛笔的种类1. 按照毛笔的材质,毛笔分为羊毫毛笔、兼毫毛笔和兼山毛笔三种。
2. 羊毫毛笔:用立狼、黄鼠狼毛制成,毛质细腻,弹性好,适合写楷书和行书。
3. 兼毫毛笔:即用羊毫和兼山的毛混合制成,较具弹性,适合写隶书和草书。
4. 兼山毛笔:用羊毫、兼山、兼羊、兼紫花等毛混合制成,毛质较粗,弹性较差,适合写篆书和草书。
二、制作毛笔的材料1. 笔管:一般采用竹、木或塑料材质制成。
2. 毛:常见的毛材料有羊毫、兼山、细羊毛、黄鼠狼毛等。
3. 笔尖:一般采用紫砂陶瓷等材质制成。
三、毛笔的使用方法1. 上墨:先将毛笔蘸取适量的墨汁,要保证毛笔的毛尖全部浸透。
2. 调墨:毛笔上墨后,可以用毛笔轻轻在墨盆中调匀,使墨汁均匀贴附在毛笔上。
3. 书写:书写时,应该注意毛笔的姿势和用力的控制,使毛笔在纸上运转自如。
4. 抖纸:在书写时,可以适当的抖动纸张,使得毛笔笔线更加流畅自然。
四、毛笔书写的姿势1. 坐姿:保持身体挺直,双臂自然下垂,将毛笔握在右手中,手掌略微向上。
2. 握笔: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握住毛笔笔管,使得笔尖能够自如运动。
3. 动笔:在书写时,应当保持手臂固定,以手腕和手指的微动来控制毛笔移动。
五、毛笔书法的基本功1. 毛笔字的结构:毛笔字的结构包括横、竖、撇、捺、提等基本笔画。
2. 毛笔字的笔画:毛笔书法的笔画要求力度轻重相间,起落有致,丰满有力。
3. 毛笔字的顺序:毛笔书法的字顺要求自然流畅,朴实清秀,笔画之间的间隙要恰到好处。
4. 毛笔字的连续:毛笔书法在书写时,要求笔画连贯,字形匀称,整体协调。
六、毛笔书法的练习方法1. 临摹:可以通过临摹名家大家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毛笔书法功底。
2. 速写:在练习之余,可以进行速写练习,提高书写速度和书法的流畅性。
3. 填色:可以用毛笔填色练习,提高对墨水用量的控制和笔画的均匀性。
4. 透视:在练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透视来提高对毛笔字的理解,使得书法更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毛笔书法入门基础知识学习

毛笔书法入门根底知识学习历代流传的执笔法很多,有撮管法、拟管法、单钩法、揸管法、回腕法等,但是我们认为最合理、最适用的还是五指执笔法。
下面是为大家的毛笔书法入门根底知识学习,欢送参考~ 五指执笔法相传是“二王”留下来的,唐朝陆希声作了概括性的说明:恹、押、钩、格、抵。
所以,又称五字执笔法,即五指互相配合,互为作用。
恹——用大拇指的上节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好象吹笛子时压住笛孔一样。
押——用食指第一节斜面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配合起来捏住笔管。
钩——从中指第一节弯曲钩住笔管的外侧,与大拇指食指相互协调。
格——含有挡住的意思,即用无名指的指甲紧贴笔杆,将中指钩向内之笔管挡住。
抵——小指紧抵于无名指后,以增加无名指的推挡之力,含有凭托之意。
五指执笔法的优点就在于它充分调动和发挥了五个手指的功能,能把笔杆执稳,在书写中灵活运笔,适宜书写各种书体,同时还可以随时调节执笔位置的上下,使之运转进退自如。
在谈了五指执笔法后,再介绍一些其它的执笔法以作参考。
三指执笔法,又称单钩法。
即用大拇指与食指捏住笔管,中指在笔管内侧抵住,无名指不能接触笔管和小指依次贴在中指的后面。
笔与纸面可以保持九十度,灵活性较大。
但缺点是对笔的控制欠严谨,笔管下半截有很大的空隙,不宜写较小的字。
平复执笔法,也是一种传统执笔法,是把无名指由里移动到笔管的外面,和食指、中指并列,小指贴在无名指的下面,这样就使掌心更加空虚。
捻管执笔法,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捏住笔管的笔头来写,是高捉笔管最高的限度。
这种执笔法局限性较大,对于缺乏书法的功力的人来说,难以掌握运笔的幅度,五指用力不均。
用它写大幅的行草那么较适宜。
揸管执笔法,揸笔也称提斗、抓笔,用大拇指夹住左边,其余四指满握住右边,用大拇指起抵拒作用,这适宜于写特大的字,如巨幅横匾、大型标语等。
执笔的上下问题也应注意,从前有人主张执得高,甚至执在笔管的顶端,叫“高捉管”。
毛笔入门知识点归纳总结

毛笔入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毛笔的起源和历史毛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写用具,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毛笔的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毛笔已经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唐代的毛笔书法成就尤为显著。
