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课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_走向社会主义复习课件

第一单元_走向社会主义复习课件

第 6课 改造
一化三改
(1953年)
三大
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建 立
社会主义改造
什么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有什 么历史意义? (1)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 (2) 1956年底完成 ( 3)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在我国 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主导 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 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 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度初步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政府第一次会议:1、 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 2、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总司令等 。
三、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 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外来侵略、奴役的历史和 内外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从此结束,一个真正具有独立 主权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 新社会的主人。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 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单元:走向社会主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巩固新政权 3:抗美援朝战争 4: 走上国际舞台 5: 工业化起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6:三大改造
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的主要内容,理解并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掌握西藏和平解放和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 和意义。 3、理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原因、主要战役、 结果和意义以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4、了解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掌握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新中国的主要外交成就。 5、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取得的主要成 就以及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及标志 意义。 6、了解“三大改造”及其时间和方式以及“三大改 造”胜利完成的标志意义。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1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4.水污染情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诗词赏析等。

2.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语文素养。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词语解释和搭配。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要点。

3.诗词赏析。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复习
•复习课文《牧童词》内容,让学生回忆课文主要情节和要点。

•教学生认读生字词,并进行拼音操练。

2. 词语解释和搭配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并要求学生造句练习。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词语的搭配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诗词赏析
•解释诵读诗词《山行》中的难点词语,并引导学生朗读。

•分析诗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
1.复习《牧童词》课文,进行问答和小组讨论。

2.授词语解释和搭配知识,让学生运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

3.诗词赏析环节,指导学生朗读诗词并进行讨论。

4.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堂练习
1.课文填空题。

2.生字词造句练习。

3.综合性阅读理解题目。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理解较为深刻,但在词语搭配和诗词赏析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下次教学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加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语文水平。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是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爱我的家》的复习。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我家的小动物》。

2.能够根据图片理解并复述家庭成员的关系。

3.能够正确书写“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四个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课文《我家的小动物》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学生自我复述家庭成员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课文《我家的小动物》的挂图或教材图片。

2.小动物的图片卡片。

3.家庭成员的图片卡片。

4.笔、本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我家的小动物》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2.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回忆起课文内容。

第二步:重点讲解(15分钟)1.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复习家庭成员的关系。

2.使用图片卡片让学生组合家庭成员的关系,并进行口头描述。

第三步:活动设计(20分钟)1.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展示自己组合的家庭成员关系,其他组员猜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本子上练习写“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四个字。

第四步:课堂讨论(10分钟)1.引导学生围绕家庭成员展开讨论,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家庭和家人。

2.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和难点。

六、作业布置1.让学生背诵课文《我家的小动物》。

2.写一篇作文介绍自己的家庭。

七、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在于复习第一单元的内容,通过图片、口头描述和写作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加深对家庭成员的理解。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复习。

第一单元主要包括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和《繁星》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涉及到了自然、家庭和诗歌等主题,通过复习这些课文,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巩固第一单元所学的生字、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

2. 通过复习,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重点知识点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3. 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实物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逐篇复习课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练习巩固: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讲解。

4. 互动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复习。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第一单元复习课》2. 板书内容:- 第一单元课文回顾- 重点知识点梳理-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生分享和交流七、作业设计1.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共44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共44张PPT).ppt

词语解释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于池沼、 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 偷渡:1. 秘密地渡过某一水域。2. 偷越关隘或国境。
本课指太阳悄悄地落山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
多音字
jǐn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
jìn
尽力 山穷水尽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赏析:花牛在草地上休息,压扁了一穗剪秋 罗。花牛、绿草地、剪秋罗色彩鲜明,画面感极 强。压扁了剪秋罗,可以看出花牛的无拘无束。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赏析:从这个动作,可以体会到花牛的 自由自在和快乐。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赏析:这里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做梦可 以梦到很多东西,可以引发我们更多的想象。

的自然景观。
本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 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 特、雄伟与壮观,由衷的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绮丽、 壮美的自然景观。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 观”。
赏析:中心句,突出钱塘江大潮的“古”与 “奇”。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赏析:“掉”字形象展现了江中夕阳的倒影好像从鸟 翅上掉下来的一样。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 阳的光辉洒在芦苇丛中的景象。


