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
小议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小议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的传授,更是一种人文价值的传递。
数学所蕴含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创造力等素质与人文关怀息息相关,而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相结合的学科,它要求学生具备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能力,并能够利用这些能力去解决各种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思考、探索和创造。
通过数学教学,学生可以培养对问题的敏锐观察、深刻思考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人文关怀。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还体现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和理论都蕴含着对生活、社会和世界的认识,通过数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中的“等式”概念就是让学生认识到相等的重要性,数学中的“函数”概念则是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关联和依赖性,这些都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
通过数学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世界的美妙和智慧,从而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还体现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教育问题,如诚实守信、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等。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和考验。
从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诚实守信的品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都是数学教学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数学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还表现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
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而老师在教学中的关心和关爱,同学之间的支持和帮助,都是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和培养。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这些都是对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
谈数学的人文价值

谈数学的人文价值
人文教育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的人性教育,它体现着依个体发展需要为标准的教育价值观。
那么,在数学教育中如何体现其人文价值呢?
(1)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培养。
如圆锥曲线的统一性研究,对学生进行运动、变化、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领悟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体会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2)数学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的需要。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生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探索精神。
(3)数学教给人如何看待世界认识自然的方法。
数学追求一种完全准确可靠的知识,它能使人全面地、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认识事物,从而完善自身人格。
(4)数学的严谨和美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
如数学曲线和几何图形的简洁美和对称美,自然界的奇妙结构中也到处碰到数学,如蜜蜂的六角形蜂房。
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数学史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历史的发展,数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数学发展的趋势。
在教学中结合数学课程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与人物,通过古今中外数学家们在事业上锲而不舍、治学上的勤奋、刻苦唤起学生的吃苦奉献精神。
总之,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
1。
谈谈数学中的人文价值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论姓名:黄世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信计0901学号:200948490103谈谈数学中的人文价值摘要: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传播。
数学是独立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外的一门独特的科学。
现代数学哲学的研究表明,数学不仅是科学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数学教育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文化价值,对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完善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因此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只注意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人文价值的学习。
关键字:数学教育文化价值科学数学与现实社会数学思想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已全面进入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学与现实社会发生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学科,不但由于数学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更因为它对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姜伯驹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这是过去的认识,现在应该加上另外两句:“数学是生活的需要,数学是最后取胜的法宝。
”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很多学生却无法体会到数学的有用价值和其中的乐趣,如: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审美;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等。
这就告诉我们,不但要注重数学学科本身的教学,同时也要注重让学生们了解数学的中蕴含的人文价值。
下面我就想粗略谈谈数学中的人文价值。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在我国古代,古人们称作算数。
而数,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的起点。
数学也是经过漫长岁月的不断积累发展才有了今天这样相对完整的体系。
数学的演进渗透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是人类社会集体智慧的高度结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学已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支柱力量,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学习比过去更多的数学知识。
数学科学在提高民族科学和文化素质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浅谈数学的文化价值

浅谈数学的文化价值一、数学: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史表明,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
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就把数看作万物之本源。
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G. Galileo)认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
物理学家伦琴(W.K.R @①ntgen)因发现了X射线而成为1910 年开始的诺贝尔物理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当有人问这位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时,他的回答是: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
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冯·诺依曼(J.V.Neumman )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
他还指出:“数学方法渗透进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已愈来愈成为衡量成就的主要标志。
”科学家们如此重视教学,他们述说的这些切身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如果从哲学的层次来理解,其实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都有自身的量的方面的规律,不掌握量的规律,就不可能对各种事物的质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
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它不断地在总结和积累各种量的规律性,因而必然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这是对数学作用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科学化趋势的深刻预见。
事实上,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认为与数学无缘的学科,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现在也都成为数学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
数学方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研究,能帮助历史学家做出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这些情况使人们认为,人类智力活动中未受到数学的影响而大为改观的领域已寥寥无几了。
二、数学:科学的语言有不少自然科学家、特别是理论物理学家都曾明确地强调了数学的语言功能。
例如,著名物理学家玻尔(N.H.D.Bohr)就曾指出:“数学不应该被看成是以经验的积累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知识分支,而应该被看成是普通语言的一种精确化,这种精确化给普通语言补充了适当的工具来表示一些关系,对这些关系来说普通字句是不精确的或过于纠缠的。
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

