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解苏轼《蝶恋花》

合集下载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已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

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作品原文: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作品注释:⑴蝶恋花:词牌名。

又名“凤栖梧”“鹊踏枝”等。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⑵花褪残红青杏小:指杏花刚刚凋谢,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

褪(tùn),萎谢。

⑶飞:一作“来”。

⑷绕:一作“晓”。

⑸柳绵:即柳絮。

⑹天涯何处无芳草:指春暖大地,处处长满了美美芳草。

⑺渐悄:渐渐没有声音。

⑻多情:指旅途行人过分多情。

却被:反被。

无情:指墙内荡秋千的佳人毫无觉察。

作品译文:花儿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飞舞。

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路远,哪里没有芳草呢!围墙里有位少女正荡着秋千,围墙外行人经过,听到了墙里佳人的笑声。

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

声音渐渐消散了。

行人怅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创作背景:此词朱祖谋本、龙榆生本未编年。

其后诸家编年有异,而主要观点有以下四种:曹树铭本云:“细玩此词上片之意境,与本集《满江红》之上片相似。

而这首词下片之意境,复与本集《蝶恋花》之下片相似。

以上二词,俱作于熙宁九年丙辰密州任内。

铭颇疑此词亦系在密州所作,志以待考。

”薛瑞生本、邹同庆、王宗堂本均据《冷斋夜话》所载王朝云在惠州贬所曾唱此词及苏轼惠州时期的诗文里惯用此词中出现的“天涯”一词而系于绍圣二年(1095)春,作于惠州。

史上最全的《蝶恋花》诗词全集

史上最全的《蝶恋花》诗词全集

史上最全的《蝶恋花》诗词全集1、《蝶恋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蝶恋花》纳兰性德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

但是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奈钟情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从认取双栖蝶。

4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5、《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 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 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 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6 、《蝶恋花》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7、《蝶恋花》纳兰性德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烟丝遮别路,垂杨那是相思树。

惆怅玉颜成间阻,何事东风,不作繁华主。

断带依然留乞句,斑骓一系无寻处。

8、《蝶恋花》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叫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9 、《蝶恋花》陆游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1 0、《蝶恋花》赵岭畤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尘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全文翻译注释赏析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系列:宋词三百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仄韵。

译文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有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不要担心,)天涯到处都长满了茂盛的芳草。

(春天还是会到来的)围墙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秋千,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外的行人听到了笑声,(忍不住去想像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的笑声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

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品评这首词写初夏时节发生于一墙之隔的一次极为平常的遭遇,在略表惆怅与嘲讽之余,却引出妙理,发人深省。

上片为时令背景。

尽管柳绵将尽,春事无多。

然而燕子低昂,绿水环绕,芳草从生,透露出夏日初临的大自然的生机。

下片是在如此明丽的环境中一个「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小小插曲。

墙里墙外的两种人本不相涉。

但一方无情,一方多情,导致了一场感情风波。

《诗人玉屑》卷二一引《古今词话》说此词写行人多情与佳人无情,「极有理趣」。

因为苏轼借此表达了某种人生哲理,行人与佳人的遭遇固属偶然。

「多情却被无情恼」却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在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两者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

人们或许有过多次类似经验,由于不了解「物自无情而人自多情」,许多烦恼由是而起。

然而无情是物的本性,多情是人的本性。

它们始终是难以统一的。

苏轼说自已作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能出」。

这固然因为他天份高,同时也由于他学养湛深,所以能随处触发,皆成妙谛。

这首词写景、记事、说理均极自然,佳人行人的插曲全如信手拈来,但一经慧光所照,寓庄于谐,就顿成妙解,发掘出其间的哲理内涵。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诗词赏析: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宋代:苏轼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白首送春拚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译文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

只有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

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

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

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注解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

唐教坊曲。

《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

赵令畤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

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京口: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曾到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山:在镇江北,北峰三面临水,形容险要,故称。

碧琼:碧琼,绿色的美玉,指江水。

青螺髻(jì):状似青螺的发髻,喻北固山。

真个:真的,的确。

个,助词。

拚(pàn)一醉:不顾惜酒量,只求一醉方休。

赏析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不过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

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

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

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

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里作者使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

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从这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到词人的家人急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

家人盼归,不过作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泪了,所以结句说“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苏轼的《蝶恋花》赏析

