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智能化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智能化工程施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资源和降低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定义、目标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定义智能化工程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引入智能化技术,通过自动化、无人化、远程控制等手段,实现施工作业的高效率、高精度、高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一种工程施工模式。

三、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目标1.提高施工效率智能化工程施工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施工作业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智能施工设备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和作业错误,提高施工速度和精度。

2.减少人力资源传统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而智能化工程施工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无人作业,实现了对人力资源的节约,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施工周期。

3.降低成本智能化工程施工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无人化作业、智能控制系统等,减少施工中的资源浪费和材料损耗,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4.提高施工质量智能化工程施工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和效率,还可以通过智能化设备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提高施工质量。

智能化施工设备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5.安全管理智能化工程施工可以通过引入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和安全控制设备,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安全管理水平。

智能化设备可以及时检测到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应用领域智能化工程施工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地铁、港口等工程领域。

例如,在建筑施工中,可以应用智能化施工机器人、智能化测量仪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在道路施工中,可以应用智能化路面铺设机器、智能化标线设备等;在桥梁施工中,可以应用智能化梁场设备、智能化测量仪器等。

五、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的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目标和要求。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系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传感技术,实现对设备、设施、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在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和高质量的使用效果。

二、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1.需求分析: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确立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功能、数据库要求等。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结构、工程量、施工周期等。

3.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可靠。

4.测试与调试: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系统的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系统各个部分的正常运行,并进行性能测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安装与布线: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设备的安装和布线工作,并确保每个设备的接线正确,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6.程序编码与开发: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进行软件程序的编码和开发,包括系统的前端界面开发、后台数据处理等。

7.数据库建设:根据系统的数据库需求,搭建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库的设计、数据表的建立等。

8.系统联网与测试:在系统搭建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联网测试,确保系统在各个终端能够正常运行,并进行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终端设备。

9.用户培训与验收:在系统交付前,进行用户的培训工作,使用户能够熟悉系统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并进行系统的验收工作,确保系统的使用效果符合用户的要求。

1.严格选择合作伙伴: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合作伙伴时,应对其技术实力、施工经验、相关证书等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合作伙伴具备施工智能化系统的能力。

2.质量控制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建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对质量控制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并且建立科学、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智能化工程在施工领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旨在借助先进的技术,提高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智能化工程的概念,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提出一种可行的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2. 智能化工程的概念和特点智能化工程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智能化工程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2.1 数据采集和分析智能化工程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2 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应用智能化工程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执行重复、高强度和危险的工作任务,如搬运、焊接和拆除等。

这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2.3 联网和远程监控智能化工程借助物联网技术,将各个设备和系统联网,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2.4 人工智能和自主决策智能化工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学习和优化算法,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自主决策。

例如,智能化施工机器人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和环境情况,自主调整动作和作业方式,提高施工质量。

3.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3.1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工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利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模拟和优化。

3.2 施工过程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和摄像头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将监测数据与预定的施工计划进行比对,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3 自动化设备应用智能化工程中,可以运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执行一些重复和机械性较强的工作任务。

例如,利用自动化搬运设备进行材料运输,利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

3.4 数据管理与分析智能化工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析。

完整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

完整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

完整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
一、智能化施工组织的现状
智能化施工组织是当今施工现场质量的重要因素,它从细节处理出发,以高质量的施工内容和过程实现质量目标,提高施工效率,进而节省施工
成本,更快更安全地完成施工。

智能化施工组织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质量完整性和
高效率。

一般来说,智能化施工组织的方案包括施工管理、施工技术支持、领导和控制、监控、项目服务、施工现场管理和安全管理。

1.智能施工管理
智能施工管理是智能施工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智能施工的关键手段和
基础。

智能施工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项目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进度,增加施
工安全性,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改善施工环境。

通过智能施工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控制施工,提
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更好地支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技术支撑
技术支撑是智能施工组织的关键组成部分。

技术支撑的目的是为不同
施工工艺提供解决方案,让施工质量更高,施工环境更好,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支撑的形式包括: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智能化各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化各系统施工方案

智能化各系统施工方案
一、监测中心设计方案
1.监测中心布局
该监测中心应配置在室外、室内或半室内环境,环境温度应在-
20℃~50℃之内,湿度要求在20%~90%RH之间,选择安装位置时要尽量避免来自火灾,防止湿气潮湿,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染毒,避免有磁性的或有热量的设备设施。

2.监控中心结构
该监测中心应具备电源配电、空调设备、管理系统、摄像头和探头、信息传输、视频联网、监控软件等系统,保障安全可靠的监测系统运行。

3.电源设备
该监测中心应配置备品备件,设备元件能实现自主的上电、下电、定时开关机等功能,保障监控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

