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开发
汽车装配与调试实训总结

汽车装配与调试实训总结1. 导言汽车装配与调试实训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装配与调试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该实训,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掌握汽车装配和调试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从重要观点、关键发现和进一步思考三个方面对这次实训进行总结。
2. 重要观点2.1 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汽车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复杂机械装置,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
了解这些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是进行汽车装配与调试的基础。
2.2 汽车装配技巧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习了一系列汽车装配技巧。
例如,安装发动机时需要注意正确的定位和固定方式;安装传动系统时需要保证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正确并紧固;安装悬挂系统时需要注意悬挂弹簧和减震器的安装位置等。
这些技巧在汽车装配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3 汽车调试方法汽车调试是确保装配完成的汽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汽车调试方法,例如通过仪表盘上的指示灯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使用诊断工具对汽车进行故障码读取和清除;通过观察和听声辨别异常等。
这些方法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4 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学习了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不仅能保护我们自身的安全,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3. 关键发现3.1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进行汽车装配与调试时,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通过合理分工、协同作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沟通和协调,共同解决问题。
3.2 问题排查与解决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例如零部件不匹配、装配错误、故障诊断等。
通过自主思考和团队讨论,我们学会了快速排查问题的方法,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这培养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3 耐心和细心对待每一个细节汽车装配与调试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汽修专业课标23-汽车装配与调试

《汽车装配与调试》一、课程概述《汽车装配与调试》是要面向现代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与装配行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能从事现代汽车制造及零部件加工,汽车装配调试,具备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产品质量检测等生产现场控制岗位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汽车的基本制造与装配方法,懂得运用装配的原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管理实践,形成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二、培养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根据工艺文件的要求,对汽车整车和部件进行装调;(2)对汽车整车和部件进行性能检测;(3)对汽车整车和部件装调和检测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
2.方法能力目标:(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4)能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经验。
3.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4)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在课程设置上,有《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使用性能检测》等前续课程,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程所必须的汽车装配与调试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为后续课程《汽车舒适安全系统检修》、《汽车检测综合技能训练》的学习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基础,也为《毕业综合实践》、《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根据职业岗位汽车维修工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8个项目,具体如下表1。
表1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五、教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1)实用性和实践性。
教材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部分以易于联系实践,技能操作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规范。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说课稿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说课稿汽车工程系:张显德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汽车检修与汽车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但为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教学与实习实训,使学生掌握汽车装配与调试的必要性、汽车装配的基本工艺,以预防汽车的隐形问题。
