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55例临床体会

合集下载

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眩晕症患者做为观察对象,随机将3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治疗组采取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灯盏花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1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

患者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复方率。

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72.5±5.8小时,对照组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为79.7±7.9小时,治疗组的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0.2791,P<0.01,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都完成3个的随访,治疗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1/19(5.26%),对照组3个月内复发率为4/19(21.05%),治疗组的复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χ2=9.77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灯盏花素联合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缓解时间短,治疗后短期复方率低,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灯盏花素;复方氨基酸;眩晕证;疗效【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59-02近年来,眩晕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与人们生活水平升高,营养过剩关系密切。

临床治疗上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为主。

我院从2014年5月起,采取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的38例研究资料为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例眩晕症患者,所有患者都有头晕,天旋地转等眩晕症症状,符合眩晕症的诊断标准。

随机将38例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

治疗组19例患者中男10例,女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50.2±2.5岁。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328例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328例疗效观察

无效 1 , 0例 显效 率 8 . 6 , 2 4 % 总有 效 率 9 . 1 ; 疗组 5 6% 治
全部 4 8例均 为本 院 内科 门诊患 者 , 4 随 10例 , 2 痊愈 6 4例 , 显效 2 0例 , 有效 3 O例 , 无效 6例 , 显效
1 1 一般 资料 .
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 8例 , 18例 , 10例 ; 2 男 3 女 9 年龄 2 6
糖醛 酸苷 ) 少量灯盏 甲素及其他黄 酮类 成分 。现代 药 、 理研 究表 明 , 盏花素 具有 以下作用 : 灯 ①增 加脑 血流量 , 降低血管 阻力 , 提高血脑屏 障通透性 ; ②改善 前庭器 官微
12 诊断标 准 .
参 照《 医病 证诊 断疗效 标准 》 诊 。 中 确
椎病 、 颈椎 或颈部 周 围纤 维带压 迫椎动 脉 、 椎动脉 畸形 、
①症状 : 昏、 头 目眩或 呈 发作 性 , 或 不伴 视 物旋 转 、 伴 复
视、 恶心 、 呕吐 , 甚则仆 倒 , 持续数 分钟 至数 天 , 动 头颈 转 时诱发或加重 ; ②经颅多普勒 ( C 检查 示 : T D) 单侧 或双侧
72 4
河北 中医 2 1 00年 5月第 3 2卷第 5期
H bi C Ma 00 V l 2 N . ee JT M, y2 1 。 o3 , o5
灯 盏 花 素 注射 液 治 疗 颈性 眩晕 3 8 疗 效 观察 2例
张征 民 李树 纲
( 甘肃省 敦煌 市 医院 内科 , 甘肃 敦煌
见虚实夹杂 , 出现肝 肾 阴虚 或气 血亏 虚之象 。灯 盏花 始
载于《 滇南本草》 ,又 名灯 盏细 辛。因 花似灯 盏 , 根似 细

灯盏花素治疗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灯盏花素治疗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灯盏花素治疗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摘要随着中国城市老龄化进展,慢性患者的增多,如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采用简单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症状,探讨灯盏花素的改善眩晕症状的疗效。

关键词灯盏花素晕疗效Summaryas China’s urban aging progress,increase in chronic diseases,Center fo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using simp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s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exploring the efficacy of Erigeron breviscapus to improve symptoms of Vertigo.Key WordsBreviscapine Vertigo;Effect资料与方法2006~2010年在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中,选择以眩晕症状为主要症状的患者110例,诊断颈椎病、高血压病、冠心病、脑梗死及糖尿病5类,年龄50~80岁,随机分两组,第1组55例,男18例,女37例,平均年龄66岁。

第2组55例,男22例,女33例,平均年龄63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第1组以单纯口服药西比灵胶囊5mg,2次/日和敏使朗12mg,2次/日治疗。

第2组除口服药西比灵胶囊5mg,2次/日和敏使朗12mg,2次/日,再加0.9%生理盐水250ml+灯盏花素20mg静滴治疗。

均治疗3天后观察症状的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①症状无改善:治疗前后的眩晕严重程度一样,或较前加重。

