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飘香

合集下载

诵读比赛活动方案15篇_1

诵读比赛活动方案15篇_1

诵读比赛活动方案15篇诵读比赛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享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浸润,从而进一步推动我校读书系列活动的开展。

根据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学校决定在近期举行“诗韵飘香”第二届古诗文诵读比赛活动。

(二)比赛时间12月27日中午12:20(三)比赛地点a楼三楼会议室。

(四)比赛内容和形式参赛选手任意选择一首古诗文,进行配乐朗诵。

要求所选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以传统文化为主旋律。

朗诵时能正确把握诗词内容,字正腔圆、情感丰富,演绎出古诗词的意境。

表演形式新颖。

音乐、服装自备。

(五)参赛方式各班级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选拔2名选手参加学校比赛(不准突破),12月25日下午放学前将参赛名单及朗诵题目报教导处。

12月26日课间操时间分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六)奖项设置比赛分低年级组(一、二年级)和中高年级组(三、四、五、六年级),分别按3:4:3的比例设一、二、三等奖。

学校将组织评委对各选手表现进行赋分,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计入选手最后得分。

本次比赛,班级成绩分别计入班主任综合评估和书香班级评估中。

(七)主持人褚婧雯、邵钰翔。

(八)主持词王晓群(九)评委刘凌雷、冯清、朱笛、鞠娜、马慧敏、东玲、马艳丽(十)计分徐田田、孙玉清(十一)配乐及音响杨雪、刘畅(十二)摄影纪尊义(十三)舞台背景纪尊义、王瑞芳(十四)上下场安排王洪芳(十五)座区安排陈晓(十六)其他事项1、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提高诵读水平,每个班选派8名同学(不包括选手)到比赛现场观摩比赛。

12月27日中午用完午餐后,所有参赛选手和观众搬餐厅的圆凳,于12:10分由班主任或语文老师带着按时到达会场。

到场后班主任根据要求安排学生按顺序坐好。

参赛选手提前一个节目侯台(做好上台准备),朗诵完再回原位坐好。

另外班主任要要求学生遵守会场纪律,不说话,不随地乱扔东西,精彩之处可以鼓掌,每个节目结束要掌声致谢。

诗歌朗读活动策划书范文3篇

诗歌朗读活动策划书范文3篇

诗歌朗读活动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诗歌朗读活动策划书范文》一、活动主题“诗韵飘香,传诵经典”二、活动目的1. 提高同学们的诗歌朗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2. 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全班同学六、活动准备1. 选定诗歌:选择适合朗读的经典诗歌,如唐诗、宋词、现代诗等。

2. 练习朗读:同学们提前练习朗读选定的诗歌,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

3. 准备道具:根据诗歌内容,准备相应的道具,如服装、头饰、道具等。

4. 布置场地:活动当天,提前布置好活动场地,营造出浓厚的诗歌氛围。

5. 邀请评委:邀请语文老师或其他专业人士担任评委,确保比赛的公正性。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流程和评委。

2. 诗歌朗读:同学们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朗读诗歌,评委根据朗读表现进行打分。

3. 互动环节:设置一些与诗歌相关的互动游戏,如诗歌接龙、诗词填空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 评委点评:评委对同学们的朗读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5. 颁奖环节:根据评委打分结果,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并颁发奖品。

八、评分标准1. 语音语调:发音准确,语调自然,语速适中。

2. 情感表达: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内涵,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 表现力:朗读时声音洪亮,表情丰富,动作自然,具有感染力。

4. 整体效果:服装、道具等与诗歌内容相符合,整体效果好。

九、奖项设置1. 一等奖:1 名,奖品为[具体奖品]。

2. 二等奖:2 名,奖品为[具体奖品]。

3. 三等奖:3 名,奖品为[具体奖品]。

4. 优秀奖:若干名,奖品为[具体奖品]。

十、活动预算1. 奖品费用:[具体金额]。

2. 道具费用:[具体金额]。

3. 其他费用:[具体金额]。

十一、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同学们要尊重评委的意见和决定,不得有异议。

描写女真族古诗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女真族古诗的句子唯美(精选2篇)