苏轼的《蝶恋花》赏析

引言:苏轼本是一个很有政治见解的政治家,也并非顽固的保守派。

即使在他被贬出官以后,也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

苏轼的,就整首词来讲,风格清丽舒徐,用字平妥精萃。

诗人所命之意与所选之曲所选之韵又是极为吻合妥巾贴的。

揽景会心,情深意远
——苏轼《蝶恋花》赏析
寓诗的庄严于词,扭转一代词风的宋代大诗人东坡居士,他的词作,以豪迈、奔放著称。

当然不乏“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之作;却也还有“合十八、七女郎,执红牙板〞而歌之曲。

这当是大写的“人〞字灿烂绚丽的又一面。

《蝶恋花》那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花褪残红春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多么清丽而隽永的小词!《冷斋夜话》中说:“东坡渡海,惟朝云王氏①随行,
日诵枝上柳绵二句,为之流泪。

〞《林下词谈》里说:“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②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

命朝云把大白③,唱花褪残红。


据此,本词当是贬谪岭南时的作品。

诗人揽取眼前景物,以寄托个人的身世之感。

诗人向往春天的景色,可是,眼前落花飞絮,一年的好景致又过去了;诗人爱
慕佳人,可是墙里的佳人不理睬他!
上片就眼前所见写景,这实写;下片抒情,是虚写。

借偶然遇到的情事,表达“墙外行人〞的失意、惆怅和苦闷。

词的开篇给我们展示的是春已归去的图景:
“花褪残红春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

苏轼《蝶恋花》赏析

苏轼《蝶恋花》赏析

苏轼1.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赏析:这是一首感叹春光流逝、佳人难见的小词,词人的失意情怀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于此亦隐隐透出。

上片就眼前所见写景,写春光将尽,这实写。

伤春中隐含思乡情怀。

首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红花落尽,枝条上留下的是花的残痕和苦涩的小青杏,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也揭示出了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虽是写景,却仍蕴含思理。

“燕子”二句,小燕子逐春飞来,恋春不已。

绿水环绕山村人家,春情留连不断。

细细品味,残破、惨淡之情油然而生。

既交带了地点,也描绘出这户人家的所处环境,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环绕,何等幽美安详!“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

然而,我们读词时,却必然会联想到当日春光明媚的景象:山花烂漫、柳絮飞扬,冰消雪融后的小溪水,淙淙流过山村人家,燕子戏水闹春,这样的春日,怎不令人神往!两相对照,眼前春的归去,又怎不令人黯然神伤!这种情景交炼而得言外之意的妙笔,正好比一抹彩云,去留无迹。

而这种对春的向往却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抹不掉的印迹。

“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

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

这也是说春归去的一种景象。

然而,柳絮在古典诗文中,往往是薄命女子的象征,看见柳絮,很自然地又联想到被遗弃的女子,随风飘摇,没有空白之处。

杏子虽然是酸苦的,但它还是会让人联想到落去的鲜花,而柳絮呢?落就落了,谁还惦记呢?这恐怕就是词人身世的自叹吧!“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又何怀乎故宇”之意,谓只要随遇而安,哪里不可以安家呢?“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和蒋夔寄茶》)。

在后来的贬谪海南时期,作者又高唱着“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其二);“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均是在思乡的伤感中蕴含着随遇而安的旷达。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苏轼《蝶恋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灯⽕钱塘三五夜,明⽉如霜,照见⼈如画。

帐底吹笙⾹如麝,更⽆⼀点尘随马。

寂寞⼭城⼈⽼也,击⿎吹箫,却⼊农桑社②。

⽕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下。

[注]①上元,即元宵节;此时诗⼈刚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词中“⼭城”即密州。

②农桑社:农村节⽇祭神的地⽅,当时密州连年蝗旱,村民举⾏社祭祈求丰年。

⼀: ⼀: (1)词题为“密州上元”,上⽚却写钱塘上元之景,有什么作⽤?(4分) 【答案】写钱塘上元的繁华热闹,反衬(衬托)出密州上元的清冷寂寞,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

(意思对即可) 【考查⽅向】本题重点考查考⽣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和表达技巧的能⼒。

能⼒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时的情景和由此⽽产⽣的感想。

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

写灯、写⽉、写⼈,声⾊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

“寂寞⼭城⼈⽼也”是⼀句过⽚,使情调陡然⼀转,⽤“寂寞”⼆字,将前⾯“钱塘三五夜”那⼀⽚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

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

(2)下⽚中“寂寞”⼆字流露出作者的⼼境,请简要分析词⼈寂寞的原因。

(4分) 【答案】环境凄清:密州粗犷的箫⿎、稀疏的灯⽕、昏暗的雪云;(2分)忧伤社稷:密州连年蝗旱,民不聊⽣,举⾏社祭祈求丰年。

(2分)(答出“慨叹时光易逝”可得1分,意思对即可) 【考查⽅向】本题重点考查考⽣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层级为D级(鉴赏评价)。

