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不育机制部分研究热点的探讨(一)

合集下载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的现状及意义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的现状及意义

男性不育实验诊断的现状及意义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518020,深圳)刘瑜何林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男性不育的定义是: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未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性方面的原因造成女方不孕者。

来自WHO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范围内,男性不育症发生率约占育龄夫妇的15%,这一结果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有报道显示近年来我国男性不育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育龄夫妇的10~12%左右。

随着环境污染和性传播疾病等一系列致病因素的存在和加强,不育症发病率将继续递增。

一、男性不育症实验诊断现状男性不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症。

长期以来人类对男性生殖活动的研究进展缓慢,最近二十年来男性不育症病因诊断技术才真正获得突飞猛进,目前已深入至分子水平。

鉴于男性不育诊断的复杂性,为了提高诊断准确性、改善治疗效果、降低诊治费用,WHO于1978年成立了不育诊断与治疗专题组,制定不育(孕)夫妇检查的标准程序。

先后有25个国家、33个中心参加了研究。

通过对9000多对夫妇的诊治体会,于1993年总结出版了《不育夫妇标准检查与诊断手册》。

2000年又出版了《WHO不育男性检查诊断和处理标准手册》,进一步阐述和规范了男科临床、辅助生殖与实验诊断在男性不育诊断、治疗中的关系与作用。

在不孕不育病因诊断过程中,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虽然体外受精与配子移植治疗不育已广为应用,但是这些方法都离不开实验室技术。

WHO于1980年出版了《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至1999年共出版了四版。

该手册引入了可用于男科实验诊断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各项检测指标方法学进行了规范。

男性不育症结束了过去长期停留在病史、体检和精液常规检查等较低水平的诊断方式,随着精液计算机辅助分析、精子功能检测、精液免疫生化检验、细胞遗传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等诊断技术的完善和新技术的问世,男性不育症病因、发病机理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

上述诊断技术中尤以精液免疫生化检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男性不育症ppt课件

男性不育症ppt课件

病因治疗:垂体瘤切除术,停用影响 生精的药物,精索静脉结扎术,输精 管(附睾管)吻合术,睾丸固定术等
目前国际上尚无有效的促进精子生成 的药物


不可滥用雄激素或促性腺激素以期促 进精子生成
39
辅助生育技术
40
1. 体外授精及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 IVFET), 2. 单精子卵泡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3.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根据疾病性质
疾病
特发性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 感染 内分泌性性腺功能低下 隐睾 精子转运障碍 全身性疾病 免疫性因素 睾丸肿瘤 梗阻因素 其它 (%) 31.7 16.6 9 8.9 8.5 5.8 5.0 4.0 2.3 1.5 6.6
病因一:生殖器官发育异常
一、睾丸先天发育异常,如无睾症,多
睾症,睾丸扭转,隐睾,Kallmann综
不育症病因


相对不育和绝对不育(如无精症)
严格讲,只要射出精液中含有活动的精 子就有可能生育, 一般来说,除了某些精液质量极差的患 者,如无精症等,从临床的精液质量看, 没有一个指标可以提示患者绝对可以或 绝对不可以授孕。

不育症病因


不育症是一种常见病(约8%) 病因复杂,是由多种致病因子作用于男性生殖轴系 各个环节而引起的一个临床表现 1、精子生成障碍 2、输精管道阻塞 3、抗精子抗体形成 4、下丘脑及垂体疾病 5、睾丸异常 6、精索静脉曲张等 生殖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受到损害均可造成生殖 过程的失败

男性不育健康教育了解不育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男性不育健康教育了解不育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男性不育健康教育了解不育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男性不育健康教育:了解不育的原因和治疗方法男性不育是指男性在正常性生活条件下,连续一年未能使伴侣妊娠的情况。

不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约有15%的夫妇受到不育问题的困扰。

而男性不育问题占到不育病例的一半左右。

本文旨在提高大众对男性不育的认识,介绍不育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不育的原因1. 生殖系统异常:男性不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生殖系统的异常,如睾丸功能受损、输精管堵塞或水肿等。