②症状缓解:眩晕症状较前缓解≤30%。

③症状明显缓解:眩晕症状较前缓解≤50%。

④症状消失:眩晕症状消失。

⑤以上2、3、4点均有效的治疗。

结果第1组的有效治疗率54.5%,第2组的有效治疗率90.9%。

灯盏花素注射液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35例

灯盏花素注射液配合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35例
管 有解 痉 作 用 , 提 高局 部脑 血 流 量 改 善脑 部 循 环 。 可 氟桂 利 嗪为
部 供 血有 关 。
参 考 文 献
『 ]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脑 病 急症 协 作 组 . 1 中风 病 诊 断 与疗 效 评 定 标 准 ( 行 )J. 京 中医 药 大 学学 报 ,9 6 1 ( )5 . 试 []北 19 ,9 1 :5 f ] 刘 秋成 2 超声 治 疗 椎一 底 动脉 缺 血 性 眩晕 [] 中国 超声 医 学 杂志 , 基 J.
注 灯 盏花 素 注 射 液 。 比较 两组 治 疗 后 临 床症 状 、 血栓 素 B 、 小 板 聚 集 率 、 基底 动 脉 血 流 速 度 的变 化 。 2血 椎 结果 治 疗组 临 床 症状 改善 优 于 对 照 组 , 对 血 栓 素 B 、 在 2 血小 板 聚 集 率 及 颈 部 动 脉 多 普勒 参 数 变 化 改 变 方 面 治 疗
剂 , 通 过血 脑 屏 障 , 脑 血 管 平滑 肌 具 有 较 高 易 对 的 特 异性 和选 择 性 , 止 脑 血 管 痉 挛 , 制 致 痛 物 质 的 释放 , 防 抑 提 高 脑 细 胞对 缺 氧 的耐 受 性 :。 丁 咯地 尔除 了改 善 大 脑 及 四肢 微 3 1 循 环血 流 ,本 品 还具 有 抑 制 血 小板 聚集 和 改 善 红细 胞 变 形 性 的 功 能 , 以对 V I 较 好 的 疗 效 。 盏花 素 注 射 液 是从 菊 科 短 所 B有 灯 草 飞蓬 属 植 物 灯 盏 花 中提 取 的 有效 成分 ,含 黄 酮 类 等多 种化 合 物. 为纯 中药制 剂 。 现代 实验表 明灯盏 花素 能扩 张心脑血 管 , 增加 血 流量 , 改善微 循环 , 血 小板 聚集 , 善血 液流 变学 , 具 有 较 强 的 抗 改 还

灯盏花素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

灯盏花素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论文

灯盏花素治疗眩晕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治疗组及对照组病例各63例,两组均使用静滴倍他司汀注射液、口服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再加予静滴灯盏花素,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

结果:通过7天的治疗效果观察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76.2%,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灯盏花素对眩晕的改善效率高,能更快更有效的减轻眩晕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时间。

结论: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是治疗眩晕病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眩晕;灯盏花素;疗效显著【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7-0076-02眩晕病为一中医病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反复发作的内科疾病,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眩晕的疾病常包括脑血管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脑梗死、高血压病、颈椎病、梅尼埃病等疾病。

眩晕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眩晕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青中年中眩晕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为解决众多眩晕患者的痛苦,有必要寻求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上观察,使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病能取得良好疗效。

本研究通过总结本科室的126例眩晕病患的治疗效果,以进一步评估灯盏花素治疗眩晕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1年9月—2012年2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治疗并以眩晕为主症的病例126例,中医诊断为眩晕病,西医诊断为脑血管供血不足、脑梗死、高血压病、颈椎病、梅尼埃病等疾病。

按病人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各63例。

其中第一组(治疗组):男28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27±4.22岁。

第二组(对照组):男32例,女31例,平均年龄59.55±6.38岁。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及西医诊断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灯盏花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54例临床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54例临床疗效观察
临京医学工 程2 0 1 4 年4 月 第2 1 卷第4 期


48 3・
论著・
( 临床研究)
灯盏花素联合 山莨菪碱治疗眩晕症 5 4 例临床疗效观 察
刘妙 ,张奇志 ,张翔
( 。 广东 省东 莞市 麻 涌医 院 内科 ,广东 东莞 5 2 3 1 4 2 ; 广东 省东 莞市麻 涌 医 院 药 剂科 ,广东 东 莞 5 2 3 1 4 2 )
【 摘要 】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联合 山莨菪碱 治疗眩晕症的效果。方法 收集 2 0 1 0 年1 月至 2 0 1 2 年1 2 月我 院收治的 9 6 倒 眩晕
症 患者,按不 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4 2 例 和观察组 5 4例 ,观察组采 用灯盏花 素联合 山莨菪碱 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灯盏花 素治 疗,疗程 3~7天 ,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两组患者平均眩晕症状缓解 时间、5天症状缓解 率、住 院天数及复发 率比较 ,P< 0 . 0 5 ,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观察组显著优 于对照纽 。结论 灯盏花素联合 山莨菪碱 治疗眩晕症疗效显著,症状缓解较快 ,缩短住 院 时间,复发率低 ,优于单用灯盏 花素 治疗 ,值得基层 医F E q  ̄ , 床推 广应 用。
Me t h o d s 9 6 p a t i e n t s wi h t v e r t i g o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1 0 t o De c e mb e r 2 0 1 2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4 2 c a s e s o f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wi h t Br e v i s c a p i n e a l o n e . wh i l e 5 4 c a s e s o f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fe te a d wi t h Br e v i s c a p i n e c o mb i n e d wj t h An i s o d a mi n e . Al l c a s e s we r e t r e te a d f o r 3~7 d a y s , a n d he t c u r a t i v e e fe c t s o f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o b s e ve r d a n d c o mp a r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r e we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d i f e r e n c e s

