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分析方案

合集下载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第一篇: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高二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试题分析及分值结构该试卷满分100分,由选择题和填空题两大类组成,其中选择题23个,每题2分共46分,非选择题5个共54分。

2、试卷内容(1)考查知识点分布合理通过对试题分布的统计可看出,必修一前五个章节都有知识点的考查,涉及的知识点有组成细胞的元素、细胞的结构与组成化合物、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酶与ATP、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等。

但又重点考查了蛋白质、核酸、跨膜运输、酶的作用、光合与呼吸等知识点。

因而该试卷对知识点考查既有一定的覆盖度,又突出了重点章节,体现了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合理性。

(2)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能力考查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可看出,选择题的第1—15题和非选择题的第24、25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选择题的第16--23题和非选择题的第26、27、28题则侧重于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3)既注重理论考查,也注重实验考查选择题的第7、15,非选择题的第27题都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

其中第7、15题主要是对书本上的实验知识内容的考查,第27题则是对课本实验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而拓展实验题是近几年高考必考的一项内容。

(4)文字、图表并存,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取和转换能力除了文字试题外,还有较多的图表题。

如选择题的第6、8、14题,非选择题的24、26、28题都是图表题。

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图表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和转换能力。

(5)试题尽可能向全国卷靠拢(1)更注重过程与方法,加强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能力的考查(2)更重视语言表达的专业性,严谨性。

二、考情分析本次考试90分以上有2人,80分以上11人,及格人数70人。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得分率低,甚至有个别空得分率为零,分析原因是在这次考试中学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基础知识不过关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或含混不清,甚至存在缺陷。

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分析方案

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分析方案

齐齐哈尔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生物学科命题组谈华郑玉萍王岚一、命题原则命题体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考改革“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核”的思想。

命题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体现综合”的原则,体现高考改革方向贴近高考要求,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立足于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强调了分子与细胞、代谢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卷设计体现了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统一。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本次生物考试进行的是单科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第Ⅰ卷共40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共6道大题,共50分。

<二)试卷的内容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生物》<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第二册)两本书的内容。

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1 / 8水合综运理识题型份内绪2物质基2A21A1A细121A 1C(8>新陈代1A 1C<12生命调1A1A42A1A1A生殖发352A 2B4A 1B1C(7>遗传变1A 1C(10>1A 2B31A生物进2A181A1B1A3A 1B1C(9>生物与环1人与生物1C(1>4综合2B172A 1B1C(4>实1C(9>5A=515A=155A=55A=54B=81B=21B=24B=8合计2C=14 )2C=16 1C<102C=10 10023计<计<23分)<计37分)17<计分)分)、试卷特点2⑴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突出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的主旋律。

生物学高二月考质量评析

生物学高二月考质量评析

生物学高二月考质量评析本次高二生物学月考的质量评析如下:
考试概述
- 本次月考是高二生物学课程的一次综合性考试,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知识点和概念。

- 考试形式为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评分情况
- 全班共有50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考试。

- 学生的平均得分为85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70分。

- 总体而言,学生的表现较为稳定,成绩分布较为均匀。

难度分析
- 本次考试的难度适中,题目覆盖了各个知识点,但没有出现过于复杂或深入的问题。

- 选择题的难度较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回答。

- 填空题相对较为困难,部分学生在填写答案时出现了一些错误。

- 简答题的难度适中,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回答都较为准确。

学生表现
- 大部分学生对于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掌握较好,能够
正确运用于解题。

- 部分学生在理解和解答复杂问题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
对于综合应用题型的训练。

-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
够合理解读题目并给出准确答案。

改进建议
- 针对填空题的错误情况,可以在课堂上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
解和训练。

- 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多做一些综合应用题,提高解
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帮助学生适应考试形式和提高答题速度。

以上是本次高二生物学月考的质量评析。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
所帮助。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高二生物月考试的结果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的得分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在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水平和掌握程度,进而为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2. 数据收集
为了进行结果质量分析,我们需要收集以下数据:
- 学生的姓名或学号
- 月考试卷的得分情况
3. 数据分析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分析:
- 计算每个学生的得分率:得分率 = (实际得分 / 总分) * 100% - 统计得分率的分布情况,例如可以绘制得分率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 比较得分率与班级平均得分率的差异,进行排名分析
- 根据得分率的高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等级,例如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
4.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学生的平均得分率是多少,班级的平均得分率是多少
- 学生得分率的分布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明显的高分和低分集中区域
- 得分率排名靠前的学生有哪些共同特点,得分率排名靠后的学生存在哪些共同问题
- 学生的得分率与他们的研究表现和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
5. 结论和建议
根据结果分析的结论,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 对于得分率较低的学生,可以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和提供额外的研究资源,帮助其提高研究成绩
- 对于得分率较高的学生,可以提供更有挑战性的研究任务,帮助其进一步拓展知识面和提高学术能力
- 针对整个班级的得分情况,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提高整体学生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对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引言
该文档旨在分析高二生物月考的结果质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
参考和改进的建议。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分析采用了以下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1. 收集了高二生物月考的成绩数据,包括学生的得分和班级排名。

2. 对成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等。

3. 利用数据可视化工具绘制了成绩分布图和班级排名图。

结果分析
根据对高二生物月考成绩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平均分:高二生物月考的平均分为XX分,表明整体成绩水平较为稳定。

2. 成绩分布:成绩分布图显示,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分布在70-90分之间,说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物知识。

3. 班级排名:班级排名图显示,排名在前列的学生成绩较为稳定,排名较后的学生需要加强学习。

4. 学科掌握情况:根据成绩数据,可以发现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差,建议教师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和讲解。

改进建议
根据上述的结果分析,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 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辅导或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重视掌握情况较差的知识点。

3. 学生可以利用成绩分布图和班级排名图,了解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结论
通过对高二生物月考结果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成绩水平较为稳定,但仍有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学习。

提出的改进建议将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分析试题高二生物考试题目和题型和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样的。

本次考试有两大类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40个题,非选择题7个大题。

选择题分值为60分,非选择题分值为40分。

这一份期中考试试题难度和学业水平考试难度相当,都属于比较常规的题型。

二、分析学生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分析学生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可以发现,学生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2.审题能力不足学生不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审题能力不足,也一个较为是普遍的问题。

其中以选择题的第18题、第25题,非选择题第33题最为典型。

审题能力不足还表现在学生读图、绘图和图文信息转换的能力较差。

3.知识应用能力欠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综合应用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如第46题第(4)问学生失分较多。

4.解题速度较慢,时间应用不合理许多学生前面花的时间过多,以至于后面题目来不及做,该能得到的分数没有得到。

三、分析教学得失选择题得分情况平均为36分左右,其中选择题多错在11、13、14、17、20、22、23、36题上。

第22题只是蛋白质常规计算题目,平时不记公式及过度依赖于计算器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综合性较强的只有26,35、40三个题,对知识不进行及时梳理,造成知识点混淆是其失分原因。

并且此中还有练习册上的原题如第1、2、6、20、25、30等,对于已经做过的并讲过的题仍然出错,说明平时上课、做题的效率低下。

非选择题平均得分14分,各题详细情况如下:41题平均分在3分,多错在(1)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44题平均分在1分,多错在(2)(3)(4)小题上,这是一个遗传题,这一个题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就怕这种题型,但是这种题型只要认真就可以做得好,解题思路要记清楚。

45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2)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不会灵活应用知识是其主要失分原因。

46题平均分在2分,多错在(3)(4)小题上,基础知识不牢固会把标志重捕法写出标记重捕法,在上课的时候不认真。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

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1. 引言本次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考试的整体表现,发现学生的优势与不足,以便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改进措施。

本文档将详细分析考试的各个方面,包括试题难度、学生得分情况、错误类型等,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 考试概况本次月考覆盖了高二生物的全部教学内容,共有20道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解答题。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 试题难度分析本次考试试题难度分布如下:- 容易题目(得分率≥70%):5道- 中等难度题目(得分率≥50%):10道- 较难题目(得分率<50%):5道从试题难度来看,本次考试总体难度适中,有利于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得分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平均分为65分,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35分。

各分数段分布如下:- 80-100分:10人- 70-79分:20人- 60-69分:30人- 60分以下:15人从得分情况来看,本次考试整体表现一般,仍有部分学生需要加强学习。

5. 错误类型分析本次考试错误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概念理解不清:40人次- 知识点掌握不牢固:30人次- 审题不仔细:20人次- 答题技巧欠佳:10人次错误类型分布显示,学生对概念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有待提高,同时要加强审题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6. 教学改进措施针对本次考试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教学改进措施:1. 加强概念理解和知识点的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2.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培养良好的答题习惯。

3. 针对不同难度题目,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解题策略。

4. 增加练习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5. 关注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和关注。

7. 总结本次高二生物月考试结果质量分析揭示了学生在考试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了有力依据。

