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报告——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若干建议

合集下载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
干意见
1、环境治理好
2、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加强
3、治安问题
4、民族问题
5、政策问题
6、民生问题
7、景点项目的包装和规范
8、饮食安全与诈骗行为的监督管理
你想问什么呢?如果只是想了解这份中央文件可以上网去搜。

如果你是要了解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宏观问题建议你去看一本叫《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趋势》,这本书是海南省各级领导的案头必备,开展过对该书的学习研讨,对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提出了很多很好的观点。

我摇头“没事啊,我挺赞同你的观点的,我也很鄙视那样的学生,都影响咱们的学习了。

我上学那会,也是受他们影响,我本来很想好
好学习的,哎,而且,我这个人,也是非常喜欢学习的。

”我一边说,。

海南国际旅游岛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海南国际旅游岛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

海南国际旅游岛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一个项目或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下面是对海南国际旅游岛进行SWOT分析及发展建议:优势:1.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美丽的海滩、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热带雨林等,这些都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独特的地理位置:海南位于中国南海之滨,是中国门户的重要一环,附近还有众多的海上贸易通道,这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

3.政府支持:中国政府将海南列为国家级经济特区,给予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特别支持和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收、降低营商成本等,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劣势:1.交通不便:与中国内地相比,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交通不够便利,目前主要依赖飞机和船舶运输,造成了较高的交通成本和不便的旅行体验。

2.人才匮乏: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海南国际旅游岛在高端人才方面相对匮乏,这对其国际化发展构成一定的障碍。

3.气候环境限制:海南属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相对较冷,这对旅游业的季节性和舒适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机会:1.国内旅游市场升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度假观念的转变,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旅游岛屿,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

2.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积极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海南国际旅游岛与国际旅游市场的合作提供了机遇,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和投资。

3.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海南国际旅游岛作为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可以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打造绿色、可持续的旅游目的地。

威胁:1.竞争加剧:随着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海南面临着来自其他热门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压力,如三亚、海口等,需要与之竞争吸引游客和投资。

2.自然灾害风险:海南受台风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这对旅游业的正常运营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应急管理和风险防范。

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建议

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建议

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若干建议作者:吴旭贤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22期海南岛以其阳光沙滩、椰风海韵闻名于世。

及至国际旅游岛初步规划的提出,这个位于中国版图南端的美丽岛屿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目光向这里聚焦、热钱向这里涌入、旅客向这里进发,短时间内,小岛房价飞涨、热钱涌动、人头攒动。

毋庸置疑,热心的人们在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添砖加瓦,但种种事实反映,目前的建设存在着功利性、盲目性、疏漏性,根基不牢固,违背了经济学原理,大厦就容易倾倒。

下文,笔者将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若干建议。

一、要擦亮“国际旅游岛”这张名片,而非将它抹黑旅游业之于海南就像制造业之于广东一样,以其起家又因其闻名。

“国际旅游岛”规划的推出,明确了国家要将海南旅游业从国内舞台推向国际舞台的举措。

“国际旅游岛”就像“天涯海角”、“博鳌亚洲论坛”一样,已成为海南的名片,已成为影响海南声誉的无形资产。

随着国际旅游岛规划的实施,国内外游客来岛的人数亦“水涨船高”,而旅游投诉也相应的增多。

游客普遍反映来到海南岛,从一出机场那一刻起,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无论是出行、进餐还是游玩、购物,只要你是外地游人,都免不了“被天价”的命运。

向当地监管部门反映,其又存在渎职、不作为等情况,于是,“国际旅游岛”的名片被一再抹黑。

不少游客在海南岛一轮游后,留下了这样的劣评,“海南‘国际旅游岛’要想从概念变成现实,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如果你没到过海南,心中难免有些遗憾,但如果到了海南,又将收获更多的遗憾”,可见这一新兴的国际旅游岛不仅留不住回头客,还有些声名狼藉。

