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中考复习

熟悉而陌生的力重点、难点突破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物体就一定存在力的作用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2、如图,电灯静止不动,则灯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天花板B、地球C、电线D、灯罩3、脚踢球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脚是施力物体,所以不受力的作用B、脚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C、脚受到的力的施力物体是球D、脚踢足球的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同时发生4、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向上抛出的排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C、空中飞行的蜜蜂不受重力作用D、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5、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6、打出去的篮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A.手对球的推力 B.重力 C.不受力 D.手对球的推力和重力7、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砂以方便路人的行走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松一些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块等物垫在车轮下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8、知识价值的体现之一是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许多可以避免的事故。
在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A.车未停稳,请勿下车 B.在地铁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C.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驾驶 D.不要在太阳光下看书9、关于摩擦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总是有害的B、摩擦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C、摩擦的利大于弊D、有害摩擦是可以设法减小的三:综合训练1、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熟悉而陌生的力试题

沪科版物理2021中考复习专题?熟悉而生疏的力?一:知识点梳理1、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挤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力也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体间里的作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另一种是物体间不直接接触而产生的力,如物体间的吸引、排挤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这个物体施加力。
换句话说,产生力的物体,即是施礼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描绘:〔1〕力的三要素: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所以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说明或者描绘一个力时,必须指明这个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字母N来表示。
1N的力大约是我们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的方向,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3、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
实验室中常用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刻度盘、指针组成的。
工作原理:弹簧在一定的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伸长的长度跟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因此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刻度线的分布是均匀的。
正确使用方法:〔1〕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
〔2〕认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读书快速准确。
〔3〕测力前要观察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假如没有对齐,先要校零。
〔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5〕使用时,最好轻轻地拉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在外壳上。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教案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相互性、矢量性和守恒性。
3.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3.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5. 力的矢量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 力的守恒性:在封闭系统中,力的总和保持不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相互性、矢量性和守恒性。
2. 难点:力的相互性、矢量性和守恒性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familiar 的例子(如拉扯一张纸条),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分类:分别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并通过实例展示其特点。
3.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实例。
4. 讲解力的相互性:介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其原理。
5. 讲解力的矢量性:讲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概念,并通过图形或实验进行展示。
6. 讲解力的守恒性:通过实例,解释在封闭系统中力的总和保持不变的原理。
7.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活动:1. 设计力的相互性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现象。
2. 进行力的矢量性练习:给学生发放力的矢量图,要求他们标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ppt课件【第6课时】熟悉而陌生的力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
名称 定义 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 静摩 体接触,存在相对运动 擦力 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 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 滑动 滑动 时受 摩擦 体表面上________ 力 到的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 滚动 摩擦 体表面上滚动时受到的 力 摩擦力
计算
方向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续表)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做__________ 。
说明:①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质量是否均
作 用 点 匀有关;②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 几何中心 上;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 它的____________
体上,比如空心圆球、圆环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考点1 定义
单位 产生 条件 三要素
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作用
________( 牛顿 符号: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①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物体间必须有____________( 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 触) ________ 大小 、________ 方向 、__________ 作用点
归类示例
考点聚焦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注意] 弹簧测力计只有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量 才跟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如果超出此范围,它就要损坏。 [易错点] 弹簧的伸长量不是弹簧的长度。 图 6-1 甲中弹簧在不受 力作用时(不计自身重力),其长度,即原长为 L0;图乙中弹簧受到拉 力 F 作用,其长度变为 L1,则ΔL=L1-L 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中考物理复习 专题五:第1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 课件

考点2:力的描述
命题点:(1)力的三要素;(2)力的单位(3)力的 示意图。
力的三要素 单位
力的__大__小__、_方__向___、__作_用__点__ 力的单位是__牛_顿___,符号为_N___
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 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 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 一个箭头表示力的__方__向__,线段的 起端或终点表示力的__作__用__点____,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__大__小___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加润滑油等。
考点1:力
考点透析
命题点:(1)力的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
定 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作__用___产生条件源自①至少有__两__个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__作__用___(注意 物体间可以不接触)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形__状_____; 力的作用效果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__动__状_态____
力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相__互__的___,发生力的作用时, 一个物体既是_施__力___物体同时又是_受__力___物体
【例1】(2016•成都)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 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 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 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 状态
使用 避免弹簧与外壳发生_摩__擦___;③读数时视线
计
要与刻度面_垂__直__,如果指针不在整数刻度,
要进行估读
注意事项 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例3】(2016·枣庄)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 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 平向右拉伸弹 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 正确的是( )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课件二