这些异常可能由遗传、感染、外伤、手术或曾服用的药物引起。

此外,生殖器官的发育问题也可能导致不育。

2. 睾丸温度异常:睾丸需要一定的温度来正常进行精子生产。

如果睾丸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精子的产生。

因此,久坐、穿紧身裤、长时间使用热水浴等习惯会增加男性患不育的风险。

3. 精液质量异常:精液质量的异常也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这可能包括精子数量减少、活力减弱、畸形精子过多等。

这些异常可能由生活习惯、环境污染、不健康的饮食等因素引起。

4. 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男性不育的另一常见原因。

例如,阳性染色体异常(如Klinefelter综合症)和阴性染色体异常(如Turner综合症)都可能导致男性不育。

二、不育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有一些药物可以调节男性激素水平、改善精子的质量或增加精子数量。

例如,促性腺激素可以刺激精子的产生,补充睾酮可以改善睾丸功能。

然而,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副作用。

2.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可逆的不育原因,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例如,解除输精管堵塞、修复睾丸功能受损等手术可以恢复男性的生育能力。

然而,手术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生和相应的设备,因此仅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

3. 辅助生殖技术(ART):对于无法通过其他方法解决的不育问题,辅助生殖技术可以是一个选择。

常见的ART方法包括体外受精(IVF)、单精子注射(ICSI)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收集和处理精子,并将其与卵子结合,最终在体外培养出胚胎,然后再将其植入女性体内。

无症状不育男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热休克蛋白60抗体关系探讨的开题报告

无症状不育男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热休克蛋白60抗体关系探讨的开题报告

无症状不育男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和热休克蛋白60抗
体关系探讨的开题报告
1.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不育现象日益普遍。

沙眼衣原体是一种常见的人体感染病原体,已被证实与男性不育有关系。

热休克蛋白60(HSP60)是一种在细胞内广泛存在的重要蛋白质,也被发现与男性不育有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症状不育男性中沙眼衣原体感染与HSP60抗体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选取一批无症状不育男性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技术检测其尿液中是否存在沙眼衣原体DNA。

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血液中的HSP60抗体水平。

将检测结果分组比较,分析沙眼衣原体感染与HSP60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

3. 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无症状不育男性中沙眼衣原体感染与HSP60抗体的关系,有望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与HSP60抗体水平异常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特征,为临床筛查和早期识别男性不育提供有力支持。

该研究也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男性不育的发病机制,为寻找有效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4. 研究难点
本研究的主要难点在于无症状不育男性的选择和样本数量的控制。

同时,沙眼衣原体感染和HSP60抗体水平的检测方法也需要精确可靠,以减少实验误差和结果干扰。

5. 研究展望
本研究将开展深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探究沙眼衣原体感染和HSP60抗体水平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

同时,进一步研究沙眼衣原体感染和HSP60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为未来开发治疗和预防男性不育的新药物和新方法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中国男性不育患者CFTR基因突变检测及其意义的开题报告

中国男性不育患者CFTR基因突变检测及其意义的开题报告

中国男性不育患者CFTR基因突变检测及其意义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男性不育是一种与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的疾病,其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据统计,全球约有8-15%的夫妻存在不育问题,其中男性不育约占50%。

而中国男性不育患者的比例更是高达70%。

不育症对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对男性不育症的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现有的研究表明,男性不育的病因很多,包括染色体异常、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其中,遗传因素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往的研究发现,CFTR(囊性纤维化转运子)基因的突变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

CFTR基因是一种位于第7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单独的刻板构成基因,它能够调节细胞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对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与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CFTR基因突变会导致该基因的蛋白产物失去或减少功能,从而引发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其中不育症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目前尚不清楚CFTR基因突变在中国男性不育患者中的具体发生率及其致病机制。

二、研究目的基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对中国男性不育患者的CFTR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男性不育的关联,揭示其在男性不育中的致病机制,为男性不育的药物研发、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对中国男性不育患者进行CFTR基因突变检测。