4.空调设备
该监控中心应安装空调设备,采用冷却和通风的方式,使内部环境恒温,保障设备运行稳定,具备自动控制功能,防止过度冷却或温度过高,保证室内机房环境温度在-20℃~50℃之间。

5.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是监控中心的核心系统,它是一个集中管理系统,可实现设备远程参数设定、远程监控、统一调度、故障报警等功能,可将管理中心的各种资源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中,可实现资源共享和集中管理。

6.摄像头与探头
监控中心应配置摄像机探头。

智能化施工方案范文

智能化施工方案范文

智能化施工方案范文
一、智能化施工方案
1、建立智能化施工管理体系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套智能化施工管理体系,把智能化施工工作内容分解为市政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施工管理等几大模块。

它负责施工计划、施工报告、现场检查、总结分析、监督调度等工作。

2、引进智能化设备
进行智能化施工之后,应当积极引进相关智能化设备,例如无人机、智能手机等,它们可以有效地增强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成本,以满足施工需求。

3、建立智能化施工监测平台
为了对施工进行实时监控,我们可以建立智能化施工监测平台,实现视频实时监控、实时数据采集等功能。

平台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施工数据展示出来,方便管理部门对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4、构建智能化施工应用程序
我们还可以建立智能化施工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上安装该程序,以便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程序中还可以嵌入任务分配、资金管理、施工过程审核等功能,实现智能化施工。

5、实施智能化施工。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一、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的定义及目标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分析、自动
控制、信息共享等手段,实现施工现场的自动化管理,使在施工过程中信
息流动更加及时、准确,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成本,从而提高施
工质量和现场管理的综合效率,也是智慧城市、智慧建筑发展的重要节点,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推动建筑投资落地,为实现施
工现场科技创新,建立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有助于实现建筑行业施工
智能化,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改善施工质量,提升施工现场的
综合安全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施工质量的智能化控制,实现智慧管理等目标。

二、技术原理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服务器
服务等技术,采集施工现场的在线实时数据,利用诸如机器学习、大数据
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多样技术工具,在云端对施工现场的实时
数据进行智能监控分析处理,并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机械、构件等实时信
息进行实时采集,实现施工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
-音频视频系统:包括背景音乐、公共广播、会议系统等。
2.系统设备安装
-依据设计方案,安装各类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
-确保设备安装位置合理,便于维护和操作。
3.软件开发与部署
-定制开发智能化系统管理软件,满足项目特定需求。
-完成软件的测试、优化、部署及用户培训。
四、技术要求
1.系统设计应遵循模块化、可扩展性原则,便于未来升级与维护。
(5)智能照明系统:安装智能照明设备,实现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
(6)背景音乐系统:安装音响设备,调试音质效果,满足项目需求。
3.软件开发与实施
(1)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软件定制开发。
(2)搭建软件测试环境,进行软件测试与优化。
(3)软件部署与培训:将软件部署到项目现场,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确保软件的正常使用。
4.系统调试与验收
(1)组织各系统调试,确保系统功能正常运行。
(2)开展性能测试,评估系统性能指标。
(3)组织专家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4)完成验收报告,提交相关部门审批。
五、施工保障措施
1.质量保障措施
(1)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合法合规。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3.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确保智能化系统的长期有效性。
本智能化工程施工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严谨、细致的指导,要求全体施工人员严格遵守,确保工程按期、高效、优质完成。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为用户打造一个智能、舒适、安全的居住与工作环境。
2.采用成熟稳定的智能化技术,确保系统长期可靠运行。
3.设备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互换性。
4.软件开发应遵循行业标准,确保数据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书(一);1 编制说明1.1 编制原则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主要生产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诸多方面的施工保障措施等均遵循科学严谨、细致、实用、合理的原则,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有关资料的内容而编制的本设计是该工程施工中必备文件,也是工程技术资料的组成部分,旨在保障本工程保质保量、安全施工,达到质优、按期、顺利完成的目的的综合阐述。

1.2 关于施工工期及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全部竣工的施工工期考虑编制的,其施工项目范围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家庭智能控制子系统、三表远程抄送子系统、馆区巡更子系统、一卡通消费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设备集中控制子系统、电子公告牌子系统、物业计算机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馆区宽带局域网子系统、有线电视子系统、电话子系统。

总工期大约475 天(开始施工日期由甲方决定)。

1.3 关于工程进度本设计中所考虑安排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将来以甲方要求的工程总进度、以及甲方有关的工程(主要是室内工程)总进度为依据进行设计,工程总计划及工程施工进度也是按前面施工队进度进行设计,便于及时地指导工程施工进度。

