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关于亡羊补牢的幼儿成语典故

关于亡羊补牢的幼儿成语典故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成语典故亡羊补牢,希望对你有帮助!
亡羊补牢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大臣名叫庄辛。
他见朝中有几个大臣整天围在楚襄王身边,与楚襄王一起纵情淫乐,就对楚襄王说:“您那些心爱的臣子,奢侈浪费,如果不果断地处置他们,必然要遭殃!”襄王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看你是老糊涂了吧,要不然就是存心造谣。
”庄辛说:“如果大王您继续宠信这些奸臣,那么楚国很快就要灭亡了!”
由于楚襄王不听劝告,庄辛便离开楚国到赵国去了。
后来楚国果然遭到了秦国的进攻。
由于楚国内部空虚,很快就失去了一大片国土。
楚王被迫逃到城阳(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时他才想起庄辛的话,连忙派人去把庄辛请来。
庄辛回到楚国之后,襄王内疚地对他说:“现在事情已经弄成这个样子,你看怎么办才好呢?”庄辛回答说:“羊跑了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迟。
(原文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我听说从前商汤王、周武王只有方圆百里的国土,但是却建成了强大的国家;夏桀王、商纣王虽占有整个天下,却最终亡了国。
大王您要牢牢记住这个教训:重用奸臣,一定会导致灾难的!”
楚襄王听了庄辛的这番话后,觉得很对,于是马上封他为阳陵君,不久就收复了大片的土地。
成语“亡羊补牢”由“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缩略而来,比喻出了差错或者遭遇失败之后,要吸取教训,及时补救,还不算迟。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从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白羊。
有一天,他带着羊群到山上放牧。
他坐在树下乘凉,白羊们在附近吃草玩耍。
突然,一只凶狼悄悄走近了。
看准时机,狼突然扑向了羊群,将其中一只小羊叼走,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溜走了。
农夫大声呼救,但那只小羊已经离他太远了,他再也追不上狼了。
他感到非常后悔和自责,因为他没有提前采取措施,保护他的羊群。
这时,一位老人路过。
他看到农夫悲痛的神情,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农夫告诉了他整个事情的经过。
老人想了一下,告诉农夫:“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现在你应该立即修建一道高高的篱笆来保护你的羊群。
这样,你的其余羊群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农夫听从了老人的建议,马上开始修建篱笆。
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修建了一道牢固的篱笆,完全围住了他的羊群。
从那时起,再也没有狼敢来损害农夫的羊群了。
农夫感到非常欣慰,也明白了老人告诉他的重要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在遭受损失之后,我们应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这个成语中的“亡羊”象征着遭受的损失或错误。
而“补牢”则意味着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在失去东西之后及时补救,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失。
这个故事也可以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或忽视了某个问题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行动,修复错误,并防止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
亡羊补牢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失去东西之后,我们不能沮丧或懊悔,而应该积极行动,寻找解决办法,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失或错误。
这个成语的含义是非常实用的,用来提醒我们及时行动,修复问题,避免未来的麻烦。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拼音】wángyángbǔláo【释义】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典故】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臣,政治*,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原文】庄辛对(1)曰:“臣闻(2)鄙语(3)曰:‘见兔而顾(4)犬,未为晚也;亡(5)羊而补牢(6),未为迟也。
’” ( 《战国策.楚策》)【注解】(1)对:回答。
(2)闻:听说。
(3)鄙语:俗话。
(4)顾:找。
(5)亡:丢失,指不见了。
(6)牢:羊圈。
圈,音「眷」【故事阐述】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叫做庄辛。
他看见楚襄王沉迷于享乐,不理国家政事,十分忧心。
有一天他对襄王说:“大王,您经常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他们在一起,他们都是一些贪图享乐、放纵奢侈的人,如果大王再不好好治理国政,恐怕楚国就要有危险了。
”襄王听了,没有接纳庄辛的谏言,反而生气说:“现在天下太平,怎么可能有亡国之祸呢?”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如果大王继续与他们四位为伍,楚国必定会灭亡。
大王既然不相信,就请大王允许我到赵国避一避,看看事情会如何发展。
”庄辛去了赵国五个月之后,秦国果然发兵攻打楚国,占领了楚国都城和其它地方。
襄王逃亡到城阳后,想起了庄辛曾经劝谏他的话,感到十分后悔,就派人把庄辛找回来。
庄辛不记前嫌,立刻回到襄王身边。
襄王一见到庄辛,便说道:“我当初没有听先生的劝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现在该如何是好呢?” 庄辛回答:“俗话说:‘见到了兔子才回头去指挥猎犬追捕,还不算太晚;羊跑掉了之后赶快修补羊圈,也不算迟呀!’” 这次襄王完全接纳了庄辛的建议,并封他为阳陵君。
在庄辛的辅佐下,襄王重振国力,终于收复失土,度过了这次的危机。
后来“亡羊补牢” 就被后人用来比喻犯错后只要有心振作,及时更正,一切都还来得及。
【讨论】(1)庄辛在楚襄王贪图享乐时,对他说了什么话?(2)为什么庄辛这么肯定楚国会有危险发生呢?(3)楚襄王后来又重新整顿国力,收复失土,是凭着庄辛鼓励他的哪一句话呢?【造句练习】(1)以前努力不够,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千万不可自暴自弃!(2)这件事虽然遭遇挫折,但是如果针对原因改進,亡羊补牢,尚犹未晚。
大班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5篇)范文精选

大班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通用5篇)教学目标: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一)理解“寓言”的意思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揭题解题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
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l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l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再次书写“窟窿”和“叼”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没丢过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三、体会寓意(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3、练读对话。
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如果……幸亏……)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
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
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
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
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
