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合集下载

美术鉴赏——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 露,为此他们还要付出艰辛的创造。看一件美术作品时,不 可能有文字或语言的媒介,需要欣赏者自身与艺术作品产生 感应。既然任何美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心灵修养与艺术技巧的 综合,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美术创作。 2、要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 3、要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达到艺术的触类旁通。 4、要深化对美术作品的思考和认识。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简介:
傅抱石(公元1904一1965年), 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 家。江西新余人。早年就酷爱绘 画、书法、篆刻。历任江苏国画 院院长、江苏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傅抱石
关山月(1912—2000) 关 山月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 广东省阳江县人。曾为广州 美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 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 省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 协会副主席等职。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关山月
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 从这一特征出发,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总是令人过目不 忘的,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是和谐的,美从对立的统一中 求得和谐。因此,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尽情地去享受 它为我们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画家成功地运用了 水印木刻的技巧,塑形 颇具刀味,而套色却浓 淡有致。背景留白,宛 似国画,人物、道具、 款印不等边三角形的布 局,都体现出他的中国 画学养和他探索民族风 神的用心。
吴凡 《蒲公英》
三、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林风眠(1900-1991) 出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 民家庭。以擅长国画传统 笔墨而闻名。他广泛吸取 民间艺术的滋养,同时运 用了西洋画的光感、质感、 色彩、结构等各方面的表 现,使中西艺术之间得以 取长补短,合而为一,创 造出植根於传统,既有时 代气息又有民族特徵,色 彩丰富协调又墨韵生动的 艺术风格。

我对美术欣赏的认识

我对美术欣赏的认识

我对美术欣赏的认识摘要: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关键词:绘画、梵高、鉴赏1、对绘画的鉴赏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就像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

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

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

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我更爱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爱看她们在阳光下开出灿烂的笑容。

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我是什么样。

在向日葵面前,我有一种自信的感觉,展示着那个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见向日葵时,心里总有种暖洋洋的感觉。

美术鉴赏的三个功能

美术鉴赏的三个功能

美术鉴赏的三个功能美术鉴赏是一种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鉴别,它不仅是对艺术品的简单欣赏,更是一种深入理解和品味的过程。

美术鉴赏的三个主要功能是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认识功能美术鉴赏的认识功能主要是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和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艺术风格、特点和内涵。

这种认识不仅是对艺术本身的了解,还包括对艺术所反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认知。

例如,通过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的特点、技法和思想,理解古代艺术家们如何在作品中表达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

同时,通过对不同时期美术作品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发展趋势。

二、教育功能美术鉴赏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艺术形式的表现方法、技巧和思想,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看待和理解艺术,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审美功能美术鉴赏的审美功能主要是指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人们可以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审美趣味和艺术修养。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美感和情感,从而获得愉悦和享受。

同时,美术鉴赏还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审美创造能力。

通过观察和分析美术作品,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表现美,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

总之,美术鉴赏的三个功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美术鉴赏的作用,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中国美术鉴赏美术论文

中国美术鉴赏美术论文

浅谈美术之“美”对于一个绘画者,别人评价“画技”如何,也许只指绘画技巧。

如果别人评价“水平”如何,这“水平”二字就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括绘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

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者的意识和情感。

这里先从技巧说起。

在商业社会中,浮躁和投机的急功近利像苍蝇一样盘旋于当代艺术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庸俗文化、流行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于绘画技巧的艰苦磨炼应该视作是成功之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绘画者,首先应该是一个绘画技巧的纯熟掌握者。

素描,是为正确地理解形体,也可以说是为了造型的方便,在特殊情况下,暂时避开色彩,用单色来塑造形体。

素描是引导和锻炼初学者正确地观察形体和理解形体,并准确地将其描绘下来。

理解物体的结构,打准轮廓,校正比例,掌握动态,刻划细部,这些都是造型的一般规律。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是绘画者传递感情的手段,正确地观察色彩,熟练地调配色彩,才能艺术地表现色彩。

简单地说,要根据客观的色彩作为表现的依据,通过绘画者的感受和想象,用简练概括的笔调,强调鲜明生动的感受,加入你自己的想象,剔除那些重复繁杂的成分,从而使色彩更为鲜明生动。

这里说到色彩,并不是原模原样地照搬物体色彩,即把色彩归入绘画者的纯技巧,也不是一成不变地给物体“照像”,这里所说的“感受”、“想象”以及“剔除”已经加入了绘画者的主观因素。

