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教案设计
《春联》教学设计的教案

《春联》教学设计的教案一、设计理念:《春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用生动、准确、有条理的语言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道道精妙的艺术构思,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个精彩的“瑰宝”。
因此,本教学设计理念为:1、立足于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依据教材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年级特征,创造性地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维,知难而上,学有所获。
2、着眼于教师的教。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本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释疑解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展语言,完善人格。
3、着手于读写训练。
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本教学设计重视语文学科的特点,着意于读写训练,通过各种形式、不同层级的语言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道道精妙的艺术构思,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道道精妙的艺术构思,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难点:初步了解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应用。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其中春联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节课,我们要到课文《春联》中去感受那丰富多彩的春联内容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增添、渲染、春意盎然、构思、微妙、赞叹不已。
(2)指名读春联:大地春回花开富贵;人心欢畅国泰民安。
岁月无情清除荒凉;游子归来带来春光。
指名读后齐读。
3、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1)课文讲了什么?(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等会儿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2024《春联》说课稿范文

2024《春联》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春联》,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春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汉字和词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语文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春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春联的特点和意义,能识别和书写一些常见的春联内容。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和创作能力。
③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春联的美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春联的特点和意义,能识别和书写一些常见的春联内容。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春联作品。
二、说教法学法在教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作能力非常重要。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学法是:合作学习法,创作练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一些素材和范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春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
我还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创作的材料和工具,以促进他们的创作能力的发展。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会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春联作品和介绍春联的由来,让学生对春联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我还会给学生出示一幅春联,让他们观察并尝试猜测春联的含义。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联。
环节二、示范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春联。
我将通过展示一些春联的范例和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引导学生认识春联的特点和格式。
我会给学生一个任务,让他们在范例中寻找相同的字句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引导他们逐渐掌握春联的识别方法。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_你思我想补春联《春联》教学(通用12篇)

你思我想补春联《春联》教学(通用12篇)你思我想补春联《春联》教学(通用12篇)你思我想补春联《春联》教学篇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08你思我想补春联《春联》教学《春联》一课让学生了解了春联内容丰富、最讲究对仗,富有韵律的特点。
随后的《练习7》中,“处处留心”这个栏目就设计了补春联的一个练习,重点是复习春联的对仗特点:字数相等,词类相当。
现将教学环节记录如下:师:[出示“风拂千条柳,雨()万朵花”]请同学们找找,和所缺字对应的是哪个字。
学:一下子能就找到——“拂”。
师:“拂”字写出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认为这是一个动词;写出了春风轻柔的特点;这个词把春风当作人来写,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柳条……师:思考一下,你觉得这幅春联可以补充哪个字?生:思考后发言交流。
师:[根据学生发言,把“打、落、滴、湿、润、沐”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
]评议交流结果:你们很会思考,提出的这些字都能体现雨的特点,真正掌握了对春联要做到词类相当。
师:这么多字,到底用哪个好呢?你们好好读读,想想,说说理由。
[课堂非常安静,过了一会儿,一只只小手陆陆续续举了起来。
]生:雨点“打”在花朵上,力量很大,会把花瓣打落的,是不是有些太残酷了。
(师评议:从字中都能感受到力量的大小,真会读书。
)生:“落”字让我看到了比较大的雨点,像夏天的雨。
而“风拂千条柳”带给人一种春的气息,我认为这里的雨应该是春雨,“落”字用在这里不合适。
(师评议:你能联系联系前半句春联,将不同季节的雨进行比较,有自己的想法。
)生:“滴”字虽然也写出了雨的特点,但联系“水滴石穿”“屋檐上滴下的雨水”,我觉得这场雨下的范围不大,雨点比较大、比较稀疏,搭配“万朵花”不够恰当。
(师评议:你是一个很善于观察的孩子,说得有道理。
)生:下雨天,我衣服上、鞋子上、头发上、脸上被雨打湿了,凉凉的,好久不干,我心里总有些不舒服。
我觉得“湿”了的“万朵花”不太美。
(师评议: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也是一种帮助读书的好方法。
春联教案幼儿园语言