描写女真族古诗的句子唯美(篇一)女真族古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表达魅力,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些古诗在表达了女真族人民深厚的情感和卓越的文学才华的同时,也向后世传递出了他们对人生、自然和爱情的独特见解。

下面是一些描写女真族古诗的句子,每一句都唯美动人,散发着浓郁的诗意。

1. 策马奔腾挥斥方寸间,舞出满天星斗的华美画卷。

2. 春风吹拂婆娑花,盈盈笑语如银霞。

3. 霞光璀璨,映照着岁月的繁华。

4. 樱花绽放,如落英缤纷的诗行。

5. 白雪纷飞,铺就了爱情的乐章。

6. 时间静止,思念在岁月的河流中舞动。

7. 心灵的琴弦,奏响了幸福如歌的旋律。

8. 暮年徘徊,岁月的手指轻轻留下深深皱纹。

9. 忧伤的琴音,轻柔地抚过心灵的角落。

10. 烟雨蒙蒙,情话浸染在深情的眼眸中。

11. 月下笛声,伴随着双人共奏的爱恋。

12. 墨香浸润着书卷,传递着智者的智慧。

13. 雨落纷纷,残留着一抹无法言喻的忧伤。

14. 晨曦初现,带来了新一天的希望。

15. 布满星辰的夜空,见证了我们爱情的无限辽阔。

16. 梦想的翅膀,扇动着青春的风景。

17. 划破月夜的彩练,折射着人生的光辉。

18. 心念飞翔,超越时空的束缚。

19. 抚琴悠扬,轻轻弹出爱的旋律。

20. 冰雪融化,成就了纯洁的爱恋。

21. 天山之巅,瑰丽壮观的大自然。

22. 粉墨书画,流淌着文化的血脉。

23. 春风送暖,融化了心中的寒冬。

24. 静谧的湖光山色,映照出悠然自得的内心。

25. 秋叶飘零,托起了思念的翅膀。

26. 纸鸢在蓝天中翱翔,展现了自由的精神。

27. 千年古刹,苍老的钟声回荡在历史的长廊。

28. 人潮洶涌,流动着城市的脉搏。

29. 河水潺潺,诉说着岁月的秘密。

30. 莲花盛开,芬芳满溢于池塘间。

31. 暗夜中的星光,美丽而神秘。

32. 碧水流淌,哺育着万物的生机。

33. 夜幕低垂,神秘的色彩沉浸在大地之中。

34. 春风送暖,融化了冰封的心灵。

35. 静默的森林,传递着宁静与祥和。

诗韵飘香

诗韵飘香

诗韵飘香——中华古诗词诵读
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主持:当国歌奏响时,我们心潮澎湃;当五星红旗升起时,我们思绪万千;祖国啊!我们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5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今天,我们将走进古诗的海洋,感受祖国大好河山之美。

请听我们五(5)班的《诗韵飘香》古诗唱诵表演。

《望天门山》唐李白
领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齐唱: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领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齐唱: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领读: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齐唱:。

诗韵飘香——特色活动方案

诗韵飘香——特色活动方案

诗韵飘香------经典诵读特色活动方案二一中队宋金玲一、指导思想经典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里的一只奇葩,源远流长。

为了落实学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方案》,深入开展“养成”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我班将继续2009年9月起开展的古诗文诵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

让学生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目标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活动口号: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四、活动基本原则:“先求熟读,不急求懂”;“只奖励,不强求”;“要持之以恒”;“形式多样,水到渠成。

”五、具体措施1、每日晨读5分钟、中午10分钟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普通话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开辟班级诗文园地,让“每周一诗”上墙。

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4、每月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能手”、“每月一星”,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5、鼓励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如午饭后、活动课等。

每天诵读时间不低于20分钟。

6、制作诗文卡。

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诗的感悟表现出来,精心设计。

因时间较短,来不及制作的可留到课后,但必须保证每周一首。

同时,注意诗文卡的交流与传阅,以求共同提高。

7、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诵读经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布置家庭作业可以加入诵读内容。

