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户型面积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居住建筑类表3)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房屋建筑专业)

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房屋建筑专业)一、指标定义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的核算和管理。
技术经济指标有助于检验建设工程各项指标的实际水平,在实际工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建设工程的规范、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二、分析指标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共分为三个部分:工程规模部分、人工费部分、材料费部分。
工程规模部分指标名称单位说明土方开挖万m³指土方开挖的总量。
本指标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地形、基础设计、建筑风格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地基基础万m²指建筑物的地基面积,也就是该建筑物的基础部分。
本指标可通过工程设计方案和地质勘探报告预估。
建筑面积万m²指建筑物总面积,包括地上、地下层数。
该指标由总平面图和立面图决定。
房间数套指建筑物内的房间总数。
该指标决定于建筑的设计方案和房间布局。
层数层指建筑物的总层数。
该指标主要由设计方案决定。
人工费部分指标名称单位说明人工费用万元包括工程总工资、劳动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
工资按工程计价规范进行计算。
施工人数人指工程所需的总人数。
数量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综合考虑来确定。
材料费部分指标名称单位说明水泥消耗量吨指建筑物中水泥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钢材消耗量吨指建筑物中钢材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沙子消耗量万m³指建筑物中沙子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砖头消耗量吨指建筑物中砖头的消耗量。
可通过建筑设计方案和结构设计图进行预估。
三、使用方法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表的使用方法如下:1.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和相关设计图纸,预估出各项指标的数量;2.按照预算和施工计划要求,核算各项指标的成本和总量;3.在工程施工、监理和验收过程中,逐步对比实际完成情况和预估指标,发现和解决问题;4.根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对建设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更新和修订,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
建筑经济技术指标(模板)

总户数2236(户)机动车位3262(个)非机动车位3622(个)建筑密度22%容积率 3.05绿地率40.04%建筑占地面积23524.71绿地面积43885其中夹层非机动车库9662.9物业管理546地下室生鲜超市3003.26仓储用房2309车库137874.9地下建筑面积153396.06其中住宅面积295506.15幼儿园面积576.31公共卫生间(住宅)242.82社区文化、体育536.08商业29458.483317.06配套设施社区卫生服务393.7生鲜超市598.45社区用房777.28物业管理净用地面积108624.43总建筑面积484802.39地上建筑面积331406.33经济技术指标表(户)(个)(个)%504%4.71852.96.260974.96.066.15.0632583.14.432.396.33社区用房777.28(㎡)物业管理净用地面积108624.43(总建筑面积484802.39(地上建筑面积331406.33(536.08(㎡)商业29458.48(㎡)3317.06(配套设施社区卫生服务393.7(㎡)生鲜超市598.45(㎡)地下建筑面积153396.06(其中住宅面积295506.15(幼儿园面积576.31(㎡)公共卫生间(住宅)242.82(㎡)社区文化、体育地下室生鲜超市3003.26(仓储用房2309(㎡车库137874.9(建筑占地面积23524.71(绿地面积43885(㎡其中夹层非机动车库9662.9(㎡物业管理546(㎡建筑密度22%容积率 3.05绿地率40.04%总户数2236(户机动车位3262(个非机动车位3622(个4.43(㎡)2.39(㎡)6.33(㎡)6.15(㎡).06(㎡)32583.12(㎡)6.06(㎡).9(㎡)6(㎡).26(㎡)9(㎡)4.9(㎡).71(㎡)85(㎡)22%3.050.04%6(户)2(个)2(个)。
小区规划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各种类型住宅通用)