春联教案幼儿园语言一、前言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达节日祝福的方式,常用于贴在门上。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了解、制作和欣赏春联,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二、制作春联1. 材料准备•红纸或彩纸•毛笔或记号笔•墨水或黑色油漆•粘贴用的胶水或胶带2. 撰写春联春联一般由对联组成,每行对称,字数相等,意义相对应。
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不同的字句和内容撰写春联。
例如:上联:“春天来了,孩子们欢乐了” 下联:“快乐升腾,祥瑞纷飞到家门”上联:“年年有余,家家和美” 下联:“福气满堂,幸福长久”3. 制作春联将撰写好的春联写在红纸或彩纸上,可以先用记号笔写在纸上然后再用毛笔涂上墨水或黑色油漆,注意字要写得工整美观。
待墨汁干透后,将春联装裱,使用粘贴胶或胶带将春联贴在门上或窗户上。
三、春联欣赏在教育幼儿时,不仅要让幼儿了解春联的制作方法和内容,也可以让幼儿欣赏优美的春联。
可以选取一些年龄适宜、易于理解和印象深刻的春联,让幼儿一起欣赏和感受春节的氛围。
例如:•“团员瑞气满堂,益松阳光灿烂”•“清新花香满园,健康乐活逍遥”•“蓝天碧海映新年,鸟语花香迎春来”通过欣赏优美的春联,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感受和表达美好祝福,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四、总结通过制作和欣赏春联,幼儿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在教育幼儿时,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春联内容和方式,将学习和欣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渐渐习得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的能力。
《春联》教案

《春联》教案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春节时人们都喜欢在门上贴上对联来祈求好运。
如何教授学生制作春联,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呢?以下便为您提供一份《春联》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春联的概念、种类和制作方法;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汉语文字的理解;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激发他们对节日的喜爱和期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介绍春联的概念和种类,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春联;2.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春联的文化内涵,培养其对春节传统的情感认同。
三、教学准备1. 制作春联所需的纸张、毛笔、墨水等材料;2. 春联的范例,便于学生参考和学习;3. 关于春节和春联的相关资料,以便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春节的习俗和春联的作用,为学生打开主题。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春联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包括横批、对联和春联的区别等内容。
3. 演示:老师给学生示范如何选择字句、排版和书写春联,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尝试。
4. 练习: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在纸上练习写春联,逐步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和审美能力。
5. 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动手制作一幅自己的春联,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同学和老师。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春节传统文化的热爱,传承下去。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春联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方法,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动手实践和互动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春联的意义和重要性,为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希望我们的教学能够对学生有所启发,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春节的传统习俗,将美好的祝福和祝愿传递下去。
春联教案(精选3篇)

If you are really willing to work hard for your dreams, the worst result will be a late bloome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春联教案(精选3篇)春联教案1【教材简析】这是一篇介绍春联的通俗小品文。
__用平实朴素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以及读背春联的好处。
全文中心突出,通俗活泼,语言生动优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春联的内容,略写了春联的形式,更好地促使学生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激发他们热爱母语的感情。
【教学策略】教学中运用课件创设的情境,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读、悟、说等语言实践不断感悟、体验、积累、运用,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春联内容丰富、对仗工整、声律优美等特点。
在教学中还注重渗透学习方法,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通过写春联、送春联、补春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卷。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
初步了解有关春联的一些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五副春联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春联的对仗和音律美,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搜集几副春联。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3、巩固练习,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新春佳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逢这时,人人都喜笑颜开、处处都洋溢欢乐。
那么,人们一般会用什么方式来迎接欢乐祥和的春节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原有经验交流。
中班春联设计教案