毛笔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不同材质和毛料的毛笔逐渐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二、毛笔的基本结构毛笔的基本结构包括笔杆、笔毛和笔眼。
笔杆一般由竹子、木头或塑料制成,形状有圆形、方形或多面体等,长度一般在10-40厘米之间。
笔毛一般以兽毫、羊毛、兔毛或狼毫为材料,有硬毛和软毛之分,也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笔眼是指笔毛插入笔杆的部分,其制作工艺对于毛笔的使用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毛笔的分类根据笔杆的材质、笔毛的款式和用途等,毛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主要包括宣纸毛笔、宣毫毛笔、羊毫毛笔、兰竹毛笔、楷书毛笔、行书毛笔等。
不同类型的毛笔适合不同的书法和绘画风格,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毛笔是很重要的。
四、毛笔的使用技巧1. 握笔姿势:毛笔的正确握笔姿势对于书写和绘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握笔姿势要自然舒适,以便于控制笔毛的力度和方向。
2. 力道掌握:毛笔书法和绘画需要灵活运用力道,控制笔毛的压力和速度以打造出不同的线条和笔墨效果。
3. 笔法训练:毛笔书法包括竖笔、横笔、撇捺等基本笔画,需要通过频繁的练习和模仿名家作品来掌握不同的笔法技巧。
4. 墨水使用:正确的墨水使用可以使毛笔的效果更加出色,控制墨水的浓淡和干湿度是毛笔书法的关键之一。
五、毛笔书法的入门知识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学习毛笔书法需要从基础开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书写基本功:毛笔书法的基本功包括笔墨纸砚四宝的使用,握笔姿势的训练,笔法的练习和书写的基本规范。
2. 字体练习:书写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练习对于提高书法水平和品味有着很大的帮助。
3. 名家作品欣赏:通过欣赏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可以提高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毛笔字基本理论知识

毛笔字基本理论知识1 、书法入门-执笔法笔、墨、纸、砚和字帖均已备齐,接着就是怎样临写的技法问题。
技法中首先接触到的是握笔及姿势问题。
第一节执笔法干任何事,只要使用工具,都涉及到如何拿工具的问题。
毛笔是书写的工具,你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必须了解握笔的方法。
因为握笔的方法正确与否,对写出来字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执笔有哪些方法?自古至今,执笔的方法五花八门,可以说应有尽有,据已故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从古画上书写者的执笔姿势考证认为,古人是用三指执笔法写毛笔字的。
因为那时候的人都盘腿坐在地上,也有双膝着地跪坐的,屁股坐在跪着的双腿上。
那时候没有板凳也没有桌子只有像茶几之类的机于,因为机子很低,写字时手都得悬起。
此法传到日本,一直沿袭至今。
到来代桌椅板凳开始大兴,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更,执笔方法也变为五格执笔法了。
宋代大书家苏东坡却仍用三指执笔,当时有人指出他执笔方法不对头,他却说“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就是说执笔没有一定的标准方法,只要手心虚空,执得灵便就行。
再如握管法,用手掌将笔杆整把地抓住书写。
撮管法是将五个手指的指尖并拢在一起,捏住笔杆的尾部书写。
古人执笔方法众多,但使用最广泛,也可以说普遍接受的是“按、压、钩、顶、抵”五指执笔法。
二、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派上用场,用“按、压、钩、顶、抵”的方法把笔执稳,使手指各司其职。
具体的握笔方法是:大拇指的第一书内侧按住笔杆* 身的一方,大拇指处于略水平的横向状态。
食指的第一节或与第二节的关节处由外往里压住笔杆。
中指紧挨着食指,钩住笔杆。
无名指紧挨中指,用第一节指甲根部紧贴着笔杆顶住食指、中指往里压的力。
小指抵住无名指的内下侧,帮上一点劲。
这样形成五个手指力量均匀地围住笔的三个侧面,使笔固定,手心虚空。
同样是五指执笔法,又因手格的张开和并拢、笔执在指尖处还是手指第二关节处而形成多种形式,古人称之为“凤眼”、“虎口”、“鹅头”等五指执笔的不同态势。
初学书法基础知识

初学书法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毛笔书法基本笔画:学习书法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笔画,包括横、竖、撇、
捺、点、提、钩等。
这些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和书法作品的基础。
2.字体分类:了解常见的字体分类,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每种字
体都有其特点和书写规范,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选择开始学习楷书,因为它结构规范、清晰易懂。
3.基本构造规律: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规律,包括字形的结构、笔画的顺序
和相对位置等。
掌握这些规律有助于书写准确、工整。
4.书法基本功练习:进行书法基本功练习,如直线、曲线、结构练习等。
通
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功,可以提高笔触控制和线条的流畅度。
5.临摹经典作品:学习书法可以通过临摹经典作品来提高自己的技巧和感受
书法之美。
选择一些经典的碑帖或名家作品,认真观察、模仿,并注重练习字体的结构和线条的流畅。
6.书法的气韵和意境:书法不仅仅是笔画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要追求气韵和
意境的表达。
通过练习和学习,培养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注重书法作品的整体美感和意境的呈现。
在初学书法时,建议寻找一位有经验的书法老师或参加书法班,能够获得系统的指导和纠正错误的指导。
同时,坚持练习和不断积累,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学习,逐渐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毛笔的基本知识

学写毛笔字之前,首先得准备必备工具,那就是古人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第一节毛笔一、毛笔的种类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
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一)硬毫笔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1.兔毫笔:兔毫笔历史悠久,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笔就是用兔毫制成的。
它是将笔干一头劈开数片,把笔头插入后再用丝线紧扎而成。
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两种。
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称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质软而毫健。
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
2.狼毫笔:这里的“狼”不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狼,而是黄鼠狼。
用黄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笔,弹性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3.鼠须笔: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以性能坚挺。
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兰亭序》的。
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二)软毫笔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
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1.羊毫笔: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
2.鸡毫笔: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
3.胎毫笔: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
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三)兼毫笔“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
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硬毫与软毫之间。
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
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
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
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以上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不同性能的笔用途也各不相同。
毛笔书法入门知识点总结

毛笔书法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毛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毛笔书法是与汉字一样悠久的艺术形式,它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毛笔书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域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形成了多种流派和体系。
著名的毛笔书法学派有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篆书等。
二、毛笔书法的工具和材料毛笔书法的工具主要是毛笔和宣纸。
毛笔的选材有黄鼠狼毫、羊毫、兼毫、狼毫等,不同的毫材用于书写不同的字体和风格。
宣纸是毛笔书法的专用纸张,用于练习和创作。
此外,还需要墨汁、砚台等辅助工具。
三、毛笔书法的基本功掌握毛笔书法的基本功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
基本功主要包括握笔、持笔、提笔、笔画、笔法等技能。
学习者要能够正确的握笔姿势,掌握毛笔的用法和技巧,熟练的运用笔墨,书写出端正、工整、美观的字体。
四、毛笔书法的字体和风格毛笔书法有各种不同的字体和风格,主要包括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篆书等。
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韵味,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字体和风格进行学习和创作。
五、毛笔书法的练习方法毛笔书法是一门需要长时间持续练习的艺术,学习者要进行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练习的方法主要包括模仿、临摹、练字、创作等。
通过模仿名家书法作品,临摹古代碑帖,练习常用字和词句,积累经验和功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六、毛笔书法的创作和表现在掌握了毛笔书法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之后,学习者可以进行创作和表现,书写出自己的作品。
创作的内容可以是诗词、名言、自己的感悟和心情等。
在书写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表现和表达,通过笔墨的描绘和表现,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审美和个性。
七、毛笔书法的欣赏和鉴赏毛笔书法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形式,学习者要通过欣赏名家书法作品,认识和了解毛笔书法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要注重对书法作品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