并培养学生使用相关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前修课程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等。
后续课程为:汽车故障诊断技术2、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对汽检与汽制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以汽检,汽制专业工作岗位所需的汽车装配技术,由易到难的设计教学内容。
通过掌握汽车简单的装配技术,发动机装配技术,底盘装配技术,汽车总装工艺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对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的认识、检测、实际操作的能力。
并通过实训,具体分析掌握简单的装配技术能力。
为学生未来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汽车研发制造工艺。
2)理解汽车装配工艺基础。
3)掌握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工艺。
4)掌握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装配与调试工艺。
5)掌握汽车总装工艺。
2、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汽车装配与调试意义。
2)能够汽车研发的规律及装配工艺基础。
3)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等装配工艺。
4)掌握汽车总装工艺流程。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我国汽车制造厂家实际情况。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形成科学发展的世界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根据汽车制造专业、汽车检测维修专业所面向的汽车制造、装配、售后服务(维护、维修)等岗位所需能力的分析,本着“面向专业,宽基础,重能力,可持续”的原则,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就应作出合理的安排。
本课程内容分五大模块:认识汽车研发制造过程、汽车装配工艺技术、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装配与调试、汽车总装工艺流程。
汽车装配与调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

23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0·08下半月汽车装配与调整是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是学习汽车整车装配的工艺流程,各工位操作的技术内容与规范要求,以及重点工位装配调整的技能。
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协调沟通、规范操作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质量效益的意识,初步具备汽车装配工的任职要求。
1 课程建设的思路(1)教改目的。
能更加直观地传授知识,把“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使教学内容尽量贴近生产实际,把以“知识结构”为载体转变为以“生产任务”为载体。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要与整车生产企业的作业内容相匹配,结合教学实际,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要模块化、项目化,便于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3)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技术、网络移动技术、实境仿真技术和网络课程平台等展开教学。
(4)教改举措。
我校与成都畅易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建汽车装配与调整在线开放课程。
2 课程建设的实施(1)课程结构的设计。
经过校企课程团队人员多次研讨后,把企业岗前培训内容整理成“认识汽车装调、汽车生产管理知识”两个教学模块;把汽车总装生产线按流程整理成“车门分装、仪表分装、内饰装调、底盘装调、下线检测”等5个教学模块;考虑到部分学校在无生产线设备的情况下,需将整车先拆后装,整理了选学模块“整车拆检”。
整理完善后的课程结构,一共分为8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均包含“装调工艺流程学习、仿真软件练习、重点工位实车装调实训”等多个教学项目和任务,课程内容全部来源于生产一线。
(2)课程内容的建设。
这也是课程建设中最难的一个阶段。
课程团队人员把从企业一线收集的资料,主要是“标准操作卡”,具体包括操作顺序卡、操作方法卡、行走路线图等,进行整理和教学化处理。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教学讲义 第1章 1.2汽车装配流程介绍

预习常用装配生产组织形式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教案
授课课题
1.2汽车装配流程介绍
课型
新授课
教案节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汽车总装技术要求
2.掌握汽车总装配厂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和观看视频、图片,使学生掌握本节内容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
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1.汽车总装技术要求
2.汽车总装配厂的组成
教学难点
汽车总装配厂的组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提问
三引入新课
四新课学习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师生问好,清点人数
汽车总装特点
汽车装配流程
一汽车总装技术要求
1.装配的完整性
2.装配的统一性
3.装配的紧固性
4.装配的润滑性
5.装配的密封性
二汽车总装配厂的组成
1.总装生产线组成及工艺特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内饰装配线
(2)后门 B柱饰板和前门位器安装
(3)后门 c柱饰板和后门限位器安装
(4)前门阻尼垫片、玻璃导槽、外挡水、前门窗框防水胶条的安装
(5)安装后门阻尼垫片、玻璃导槽、外挡水、后门窗框防水胶条依次安装
(6)前门玻璃升降器模块安装紧固
(7)前门外拉手、外拉手饰盖、锁芯、前喇叭安装
(8)安装门玻璃升降器模块将门玻璃升降模块安装入位。
(9)安装后门外拉手、外拉手饰盖、锁芯、后喇叭。
(10)前门玻璃安装、前门前段饰件安装、下防水条安装、前门锁板紧固。
《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整体设计实施方案