2. 分析男性不育病例中CFTR基因突变与不育症的关联,探究其致病机制。

3. 对CFTR基因突变相关的不育症进行药物研发、临床治疗的探究。

四、研究意义1. 揭示中国男性不育患者中CFTR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其致病机制,为男性不育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 对CFTR基因突变相关的不育症进行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的探究,有望为不育症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3. 该研究对于改善我国男性不育患者的生育状况,促进中国的生育健康事业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社会意义。

男性不育科普讲座PPT课件

男性不育科普讲座PPT课件

男性不育的原 因
男性不育的原因
生殖系统异常:包括睾丸问题、精子质 量问题等 生活习惯:如饮食、吸烟、酗酒等对生 殖健康的影响
男性不育的原因
环境因素: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对 生殖系统的损害 基因问题:遗传因素对生殖能力的 影响
男性不育的检 查与治疗
男性不育的检查与治疗
检查:包括精液分析、激素检查等 治疗: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手术、药 物治疗等
结束语
希望本讲座能对您有所启发, 谢谢参与!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男性不育科普 讲座PPT课件
目录 导言 男性不育的定义 男性不育的原因 男性不育的检查与治疗 男性不育的预防与保健 结束语
导言
导言
欢迎参加男性不育科普讲座 本讲座旨在增加对男性不育问题的 了解
导言
男性不育对夫妻生育计划产生重要影响
男性不育的定 义
男性不育的定义
不育:指长期未使用避孕措施 后仍无法怀孕的情况 男性不育:指由男性生殖系统 问题导致的不育
男性不育的检查与治疗
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 IVF)等来自男性不育的预 防与保健
男性不育的预防与保健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 戒烟限酒等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
男性不育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体检与咨询:及早发现问题并 进行干预
结束语
结束语
男性不育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及早了解不育原因,并寻求专业帮助

男性不育科普讲座PPT课件

男性不育科普讲座PPT课件
男性不育科普讲座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如何预防男性不育 男性不育的治疗方法 总结
引言
引言
什么是男性不育:{男性不育是指男 性生殖系统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 导致无法正常产生或传递精子,从 而导致无法怀孕的情况。}
不育的影响:{男性不育不仅影响夫 妻的生活质量,还可能给心理和社 交方面带来压力和困扰。}
总结
对于已经发生男性不育的患者,有多种 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引言
如何诊断男性不育:{男性不育的诊断通 常包括精液分析、生殖系统检查和辅助 生殖技术等。}
男性不育的常 见原因
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生理因素:{包括精子数量异常 、精子质量异常、睾丸功能障 碍等。} 生活方式因素:{如烟草和酒精 的滥用、药物的滥用以及过度 的体力劳动等。}
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
环境因素:{如暴露在有害物质、辐射和 高温等环境中。}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恢 复或改善男性生殖系统功能。} 手术治疗:{如通过手术修复阻 塞或损伤的生殖道或睾丸。}
男性不育的治疗方法
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和精子注射 等技术,帮助不育夫妻实现生育愿望。 }
总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
男性不育是一种常见的生育问题, 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预防男性不育的关键在于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避免有害环境的暴露。
如何预防男性 不育
如何预防男性不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限 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不良工作环境:{尽量避免长时 间暴露在高温、辐射等有害环境中 。}
如何预防男性不育
定期检查和治疗:{男性应定期进行生殖 系统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的问题 。}

前列腺高潮与生殖健康男性不育症的新途径

前列腺高潮与生殖健康男性不育症的新途径

前列腺高潮与生殖健康男性不育症的新途径前列腺高潮与生殖健康:男性不育症的新途径男性生殖健康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而前列腺高潮作为男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男性不育症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前列腺高潮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以及新的治疗途径。

前列腺高潮是指前列腺在射精过程中的一种收缩性反应。

这种反应由前列腺液的排泄引起,它能够协助精子的运输,从而对男性生殖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研究发现,前列腺高潮与男性不育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首先,前列腺高潮可以提高精液质量。

前列腺液是精子的主要营养来源,其中包含丰富的葡萄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对精子的生存和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前列腺高潮可以促进前列腺液的分泌,从而改善精液的质量,增加精子的数量和活力。

其次,前列腺高潮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清洁和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射精过程中的前列腺高潮能够清洁尿道和生殖道,排除其中的细菌和有害物质,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因此,适当的前列腺高潮可以维持男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和健康状态。