中班春联设计教案引言: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班幼儿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时机。
春联作为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家庭布置的装饰品,也是传递祝福和美好祝愿的媒介。
本文将介绍一份,帮助中班幼儿学习春联的基本知识和设计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联的起源和文化意义,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学习春联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掌握春联的书写顺序和技巧。
3.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独特、寓意美好的春联。
二、教学准备:1.图片或视频资料介绍春联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2.纸张、毛笔、墨汁等书写工具。
3.春联示范模板和样本。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幼儿介绍春联的起源和文化意义。
引发幼儿对春联的好奇心和兴趣。
2.知识讲解:a.春联的基本结构和格式:上联、下联和横批。
上联和下联通常是对仗诗,横批是对上联下联的概括或点睛之笔。
b.春联的书写顺序和技巧:从上到下、从右到左。
书写时要注意用笔姿势和力度,保持书写的稳定和流畅。
3.示范教学:a.教师用毛笔和墨汁示范书写春联的基本结构和格式。
同时,解释每个字的含义和寓意,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
b.教师展示春联示范模板和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和分析。
让幼儿自由发挥,设计自己的春联。
4.实践操作:a.提供纸张、毛笔和墨汁等书写工具,让幼儿亲自动手书写春联。
教师可提供字帖或模板,辅助幼儿书写。
b.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幼儿纠正书写姿势和技巧,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5.展示分享:a.邀请幼儿展示自己设计的春联。
幼儿可用口头语言介绍自己的春联寓意和创作过程。
b.教师组织幼儿共同欣赏和评价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中班幼儿了解了春联的起源和文化意义,掌握了春联的基本结构和格式,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通过亲自动手设计春联,不仅提高了书写技巧,更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春联》教案教学设计知识讲解

《春联》(第二课时)教案孙璨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2.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
2.了解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声律美。
一、故事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读书人。
他家门前有一片财主的竹林。
春节时,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大门上,上联是“门对千颗竹”,下联是“家藏万卷书”。
财主看了心中不服,夜里就把自家屋后这一片竹子拦腰截断,竹子变短了,心想,这下看你怎么写。
第二天,这位读书人见此情景就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颗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财主看了非常生气,到了夜里,干脆把屋后的竹子连根刨掉了。
便暗自得意,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能耐。
这位读书人第二天看见后又将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命,家藏万卷书长”。
请你们想想,这位读书人在下联的结尾处加上了什么字呢?先想一想,不回答。
同学们,春节的时候,家家都要张贴对联,这种对联,我们又叫做——春联。
一起读课题——春联。
咱们学习完这一课,同学们有了春联的相关知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把下联的这个字想出来。
二、新课讲授(一)活动一:初步感知春联内容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用“——”画出你读到的四副春联,用“~~~~”画出这些春联所描绘的内容。
2.同桌合作,一人读春联的内容,一人读春联,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
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有的展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如“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如“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生活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二)活动二:读春联,谈感受这些都是作者的感受,你有什么感受呢?现在,请你再读一读这四副春联,然后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自主选择,发挥想象,了解意思,认识特点。
(4)反复朗读,品读体验,交流欣赏,迁移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对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的理解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春联的特
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读悟,感受春联的特点:内容美、对仗美、音律美。 教学准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1)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顺,把课文读通。
(2)思考: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春联的哪些知识?
2、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揣摩”、“抑扬顿挫”、“开卷有益”。
(2)指名读,重点提醒“卷”是多音字,在“开卷”中读
“・ 、 ”
juan。
(3)齐读。
3、学生自主选择词语谈自己的理解。
1、请学生上讲台贴春联。
2、交流春联,欣赏春联。
五、设下悬念,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认真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
3、进一步交流,讨论分类,开展题目为“春联荟萃”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
4、你从课文中了解了春联的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板书:内容、特点、作用。
5、听范读,思考:春联都有哪些内容?围绕这些内容,课文写
了哪几副春联?
6、交流反馈,相机板书。
7、课件出示五副春联,齐读。
三、自由选择,交流讨论,理解春联。
1、选择自己喜欢备课件,学生搜集春联。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中五副春联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听鞭炮声感受气氛。
2、唱《新年好》表达快乐。
3、畅谈风俗,引出课题。
4、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从春联所描绘的的景色,所体现的思想,所表达 的祝愿来理解.)
2、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欢乐,读出祥和、读出幸福、 读出希望。
3、齐读五副春联。
4、合作探究:为什么说我们浏览着各种各样的春联,就像是漫
游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
5、指名读第一自然度第七句,引导说出本段的结构段式。
四、拓展延伸
春联》教案设计
《春联》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对联。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揣摩”、 “抑扬顿挫”、 “开 卷有益”等词语的词义并加以积累。
(3)理解文中的五副对联的意思,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畅谈风俗,引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