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简笔画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 (1)
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乐山市市中区罗汉小学 李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
如何吸引小学生的眼球,让他们以高昂的兴趣倾听你的教导呢?这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曾思考过的问题。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喜好新鲜事物,也喜欢模仿别人,更佩服那些能写会画,会跳会唱的全能老师。
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感知上的疲劳,让学生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由衷地佩服你的教学技能。
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为切入口,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感受真切的东西,语文课堂将会变得情趣万千,充满生机。
简笔画图形简单、形象鲜明、幽默风趣、易学好用。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感知文本内容。
视,听结合易于加深印象,强化记忆。
简笔画具有比其他辅助教具更灵活、更简捷、更方便、更实用的特点。
一只小小的粉笔,既方便教者在课堂上即兴创作,也可让课堂活起来,何乐而不为呢?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可以做到图文并茂,意形结合。
有时候,一幅画可以胜过万语千言!让我们用一双灵巧的手,将孩子们引入知识的乐园!这样既能减少教师进行繁锁的讲解,还能做到事半功倍。
现将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概括如下:一、用简笔画来辅助词语教学。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词用语言解释较为繁琐,又不可能将实物都带进教室,图片也并非应有尽有。
如果掌握了简笔画,就可以把广阔世界的万千景象搬进课堂。
大到鲸鱼大象,小到老鼠蚂蚁,还可以画出狡猾的狐狸,可怕的毒蛇。
学生看到栩栩如生的画面一瞬间出现在黑板上时,往往会发出一片惊叹之声,这时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的状态,对认知的事物和词语积累有不小的作用。
二、用简笔画板书来突出课文的重点、突破课文的难点。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二册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可先让学生自读古诗句,去感知作者当时所见的景象,找出有关的诗句。
在语文课堂中怎样有效利用简笔画论文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简笔画生命是美丽的,语文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而简笔画所营造的鲜明生动,美妙的广阔世界即与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颇相吻合。
所谓简笔画,以直观形象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官,把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的形式变成愉悦性的形象,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记忆,使之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长久的印迹,从而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遵循的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客观规律。
其目的是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为学生构筑理解课文的最佳思维流程,激发学生的灵感。
而将简笔画教学巧妙地、有机地、自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把学生带到美丽的画境中,能使学生在充分享受极大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轻松愉快地接受科学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自控能力较弱,情感易变,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优势,直观具体的事物和主动活泼的形式,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
如果进行重复单调的训练,儿童的注意力往往处于分散,枯燥的讲解使学生丧失兴趣,他们喜欢新奇有趣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所以运用形象生动的简笔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安排有插图,但不能满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需要,利用简笔画的直观形象,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关注学生需要,用心爱学生,和学生一同成长,就会不断找到灵感,不断从学生身上寻觅到新的课程资源。
同时也对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辅以简笔画进行讲解,对提高语文教学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活用简笔画,激发学习兴趣简笔画是使语言活起来的一种好方法,其幽默、栩栩如生的画面,常令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有趣的画面中。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又有利于促进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还省时省力。
利用简笔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利用简笔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简笔画,是遵循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客观规律。
其目的是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为学生构筑理解课文的最佳思维流程,激发学生的灵感。