六、进度计划9月:1、做好学习前的各项常规工作。

诗韵飘香诗词意境解析

诗韵飘香诗词意境解析

诗韵飘香诗词意境解析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优美的韵律和精致的意境,向世人展现了深邃的情思和美好的生活。

本文将以“诗韵飘香”为题,分析几首经典的诗词,揭示其所表达的意境和内涵。

1.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首杜牧的《清明》诗中,他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寥寥无几的景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描绘的是一个雨天的清明节,烟雨蒙蒙,行人凄凉。

他以“雨纷纷”一句来表达大自然的变幻无常;以“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句,抓住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而寥寥无几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寂静的画面,令人沉浸其中。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被誉为古代诗词宝典中的瑰宝之一。

这首短小精悍的诗词,通过简单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清新而恬静的夜晚意境。

明月光如白昼般明亮,在夜空中映照着大地。

在举头望明月的时候,远离故乡的人不禁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以简单的字句传递了人们内心的漫长思念和宁静的夜晚情怀。

3.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永的《江雪》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表达,展示了一个寒冷而孤寂的江雪景象。

诗人描绘了大雪纷飞的画面,山中的鸟儿无影无踪,人们的足迹消失不见。

诗中的“孤舟蓑笠翁”和“独钓寒江雪”表达了一个孤独而执着的形象,也与外界的孤寂景象形成了对比。

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畏,同时也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和静谧。

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现象级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用简单的字句描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和敢于向往的精神。

描绘了白日西斜、黄河汹涌入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勇往直前的远大抱负。

他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鼓励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突破自我。

整首诗以简练而给力的词句,勾勒出广袤山河和雄伟景象,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向往。

5. 如梦令为伊消得人憔悴,如梦令人心悠远。

诗韵飘香古诗词诵读活动

诗韵飘香古诗词诵读活动

先锋小学二年级诗韵飘香古诗词诵读活动女:夏荷满池塘,浓雾锁江天,我们跟随夏天的脚步在美丽校园中快乐生活。

男:奇文共欣赏,读书破万卷,我们跟随诗人的神韵在诗意校园中感受经典。

女:当夏雨掀开了中华诗国的宝库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幽幽远古跳跃出来。

男:当艳阳照耀着祖国花朵的笑脸时,一首首唐诗宋词就从他们口中传唱出来。

女:字字珠玑,句句经典!男:声声诵读,津津有味。

女:朗诵古诗词,我们就是在和诗人们进行心灵的聚会。

男: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女: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

男: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合:先锋小学二年级“诗韵飘香——中华古诗词诵读”活动现在开始。

女: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文字浅显而意境悠远的好诗,这些好诗,无论男女老幼,说,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写,几乎都能信手拈来。

接下来请欣赏孙淼为大家朗诵《凉州馆与诸判官夜集》女: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男:诵中华经典,做“四有”新人。

下面请欣赏咸世礼为大家带来的《锦瑟》和《钱塘湖春行》。

男:今天,我们相聚在文化的圣殿,观神州圣景,听渔歌唱晚,闻曲中折柳;女:今天,我们翻阅时光的厚卷,与诗哲对话,和灵魂相会,倾听稚嫩而嘹亮的童声,朗诵先辈留下的珍贵财富。

请欣赏刘雪祎、谭雅茹、孙淼、魏影为大家朗诵《代悲白头翁》。

(女)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男)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请欣赏葛涵带来的《游山西村》和《书愤》。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请欣赏刘雪祎、孙淼、谭雅茹、带来的离愁诗。

女:同学们,你们知道“精忠报国”的故事吗?你们了解“莫须有”的典故吗?一曲《满江红》之所以千年传诵不衰,不仅仅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样的好句,更因为我们从这首感情激扬,气势磅礴的词中看到了一位民族英雄的气节。