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我们应使普高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懂得数学的人文价值。
数学教育具有人文价值的思想基础,数学具有人文价值。
数学史学与数学哲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肯定了数学的人性与内涵的精神资源,无论是数学研究活动还是数学知识与方法都显示出人性的光辉。
尽管数学的结果总是抽象的,但是,一旦你研究了它的起源与发展,这种理论就变得具有人性了,而且极为富有人性。
实际上,数学就是人类思维创造的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数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
数学的`人文价值首先表现为数学的精神价值,数学的精神一般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种,因为失去人文精神关照的科学精神,其实是冷峻而缺乏生机的。
正如钱学森所说,科学与人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在这里,所谓科学精神乃指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以及变更自然活动中的理想追求、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集中表征,数学中的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应用化精神,扩展化——一般化精神,组织化——系统化精神,统一建设精神,严密化精神,思想经济化精神,还有思考自由精神,数学化精神等等;人文精神是指对人世探求和处理的一切活动中的理想追求、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的集中表征,数学中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自我激励、自我完善的精神,求实探索、致力发现的精神,唯物辩证、创新进取的精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等等。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线,差异在于人所关注的对象不同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当人类认识自然对象或数学对象时,科学精神就发生了;当人类意识自身时,人文精神就发生了。
而当人在反省自己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便融入了理智、心灵和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深层背景之中,变得难以区分。
数学精神是科学形态的数学精神和人文形态的数学精神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统一体。
如果说科学形态的数学精神对思维活动取得成果具有深刻影响,那么人文形态的数学精神则对思维活动起着激发、监控和指导作用。
数学和其他科学、艺术一样,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

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主要的文化力量。
同时,人类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进步。
数学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人文价值。
一、培养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品格数学是求真的科学,它要得到的是关于客观世界中确定的真理性认识。
因此数学的真理性必须经受逻辑和时间的双重检验。
人们更多地从技术、工具的层面去认识数学,其实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数学中善的概念意指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恰如其分,或关系的和谐一致,追求终极之善即构成人类文明。
不论善是隐含在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中,还是蕴藏在探索理想的过程中,数学是揭示它的关键。
数学是美学四大中心建构(史诗、音乐、造型和数学)之一,它为之努力的目标是将杂乱整理为有序,使经验升华为规律,寻求各种物质运动的简洁统一的数学表达等。
这都是数学美的体现,正如毕林斯雷所说:“许多艺术能够美化人们的心灵,但却没有哪一种艺术能比数学更有成效地去美化和修饰人们的心灵。
”数学有着真善美的内蕴,有着真善美的统一。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如果能发现和体会数学中显见的或隐含的真善美,就能以形悦心、以情感人、以美传真、以美引善、以美育人,就能培养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品格。
能够激发人们追求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和自信心,养成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惧怕困难、不屈服挫折;能够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切,不轻信经验。
不迷信权威,不随波逐流;能够培养人执著、坚韧、严谨、开拓、超越的品格,乃至耐心、责任感、敬业品质、民主精神,等等。
二、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一种载体,而且是最有效的载体,数学是思维的一种规范。
数学思维创造了许多特有的思维方法、技巧,通过数学学习,可以把它们转化为一般思维方法。
数学思维中的完全性归纳体现了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属逻辑思维的范畴,而演绎思维更直接地被视为逻辑思维的代表,给人以逻辑的庄严、论理的慎密乃至线条优美的感受。
数学的人文科学

数学的人文科学数学是一门令人又爱又恨的学科。
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学是一门冷冰冰的理科,与人文科学完全无关。
然而,数学却深深地影响着人文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数学在人文科学中的作用。
一、数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数学是一门关于形式和数量的学科,研究对象涉及数字、形状、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方面。
与此相对应的是人文科学,它研究人类社会、文化、历史以及人类行为和思维等诸多方面。
看上去,数学和人文科学似乎没有关联之处,但实际上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数学作为一种逻辑推理的工具,为人文科学提供了一种严密而精确的分析方法。
无论是历史学、哲学、社会学还是语言学,都可以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人文现象,揭示出其中的规律和本质。
其次,数学在人文科学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例如,在考古学研究中,数学可以帮助考古学家定位遗址、测量遗迹的大小和形状,并对文物遗址进行分类和分析。
数学在地理学和城市规划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和人口分布预测等研究,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数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文学、艺术和音乐等艺术形式。
例如,数学可以用来分析和揭示音乐中的和声、旋律和节奏的规律性,帮助音乐家创作出更具美感的作品。
数学可以用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推测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在艺术和文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运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解视角。
二、数学在人文学科中的应用实例1. 数学在历史学中的应用数学方法可以帮助历史学家从大量的历史数据中找出规律和趋势,揭示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
例如,历史学家可以利用数学模型对人类历史中的人口增长、战争规模、国家经济等因素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原因和结果。
2. 数学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演变规律的学科。
数学方法可以帮助语言学家分析语言中的音韵、语法和语义等要素。
浅谈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2)