商业 ㎡
地下不计
容建筑面
㎡
积
其中
高层部分 地下面积
㎡
多层部分 地下面积
㎡
低层部分 地下面积
㎡
地上不计
容建筑面
㎡
积
建筑基地 面积
㎡
容积率
建筑密度
人防面积
㎡
绿化面积
㎡
绿地率
集中绿地
率
住宅户数
户
人口数
人
规划机动 车停车位
辆
其中
Hale Waihona Puke 住宅部分 停车地上
辆
地下
辆
商业部分 停车位
地上
辆
地下
辆
规划非机
动车停车
辆
位
其中
住宅部分 停车位
合计 总计 总和
社区配套 其中
市政配套 其中
社区卫生 服务站 文化活动 站 社区用房 物业管理 托老所
配电站 公厕 垃圾中转 站
建筑基地面积
项目
计量单位 数值
用地面积
㎡
总建筑面 积
㎡
其中
地上核定 建筑面积
㎡
其中 住宅
㎡
其中 高层住宅 ㎡
多层住宅 ㎡
底层住宅 ㎡
配套设施
㎡
其中 社区配套 ㎡
市政配套 ㎡
住宅部分 高层
户型
面积
单元
项目名称 层数 户数
150+120+150
420
6
17
面积
占住宅比例
合计 多层 普通多层 花园洋房 1F 2F 3F 4F 5F 6F 合计 低层 叠加别墅 双拼别墅 联排别墅 合计 总计 公建配套部分
05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套/h㎡
▲
--
--
套/h万㎡/h㎡
▲
--
--
万㎡/h㎡
▲
--
--
万㎡/h㎡ % 辆 % 辆 % % % --
▲ ▲ ▲ ▲ ▲ ▲ ▲ ▲ △ -----------
注:▲必要指标;△选用指标。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居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项目应包括必要指标和可选用 指标两类,其项目及计量单位应符合规定。
项目 居住区规 划总用地 1.居住区 用地(R) ①住宅用 地(R01) ②公建用 地(R02) ③道路用 地(R03) ④公共绿 地(R04) 2.其它用 地(E) 居住户 (套)数 居住人数 户均人口 总建筑面 积 1.居住区 用地内建 筑总面积 ①住宅建 筑面积 ②公建面 积 2.其它建 筑面积 住宅平均 层数 高层住宅 比例 中高层住 宅比例 人口毛密 度 人口净密 度
计量 单位 h㎡ h㎡ h㎡ h㎡ h㎡ h㎡ h㎡ 户(套) 人 人/户 万㎡ 万㎡ 万㎡ 万㎡ 万㎡ 层 % % 人/h㎡ 人/h㎡
数值 ▲ ▲ ▲ ▲ ▲ ▲ ▲ ▲ ▲ ▲ ▲ ▲ ▲ ▲ △ ▲ △ △ ▲ △
所占比重 (%) -100 ▲ ▲ ▲ ▲ -----100 ▲ ▲ -------
人均面积 (㎡/人) -▲ ▲ ▲ ▲ ▲ -----▲ ▲ ▲ -------
住宅建筑 套密度 (毛) 住宅建筑 套密度 (净) 住宅建筑 面积毛密 度 住宅建筑 面积净密 度 居住区建 筑面积毛 密度(容积 率) 停车率 停车位 地面停车 率 地面停车 位 住宅建筑 净密度 总建筑密 度 绿地率 拆建比
住宅小区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住宅小区规划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住宅小区规划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建筑面积。
指建筑物各层面积的总和,包括主要使用面积、辅助使用面积和结构面积三项。
在住宅设计中主要使用面积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起居室、餐室、卧室等面积的总和。
辅助使用面积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从属于起居活动的房间(厨房、盥洗、厕所、储藏室等)面积的总和。
结构面积是建筑物各层平面中的墙柱等结构物所占面积的总和。
在居住区规划中,建筑面积用于计算建筑面积总量及建筑面积密度等指标。
2.建筑密度。
指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基地面积之比,一般以百分比表示,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的空地率和建筑物的密集程度。
3.人口密度。
分为人口毛密度与人口净密度两种,人口毛密度是按居住区或居住小区总用地计算。
通常作为计算城市规划用地的控制指标。
人口净密度按住宅用地计算,主要衡量居住密集程度和居住水平。
4.住宅建筑套密度。
包括住宅建筑套数毛密度及净密度,前者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后者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建筑套密度反映在用地单位面积上的住宅密集度和居住环境质量。
5.住宅建筑面积密度。
包括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及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
这项指标用以衡量住宅容量是否合理及控制住宅面积建设量。
6.住宅建筑净密度。
指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7.建筑面积密度。
又称容积率。
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面积(m↑2/ha)。
它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程度,容积率越高,土地开发强度越高。
容积率是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控制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8.住宅居住面积密度。
指居住区、居住小区或住宅组团内全部住宅可供居住的总面积(卧室、起居室、餐厅)与用地总面积之比(m↑2/ha)。
它反映每公顷居住面积数量。
根据人均居住面积指标可计算出人口密度。
9.住宅平均层数。
指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例(层)。
10.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建筑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大全