然而,一些男性可能会遭遇前列腺高潮问题,导致生殖健康出现异常。

前列腺高潮障碍是指前列腺在射精过程中无法正常收缩或收缩过弱的情况。

这可能导致前列腺液的分泌减少、质量降低,进而影响精子的运动能力和生存能力。

前列腺高潮障碍与男性不育症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针对前列腺高潮障碍对生殖健康的影响,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治疗途径。

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例如,一些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通过服用特定的药物来改善前列腺高潮功能。

这些药物能够促使前列腺组织松弛、血流增加,从而改善前列腺的功能和性能。

此外,一些中药也被认为具有调节前列腺高潮的作用,对于恢复生殖健康具有一定疗效。

除了药物治疗外,一些物理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高潮障碍的治疗中。

例如,前列腺按摩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能够通过刺激前列腺,促使其收缩和排泄前列腺液,从而改善前列腺高潮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性不育机制部分研究热点的探讨(一) 【摘要】半个世纪以来,男性不育患者的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本文结合我们的部分研究成果,概括介绍男性不育机制的部分研究热点,着重介绍精索静脉曲张、甲醛及男性不育相关基因与男性不育的可能关系。 【关键词】男性不育;精索静脉曲张;环境;甲醛;不育相关基因 Approachonthesomehotspotsofmaleinfertilitypathogenesis ABSTRACT:Inrecenthalfcentury,theincidenceofmaleinfertilityisinanincreasingtendency;however,theetiologicalfactorsanditspathogenesisarenotfullyclarifiedyet.Byassociatingwiththesomeresultsofourresearch,somehotspotsonthepathogenesisofmaleinfertilityarebrieflyapproachedhere,andtheeff

