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运维管理-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IT运维服务要求规范

IT运维服务要求规范

IT运维服务规范一、总则 (3)二、参考标准 (3)三、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3.1.术语和定义 (3)3.1.1IT运维服务 (3)3.1.2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4)3.1.3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4)3.2.略语 (4)四、编制原则和方法 (4)五、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5.1IT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7)5.2IT运维活动角色及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7)5.2.1IT运维活动角色 (7)5.2.2IT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8)5.3IT运维服务管理流程 (8)5.3.1服务台 (8)5.3.2事件管理 (8)5.3.3问题管理 (9)5.3.4配置管理 (9)5.3.5变更管理 (9)5.3.6发布管理 (9)5.3.7服务级别管理 (9)5.3.8财务管理 (10)5.3.9能力管理 (10)5.3.10可用性管理 (10)5.3.11服务持续性管理 (10)5.3.12知识管理 (10)5.3.13供应商管理 (10)5.4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11)5.4.1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分类 (11)5.4.2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1)5.5IT运维服务 (12)5.5.1IT运维服务分类 (12)5.5.1.1IT基础设施运维服务 (12)5.5.1.2IT应用系统运维服务 (12)5.5.1.3安全管理服务 (12)5.5.1.4网络接入服务 (12)5.5.1.5内容信息服务 (12)5.5.1.6综合管理服务 (12)5.5.2IT运维服务的质量指标 (13)六、IT运维服务和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途径 (13)6.1IT运维服务和管理成熟度 (13)6.2IT运维服务和管理成熟度提升途径 (14)一、总则本部分规定了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的应用需求,包括IT运维服务模型与模式、IT 运维服务管理体系、以及IT运维服务和管理能力评估与提升途径。

本部分适用于企业理解智控国际IT运维服务管理体系,指导智控国际为客户提供IT 运维服务和IT运维服务支撑系统。

系统运维管理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系统运维管理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文件编号:运维2020/3/27目录目录 ------------------------------------------------------- 2运维管理规范---------------------------------------------------- 41. 目的--------------------------------------------------------- 42. 适用范围----------------------------------------------------- 43. 规范性引用及参考--------------------------------------------- 44. 本文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5. 基本要求----------------------------------------------------- 5运维管理原则------------------------------------------------ 5制度和流程管理---------------------------------------------- 6文档管理---------------------------------------------------- 6设备和软件管理---------------------------------------------- 6供应商管理-------------------------------------------------- 6督促检查---------------------------------------------------- 7 6. 运行维护----------------------------------------------------- 7日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7数据与介质管理---------------------------------------------- 8机房管理---------------------------------------------------- 8网络管理---------------------------------------------------- 9弱电管理---------------------------------------------------- 9桌面维护--------------------------------------------------- 10服务器及系统变更------------------------------------------- 10配置管理--------------------------------------------------- 11事件与问题管理--------------------------------------------- 11 7. 应急管理---------------------------------------------------- 12应急准备--------------------------------------------------- 12应急处置--------------------------------------------------- 122020/3/27运维管理规范1. 目的为规范公司运维工作,使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及相互协作性,同时加强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及维护,确保维修工作的及时性,降低计算机设备的报修率,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将业务部门与IT 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公司管理要求及计算机应用的需要,由运维部制定。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标准[详]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标准[详]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文件编号:版本号:一、总则为了规范本部门的运维管理工作,使得相关工作具有持续改善性及相互协作性,能够支撑公司系统的健康可靠的运行,由此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信息管理中心技术保障部所有岗位人员。

二、部门职能(1)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2)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3)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4)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5)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

(6)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三、岗位职责(1)经理:负责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技术保障,包括,电脑终端、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数据安全等技术支持;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负责本部门的组织管理,包括,修订组织职责、架构编制、岗位职级、分工授权等;负责本部业务制度流程规范的制定和监督执行;负责本部团队建设,包括,新员工入职、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员工心政、团队活动等;负责本部门工作管理,包括,预算编制与管控、计划管理、汇报管理、会议管理等;(2)系统工程师:负责所有服务器系统的技术运维工作负责核心数据库的性能调优及技术运维工作(3)网络工程师:负责各种网络设施、线路的技术运维保障工作负责其他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如机房设施、一卡通、考勤机等智能化设施(4)安全工程师:负责信息化安全的建设与执行;(5)其他说明事项:系统工程师、DBA、网络工程师、安全工程师,以下统称运维工程师;权限控制:除负责基础设施的网络工程师,其余工程师不得拥有进入数据中心机房的权限。