4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4.0.2 计算住宅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应等于各功能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2 套内使用面积应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3 套型阳台面积应等于套内各阳台的面积之和;阳台的面积均应按其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的一半计算;4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相应的建筑面积和套型阳台面积之和;5 住宅楼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全楼各套型总建筑面积之和。
4.0.3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套内使用面积应包括卧室、起居室(厅)、餐厅、厨房、卫生间、过厅、过道、贮藏室、壁柜等使用面积的总和;2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应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套内使用面积;3 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应计入套内使用面积;4 套内使用面积应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时,应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5 利用坡屋顶内的空间时,屋面板下表面与楼板地面的净高低于1.20m的空间不应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m~2.10m的空间应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m 的空间应全部计入套内使用面积;坡屋顶无结构顶层楼板,不能利用坡屋顶空间时不应计算其使用面积;6 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列入套内使用面积中。
4.0.4 套型总建筑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按全楼各层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求出住宅楼建筑面积,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应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2 应以全楼总套内使用面积除以住宅楼建筑面积得出计算比值;3 套型总建筑面积应等于套内使用面积除以计算比值所得面积,加上套型阳台面积。
4.0.5 住宅楼的层数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住宅楼的所有楼层的层高不大于3.00m时,层数应按自然层数计;2 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物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其他功能空间的层数叠加计算建筑层数。
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大于3.00m时,应对大于3.00m 的所有楼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00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小于1.50m时,多出部分不应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0m时,多出部分应按1层计算;3 层高小于2.20m的架空层和设备层不应计入自然层数;4 高出室外设计地面小于2.20m的半地下室不应计入地上自然层数。
居住区经济技术指标

第六页,共17页。
3 住宅区各类用地的划分
(1 )住宅区用地界限
——以道路为界限;
——以用地边界为界; ——以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边线为界;
——住宅区内非居住用地或居住区
级以上公建用地应扣除。
第七页,共17页。
(2 )住宅用地范围
——以住宅区内部道路红线为界,宅前宅后小路属住宅用地
(9)绿地率 = 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与居住用地总面积的比例(%)
第十二页,共17页。
以住宅建筑净密度为例
在一定的住宅用地内,若住宅建筑净密度越高,宅旁绿地面积也相应降低,日 照通风等环境也受到影响。决定居住区居住密度和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数的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 值作了控制。
解: Ⅲ号建筑气候区内,多层住宅的住宅建筑净密度最大为 30%(最大控制值).
第十六页,共17页。
END
第十七页,共17页。
(1) 居住户数(户、套)
(2)居住人数(人)
(3)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4)住宅平均层数 = 住宅总建筑面积 / 住宅基底总面积(层)
(5)人口密度 = 规划人口数量 / 居住用地面积(人/ha)
第十一页,共17页。
(6)建筑面积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 建筑面积 / (居住)用地面积
(7)建筑密度(毛密度、净密度) = 建筑基底面积 / (居住)用地面积(%) (8)停车泊位(停车率、地面停车率)(个)
——90/70规定。90平方米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住宅建筑面积不小于70%。
第十五页,共17页。
四、习题
1、某居住小区用地为5公顷,其建筑密度为30%,假设所 有建筑平均层数为4.5层,试问该小区的容积率是多少?
25个多层住宅经典户型设计cad平面方案图(含户型经济技术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宅户型面积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居住建筑类表3)
项目名称
楼号
户型名称
户型面积90㎡(或144㎡以上) 户型面积90㎡以上(或144㎡上)
套数 面积 (㎡) 小计 (㎡) 套数 面积(㎡) 小计(㎡)
合计
户型建筑面积所占总住宅建
筑面积比例
备注:
1、本表所述户型面积为房屋产权面积,包括户内面积、阳台面积、外半墙及
公摊面积。
承诺:
所报的设计方案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达到国家、省、市设计方案图纸编制内容及深度
规定要求。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及容积率按《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
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试行)》和《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的规定进行计算。
建筑面积按《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计算办法计算的地上建筑面积和地下需要分摊到地上
部分建筑面积之和。我们保证图纸和本表指标真实、准确,图纸和电子文件内容一致,若有错误,我们承担
全部法律责任。
注册建筑师(鉴章) 设计单位: (盖章)
日期: