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左忠毅公逸事 全文解析及译文

左忠毅公逸事方苞〔清代〕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译文先父曾经说过:同乡前辈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区学政时,有一天,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改装出行,走进一座古寺。
厢房里有个书生伏在桌上睡着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刚写好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给他盖上,并替他关上门。
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询问,却原来是史可法。
等到考试时,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当面批为第一名,还召他进入内室,让他拜见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平庸无能,将来能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学生啊。
《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答案及翻译

《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答案及翻译《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答案及翻译左忠毅公逸事方苞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①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
桐城人,明朝官员,是史可法的老师。
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
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②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
字宪之,祥符人(今河南开封),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明朝廷谥之忠靖。
清高宗追谥忠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指左公处微:暗暗地B、及左公下厂狱及:等到C、或劝以少休少:稍微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造:建造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②吾尝终日而思矣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②皆以美于徐公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②某所而母立于兹10、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左忠毅公逸事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左忠毅公逸事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对文言文一定不陌生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
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左忠毅公逸事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
其先浙江绍兴人也。
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始家北直录①之通州,为通州人。
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②内地,将薄城。
而会县令摄篆旁邑③,丞,簿选懦怖急④,男女奔窜。
应元带刀鞑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
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⑤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注释:①北直隶:今河北省地区。
②阑人:擅自闯入。
③摄篆旁邑:代管邻县政务。
④选(xǔn)懦怖急:怯懦恐惧。
⑤行:商店。
1.与“始家北直隶之通州”中“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手长铲B.吾上恐负朝廷C.县官日有廪稍之供D.未尝稍降辞色2.对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将薄(单薄)城B.官(作官)京仓大使C.然苦无械(机械)D.直(仅仅)取诸我3.下列句中“从”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从我杀贼护家室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C.子路从而后D.公子从车骑4.下列各句中“诸”与“直取诸我”中“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诸生学于太学B.假诸人而后见也C.予观雁荡诸峰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5.有关阎典史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阎典史的祖籍本不是通州,他四世祖因为为官,才将家搬到通州。
B.由他出面组织抗贼,是因为县令不在当地,且丞、簿又怯懦恐俱。
C.当江盗逼近县城的时候,阎典史挺身而出,使用巧计,将敌击退。
D.大敌当前,阎典史不仅拿出自己的钱为大家购买军械,而且亲临前线,亲手杀敌。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注释、翻译)

左忠毅公逸事(原文、注释、翻译)先君子尝言②: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③,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④,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⑤,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⑥。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⑦,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 注释①左忠毅:即左光斗,字遗直,安徽桐城人。
万历进士,官至左佥都御史。
天启四年,因上疏弹劾魏忠贤,被诬下狱,备受酷刑,死于狱中。
弘光时追谥“忠毅”。
文记左光斗奖掖、爱护史可法,及史可法克承师志事,重在具体细节,味淡而淳。
叙事有章法,有史迁之风。
②先君子:作者称已去世之父亲方仲舒。
③视学京畿:负责京城附近地区的学政。
京畿,指京城所辖地区。
④庑(wǔ伍)下:廊屋下。
⑤解貂:脱下貂皮外衣。
⑥史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明末祥符(今河南开封)人。
崇祯年间进士,历任西安府推官、右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
南明弘光时,开府扬州,以身殉城。
⑦瞿然:惊视貌。
翻译: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
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
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
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
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
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及左公下厂狱⑧,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⑨,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⑩,为除不洁者。
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左忠毅公逸事》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左忠毅公逸事》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①间,史公②以凤庐道③奉檄④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⑤,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节选自《左忠毅公逸事》)【注释】①蕲、黄、潜、桐:蕲州、黄州、潜山、桐城。
②史公:史可法,明朝末年抗清英雄。
③凤庐道: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
④奉檄(xí):奉上级的命令。
⑤背倚之:指相互背靠着。
29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数月不就寝(就)B.使将士更.休(轮流)C.或.劝以少休(有时)D.吾上恐负.朝廷(辜负)29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293.选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史可法忠于职守的?【答案】291.C292.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293.①有了警报,几个月不上床睡觉;②身先士卒,自己坐在帐幕外守夜;③守夜时不畏严寒。
【解析】29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C.“或劝以少休”的意思是: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
或:有人;不是“有时”。
故选C。
29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的意思是:每当严寒的夜晚,他一站起来,抖抖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响声。
“起立”“振衣裳”,叙写的是“史公”的两个动作,中间要句读;“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叙写的对象是“甲上冰霜”,与前面的句子要句读;“迸落”“铿然有声”是“甲上冰霜”的两种情形,应该句读。
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左忠毅公逸事