诗社成立七绝贺诗

诗社成立七绝贺诗

诗社成立七绝贺诗1. 《贺诗社成立》
诗社新开真热闹,
文人墨客齐来到。

妙笔生花书千古,
诗意生活多美好!
2. 《庆诗社诞生》
今日诗社始建成,
华章异彩定纷呈。

激情澎湃共创作,
佳作连连绽豪情!
3. 《诗社之喜》
诗社成立乐无边,
吟诗作对笑开颜。

才华横溢在此聚,
共谱新篇耀世间!
4. 《赞诗社成立》
哇塞诗社已成立,众人齐心创佳绩。

以诗会友多欢乐,难道不令人欣喜?
5. 《贺诗社之兴》诗社开启新征程,佳作连连似泉涌。

如此盛景谁不爱,共铸辉煌在诗中!
6. 《喜贺诗社》诗社成立喜洋洋,诗意盎然满心房。

大家携手同进步,未来之路闪光芒!
7. 《祝诗社繁荣》祝愿诗社永昌盛,才子佳人展雄风。

如同春花般烂漫,
诗韵飘香处处浓!
8. 《贺诗社初立》
诗社初立展新颜,
激情飞扬诗韵传。

携手共进向未来,
怎能不令人赞叹?
9. 《颂诗社成立》
诗社成立颂声扬,
文采风流意气长。

如同繁星耀夜空,
璀璨诗光放光芒!
10. 《贺诗社诞生啦》
哈哈诗社诞生啦,
文人雅士聚一家。

共写华章传千古,
真是太棒啦!
我的观点结论:诗社的成立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创作的平台,相信诗社一定会越来越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
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韵飘香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登州海市》 宋 苏轼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 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 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 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 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 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 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 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 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 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 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 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 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济南》
(清) 顾炎武 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窦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这首诗是顾炎武在济南写成的。顾炎武本是江苏昆山 人,缘何来到济南呢?原来,顾炎武生活的年代恰恰是 明清两代交替之际。顾炎武是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人, 明亡之后,他仍然长期坚持抗清斗争。在参加其家乡昆 山、嘉定一带的抗清起义失败之后,便奔走于京鲁之间, 谋划匡复明室的活文字狱的株连,急速赶到 济南进行申辩。不料想,他刚到济南,也被拘系于济南 监狱中。后来经友人多方营救,方才得以获释。获释之 后,顾炎武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济南》诗。在这首 诗中,诗人通过吟咏济南的湖山名泉,凭吊古时的济南 名士,唱出了“老来无端痛古人”的无限感慨,抒发了 对前
卜算子 〃 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 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 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 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梅 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 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 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从这一句 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 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它既得不到应有的 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随着四季的代谢,它 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它孑然一身,四顾茫 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寂寞开 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 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 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 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 美。 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 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 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增订评注唐 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唐诗解》:"雅兴淡中有致趣。"《唐 诗矩》:"右丞本从工丽入,晚岁加以平淡,遂到天成。"《唐诗合选 详解》王云翼云:"前是写山居秋暝之景,后入事言情,而不欲仕宦 之意可见。" 《山居秋暝》是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 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颔联写皓月当空,青 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
在登州的海上,有时候会出现云雾空气,像宫室、 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都)清晰可见, 把它(这种景象)叫做“海市”。有人说:“(这是) 蛟龙吐气而形成的。”(我)怀疑不是这样的。欧阳 文忠曾经去河朔出使 ,路过高唐县,在驿馆的房屋中 夜间听到有鬼神从天空中经过,车马人畜的声音,都 一一可分辨出.他说得非常详细,这里不详细摘录了。 询问本地的老人,说:“二十年前曾在白天路过这个 县,也能清楚地看见人与物。”当地人也称这种景象 为“海市”。和登州所看见的大致相同。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 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 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 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 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 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 《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 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 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 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 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 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 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 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 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 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 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 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 在一轮孤月上了。
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 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 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秋千, 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 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全词以清景 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的变化,营造出一种 深婉优美的意境。“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 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所行之地是“亭皋”, 城郊有宅舍亭台的地方。词人“信步”上着一个 “闲”字,点染出一幅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 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 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 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 郁的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