二、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途径1.教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包括教书、育人两层含义,这就要求教师的工作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古语有云:“上行下效”。
因此,在教育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对于数学老师来说,要想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从自己做起,做到规范书写、合理用语、端庄仪表、做事严谨、工作一丝不苟。
同时,强化自己的业务素质,不断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严实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积极树立起能被学生认同的教学风格。
2.教师要活用数学史料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不是枯燥、机械的字符或公式。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扩充一些课外的数学史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数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在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记忆的同时,以数学家本身的成长和优秀思想品质来教育学生。
数学家的事迹本就是一种传奇,学生愿意听;在这个传奇中,数学家就是英雄,学生愿意学;在这些故事中学生可以学会:坚强、勇敢、不畏艰辛、勇于挑战。
3.融洽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数学教学的实施,也有利于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
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观念,在学习活动中担当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多重角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充分的尊重与信任,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包含学生的误解,支持学生的创意,评价学生要以表扬、鼓励等正面评价为主。
如此,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郁,思维更开放,想象更大胆。
4.发挥数学活动的人文价值数学源于生活,同样其也运用于生活,数学素养的优劣就在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为原型,组织开展各项数学活动。
这样的数学活动最贴近生活,也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活动中,教师要教育学生以数学的思维去看问题,以数学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精细的处理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做事习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环环相扣的活动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的人文价值
数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数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心理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内涵,是数学课程及其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主要从数学的德育价值、心理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三个方面,来揭示其人文价值的内涵,以便更好地开发数学的素质教育功能。
1.数学的道德价值
1)丰富的数学史料,具有唤醒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价值。
在数学发展史上,中国对数学科学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国数学家们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左右,我国在数学领域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大约在三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知道了自然数的四则运算;从《九章算术》第八卷说明方程以后,在数值代数的领域内中国一直保持了光辉的成就,在明朝后期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文译本一部分出版之前,中国的几何早已在独立发展着;三角学的产生也是如此,中国古代天文学很发达。
这些材料能够让学生看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数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这一代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的光荣传统。
2)数学的广泛应用,具有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好数学的热情和责任感。
数学是描述图式的强有力的工具;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
从数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大。
凡是涉及到量化模式的问题,就要用到数学。
数学在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且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认为与数学无缘的领域,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现在也都成为数学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
因此,揭示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等领域的广泛性,可以大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能让其在掌握数学科学这一有力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并为现实服务的同时,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数学的心理价值
1)深刻的思维活动,具有让学生更全面地看待事物,培养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的价值。
数学活动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
数学思维首先是辩证思维,数学辩
证思维的特点在于认识概念和关系的变动性、两重性、矛盾性、同一性、相互联系及相互制约性。
数学材料里充满着辩证法,数学思维活动的规律集中反映了辩证法的规律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发展和转化等观点的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里潜移默化地形成辩证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同时,在数学辩证思维的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大大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用全面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从而开阔思路,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
2)数学的严谨和美感,具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完善心理结构的价值。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含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多个基本因素。
在数学教学中,智力这些因素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而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意向活动中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的总称。
3数学的文化价值
1)数学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是一种科学的语言。
在数学中,各种量、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量与量之间、量与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都是用数学所特有的符号语言来表示。
我们可以看到,数学语言是精确的,在一个还没有认识到它对于精密思维的重要性的人看来,似乎因为过于拘泥于形式而显得呆板,但任何精密的思维和精确的语言都是不可分割的。
数学能以其不可比拟、无法替代的语言对科学现象和规律进行精确而简洁的表述。
从运用偏微分方程建立的描述电磁规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到把黎曼几何和不变量理论作为其绝妙描述工具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从矩阵理论为20世纪20年代海森保和狄拉克的物理学革命奠定基础,到李群和规范场论成为物理学家探索各种力的统一理论的基本工具;从数学为各种现象提供抽象的理论模型,到用计算机语言来实现这些模型的算法,数学语言已成为表达真理必不可少的语言。
2)数学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它是一种数字文化、量的文化和计算机文化。
把数学理解为一种文化,最普遍的就是一种数字和量的文化。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诗词妙句中到处都有数字美的佳句,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公认的长江漂流的名篇,说是用数字描绘了一幅轻快飘逸的画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是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夸张。
还有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样使用数字深化了时空意境,脍炙人口。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优美、壮美、精美,甚至谐趣,数字和文学语言的魅力是如此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