希望通过实施上述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

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手段

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手段

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分析及改进手段引言高中生物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生物学素养。

为了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本文档通过深入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手段,旨在为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教学质量分析教学内容1. 教材使用情况:分析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是否符合课程标准,是否贴近学生实际,以及是否及时更新以反映科学进展。

2. 课程资源:评估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否丰富,包括实验材料、多媒体教具等。

3. 知识覆盖面:检视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点。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分析教师的课堂讲授方式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启发学生思考。

2.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等。

3. 实践教学:考察实验课和课外实践是否得到充分重视,以及其实施效果。

教学评价1. 考试与评价体系:分析现有的考试和评价体系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2. 反馈机制:评估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是否及时,是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升。

教师素质1. 专业素养:考察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对生物学科的理解深度。

2. 教学能力:评估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把握能力。

改进手段教学内容1. 教材更新:定期审查并更新教材,确保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2. 拓展课程资源:增加投资,丰富课程资源,引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方法1. 教学模式创新:推广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 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课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价1.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价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2. 优化反馈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反馈机制,确保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素质1. 专业发展:提供定期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市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生物学科质量分析报告生物学科命题组谈华郑玉萍王岚一、命题原则命题体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高考改革“以知识立意为主,向以能力立意为主,突出能力和创新意识考核”的思想。

命题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体现综合”的原则,体现高考改革方向贴近高考要求,即立足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原理、立足于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强调了分子与细胞、代谢与调节、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的主干知识。

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卷设计体现了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相统一。

二、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本次生物考试进行的是单科检测,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第Ⅰ卷共40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共6道大题,共50分。

<二)试卷的内容考查知识的内容包括《生物》<实验修订本·必修·第一、第二册)两本书的内容。

1、考查的生物学知识及在试卷中的分布情况2、试卷特点⑴注重考查基础,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突出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的主旋律。

从分值的分布情况看,试卷内容几乎覆盖了两本书的所有章节的生物学知识,知识点的考查全而细,反应了这次考试的主要目的即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及相关能力的全面检测并对重点章节<如第三章新陈代谢、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及第八章生态系统)中重点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注重对知识的挖掘、拓宽和提炼。

⑵注重学科内综合。

如非选择题45题,将生态因素、植物水分代谢、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问题综合在一起;选择题26题,将还原糖鉴定、质壁分离、色素提取及分离、有丝分裂综合在一起;选择题38题,很好地反映了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性、联系性。

⑶注重考查能力,体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

大部分试卷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思考,通过知识迁移,学科内整合、信息的再处理,才能解决问题。

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根据题意绘制遗传图解题,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

⑷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加大试卷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

如选择题6<无子果实)、16<种子的形成)、36<青藏铁路与生态保护)实验设计等题,从现实生活入手,贴近高考命题要求,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

(5>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试卷中以汶川地震、华南虎事件、青藏铁路为背景,设置相关问题,试卷材料新,关注社会和科技的重点、焦点和热点,旨在培养学生关心国情、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三、考试情况分析<一)抽样反馈情况从抽样反馈的质量分析中了解到,本套试卷较好的实现了命题目标。

试卷突出了主干知识,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题量适中,难易度适宜<多数试卷的难度系数在0.60左右),有较好的区分度,实验中学平均分为64.24,与预测的66分基本吻合。

平均分最高为84.79,平均分最低为56.62分。

<二)全市各学校上报情况反馈截止7月15日上午,全市共有30所学校上报了考试情况,经统计全市平均分为52.34。

其中平均分在60-70分间的3所学校,50-60间的11所学校,40-50间的为11所学校,30-40之间的5所学校,本次命题考虑到高二学生的基础,学生应知应会内容站50%,平均分在30-40间的学校要在下一步复习时强化学生基础。

下面是按上报学校顺序统计的各校平均分分布图:<具体情况见生物科三分三率统计表)<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是:<1)读题、审题的能力和细致程度不够。

如19题B选项能量损失率逐级递减问题,学生不假思索地认为是能量逐级递减;25题取出一绿色圆粒和一绿色皱粒,两粒都是纯合子的概率,学生理解成取一绿色圆粒和一绿色皱粒,两粒都是纯合子的概率,因而造成错误。

<2)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对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及把握上存在不足。

如30题、33题对等位基因、基因突变的概念及DNA的复制、转录、翻译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不准确。

<3)综合、分析、迁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表现在不能准确地从题干或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如14、23、40题。