六、第一次课梗概授课内容:介绍课程基本信息及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浓厚兴趣第一步:导入课程视频:学生观看法拉利汽车的生产制造记录视频,了解汽车整车的生产流程,会进一步加深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激发他们学习汽车装配与调整的热情。
维修案例:狮跑标志4S店更换节温器的规范操作流程。
让学生了解不仅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在维修过程中也是一直用到的。
引入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的课程,说明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明课程的背景。
第二步:说课程从以下几个内容向学生讲述《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这门课程:1、课程设置2、课程内容3、课程资源4、课程实施(1)教学设计:授课地点为多媒体教室。
教学设计有三种思路:①学生自己选定汽车的一部分系统,自己制作PPT进行该部分的装配与调试讲解;②教师讲解;③集中学习国家地理频道中的各大品牌汽车厂的汽车加工记录视频。
最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2)教学方法及手段(3)教学实施5、课程考核(1)考核方法:过程考核+期末考核(2)考核细则第三步:观看往届汽车零部件拆装的真实案例。
第一次课结束。
七、最后一次课梗概授课内容: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布置任务:让学生任选一款车绘制其装配与调整流程图。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梳理汽车装配与调整的流程和规范,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学习是以后从事汽车生产加工或者维修类岗位工作的必要条件。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提交绘制完成的作品到指定的邮箱。
最后一次课结束。
八、考核方案课程成绩考核是重点考核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积极参加社会、行业或企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
《汽车装配与调整技术》课程有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方式,课程总评成绩由过程考核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两部分(每项满分100分)组成,两部分成绩各占50%,即课程总评成绩=过程考核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成绩为百分制,60分及格。
汽车工程系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汽车装配与调试》授课标准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开课系部:汽车工程系课程编号:0315130304编制日期:2018年2月18日巴中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3分参考学时:总学时:90 理论学时:70 课内实践学时:20适用对象:2016级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汽车类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汽车检测工、汽车装配工等岗位进行能力培养的专项诊断技能平台课程,属于限选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汽车汽车检测维修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汽车装配与调试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汽车装配与调试的专业技术能力。
为后续的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先修课:《汽车机械识图》、《汽车应用基础》、《汽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专项诊断技能平台”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专项技能提升作用。
授课对象是大二学生,授课时间是第四学期,学生已经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系统等专业知识有了系统性的学习,面临顶岗实习任务。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上遵循职业性原则,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以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实施。
以企业实际工作中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即经过信息收集、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
课程考核遵循过程性持续评价和终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以演练提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以及为完成任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去;在练习过程模式的指导下,实施小组协作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方法相结合,小组负责人,负责组内基层管理.学习资料管理工作等。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课程标准装配工艺16学时1、发动机装配的组织形式;2、发动机装配工艺3、发动机检测和调试1、了解变速器构造;2、掌握变速器装配顺序;第3章变速器装配工艺16学时1、变速器装配的组织形式;2、变速器装配工艺3、变速器检测和调试1、汽车总装配工艺流程;2、汽车总装配线的组织形式;第4章汽车总装配工艺16学时1、汽车总装配工艺流程;2、汽车总装配线组织形式;3、汽车总装配的检测和调试五实验教学环节1、发动机装配实验;2、变速器装配实验;3、汽车总装配实验;4、汽车调试实验。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主要教材: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参考书目:1、《汽车制造工艺学》2、《汽车装配工艺学》3、《汽车检测技术》4、《汽车制造工程》5、《汽车总装线设计》6、《汽车调试技术》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是本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对汽车装配工艺的分类和组织形式、发动机和变速器装配工艺、汽车总装配工艺流程、汽车检测和调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该课程包括四个章节,分别介绍汽车总装配基础知识、发动机装配工艺、变速器装配工艺和汽车总装配工艺,共计56学时。