海南人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过大的功利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海南省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和旅游业,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亦偏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从纷至沓来的游客身上“骗取”收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也就成为居民们“当仁不让”的做法;第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官场晋升机制就是GDP为王,即哪个管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哪个地方官就晋升得快,这种“骗取”收入的做法其实也是在为当地服务业创收,于是当地官员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积极施展太极推手和障眼法,至于后续问题就留待升官后的继任者来解决。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海南成为中国最具潜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为了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势1.政策优势: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政府重视旅游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2.景区资源丰富: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资源,如海南热带野生动物园、蜈支洲岛、南海观音、天涯海角等,这些景点能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海南的机场、港口、公路、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4.文化特色鲜明:海南拥有独特的海南文化,如“三亚崖州文化节”、“海南琼剧节”等,这些活动展示了海南的独特魅力,能吸引更多游客。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劣势1.旅游开发缺乏特色:由于缺乏独特的旅游开发特色,海南和其他海岛比较相似,难以吸引游客对其进行集中选择。

2.对外宣传不够:相较于其他热门海岛目的地的宣传力度,海南的宣传力度相对较弱,缺乏知名度和影响力。

3.旅游品质与服务存在不足:海南的旅游服务主要以低价为主,客户体验不佳,且客户投诉较多,影响游客的体验。

4.顶尖高端酒店供给不足:海南缺乏像马尔代夫、巴厘岛等高端度假酒店的供给,无法满足高端消费人群的需求。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机会1.国家政策支持:海南作为中国未来自贸区的建设试点,政府对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支持力度将会不断加大。

2.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大量的中产阶层的涌现,旅游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另外,国外游客对海南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增加。

3.体育赛事接待机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环境,可以承办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如赛车、高尔夫等,这将为海南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4.高端旅游市场: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这些人群有更高的消费能力和要求,对高端旅游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关于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建议

关于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建议

关于海南岛国际旅游岛发展的建议蔡志晖酒本2班 201411490208 海南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四面环海,具有发展旅游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问题在《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海南的建设与发展的几项要求包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海南特色优势,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形成人文智力支撑。

根据这几点要求,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的,十分重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环境保护;素质与形象的提升;打造本土特色;重视发展服务业。

首先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发展旅游业必须要重视环境问题,旅游发展离不开环境,所以在发展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同事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其次,旅游发展很大一部分靠当地人文环境,海南是一个独立的岛屿,这让海南省在拥有优势条件的同事也相对闭塞,所以,我们必须加大教育力度,提升当地居民的素养。

然后,一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特有的民族特色,海南省因为前期的闭塞,拥有许多其他地区没有的独特的地域文化,需要大力推广,形成自己独有的地域文化。

最后,旅游发展靠服务,这是旅游业最重要的核心,需要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服务人员,加强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游客有一种家的温馨感。

二、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问题不足之处建议如下(一)环境保护方面1、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发展之路,使海南成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居民和游客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大交通体系的调研建议

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大交通体系的调研建议

写在前面: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

国务院在《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海南交通发展的任务:“构建安全、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海南交通如何适应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交通发展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怎样定位,海南交通怎么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对此,海南省交警总队蔡军同志结合自身多年交通管理工作经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供读者探讨。

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大交通体系的构想与建议蔡军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知名度、美誉度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到海南旅游的游客,特别是自驾游不断激增,推动了海南旅游经济的发展,也给海南的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如何用好用足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抓好海南的旅游交通顶层设计,以交通链引导旅游车辆通行,做到既缓解交通拥堵,又助推旅游经济发展是当前海南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笔者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门到相关市、县对旅游与交通问题进行了实地调研。

现结合调研情况谈几点设想。

一、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大交通体系,促进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4年春节,三亚市、海口港(含秀英港和南港)的交通堵塞问题凸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两市交通拥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出入岛车辆剧增,道路交通管理跟不上。

2013年春节假期海口港进出岛车辆仅为4万余辆,2014年春节达到11万余辆,增加了近2倍。

这11万辆车大多数是到三亚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再加上全省其他市县到三亚探亲、旅游、度假的车辆(全省汽车保有量为68万辆),按最低统计,今年春节到三亚的车辆约在20万辆以上。

由于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跟不上车辆激增,造成了春节期间三亚出现交通大拥堵现象。