1.4 备注说明本计划因限于各种可能潜在因素的影响,在考虑安排选择施工方案与方法,施工程序、工艺流程、工期计划、质量技术、安全保证措施以及未尽事项等方面难免有遗漏、谬误之处,有待以后予以详细地修正、补充、完善,使其成为本工程施工中必须的指导性文件2 编制依据1. 内蒙古博物馆智能化工程招标书2. 内蒙古博物馆平面图3.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4. 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5.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6.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J16-87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9. 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1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899712.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GYJ26-8613. 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1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15. 防盗报警控制器材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9016.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17.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0408.1-8918. 防雷及接地安装工艺标准322-199819. 金属线槽配线安装工艺标准313-199820. 钢管敷设工艺标准305-199821. 建筑电气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533-19962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 89:9723.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规范》3 工程概况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路与新华东街东端元和花园交叉处,与内蒙古乌兰恰特建筑毗邻,构成同一个建筑群。

主馆建筑面积约52169平方米,高6层50米。

其建筑造型新颖,内部布局合理,设施设备先进。

由陈列展厅区、文物库房区、观众服务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及多功能厅等部分组成,具有强烈的现代博物馆功能意识。

建成后将跻身于国内省级一流大博物馆行列,是自治区各族人民重要的参观游览场所,是向全国全世界人民展示和宣传内蒙古历史文化的窗口。

本次工程主要包括3 大类共13 个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区域智能控制子系统;馆区巡更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一卡通消费管理子系统;停车场管理子系统;设备集中控制子系统;电子公告牌;物业计算机子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馆区宽带局域网子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子系统。

4 业主的配合条件4.1 施工前的配合要求在施工前,施工工程中需要必备的施工条件,如:仓库、施工办公室、施工用水用电等辅助办公及施工设施,这就需要业主来配合我公司,安排部署、落实到位。

我们建议要求仓库面积不小于150 平方米,建立在馆区中心或易管理的地方。

另需要 1 间办公室用作智能化系统工程办公之用,满足基本要求即可。

施工用水电建议在施工工地的每栋楼提供一个接点,我公司将安装相应的水电表,提供施工工地现场用电、用水。

4.2 施工期间的协调工作首先,在施工工程中必须要和土建工程紧密配合,完成水平子系统线管预埋的铺设工作;其次,由于装修工程直接影响室内家庭智能设备的安装,因此需要业主协调好装修工程的装修时间,协调装修工程和弱电工程进度。

4.3 不可预见的协调在整个施工工程中,都存在着和各施工单位不可预见的协调关系,也存在着一些不可抗的因素。

这都需要业主或甲方监理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

5.基础工程搭建博物馆内的网络及布线系统,作为本工程的基础工程,也是本工程的重点工序之一。

按照施工设计方案的规范要求,根据公共办公区域电信布线标准ANSI/TIA/EIA-568-A 或B(由甲方决定,默认为A 类标准)标准对各系统线缆进行铺设,并保证线缆的通路。

各公共部分采用镀锌铁管的布线方式、各层公共部分采用金属线槽的布线方式,线缆经各层的弱电井出来后通过吊顶的金属线槽,经天花镀锌管线槽入室,沿墙面内预埋的镀锌管线槽按照施工图纸指定的位置将线缆铺设到位。

区域之间网络系统通过六芯室外多膜光纤连接。

1. 闭路监控系统闭路监控子系统在园区内通过PVC 管敷设,主要为75-5 视频线,电源线采用就近接用的方式,如果为带云台摄像机则还需要一根控制线。

2. 可视对讲子系统可视对讲子系统配线时,某某公司根据线长和系统的负荷以及建筑物内布局和电气、电磁情况来灵活设计。

单元系统中干线视频线采用SYV75-5,当线长超过100 米且增益达不到1Vp-p 时,增加视频放大器;单元系统中户线视频线采用SYV75-3,当线长超过50 米时,则采用SYV75-5;连接管理中心视频线采用SYV75-5 或SYV75-7。

信号线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线经,一般全部采用RVV 4 芯信号线,考虑门禁的情况下,采用RVV 6 芯线或8 芯线。

电源线可根据传输距离计算电压衰减值。

一般情况下,电源线可与信号线相同规格。

布线注意事项:布线要按照建筑电气弱电系统的相关标准来设计。

楼宇可视对讲系统特别强调以下注意事项:视频线和信号线严禁与强电线包括AC220V 连在一个层内或一个线槽、桥架内。

严格意义上,也不能走同一个线井,如无法分开走线井,也应间隔60cm以上;视频线和信号线尽量不要与有线电视、电缆、电话走同一通道,如无法分开,信号线要用屏蔽线(RVVP)布线;信号线也不能与其他系统的开关电源走同一通道。