简笔画,寥寥几笔,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只要精心设计,恰当使用,就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简笔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笔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蜗牛的奖杯》一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现在的蜗牛什么样子的?从前的蜗牛什么样子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画出相应的蜗牛模样,再让学生看着蜗牛的不同模样概括地说说课文围绕蜗牛主要写了些什么,接着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很自然地会想知道为什么蜗牛的样子会发生变化,于是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利用简笔画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生识字时,我根据教学内容,以简单的线条画出相应的物体。
例如,在教学象形字“川”字时,我先用简笔画画出水波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然后出示“川”字让学生观察,问:这幅画与“川”字有何相似之处?马上有学生说:“水波的形状就是川字。
”就这样,学生轻松地记住了“川”的字形。
三、利用简笔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在教学《林海》这一课时,讲到“大兴安岭”的“岭”时,文中是这样来讲“岭”的温柔:“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
”单靠读与讲,很难使学生理解岭的样子及岭的温柔。
这时,我用几笔简单的线条画出“云横秦岭”的高、峻,从反面来衬托大兴安岭的岭是那样的温柔,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利用简笔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巧用简笔画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好

巧用简笔画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浅谈简笔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的确,语文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因为我们所任教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刚从幼儿园中“玩”的角色转入到小学课堂中“学”的角色,枯燥单调的课堂学习会让天生好动的他们感到学习有难度。
有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凭口述三小时后,记忆率为70﹪,三天后保持率为10﹪;边看图边口述三小时后记忆率为85﹪,三天后保持率为65﹪。
所以,简笔画所营造的鲜明生动,美妙的广阔世界与学生的理解理解水平颇相吻合。
边看图边口述是低年级学生记忆最有效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简笔画便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无视的课程资源。
简笔画是利用最简约的点、线、面等表现物象基本特征的一种绘画形式,它简明、生动、活泼、幽默、传神,能把抽象的文字和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简笔画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而且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简笔画,以直观形象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官,把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的形式变成愉悦性的形象,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记忆,使之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长久的印迹,从而提升语言文字训练的效果。
使用简笔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协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甚至能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在小学韵文教学中使用简笔画这种教学手段,遵循的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客观规律。
其目的是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为学生构筑理解课文的最正确思维流程,激发学生的灵感。
在语文课上能很好地利用美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简笔画讲究构图和取景,对客观存有的景象实行提炼和取舍,来表达绘画的意境和主题。
利用鲜活、美妙的广阔世界即与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相吻合。
巧用简笔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巧用简笔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作者:吴丹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6年第08期摘要:简笔画是使语言活起来的一种好方法,虽然寥寥几笔,但胜似千言万语。
将简笔画融入语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情感得到熏陶,提升语文课堂的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简笔画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57-1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有时,文本中的一些内容,仅凭语言文字的注释说明,学生对其理解往往模糊不清或一知半解,即使唇焦舌燥,仍感力不从心。
有时,语言表达虽然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可惜学生由于缺乏有关的感性材料,依然觉得空洞无物。
有时,教师呈现出图文并茂,并且动感十足的课件,而一些学生已对课件图片日益泛滥的教学形式逐渐产生了审美疲劳。
这时,不妨将简笔画融入语文教学,把那些抽象的表述、概括的说明,都通过图像进行思考,虽然寥寥几笔,但胜似千言万语。
简笔画是使语言活起来的一种好方法,其简洁易懂的画面能令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有趣的画面中,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与效果,提升了语文课堂的艺术性。
在很多次的课堂教学中我都采用了简笔画辅助教学,并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
一、运用简笔画理解词语,激发兴趣例如,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中的《荷花》一文,文中有几个词语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如:挨挨挤挤、莲蓬、饱胀,我巧妙地运用简笔画进行辅助教学。
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两片间隔开来的荷叶,学生一下子就指出这不叫“挨挨挤挤”,而应该是一片接着一片的荷叶,挤在一起。
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荷叶非常多,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