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将能够了解汽车装配工艺分类、掌握汽车互换性装配技术要点、掌握调配法、修配法装配技术技巧、掌握汽车转向、制动、灯光的调试操作等;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将了解汽车装配的分类和组织形式、发动机装配工艺特点、自动变速的装配特点、汽车总装配的工艺路线等;在素质目标方面,学生将培养汽车生产现场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学内容包括汽车总装配基础知识、发动机装配工艺、变速器装配工艺和汽车总装配工艺,共计56学时。
此外,还有实验教学环节,包括发动机装配实验、变速器装配实验、汽车总装配实验和汽车调试实验。
主要教材为《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参考书目包括《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装配工艺学》、《汽车检测技术》、《汽车制造工程》、《汽车总装线设计》和《汽车调试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装大灯固定螺栓 改锥 紧固螺钉到位 操作要求: 1、螺钉要与螺钉孔对正,再紧固 2、要紧固到位,紧囤螺钉的扭矩不能过大 3、安装大灯时,注意不要划伤车身 4、安装丈灯时,夫灯不要脱落
蟛满
装配零部件名称 前大灯总成一左右件 数量 各1件 前大灯固定螺栓 各3件
m^
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的开发,是建立在充分了解汽车生产 企业的实际,熟悉学校配套的教学设施,研读国家相关行业标准 的基础上,因此能够有效的应用于教学,用于为企业培养所需要 的汽车检测与装配人才。同时这门课程的开发一定还有很多不 足之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4教学辅助资源开发 前大灯的装配实训工艺卡如下所示
装配工艺卡 序 号 装配示意图 将前大灯组装完成 将大灯放入前水箱框架内 改锥 操作内容 设备 工具和
在进行装配实训工艺卡的设计时,充分学习了汽车制造企 业中使用的工艺卡,同时与学校中具备的部件、车辆、工具配备 等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使各项实训工艺卡的设计既可以尽 量接近汽车生产企业的实际,又可以保证在学校现有教学条件 下完成相关的任务。实训工艺卡对学生正确操作,顺利完成各项 装配任务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摘要: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培养 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探索《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内容(文本、图片、动画、视频、试题库以及多媒体教学课 件)在职业岗位能力方面的体现,并结合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阐述在建设《机械制造技 术》课程资源的众多环节中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教学一体化教学 模式的应用,注重岗位实践环节的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机械制造;课程资源建设;岗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4109—0278—02
装配名称
前大灯的装配
278
万方数据
图1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建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主要载体的课程方案。通过分析课 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学生的技能养成和认知规律,结 合学校内的教学设施,将典型工作任务重新设计为学习性工作
学习目标 (1)掌握汽车尾气的检测方法及评估方法;(2) 掌握空调系统制拎剂回收与加注设备使用方法;(3)熟 悉汽车诊断仪的使用方法,爱对车辆性能的评估方法。
配备信息查询设备和网络;汽 车部件装配工艺卡;汽车整车安全 检测爰性能检测设备。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资讯村料、 学习任务单、准备好上网景件和设 备。 学习情境描述表
教学电脑 海报|E爱工具 装配车辆爱装配部件厦备件 汽车部件装配工艺卡 汽车整革检测设备
瘥
1套
学习情境1:汽车主要部件的装配 知馏点和能力点
2课程开发思路
基 于 工 作
学习目标:(1)具有团队协作能力,获取和处理 信息能力;(2)能正确选择、慢用适当方法、第略进 行案例分析、情景处理、演练。 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丁要求
学习内容:(1)汽车主要部件的装配,(2)装配工艺; (3)工具使用;(4)系统爰部件检测;(5)整车眭能检测; 等等。 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i)旦备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的相关教学或工作经
未遵守操作要求时问题点: l、造成螺钉损坏; 2、螺钉未紧固时:行驶时丈灯产生异响; 3、大灯线柬接触不良,大灯不能点亮; 4、两前大灯光线高低不一致。
[1]汽车装配与调整课程开发与实践[J].品牌(理论月刊)杂 志.2010(12). [2]Y-宏,袁慧彬.汽车装配与调试技术[M].西南交通大学出 版社.2013(08).
翌整丛堕
!!竺!型坐!!!型竺堡!!耋墨兰量;i墨jI墨
《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开发
李婕朱春红 f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100029)
摘要:本文分析了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开发的背景、开发步骤、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辅助资源开发等内容。本文是基于企业的 实践所得以及校内教学设施开发的实际需要,通过综合分析而完成的。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课程开发的项目与内容、学习情境设计 框架和课程教学模式,同时对教学辅助资源开发也特别作出了说明。 关键词: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开发;实训工艺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14)09—0277—02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汽车行业人才的需求量逐年 递增。职业教育以培养企业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为企 业不断输送符合要求的合格人才是根本的办学目标。作为职业 院校的专业课教师,需要不断改革我们的教学模式,不断开发我 们的教学课程,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项目,使学生在学校内的专 业课学习与企业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 《汽车装配与调整》课程作为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的一门 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行合理 的课程开发,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设施,搭建学校教学与企业岗 位需要有机结合的教学项目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良好的心理薰喷;(2)积极的学习态度;(3) 严格的纪律性;(4)较高的责任心;(5)团拈协作、 与人蓖好地相处和淘通。等等。 教学准备及方法建议