既然是造就艺术品,首当其冲是绘画者的主观功能。

可以说客观世界是冷漠的,只有通过绘画者的主观创造才可以注入温热。

真实的一盘苹果和画上的一盘苹果,同时放进展厅,真实的苹果也许可以刺激看者的肚腹,而画上的苹果却能够引动观看者的轰然,引发观看者审美意识的飞翔,还可以引发观看者的探究心理。

观看者流下的不仅仅是口水,画幅上色彩的跳跃、结构的虚实,甚至可以引发人们的呐喊,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了。

办一个展览,绘画者与参观者虽然未曾见面,然而通过作品,绘画者与参观者却能够达到心灵的息息相通。

美术欣赏和评价艺术品

美术欣赏和评价艺术品

美术欣赏和评价艺术品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各种形式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

美术作品作为艺术的具体呈现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美术欣赏和评价艺术品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品。

一、艺术品的欣赏艺术品的欣赏是一种主观体验,它需要观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

欣赏艺术品的过程中,观众需要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去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此外,了解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家的意图也是欣赏艺术品的重要一环。

艺术作品的视觉欣赏常常是观众最容易接触到的方式。

通过观察艺术品的线条、颜色、构图等视觉元素,观众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于形式和结构的追求。

此外,在视觉欣赏过程中,观众也需要注意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主题。

音乐、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则需要通过听觉、触觉等感官去感受和欣赏。

例如,音乐作品可以通过声音的旋律、节奏、音色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情绪;雕塑和建筑作品则可以通过触摸来感受其材质和形式。

二、艺术品的评价艺术品的评价是对作品质量和价值的客观判断。

评价艺术品需要对作品本身以及其所处的艺术背景和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首先,评价艺术品需要从艺术品的形式和技巧出发。

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安排等方面对于评价一个艺术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水准非常重要。

此外,如果涉及到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还需要考虑作品的表演或演奏质量等因素。

其次,评价艺术品需要关注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一件好的艺术品应该能够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让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情感和思考的启发。

艺术家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能够触动人心,这也是评价一个艺术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最后,评价艺术品需要考虑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往往能够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给观众带来新的艺术体验。

同时,作品的独特和创新也反映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评价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重要依据。

总结起来,美术欣赏和评价艺术品需要观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和分析来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

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一门让人们通过观察、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从而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品味的学科。

美术作为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视觉语言表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态度,使观者产生美的共鸣和感受。

因此,美术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美术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艺术作品的细节,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从中发现艺术家的创作技巧和意图。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其次,美术鉴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

美术作品在表现形式和意义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们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式、质感等艺术语言,传达艺术家的情感和主题。

通过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氛围,产生共鸣和感受,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能力。

此外,美术鉴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欣赏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获取灵感,发现自己的创作潜力,培养自己的独特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

最后,美术鉴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美术是一种全球共通的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通过欣赏和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观念,培养自己的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总之,美术鉴赏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分析和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分析能力、感知和情感体验、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加深对文化包容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理解。

因此,学校应该重视美术鉴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欣赏机会,并注重培养他们的艺术品味和审美观念。

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才。

浅谈高中美术教育之美术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教育之美术鉴赏

浅谈高中美术教育之美术鉴赏【摘要】高中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美术鉴赏的定义与意义、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美术鉴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美术鉴赏教育等方面展开探讨。

美术鉴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高中美术教育应当注重美术鉴赏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鉴赏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素养和审美态度的培养。

通过美术鉴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情感,从而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

美术鉴赏是高中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美术鉴赏、定义、意义、地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综合素质、影响、开展、教育、不可或缺、环节、全面发展1. 引言1.1 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画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培养专注力、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等多方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世界。

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热爱,让他们更加细致地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事物。

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显著影响。

通过学习美术,学生不仅可以了解艺术史、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提升综合素质。

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美术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与生活、社会的互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通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才能培养出更多具备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信、独立和有自我表达能力。

1.2 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术鉴赏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美术鉴赏感悟领会3篇

美术鉴赏感悟领会3篇

美术鉴赏感悟领会3篇通过学习美术鉴赏课,使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学到了专业课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这门课培养了我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让我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美。

更加坚决了我对美妙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美术鉴赏感悟领会3篇,欢迎阅读。

感悟一:大学美术鉴赏感悟领会中外美术鉴赏学习感悟领会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习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感悟到和谐开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本身得到美化。

由于美学的复杂性,所以当时全世界对美的本质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众说纷纭。

其中“美是生活说”是东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

“美是理念说”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

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严密相联,由于这种精神实体的注入或显现,才使客观事物成为美的。