总之,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学习毛笔书法需要刻苦钻研,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够取得进步和提高。
毛笔字入门练习方法

毛笔字入门练习方法
要入门毛笔字练习方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了解毛笔字的基本知识:学习毛笔字的起源、书写工具、基本笔画和字体结构等基本知识。
2.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坐正身体,放松手臂和手腕,将笔握在中指和食指之间,保持适当的笔力。
3.练习基本笔画:毛笔字的基本笔画包括横、竖、撇、捺、点和提等,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基本笔画,掌握正确的毛笔字书写方式。
4.学习基本字体结构:学习常用的毛笔字字体结构,如楷书、行书、草书等,掌握字体的基本构造和特点。
5.模仿书写字帖:选取一本合适的书法字帖跟随练习,用毛笔按照字帖上的字迹进行模仿书写。
6.练习书写字词句:通过练习书写常见的字词句,逐渐提高毛笔字的书写技巧和速度。
7.提高笔画墨量控制:毛笔字书写需要控制笔画的挺拔和墨量的适中,可以通过
调节笔法和墨量来提高字迹的质量。
8.持之以恒、反复练习:毛笔字需要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得到进步,每天保持一定时间的练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如字帖、毛笔字教学视频和在线书法课程,以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要保持耐心和坚持,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取得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毛笔字之前,首先得准备必备工具,那就是古人称之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第一节毛笔一、毛笔的种类在挑选毛笔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毛笔的种类和性能。
毛笔的种类很多,笔头都是用动物的毫毛加工所制。
所以人们往往以笔毫弹性强弱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硬毫笔、软毫笔与兼毫笔三种。
(一)硬毫笔硬毫笔的笔毛弹性较大,常见的有兔毫、狼毫、鹿毫、鼠须、石獾毫、山马毫、猪鬃等。
1.兔毫笔:兔毫笔历史悠久,在长沙出土的战国笔就是用兔毫制成的。
它是将笔干一头劈开数片,把笔头插入后再用丝线紧扎而成。
兔毫又分紫毫和花白两种。
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又称箭毫)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质软而毫健。
花白比较挺利,不如紫毫柔软。
2.狼毫笔:这里的“狼”不是动物园里的那种狼,而是黄鼠狼。
用黄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笔,弹性比兔毫笔稍软,比羊毫笔硬,只是质较脆,不耐摩擦。
3.鼠须笔:鼠须笔是用老鼠的胡须做成,所以性能坚挺。
相传东晋王羲之就是用鼠须笔写《兰亭序》的。
其他硬毫笔,如山马毫、石獾毫、猪鬃笔等,笔性特别坚硬,一般初学者尚未掌握运笔归规律,不易选用。
(二)软毫笔软毫笔的弹性较小,较柔软。
一般用羊毫、鸡毫、胎毫等软毫制成。
1.羊毫笔:羊毫笔是用山羊毫制成,其性能软于紫毫笔,由于羊毫较细、较长,适宜于写大楷及擘窠大字。
2.鸡毫笔:鸡毫笔是用雄鸡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软于羊毫。
3.胎毫笔:胎毫是初生婴儿的头发,其性能极柔软。
南朝萧子云(487-549)就使用过胎毫笔,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三)兼毫笔“兼毫”,顾名思义是兼而有之的意思。
亦即以硬毫为核心、周边裹以软毫,笔性介于硬毫与软毫之间。
一般将紫毫与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
比分“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