灯盏花素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是从菊科植物灯盏 花中提取的黄酮类多种化合物,具有活血 化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散寒等作用。药 理学研究表明[3]:灯盏花素具有改善血液 流变学,降低全血黏度,促纤溶活性,降低 血纤维蛋白,从而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 血液灌注量。从而能消除患者血流动力学 障碍,缓解椎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治愈 颈性眩晕症。
上,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疗程均为14d。观察治疗疗效及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
治愈率73.33%,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治愈率47.50%,总有效率72.50%,2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组
60
44(73.33)
8(13.33)
5(8.33)
3(5.00)
对照组
40
19(47.50)
6(15.00)
4(10.00)
11(27.50)
颈痛等症状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均有较明 显改善。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发生。 3 讨论
治疗颈性眩晕症的关键在于缓解其 所致的椎动脉痉挛和供血不足[2],消除患 者血流动力学障碍,纠正椎动脉痉挛和供 血不足,才能消除临床症状,治愈颈性眩 晕症。
1 资料与方法
治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显效:眩
1.1 一般资料
晕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可正常生活及工
选择2009年1月至1010年12月期间在 作;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减轻,但正常生
我院神经内二科住院的颈性眩晕症患者 活及工作受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通过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共纳入100例患者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功能训练效果、生活质量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

患者经过治疗后,行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所提高。

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究灯盏花素注射液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并结合更多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在脑卒中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脑卒中、灯盏花素注射液、康复功能训练、疗效观察、患者数据分析、治疗效果、功能训练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治疗作用、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疾病背景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活动障碍、言语障碍、面部肌肉麻痹等。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或致残。

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

治疗脑卒中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功能训练等多种手段。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评估其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

具体目的包括:1. 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2.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估其在康复训练中的作用;3. 观察患者在接受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康复功能训练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确保治疗的安全性;4. 分析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好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脑卒中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临床论著·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55例临床体会张台明,李金荣【摘要】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的疗效。

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98例眩晕症原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灯盏花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平均眩晕缓解时间、5天症状缓解率,住院时间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疗效肯定,症状缓解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复发率低,优于单纯灯盏花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灯盏花素;复方氨基酸;眩晕症【中图分类号】R441.2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52(2013)01-0076-02Clinical Experience of55Cases of Breviscapine Joint Compound Amino Acid Treatment of Vertigo ZHANG Tai-ming,LI Jin-ro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uzhou,Chuzhou239000,Anhu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Breviscapine joint compound amino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Methods From January2009to December2011,98cases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 original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was divided into55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n=43),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Breviscapine joint compound amino acid 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ith a simple the breviscapine treat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an average of vertigo remission time,five days remission rate,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d relapse rat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Breviscapine joint compound amino acid treatment of vertigo was effective and fast re-lief of symptoms,and with significantly shorter hospital stay and low recurrence rate,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Breviscapine treatment,it wa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Breviscapine;Compound amino acid;Vertigo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富营养化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上网时间过长,高脂高蛋白饮食等,造成颈椎病、脑血管病及内耳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并且具有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目前眩晕症已经成为内科的常见病之一[1]。

我院自2009年开展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患者98例,男性38例,女性60例;年龄36.3 72.5岁,平均年龄(54.13ʃ5.55)岁,其中颈椎病39例,高血压26例,脑梗塞12例,内耳疾病12例,冠心病9例。

将全部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其中采用灯盏花素联合复方氨基酸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55例;单纯采用灯盏花素治疗的为观察组,43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因、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同时应用灯盏花素50m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点滴。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合理搭配饮食,居室环境安静、舒适,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其良好的心态,保证睡眠充足[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氨基酸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

