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我和春联

(2)宝剑锋从磨砺出
——————————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通过刚才的接对联小游戏,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对联,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和对联有关的课文,继续感受春联的魅力,看一看春联和作者有怎样的渊源?
(板书课题:我和春联生齐读)
二、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品读课文
1、在这节课中同学们了解到了很多对联的知识,下面我们就来一个对对子擂台赛。(课件)
载歌载舞迎新春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同心同德干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绿水跃白鲢
2、风扶千条柳,雨(润)万朵花。
小草萌芽思春暖,红梅傲雪斗(天寒)。
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
2、师: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了对联,谁能说一说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我和春联
邯郸开发区尚璧小学唐建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2、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个对联的上联,请你接出下联,有信心吗?
(1)雾锁山头山锁雾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既在了解课文内容又锻炼表达能力。
不能操之过急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深入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文中出现了哪些对联?
作者和这些对联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吧!
阅读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源自找一找每副对联都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或最喜欢的地方,在旁边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
语文十一册《我和春联》教案

冀教版语文十一册我和春联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学校曹云英教材分析: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它以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六单元——民族传统文化单元,编排了当代作家黎汝清的散文作品《我和春联》,文章以叙事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以及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
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联逐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在单元总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祖国语文和多元文化特征的热爱”的指导下,立足于“对联”这一独具特色的文学形式,我在第三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1、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
2、搜集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欣赏名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教学方法及过程:一、引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黎汝清的《我和春联》,在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对联犹如百花中的奇葩,独放异彩。
二、同学们,你知道对联的由来吗?学生交流(学生在课下利用互联网等学习手段搜集有关对联的来历)教师总结:“桃符”就是春联的萌芽,所以,有些诗人就用桃符来代指春联,你记得哪首诗中写到的吗?(出示课件:古诗)学生朗读。
三、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其实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你也搜集到了一些对联吧?朗读给大家挺拔!并且告诉大家,你是在哪里搜到的?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很用心,老师这里也有几副对联,仔细的读一读,看看这些对联的上下联有什么奥秘呢?(出示对联)学生读对联,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教师:让我们在了解了对联的一些知识之后,再来欣赏欣赏课文中的对联吧!(出示课件)学生朗读四、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对联,对对碰”的游戏吧,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出示课件:对联连线。
)学生朗读对联五、自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更是喜欢吟诗作对,以它来交友共勉,其乐融融。
这里就有一些名对,你喜欢那副对联?为什么?(出示课件)学生交流发言。
最新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和春联》优秀学案第一课时(精品)

《我和春联》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写“壤、鞭”等8个生字,会认“跷、逆、寓”三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漫不经心、聚精会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2.过程与方法:(1)自主搜集对联,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联的知识,从中接受熏陶。
(2)体会作者对春联的喜爱。
二、学习过程1.自读课文(1). 按照以前初学课文的方法、步骤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词语,全班交流或老师讲解。
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并反复认读:壤、鞭、跷、逆、寓、琢磨”、“呛漫不经心、聚精会神(3).同桌互读课文,及时纠错,选择易错的、难读的、或自己读得好的句段大胆地读给全班听。
2.当堂检测:(1).看拼音,写词音xiánɡ hé()zēnɡtiān()liú lǎn() miáo huì()ɡēsònɡ()(2). 将文中的一类生字词写在田字格下面,再扩 1-2个词,将生字描红一遍,在家作本上抄写生词,完成下列练习:读音要注意的:字形要注意的:多音字注音组词:卷()()xīn xīn xiànɡrònɡ ( ) xìnɡ fú ()kāi juàn yǒu yì ()(3).重点词语我理解。
【学习建议:灵活运用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来理解】浏览:抑扬顿挫:():揣摩:(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增添()表达()描绘()充满()讲究()发挥()(5).按要求写出春联①、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②歌颂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搜集有关的春联,利用“手机”记录下来,和同学一起分享。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0我和春联∣冀教版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朱庙小学 陈德辉当代作家黎汝清的这篇散文《我和春联》回忆了童年时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介绍春联是怎样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文章中心突出、通俗活泼、语言生动优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提供了好的素材。
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概括地介绍了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
【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对联的意思。
2、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的作用。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过年可以放鞭炮,得压岁钱,还可以挂红灯笼,贴春联等。
2、中国人的年过的可有意思啦,给压岁钱、贴“倒福”、放鞭炮、除夕守夜,其中最热闹的就是贴春联。
同学们知道春联的来历吗?3、介绍春联: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对联的两边都要互相对应。
春联以前为桃符,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简介作者:黎汝清,中共党员。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皖南事变》等,儿童文学集《秘密联络站》,诗歌散文集《在祖国的土地上》等,电影文学剧本《长征》等,评论集《黎汝清研究专集》等。
2019-2020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0.我和春联(教案)

