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绪论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学》第1章 绪论

《食品安全学》第1章 绪论

第一章 导论

谢谢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食品安全性的现代内涵
❖ 一 何为食品安全
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 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或疾病感染,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 后代健康的隐患
食品安全可分为绝对安全性和相对安全性
第一章 导论
❖ 二 .化学物质的毒性概念与饮食风险的概念
有毒物质≠有毒食品
3 20世纪以后,农药、兽药产业发展迅速,在动植物的养殖种植中得到 广泛应用,再加上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使得食品中的有毒有 害物质逐渐增多,一些促进粮食增收的药物反过来却引起了新的食品 安全问题-农残,药残等,如DDT,六六六等,如今,如何减少农药残 留依旧是最普遍最受关注的安全性课题。
第一章 导论
2 对食品生产涉及的化学品严格控制 3 对食源性疾病风险实行环境全过程控制 4 采用绿色先进技术,生产高质量食品
5 建立健全市场监督及执法,保障人民健康
第一 导论
三 消费者的自我保护建议 即便是农民,除了少数农副产品可以自给自
足,大多数的食品都会通过消费行为获得, 所以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意识及行为对我们 的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以下几点小建议: 1. 充分认识和把握食品安全风险的各种来源 2.膳食结构和饮食方式要讲科学 3 购物的安全性意识 4 家庭制作中的安全性
氟(F) <2mg
2-10mg
10-20mg
>20mg
硒 ( S e )<50ug
50-200ug
200-1000ug >1mg
第一章 导论
❖ 饮食风险的隐患是时刻存在的
① 原料的质量保证 ②加工的操作规范 ③ 销售的正确贮运 ④烹饪的搭配禁忌 ⑤个人的饮食习惯 ⑥环境的污染风险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规范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规范
教学方法与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本章思考题
试为某一企业撰写一个企业标准
主要
参考资料
《食品标准与法规》张建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食品标准与法规》艾志路,东南大学出版社
《食品标准与法规》王世平,科学出版社
备注
第二章
食品认证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食品企业认证的基本内容及我国食品企业认证的现状。熟悉绿色、有机、无公害三种食品认证的特点,掌握这三种食品认证的异同。
2.1.3认证的定义及类型
2.2绿色食品的认证 (1学时)
2.2.1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2.2.2绿色食品的概念及分类
2.2.3绿色食品标志
2.2.4绿色食品标准体系
2.2.5绿色食品认证过程
2.3有机食品认证 (1学时)
2.3.1发展现状
2.3.2发展历程
2.3.3有机食品相关概念
2.3.4有机认证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
重点: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和原则
难点:产品质量立法的意义
“三基”分析
基本知识: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概念
基本理论: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程序和原则、食品标签法的基本内容、产品质量立法的意义
基本方法:无
教学内容与
学时分配
4.1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1学时)
4.1.1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概念
4.1.2食品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原则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规范
一、课程概况
课程号
HBX982089
课程名称
食品标准与法规
课程英文
名称
Food standards and laws
总学时数/周数

1.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绪论

1.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绪论

2.3 食品法律法规的定义及特性(P4)
3)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是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 权限和程序,制定、认可、修改、补充或废 止规范性食品相关法律文件的活动。 食品法律法规的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食品 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实现的活 动。包括食品法律法规的遵守和食品法律法 规的适用两种方式。
食品标准与食品法规的关系;
食品法律法规定义及特性;
食品安全法律责任。
第一节 课程内容、意义与特点
1 2 3
课程内容 课程意义 课程特点
1.1 课程内容
《食品标准与法规》是研究 与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 和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相 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市场 准入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 它涉及食品与农畜产品生产 和流通的全过程,即“从农 田到餐桌”。
2.3 食品法律法规的定义及特性(P4)
4)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 食品法律法规的效力范围指食品法律法规的生效 范围或适用范围,即食品法律法规在什么时 间、什么地方和对什么人适用,包括食品法 律法规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三个方面。
2.3 食品法律法规的定义及特性(P4)
时间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何时生效、何时 失效,以及对食品法律法规生效前所发生的 行为和事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 空间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生效的地域范围 ,即食品法律法规在哪些地方具有约束力。 对人的效力是指食品法律法规对哪些人具有 约束力。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即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ICS。
定义:ICS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主要 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和国家标准以及其他 标准文献的分类。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24 学时、1.5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基本概念,食品标准与法规之间相互依存关系,掌握食品质量卫生法规、标准的地位与作用,熟悉法规、标准与市场经济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关系,并学会制定食品标准和食品卫生许可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GMP、SSOP、HACCP和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和体系文件编制。

二、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能够从事食品企业标准、法规、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能够编制相关的标准和体系文件,并对各类食品企业运行的相关体系进行审核等。

三、先修课程食品原料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教学重点:食品标准化原理,中国现行食品标准,中国现行食品法律。

课程教学难点: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课程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都较强,概念性知识较多,因此应在教学中应重视大量实例,结合实际问题。