也有用羊毫与狼毫合二为一制成的兼毫笔,以尺寸的大小分“小白云”、“中白云”、“大白云”。
也有在大羊毫斗笔中加入猪鬃,以加强其弹性。
以上硬毫、软毫、兼毫三种不同性能的笔用途也各不相同。
宋以前的书家大多用硬毫笔书写,到明清,书家写的字越来越大,笔也有硬毫笔转为羊毫笔。
因为羊毫较长,宜于制成大笔写大字。
大致上写行书、草书一般用硬毫笔比较爽利,便于挥洒,易于起倒得势:写楷书、隶书、篆书用软毫笔,易于滋润饱满。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既可以用硬毫笔来写楷书写篆书、隶书,也可以用羊毫笔来写行草。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就用长锋羊毫笔写草书,既能写的刚健挺拔,又能柔韧涵蕴。
由于笔锋长,蓄墨多,蘸一次墨能写好几个字,易表现字与字之间连绵不断的气势及墨色浓淡枯湿的变化。
又因为长锋羊毫笔柔软且长,东汉蔡邕说:“笔软则奇怪生焉。
”故容易产生变化无穷、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但是,羊毫笔柔软,特别是长锋羊毫笔,笔按下去后就趴下散开弹不起来,难以掌握。
这时候全靠书写者以运笔的技巧来调节笔锋,而硬毫笔比较好使,由于它的弹性强度大,笔压下去再提起来时,笔锋能回复到原来凝聚的状态,所以起倒自如,颇为得心应手;但由于笔毫较硬,极富弹性,笔画又会显得过于锋芒毕露而圭角丛生,这是硬毫笔的弊端。
总之,用羊毫笔要写出刚健挺拔的字来,用硬毫笔要写出平和柔韧的字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事。
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一开始就用硬毫笔,运笔无需多少技法比较省事,因为笔会帮你大忙,但久而久之,你就只能使用硬毫笔,一旦拿起羊毫笔来顿感寸步难行。
相反,如果你初学时即用羊毫笔来练字,虽说开始时难度大一些,必须用提按换锋的方法才能写出合格的笔画来,但也因此而学会了使用软毫笔的方法,随着联系时间的增加,慢慢就会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这时候你如果拿起硬毫笔来写,会感到轻松好使。
古人对于笔的使用也有很多经验之谈。
认为初学时不易买很好很昂贵的笔,而主张使用劣笔,因为你如能用劣笔写出好的字来,用好笔就会更称手,写的更好。
相反,如果一上来就用很好的笔,一辈子就只会使用好笔,一旦遇到差一点的笔就写不好字了。
当然也不能用太差的笔来练字,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会增加难度。
初唐大书家欧阳询就有“不择纸笔,皆得如志”的记载,备受同时代的虞世南的称道。
另外,从经济角度来说,正宗的狼毫笔很贵,好的“大兰竹”要卖一两百元一支,而普通的羊毫笔只要两三元,稍好一点的五六元一只足矣。
而且狼毫笔因为笔毫硬,容易磨损,使用时间不畅,而羊毫笔软且经久耐用。
初学者还是买一只羊毫笔经济实惠。
在买笔之前还要了解一下毛笔的型号。
毛笔因型制的不同又分小楷、中楷、大楷,再大就是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
由于各个笔厂的名称、牌号的不同,大小也各不相同。
初学者可以买一支长锋羊毫笔,笔锋长度在四五厘米左右,直径在一厘米左右,这样的毛笔可以写七厘米见方的大楷字。
对于刚学毛笔字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二、选笔的窍门古人对毛笔的要求很高,必须符合“尖”“圆”“齐”“健”四项标准,称之为笔有“四德”。
尖,指笔头要尖,也就是笔毫凝聚在一起时要锋利。
圆,指笔的四周遥远壮饱满,成圆锥状,不可在某一弧面上有缺陷或凹槽,不然的话,写到这一面时笔画就会出现缺角,不够圆满。
齐,指笔发开以后,笔毫的长度要内外一致。
检验的方法是,将发开的笔用手指把笔毫捏扁,使笔尖如油画笔似的呈扁平状,这时可清晰的看清笔毛的长度是否一致,好的笔应该齐平划一,书写时齐心合力,笔画圆满,起倒自如。
差的笔笔毛往往高低参差,书写时在转折挑剔或出锋处常有笔毫露在笔画之外,古人称它为“贼毫”。
健,指笔毫要有弹性,笔力挺健。
笔按下去,笔毫铺开;笔提起来,笔毫自然回复到凝聚状。
差的笔按下后就聚不起来,说明杂毛多,笔力不健。
我们在选笔时,理所当然要选具备“四德”的笔,但实际上柜台里拿出来的笔,笔毛都用胶水联合在一起,因此只能检查笔的“尖”和“圆”,至于“齐”与“健”,只有待笔发开来以后才能检查。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笔锋是否尖,因为胶过的笔都是尖的,这时就不能选太尖的,因为过于尖细恐怕是几根尖毫胶过的结果,说明笔毫的锋不够齐。
我们应该慢慢转动笔杆,仔细检查笔的外围笔毫是否每根均由根部一直到锋尖,其笔锋是否由每根笔毫共同凝聚而成。