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对男性不育的定义是: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未用任何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因素造成的女方不孕。据报道,世界范围内约有15%-20%的育龄夫妇不能生育1],且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男性精子的数量和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的趋势,男女不育的比例也已由3∶7上升到5∶53],男性生殖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 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上提出“2015年人人享有生殖健康”的宏伟目标;WHO部署的21世纪生殖生物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雄性生殖生物学,男性不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为男性不育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手段,并正取得令人可喜的进展。 1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男性生殖参与了包括精子发生、成熟和排放,精子在女性生殖管道内的获能,精子与卵子结合发生受精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男性生殖功能除了受到经典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以外,还受到诸如生长因子(growthfactor)、抑制素(inhibin)、激活素(activin)、白细胞介素、维生素A(VitaminA,VA)等众多生物活性因子的调控;现有研究表明,其基因水平的调控也十分复杂,原癌基因、无精症相关基因、减数分裂基因、DNA复制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调节核蛋白转型基因以及温度相关基因等均参与了精子发生和成熟的调控过程;近年来一批附睾特异基因相继被德国和美国科学家以及我国的张永莲院士等所克隆,并逐步应用于精子附睾内成熟机制的研究,如GPX5、AEG、CRES、Bin2a、Bin1b和SC等。上述调控因素中任一环节的失调或受到致病因素的干扰均可能影响男性生殖过程,因而使男性不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变得纷繁复杂。目前,精索静脉曲张(varicocele,VC)引起的不育,环境及理化因素的影响,如高温、电磁辐射、环境雌激素、重金属、甲醛等所致的不育,内分泌性不育,免疫性不育,感染性不育以及特发性男性不育等尤其受到男科学研究者们的关注。现就其中几个近年研究的热点以及本中心在这几方面研究的部分成果做一介绍。 1.1精索静脉曲张与男性不育的关系精索静脉曲张已经成为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占男子不育症发病率的首位6]。精索静脉曲张并发不育的发病率占男性不育的15%-40%,伴精液异常者占54.8%,主要表现为精子发生阻滞,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质量下降。在原发性男性不育患者中,VC的发病率约为35%,在继发性不育患者中可达80%,且无种族差异。 VC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其不育形成属于后天获得且有明显的累进性特点,但迄今为止VC致不育的机理仍不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VC对睾丸的影响上,如睾丸血流动力学和血管活性物质的毒性、氧化应激及生殖细胞凋亡等。Sakamoto等7]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发现,与VC相关的不育者中,返向血流的存在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返向血流引起的代谢产物返流使得肾上腺、肾脏的代谢产物如儿茶酚胺类物质、前列腺素、皮质醇以及毒性代谢产物羟色胺等逆流进入睾丸而影响生精过程并杀伤精子,显著影响精子的活动力。Agarwal等8]总结和分析了23份关于氧化应激在VC不育中的作用的研究资料,发现VC不育男性血液中活性氧的浓度显著增高,同时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因此,氧化应激在VC不育中被认为起着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睾丸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预防VC不育的发生9]。此外,VC时局部高温及血液中毒性物质增加也会诱发生殖细胞凋亡的增加而导致不育。Ku等10]研究表明凋亡在VC所致生殖细胞病理改变和生精功能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 VC对附睾影响所致男性不育的机制研究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而相对滞后。本中心张秋养等在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experimentalleftvaricocele,ELV)模型的基础上,用形态学、机能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ELV对附睾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研究表明:ELV不仅可以造成模型鼠睾丸的病理改变,而且同样可以引起附睾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的明显病理损伤;造成附睾内的蛋白成分、α糖苷酶活性和肉毒碱含量的明显改变。说明VC所致不育不仅与睾丸的结构功能异常有关,也可能与附睾结构和功能的病理性改变密切相关。 为了深入探讨附睾在VC所致男性不育中的地位,本课题组又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对一些附睾基因和附睾特异基因在正常大鼠和ELV大鼠附睾中的表达进行了时空变化的研究,即既研究了目的基因在正常大鼠发育各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又研究了它们在附睾各区段的表达差异,并与ELV后附睾中的相应表达水平进行了详细比较。我们已经发表和尚未发表的结果表明: 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Bin2a、生殖细胞核因子(germcellnuclearfactor,GCNF)、精子结合抗原11(spermassociatedantigen11,SAPG11)以及胱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附睾精子发生因子等的mRNA和蛋白在大鼠附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它们在附睾内的表达具有年龄变化特点和附睾区段和上皮细胞分布的特异性;在ELV模型大鼠附睾中,它们的表达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异常。 ②VEGF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共表达于附睾管上皮主细胞,VEGF又高表达于上皮亮细胞。说明VEGF及其受体不仅是调节血管生长的活性因子,而且可能直接与附睾管上皮细胞的功能活动及管腔内精子的成熟过程有关。并首次证明ELV可影响大鼠附睾内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其表达在ELV4周时上调、8周时下调。说明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与ELV密切相关13]。 ③Bin2amRNA在大鼠附睾头部有特异性表达,且特异表达于附睾上皮主细胞,它可能直接参与主细胞的功能活动并与附睾精子成熟有关。首次证明该蛋白在ELV大鼠附睾中表达下调,其下调程度随ELV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④GCNF出现于14d龄(附睾上皮开始分化的时期)后的大鼠附睾上皮细胞核内,说明它可能与附睾上皮的分化和发育有关14]。它可能参与那些与上皮分化和发育有关的附睾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并证明GCNF蛋白在ELV大鼠附睾中表达下调,其下调程度随ELV时间延长而加重。 ⑤SPAG11C和E是SPAG11蛋白的两个异构体,在附睾中,SAPG11主要定位于附睾管上皮主细胞的胞浆内,主细胞的静纤毛也有弱表达,而亮细胞、晕细胞及基细胞均未见阳性染色。其中SPAG11E表达水平以附睾体部近、中段及尾部较强,而SPAG11C在附睾体部近端最强,体部中段至尾部表达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两者在附睾始段均未见阳性表达。此外,它们也定位于睾丸生精上皮的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的顶体泡和顶体中,尤以第6-10级、第17-19级精子细胞中表达最强,而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各级生精细胞以及残余体均呈阴性染色。由此说明,它们可能既参与了精子的发生,也参与了精子的成熟过程。并首次证明ELV2周和4周后,附睾组织中SPAG1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下降,尤以4周组为甚;而其蛋白在睾丸中的表达在ELV2周时增加,4周时下降,提示其可能与VC所致的不育有某种联系。 ⑥CRES表达于整个附睾上皮主细胞的胞浆中,附睾头部管腔的分泌物也呈阳性,而晕细胞、亮细胞、基细胞染色为阴性。由此说明,它是附睾分泌蛋白,可能参与精子的成熟过程。此外,CRES也定位于睾丸圆形精子细胞和长型精子细胞的胞浆、顶体以及生精上皮的残余体中,其中在Ⅸ-Ⅲ期的长型精子细胞中表达最强,在Ⅳ-Ⅵ期开始减弱,而在其他的生精细胞以及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中均呈阴性染色。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还表明,ELV2周和4周后,睾丸及附睾内的CRES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强17]。 上述基因及其表达蛋白在正常大鼠附睾或睾丸中的表达,以及它们在ELV大鼠模型相应器官内表达水平表现出的不同程度或不同区段的上调或下调,不仅说明它们的表达与附睾的结构和功能有关,而且说明VC可以引起它们在核酸或蛋白水平的表达异常。这种分子水平的变化可能进而与VC所致的继发性不育之间产生某种联系,但其确切机制及途径尚未阐明,为此值得我们去做更深入的研究。 1.2环境因素与男性不育的关系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大量化学物质释放到自然界中对人类居住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环境因素,特别是环境雌激素和甲醛等有害因子与男性不育的关系因此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环境雌激素:外源性化学物质通过与人体雌激素受体结合或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途径等方式,产生模仿或部分模仿雌激素的生理作用,这类物质被称为环境雌激素。迄今为止,已发现有70余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显示出不同程度的雌激素活性。按性质可以分为三类:①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包括己烯雌酚、炔雌醇、炔雌醚等;②工业化学污染物,如烷基酚类、有机氯农药、邻苯二甲酸类;③生物来源的雌激素,主要来自植物和真菌,如异黄酮类。研究表明这些物质不仅可致睾丸萎缩,精子减少,甚至可引起小儿隐睾、尿道下裂、附睾囊肿和睾丸癌等病变,因而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 环境雌激素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机制复杂,目前较公认的作用途径是环境雌激素干扰性激素的合成、代谢和运输18],即环境雌激素进入细胞后首先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相结合,通过ER介导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影响动物及人类的生殖能力。除ER外,其他受体如雄激素受体,甲状腺素受体等都可和环境雌激素结合而影响内分泌功能。除受体模式外,某些环境雌激素如DDT,林丹等可干扰毒物代谢酶CYP1A1mRNA的表达19],从而干扰内源性激素的代谢,间接干扰内分泌功能。另外,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而使细胞有丝分裂停滞并导致染色体畸变19]。双酚A可引起支持细胞凋亡,干扰和减弱支持细胞对生精细胞的支持和营养作用,从而影响精子发生和发育20]。总之,由于环境雌激素种类繁多,其生殖毒性作用机理也多样化。 甲醛: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每天在室内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时间长达21.53h,占全天时间的92%21],人类社会已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特点的第3次污染时期19]。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角是甲醛。甲醛在室内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各种粘合剂涂料、墙壁装饰材料、合成织品(如地毯、装饰品)及化妆品、清洁剂、杀虫剂、防腐剂以及煤炉、液化气的燃烧、藏书的释放等。室外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润滑油的氧化分解,汽车尾气排放,大气光化学反应,以及生产甲醛、尿醛树脂、化学纤维、染料、橡胶制品、塑料、墨水、喷漆、涂料的工厂等地。此外,研究表明,甲醛的释放是一个持续过程,释放时间可持续3-15年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规定,甲醛应小于或等于0.08mg/m3。但是,我国目前新装修和装修过的场所(居室、办公室、商场等)普遍存在甲醛含量超标的现象。 Mcgregor等23]研究发现甲醛的前体吸入可诱导雄性大鼠间质细胞腺瘤的发生。Karimov等24]在雄性大鼠低剂量吸入甲醛混合气体一个月后发现,混合气体可引起部分大鼠精原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