主要采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1)标准与法规概述;(2)标准与法规的关系;(3)标准与法规作用;(4)国内外食品标准与法规发展趋势。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概念、相互关系;(1)难点是食品标准与法规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标准化与标准的制定(3学时)1.教学内容(1)标准与标准化;(2)标准分类与食品标准内容要求;(3)食品标准的制定与修订。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是GB/T1.1的结构、层次、格式与食品标准的编制;(2)难点是标准的制定原则和程序。

第三章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2学时)1.教学内容(1)食品法律法规概述;(2)法律法规的分类;(3)食品法律法规的制定。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

《食品工艺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食品的概念食品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通过口腔摄入经过消化吸收后,为身体提供能量、营养和生理活性物质的物质。

食品不仅包括我们日常所熟知的主食、菜肴、水果等,还包括各种饮料、调味品等。

食品的种类繁多,来源各异,包括植物、动物等。

食品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二、食品加工工艺食品加工工艺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手段,对食品原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品质、口感、营养价值、安全卫生和方便食用的食品的过程。

食品加工工艺包括原料的选择、清洗、切割、烹调、冷却、包装等环节。

不同的食品原料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同一种食品原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

三、食品工业及其发展趋势食品工业是指以食品原料为基础,通过食品加工工艺,生产出各种食品的产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食品工业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

自动化和智能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绿色化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功能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个性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样化、特色化食品的需求。

四、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食品工艺学是研究食品加工工艺和食品工业的科学。

它以食品原料为基础,研究食品的加工原理、加工技术、加工设备、食品的品质、营养、安全等方面。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范围包括食品原料的加工特性、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变化、食品添加剂的应用、食品包装、食品贮藏、食品品质检测等。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推动食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食品的脱水一、食品干藏原理食品干藏是一种古老的食品保存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去除食品中的水分,降低食品的水活度,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酶的活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和食品变质的重要因素,因此,脱水和干藏是有效的食品保藏手段。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学》教学大纲适用专业:食品科学、生物教育、化学教育、园艺技术总学时数:54 学分:3理论学时:54 实践学时:0执笔者:生命科学系寇灿任课教师:寇灿、兰玉倩、吕俊梅编制时间:2012年5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专业必修课(生命科学系食品科学课群限选课).课程地位:《食品安全学》课程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教育专业、园艺专业、化学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课.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牢固地掌握食品学基本概念及方法,同时还应得到鉴定方法能力的培养。

这种训练和培养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掌握怎样鉴别食品安全。

二、总体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教育课程。

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食品安全的理论知识,以及食品安全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毕业后能够具备从事食品安全的理论及动手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食品学知识基础和能力.《食品安全学》作为食品生物技术学生的后续课程,为以后他们从事食品检验和制作做好理论准备,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以食品科学的历史、现状、发展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教材:钟耀广主编。

食品安全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主要参考资料:1.孟凡桥主编.食品安全性。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2.杨洁彬等主编.食品安全性。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3.许牡丹、毛跟年编著.食品安全性与分析检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五、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掌握商品安全学的概念,熟悉其研究内容和方法,了解商品安全学的发展及研究进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第二节食品加工中的危害因素分析一、生物性危害二、化学性危害三、物理性危害第三节国内外食品安全概况一、国外食品质量概况二、国内食品质量概况三、国际上食品安全事件四、我国食品安全事件五、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节食品安全展望(三)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概念。

食品标准与法规

食品标准与法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KC/10011-2014食品标准与法规Food Standard and Regulation(课程编号:10011)2014-xx-xx发布2014-xx-xx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发布前言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范课程教学关键质量环节,强化课程过程管理,形成一批以学生为本,以知识重构、能力培养为重点,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课程,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特制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质量标准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课程在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养成方面的作用,教学过程质量与关键环节的控制,教学方式方法及技巧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实践作用。

本课程名称:食品标准与法规本课程英文名称:Standard and Regulation in Food课程编号:KC10011本课程学时/学分:32/2本课程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本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课、必修(选修)本标准依据GB/规定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务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与安全系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新、于修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质量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目标,选用教材及参考资料,总体要求,课程内容、课时分配与教学要求,学生学习策略,课程组教师信息和课程考核要求及教学质量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学籍管理办法(校教发【2013】3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试命题实施细则(校教发【2006】80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校教发【2005】175号)3 课程简介中文简介食品标准与法规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必修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单选、多选、名词、简答、问答1.什么是食品安全事故3.什么是认证4.什么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内容?6.标准的必备要素食品术语标准,食品图形符号、代号标准、食品分类标准、食品标准的编写标准11.食安法应用范围20.国家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21.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有何标准22.修改采用的含义?(国际标准)23.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宪法是建设市场经济法规体系的依据和基础市场主体法25.德国食品标准情况如何27.禁止销售农产品情形28.食品安全标准里危害食品安全的限量指标29.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内容?30.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第一章绪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这门课程研究内容以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及食品的市场准入和认证管理为主线,分别介绍了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中国的食品法律法规,国际与部分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化基础知识与标准编写,我国的食品标准,食品国际标准及采用国际标准体系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认证管理等。

.什么是标准?法?标准:为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9.什么是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15.标准与法规的功能(绪论、问答题)1)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通过技术标准的实施,可以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使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

2)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

运用技术标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标准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桥梁。

3)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没有标准就没有高质量产品。

标准称为质量工作的基石。

4)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判断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