【解析】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中“寂寞”⼆字流露出作者的⼼境。

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连年蝗旱,民不聊⽣。

作为⼀个爱民之官,他⼜怎能快乐开怀呢?“⽕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则不但写出了密州⽓候的寒冷,⽽且也让⼈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蝶恋花的意思及全词赏析篇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凤而尽凋,独自登高望远心中充满了苍茫空虚及怅惘感觉,抬眼远眺,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让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蝶恋花①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②罗幕轻寒,③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

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

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

卒谥元献。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

有《珠玉词》。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 照 的 丫鬟 发现 。面对 责 问 , 赵 明诚 袒 露 对 李 家 小 姐 的痴 情 , 并 且 展
示了他 日 积月累为李 清照编纂 的词集 : 《 漱玉词 》 !读到这里 , 简直让
人 喷饭 , 原来 李 清 照 的 《 漱玉词 》 是 这 么 编 出来 的 !我 们 不 难发 现 , 编 剧在 这 里化用 了两首 词作 , 一 首是 李清 照《 点绛 唇 》 ( 蹴 罢秋 千 ) 词 的 上
清 照 与赵 明诚 的邂 逅经 历 , 着 实想 象 奇 特 。李 清照 少 女 时期 喜欢 荡 秋
千, 一 荡秋 千就 文思 泉涌 , 咏 出佳 词妙 句 。赵 明诚仰 慕 李 清照 的才 情 , 每 每 带着 书僮 躲 在李 家 的 围墙 外 , 速 记李 清 照 歌 咏 的词 句 , 结 果 被 李
正在 翘首, 她 的笑 声渐 渐 消失 ,

“ 行人” 的烦恼 却 越发 地深 重 。这位 墙 外行 人 的 痴情 , 让 人 不 由得 联 想 到 王实 甫《 西 厢记 》 里 的“ 傻角” 张生 。在 作 品 第一 本第 三 折 “ 酬韵” 中, 张 生和 崔莺 莺月 明之 夜 隔 着 矮墙 , 吟 诗酬 答 , 倾诉 衷 肠 。张 生偶 然 从 和 尚 口中打 听得 莺莺 小姐 每夜 都在 花 园 内烧 香 , 于是 等 到 寺 内僧 众 皆 已入 睡 之时 , 独 自爬 到 墙 角 边 的太 湖 石 上 , 专 等 莺 莺 的 到 来 。【 斗 鹌 鹑】 曲描 写 张 生忍 着 微 寒 , 侧 着 耳 朵凝 神 详 听 , 蹑 手蹑 脚 地 向前靠 近 。 “ 悄悄 冥 冥 , 潜 潜 等等 ” 八个 字 , 活 画 出张生 此 时带 着 兴奋 激 动 的 i D 情,
菜把 仍 叨地主 恩” ( 《 新酿桂酒》 ) , 随缘 自适 的性 情 使他 实现 了对 于 苦 难人 生 的超 越 , 体 现 出乐 观 豁 达 的精 神 境 界 。 因此 , “ 天 涯 何 处 无 芳 草” , 即如 他赠挚 友 王巩 侍 妾 柔 奴 的《 定风波》 词 结 末所 咏 : “ 试 问岭 南 应不 好 , 却道 、 此心安处是吾 乡。 ” 追求宠辱不惊 、 随 遇 而 安 的诗 意 栖 居 。绍圣 二年 ( 1 0 9 5 ) , 朝 廷 下 诏 赦 免 降责 官 员 , 独不赦元事 占 党 人 。苏 轼 闻讯 , 写信 给程 正 辅说 : “ 某睹近事 , 已绝 北 归之 望 , 然 中心 甚 安 之 , 未话 妙理 达 观 , 但譬 如元 是 惠州 秀才 , 累举不 第 , 有何 不 可 ! ” ( 《 与程 正 辅提 刑 》 ) 他 在 惠州 城 东 白鹤 峰 筑 室 卜 居, 打 算 终 老于 此 , 还 创作 了大 量 和 陶诗 , 享受 着 发 自内心 的惬 意 : “ 报道 先 生 春 睡美 , 道 人 轻 打五 更

