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物理的point3

合集下载

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三册课件:第1章 第3节 电场与电场强

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三册课件:第1章 第3节 电场与电场强

对电场线的理解 (1)按照电场线画法的规定,电场强度大处电场线密,电场强度 小处电场线疏,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以比较电场强度的大小。 (2)根据电场线的定义,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 强度的方向。 (3)正电荷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同,负电荷 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切线方向相反。 (4)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不存在电场强度相同的点。
(3)某点场强大小与有无试探电荷无关,故将 B 处电荷拿走,B
点场强大小仍为 200 N/C。
[答案] (1)200 N/C 方向与 F1 方向相反 (2)8.0×10-5 N 200 N/C (3)200 N/C
对电场强度的理解 (1)公式 E=Fq中 q 是试探电荷,电场强度由场源电荷决定,与试 探电荷无关。 (2)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要清楚试探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 荷,以此来确定电场强度与力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
2.电场线的应用 (1)比较电场强度大小:电场强度大处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小处 电场线疏,故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以比较电场强度的大小。 (2)确定电场强度方向: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 强度的方向。
3.等量异种点电荷与等量同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场强分布特点
的比较
比较项目
等量异种点电荷
等量同种(正)点电荷
NO.3 当堂达标·夯基础
1.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 E=Fq可知,某电场的场强 E 与 q 成反比,与 F 成正比 B.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的正负无关 C.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 以某一点场强方向与放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 D.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等于零
等大、同向
等大、反向

《物理基础》第3章 振动与波

《物理基础》第3章  振动与波

3.1.2 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3.相位
例3—2 P62 例3—3 P63
4.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法
3.1.3 简谐振动的能量
由于在简谐运动过程中,只有系统的保守内力(如弹性力)做功,其他非保守内力和 外力均不做功,所以系统的总能量必然守恒,即系统的动能和势能不断地相互转换,总能 量却保持不变。 例3—4 P67
3.1 简谐振动的描述方法
3.1.1 简谐振动
物体振动时,若决定其位置的坐标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随时间变化,这样的振 动称为简谐振动,简称谐振动。 根据牛顿第速度与位移成正比,而方向相反,这是简谐运动的基本特征。 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为 其解为
图3.22 水波的干涉现象
如图3.23 所示,设有两项干波源S1 、S 2 ,它们的简谐运动方程分别为
例3—9 P81
例3—10 P82
阅读材料 P83
习题3 P85
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在空间任何一点相遇时,该 点的两个分振动也有恒定的相位差。但是对于空间不同的点,有着不同的恒定的 相位差,因而在空间某些点处,振动始终加强;而在另一些点处,振动始终减弱 或完全抵消,这种现象称为干涉。能产生干涉现象的波称为相干波,相应的波源 称为相干波源。
图 3.21 波的干涉
3.2 振动的合成
例3—5 P68
3.2.2 相互垂直简谐振动的合成
可以分几种特殊情况讨论,见课本P69—70
3.3.1 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
3.3 平面简谐波的描述
机械波由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形成。因此机械波的产生有两个条件:第一要 有波源,第二要有弹性介质。 机械波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横波和纵波。 横波: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垂直。 纵波:在波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互相平行。

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表示相互作用力符号

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表示相互作用力符号

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表示相互作用力符号摘要:一、引言二、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定义和性质三、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四、我国在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研究方面的进展五、结论正文:一、引言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在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工具,也是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关键。

本文将对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定义和性质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用"·"表示,是表示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符号。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另外两个物体的引力作用,且这两个引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这两个引力就可以用一个"·"来表示。

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具有以下性质:1.方向性: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方向与所受力的方向相同。

2.大小性: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大小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

3.相对性: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大小和方向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三、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1.在牛顿力学中,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万有引力。

2.在电磁学中,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电场力和磁场力。

3.在量子力学中,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四、我国在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研究方面的进展我国在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还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例如,我国科学家利用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解决了复杂的天体运动问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结论三个点在中间的标点符号是物理学中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工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三物理激光3(PPT)3-1

高三物理激光3(PPT)3-1

一、激光
1、概念: 激光准确内涵是“来自受激辐射的放大、
增强的光”。
英文全称为 Light Amplification by Emission of Radiation
缩写为Laser,中文也常常音译为“镭射”。 2、产生机理:
激光的产生原理是利用了物质原子受激辐射 后发生跃迁的特性。
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层(左图)。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 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左右。 (由海盗号测量出)。但是通过哈勃望远镜的观察却表明海盗号当时勘测时的环境并非是典型的情况。火星的大气似乎比海盗号勘测出的更冷、
更干。温度火星的轨道是椭圆形。因此,在接受太阳照射的地方,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温差将近摄氏度。这对火星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火 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8K(开尔文,温度单位,即;赛前分析/zqzxsq/ ;从绝对零度-7.℃开始的摄氏度)(-℃,7℉),但却具有从冬天的K(-℃,-7℉)到夏日白天的将近K(7℃,8℉)的跨度。尽管火星比地球小得多,但它的表面积却相当于地球表面的 陆地面积。水远古海洋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科学家们已经掌握更多证据证明在数十亿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区曾经被广阔的海洋覆盖有关这项 发现的文章已经刊载于7月日出版的《地球物理学报》上。这些最新的证据来自正围绕火星运行的强大飞船“火星勘测轨道器”(MRO)拍摄的图 像。根据这些图像科学家们识别出一个巨大的冲积三角洲这个三角洲所在的河流最终注入一个面积几乎覆盖/火星表面的巨型海洋。论述这项发 现的论文作者之一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助理教授麦克·兰博(MikeLamb),他表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火星北半球广阔的低地平 原是一片干涸的古代海洋,但是苦于缺乏确凿的证据。”此次的研究结果尽管距离给出直接的证据仍然有距离,但它的确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理论。 研究小组仔细审视由火星勘测轨道器搭载的HiRise相机拍摄的火星北半球低地地区一小片区域的高分辨率图像。该设备可以识别火星地表英寸(约 合厘米)直径的物体。更加具体而言,科学家们仔细观察了一个名为“AeolisDorsa”的区域中的一部分,面积约㎞,这片地区距离盖尔陨石坑约 英里(约合公里)。盖尔陨坑便是美国好奇号火星车登陆的地方,它正在这一地区开展地质考察。这一小块区域中分布有很多隆起的脊线,这主要 是长期流水沉积下来的一些较粗砾石堆积形成的这种脊线在其所在的河流干涸很久之后仍然能够继续存在,从而告诉科学家们这里曾经存在过的 水系的情况。HiRis

高中物理-第一篇 专题三 第9讲 磁场

高中物理-第一篇 专题三 第9讲 磁场
电子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r=R,联立解得v=eBmR
(2)电子枪的加速电压U;
答案
eB2R2 2m
电子在电子枪中加速,由动能定理得 eU=12mv2 联立解得 U=eB2m2R2
(3)若保持电子枪与AO平行,将电子枪在纸面内向下平移至距AO为
R 2
(3)粒子速度方向的偏转角等于其轨迹的对应圆心角(如图甲,α1=α2).
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多解成因 (1)磁场方向不确定形成多解; (2)带电粒子电性不确定形成多解; (3)速度不确定形成多解; (4)运动的周期性形成多解.
例3 (2022·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检测)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内,
基本 公式
qvB=mvr2
重要 结论
r=mqBv,T=2qπBm,T=2vπr
(1)轨迹上的入射点和出射点的速度垂线的交点为圆心,如图(a) (2)轨迹上入射点速度垂线和两点连线中垂线的交点为圆心,如 图(b) 圆心的 (3)沿半径方向距入射点距离等于r的点,如图(c)(当r已知或可算) 确定
半径的
极值问题 高考预测 专题强化练
考点一
磁场的基本性质 安培力
1.磁场的产生与叠加
2.安培力的分析与计算 方向 直导线
左手定则 F=BILsin θ,θ=0时F=0,θ=90°时F=BIL
大小 导线为曲线时 等效为ac直线电流
受力分析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
例1 (2022·河北邯郸市高三期末)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
P为圆心、半径R= mv0 的 向不同 qB
临界条件
圆上)
平移圆 (轨迹圆的所有圆心在一条直线上)
粒子的入射 将半径为R=

物理课堂点精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课堂点精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课堂点精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课堂点精九年级全一册第一章:力与运动在力与运动的章节中,我们首先介绍了力的概念,包括重力、摩擦力和弹力等基本力的性质。

接着,我们探讨了牛顿运动定律,这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三个基本定律。

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学生将理解力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能量能量是物理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这一章,我们讨论了能量守恒定律,以及机械能、热能和电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

学生将学习到能量转换和传递的基本规律,并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第三章:电与磁电与磁是物理学中相互关联的两个领域。

在这一章,我们介绍了电荷、电流和电压等基本概念,以及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电场和磁场的存在,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章: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性质和行为的科学。

在这一章,我们探讨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等现象。

学生将学习到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以及如何通过光学仪器如透镜和棱镜来观察和分析光的性质。

第五章:原子与分子在原子与分子的章节中,我们介绍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包括原子的组成、分子的形成以及化学键的类型。

学生将了解到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第六章:热学热学是研究热现象和热过程的科学。

在这一章,我们讨论了温度、热量和热力学定律。

学生将学习到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并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含义。

第七章:现代物理现代物理是物理学中探索自然界最基本规律的领域。

在这一章,我们介绍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

学生将了解到时间膨胀、长度收缩和量子纠缠等现象,并探讨它们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第八章: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章,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结语物理不仅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工具,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通过本册物理课堂点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的学术或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统编人教版物理高中选修第一册《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统编人教版物理高中选修第一册《3 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多媒体精品ppt课件

新知讲解
一、波的反射
用惠更斯原理确定下一时刻球面波的波面
uΔt .. . . . ..
.
.
.. . . . ..
子波波源
新知讲解
一、波的反射
用惠更斯原理确定下一时刻平面波的波面
... ......
子波波源
uΔt
新知讲解
一、波的反射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反射
新知讲解
二、波的折射
新知讲解
二、波的折射
1.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的现象叫做波的折射。
2.折射规律: ①入射线、法线、折射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入射线与折射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波在第一种介质 中的速度跟波在第二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
法线
入射角
介质1 介质2
平面
折射角
折射角:折射波的波线与两介质界面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新知讲解
一、波的反射
波面:同一时刻,介质中处于波峰或波谷的 质点所构成的面叫做波面。
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跟各个波面 垂直的线叫做波线。
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阵面上的各点, 都是发射子波的新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 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阵面。
新知讲解
一、波的反射
惠更斯原理:介质中任一波阵面上的各点, 都是发射子波的新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 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阵面。
法线
入射角
介质1 介质2
平面
折射角
④折射波的波速、波长均发生改变 。
新知讲解
二、波的折射
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折射
新知讲解
三、波的衍射
视频观察水波的衍射

基础物理第7讲力学第三章动量及其守恒

基础物理第7讲力学第三章动量及其守恒
由此得火箭所受燃气的反推力为
dm
F F气 对 箭 u
dt
二. 重力场中的火箭发射
先分析一微过程: t t +dt
初态:系统质量 M,速度v (对地),动量 M v
末态:喷出燃料后
喷出燃料的质量:dm = - dM,
喷出燃料速度(对地): v - u
火箭壳体 +尚存燃料的质量: M - dm
如图, 一物体在地面滑动,

地面系:f 作负功 生热
f
m
S

m 静止系:有摩擦没位移, f 不作功
“摩擦生热”与参考系有关?


如图, 相互作用力(一对力) f A f B


若位移为 drA 、drB
则这对力所作总元功为:




dA f A drA f B drB
dM
dv u
gdt
M
dM
dv u
gdt
M
忽略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 g 的变化,
可得 t 时刻火箭的速度:
Mi
v ( t ) v i gt u ln
Mt
比较:不计重力时
Mt: t 时刻火箭壳和
尚余燃料的质量
Mi
v f v i uln
Mf
(89.5%) 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并
AF ( oab )
x
1
b
a
2 x (m)
y
oab

( 2 ydx 4 x dy )
2
1
0
16 dy 16 J
oab
AF ( ob ) ( 2 ydx 4 x 2 dy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电脑显示器:
在短促的瞬间,电子显像在显示屏上——这正好符合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精准的激光:
激光理论
数码相机:
从镜头飞进来的光子会把半导体里的电子挤走,这同样利用了光电效应。

控制X射线的能量、原子弹、氢弹:
相对论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物理规律与参考系无关--相对性原理
2.在两个参考系中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形式不同,
之间存在一个变换关系---变换式
变换式与相应的相对性原理相对应。

牛顿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对应伽利略变换;
狭义相对性原理对应洛仑兹变换。

相对论的很多结论与我们的常识不符。

如时间膨胀、长度收缩、空间弯曲、宇宙有限而无边、黑洞等。

对称性
相对论产生的思想基础来源于对称性。

物理理论的对称性
(1) 形象对称
(2)抽象对称
抽象对称性往往是指从一个概念、一个命题或一个定理中反映出来的对称性。

德布罗意:物质波概念的提出、波粒二象性
狄拉克:正电子、反物质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提出
(3)数学对称
在数学上,将两种情况通过确定的规则对应起来的关系,称为从一种情况到另一种情况的变换。

数学对称性可称之为变换不变性。

如果某一现象(或系统)在某一变换下不改变,则说该现象(或系统)具有该变换所对应的对称性。

时间平移对称性——能量守恒定律
空间平移对称性——动量守恒定律
空间旋转对称性——角动量守恒定律
对称性破缺与自然界的进化
宇宙起源大爆炸说:
宇宙极早期(完全对称统一)——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对称破缺),产生时空——粒子、原子——物质。

生命的起源:无机物—有机物—光活性物质—原始生命
光活性物质:左右不对称(立体异构)分子
无生命世界:左右不对称的对映异构体等量存在
生物体:左手性和右手性分子不等量
绝对时空观是推导伽里略变换公式的前提,自然也是其最大缺陷,我们没理由把低速下获得的经验想当然的认为其也适用于高速情况。

3.1光速不满足经典力学速度合成定律
1. 伽利略变换不是经典电磁定律的对称操作
2.伽利略变换与高速运动(光的传播)的实验结果不符
3.2 一切物体都不能加速到光速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
4.1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
1.狭义相对性原理:
一切物理定律在所有的惯性系中都有相同数学形式。

所有的惯性系对物理规律等价。

2.光速不变原理:
在所有的惯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恒为c ,与光源或观察者的运动无关。

洛仑兹变换的意义
(1) 洛仑兹变换是不同惯性系中时空变换的普遍公式
(2) 与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光速为极限速率的实验事实相协调
(3) 建立了新的时空观
(4) 给出了对物理定律的约束条件:相对论的对称性,即物理定律在洛仑兹变换下的不变性。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
由洛仑兹变换所描述的时空性质彻底改变了经典的时空观念。

牛顿:存在不同的参考系,但有共同的时间和空间
伽利略变换体现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观念
爱因斯坦:有不同的参考系,就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洛仑兹变换则体现了新的时空观时间和空间不再是绝对的,时间、空间与物体的运动密切相关。

(1)同时性的相对性
(2)长度的相对性
物体的长度沿运动方向收缩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
在S系中观察者觉得相对于自己运动的S pai系中的钟较自己的钟走得慢。

在S pai 系中观察者总觉得相对于自己运动的S系的钟较自己的钟走得慢。

在对称情况下,时间延缓是相对的。

质能关系
狭义相对论的意义
其一,狭义相对论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牛顿、麦克斯韦理论,它不仅能统一地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而不发生新的矛盾,而且还可以导出一系列新的普遍性的结果,预言一系列
新的事实,已经被实验所证示。

狭义相对论将牛顿绝对时空融于一体,相对论的一切结果,在v<<c或在形式上c→∞时,都与牛顿时空理论结果相同,这体现了物理理论发展中新旧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

其二,创立了相对论的时空观
1.在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中,整个宇宙都有一个统一的时间。

2.但狭义相对论否定了绝对时空,也就否定了绝对同时的观念。

3.在狭义相对论中,同一个惯性系有统一的时间,可以确定两个事件的同时性,但在
不同的惯性系中没有统一的同时性。

其三,论证了物质运动同时间、空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1)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客观的;
(2)物质运动状况决定了时空的状况,因而时间与空间是可变的;
(3)时间和空间互相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狭义相对论的局限性
1 非惯性系问题:狭义相对论未能解决经典力学的一个古老难题:为什么惯性系在物理上比其它坐标系都特殊、都优越?这一局限促使爱因斯坦作出扩大狭义相对论原理的物理内容的选择。

2 引力问题:狭义相对论与引力现象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推动爱因斯坦为把引力现象纳入相对论而建立更广泛、更普遍的物理理论——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1.广义相对论两条基本原理的提出
(1)爱因斯坦以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这一实验事实出发,通过理想升降机实验,提出了“等效原理”的假设:引力场同参考系的相当的加速度在物理上完全等价。

(2)同时,他把相对性原理从匀速运动系统推广到加速运动系统,提出“广义协变原理”:自然规律同参考系的状况无关,相对性运动原理对于作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也同样成立。

2. 引力场的度规理论和引力场方程的建立
(1)广义相对论表明,在有引力场存在时,时空不再是平直的的闵可夫斯基空间,而是弯曲的黎曼空间,它的弯曲程度取决行物质的分布,在物质密度越大的地方,引力场就越强,时空就弯曲得越厉害,而在物质分布稀疏的地方,引力场就弱,时空也就弯曲得平缓一些;
(2)物质的分布决定了绝对时空的曲率,物体的动力学方程包含在场方程之中:所有物体都沿短程线运动,光线的路径就是短程路线。

黑洞:这样一种天体:它的引力场是如此之强,就连光也不能逃脱出来。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

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

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

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

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

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

3. 广义相对论的意义
从物理和几何的角度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彻底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时空不再是可以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实在客体,它不但由物质运动决定,更要决定于物质本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