网络工程师不得拥有系统工程师的管理权限。

各岗位周期性工作清单见附一。

四、管理对象IT基础设施管理对象包括网络、电话、机房、服务器、系统、信息安全等,具体内容如下:(1)网络:XXXX运营中心、JJJJ工业园、WWWW工业园、数据中心、北京办事处的网络建设与维护。

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

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

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为了保证IT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套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

本文将介绍IT系统运维管理操作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硬件设备管理、软件系统管理、网络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以及问题处理等方面。

一、硬件设备管理1. 设备存放与维护a) 确保设备存放环境的清洁、干燥、通风,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清理和维护。

b) 对于服务器、交换机等关键设备,应设置专门的机房或机柜进行存放,并不得将其用于其他用途。

c) 定期检查设备的硬件状态,如电源、风扇、硬盘等,并及时更换或修复有故障的设备。

2. 设备备份与恢复a)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包括系统配置文件、数据库等,确保数据恢复的可行性。

b) 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记录备份记录和测试结果。

c)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故障排除,并尽快恢复系统。

二、软件系统管理1. 系统安装与配置a) 严格控制系统安装源,确保软件的来源可信,并进行数字签名验证。

b) 采用统一的操作系统镜像,确保系统安装的一致性,并提高系统安装的效率。

c) 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配置,并记录配置信息,方便后续系统维护。

2. 系统更新与升级a) 定期检查系统的更新和补丁,并及时进行安装。

b) 在进行系统升级前,需要进行系统备份和测试,确保升级的可行性。

c) 升级后,需要进行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三、网络设备管理1. 设备接入与配置a) 对于网络设备的接入,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并记录设备的MAC 地址和所属部门等信息。

b) 根据网络拓扑图进行设备配置,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正常。

c) 定期检查设备配置的一致性,确保设备配置的准确性。

2. 网络安全与监控a) 配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保护网络的安全性。

b) 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并及时修复和升级设备。

c) 配置网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流量变化。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

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简介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司的IT基础设施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而制定的一套管理规范。

本制度旨在定义IT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职责、流程和标准,确保所有涉及IT基础设施运维的工作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

责任与义务1. IT基础设施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IT基础设施的运维管理策略和计划。

2. IT基础设施部门负责监控和维护IT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故障和问题。

3. 其他部门和员工应积极配合IT基础设施部门的工作,并按照制度要求做好相关的运维管理工作。

运维管理流程1. 日常监控:IT基础设施部门定期对IT基础设施进行监控,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记录监控数据。

2. 故障处理:一旦发现IT基础设施出现故障或问题,IT基础设施部门应立即启动故障处理流程,并尽快解决问题。

3. 变更管理:对IT基础设施的任何变更都需要经过变更管理流程,包括评估、备份、测试和审批等环节。

4. 提升优化:IT基础设施部门应定期进行绩效评估和风险分析,并持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运维管理标准1. 安全性:IT基础设施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物理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方面的保障。

2. 可用性:IT基础设施应具备高可用性,即保证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并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3. 可靠性:IT基础设施应具备高可靠性,包括数据备份和灾备等措施,确保即使在故障情况下也能够快速恢复运行。

4. 性能:IT基础设施应具备良好的性能,能够支撑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5. 运维文档:IT基础设施部门应编写运维文档,包括设备清单、操作手册等,以便进行日常的运维管理工作。

结论通过制定和执行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制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公司的IT基础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各部门和员工都应按照制度要求积极配合,并持续提升运维管理水平,以支持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创新。

it系统运维管理 主要内容

it系统运维管理 主要内容

it系统运维管理主要内容
IT系统运维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运行监控:对IT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避免因系统故障或其它问题造成生产中断。

2. 配置管理:对IT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设备进行规范化配置管理,确保系统各项配置符合标准要求,并记录下每一次的变更和修改。

3. 安全管理:对IT系统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确保系统数据安全、系统稳定性和可用性。