作者单位:239000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通讯作者:张台明,电子信箱:1061023217@qq.com 1.3观察指标①症状缓解的时间;②5天症状缓解率;③住院天数;④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应用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xʃ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2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72.00ʃ6.55)h,5天内症状缓解率为92.72%(51/55),平均住院时间(6.0ʃ1.5)d,3个月复发率为3.63%(2/55);对照组:症状缓解平均时间为(78.00ʃ4.76)h,5天内症状缓解率为86.04%(37/43),平均住院时间(7.5ʃ1.0)d,3个月复发率为13.95%(6/43)。

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方案的疗效、住院时间及复发率对比组别n缓解时间(h)5天缓解率(%)住院时间(d)3个月复发率(%)观察组5572.00ʃ6.55▲92.72(51/55)▲6.0ʃ1.5▲3.63(2/55)▲对照组4378.00ʃ4.7686.04(37/43)7.5ʃ1.013.95(6/43)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3.1眩晕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大部分眩晕症是由两种病因引起的,一是内耳迷路结构或功能异常,主要是内耳迷路动脉痉挛,致使内淋巴液产生过多,回吸收障碍,内耳的半规管膜迷路发生积水引起膜迷路水肿和内淋巴系压力增高所致。

如美尼尔症状;二是后循环缺血所引起的小脑功能受损[3],如颈椎病可以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也可以引·67·中华全科医学2013年1月第11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Practice,January2013,Vol.11,No.1起脑部供血不足。

两种病因可使人体定向力受损,常见症状以反复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不能站立,恶心、呕吐多见,往往伴有耳鸣、血压增高等症状。

眩晕的危害很大,患者痛苦程度高,治疗时间长,一部分患者会反复发作,造成耳蜗毛细胞受损,前庭功能丧失,听力下降或耳聋。

后循环缺血的病人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起脑血管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等,甚至猝死。

中医认为,眩晕是由风、痰、湿、虚引起,大部分患者是由于劳倦伤脾,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水谷不能化精微,易聚湿生痰,痰湿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气不足,致头目眩晕。

总体来说眩晕一症,多为虚症,实症者少,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先排除实质性病变可能。

3.2灯盏花素的药理作用中医认为,灯盏花具有通络活血,活血化瘀,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通痹散结的功效,现代药学研究发现,灯盏花素是一种黄酮类物质,由灯盏花中提取而出,主要含有灯盏乙素和灯盏甲素[4],注射液主要含量为灯盏乙素,临床药理实验证明,灯盏花素能够明显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有效扩张血管,减低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血及促进纤溶系统功能,同时还能够降血脂,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肌功能,增加心肌血液灌注量,提高机体耐受缺氧的能力等[5]。

目前灯盏花素是临床上治疗眩晕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但是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或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禁用。

3.3复方氨基酸的药理作用复方氨基酸在临床上是用于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预防负氮平衡的营养性药物,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吸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体格发育和疾病的康复有显著的功效。

目前,复方氨基酸治疗眩晕症的机理还不明,笔者认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的多种氨基酸成分作为参与水通道蛋白(aquapo rinl,AQP)合成中起关键性作用。

迄今为止已发现11种水通道蛋白亚型,分别命名为AQP0 10。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耳也存在除AQP0、AQP8及AQP10以外的各型AQP家族成员。

它们对液体的跨膜转运、维持内耳的液体平衡起重要作用。

很多研究者应用原位杂交、RT-PCR、免疫组化等方法对AQPs各个亚型在内耳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

研究显示,AQPs各亚型分子广泛分布于内耳耳蜗、前庭、内淋巴囊和内淋巴管等各个区域,其中以AQP1的分布最广,但各物种、各亚型间的分布模式有差异,AQP2在内耳液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其调节途径为血管加压素(AVP)-血管加压素受体2(V2R)-环磷碱腺苷(cAMP)-水通道蛋白2(AQP2)水转运途径。

血管加压素(AVP)也称抗利尿激素或垂体加压素,是机体重要的水代谢调节激素。

Beitz等通过实验观察结果,提出血管加压素对于内淋巴液体调节的可能机制,包括:内淋巴液相对于外淋巴液及血清为高渗(305mOsm/kg比285mOsm/kg);水可以通过水通道由低渗向高渗转运,使得内淋巴的水增多。

AQP2在内淋巴囊表达,推测在内淋巴囊存在AVP-V2R-cAMP-AQP2水转运途径;在内淋巴囊的基底侧部分血管加压素的刺激将引起顶端膜AQP2水通道蛋白数量的增加,进而通过环磷酸腺苷(cAMP)介导的磷酸化作用使AQP2立体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通道开放,引起水流部分的向内淋巴快速流动,引起内淋巴水的增多。

内淋巴囊的基底部分表现出一种高度活跃的内吞作用,这种作用可被血管加压素抑制,导致内淋巴吸收功能的障碍,而引起内淋巴水的储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