以前认为美术只是单纯的绘画作品,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

直到上了美术鉴赏课,才知道这只是狭隘的理解;绘画、雕塑、工艺、建筑、书法、篆刻、设计、新媒体和摄影等类型是现下的主流分类。

美术是一种富有内涵,表现形式多样,意义深刻悠远的艺术形式。

课堂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让我学会了如何真正的去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跟着教师的思路的见解,我不仅领略到了大作的美还领悟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美。

中国传统的美术,水墨特色明显,表现的淋漓尽致。

线条流畅,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

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

徐悲鸿的《八骏图》在技法上,他以中国的水墨为主要表现手段,又参用西方的透视法、解剖法等,逼真生动地描绘了马的飒爽英姿。

用笔刚健有力,用墨酣畅淋漓。

晕染全部按照马的形体构造而施加,墨色浓淡有致,既表现厂马的形体,又不影响墨色的神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美术鉴赏——对美的认识
在姹紫嫣红的春日,去领略繁花似锦的美景;在苍翠葱郁的夏日,去游览如画般的山水;在硕果丰收的秋日,去捕捉丰收的喜悦,去拾得满地金黄;在银装素裹的冬日,去感受大自然的静谧,领悟不尽的神奇……这都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表现。

美的认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统一复杂的心理活动,具体地说,美的认识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客体进行的感受、体验、鉴别、领悟、评判和再创造的过程中,得到的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享受。

而高雅健康的有机结合的。

审美享受又总是和道理情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
美的本质问题提出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传统美学主要回答了“美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美学提出“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美本质命题,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总结。

然而这一命题方式本身的缺陷使传统美学面临危机。

当代分析美学应运而生,对传统美学进行消解,彻底否定了美本质。

分析美学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美学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美学,使美学有走向灭亡的危险。

美学研究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美学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同时吸纳各美学流派的积极方法和研究成果,才能使美本质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
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
传统美学美本质研究滥觞于柏拉图,只是把美本质抽象地、机械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扬弃,批判地继承并发展、改造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创造了科学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就建立在这一哲学思想之上。

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类的物质实践中把握意识与存在、精神和物质的相互转化
关系,从人、人的本质中把握美和美的本质,从人的类本质、类命运中看待美和美的本质,为全面深刻地把握美的本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使美本质研究视野进一步开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
传统美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观念所界定的先验的美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因此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面临着其自身形态无法解决的契机。

以维特根斯坦为首的分析美学从其分析哲学出发,认为当代西方美学所面临的危机,用现存的美学方法和观念根本无法解决,只有跳出传统美学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美学的基本形态,从分析哲学的视角去审视美学问题,才能摆脱传统美学的困境。

所以他要“劝说人们改变他们的思维风格。

,
二、美是人生命实践的历史积淀。

,,,,,
美学是人学。

美学研究绝不能脱离人而进行,美的本质要到人的本质中去寻找。

美学是人的一种生存论和世界观,美学是把握人学的根本,,美学又要以人学为基础。

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实践史、创造史,人的整个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实践,是在实践中创造而成的。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因为人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所以人的本质力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生生不已的活泼的生命力量”。

美离不开人的生命活动,美就是人在生命实践中产生、展现和发展的。

所以美本质研究应该抓住生命活动这个根本。

,
三、美源于人历史积淀的超越冲动。

,
美、美感是人生命实践历史积淀的产物,但我们发现,人们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息过,人们“乐而忘忧”的兴致从未停止过;人类也并非固守原有的美,而是不懈地追求更多的美。

人们在不断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美,还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吗,回答是肯定的。

因为人的生命实践、生命意识并非固守原有的历史传统,而是具有超越生命的原始冲动。

“人的生命是一种两重性的、不断否定和超越的特殊生命,这意味着它是处于未完成的具有开放性的、无限性的存在,它始终处于创生
和发展之中。

永远不会有终结之日。

这是人的生命所独具的特性。

”其实在原有的历史传统中已经饱含着这种超越意识,历史传统本身就是人不断超越自身的产物。

当历史传统积淀于人的身心,历史传统也转变为超越冲动,历史传统也成为人类自身超越的对象。

,
美术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

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高校美术鉴赏课使受教育者了解美术鉴赏的概念,充分体会美术鉴赏的意义,也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

同时高校美术鉴赏课满足了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其审美能力,使大学生以美引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大学生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高校美术鉴赏课还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

另外,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

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