抖落斜阳 苇妆红颜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赏析:“流着”用词准确,写出了香味在流,月光在 流,将本无感情的自然之物赋予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 如流水绵绵不绝。“抱”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月亮、水塘 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那么可爱!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说课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以及角的分类和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巩固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以及角的分类和特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2. 教材分析:直线、线段和射线是基本的几何概念,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角的分类和特点是学习几何的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几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通过复习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水平。

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直线、线段和射线,理解它们的特征和区别;能够分类和描述角的类型,了解角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发现直线、线段和射线之间的关系,提高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和区别,角的分类和特点。

2. 教学难点:直线、线段和射线之间的联系,角的特点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和区别,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回顾:(1)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

(2)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3. 复习巩固:通过实物演示、图形展示和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描述直线、线段和射线之间的关系,以及角的分类和特点。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练习与拓展: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

第一单元单元复习课
杠杆的科学
杠杆三个重要位置: 杠杆三个重要位置:
支点:支撑杠杆, 支点:支撑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 用力点: 用力点:杠杆上用力的位置
阻力点: 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第一类杠杆:
撬棍、剪刀、钉锤、拔钉器……可能省 力也可能费力
第二类杠杆: 开瓶器、榨汁器、核桃夹、独轮手 推车……永远费力
滑轮
动滑轮:可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可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滑轮组: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ABiblioteka 定滑轮动滑轮省力情况
不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情况
省力
能改变力的方向
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既能改变里的方向又能省力
像塔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
斜坡都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 越大越不省力。
第三类杠杆: 镊子、烤肉夹子、筷子……永远省力
轮轴的秘密
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轮,固定在同一轴心上,这种机械 为轴轮。(轴轮事际上是归纳干的变体,轴心当作支点。)
轮轴可以省力,轴固定轮越大越省力
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
定滑轮: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段:小学授课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
单元:第一单元:亲情课型:单元复习课
主备学校:内官营中心小学主备人:李红丽初审人:冯玉红白彦斌
终审人:王玲合作团队:语文备课二组
【导学内容】第一单元“亲情”所学内容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熟悉本单元学过的内容,培养学生温故知新的好习惯和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整理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能力提升的体验,加深理解亲情的可贵与伟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导学重点】
整理、归纳后将单元重点内容强化,对所学知识有新的认识、拓展和提高。

【导学方法】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类。

学案
【预习案】
1、熟练读写单元一的生字、新词。

2、再次朗读、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概述主要内容,加深理解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训练案】
训练链接测试题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呈现目标,检查预习。

(7分钟)
1、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予以呈现。

2、安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情况的汇报,检查预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归类训练,巩固旧知。

(14分钟)
(一)字词类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互考(组长负责)本单元的重点生字、新词,班内汇报测试情况,归纳纠正易错点。

2、合作测试多音字及近反义词掌握情况。

(组长读,其他同学听写,以2人小组为主,每组1、2号同学检查
3、4号,班内反馈测试情况,及时评价、加分。


(二)重点句品析,组内交流,班上展示
1、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个门铃。


2、当抽血完毕后,小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要求:反复品读,感悟说话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理解亲情的可贵与伟大,然后在班上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引导)。

三、课堂小结、学生自由谈收获。

(2分钟)
四、达标拓展(16分钟)
完成连接测试题【课件出示】(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纠错,班上展示,教师点拨疑难。


五、布置预习。

(1分钟)
课外自主完成配套练习第8题阅读文章,将完成结果下节课在小组内展示。

【附:链接测试】
北师大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根据情境写词语。

1、老师,我就是从ní tǔ()里刚fā yá()的yòu miáo(),
是您照耀着我们茁壮成长!
2、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很少导致人的sǐ wánɡ()。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相( )为命郑重( )( ) 春雨( )( ) 又( )又( )
2. 连线找朋友。

承受失去征求停止
生命痛苦呼吸意见
3.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请写出和“一瞬间”意思相近的词语:
4.写出带有“一”的词语。

一动不动:()()()
三、选词填空。

震撼震动
1.医生被男孩的勇敢( )了。

2.一声巨雷,大地仿佛也被( )了。

颤抖发颤
3.男孩用( )的声音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4.看到阿迪力在高空中表演走钢丝,人们的心都( )了。

四、句子亲情网。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读句子,用黑体词语造句。

奶奶送我一只小鸡,看着小鸡渐渐长大,我懂得了生命。

渐渐——
2、句子理解能手。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这句话是描写。

(A.动作 B.神态 C.心里 )
3、拓展:从“看着小鸡渐渐长大,我懂得了生命”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