原文: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释:〔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敬称。
〔视学京畿(jī)〕在京城地区担任考官,时为天启初年。
古代称担任考官为视学。
京畿,指京城和京城附近的地区。
〔从数骑〕让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
从,使动用法,“让……跟从”。
〔微行(hang)〕小路。
行,路。
一说隐藏身份改装出行。
〔庑(wǔ)下〕厢房里。
庑,廊屋,即厢房。
〔成草〕完成了草稿。
〔解貂〕脱下貂皮外衣。
〔掩户〕关门(以防风寒)。
〔叩〕询问。
〔试〕考试,这里指童生的岁考。
〔瞿然〕惊奇的样子。
〔面署第一〕当面书写,定为第一名。
左忠毅公逸事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左忠毅公逸事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左忠毅公逸事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字丽亨。
其先浙江绍兴人也。
四世祖某为锦衣校尉,始家北直录①之通州,为通州人。
应元起掾史,官京仓大使,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始至,有江盗百艘,张帜乘潮,阑入②内地,将薄城。
而会县令摄篆旁邑③,丞,簿选懦怖急④,男女奔窜。
应元带刀鞑出,跃马大呼于市曰:“好男子,从我杀贼护家室!”一时从者千人。
然苦无械,应元又驰竹行⑤呼曰:“事急矣,人假一竿,直取诸我!”千人者,布列江岸,矛若林立,士若堵墙。
应元往来驰射,发一矢辄殪一贼。
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注释:①北直隶:今河北省地区。
②阑人:擅自闯入。
③摄篆旁邑:代管邻县政务。
④选(xǔn)懦怖急:怯懦恐惧。
⑤行:商店。
1.与“始家北直隶之通州”中“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手长铲B.吾上恐负朝廷C.县官日有廪稍之供D.未尝稍降辞色2.对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将薄(单薄)城B.官(作官)京仓大使C.然苦无械(机械)D.直(仅仅)取诸我3.下列句中“从”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从我杀贼护家室B.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C.子路从而后D.公子从车骑4.下列各句中“诸”与“直取诸我”中“诸”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诸生学于太学B.假诸人而后见也C.予观雁荡诸峰D.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5.有关阎典史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阎典史的祖籍本不是通州,他四世祖因为为官,才将家搬到通州。
B.由他出面组织抗贼,是因为县令不在当地,且丞、簿又怯懦恐俱。
C.当江盗逼近县城的时候,阎典史挺身而出,使用巧计,将敌击退。
D.大敌当前,阎典史不仅拿出自己的钱为大家购买军械,而且亲临前线,亲手杀敌。
参考答案:1.A2.B3.D4.B5.C。
《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左忠毅公逸事》阅读练习及答案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共18分)左忠毅公①逸事方苞先君子②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唯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
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③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释】①左忠毅公,左光斗,明末人,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入狱,被迫害致死。
后得平反,谥为“忠毅”。
②先君子,对已过世的父亲的称呼。
③宗老,同族的前辈。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叩:询问B.引入,微指左公处微:暗中C.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俟:等待D.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造:建造1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即解貂覆生,为掩户手长镵,为除不洁者B.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此何地也?而汝来前C.乃奋臂以指拨眥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D.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或劝以少休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刮风下雪,天气特别冷,他跟随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出门B.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哭泣着和狱卒商量,狱卒被他感动了C.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快步走了出来D.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让两个士卒蹲坐着,自己背靠着他们,每过一更就让他们轮换一次1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①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号浮丘。
桐城人,明朝官员,是史可法的老师。
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
弘光时平反,谥为忠毅。
②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
字宪之,祥符人(今河南开封),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
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南明朝廷谥之忠靖。
清高宗追谥忠正。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指左公处微:暗暗地
B、及左公下厂狱及:等到
C、或劝以少休少:稍微
D、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造:建造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10、下面各组内容,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呼应。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为了体现左光斗对史可法产生的影响。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13、翻译下面语句(5分)
①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3分)
②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2分)
参考答案:
8、[文言实词](3分)【D】造:到去
9、[文言虚词](3分)【B】连词,都是表修饰。
(A.音节助词,不译/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①介词,用/动词,认为; D.助词,所字结构/名词,处所)
10、[筛选归纳](3分)【A】①爱才;②得才后的惊奇;④⑤刚毅;③⑥是说史可法。
11、[分析概括](3分)【B】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说法不妥
12、断句(3分):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说明:每错3处扣1分,多段漏段错段都算错。
谓狱中语后不断亦可)
13、翻译(5分)①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3分碌碌、惟各1分,句意1分)
②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愧对我老师呀!( 2分上、下1分。
句意1分)
【参考译文】先父曾经说,同乡先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
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
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
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
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
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
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
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作打扫卫生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
暗暗地指点左公待的地方,只见左公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
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
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这种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
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
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给别人听,他说:我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
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
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
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自己用背靠着他们,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
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发出金属般响亮的声音。
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愧对我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
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