4. 系统备份与恢复:建立系统备份与恢复机制,及时备份重要数据和系统配置,确保系统出现故障或灾难时能够快速恢复至正常状态。

5. 故障处理:对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定位和解决,确保故障处理过程及时、准确、有效,最大程度地降低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6. 性能优化:对IT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对系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

7. 变更管理:对IT系统的变更进行管理,包括变更需求分析、变更申请、变更评审、变更实施等,确保变更过程可控、可预测、可追踪。

8. 资产管理:对IT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资产管理,包括资产登记、资产分类、资产盘点、资产报废等,确保IT资产安全、规范和有效利用。

以上是IT系统运维管理的主要内容,具体运维管理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运维效果。

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

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

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一、制度概述为了保障企业的IT基础设施的正常运作以及网络的安全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公司信息安全,特订立本《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部门,全部员工都必需遵守并执行。

二、IT基础设施管理1.IT基础设施规划–公司的IT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由IT部门负责,并依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IT基础设施包含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必需经过严格的选型和采购流程,符合公司的需求和标准。

2.IT设备管理–全部IT设备必需在IT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和管理,包含设备的型号、品牌、序列号、配置信息等,确保资产的安全可追溯。

–设备的保管和使用由使用部门负责,必需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提交维护和修理申请并记录维护和修理情况。

–设备报废必需经过IT部门审批,并进行合规的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3.软件管理–全部软件必需经过合法授权和注册,禁止非法复制、传播以及使用盗版软件。

–IT部门负责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并及时更新软件的补丁和安全更新。

–员工使用软件时必需遵守软件的许可协议和使用规定,禁止私自安装未经许可的软件。

4.数据备份与恢复–全部紧要数据必需进行定期备份,并保管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确保在硬件故障、系统瓦解或人为失误等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

–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确保备份能够正常工作。

–IT部门负责订立备份策略和恢复方案,并搭配各部门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演练。

三、网络运维管理1.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只能由授权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禁止非授权人员私自调整或更改网络设备的配置。

–IT部门负责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并录入故障记录和处理情况。

2.网络安全管理–IT部门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包含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和防范、网络访问掌控等。

–禁止在公司网络中传播和使用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危害网络安全的程序,必需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漏洞扫描。

运维管理规范

运维管理规范

运维管理规范运维管理规范是指在运维过程中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旨在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

下面是一份针对运维管理的规范,总结了几个关键要点,可作为参考:一、运维团队管理规范1.明确职责:明确每个运维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避免职责重叠或职责不清导致的问题。

2.团队合作:运维团队要有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及时共享信息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3.定期培训:定期组织培训,提升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保持团队整体的竞争力。

二、系统管理规范1.服务器管理:建立服务器台账,记录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并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保障服务器的稳定运行。

2.网络设备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定期检查设备的配置和性能,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

3.数据备份规范: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包括定期备份数据、测试还原恢复能力、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4.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策略和权限管理机制,在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上设置防火墙、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5.变更管理:对系统的任何变更都要进行审批和记录,包括软件升级、配置修改等,并及时评估和测试变更对系统的影响。

6.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及时响应和解决故障,并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三、应用管理规范1.应用部署规范:制定应用部署规范,包括目录结构、运行环境、依赖关系等,确保应用能够正确部署和运行。

2.监控管理:建立应用性能监控体系,包括监控指标、监控频率、告警机制等,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

3.容灾规范:对关键应用建立容灾机制,包括备份、冗余、切换等,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恢复性。

4.日志管理:建立日志记录和分析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同时保留足够的日志用于问题排查和审计。

四、服务支持规范1.服务级别协议:与用户或客户签订服务级别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保障用户或客户的利益。

2.用户支持:建立用户支持机制,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和需求,并设置相应的优先级和转派机制,保证问题的快速解决和用户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阅读IT 基础设施运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运维-002-V1.0
目录
6.3机房管理
6.4 网络管理------------------------------------------------- 6.5 弱电管理------------------------------------------------- 6.6桌面维护------------------------------------------------- 6.7服务器及系统变更----------------------------------------- 6.8 配置管理------------------------------------------------- 6.9 事件与问题管理-------------------------------------------
7. 应急管理------------------------------------------------------
7.1应急准备-------------------------------------------------
7.2应急处置-------------------------------------------------
运维管理规范
◆ 全球着名IT 服务管理书库(ITSM Library)
◆ IT 服务质量管理原则
◆ 理解ISO/IEC 20000在IT 服务中的地位
◆ ISO/IEC 20000规范和实践准则
◆ IT 服务管理国际标准ISO/IEC 20000
◆ 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 ISO 31000:2009 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Risk management --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 JR-T 0060—2010 金融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JR/T 0074-2012 金融IT 服务管理基本规范
◆ 中国金融标准化报告(2011)
10、运行维护:本规范中的运行维护包括IT 基础设施维护、IT 应用系统运维维护、安全管理、网络接入、内容信息以及综合管理等。