三解 苏 轼 《 蝶恋花 》
高 峰
花褪 残红 青 杏 小。 燕子 飞 时 , 绿 水 人 家绕 。枝 上柳 绵 吹 又
少, 天 涯何 处 无芳 草 。 墙 里秋 千墙 外道 。墙 外行 人 , 墙 里佳
人 笑 。笑渐不 闻声 渐悄 , 多情却 被 无情恼 。 苏轼 一肚子 不合 时 宜 , 始 终 身处 北 宋 新 旧党争 的 打击 之 中 , 内 心 经受着 无情 的摧 残 。哲宗 绍圣元 年 ( 1 O 9 4 ) 十月 , 苏轼 作 为 “ 元j ; 占 党人” 的重要 代 表 , 被 朝 廷 谪 放 至 惠 州 。他 于 次 年 春 创 作 了 这 首 《 蝶 恋
也带 着 初涉爱 河 的紧 张 和慌 乱 。就 在他 心神 不 宁 、 望 眼欲 穿 的时 候 , 猛 听得 角 f l J L 呵 的一 声 , 莺 莺 引 着 红娘 蓦 然 出现 。这 陡然 的一 声 , 必







总 第




定令 张 生心 跳加 速 , 血压 升 高 , 情绪 更 加 紧张兴 奋 , 五 官 的感觉 也越 发 地灵 敏 , 微风 过处 , 他 都 能 闻到 莺 莺 身 上 飘来 的 细细 香 气 。他 急 不 可
田缘情绮靡 , 未必能过 。孰谓坡但解作 ‘ 大江东去 ’ 耶? ” 俞 陛云《 唐 五
代两 宋词 选释 》 亦称 : “ 絮 飞花 落 , 每 易 伤春 , 此独 作 旷达语 。 ” 这也 显示
出苏 轼善 于运用 简 约 的 白描手 法 , 抒 写不 事雕 琢 、 清新雅 正 的情 感 。
房, 一 个 人 躺 卧在 床 上 , 眼见 得 昏暗 的灯 光 、 冷 清 的 帏屏 , 耳 听得 瑟 瑟 冷风 吹打 着窗 上 的纸 条 , 发 出沙 沙 的声 响 , 更加孤枕难眠 , 心烦意乱 , “ 你便 是铁 石人 , 铁 石人 也 动情 ” 。
十多年前 , 笔者拜读过一部关于李清照的戏曲剧本。里面介绍李
花》 词。
作 品上片描 写暮 春 时节 的景 色 , 既点 出 了花褪 残 红 、 柳 絮 吹落 的
衰残 之象 , 也展 现 出“ 燕子 飞 时 , 绿水 人 家绕 ” 的清新 明丽 风光 , 可 以说 是对 眼前 春色 的真 实描绘 , 而且 “ 天 涯何 处无 芳 草 ” 又一 改 前句 的伤 春 惜春 , 变得 豁 达洒 脱 。王士 稹 《 花草蒙拾》 评之 日: “ ‘ 枝 上柳 绵 ’ , 恐 屯
耐地“ 踮着脚尖儿仔细定睛” , 发现此时的莺莺 比起当初佛殿之上的惊 鸿一 瞥更 加美 艳 动人 , 不 由得发 出感 叹 : “ 兀 的不 引 了人 魂 灵 ! ” 然 而两
人 的好 事 却被 红 娘 硬 生 生地 破 坏 , 当红 娘 将 莺莺 强 拉 出 花 园后 , 张 生
的心 绪顿 时跌 人万 丈深 渊 。他拖 着 沉重 的步 子 , 怏 怏 地 回到 自己的僧
片, 而另 一首 则是 苏轼 《 蝶 恋花 》 ( 花褪 残红 青杏 小) 词 的下 片 。 有 了上述 两 次 阅读 体 验 , 我 们再 来 观 照苏 词 下 片 , 就 会 从 简 单 重
复 的文 字和 流丽 畅达 的节 奏 中感受 到 一种 青 春 活泼 的 味道 , 无 怪 乎黄
轼初 到 惠 州 , 得 到父 老 相携 迎 接 , 疲 惫 的诗 心 在此 得 以安 顿 , “ 日啖荔 枝三百 颗 , 不辞 长作 岭南人 ” ( 《 食 荔枝二 首 》 其-) , “ 酒 材 已 遣 门生致 ,
下片 所写情 事 由上 片“ 绿水 人家 绕 ” 埋下伏笔, 刻 画“ 墙 外行 人 ” 的 单 相思 。墙 里 秋 千高 高 荡起 , 佳 人 笑 声 飞扬 , 引得 “ 墙 外 行 人” 心 荡 神
驰, 产 生 了无 限爱慕 之情 ; 但是“ 墙 里佳 人 ” 并不 知 晓有 个 “ 墙外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