3. 电话子系统办公区域电话配线系统在每个梯口的竖井内设置电话分线箱,室外电缆引入处设置两个100 对电话分线箱或3/2 个50 对电话分线箱(3 个单元以上采用2 个100 对电话箱,3个单元采用3 个50 对电话分线箱,2 个单元采用2 个50 对电话分线箱),经电话分线箱将电话线引入住户的电话插座上。

内部电话管线的设计,内蒙古博物馆内部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其弱电井内上升管路采用规格为100*50*1 的金属线槽,楼层平面配管采用直径为20 毫米的PVC 管,安装方式为暗装,到用户终端后墙埋至各住户的墙上终端盒。

标记公号电话大对数线缆直接接入电话控制中心指定的机柜内,将其直接打在110 配线架上,标签纸使用白色标签纸标记清楚局端入口电话;由电话控制中心到配线间,配线架标签的颜色为灰色。

工作区线缆接入110 配线架标签纸颜色使用橙色标签纸/语音采用蓝色标签纸,标注清楚插接的标注号码或相对应的房间号。

4. 馆区智能化系统NDT 是馆区智能化系统的核心,作为一个高科技产品,其安装和调试必须按标准的程序分步实施。

任何不按标准实施的操作,都可能造成NDT 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或后期无法维护。

所以要求,所有NDT 系统的室内布线部分,必须严格按以下标准步骤执行:1) 布线前的准备工作需准备的工具及附件:《NDT 外接设备端口分配表》、智能化系统室内施工图、万用表、剥线钳、改锥、电工刀、绝缘胶布、透明胶、标签、玻璃胶、电钻、铁锤、四芯电话线。

A) 端口分配将NDT 的20 个接口,按标准《NDT 外接设备端口分配表》做出分配规划。

此表作为NDT 重要的原始资料,一份电脑存档,一份现场施工。

两份均应妥善保存,以便NDT 的调试和维护有据可查。

注:1-16#为标准输入端口,可按需要分配给各类探测器,计量表等信号采集设备;17、18 为12V 直流输出端口,可分配给警灯、警号等12V 输出控制设备;19、20 为继电器输出端口,分配给电气设备控制器用,通过电气设备控制器来控制设备。

B) 标签制作按上一步做出的分配表的编号,制作两份相应的线头不干胶标签,以在布线施工时标识线路使用。

C) 芯线定义根据购买电缆的色组,定义各条芯线的功能,填写《NDT 外接设备端口分配表》相应的芯线定义栏。

同一工程芯线定义必须保持一致。

2) 现场布线施工1. 土建开槽A. 底盒墙洞开挖水平距大门门框、底端距地详见设计图纸。

挖墙尺寸:高:290mm,宽:255mm,深:110mmB. 按图纸指定走线路径开槽,在离NDT 外接设备的安装位置最近的地方,挖标准86x86 暗埋底盒安装孔。

若是家电控制器的出线端,则该暗埋孔位置应水平紧靠将控制的强电输出插座暗埋孔位置,要确保强电插座的火线能以最短的长度进入控制器底盒。

注:若图纸未标明详细走线路径的,应由布线工程师现场标示,并作出书面记录,方可开凿。

走线路径应尽量沿墙阴角线,且水平走线一定不能低于门、窗的上框高度,绝对禁止墙下角或地埋走线。

2. 埋管及设备端底盒予埋A. 底盒组装a. 用自攻螺钉装上电源和转接板拖架,固定;b. 装上底盒定型铁条;c. 装上底盒盖板;B. NDT 底盒暗埋将底盒水平固定在墙洞内,若墙厚度不够,须将墙挖通,则在底盒背面应加丝网再抹墙料。

底盒正面盖板则都应加丝网再抹墙料固定。

底盒边缘应与墙面相平,绝不能凸出墙面或凹进超过3mm,以保证NDT 面板能与墙良好结合。

C. 设备端出线底盒予埋将标准86x86 暗埋底盒安装固定在上一步骤1-B 所述暗埋孔内。

若该出口为设备控制器出线端,则该暗埋底盒应由NDT 产品提供商提供或由其指定型号购买。

D. 埋管根据走线路径,沿槽予埋PVC 管,PVC 管必须全封闭予埋,在管的两端(NDT 底盒端和设备出线盒端)须使用缩结封闭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