<4)叙述不规范,不能用生物学术语答题。

如对43题遗传图解的书写极不规范;对44题第一问和第三问的为什么回答不准确。

<5)对实验题解答思维不严密。

学生大致知道实验设计的思路,但对实验步骤的叙述不够严密,对实验原理基本掌握,但理解运用不够好,不会用常规实验仪器。

2、典型试卷分析<选择题6>用生长素处理花蕾期的二倍体番茄,使其结出无子果实,现取其叶片细胞通过细胞培养形成新个体。

该生殖方式和新个体所结的果实分别是< C )A. 有性生殖,无籽番茄B. 无性生殖,无籽番茄C. 无性生殖,有籽番茄D. 有性生殖,有籽番茄评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出现在第四章和第五章生命活动调节和生物的生殖中,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但学生不能把无性生殖和无子果实的获得很好的区分,所以得分率不高,也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准确,不会对比,不能找出不同。

<选择题15>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全部位于染色体上B.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C.某基因的频率就是该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D.人体内的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所含的核基因相同评析: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的应用,学生对基因频率这一概念没有很好掌握,提醒我们在教案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并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选择题22>下列情况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引起的猫叫综合征B.第21号染色体增多一条引起的21三体综合征C.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D.用秋水仙素对单倍体幼苗进行人工诱导评析:此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即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种类。

失误及分析: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种类辨析不清。

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对应部分应属于基因重组<互换重组),不少同学认为是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

<非选择题44>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紫苗<A)对绿苗<a)为显性,黄种皮<D)对白种皮<d)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假设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以绿苗白种皮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紫苗黄种皮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F1表现为紫苗黄种皮。

请回答:<10分)<1)如果生产上要求长出的植株一致表现为紫苗黄种皮,那么播种F1植株所结的全部种子后,长出的全部植株是否都表现为紫苗黄种皮?为什么?。

<2)如果杂交失败,导致自花受粉,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基因型为;如果杂交正常,但亲本发现基因突变,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白种皮的植株,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本。

<3)如果原始材料为二倍体紫苗黄种皮植株,你能否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得绿苗白种皮的三倍体种子?为什么?评析:本题是一道遗传、变异与育种相联系的试卷,是根据2008年全国Ⅰ卷和Ⅱ卷的两道题改编的。

学生失误及分析:部分学生对F1种子、种皮、胚的基因型等问题认识不清,播种F1所结种子与F2所结种子的胚等关系模糊混乱。

其实育种方式有多种,但在第六章涉及到的就这些,学生要对这部分的知识掌握得准确,并且能很好的运用生物学术语才能得高分,既要知道各种育种方式的优缺点,还要会运用分离定律的知识解决自由组合的问题。

四、对今后教案的建议1、夯实基础,抓牢基本概念和原理。

抓基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

教师的教案也是以此为起点的,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能力。

但考试中仍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不到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教案深入反思,在教案中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教案实际,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尽量帮助学生从更多侧面、更高层次深入理解知识,做到“吃透”教材,从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2、加强学科内综合,把握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树、知识网。

复习中在统观知识全局、掌握教材结构和知识系统的基础上,抓住本质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尽可能地反映知识间内在联系,把骨架和精髓提炼出来,将相关知识串联成“知识链”,再将知识衍射出去形成知识网,为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创设条件。

3、加强各种能力培养。

能力立意是高考命题的方向,高考试卷中很少考书本的死知识,而是需要学生将知识学会、用活,因此教案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为重要。

指导学生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透彻理解、准确表达和说明重要概念、原理、规律、定律等,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提炼加工、科学概括总结;学会选择、加工提取有用信息,善于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4、加强实验能力培养以及实验解题技巧训练。

在今后教案中,应考虑教案的有效性,要认真解读并把握关键性问题,如实验问题与实验原理的内在联系;原理与方法步骤的关系;药品用具的性能,实验条件的控制等,以典型的实验分析入手,加强学生实验解题技巧训练。

5、加强习题教案,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⑴在教案中注重在主干知识点上,在各部分知识点交汇上设计习题。

⑵研究高考题型及试卷的难易度,用近几年高考试卷及高考题的变形题训练学生。

作到不选偏题、怪题和难度过大的题,保证习题的有效性。

⑶教会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能从试卷中提炼有效信息。

⑷养成用生物学语言回答生物试卷的习惯。

五、命题有待改进之处进一步探索命题的科学化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在试卷的严密性、科学性以及难易度的编排顺序上,在题目难度的预测方法及预测值与经验的关系上,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