历;(2)具有基本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经验;(3)熟悉汽 车生产装配流程;(4)熟番企业对员工知识、技能、素质 的要求。等等。 教学资源(工具、设备和媒体) 名称 数量 4台 4台 4套 备注 每组i台 每组1套 每组l套 每组1套
1课程开发方式
任务。再以适当的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构建学习情境, 使每个学习情境都对应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思路 参见图1。 3学习情境开发框架 这种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 作完成学习”。汽车装配与调试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汽车主要 部件的装配、装配工艺、工具使用、系统及部件检测、整车性能检 测等。 在学习情境设计中采用不同的载体,如以问题为载体,以 活动为载体,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载体等进行学习情境开 发。学习情境设计框架参见下表1。 表1学习情境设计框架
学习领域谋程描述表 适用专业 汽车制造与装配 课程名称:汽车装配与调试 开设业调研 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就是全面调研汽车制造企业总装车 问检测调试工段主要工作项目及使用的设备,同时考虑学生毕 业后的就业岗位群还包括汽车维修厂及汽车检测厂对汽车检测 调试的技能要求,从企业的实际工作提炼出关键知识点和技能 点。同时依据《汽车装调工国家职业标准》,分析学校内课程设置 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存在的差异,再结合学校的设备配置 情况和教学条件,提出可行的课程开发的观点。要点是:f1)满足 企业的需要;f21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可行;f3)满足学生的可持续 发展;f41使学生有能力获得全国统一的汽车装调工职业资格证 书。 1.2文献查阅 通过查阅国内外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经验,尤其是汽车装 调相关课程的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比较,包括:学校 设置课程内容分析;其它学校汽车装调课程内容分析;校企合作 课程开发特点分析等。通过分析,提炼有价值的课程开发思路。 在课程开发中,注意研读《汽车装调工国家职业标准》,依 据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来调整开发我们的理论教 学及实践教学项目,使学生有能力获得全国统一的汽车装调工 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建设能够使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高职院校虽然在课程内容项目研究、课 程体系开发等领域成绩显著,但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却很缺乏。 以《机械制造技术》课程为例,在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中,该课程 是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成为关系到机械制造 类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但该课程在资源库建设方 面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f1)课程资源对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体现不足,课程资源 整合不系统,适应性差,没有形成特色教材及对应的资源体系, 需通过对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促进教学改 革,并建立与信息技术环境相配套的课程资源加强课程资源建 设。 f2)课程资源与学生工作岗位结合度不高,造成利用率不 高,应用效果欠佳。由于高校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比较落
学时:20学习
(1)车轮的知识瞳蜘己工艺;(2)汽车大灯的知识瞳装配工艺;(3)车门的知识驶装配工艺。等等。
学习目标 (1)能正确选择和使用装配工具、设备}(2)能 熟悉并严格执行各部件装配工艺;(3)制定完成装配 的工作计划和方案;(4)铯严格按照安全操1t规程和 技术规范操作、执行5s标准。等等。 学习情境描述表 学习日标 (1)熟悉搜动机主要部件的结构;(2)掌握投动 机主要部件装配工艺;<3)熟番发动机总成在汽车的装 配工艺;(t)装配工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等等。 学习情境描述表 学习目标 (1)熟悉整车安全性能检测项目;(2)进行整车 安全|生能的{叠i咧;(3)掌握安全检查标准,对检{咧结果 进行分析。等等。 学习。}i境描述表 学习情境2:发动机部件装配爰整车装配 学时20 (1)完成装配车辆车轮的装配;《2)完成装配车辆车 门的装配;(3)完成装配车辆太灯的装配。 任务描述
任务描述 (1)完成发动机主要部件装配;(2)完成技动机总成 在车辆上的装配。
过
程
学习情境3:整鞍全性能的检测
学时:20 任务描进
课
程
(1)完成整车制动性能检测爱评估;(2)完成整车车 i塞检测驶评估;(3)完成整车车轮定位检测爰评估;(t) 完成整车灯光检测爰评估。
学习情境4:整车使用性能的检测
学时:20 任务描述
(1)完成汽车尾气检测并评估;(2)完成汽车空调系 {材金测并评估;(3)使用汽车诊断仪对车辆性能进行检修 并评估。
万方数据
277
_番昌霉;Ii;j耋墨!!型!!竺!!!!竺!型!型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资源建设探索与实践
曹克刚
翌整丛堕
f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1
高职机械类专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资源建设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