30.《我和春联》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写“壤、鞭”等8个生字,会认“跷、逆、寓”三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漫不经心、聚精会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搜集对联,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对联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联的知识,从中接受熏陶。
2.体会作者对春联的喜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那内容,理解文中对联的意思,并谈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童年时期对春联的喜爱,感受春联是怎样融入作者的生活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语)大红纸上写大字,左一条,右一条,书幸福,写吉祥,家家门上寄希望。
你贴这扇门,我贴那扇窗,全家上下喜洋洋。
(打一春节用品)2.了解春联的由来3.师:春节快要到了,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这喜庆的场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春联的魅力,看一看春联和作者有怎样的渊源?(板书课题:我和春联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自渎课文,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注意“壤、琢磨、呛”等字的读音。
2.作者介绍3.检查预习(1)指名读文,解释疑难。
(2)出示认读生词,指名朗读。
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春节过后开学了,作者上学时发现,学校大门口有一副对联,读过之后就被吸引住了,经过老师的讲解,作者对春联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后来,不但给家里写对联,作邻右舍都叫写。
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使作者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5.注意留意文中和时间推移有关的词句,试给课文分段。
6.再次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1.出示中心问题:朗读课文,谈一谈春联是怎样一步一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画出有关语句,作批注。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修订稿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我和春联》教学设计常虹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它以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六单元——民族传统文化单元,编排了当代作家黎汝清的散文作品《我和春联》,文章以叙事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以及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
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联逐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诵读课文能初步感受到对联的意境和魅力。
但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对联知识和积累,没有亲自撰写过对联,感受不够真切,。
(三)教学环境分析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利用主题网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观看有关对联的图片、对联故事视频、阅读有关对联的拓展性文字资料,激发学习积极性,体会对联的意境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搜集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欣赏名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进行感悟和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深对对联的理解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对联对作者产生的影响的。
2.学习并运用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感受对联的意境和魅力,产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生谈话,创设情境。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
2019最新整理-(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和春联 3

2019最新整理-(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和
春联 3
教材分析:
当代作家黎汝清的这篇散文回忆了童年时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介绍春联是怎样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概括地谈对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
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过程与方法: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对联的意思。
2.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
人生。
重难点分析:
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六年级语文教案 我和春联-全国一等奖