5. 基本要求
5.1运维管理原则
公司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设立机房、各部门配备电脑。

计算机系统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建设”的方式实施建立。

5.4设备和软件管理
建立计算机相关设备和软件管理制度,对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安装、维修(升级)等进行规范。

明确设备和软件管理责任人。

对设备进行标识,标识应放在设备明显位置。

规定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年限,定期进行盘点,并对设备状态进行评估和更新。

对外送设备的维修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数据泄露。

对拟下线和拟报废设备的存储介质中的全部信息进行清除或销毁。

对正式下线设备和软件交指定部门统一管理、保存或处置,并保留相应记录。

设备和软件报废应符合公司现行资产管理规定。

5.5供应商管理
对供应商支持运维服务的相关活动进行统一管理。

的有效执行。

对检查和审计结果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6. 运行维护
6.1日常操作及监控分析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便使用电脑及相关设备。

不得更换电脑硬件和软
件,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移动设备。

电脑发生故障时,使用者作简易处理仍不能排除的,应立即报告IT ,非专业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开机箱或调换设备配件。

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报废需经过IT 部门或专职人员鉴定,确认不符合使用要求后方可申请报废。

运维应采取各种监控措施,配备视频、语音、系统监控和报警工具,对影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象,包括机房环境、网络、通信线路、主机、存储、
未经批准不得接入生产环境。

6.3机房管理
对机房环境、供电、空调、消防、安防等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设备和人员出入、机房工作人员等进行规范管理。

应指定机房管理负责人。

确保机房环境整洁和安全,包括:
a) 应定期检查防水、防雷、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静电等措施的有效性;
b) 应保持机房环境卫生,设备摆放合理,归类;
c) 不得随意出入机房。

d) 未经审批不得接入其它用电设备。

b) 应按照最小安全访问原则分配用户权限;
c) 应在用户账户变化时,同时变更或撤销其权限;
d) 应定期检查权限设置的有效性。

6.5 弱电管理
严格按图纸施工,在保证系统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艺标准要求,确保
施工质量。

质量检查制度,现场管理人员将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并贯穿到整个施工过程中。

统运行验收:当设备安装完毕并调试运行无误后,由公司派现场调试人员进行系统联调,并向上级汇报调试结果。

运维对弱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包括技术资料、档案的收集。

同时,每月一次对弱电设备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汇报问题。

6.6桌面维护
权限、上网权限、电话权限等。

d. 更改任何类型用户权限时需得到相关审批层级确认才可执行。

e. 如电脑无特殊应用需求,则一律为“user”普通权限。

f. 人员离职时,总部和分部应及时通过OA 确认,删除离职人员的相关账号与信息。

g. 妥善保管自己所知的密码。

6.7服务器及系统变更
不得在服务器上使用带有病毒和木马的软件、光盘和可移动存贮设备,使用上述设备前一定要先做好病毒检测;不得利用服务器从事工作以外的事情,无工作需要不得擅自拆卸服务器零部件,严禁更换服务器配套设备。

不得擅自删除、移动、更改服务器数据;不得故意破坏服务器系统;不得擅自修改服务器系统时间。

数据库等进行管理。

定期对配置进行备份及文档库归类。

及时检查并定期审计,对发现的不一致情况及时纠正修改。

6.9 事件与问题管理
对运维事件的处理进行规范,对发生的所有事件,根据事件的影响程度和影
响范围评估事件处理优先级并及时处理。

对所有事件响应、处理、结束等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及检查。

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变更管理审批后部署实施。

7. 应急管理
在发生网络与系统事件后,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尽快恢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如有重要情况应及时上报。

暂时无法确定事件原因、责任和结论的,应先给出事件的初步分析判断,并组织力量尽快查找原因,给出解决方法,采取整改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