接着,我请学生读出描写不同姿态的荷花的语句,学生一边读,我一边在黑板上画出来: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浅谈简笔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浅谈简笔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专业: B12小教语文学号:124116093023姓名:邱香香(35)摘要:简笔画是采用最简单的线条、平面,形象的勾勒出物象的主要特征,具有概括、形象、幽默、简练、成形迅速等特点。
《师范学校教学大纲》将之设为小学教师的基础课业,是对小学教师规格化标准的一项要求。
简笔画在语文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对语文课堂产生了重要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之予以很高的评价:“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而就的图画,比现成的,甚至比起彩色的图画来都有其很大的优点”。
关键词:简笔画、语文课堂、运用、作用简笔画作为小学教师的三项基本功之一,以直观的形象诉诸学生的视觉感官,把抽象的内容用直观的形式变成愉悦性的形象,可增强记忆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语文课堂中的到广泛的运用。
接下来我主要谈一谈在见习过程中,在实际教学中简笔画运用到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以及简笔画在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作用。
一、简笔画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运用简笔画学习生字根据汉字的造字方法及其特点,我们发现很多字尤都可用图画来表示,而小学老师们也乐于运用简笔画来丰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学习中,庞会芳老师在讲解生字伞时,就运用了物体“伞”的简笔画--一个半开立着的伞,这样学生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音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同样可以运用简笔画学习的字还有日、月、鸟、飞、休、山、笔等等。
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生字的办法。
(二)运用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在马芝香老师讲解的《荷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此处的“挨挨挤挤”,马老师就运用了简笔画,荷叶一个挨着一个。
一个挤着一个,通过形象而直观的图画,学生看到了”荷叶挨挨挤挤的“的样子,立即明白了什么是挨挨挤挤,从而体会文章用词的恰当,准确。
浅谈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摘要】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洗练的笔法,简略概括地状物造型,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把它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备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
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运用它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从立意出发,描写入境,浓缩精华,表达绘画的意境和主题。
【关键词】激发兴趣描写入境浓缩精华意境主题美术是教学活动中的生命线。
在语文课上能很好地利用美术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而简笔画讲究构图和取景,对客观存在的景象进行提炼和取舍,来表达绘画的意境和主题。
利用鲜活、美妙的广阔世界即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吻合。
所谓简笔画,就是一种运用简洁洗练的笔法,简略概括地状物造型,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把它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备受儿童欢迎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简笔画既可以展现教师的艺术才华,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合理、巧妙地运用简笔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运用简笔画,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教学所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简笔画助讲,能使原本难记的字,不易理解的词一下子变得明白易晓而又富于情趣,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激发了识字、学词的兴趣。
1.利用简笔画学习汉字汉字和图画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把要学的字变成一幅幅相关的、有趣的图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汉字融入到图画中。
如:“门”就像一扇敞开的大门,“飞”就像一只展开双翅飞翔的大雁,“山”像连绵起伏群山,“休”是一个人靠着大树休息等待等等,都可以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表现出来。
图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对应的形象,这样,学生就能把对字形的感性认识结合在一起,大大的发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巧用简笔画事半功倍

语文教学中巧用简笔画事半功倍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也多是感性上的认识。
但语文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抽象思维,理性的认识。
这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较难,学生不理解也就会觉得语文乏味,长此就会厌学。
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引导他们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和精妙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能变抽象为形象;变理性认识为感性认识。
由浅入深,深入浅出。
要做到这一点,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著效果,但是课件制作耗时耗力,在平时课堂很难实现。
因此我深刻感到: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较好地使用简笔画,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会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巧用简笔画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还可以深化他们对语言文字的认识。