从前,有一个农夫养了一群羊,他非常粗心,总是不小心把羊关在了栅栏外面。
有一天,他又一次忘记了关栅栏,结果一只羊逃了出去。
农夫急忙去追赶,但是羊跑得太快,他根本追不上。
于是,他只好回到家里,
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羊自己回来。
可是,等了一整天,羊还是没有回来。
第二天一早,农夫又去找羊,这一次他终于找到了,但是却发现羊被一头狼咬
伤了。
农夫悔恨不已,他明白了一句古话的道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亡羊补牢,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意思是说,失去了羊,就要及时修补栅栏,以
免其他的羊也跑出去或者被狼伤害。
这句成语告诉我们,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这句成语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及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来后悔。
就像农夫一样,如果他能够及时修补栅栏,就不会失去一只羊,也不会让其他的羊受到伤害。
在生活中,亡羊补牢的道理同样适用。
比如,我们要及时处理工作上的问题,
不能等到事情闹大了才来弥补。
又比如,我们要及时道歉,不能等到伤害变得不可挽回了才来弥补。
亡羊补牢也告诉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农夫失去
了一只羊,他应该反思自己的粗心大意,以免再次出现同样的状况。
同样,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再次犯错。
总之,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事要及时,不能等到事情出了问题才后悔。
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经典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经典成语故事:亡羊补牢【亡羊补牢的故事】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看到这样情况非常着急,总想好好劝劝他,但是楚襄王只顾享乐,根本听不进别人说的话。
有一天,庄辛实在忍不住了。
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和一些人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国家迟早有一天会灭亡啊!”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就这样,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楚国几乎没有什么抵挡就让秦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城(今河南信阳市一带)。
到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于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说:“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吗?”楚襄王说:“我现在太后悔了,不知道现在还迟不迟?”庄辛说:“那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于是,庄辛就讲道: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听到这个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于是他接着对庄辛说:“庄爱卿,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于是,庄辛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成语故事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
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亡羊补牢成语故事,欢迎阅读!:wángyángbǔláo: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从前,有人养了许多羊。
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大窟窿,夜里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又叼走了一只羊。
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于是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
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位后,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国家一天天衰亡下去。
大臣庄辛看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劝襄王不要成天吃喝玩乐,不管国家大事;这样长此以往,楚国就要亡国了。
楚襄王听了大怒,骂道:“你老糊涂了吧,竟敢这样诅咒楚国。
”庄辛见楚襄王不纳忠言,只好躲到了赵国。
结果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攻打楚国,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城。
楚襄王惶惶如丧家之犬,逃到城阳。
这时,他想到庄辛的忠告,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请回来,说:“过去因为我没听你的话,所以才会弄到这种地步,现在,你看还有办法挽救吗?”庄辛看到楚襄王有悔过之心,便借机给他讲了这个亡羊补牢的故事。
庄辛又给楚襄王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楚国都城虽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来,改正过去的过错,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
楚襄王听了,便遵照庄辛的话去做,果真度过了危机,振兴了楚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亡羊补牢
活动目标1.会说成语:亡羊补牢;理解成语的意思。
2.知道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个性化的进行人物的表现。
活动准备《亡羊补牢》ppt图片、牧羊人、老农、狼和羊头饰。
活动过程一、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理解成语的意思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了我要提问的哦。
(1)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亡羊补牢)(2)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个洞,狼从洞里进去把羊给叼走了。
)(3)他的邻居对他说了
什么?牧羊人有没有这么做,他说了什么?(邻居说: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牧羊人没有这么做,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4)后来他有没有后悔?最后他怎么
做的?(他很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最后他把羊圈修好了)(5)亡羊补牢不仅是这个故
事的名字,它还是一个成语,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二、师幼一起完整讲述,熟悉故事中各角色的台词1.邻居说的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说话?
2.牧羊人羊丢了他的心情怎么样?应该要怎么说?
3.你们生气时会怎么表现,那牧羊人生气时候的语气应该怎么表现?
4.完整讲述故事。
三、出示头饰,幼儿自选角色表演,教师以导演的身份介入游戏1.今天导演要来挑选最佳小演员,最棒的将获得最佳演员奖。
2.演员上台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演员自选头饰,介绍自己)
3.教师提问台词,重点
指导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
四、师幼分享点评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2.我们下次表演游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五、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
了事并不要紧,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