当然,我们也不能选笔锋已秃的毛笔,如果新笔已经很秃了,等笔发开就更是秃笔一支。
我们在转动笔杆的同时要检查笔毫的周围是否圆满,有无缺陷或凹腹。
另外也得仔细检查笔毫是否细,是否挺直。
如果笔毛弯弯曲曲,又很粗糙,说明笔不好,待笔发开以后,笔毫会弯曲交错,笔锋不可能挺拔,笔腰会往外鼓,俗称“大肚子”,书写起来就缺乏弹性,不够劲健。
好笔的笔毫根根挺直,能万毫齐力,笔就劲健。
此外,我们尚可检验的就是笔杆是否圆直,可将选中的笔在玻璃柜台上滚动一下,若滚得很圆很匀,说明笔杆圆而且直,若是滚动时笔有节奏的打浪,说明笔杆不圆不直。
这种笔在运笔转换方向时不够灵活。
三、新笔的使用新笔使用前要把笔头上的胶水泡开,这叫“发笔”。
发笔时切忌用开水烫。
因为开水一烫笔毫会弯曲变形。
应该用温水浸泡,令其慢慢的自然发开,切不可性急的将新笔用力揿压,这样会把笔毫折断,使用时会脱毫掉毛,影响毛笔的使用寿命。
对待考究的好笔更应爱惜。
为了不让其笔锋应接触盛水容器的底部而受损伤,可以设法让笔空悬在水中,让其自然溶开。
也有人主张笔不要全部泡开,只将笔毫发开三分之二,意欲纯用笔的锋部,使其富有弹性。
但这就使长锋笔变成短锋笔,大楷笔变成小楷笔了,蓄的墨相应减少,不利于挥洒,故应将笔毫全部发开,然后将笔提出水面,用手指将笔上的胶水轻轻的顺着笔毫往下挤压干净,再把笔浸入水中,来回轻轻晃动使笔中的胶水全部融于水中。
切忌用力摇甩,更不能笔锋朝上对着自来水冲,这样会伤笔。
待笔上的胶水洗净后就可蘸墨书写。
掭笔蘸墨也有讲究,一般将毛笔倾斜,使笔毫锥面接触砚面,然后顺着笔毫方向掭笔,并不断转动笔杆,边掭边转,把笔毫掭齐掭尖,使其成圆锥状。
切忌倒行涅逆施,逆着笔锋捣笔。
如果嫌笔中墨汁太多,可在砚边上刮去些,使笔中的墨汁适宜,到掭尖掭圆为止。
四、写完字后毛笔的处理不少初学者做事马虎,写完毛笔字把笔一甩就不管了,这是很不好的习惯。
因为墨汁里有胶水,要不了多久笔就胶死变硬,如果这时笔毛恰好是开叉的或者弯曲的,干硬后再用,笔毫仍然是开叉的或弯曲的,再也回不到原来挺直的状态。
笔用完后也不能泡在砚台里或浸在墨汁瓶里,否则时间一长笔锋会变形,再也回复不到圆锥状态。
毛笔用过之后一定要将墨汁洗干净,像发笔一样在水中轻轻晃动,待笔洗干净后把笔提出水面,将笔中的水抹净,将笔毫抹直抹尖,如新发时那样使笔毛长期处于挺直的状态,然后将笔悬挂起来,笔尖要自然垂下,让其阴干。
一般情况下也不要使用笔套,因为毛笔往笔套里插的时候,笔毫容易被笔套挤压得变形或折断。
常用的小楷笔,因使用频繁老是洗笔也麻烦,往笔套里一插很方便,笔套的口径一定要大于毛笔的直径。
有人爱将洗过的笔往笔筒里一插,笔尖朝上,笔中的水会往笔根淌,久而久之会烂根、脱毛。
因此最好还是洗净后悬挂起来。
写过字后未洗笔,墨已干在笔毛上,再使用时像发新笔一样用温水慢慢发开,发笔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第二节墨一、墨的种类选择墨是写毛笔字的黑色颜料,古时候以矿物质氧化锰为墨,叫石墨。
汉以后开始用松烟造墨。
宋以后开始生产油烟墨。
(一)松烟墨油烟墨是用松树枝熏出来的烟灰掺以动物骨胶捣制而成。
由于骨胶会腐,故配以麝香、冰片、猪胆等药材防腐,并能解胶而增强墨的渗透力。
(二)油烟墨油烟墨是用猪油、桐油(现在多用煤油)熏出来的烟制成的。
油烟墨,色黑而有光泽;松烟墨,色黑而沉着无光。
墨的质量也有优劣之分。
好的墨要求质细、胶轻、色黑、声清。
质细,指墨锭内无砂子杂质,烟质细腻。
胶轻,指骨胶不能太多。
胶重了,稍一研墨已很稠,但书写时笔画不黑,还滞笔。
好墨胶轻,磨不多时色已黑,又书写流畅。
色黑,指墨色要黑,若泛紫光则更佳。
声清,是指磨墨时听不到研墨的声音,说明墨无杂质。
另有一说是指敲击墨锭声音很清脆,说明胶轻。
具备以上这些优点的好墨由于胶质不多,故比较脆,容易跌断,因此要注意保存。
二、磨墨的方法先在砚池里放少量的清水。
水多了,磨墨时容易晃出砚池,墨锭浸泡在水中也会使墨汁变松软而出现小墨块屑,一旦溶于墨汁里会影响磨墨的质量。
如果写大字需墨量多,可分几次研磨,将磨浓的墨汁倒入别的容器,再在砚台里加些清水继续研磨。
磨墨时注意将墨锭捏正、抓平,重按慢磨,不能图快,要顺时针方向沿着圆砚的边壁画圆圈,研磨范围要大一些,不要在砚池的中心小范围的研磨。
磨墨时要求手臂悬起,与桌面平行,手执墨锭犹如执笔姿势,要用腕和臂的运动来磨墨。
如果将手臂搁在桌上,只用手腕和手指的转动来磨墨,墨锭会被磨出一个斜角来。
磨墨是练习写字基本功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用正确的方法磨墨,等于在练习画圆。
经常磨研,习惯成自然,拿起笔来就会画出一个很圆净而且粗细一支的圆圈来,这对以后写字,特别是写草书非常有利。
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曾以楹联“读书真事业,磨墨静功夫”鞭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