如果教学中教师能根据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利用彩色粉笔简单地画上几笔,再加以说明,这样就会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不只是枯燥无味的文字学习,原来文字能和美丽的画面融为一体,这既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又可以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运用简笔画深化语言文字的理解如我在上《日月潭》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并初步知道日月潭因形状而得名,于是我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单的日月潭示意图。
再让学生边默读课文有关句子边观察图。
想象日月潭的美景,感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深化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又如在学习李白《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
为了体会“挂”字用得好。
我问:谁能把自己在电视中看到的瀑布,用简洁的语句说说瀑布是什么样的·一生说:“瀑布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水。
”根据该生叙述我画了图一:水从平缓的山坡顺着山势弯弯曲曲缓缓流下。
学生马上反驳说:“这不是瀑布,这是山间的溪流。
”他想了想又说“瀑布是从高山上流下来的水”,于是我画了图二:山很高,水顺着山的坡度流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简笔画让语文课堂更有魅力
——浅谈简笔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詹天佑小学何卓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的确,语文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刚从幼儿园中“玩”的角色转入到小学课堂中“学”的角色,枯燥单调的课堂学习会让天生好动的他们感到学习有难度。
有专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凭口述三小时后,记忆率为70﹪,三天后保持率为10﹪;边看图边口述三小时后记忆率为85﹪,三天后保持率为65﹪。
因此,我认为简笔画所营造的鲜明生动,美妙的广阔世界与学生的认识理解能力颇相吻合。
边看图边口述是低年级学生记忆最有效的方法。
在偶尔一次的课堂中我运用简笔画结合讲课,把那些抽象的表述,概括的说明,都通过图像进行思考,虽然寥寥几笔,但胜似千言万语,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课堂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下面本人就从几方面谈谈简笔画如何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的探索与体会。
一、巧用简笔画,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年龄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情感易变,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无意注意占优势。
在他们的身边总有很多的事物吸引着他们,很难一节课40分钟都感兴趣,能专心地听讲。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是每个学生主动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是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简笔画是使语言活起来的一种好方法,把简笔画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其幽默、栩栩如生的画面,能令学生兴趣大增,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有趣的画面中,提高
了学习效率与效果。
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如教学第一册《小熊住山洞》这一课时,课堂伊始,我把课题以简笔画的形式出现:先用粉笔画了一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小胖熊,看到这样一只可爱的小熊,孩子们的小脸上绽开了如花的笑容,争先恐后地同小熊打招呼、问好。
接着我又在小熊旁边画了一个黑漆漆的山洞,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孩子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个山洞真可怕;有的说里面一定有很多可怕的虫子;还有的说在这个山洞里走路一定会摔跟头……
趁热打铁,我接着在可爱的小熊和可怕的山洞之间补齐课题——写上了一个“住”字。
这下子教室里可开了锅——一只只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为什么小熊要住在这样一个黑暗、可怕的山洞里?他为什么不去砍树造房子呢?……带着这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带着一股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步入了这篇课文。
总结了经验以后,我开始特别留意有关简笔画的课堂教学案例,也喜欢收藏一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个案,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意识地适时把简笔画带进课堂。
无论是《我是什么》的教学,还是《称象》的教学,甚至可以想象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课堂上,以简笔画来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可以说是屡试不爽的。
激发兴趣有很多方式,而不用花费多少力气的简笔画则是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
二、巧用简笔画,释疑解难题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有些内容,仅凭语言文字的注释说明,学生理解往往模糊不清或一知半解,即使唇焦舌燥,仍感力不从心。
有时语言表达虽然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可惜学生由于缺乏有关的感性材料,依然觉得空洞无物。
而简笔画和语言文字相比更具有真实性、形象性和稳定性,能通过简练的线条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语言教学的不足。
课文中有些难讲清楚的问题,在黑板上简单的几笔便能化难为易,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教学二下册《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在汇总天然指南针时,我形象地在黑板上画出了太阳、北极星、大树和沟渠里的积雪,让孩子们直观地记住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讲解沟渠里的积雪哪边化得快,哪边化得慢时,利用太阳和沟渠里的积雪,直观展示阳光照射的方向和过程,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表象支撑,解除了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使课文内容及语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重难点,效果生动而形象。