30 我和春联教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传统文化吐幽香教材分析:当代作家黎汝清的这篇散文回忆了童年时对对联的喜爱和收集,介绍春联是怎样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概括地谈对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3.注意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并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过程与方法: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对联的意思。
2.通过品味课文的语言,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重难点分析:●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童年的爱好往往能决定一个人一生要走的道路,作者对春联的喜爱,也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那么春联是怎样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谁来回忆一下。
(出示课件)(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30课《我和春联》。
(板书:《我和春联》)二、了解文中对联的含义、理解对联特点。
(1)过渡:师:同学们你对春联有什么感受呢?谁家里贴着春联,请举手。
你读过没有?为什么?(没读过,没关注,没意思,读不懂......)经过刚才调查,有的同学读过并且记住了,说明你是善于观察的人;有的同学视而不见,说明对联没有引起你的兴趣;有的同学读了,但是读不懂。
那么对联真的有那么难吗?今天我们学完这节课,看看大家对对联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2)文中作者抄录了8幅对联,你能找出来吗?指名读前2幅对联。
(出示课件)师相机解释。
这两幅对联有什么共同点?(板书:劝学)指名读3幅祝福的对联,(出示课件)师相机解释。
这三幅对联有什么共同点?(板书:祝福)预设: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幅对联,贴到学校行不行?贴到医院行不行?贴到理发店呢?为什么?这饱含着对生意人的祝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总8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我和春联》教学设计
常虹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
它以尺幅千里的特色赢得了最广大的创作者和欣赏者,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冀教版语文第十一册六单元——民族传统文化单元,编排了当代作家黎汝清的散文作品《我和春联》,文章以叙事的形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对春联的喜爱和收集,以及春联对他人生道路的影响。
文章首尾呼应,条理清晰,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春联逐步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和阅读理解能力,也对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诵读课文能初步感受到对联的意境和魅力。
但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对联知识和积累,没有亲自撰写过对联,感受不够真切,。
(三)教学环境分析
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利用主题网站,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观看有关对联的图片、对联故事视频、阅读有关对联的拓展性文字资料,激发学习积极性,体会对联的意境和魅力。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对联的相关知识和对联在作者的人生经历中起到的作用。
3、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对联的意思。
4、搜集积累优秀的对联作品,欣赏名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在生活中运用对联,丰富人生。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读的实践中,进行感悟和思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深对对联的理解和体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对联对作者产生的影响的。
2.学习并运用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
感受对联的意境和魅力,产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谈话,创设情境。
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在春季之始,我国有一个最传统最盛大的节日,大家说说看,是什么节日(生:春节!)对了,大家说说我们是怎么迎接春节怎么过春节的(学生自由发言:大扫除、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吃年夜饭、串门拜年……)是啊!过春节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因为我国地域辽阔,所以各个地方各个民族迎接春节过春节都有不同的民俗,但迎接春节大家几乎都做相同的一件
事:那就是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贴上大红春联
播放视频:春节贴对联
2.学生谈观看完贴春联的感受。
3.教师揭示课题:我和春联
4.学生齐读课题。
5.简介对联的知识。
课件出示对联的来历,形式和规则。
【设计意图:利用贴春联的喜庆视频创设情景,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心灵体验,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为文本学习提供心理准备,产生阅读期待。
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形象直观作用,利用课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直观建立起对联的认知,了解对联的构成,自然引出下文的学习。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2分钟默读一遍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由读文。
3、师生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课文的开头和结尾两段,并学习运用这种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出示主题网站中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出示主题网站中谋篇布局时注意首尾呼应的学习方法,指导阅读实践,对阅读方法进行了相机拓展,有效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
(三)研读感悟,习得方法
学生默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
一、研读感悟
1、品读课文,体会对联对作者童年生活的影响。
2、理清课文的脉络。
注意引导学生留意课文中和时间推移有关的词语。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对联融入我的童年生活”的过程。
4、学生交流(学生利用互联网等学习手段搜集有关对联的来历)
教师总结:“桃符”就是春联的萌芽,所以,有些诗人就用桃符来代指春联,你记得哪首诗中写到的吗?
(出示课件:古诗)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出示网站关于对联的图片资料,不仅从文本内容上进行了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以精心设计的图片资料为
媒介,运用了习得的方法进行表达,达到了拓展语言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
源远流长的对联文化,其实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你也搜集到了一些对联吧朗读给大家挺拔!并且告诉大家,你是在哪里搜到的
学生交流。
教师:同学们很用心,老师这里也有几副对联,仔细的读一读,看看这些对联的上下联有什么奥秘呢?
(出示对联)
学生读对联,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出示课件)
教师:让我们在了解了对联的一些知识之后,再来欣赏欣赏课文中的对联吧!
(出示课件)
学生朗读
一、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对联,对对碰”的游戏吧,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二、
(出示课件:对联连线。
)
学生朗读对联
三、自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更是喜欢吟诗作对,以它来交友共勉,其乐融融。
这里就有一些名对,你喜欢那副对联为什么四、
(出示课件)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对联可以写景,抒情,言志,可以悼念亡者,也可以祝贺新人……这真是小对联,大世界!
五、在不同的场合需要适合的对联,你能为这些对联找到自己的家吗?
(出示课件)
学生交流发言。
二、习得方法
1、从刚才的读课文中,你了解到了春联的哪些知识?
2.文中一共出现了几幅对联,请用笔把它划出来。
3.学生边交流找到的对联,老师边把这几幅对联贴在黑板上。
贴好后,提问:谁来说说春联该怎么读,先从哪边读起?
4.齐读贴出对联,读后说说这几幅对联分别写了什么?
七、小结
(四)回归主题,升华拓展
1.师生交流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回归主题。
2.学生交流:你还了解对联的哪些方面?
3.作业:学习网站中推荐的文章,用本节课学到的表达方法介绍自己的一个爱好。
4.课下学生利用网站进行学习。
【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桥梁,由课上延伸到课下,学生利用网站拓展延伸性学习,了解对联的历史,沿承和结构各方面信息,使学生产生热爱对联、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运用本课的学习方法学习网站上推荐的其他文章,以达到方法的迁移。
】
板书设计:
30我和春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一湾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风摇竹影有声画,雨打梅花无字诗。
教学反思:
这是《我和春联》的教学第三课时,在经过了前两课时的学习之后,通过学生自主的利用互联网来搜集资料,积累对联,课上通过小练习来认识春联,运用对联,从而感受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在备课时,通过互联网搜集有关资料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课上,学生们的交流学习积极性高,课下,
更是对春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的同时,更加热爱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