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5
自学检测: 课本122页 本章练习:2、3、4
6
强化补救练
1、(湖北荆州)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 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C
A.0NB.2NC.4ND.8N
2、(08青海)如图3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 体在水平面上匀速向右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熟悉而陌生的力
复习二
复习目标
• 1、能复述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原 理、结构、用途及使用方法。
• 2、熟记重力的定义、方向、作用 点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 3、熟记摩擦力的分类、影响滑动 摩擦力因素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 法。
复习指导
• 1.依据课本,参照知识网络 熟记有关知识点
• 2.自学时间8分钟 • 3.不看课本回答有关问题。
知识网络
弹力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用途 结构 原理
使用方法
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竖直向下
作用点 静摩擦力
大小 方向
Hale Waihona Puke 摩擦力大小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滑动摩擦力 方向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自学检测:
• 1.在自行车的构造中,利用增大摩擦力的是(C) A.车轮制成圆形B.在车轴上加润滑剂C.车把手套上
的花纹D.车轮轴上装有滚动轴承 • 2.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B)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B.火箭升空中火
为该_物_体_3_受._6_到__的_N摩。擦当力弹为簧__测__力_计_3_.的_6_示N。数增大为4N时,
C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六章熟悉而陌生的力目录:狙击知识点狙击考点狙击知识点知识点一力1.力是__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__;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__的,所以施力物体本身也是_ 受力物体 __。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 运动状态 _(指速度大小或方向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 形状 _。
3.力的三要素:力的__大小_、_方向___、__作用点__叫作力的三要素。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4.力的单位是_ 牛顿 _,简称:_牛_,用字母__N__表示。
5.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叫作力的示意图。
具体做法: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__ 力的大小 __,箭头表示_力的方向___,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____力的作用点_。
注意:手托起两只鸡蛋用的力约1 N;中学生的体重500 N。
知识点二弹力与弹簧测力计1.弹力是物体因发生_弹性形变_而产生的力。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_拉力_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__越大__。
3.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使用前要观察它的__量程_和___分度值___;指针调到_ 零刻线_处;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__ 同一条直线 __上,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
知识点三重力1.物体由于__ 地球吸引 ___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用符号__G__表示。
2.重力的大小:可用__ 弹簧测力计 _来测量。
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_ 质量 _成正比,即G =__mg,式中g是常数,在精确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g取_ 10 N/kg。
注意:一名中学生处于地球不同纬度重力大小一般不同。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_ 竖直向下 _,据此可做成__ 重垂线 _,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墙壁是否竖直等。
4.重心: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 _集中作用_在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作物体的重心。
中考总复习熟悉而陌生的力