而且,在引导背诵时,让学生看图,按教师的指点循序背诵相应的内容,使学生如临其境,利于激情,背诵,还有利于学生以画为基础去想象,去创新。
因此低年级利用简笔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在板书设计上多花点心思,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松,快乐。
三、巧用简笔画,理课文脉络
水无常形,其容乃大,课无常型,推陈出新。
简笔画的魅力不小于课件,简单的线条随手捏来,其蕴藏着厚重与绚丽。
它的运用无疑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简笔画来配合讲课、板书,把课文主要内容恰当地表现出来,做到图文并茂,形音并举,既增强了直观感,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一些课文,特别是科学性、知识性较强的课文,学生学起来容易雾里看花或蜻蜓点水,若能加上一幅相应的图画,其内容也就一目了然。
二年级下册《蜜蜂引路》一文中,讲了列宁通过仔细观察蜜蜂,认真思考线索最后找到了养蜂人的经过。
文中有个重点是“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呢?还要求学生能画出路线图”。
这个不但是重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难点。
我就尝试采用了简笔画来帮助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熟本段课文,并画出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然后再用指定符号画出表示画丛、园子、小房子位置的词语,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简笔画的方法,在黑板上画出了路边的画丛和画丛上的蜜蜂,以及蜜蜂采完蜜以后飞行的方向——即附近的一个园子,最后再画出园子旁边的小房子。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形
象的画面,很容易理解画丛、园子与小房子的位置。
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更好地为学生理解列宁当时的思维过程打开了思路,最后学生就明白了列宁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这节课中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很顺利地突破难点。
再一次证明了巧用简笔画可以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与突破难点。
教育家艾米乐曾经说过:“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
”有经验的教师,有时即使不提问,不出题,而采取其他方式,如一组幻灯片、一句生动的语言、一个形象的比喻、或一幅简笔画,都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联想而领悟出其中的道理,提示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
四、巧用简笔画,感受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图画。
教学中,我就常以直观形象的简笔画板书为切入口,将课文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着形象,感受真切的东西,课堂一下子就会变得情趣万分,充满了勃勃生机。
《古诗两首》中的《村居》,这是一篇描写春天的古诗,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中,一群儿童在明媚的春光里,兴致勃勃地放风筝的喜人图画。
但作为古诗,在语句的理解上,诗境的感悟上,孩子们学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比较枯燥难懂。
因此在教学这课时,我在让孩子们充分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说说“你们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我看见一群孩子在放风筝。
”“我看见绿绿的小草长出来了。
”“黄莺在天上飞。
”“我还听见他们的笑声。
”……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我信手板画,“小草、黄莺、杨柳、小河、一群放风筝的孩子”,一幅美丽的春日放风筝图在黑板上缓缓展现。
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顿时高涨起来,思维也一下子激发起来。
忽然,一个孩子站起来发问:“老师,诗中的‘拂提杨柳醉春烟’的烟是什么烟呀?”其余的孩子也在下面议论纷纷。
我顿时认为这是一个好问题,不由追问道:“是呀,你们认为是什么烟?”“晚上,烧饭时冒出的烟。
”一个孩子回答到。
“不是烟,是雾,像雪一样的雾。
”“有可能是雾,但像雪一样厚吗?”我又问。
“比雪
薄多了,像白纱一样。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可来劲了。
我一想,何不也让孩子们自己根据对诗意的理解,用简笔画一画呢?孩子们纷纷给诗配起了画。
在简笔画的辅助教学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领悟到了古诗背后的浓浓诗意,随后的背诵也显得容易多了。
可见面对同一座山、同一条河,随情而动的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了无穷尽的作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精心在课堂上创设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而简笔画就是教师创设这种“艺术”情景的手段之一。
如果你能很潇洒地几笔就画出孩子们喜爱的形象,那么,你在他们眼里是多么了不起呀!你讲的每一句话都将会达到声声入耳的最佳效果! 可见,把简笔画引进课堂是一件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它能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眼睛,成为真正属于小学生学好语文的指挥棒。
俗话说:“一本书,一支笔,这始终是教师的看家道具”。
用好这支笔,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魅力!寓教于乐,让我们给孩子们学习以动力!给孩子们成长以助力!让我们一起有效利用简笔画,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而努力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中国现代教育网
2、《心理学》学习与记忆
3、简笔画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孔海燕.《素质教育论坛》
4、《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撰写与例举》[M].宁波出版社. 2005: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