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区位优势
海南高校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地位与作用

海南高校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提要: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个新的社会背景下,海南高校应结合《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办学方向,有关专业要积极探索,为满足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提供人才支持;各高等院校要重视主动、积极融入并服务、加强国内国际文化交流、引导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抓住学校加大学科建设的机遇,组织专家开展针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法制保障和开设新的专业等课题的研究,多提建设性、方向性意见,起智囊团的作用,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做出贡献,体现高等学校的价值。
关键词:高校旅游建设地位作用建设国际旅游岛不能仅仅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建设完备的设施、提供优质的服务,海南高校在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上责任重大。
高等教育发展要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建国际旅游岛提供人才支持。
各高校要根据海南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海洋经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中医药、生物制药、石油化工、垃圾污水处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满足海南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一、专业建设与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相结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目标,用现代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构建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推动海南现代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基本原则:坚持特色、优势原则,依托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环境资源,发展具有潜力和优势的服务业;坚持创新、开放原则,从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上求突破,充分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发展开放型服务业;坚持质量、品牌原则,建立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培育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坚持引导、推进原则,加强规划与政策引导,推进区域统筹协调,突出发展重点,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高二地理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一、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3.交通位置
位于西太平洋环形带上,处在日本到新加坡的中 段,直接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深水航道。连接亚 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南海是我国通往东 南亚、印度洋直到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有利于 依托港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二、丰富的热带资源优势: 1.气候资源
热量——积温8400℃~9200℃,
光照——热带北缘,年 冬季温暖,最冷月气温超过16 ℃, 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 夏季高温,最热月气温在25 ~
光照充足 29 ℃之间,可以一年三熟,适宜 发展热带高效农业
二、丰富的热带资源优势:
2.土地资源
地形——近似椭园,中间 高四周低,由山地、丘陵、 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 地貌
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
我国岛屿概况及开发意义 一、概况:
我国岛屿面积约8.6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
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从分布上看,近岸海 岛多,远海海岛少;南海诸岛虽远离大陆,但 分布零散。从面积上看,大岛少,小岛多。 二、开发意义:
一方面,海岛及其周围海域,蕴藏着丰富的
渔业、港湾和矿产资源。另一方面,海岛是划
林风光、红树林热 带雨林、热带作物 园、自然保护区等。
五 社会经济的发展
设省前 社会 经济 发展 状况
经济相对落后;②产业 结构不合理,以第一产 业为主
设省后
产总值猛增;工农贸旅快速增 长;三大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②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 格局和最南端开发窗口
①经济发展缓慢,社会 ①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
分海洋国土的重要依据,开发利用海岛,有利
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证国家安全。
理区位优势
热带资源优势 海洋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优势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演讲稿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近年来,海南不断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的成绩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海南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取得了很多成绩,代表了中国旅游业的最高水平。
通过建设一系列较为完善的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和项目,海南以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旅游资源,高品质的服务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前来旅游。
在提高海南旅游品牌知名度的同时,海南也积极扩大旅游市场的规模。
海南不仅打造了海南美食文化周、琼崖角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旅游活动,还充分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加强国际旅游合作,针对澳洲、东南亚、俄罗斯等海外市场推出了系列旅游市场开发计划,呈现开放、融合、创新的新态势。
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还面临一些发展瓶颈和问题。
正如其他国际旅游目的地一样,海南的旅游业也存在着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交通不便、服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如今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并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地位,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和投资,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和设施建设,打造精品旅游。
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未来发展面对机遇与挑战,海南要进一步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海南旅游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升级和发展: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南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更多的机场、高速公路等,在各大景区周围建设道路、停车场、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整体的旅游服务水平。
2. 推出更多旅游产品和服务海南要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秀丽江山·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旅游、海岛度假旅游等。
区域知识:海南岛

区域知识:海南岛1. 范围:我国南部边陲,四面环海,北隔琼洲海峡与广东雷州半岛相望。
2. 位置:北纬19度,东经110度穿过中部。
(20°N处为海口,18°N处为三亚)地理区位优势:①位于我国华南、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是大西南走向世界的前沿。
开发南海海洋资源的基地;②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珠江三角洲,外邻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③处在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靠近国际深水航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3. 地形: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
4. 地势:中高周低5. 地貌及成因:环形层状地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6. 河流及水文特征:万泉河河流短小,流速快,水能丰富,是外流河,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7. 气候: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8. 植被: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
9. 资源:矿产:石碌铁矿,莺歌海盐场(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有宽阔的海滩,有利于晒盐,)水能:适宜发展小水电海洋资源优势:①海洋生物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宜于发展捕捞、养殖和旅游观赏。
②油气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海南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域环境良好、阳光、海滩以及热带风光以及民族风情具有独特的魅力。
五指山天涯海角10. 农业生产:中部发展热带农业。
农业发展优势:地处热带,为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田终年都可耕作,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农业发展不利条件:冬春季节低温,不利作物生长,夏秋季节台风破坏严重。
主要农作物:水稻热带水果:菠萝、龙眼、芒果、香蕉、荔枝经济作物:天然橡胶、剑麻、椰子(分布于东部沿海,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平原面积广)。
可可、咖啡、茶叶、胡椒、香茅11. 工业生产:主要部门:油气化工汽车制造化纤纺织饮料食品医药浆纸建材主要城市:海口三亚发展方向:1.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 2.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 3.建成以港口加工区和重化工业为依托的西部工业走廊,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4.发展新型旅游业 5.进行海洋环境保护12. 灾害: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13. 交通运输:粤海铁路的修建铁路起止点是湛江和海口。
自然、文化与发展战略的整合——论海南生态省建设的三大优势

生 态 省 建 设 是 在 生 态 文 明建 设 最 大 的 政 区单 位, 具有 特 别重要 的地 位 。海南从 1 9 9 9年 开始 实施 生 态省 建设 , 今 十 余 年 , 至 已经 初 步 形 成 了 生 态 资
态系统 , 陆 的空 气 污 染 、 候 灾 害 、 病 等外 来 危 大 气 疫 害 由于受海 南 岛的 阻 隔 , 到达 海 南 岛 时 已经 大 大 在 减弱甚 至对 海南 没 有直 接 影 响 , 对 海南 保 持 优 越 这
* 收稿 日期 : O 】O — 8 2 1 一 52
基金项目: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态 文 明 的环 境 社 会 学 研 究 ” 0 B H0 4 阶段 成 果 生 (8 S 3)
作 者 简 介 : 书 明( 6 )舅 , 王 1 3 9 , 山东 蓬 莱 人 , 中国 海 洋 大 学 法 政 学 院 教授 , 主要 从 事 环 境 社 会 学 研 究 。
术、 文化 和 其 他 社 会 基 础 作 为 生 态建 设 的 支撑 。 海 南作 为最 先 建 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态省 的 示 范 区, 其优 势 已逐 步 显 现 : 自然 生 在
态 上 , 要 表 现 为 优 越 的 气候 与 区位 优 势 、 富 的 海 陆资 源 以及 多 彩 的旅 游 资 源 ; 生 态 文 化 上 , 有少 数 民 族 特 主 丰 在 具
有 的传 统 民俗 风 情 与 正 在 形 成 的 现 代 生 态 价 值 观 ; 战 略 支 持 上 , 建 设 国 际 旅 游 岛 的 国 家 战 略 。这 三 大 优 势 是 在 有 海 南 生 态 省建 设 最 具 有 竞 争 力 的 条 件 , 是 海 南 生 态省 未 来 发 展 的持 续 动力 。 也 关键 词 : 态 省 ; 生 自然 生 态 ; 态 文化 ; 生 国际 旅 游 岛 中 图分 类 号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5 2 1 ) 50 l 5 1 7 — 3 X( 0 1 0 — 0 8O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22学年第二学期浙江省精诚联盟3月联考高二年级地理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可可在中国海南和云南南部都有栽培,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海南可可种植区面积不断扩大。
下图分别为可可植株、叶片、开花、结果图片。
完成1、2小题1.可可所属的植被类型具有的特点正确的是()A.常有茎花、板根等现象B.多革质叶片C.春天发叶,秋冬季落叶D.叶面多蜡质层2.海南可可种植区面积不断扩大,体现了区域特性中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动态性D.开放性美国是世界上工农业均发达的国家。
完成3、4小题。
3.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政府政策B.工业基础C.经济效益D.农业科技4.关于美国工业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大湖地区是美国传统的老工业区B.休斯顿石油、宇航工业发达C.高新技术产业最早兴起于西南部D.美国西部工业区目前处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
几内亚湾以北的西非赤道低压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一部分,它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其最南位置在5°N附近。
布埃亚被称为“非洲雨极”,下图为非洲局部图。
完成5、6小题。
5.布埃亚有“非洲雨极”之称,与其成因不符的是()A.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B.受西非赤道低压影响C.西南风属于迎岸风D.北赤道暖流增温增湿6.R、Q两地()A.1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东南风B.1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西北风C.7月R地盛行东北风,Q地盛行东南风D.7月R地盛行西南风,Q地盛行西南风1992年,中国一艘装载着近2.9万只橡皮小黄鸭的货轮在开往美国途中,于太平洋遭遇强风暴。
《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制定论文

论《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的制定摘要: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处理立足本地的地理和气候优势,还要充分运用海南特区立法权,订立《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规范海南国际旅游的相关法律措施,明确海南旅游业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本文旨在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先关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建议,希望对其有所裨益。
关键词:旅游定位;海南岛旅游;国际旅游岛;旅游岛条例海南省经过20年的探索、开拓与发展,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国务院同意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
海南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一、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必要性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战略选择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开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战略的重要内容。
(1)贯彻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行动;(2)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战略意图的重要举措;(3)中国旅游转型升级和建设旅游强国,打造世界级品牌度假旅游产品的重要响应。
实现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走向世界。
①2、海南旅游的产业发展海南旅游接待能力持续增强,旅游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观光为主,度假、会议为辅的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已初具规模。
3、海南旅游资源的优势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也是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优惠的特区政策、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热带岛屿旅游资源,国内其他省份无法与之相比。
(二)制定《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条例》的可行性1、我国打算进一步开放旅游业,海南可以作为试点。
海南省应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在旅游业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先行试验”为契机,充分发挥特区体制、政策优势加快海南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推动投资主体国际化、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接待设施国际化、旅游服务管理国际化;加快涉外旅游人才的培养,完善旅游国际化的配套接待体系。
深入了解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

深入了解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海域的国家,其中最大的岛屿便是位于南海的海南岛。
作为中国的重要战略资源,海南岛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遗产以及多样的旅游资源。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自然特征、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国最大的岛屿海南岛。
一、地理位置海南岛位于中国南部的南海上,与广东省相对,地理坐标为北纬18°10′至20°05′,东经108°37′至111°03′。
它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也是中国四个独立于大陆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
岛上最高峰为海拔1867.1米的万宁高山,地势较为陡峭,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特征。
二、自然特征海南岛是我国独立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首先,岛上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2-26摄氏度之间,适合各类植物的繁荣生长。
其次,海南岛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海洋生物资源。
岛周围海域是各种海洋生物的栖息地,海鲜资源丰富,让海南岛成为美食的天堂。
此外,岛上还有多个热带雨林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和动物种类繁多。
三、文化遗产古代海南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南中国海的重要文化节点,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海南岛传统文化主要表现在语言、习俗、艺术和建筑方面。
岛上的主要民族是黎、苗、壮、瑶等,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各具特色,独特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海南岛独特的地域文化。
此外,海南岛还有众多的古代历史遗址、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如鳌州古城、文昌阁等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海南岛的历史变迁。
四、旅游资源海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首先,海南岛拥有壮丽的海滩风光。
白沙、三亚、亚龙湾等海滩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里的沙滩洁白细软,碧海蓝天令人陶醉。
其次,海南岛还有独特的温泉资源。
海南岛四季如夏,岛上分布着多个天然温泉,如三亚的南山温泉、博鳌的长寿温泉等,可以带给游客身心的放松和舒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地理优势年级: 国贸0804学号: ************: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十一日摘要通过对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人文史迹景观等的研究,来进一步说明海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
通过对海南省交通条件的研究来进一步阐述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可发展性区位优势。
关键词地理区位热带美景历史文化景观便捷的交通可发展性引言海南省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著名的生态省,四面环海的宝岛海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上丰富的人文史迹景观,形成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绝对优势,这是其他省市不可比拟的,是不可创造的。
正在铺设的“海南轻轨铁路”说明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可以创造的。
目前已建成的“海南环线高速”形成了省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它给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线。
成为可发展的区位优势。
热情、淳朴好客的海南人民,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和风情,形成了一条亮丽又别致的风景线。
利用区位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海南省的改革开放,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人民的收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有利于推动海南省文化、教育、社会等全面发展。
一、地理位置在地理区位上,海南省是中国疆域最南端, 紧邻港澳台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既有广大的内陆腹地,又能受到华南经济圈的辐射.是连接两州(亚洲和大洋洲)和两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交通要道。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跟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
海南岛因地处大海之南,孤悬海中,故称之为海南岛。
它是海南省陆地的主体,从琼东北的景心角至琼西南的莺歌海长约286公里,从琼西北的神尖角至琼东南的大花角宽约180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
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近岸滩滁面积宽广,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海南岛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上通道。
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市约220海里,从岛南的榆林港至菲律宾的马尼拉航程约650海里。
海南岛控制中国南部沿海的交通,扼两广的咽喉,是中国南部海疆的要塞。
因此是国际旅游的最佳选择。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主要特征,占全岛面积的38.7%。
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盆地。
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
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
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海岸、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或堆积地貌海岸、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海岸。
海岸生态以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特点。
是向往登山和探险的旅游者的最佳选择。
二、气候条件海南岛气候宜人,四季常青。
地处热带、亚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域,是中国最具热带特色的地方。
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气候资源多样。
严格来说海南省并没有冬季,只有零散的冬日。
最冷的时候是1月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在17℃以上,3~11月平均气温超过20'C,海南岛南部沿海地区气温则还要更高一些。
海南省每年的最高气温大多出现在4~5月春夏之交的时候,所以暑气不酷,往往让人不能察觉暑热的来临。
7月份是海南省的盛夏,然而由于周围有海洋的调节,也并不会使人觉得闷热难熬,再加上盛夏时节常有雷雨临岛,阵雨过后的凉爽会让人觉得特别的舒适。
盛夏时节的海南中部山区最高温度也只有大约27℃,许多森林公园便成了天然的避暑山庄。
因为海南岛四面环海,风力资源非常丰富。
另外,海南省还是世界上同一纬度中雨量最多的地区,风雨相夹之下,使台风成为海南的“常客”。
海南省的雨季在每年的5~10月,台风也发生在这期间,其中7~10月是台风最活跃的时候。
台风来临时的那种天昏地暗的景观是长期生活在内陆的人所少见的。
凉爽的椰风吹散了盛夏的炎热,明媚的阳光温暖了冬季的大海,没有真正的酷暑和寒冬。
是冬泳和避寒的胜地。
岛上四季长青,空气清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
” 绝无仅有的气候条件,会给旅游者带来无限的惬意。
三、自然资源据普查,全岛可利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风景资源共有11类、241处,其中滨海沙滩38处,主要有亚龙湾、大东海、天涯海角、芝兰湾、香水湾、高隆湾、石梅湾等;山岳28处,主要有五指山、尖峰岭、七指岭、东山岭、铜鼓岭等:奇石异洞18处,主要有毛公山、济公山、皇帝洞、落笔洞等:河湖19处,主要有万泉河、松涛水库、南丽湖等,瀑布11处,主要有百花岭瀑布、太平山瀑布等:温泉38处,主要有兴隆温泉、官塘温泉、南田温泉、蓝洋温泉、半岭矿温泉、七仙岭温泉等;野生动植物观光资源18处,主要有大田坡鹿、坝王岭黑冠长臂猿、南湾猴岛、东寨港红树林、东郊椰林等,游览海岛13处,主要有吴歧洲岛、大洲岛、野猪岛等;生产观光资源17处,主要有华南热作两院、石碌铁矿、枫木鹿场等:古建筑25处,主要有五公词、琼台书院、东坡书院、万安书院、苏公祠、崖州古城、韦氏饲堂、汉马伏波井、文昌阁、文城文庙、美郎双石塔、定安古城墙、秀英村古炮台等;古墓葬8处,主要有海瑞墓、丘浚墓、张岳崧墓、赵鼎衣冠家等;近现代胜迹主要有宋氏祖居、冯白驹故居、琼崖纵队司令部旧址等:革命烈士纪念碑主要有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娘子军纪念雕像、冯白驹将军雕像暨纪念亭,李硕勋烈士墓、金牛岭烈士陵园、白沙起义纪念馆等:社会风情8处,主要有黎族盛会三月三、番加风情、黎苗民族歌舞等。
海南岛的中部地区集中了海南省的主要山脉,由六百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和部分低山组成,而这些山脉被万泉河一昌化江自中间分了东西两半,东部已开发为旅游区的有海南岛的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吊罗山(海拔1250米),七仙岭(也叫七指岭,海拔1107米)等,西部则有黎母山(海拔1441米)、尖峰岭(1412米)等。
这些山峰阻挡了从太平洋吹来的水汽,因而山中常常积聚雾,形成山区温凉湿润的气候,无论你在什么季节到山区旅游,这里给你的感觉始终是清凉的。
高耸的山体还削弱了暴虐的台风及偶然袭岛的寒流,这使海南岛西部的多个市县成了无台风、无寒流的地区。
中部的水资源和天然林资源都非常丰富,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都发源于此。
林中有许多珍稀树种,对保持海南西部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海南岛上天然湖泊较少,但河流众多,人们利用这些河流建起水库电站,开发水利及水电事业,不仅具有防洪供电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形成了海南岛另类的岛湖风光,较出色的有松涛水库、大广坝水库、南丽湖、云月湖等。
四、便捷的交通航空航班是国内大部分城市游客到海南旅游最便捷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海南省现主要有北部海口美兰机场,南部三亚凤凰机场两大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00余条,通往国内外90多个城市和地区。
具体航班详见机票查询铁路铁路不是海南的主要交通。
海南省内的铁路石碌至八所,八所至三亚是我国最南的铁路线,主要作为工业运输。
2003年1月7日正式通车的粤海铁路结束了海南与外界不通铁路的历史。
粤海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北起粤西湛江市,与海南省西环铁路接轨,南达三亚市。
现已开通北京西(T201/T202)、上海南(K511/512)、广州(K407/K408)至海口及三亚的空调快速列车。
让海南人民瞩目期待的海南交通“一号工程”——东环铁路目前已进入铺设轨道阶段。
据最新消息,海口到三亚铺轨5月底结束,6月30日完成上砟整道轨道精调。
3月24日,广铁集团负责人已抵海南调研,预计东环铁路今年10月份试运行。
海口与三亚“一日生活圈”的现实距离我们已越来越近。
公路海南岛陆上交通以公路为主,通车里程达1.4万余公里,以“三纵四横”为骨架,有干线直通各港口、市、县,并有支线延伸到全岛318个乡镇和各旅游景点,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环岛交通网络。
主要以环岛高速公路及东线223国道、中线224国道、西线225国道为主脉落。
公路密度居全国第三。
海南建成的海南环岛高速由三亚、海口两地开始呈环型沿海而建,沿东线高速公路走,海口到三亚只需4个小时,中途支路四通八达,连接陵水、万宁、琼海等所有市、县。
海南中部的海榆中线公路贯穿中线保亭、五指山、屯昌、琼中等地。
整个海南旅游到达各重要景区、景点交通十分便利。
水运海运是海南的一大交通重点。
全省共有港口54个,以海口、三亚、八所、洋浦四个港口为最大,主要港口泊位60个。
目前100家船务公司,132万吨运力,主要以贸易为主。
国内航线可到达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各港口。
国际航线可到达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非洲、欧洲的国家和地区。
客运港口以海口、三亚、清澜为主。
海口有新港、秀英港两个大型客运港口,每天开往大陆沿海及香港等地区客轮达40多艘。
三亚海港是客货两用港口,客运轮船直达广州、越南、香港和新加坡等地。
海南东线的清澜港则是到达西沙群岛及附近岛屿的省内水路交通重要港口五、可发展性作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生机无限,责任重大。
天降大任之时,唯有珍惜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并不是一句空话,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这正是海南旅游产业建设利用的最好资源,自然提供够优势,正是有效利用了这些资源,利用就是价值,建设国际性旅游岛,发展自然经济,推动海南发展脚步。
由于历史原因,海南岛旅游资源长期未获开发。
现如今,拥有美丽自然风光、便捷交通网络的海南岛成为亚洲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热带度假天堂。
近年来,以滨海休闲度假为特色的旅游业蓬勃发展,2009年接待游客2200万人次,旅游收入206亿元,增长8.1%。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
具有气候和环境优势的旅游房地产吸引了大量岛内外居民购买,并形成了候鸟式度假、常居型旅游的新业态。
目前,在海南东部海岸,总投资近千亿元、目前已投入107亿元的高端度假区正按照国际一流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成片开发:海口美丽沙,文昌铜鼓岭,万宁神州半岛和石梅湾,陵水香水湾和清水湾,三亚海棠湾等,参加开发企业有香港的新世界、雅居乐、中信泰富、富力、华润、嘉里集团等,以及国际著名的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等,国际化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正如火如荼。
海南独特的美丽风光和中国唯一热带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品牌形象,已经成为海南对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海南旅游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招商引资、文化交流以及对港澳台工作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