的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注意: 线段的长短大致表示力的 大小 ; 箭头表示力的 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都可表示力的 作用点 。
(五)力的示意图 -- 在图上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用力提水桶
F F
用力推小车
用力按图钉
F
用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F
3、画出小车受到的拉力F1(与水平方向成300角)和推力F2 的示意图
F2
F1
F2
F1
在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 , 简称 牛 ,用符号 N 表示
。
牛顿
牛顿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 在力学、光学、天文学与数学领域有许多杰 出贡献。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 总结出了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 基础。 牛顿出身贫寒,14岁时曾因经济困难而 辍学在家,帮助母亲耕种。但他始终热爱学 习,酷爱读书和动手制作。上小学时他就做 了不少的风车、风筝、日晷、漏壶等实用器 械,受到同学和邻居的赞赏。1661年,牛顿 考入剑桥大学做工读生,其大部分时间也花 在实验方面。
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1N
用手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 1N 、 物理课本约为 5N 、
6N、 我们平时喝的600ml瓶装矿泉水约为
50kg的同学重 500N 、
弹力
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小孩坐在木板上, 手压弹簧,你观察的现象是什么?
物体的这种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 形变。
(一)弹力
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练 习
选择 )
2、只要有力存在,就一定( B
A B 只有一个物体存在 至少有两个物体存在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 考点训练: 考点1:力的概念 例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地球 B. 水桶 C. 绳子 D. 手 变式训练1: 1.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 A. 都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大小相同 D. 大小、作用点相同 2. 从运动员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铅球将( ) A. 只受到手的推力 B. 受到重力和推力 C. 只受到重力 D. 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3. 重490N的物体可能是( ) A. 一只兔子 B. 一个学生 C. 一只大象 D. 一艘轮船 4.(11·邵阳)观察下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C.力可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5. 坐在船上的人用浆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 人手作用于船浆上的力 B. 水作用于浆上的力 C. 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D. 浆作用于水上的力 6.以下给出的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在弯路上的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沿滑梯匀速下滑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事例是( ) A. 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 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 C. 从山上滚下的石块越滚越快 D. 用力拉弓,把弓拉弯 8.2010年的东亚足球四强赛中,中国队与韩国队的比赛进行到第62分钟时,中国男足队员邓卓翔连过三人杀入禁区,一脚冷静的弧线球绕过门将,直入球门后角,3:0锁定胜局。足球离开脚面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使足球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 邓卓翔和地球 B.足球和空气 C. 守门员和地球 D. 地球和空气 9.以下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了变化; ② 2
用力握弹性小皮球,皮球变形了; ③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④用力扳铁丝,铁丝弯曲了; ⑤用力压弹簧,弹簧变短了; ⑥撑杆运动员在撑杆起跳时竹竿变弯了。在这些现象中,属于弹性变形的是__________。 10.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它说明力还能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11.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4种形变
(甲) (乙) (丙) (丁)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3)在图甲与图丙的实验中,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____________法。
考点2:作图题 例1:在水平地面上有一小车静止不动,现用与水平面成30o角的40N的拉力向右上方拉小车前进,试画出这个拉力的示意图.
变式训练1: 1. 2.
3.画出一下情况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 小球随绳子摆动,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
抛出的小球在空中受到的重力 3
考点3:弹力 例1: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 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次 C. 使用前应校零 D. 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变式训练1: 1. 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 A. 量程10N,分度值0.2N B. 量程5N,分度值0.1N C. 量程15N,分度值0.5N D. 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2.小明用5N的力拉一弹簧,使弹簧伸长3cm;小芳用了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4.5 cm,则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N。
例2:张华、李明、王艳的、三个同学一起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得到了下表的数据,试分析: 拉力大小/N 0 4 6 7 9 10 弹簧的长度/cm 3.5 5.5 6 6.5 8 8.5 (1)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表中空格内填上相应的数据。(提示:表中第二行是弹簧的长度,而非弹簧的伸长。) 变式训练2: 1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注意: (1)使用前要使指针对准__________,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使用过程中所测力的方向必须与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条直线上。 (3)弹簧测力计所测力的大小不得超过__________。 (4)如图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_________(能或不能)直接用来测量力的大小,需要_________。若直接测力,所测力的结果比实际值偏__________(大或小) 考点4:重力 例1:某同学在研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时,分别把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算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质量m/kg 重力G/N 重力跟质量的比值/(N·kg-1) (1)在下表中填上所缺的数值。 0.10 1 (2)实验和计算表明:物体受到 0.20 2 的重力跟它的质量________; 0.30 3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________。 变式训练1: 1.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下落时,开伞前他的速度越来越快,开伞后他以不变的速度下降,则运动员所受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开伞前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 B. 开伞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大 C. 开伞前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4
4T 2.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3. g=9.8N/kg的正确理解是 ( ) A. 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 B. 1Kg=9.8N 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D. 以上说法都可以 例2:一座公路桥头旁立有一块如图所示的标志牌(t表示吨),用来表示对
过桥车辆的限制,现有一辆总重为N4105的卡车,通过计算回答这辆卡车能不能通过此桥?(用两种方法计算,g取10N/kg) 变式训练2: 1.月球对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的1/6,在地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物重是9.8N,问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称重,物重是多少?质量是多少? 考点4摩擦力 例1:如图,物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 这个物体所受摩擦力为________。如果用大小为F1的力沿 水平方向向右的力拉物体,物体没有被拉动,此时物体受 到________摩擦力作用,大小为________。如果改用大小 为F2的沿水平方向向左的力拉物体(F2>F1),物体被拉向 左面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________摩擦力作用,该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 变式训练1: 1. 假如没有摩擦,下列哪种现象不可能发生( ) A. 地面上滚动的球、行驶的车辆很难停下来 B. 手拿不住写字的笔 C. 人可以在地面上行走如飞 D. 用吹灰之力可以推动火车沿轨道运动 2. 下列各种情况,采用措施减小摩擦力的是( ) 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台钳夹紧工件 B. 在笨重的木箱下垫上一些园木,搬运木箱就容易些 C. 自行车的脚踏板和手套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给电风扇转轴加润滑油 3.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 4.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 C.往墙上敲钉子 D.往前推桌子 5
A.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 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 D.车轮上刻有凸凹不平的花纹.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如图17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由第1和2次实验,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是错误的。 (2)由第1和3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第1和4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第2和5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D外,还有实验也可验证猜想D,请你写出一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只填实验次数)。 7.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________。如下图所示,要测量物体在水平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必须使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运动,此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_______;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