二是旅游交通圈不完善,对游客的分流作用不明显。

经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省内有许多市县在阳光沙滩、旅游景点、旅游娱乐项目、酒店住宿等旅游环境、旅游配套设施都能与三亚媲美,可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多样化的旅游消费需求。

为海南省大学生具体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

为海南省大学生具体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

为海南省大学生具体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心,海南省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为海南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是我提出的几点建议:1.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海南省大学生中,需要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工作。

因此,海南省可以在大学校园中设立一些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机构,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领域的要求。

2. 建立海南省大学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联盟。

建立一个海南省大学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联盟或协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来交流,分享和展示他们的成果和创意。

这个联盟可以提供一些举办活动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

3. 鼓励大学生参加海南省旅游业的实践。

需要鼓励大学生参加海南省的旅游业实践,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实践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4. 打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系统。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应该包括行业顾问、专家和学者等,他们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也应该建立一个行业网络,提高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加强海南省大学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监管。

在大学生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需要加强监管措施,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提供一定的法律和保险保障,保护大学生的利益和权益。

总之,海南省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

通过上述建议的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海南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的建议关键字:呀诺达、国际旅游岛、开发与保护内容摘要: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呀诺达作为海南新开发的天然热带雨林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海南旅游的焦点。

内容: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是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真正热带雨林,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是最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资源博览馆,堪称中国钻石级雨林景区。

呀诺达之所以能成为海南旅游景点中闪亮的明珠,是因为它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一)天时呀诺达热带雨林开发不久,国务院于2009年12月31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海南岛的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呀诺达热带雨林带来了福音。

在政策的支持下,呀诺达热带雨林的开发相比海南其他的景区开发的要顺利。

也正是在政策的带动下呀诺达热带雨林迎来了许许多多的游客。

(二)地利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景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距三亚市区仅35公里,距凤凰机场52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三亚后花园。

景区北与五指山、七仙岭比肩相连;东眺南海万倾波涛,美丽的海棠湾近在咫尺;与南中国第一温泉南田温泉仅一水之隔。

在三亚市最新修编的旅游总体规划中,本景区位于大三亚旅游规划中的生态景观轴上,是“三亚旅游圈”的“金三角”地区。

景区集热带雨林、峡谷奇观、流泉叠瀑、黎峒风情、热带瓜果、南药、温泉多种旅游资源于一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

建省办经济特区2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胜地,是海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岛内各大报刊的头条,甚至岛外的媒体也争相报道此事。

这证明,海南的旅游业绝对令人期待。

是会有飞速的发展,成为与巴厘岛、夏威夷等国际度假胜地具有同样高人气的旅游胜地,还是会发展停滞不前,使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成为空谈。

这一切尚是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海南正在努力,努力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我们实地考察了海南旅游的几个热门景点,包括三亚大东海、蜈支洲岛、博鳌玉带滩、以及兴隆的热带植物园等。

发现了一些问题。

1、在蜈支洲岛的考察途中,我们发现景点多以水上项目为主。


果游客对水上项目不感兴趣,则在蜈支洲岛并无太大的乐趣。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省许多旅游景点配套设施较单一,不能很
好的满足大多数游客的需要。

会降低游客的游玩兴趣。

2、许多景点都有提供数码照相的服务,这本来是可以为游客提供
便利的事。

但一些景点存在强迫游客购买在未经游客许可的情
况下拍摄的游客游玩时的照片,且价格较昂贵。

游客若不敢兴
趣,还存在纠缠不休的情况。

这会使许多游客对海南旅游的印
象大打折扣。

3、我们同时还发现,景点的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个别素质
较低。

这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理念不相符。

我们的建议:
1、有关部门加大投入资金的力度,对景区的相关设施进行日常的
维护,还要加强对配套设施的建设。

使游客感到便利。

2、加大对景区内收费服务的管理力度,不能使宰客现象一而再再
而三的发生。

3、对景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集中培训,提高服务素质。

对不
符合要求的人员应该予以辞退,保证景区人员的整体素质。


时对服务能力突出,受到游客好评的相关人员应该给与奖励,提高他们的服务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